第一篇:201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01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初为人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经受了锻炼,感触颇深,现就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人初入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要用大量时间狠抓学生常规,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诸如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
初出茅庐的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该班孩子智力能力水平发展较均衡的特点,我大胆地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地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
几个月下来,孩子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较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却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后来,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孩子们自由散漫而导致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意识到问题后,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有纪有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意识到常规训练对入学儿童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规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第二篇: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2009-5-5 13:39:03作者:甄 珍发布人:sx1024 来源《班主任》:杂志点击数:3427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 推荐阅读
班规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班规的出台,只是班级制度建设的第一步,有了制度还要引导学生把它转化为班级行动,只有这样,班规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是通过“记住一个字,品读一本书,牢记一句话,佩戴一枚班徽,擎起一面旗,推出一对形象大使,唱响一首歌,聆听一盘曲,制作一个班级网页,成立一个编辑部”的“十个一”行动加以落实。
一个字
走进我们的教室,你会看到教室左前方墙上贴着一个由学生书写的漂亮的“雅”字。虽然只有一个字,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孩子们的共同追求:生活情趣要高雅,男孩子的举止要儒雅,女孩子的行为要文雅,衣着服饰要淡雅。
一本书
《攀上心中的巅峰》是我们师生共同品读的一本书。那是八年前我和当时班上的孩子们一起读过的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作品。虽然已换过几届学生,我也曾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教育思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但是,读这本书却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传统被我保留了下来。
一句话
《攀上心中的巅峰》的作者刘墉的人生警言成为我们班的座右铭:“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攀登,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一枚班徽
一枚精美的形似太阳的班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从用太阳光做轮廓这个小小的创意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艺术品位和颇有个性的思维,它象征着孩子们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集体中生活、学习,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内圆象征着把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
一面旗帜
2003年1月14日,我们中队被命名为“邓颖超中队”。从此,“邓颖超中队”的队旗像一把燃烧的火炬,引领着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向着目标迈进。赛场上擎起它,同学们会迎接挑战,勇争第一;平日里看到它,同学们会时时铭记邓奶奶的谆谆教诲,努力用行动践行我们的校训“求真、感恩、知耻、砺行”。
一对形象大使
安全无小事,它直接关系到校园和班集体的和谐。班级安全疏散图的绘制、值周教师的设置,无不体现出学校为给学生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所倾注的心血。而“健康伙伴”是我班学生督促自己遵守制度,确保在校生活安全、健康、有序的一对形象大使。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男孩健建、女孩康康是孩子们自己设计并命名的。每当看到他俩,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己:
讲文明,守秩序,是安全生活的保障;
讲卫生,勤锻炼,是健康成长的方向。
健健身着贴有男孩子照片的“衣裳”,康康身穿贴有女孩子照片的“裙装”。为了能在形象大使身上贴上自己的照片,每个孩子都在向三个目标努力:
安全:讲文明,守秩序;
卫生:讲究个人卫生、维护环境卫生、保持心理卫生;
锻炼:做好眼睛保健操、广播操,上好体育课。
全班形成了和谐发展氛围,安全事故避免了,每个孩子的内心更加阳光,身体更加强壮,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一首班歌
《我们团结在一起》是学生们自己填写的一首班歌,每当唱起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动着无限的幸福与自豪:
我们团结在一起,如同向日葵的颗粒,为了太阳般的理想,在这里紧紧相依。
我们团结在一起,如同原野上的新绿,为了春天般的召唤,在这里欢歌笑语。
我们团结在一起,如同夜空中的明星,为了黎明般的理想,在这里奋发努力。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永远都会把你铭记。
一盘乐曲
教室一角“艺术乐园”中有我们共同欣赏的音乐CD,用课间播放优美乐曲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在休息的时候聆听天籁之音。它像一串摇动的风铃,对学生起到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它培养了班集体的精神情趣,让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弥漫着文化艺术的气息。没有以往的文明监督员,没有传统的简单评比,学生的课间生活变得高雅有序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班级日常管理也更加有效了。
