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勤耕耘,收获幸福》
辛勤耕耘 收获幸福
时光荏苒,我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已有十余年,从初当班主任时的惶惑,到独立承担班级管理工作,我既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也感受到苦寒梅花带来的丝丝清香。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要有爱心。爱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奉献。班主任给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我们班有一位智障的学生,他家因为兄弟多,父母为了生活无暇顾及他。刚到我班时,他蓬头垢面,穿的衣服也脏兮兮的,从他身边走过时,你就会闻到一股令人呕吐的气味。为了帮助他,我们全班同学进行捐款,成立专项资金,安排学生定期领他去洗澡、剪头,有的同学还送给他衣服。经过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他整个人面貌一新。教师节的时候,不知他怎么找到我的家,也不知在外面等了多久,当我出门时,他快速向我跑来,用不太清楚的话语说了一句“老师,教师节快乐!”后,就快速地跑开了。当时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二要有耐心。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转化学困生是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且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
班级的成绩已经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我在欣喜之余,内心更多的是一份感慨,只要自强不息,就一定会有大的进步。
四要有优秀的组织核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集体的学风是否浓厚,跟班级中班委会成员有着直接关系,为确保有良好的班干部,入选时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和科任的反映,我选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我们的班长,班级中成绩最好的学生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这样,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集体建立了,这种良好的氛围悄无声息地感染着每一个人。班级里有两位曾在小学是出名的金刚式人物,平时课堂不学习,还捣乱,老师们提起来都头疼。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也逐渐起了变化,他们不再像小学那样扰乱课堂纪律,而是逐渐向班级中优秀的学生靠拢,课堂上认真听讲,思想上要求进步,有了想努力学习的想法。可见,好榜样真正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要细心。在平时班级管理上,我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平时学生的一行一语中抓起。洞察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这样对于出现的问题,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前几天,当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平时很认真的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坐立不安,课后我及时同他进行了交谈,经过仔细盘问,才得知他和几个同学约好准备今晚和别的班级的同学打架,我的细心避免了一次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二篇:辛勤耕耘, 收获幸福
辛勤耕耘, 收获幸福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刚参加教育工作时,我和学生一样梳着两条小辫儿,下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跳皮筋,打口袋,我喜欢他们,感觉自己是老师,还是学生,要学的还很多„„,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历历在目,那天真可爱的笑颜,顽皮狡黠的模样,质朴善良的品质,一直珍存在我的心灵一隅。在教育教学这片土地上我已辛勤耕耘了28年,我与一届一届的学生一同成长,一路收获并幸福着。
唤醒沉睡的心灵,收获幸福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接收一批初一新生时,当点到一个男生的名字时,他在门外一闪就没影了。知情的学生说他以前经常迟到,上课打闹,还旷课;趁人家家里没人,跳窗进去翻人家碗橱,偷吃人家东西„„。下午快放学时他回来了,在门外靠墙站着,既不进教室,也没有立刻就走的打算。看见我时垂着双手,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一副等待挨批的神态。我温和地问他:“你吃中午饭了吗?”“吃了。”“谁着的饭?”“我自己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妈妈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爸爸则沉迷于麻将,孩子成了一个没人照顾的野孩子。望着眼前这个一头长发,刘海染了一绺黄色,面庞消瘦的男孩,我顿生一种怜爱之情。于是摸摸他的头,并且说:“你真能干,还能自己热饭!”他抬起头,笑了。我趁机说:“多漂亮的小伙子,可
惜头发有点乱,衣服也不够整齐,明天咱们班参加军训,想不想让大家见到一个全新的你?这样吧,放学后我带你去理理发,好吗?”他连说不用,并且保证明天变个样。第二天的军训队伍里我差一点认不出他来,长头发不见了,穿了一身不知从那里借来的迷彩服精神抖擞的站在队列里。五天的军训,他守时、守纪,受到了教官的表扬。师爱是一种力量,只需要我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份宽容和一份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师爱是无声的关怀;师爱好像一缕和煦温暖的风悄悄吹入学生的心田,又似一股潺潺流动的清泉轻轻洗涤学生的心灵。让那些问题孩子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他们就会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展现在我们面前,开始新的生活。
点亮学生的希望之灯,收获幸福
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女学生,一家人以打工为生,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换上了严重的肝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妹妹年幼,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身单力薄的母亲支撑,家境的艰难可想而知。冬天来临时,看着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她,我将自己的一件呢大衣送给了她;有一天,同事问我,那个女生穿的粉红色呢大衣好像你的那件,我笑了笑,没说什么。从那以后这名女学生逐渐跟我亲近起来,跟我谈妈妈的希望、谈自己的忧虑,她说“小学时自己的数学学得不好,特别是应用题,总是出错,现在觉得数学也挺好学的,还说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能考上大学,但自己却没有信心等等。”我开导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学习贵在坚持,不能偏科,如果能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学习,课
