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数学老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欣喜和荣幸的同时内心又无比的惭愧,这一次取得的小成绩有太多的运气和侥幸,回想过去一年的工作发现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在各位同仁前辈面前我需要学习的更多,学习你们老练周全的管理方式,学习你们成熟高效的教学经验„„今天我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引出更多更宝贵的经验„„
刚过去的一学年是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每教一年我就感觉数学好像又变难了一些,以至于感觉自己上学那会的数学是最简单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是因为我发现我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数学了,也越来越学不懂了„„面对一群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我谈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心爱的数学输在了起跑线上,怎么办?在我迷茫的时候突然想到在一次学习中听到某位老师说的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相比于兴趣学习,我更倾向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我们的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责任意识,对于缺乏兴趣的数学科目而言,这种责任意识更为重要。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责任。
一、帮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责任意识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内心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刚开始的几节课尤为重要,我没有急于讲知识,选择先介绍数学这门课,首先数学其实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了数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你要装修房子贴壁纸,你需要预算购买的平方数,再比如移动公司给你提供多种套餐,你需要选择一种最优惠的方案;这些都需要借助数学知识帮你解决。类似于此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多举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性;其次介绍数学是后续好几门课程的基础,比如八年级要学习的物理,数学如果学不好直接影响到它,这样的话在中考中就会失去两个科目的得分点,所以学习好数学至关重要。最后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学习好数学也非常的有必要,上大学的时候理科占了绝大多数,而理科里面数学是基础,所以你觉得数学重要不重要呢?
这样一来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太重要了。当然学习数学的责任意识不是靠 几节课就能树立起来的,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阶段,具体的阶段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励学生。
二、陪学生度过学习数学的危险时期
可能每个学生一开始都想着好好学习数学的,但是学着学着就发现作业好像按时完成不了了,练习册不会做了„„紧接着发
现抄作业,在作业帮上搜答案比自己独立完成轻松了好多,我把学生的这个时期称作为危险时期。数学学习中最容易出现这样的时期,你听的好认真,练习了好多,发现作业的题目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和你课堂上练习的也不一样,又得动脑子从头开始思考写过程,这都太麻烦太慢,抄一下别人的,上个作业帮轻松搞定。面对学生处于这样的危险时期,我采取的拯救方式是先把作业按层次布置,对稍有变化有难度的题目做相应提示,确保大多数学生会做作业,这样大幅度降低抄作业的数量,其次我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不在盲目的说完成第几页到第几页。我先学生当天的家庭作业先做筛选,选出有代表性性难易程度适中的题目,挑选个别典型题目让学生课堂或者辅导课上当场完成,学生在做的时候我一直在教室里转着看,观察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情况,一是监督他们完成,二是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小组个别同学不会可以让组长讲解,小组大多数有问题可以与其他小组讨论,班级有一半多人有问题老师黑板上讲解。学生讨论和老师巡视的这个过程非常的重要,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让老师发现他们的问题进行点拨。长期这样坚持避免了学生回家在手机上使用作业帮抄袭家庭作业;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也解除了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
数学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枯燥的,晦涩难懂的,所以一开始我们不要奢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我们略带强迫的引导下让他们会慢慢发掘数学的奥秘。
三、引学生领悟数学学习的内在联系
数学学习中注重的是思想的培养,讲究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从1就是1,2就是2的具体单纯模式中过来,所以经常就听见有学生抱怨课堂上听懂了,老师讲的练习题也会做了,可是作业还是不会,因为发现题目都和课堂上讲的不一样。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我在课堂题目的讲解中采用的是“一步三问再回头”的做法,解一步问怎么想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和当天所学知识有什么联系?解完再回头梳理思路。对于每节课的经典例题就这样放慢慢剖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而不是就题解题,长此以往自然解决了学生课堂听懂课下不会做题的问题。
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在具体的题目中一点一点进行的,可能刚开始效果甚微,但是我相信长期坚持终有效果。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这一年的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家长会七年级数学老师发言稿
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发言稿
我今年是第五年教书,是第三年带七年级,上一届学生刚送走,数学平均分基本保持在八十分左右。上一届学生接手的时候是全县十三,八年级统考是全县第四,九年级中考是是全县第五。想必学生回家也提到过我,我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期望比较大,当然抓的也比较紧,课堂中积极实行新课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我有信心教好每一个学生,还望家长给予支持和理解。为了后期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我说四个方面的问题。
1、期中考试情况
有不少同学进步很大,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希望在五十分以下的学生要引起重视。分数反映了学生某一个阶段某学科的学习情况。所以要正确对待学生学习成绩。达到平均分(66)应该认可学生的学习还是很好的。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分数评价学生。别今天开会回家一肚子气完了再把孩子揍一顿。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不光通过考试的成绩,还是要看他平时的表现的怎样,像有些同学平时都特别好,上课也很积极不过这一次失误罢了。有些同学虽然成绩低但是已经很努力了。
也有家长问孩子智商问题,我说这个问题不好说。我这人不看基础只看态度,态度好的学生在我眼中就是一百分,态度不好光基础好在我眼中仍然是零分。老师对自己的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个评价。不过,你让我把这个孩子的评价写在纸上,我没法写,也不能写。毕竟是个孩子,谁都不敢下诊断,说不定你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从明天开始突然就顿悟了,然后一天比一天好。每个孩子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还有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学习好,能不能赶上去。我说:你现在管他,还是有机会的,如果现在不管,一点机会也没有了。我们现在为了孩子,付出了,我们将来不后悔。2.学好数学的两件事。
一上课认真听,听了不等于听会了。做对题才等于听会了。怎样孩子知道会做?看看平时周清月清是否拿一百。
二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上台展示。无论讲解还是练习。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基础好的就讲解难题,基础差的老师抽查时候积极参与。别成绩不太理想还上课不注意听讲,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看看孩子是哪一类学生。3关于作业