一个网页
我们师生共同制作了一个班级网页。学习园地、诚信宣言、班队活动、智慧城堡、科技之窗、休闲广场、报喜鸟等等,学生心仪的栏目应运而生,班级网页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个编辑部
为了给学生搭建自我发展的文化平台,我们成立了班级编辑部,先后出版了多期班报和《雨景》《习作贝贝夹》《班级成长手册》《永恒的回忆》等班级刊物。《班级成长手册》不仅记录了班集体发展的足迹,还有邓颖超的秘书赵炜同志写下的勉励学生们的谆谆话语,也有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的指导员给全班
学生的留言,它成了我们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永远珍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翻开《永恒的回忆》,映入眼帘的是我给全班学生的赠言,里面充满了温情、希望与祝愿。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数别具匠心的每一页作品!它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所以最后的价格一栏写的是“真情无价”。
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孩子们创造了无限的成长空间,这样的环境是孩子获得人际交往能力的源泉,是孩子真正自由自觉成长的摇篮。
道格拉斯·诺斯曾经说过:“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或者正式地说,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一个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要依靠一定的制度规则来调控和维持,它对学生思想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由学生在民主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制度,学生清楚它的目的,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依照制度规则去生活,班级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就会和谐,从而促进每个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个性潜能的发挥。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就可以心情愉悦地自由自觉地学习、生活,朝着符合班集体利益和实现班集体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是儒家传统思想的集成和发展,因其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被作为国学经典,引导少年儿童吟诵、学习。
“弟子”不仅仅是指儿童,也指弟子,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即人人都为人之女,人人皆为弟子。所以,《弟子规》不仅仅是适合少年儿童读,就是作为成年人,也仍然有学习的必要。身教胜过言教,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孩子的榜样,要给孩子以良好的示范。这就是我们班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这本书的想法。
还是从教育孩子谈起。
我们也许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国人,尤其是儿童,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嬉闹,如入无人之境;零食吃完之后,包装袋随手扔在地上,形同习惯;孩子和老师分别,家长要提醒孩子说“再见”;孩子有了脾气,任意在父母身上撒,随性自然;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成瘾,毫不理会父母的召唤。
成人社会里这种现象就更多了,插队、吵架、闯红灯,损坏公物,抽烟酗酒,不胜枚举。拿句流行的话来说,不是成人变坏了,而是坏孩子长大了。
有的家长说,欧美的教育讲自由、个性、民主,我们不想太限制孩子,把孩子管得过死,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有的家长说,我们也没办法啊,他生来就是这样,说啥都不听。
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是把学习成绩当成唯一,一好百好,一百遮百丑。这种思想有现实的根源,只有考好试,将来才能上名牌大学,上了名牌大学,孩子就能光宗耀祖,衣食无忧。学习不仅仅是考分。一个任性的、自私的、不讲公德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在国外,更是被抛弃和淘汰的对象。我们的邻国日本,重视孩子守规矩、遵守社会规范胜过知识教育,日本的儿童几乎见不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现象,也少有在公交车、地铁上来回走动的行为。孩子发生争执,父母都是主动向别人道歉,不会护短和指责别人。美国教育学生进入公共场合是这样要求的: 当我们集体外出,进入一座建筑物时,不能说话,甚至要安静到让人注意不到我们的存在。素质教育的真谛,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学习,更是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做人。
其次是我们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守规矩。简单粗暴地禁止、制止,甚至打骂,有时往往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教育孩子守规矩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我想起码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就是规矩要具体。比如写家庭作业,我们可以制订以下规矩:
1、玩耍之前要先写完家庭作业;
2、写完一门作业可以休息5分钟;
3、写作业前要收拾好书桌,只留要写的作业和书本,并准备好需要的文具;
4、写作业前要喝好水,上好厕所;
5、写作业时双脚要放平,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6、写作业时要专心,不能离开书桌,不能东张西望,不能玩玩具;
7、写作业时要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可以查阅工具书,尽量不求助于父母;
8、写作业书写要工整,不在作业上涂抹,不使作业和书本卷边、损坏,不破坏文具;
9、写完作业要进行检查;