后及时复习,按各科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考上高中。”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力量。此后,她的成绩由原来的刚及格一路上升,还当上了学习委员。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她顺利地考进同江一中,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收获幸福
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想有成功的愿望,我们班的石桥同学期中考试后,悄悄跟我说“我想求您一件事”,“啥事啊,这么神秘!”“我买一个奖状,您给我写上进步奖,我拿回家”,“为什么呢?”“这次考试我进步了,我怕下次期末考试没有这次好,拿不到奖状„„”声音越来越低,这时我想起上学期期末发奖状时的情景,他不在23个进步奖之列,他的妈妈望着前面领奖的同学,而他一会儿看看领奖的同学,一会看看妈妈,心里一定很难过吧!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我赶紧对他说“期末是三次综合考评,只要不退步,就能拿奖,一定要有信心啊,如果各项活动表现得好,也许能拿两个奖呢!”,有一次下大雪,扫雪劳动中,他每次都扛满满一麻袋的雪,棉袄都湿透了,我真怕他压坏了肩膀。学习也很努力,期末又进步三名。
我们班的吴冰同学,初一的时候做什么事都慢半拍儿,同学叫她“老落后”,一周的值日中,她至少有四天是别人值日结束时她才进教室,也不迟到。刚开始时,同学们都有意见,找她谈话,第二天正常值日,第三天就不行了,也从不到黑板写题,更别说讲题了,多次谈话效果不明显。这学期预防“流感”,我教育学生“生命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请同学们珍爱生命,珍惜友情,抓住学习机会,让生活多姿多彩,这时教室里静极了,我提出在走读生里选2名消毒员,这时,吴冰同学主动承担了消毒任务,由于消毒及时彻底,两周内没有病患出现。“老落后”成了同学们最感激的人。家长听课的头一天下午,我发了一张数学预习课学案,放学消毒的时候,吴冰对我说她预习了,看会了,想到黑板上展示,我看她的学案上基本题型做得准确,我说行啊,也当讲解员吗?她说“我害怕”“那就只展示不讲解”我想“坡不要太陡吧,多搭几个台阶比较好”第二天她妈妈来得最早,她写的可工整了,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师爱是无痕、无形的,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师爱就蕴藏在平常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由此我想,对每一个学生,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尤其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表扬,让学生从老师那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内部动力,发挥学习潜能。让学生觉得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愿意把阳光洒向每一个人。对于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带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每一次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让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引领我们的学生不断进步,“老落后”转化为“常进步”就不是梦。
宽容、赏识自己的学生,收获幸福
我们班住校生比较多,它们大多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思想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相对繁华的市区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不思进取的问题生。
赵红同学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隔辈人”的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使她的行为出现偏差,假期染了红头发,借学习之名骗爷爷奶奶的钱,上网吧聊天,不完成作业,不思进取„,我从学生中了解到,同学们大多不喜欢她,男同学都不愿意跟她同座,女生中也没有要好的伙伴,我判断她这是缺少友谊。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闲聊,得知她自己染的头发,于是夸她手艺不错,又说一些染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事例,谈到女孩上网聊天受害的事,她低下了头„。另一方面,发动班长,学委,课代表,分桌的时候积极要求跟她同座,玩的时候带着她。同时,我还利用周末测试的机会,对她的点滴进步大加赞赏,帮助她建立学习自信心。她感受到友谊的可贵,大家庭的温暖,学习也有了劲头,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排第六名。象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都以赤诚之心去关爱它们,充分了解成因。对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信任。,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用热情去融化那颗冰冷的心,感化他们。启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融入集体,与班级同学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并且不断进步。我用自己的全部真情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心灵的家园。
从教28年来,我用爱心去教诲每一个学生,我用真情去感动每一个学生。我在这心灵的家园里,辛勤耕耘,收获幸福。
第三篇:辛勤耕耘幸福收获
辛勤耕耘 幸福收获
——记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肖焕民
在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中有一位教师,他竟能从出版社编纂的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了建议,并被教材主编采纳,从而修改了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部分内容。他是谁呢?他就是自走上工作岗位起,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30载的语文教师肖焕民。
1982年,肖老师从河北省抚宁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县第一实验小学任教。那时候的他,担任班主任,教语文、数学两门课。他爱好不多,惟一爱好是读书。刚刚走上教师岗位,肖老师就订阅了当时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河北教研》,知名度很高的教学资料《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他保存的这些教学参考资料中,几乎每篇都有他读过的痕迹——钢笔画的道道,空白处加的批注。另外,还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心得。这些,成了他宝贵的教学精神财富。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用新理念充实自己,成了他的最大追求。他业余还自学了黄伯荣、廖旭东编著的高校教材《现代汉语》,河北省师教处编写的《语法〃 修辞〃逻辑》等书,这些,为他扎实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肖老师,待人和气,做事低调,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总是与同事们共同商讨,悉心听取老师们的意见。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很多疑问,在同事们的争论之中,最后达到统一,形成一个一致意见,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记得在六年级语文教师的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就一个如何区分叙