校内作业是重要的,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巩固学习,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业。望各位家长做做学生的工作,如果因为作业问题周末放学被扣下还望理解和支持。我们是统一战线的,都是同一个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别老师一番辛苦,换来不被理解。上次有家长说我:早干嘛了。我说我在校每一天都用的很扎实,关键是你娃每天都虚度,周五再不扣下,下周继续虚度、我的原则是利用好在校时间,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故数学科不放三天或者以上的假,几乎没有正式作业。偶尔周末会留给学生一些手工作业,如制作简单的几何体。这周回家的任务是每个学生用土豆切出简单的几何体。希望各位家长认真配合。特殊情况没有完成作业,如,忘记带试题,忘记带书,或者有病等,家长写个条子证实一下就可以了。
4家长签字
每次周清或者测试,在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试卷后,要求学生将试卷带回家让家长签字。要求是自愿的,不过还是希望每个家长能签字,一来你可以看到学生进步或者退步了,二来对学生写个学习寄语也能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从情感上,支持了学生的学习,孩子会感到家长很重视他的学习,从而更努力的学习。三来我们平时都很忙,这也可以看做是我们一次沟通的机会,将学生在家情况也可以反馈给我,以便于我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就算你不会
写字也没关系,你可以说出你想说的,让学生代写,人人都希望子女成才,别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老师,我们永远代替不了你们应该付出的那部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经常与孩子交流,和他们谈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交谈时,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该严格时一丝也不放松,该表扬时一点也不吝啬。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感谢各位的认真聆听,我是二班班主任,过后还有什么问题,请到隔壁找我、。
第三篇:数学老师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家 长 会 发 言 稿
各位家长:
下午好!
我是七(5)班的数学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从百忙之中参加本次家长会,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大家对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关心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高的成绩。而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开家长会之前,我在5班和孩子们闲聊,问他们“开会时,你们希望我说点什么?”他们说:“当然是希望老师表扬我们了!”就这两句话,我知道这次开家长会我应该怎样汇报工作了。也希望我们家长会后,回家多表扬孩子,多去发现他的优点,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他,实在没有啥,你就说“老师说你很聪明,以后再学会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书写在认真一些就更好了。”
下面我先具体列举一下本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当然这绝对不是批评)
1.不能端正学习态度,缺乏主动积极学习的意向。(如:)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认真听讲、记笔记、总结、复习等)。3.在知识上,对数学定义、概念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准确,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特别是对特殊情况等的把握十分含糊。(如:)
4.数学能力(审题能力、计算能力、分析方法、数学思想等)或多或少总存在欠缺,导致各种小错误,不能完整的完成题目。
5.解题效率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如:)6.解题时,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如:)
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解题过程没有步骤,认为只有答案才是最重要的。(如:)
那么,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七年级的数学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端正学习态度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各自的学科特点,数学也不例外。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但是,数学学习不能投机取巧,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要明白只有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
经之路。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看两遍书:第一遍大概了解下一讲的内容、知识枝干以及重、难点等。第二遍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公式等反复阅读,思考其内在联系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带着问题去听课,也便于求教老师。
课上认真听讲,会记笔记。一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笔记的学生也记得不够合理,认为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就是认真听讲,盲目的用记笔记代替听讲与思考,进而导致了听课效果下降。在听课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听题目关键部分的提示(突破口)及数学思想方法;听课后小结。记笔记时应注意:有选择的进行记录,主要记录知识要点、自己的疑点、课本上没有的教师补充的内容、解题的思路、数学思想方法、课堂小结等。
3、细心、认真地学透课本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很简单,而考试都是难题。其实,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学透课本,考试内容的实质,都是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因此,在七年级这一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更要对数学定义、概念等基本知识的十分准确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对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特殊情况(特例),要抓住定义、概念的本质,全面举例、不重不漏的明确概念、定义等。对概念和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的学习。切记:理解和记忆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4、学会总结复习
总结复习的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做。当你会对所学内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了解每一知识点的基本题型,熟悉对应每一题型的解题方法时,你才真正的做到了知识的内化。归纳总结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时,同学们会发现,天天做题,成绩却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天天都在做重复的题目,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在做,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专心解决。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
整体系统的把握,弄的一团糟。
5、注重实战
平时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慌乱,同时注意调整好心态,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当然,经历大型考试也是必要的锻炼途径。所以,学习应有整体计划,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初中几年的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个人认为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开口就是粗语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