10、写完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不遗漏第二天需要用到的文具、书本等。其实,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指定更细致的要求。指定这些规矩,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而是用我们的经验来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是我们自身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想让孩子文明,自己就不说不文明的话;想让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就不闯红灯,不抢道;想让孩子积极上进,自己就不能意志消沉,得过且过;想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自己就不要整天扣手机;想让孩子爱读书,自己就先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好做不到,反而高标准地去要求孩子,恐怕难以有说服力。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规矩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自由。我们期待有一天,火车上不再需要查票,高速路上应急车道不再被占用,我们的孩子上学、放学能够安全回家,人与人之间谦逊有礼,互帮互助,无论走到哪里都安心、舒心。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四篇:没有规矩_不成方圆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周班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
语出——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不过,现在这俗语已不再是木工专用,而变成了人们泛指任何事情若无一定规则,便会出错的告诫用语了。“规”和“矩”合并成一个新词,“规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许多故事为后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则割发代首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意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曹操非常清楚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对军队的纪律非常重视,三令五申地要求军队必须遵章守纪。针对有些士兵行军作战时不注意保护群众利益的现象,曹操特意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法令,比如战马踏坏了群众的庄稼即处以斩首。这些纪律一经颁布,深受群众欢迎。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战马因突然受到惊吓,窜入田中踏坏了几颗青苗。监察官员一看是最高统帅的马踏坏了庄稼,又情有可原,当然不好定罪。但曹操却不肯原谅自己,一面抽打战马,一面抽出战刀就要自裁,这时身边的侍卫赶紧拦住,众僚属也赶紧进言相劝,说丞相您是国家的顶梁柱,为了国家的利益您也不能自杀,马踏青苗是因马受惊,情有可原,就是按纪律制裁也应该宽大处理,等等。而曹操却一本正经地说,纪律刚刚颁布,如果因我而不执行,今后别人也就没有办法执行了,还是要坚持自杀。众僚属就建议说,是不是可以变通处理呢?比如“割发代首”。于是曹操顺坡下驴,同意作变通处理,自己用战刀割下一把头发,以示警戒。
这个故事今天读起来也许觉得可笑,认为割把头发还弄得那么严肃。其实当时割头发也是一种很重的惩罚。古人奉行孝道,强调身体发肤由父母所赐,本人是不能轻易毁伤的,否则就是不孝。因此,曹操这一“割发代首”之举,起到了震慑全军、令行禁止的效果。我们暂且不管曹操这出戏是真是假,对于最高统帅的他能做到这一点,这种遵纪守法的精神就足以值得学习。
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乃至一个单位,没有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带队用人体制和机制,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考核、评议标准和办法,是不能带出一支纪律严明、思想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的。有句古训叫: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规矩就是制度措施,方圆就是规范执行制度措施,以达到圆满的目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完善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国家要安定,百姓要富裕。离不开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世界要和平,需要联合国的作用。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单可循。强制人们该做那那些事情,不该做那些事情,这样我们国家才会和谐。我们才能繁荣昌盛,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和平的中国来投资建厂。而安定和谐的环境需要你我遵守。
遵纪守法,只有形成了这种局面,才以保持和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局面。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百姓富裕的步伐,法律,是国家的尊严,是社会和谐的尺度,是刚性的。法律,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裕、权势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特权,贫穷、弱势也能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通行证。法律,对每个社会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对别人的约束是对自己的保护,而对自己的约束也是对别人的保护甚至对自己的保护。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令,是对每个公民提出的基本义务和要求。不管你愿意与否,生活在法制社会里,每个公民都必须置于法律约束之下,做守法公民。
无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大到国家,间利益关系,小到邻里间的日常相处,无时无刻不受到法律,约束。约束这就是一种圆。历史上没有一种单纯依靠法律和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既要公民自学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诚信。同时也通过加强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有把自己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会圆满。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告诉我们遵纪守法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处入手,从现在做起。没有圆规和直尺,就无法画出方形圆形。正是因为有模型的约束,线段才不会偏离预想的轨道,才能走出美好的形象。这正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只有人人遵守,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规矩就是圆,法律就是圆,有了这些,一切都能圆满解决!