事和写人的问题展开研讨,大家你说你的理,他说他的由,意见始终得不到统一。乐于探索、勇于求真的肖老师对于这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直牵挂于心,他利用工作之余查阅了刘锡庆、朱金顺教授编著的《写作通论》,朱学思教授编写的《小学语文作文训练100例》,经过几个昼夜的潜心钻研,他终于弄明白了:写人和叙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写人的记叙文,侧重人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从而,揭示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写事的记叙文,侧重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完整的事件过程,用这一过程来表现事件的意义。他把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共同学习,反复讨论。最后,对写人、叙事区分问题从模糊到清醒,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肖老师不辞辛苦,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辨清叙事和写人——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训练7作文》一文,时间不长,此文发表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学会合办刊物《小学生学语文》上。论文的发表,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准确地向学生传授了语文知识,指导了学生的学习。
此后,只要教学中出现值得商榷或值得探究的问题,肖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钻研、探索,他又先后写了《分清借喻和拟人》《习作要先审题》《“差不多”与“都”可以连用吗》《学作文先学审题》《抓好恰当时机 描写人物心理》《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描写自然景物 烘托人物内心——谈课文〈草地夜行〉的环境描写在学生习作中的指导作用》等文章,先后在省、国家刊物《小学生学语文》《小学语文报》《百家作文指导》上发表。这些文章,解决了学生学习课文,练习习作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迪作用。
1992年后,肖老师更是执着于语文教学研究。他把在师范学校里,从
课本上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投入到教学研究总结中去,继发表多篇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之后,又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之作。教研论文《概括段意三忌》《优化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思维》《不读剥(bō)开读剥(bāo)开》,与人合写的论文《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培养自能读书能力》,先后发表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期刊《河北教研》《教育实践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上。《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被县教育局网站收录。这些教研论文,全国各地公开发行,广大教师随时阅读,探索了教育规律,交流了教研成果,传播了教育信息,对教师教学教研起到了借鉴作用。
2000年,发表在《教育实践与研究》上的学术论文《优化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思维》,作为期刊栏目“小学文科教学”首篇——重点文章,标题印刷在期刊封面上。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研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当时,论文提出并解决了一个课堂上,通过“优化教师提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论文受到多方关注,他本人则受到全国小学语文“多思”教学法创立者——朱学思教授的邀请,参加学术研讨会。此文并先后被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山西师大主办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中国小学语文论坛》(《语文教学通讯》)转载。肖老师被《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编辑部聘为特约研究员。《“差不多”与“都”可以连用吗》《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培养自能读书能力》两篇文章,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网站收录在“汉语教学”和“教学相长”栏目中,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文章。其中《“差不多”与“都”可以连用吗》一文,还被孔子学院网站收录,作为学院教学外国学生学习
汉语内容之一。
2000年至2007年,肖老师订阅了全国小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通过阅读,他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率先学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也使得他的教育教学研究,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不读喜鹊(xǐque),读喜鹊(xǐquè)——浅谈冀教版小语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第11课〈树和喜鹊〉中“鹊”字读音》(2011年)发表在河北省教育出版社交流平台“播种者社区快乐语文”上。撰写的《不是薄(báo)雾,是薄(bó)雾——兼与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商榷》(2008、12)一文,从合成词的角度论述了“薄雾”一词读音(bówù)的缘由,《对课文〈瘸蝉〉的一点建议》(增刊2012、8),从语法、逻辑、文章结构三个方面指出了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瘸蝉》第10自然段的编写错误,两篇文章先后发表在《教育实践与研究》上。两篇文章的修改意见,起初在省教育出版社交流平台“播种者社区快乐语文”上刊登,并得到了教材主编的采纳,修订了冀教版小语四年级教材《观潮》教学参考书(见2009版),五年级教材下册《瘸蝉》中第10自然段(见2012版)的编写失误。这些,提升了县第一实验小学在县,市,乃至全省的语文教研知名度。2012年,肖老师所在的高年级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唐山市小学组先进教研组。
2011版的《语文新课标》这样表述——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实验稿”基础上,增添了“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对象。这释放出一个信息,教材不再是“权威”,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是平等的对话者,学生可以向老师质疑课堂上的不懂问题,教师也可以向教材主编质疑教科书中疑问。阅读过程是一个在对shùhéxǐque
话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互相参考、借鉴,从而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自己认识的过程。肖老师的做法无疑是对新课标新理念的一次大胆实践,是教师研究教材文本的典范。