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数学若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考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3、及时检查孩子的作业
虽然各位平时工作十分辛苦,但我想,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最爱他的当然是家长本身。我相信每位爱孩子的家长都会关心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即使再忙,每天抽出5-10分钟,还是可以的。
如问一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知识,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饭后就让孩子立刻完成作业,写完作业了再去看电视或休息。检查他们的作业本,看孩子做得怎么样,错误有没有订正。有时间有能力的家长可以检查作业有没有做对,一起订正错误。对学科知识不了解的家长也可以把作业的题目拿一题出来,问问孩子,看他的回答是不是和作业上写的一样,看看孩子是不是独立完成作业的,有没有抄别人的。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我相信有了家长的关心与监督,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很快的有所提高。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个孩子,只靠家长或只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
更加有的放矢。
七年级是打基础的重要的时间点,基础打得不牢固,今后的学习就难以进行下去。孩子学习的好坏,决定了他初中毕业后能否顺利的升入高一级学校,作为家长一定要抽点时间关心一下孩子。希望各位家长能多理解、多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协调好家庭学校的关系,同时也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数学老师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家 长 会 发 言 稿
各位家长:
上午好!
我是七(2)班的数学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从百忙之中抽空出席本次家长会,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大家对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关心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高的成绩。而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下面我先具体列举一下本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能端正学习态度,缺乏主动积极学习的意向。(如:余海洋,陈子轩,陈家豪,周余豪,尹灿,陈文杰,杨旭,张子豪,叶茁凡,曾梓迎,杨启文,刘富,王鼎,龚晖,刘灿)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认真听讲、记笔记、总结、复习等)。3.在知识上,对数学定义、概念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准确,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特别是对特殊情况等的把握十分含糊。(如:龚圣干,陈思旋,叶章文,杨科,余锦珊,冯苏苏,杨宏礼,刘杨,吴慧,黄晓等)
4.数学能力(审题能力、计算能力、分析方法、数学思想等)或多或少总存在欠缺,导致各种小错误,不能完整的完成题目。
5.解题效率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如:刘会翔,卢庆,陈子轩,刘博城,高自信)
6.解题时,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如:陈薇弘,陈冲,杨妍,王雅祺)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解题过程没有步骤,认为只有答案才是最重要的。(如:陈磊,余伦,卢治国,王天昊,范思泽,胡长福)
那么,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七年级的数学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端正学习态度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各自的学科特点,数学也不例外。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但是,数学学习不能投机取巧,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要明白只有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看两遍书:第一遍大概了解下一讲的内容、知识枝干以及重、难点等。第二遍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公式等反复阅读,思考其内在联系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带着问题去听课,也便于求教老师。
课上认真听讲,会记笔记。一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笔记的学生也记得不够合理,认为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就是认真听讲,盲目的用记笔记代替听讲与思考,进而导致了听课效果下降。在听课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听题目关键部分的提示(突破口)及数学思想方法;听课后小结。记笔记时应注意:有选择的进行记录,主要记录知识要点、自己的疑点、课本上没有的教师补充的内容、解题的思路、数学思想方法、课堂小结等。
3、细心、认真地学透课本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很简单,而考试都是难题。其实,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学透课本,考试内容的实质,都是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因此,在七年级这一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更要对数学定义、概念等基本知识的十分准确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对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特殊情况(特例),要抓住定义、概念的本质,全面举例、不重不漏的明确概念、定义等。对概念和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的学习。切记:理解和记忆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4、学会总结复习
总结复习的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做。当你会对所学内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了解每一知识点的基本题型,熟悉对应每一题型的解题方法时,你才真正的做到了知识的内化。归纳总结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时,同学们会发现,天天做题,成绩却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天天都在做重复的题目,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在做,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专心解决。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整体系统的把握,弄的一团糟。
5、注重实战
平时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慌乱,同时注意调整好心态,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当然,经历大型考试也是必要的锻炼途径。所以,学习应有整体计划,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初中几年的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个人认为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开口就是粗语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
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数学若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考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3、及时检查孩子的作业
虽然各位平时工作十分辛苦,但我想,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最爱他的当然是家长本身。我相信每位爱孩子的家长都会关心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即使再忙,每天抽出5-10分钟,还是可以的。