第五篇: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教学设计
设计:刘文斌
设计背景:
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地满足,增长了孩子自私自利和目中无人的坏品质和一些不良习惯,加上学生从小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思想,为了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社会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一切都要按规矩行事,彻底改变学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特设计该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课件、调查表,利用调查、游戏、合作交流、探讨、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 校纪律。
学生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篇课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个学习内容。选择三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编排者目的是让学生从低年级转入中年级这一时期来认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社会道理,让学生从小就明白:“任何社会,没有规则、制度,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不按规则办事,这个社会就会乱套”这一重要道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认识社会还不深入,所以教师在进行社会规则讲解时要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和经常见到的来讲,也就是在素材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在社会调查时可能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体验规则重要性;通过交流,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初步形成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2、能力目标:能够积极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3、知识目标:了解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活动重难点:
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小红花、公德小卡片。
课时数预设:2课时
各课时活动内容预设:
第一课时:我找到规则
第二课时:制定规则,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CAI课件;设置游戏场地;制定调查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组调查不同场所的规则(一组调查家庭、一组调查学校、一组调查社会),并填写调查表。
活动流程预设:
一、游戏比赛,引出规则。
1、教师导言: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来玩传旗夺宝游戏。游戏玩法是这样的:我这里有6面小红旗,代表你们6各小组。首先从坐在第一位的同学开始传旗,一直传到你们组最后一名同学,哪一组最先把旗传到最后一名同学手中,就算获胜。获胜队可以夺得宝盒中珍藏的秘密宝物。
2、做游戏。
(1)做无规则的游戏。师分组并发旗(师:拿到旗了,你们赶快传呀!)—生自由传旗—师宣布获胜队。(师:请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向××组表示祝贺。
师:同学们对老师宣布的比赛结果满意吗?)【体会游戏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完善】
(2)做有规则的游戏。【让学生知道有规则的游戏,大家玩得真开心,对比赛心服口服。】
3、引题。规则真的挺重要。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比赛也没法做到公正、公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板书: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4、向学生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意。
二、联系实际,了解规则。
1、播放课件。教师出示P52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
2、想一想:
(1)他这样做对吗?
(2)我们有没有做过因为不守规矩而影响别人的事情?我们有没有碰到不守规则的人?
3、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寻找规则。
1、教师导言:我们的身边除了有游戏规则,在我们的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呢?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讨论讨论。大家一起来交流。
2、分组交流规则。
(1)按所调查的不同场所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
(2)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每人介绍自己调查到的规则。
3、每组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4、学生汇报:“我的调查报告”。
(1)学生1:我在公园找到三条规则:请保护树木,不要踩草地„„
(2)学生2:我找到的规则: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3)学生3:我在学校里找到的规则有:发言先举手„„
(4)„„
4、师生评价。对收集到有意义的规则的同学进行奖励。(奖励“小红花”、“小飞机”。)
5、请同学们继续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预设:
1、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2、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课前去寻找班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流程预设:
一、导言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都陪伴着我们安全、快乐地生活。
二、运用规则,辨析评议。
1、教师导言:现在有了规则,我们又该怎样来遵守规则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画面。
2、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情景一:课文第54页插图。
情景二:放学时,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
情景三:下午放学后五点多,两位同学在校道上掷小石子。
情景四:值日时,有些同学拿起扫帚“耍杂技”。
情景五: „„
3、辨析。
找一找其中哪些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哪些是违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
反了什么规则。
4、你知道其他儿童活动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吗?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5、小结:我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
三、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1、导言:我们已知道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也来学习制定规则。
2、学生汇报课前寻找班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发言)
3、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堂、课间活动、同学相处等方面来制定相应的规则。
(1)小组讨论,制定规则。
(2)全班交流,得出结论。(课堂规则,课间活动规则,同学相处,值日公约„„)
(3)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A、课堂规则: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
B、课间活动规则:做轻松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
C、同学相处: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D、值日公约:打扫干净教室,摆好课桌椅,倒好垃圾,关好门窗„„ E、„„
3、评议:刚才同学们所制定的规则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言)奖励“小红花”。
四、规范行为,拓展规则。
1、播放课件。(课本P56的插图)
2、评一评,他们这样做,对吗?(让学生判断,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要自觉遵守)
3、教师总结:我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整个社会就没有秩序,乱成一团。我们的生活中需要规则,让我们都来遵守规则,让我们记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拓展规则。
在校园内,有这些规则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在家里、在社会上还有哪些规则,我们该怎样做,才是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请大家下去继续调查。
附:我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规则在哪里、调查地点、调查方法、我找到的规则。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知道了规则无处不在、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应该自觉地遵守规则,老师觉得你们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