2010年,肖老师被评为县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学科骨干教师教研成果评选在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学会获奖。2012年参加了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学习,参加2011年的“国培计划”学习,取得班级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肖焕民老师,三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研天地间,幸福地收获了累累教研硕果,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研究型教师。如今,他依然努力地工作着,潜心地探索着……
供稿人:乐亭一小 肖焕民
审核人:董海滨
第四篇:辛勤耕耘,在平凡中收获幸福
师德征文
辛勤耕耘,在平凡中收获幸福
南关小学刘红彦
在南关小学的每一天,我都被老师们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亲爱的同事们!工作在我周围的伙伴们!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身边的师德榜样有很多,他们的事例举不胜举。干了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陈秀敏老师像慈爱的妈妈一样守护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她数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教书,孜孜不倦地育人,面对每一名学生,她都能平等的对待;面对每个孩子,她的脸上始终是笑容。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陈老师就是这样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打开了每个学生的心门。
一、“爱”字当头,用心浇灌每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她热爱自己的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她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经常放弃休息的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谈心,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战胜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焦躁心理,逐步地提高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她赋予了更多的爱心,给予了更多的鼓励,还经常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家校双方的力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喜爱。班级中有个特殊的孩子齐齐,由于家庭的原因,低年级时非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愿
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一个人总是闷闷不乐的。升入三年级后他就有了更多的不适应,对学习缺乏兴趣,多处流露出厌学的情绪。这让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也想尽了一切办法。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并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做法;班级里设心灵驿站,让每个学生与齐齐进行文字的交流;成立互帮小组,让同学们能主动去和齐齐一起玩,让他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来鼓励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作业的速度快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了,不一遇到困难就喊着不学了„„看着孩子有这么大的改变,她别提有多高兴了。
二、“责”字为重,潜心做好每件教学小事
职责是人生的灯塔。教师的职责,除了协调好师生关系,做好班务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教学工作。今年,对大家而言是全新的一年,富有挑战性的一年。她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一次次的思辩中,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碰撞、清晰、深化、提升,经历着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思考。由理性到感性,又由感性走向理性,在这么些个回合中,她对学生生命意义、对文本的解读、对于话题的设置、对于小组的建设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法。平时在教研组的探讨学习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她总是热心指点,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一次次磨炼,一步步提升,她的高效课堂的过关展示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身在南小这个大家庭中,她以大局为重,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她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兼任三二班的班主任,她还是低年级语文组的教研组长。或许有人说她傻,干嘛要去担那么多的重任在自己的肩头呢!但她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看着老师们共同进步,看着学生们茁壮地成长,她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件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三、“勤”字自勉,真心面对每一天
“态度决定一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她经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经常对自己说的话。每日的她总是忙碌不已。由于丈夫经常在外,家中就只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儿子今年就要考高中了,处处需要照顾与引导。她柔弱的肩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大事小事样样都得靠她。丈夫也时常劝她:“别太辛苦了,工作上平平淡淡就好,不要那么上进。”可对她来说,“勤”字已在心中扎根。每天早上总是早早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带领学生一起早读,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一件件小事都事必躬亲,因为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放学回家,小区里的人已在散步,她得赶紧做好晚饭,让儿子吃好去上晚自习。在等待儿子回家时她还要认真读书、备课,看特级教师的一些课堂实录,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她深知不教则已,教就一定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另外一有空闲时间,她总是不忘阅读,买书看书是她的一大乐趣,因为她深知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读书,自己都无法从阅读中获得智慧的享受,如何能鼓动她的学生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呢?
在她身上,我真的能学到很多。她使我懂得只有在不懈努力中,教师才能拥有幸福;只有不断地充实与完善自我,教师才能把学生送上幸福的彼岸。这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永远的幸福。教育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社会活动。还有什么比自我价值的提升更让人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学生的茁壮成长更让教师感到幸福的呢?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为自己建造成功的舞台,让自己的生命释放辉煌,使幸福不断充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
第五篇:辛勤耕耘,收获快乐
辛勤耕耘,收获快乐
记义和塔拉中心校教师贺庆英
贺庆英老师是义和塔拉中心校一名普通教师。自198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就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 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贺老师——温和娴静。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少言寡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贺老师——严谨谦恭。
一、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老教师,贺老师仍然不耻下问,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她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更新观念适应形势发展。在1997年6月全县小学目标教学论文评选中,她的《目标教学初探》一文荣获一等奖。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制定了课时计划,按要求认真备课,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的不同,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使教学方法做到新颖别致。她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中她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在小学教学工作的30年中,她所带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特别是在08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她本人也在2015年全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贺老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工作这块教育沃土里她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优秀的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2011年9月,她接任的是一个由刚从村小学生所组成的班级。学生无集体意识、无班级观念、无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只在自己的小群体中交流,三个一伙五个一群。面对这样的起点,贺老师用爱心感染学生,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看起来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作为班主任她还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下午很晚离校,督促学生清扫好卫生,早上提前到校,检查家庭作业,组织晨读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班主任都得到位。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提前完成。加上每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间无法计算。这些工作原先都是她亲力亲为,在一段时间的引导中她逐渐培养出一队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在班里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们的班干部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短短的一年时间她所带的班级在学习、体育、文艺、卫生和纪律等方面处处领先,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二、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担任一线教师的31年间,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培养和建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入手,寻找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础上教书育人,她的学生既不怕她,又格外亲近她,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给她说。因此,她的话总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创造奇迹”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张立新,母亲多病,家里生活艰苦,自己经常被同学欺负。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没有童年的欢乐,总是沉默寡言,和别人说话也总是战战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对他这样的学生贺老师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多次找欺负他的学生谈话,积极表扬帮助他的学生。学生的心灵毕竟是天真纯洁,渐渐欺负他的少了,帮助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给老师的评价表中张立新同学总是写这样平常而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
贺老师对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
李红也是她班里的一个学生,父母双亡,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和教育,王雅红性格孤僻,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吵架,不做家庭作业,成为一个让带课老师头疼的学生。看到这一切,贺老师没有无休止的因为违犯纪律的训斥、挖苦她,而是以亲人般的爱心关心她、爱护她。指导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指出她违纪的言行,对她不写作业贺老师每天下午陪她做完作业再送她回家,真诚的爱可以像火山,暖化冰冷的心。一次她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决心保证能独立完成作业了,而且她用行动履行了诺言。毕业离校时,这个孩子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老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0年来,她用自己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在教育园地里她用满腔热情收获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
贺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少先队工作方面,她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项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使少先队员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日常生活方面,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大家公认的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马克思说,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她坚信这句名言。因此,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她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贺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30年工作中不断取得了一个个成绩。她指导的赵雅淇、刘佳琪在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中分获一、三等奖。2016年教体局举办的“巩固十个全覆盖成果,建设最美庭院”随手拍摄影比赛活动中获最佳组织奖。从教30余年来,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2008年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贺庆英老师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讲台,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她深信这才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义和塔拉镇中心校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