如问一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知识,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饭后就让孩子立刻完成作业,写完作业了再去看电视或休息。检查他们的作业本,看孩子做得怎么样,错误有没有订正。有时间有能力的家长可以检查作业有没有做对,一起订正错误。对学科知识不了解的家长也可以把作业的题目拿一题出来,问问孩子,看他的回答是不是和作业上写的一样,看看孩子是不是独立完成作业的,有没有抄别人的。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我相信有了家长的关心与监督,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很快的有所提高。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个孩子,只靠家长或只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七年级是打基础的重要的时间点,基础打得不牢固,今后的学习就难以进行
下去。孩子学习的好坏,决定了他初中毕业后能否顺利的升入高一级学校,作为家长一定要抽点时间关心一下孩子。希望各位家长能多理解、多支持、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协调好家庭学校的关系,同时也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数学老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言稿,希望能帮到各位。数学老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一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如今,倡导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那么,教师只有把教学与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教育哲学的意义,其行为也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
基于对以上文字的理解,我对自己所上《统计》一课,做一个反思性的分析,从中得到启发,以反思促进步。
一、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仍持坚定可行的态度。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围绕课标精神、教学目标、课题研究进行教学设计的。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本在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着这一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较低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的经验。例如:调查一个小组中的同学最喜欢一类电视节目和一类球类活动的情况。
2、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我抓住:经历统计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以上的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导”下,进行有条理地、轻松地学习新知的。
3、课题源于教学中的困惑,并在困惑中不断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搞好教学服务。课题为:《课堂中学生倾听、表达、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注重评价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民主化,多元化。这节课教学《统计》,并且是: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在一堂课中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合作”三个方面的得星情况的统计,不仅能让学生之间产生积极的竞争作用,同时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班的情况,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个了解,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统计的意义与本质作用(数据信息的处理)。
二、评价应做到:点到为止,不可泛滥。
这节课中,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并对四个小组进行竞赛式的评价,其效果较好,但在评价的多元化上做得不够好。一节课中,我是这么做的: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进行倾听、表达、合作三方面的评价,途中也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意见,尽量做到评价的民主性。2)在场听课教师的评价,主要理念:互动式评价。人们常说:画龙点睛。在这节课中,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不够到位。如果只让一位教师或两位教师参与评价,那么,教学时间和效果会恰到好处。在这个环节中,我做得有点主次不分:这节课是评价为主呢?还是统计呢?而我让5位在场听课教师参与评价,多了,而且得星数呈平均分配状态,起不到“心理不平衡、失望、看到不足……”的效果。
三、应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体现:在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课堂评价要体现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可主要是因为时间上不许可,也因为在场教师评价多了些,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但在学具的统计表中,准备让学生统计本组得星总数,也让学生从颜色上进行统计。如果有时间让学生这么去做了,则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统计知识的难点所在,也能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学习统计知识的意义。
感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些或这或那的不足,但“个性化”教学,让教师不再感到压力,而是一种展示与探讨。而教学反思,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让我意识到:学习不是以前要做的事,也不只是现在要补做的事,而是一直要坚持做的事。
数学老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二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下面,我就如何提高低段数学的教学质量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
一、上课。
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其次,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
大多数教师喜欢通过复习引入新课,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呢?
第二,精心设计练习题。
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的量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完成。同时练习题要有深度,像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要经常练习,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二、作业。
课堂作业大家都及时批阅,学生是不敢偷懒的,无论质量如何,他们都会努力完成,但家庭作业却不能随人所愿,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会有偷懒不做的时候,即是勉强完成了,质量也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及时批阅家庭作业,如果有错,就将错题改在课堂本上,如果没有做家庭作业,第二天要抽时间补。家庭作业的批阅非常重要,高年级的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三、复习。
1、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不要随意更改。
2、复习时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在新授时,分层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复习时就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将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编在同一组,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配练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着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3、练习题要充分使用。
复习时,写在小黑板上的题,都是教师精心挑选的,我们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读一遍,做一次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要将他们保留的时间长一些,选择合适的时间反复练习。
4、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每天都给学生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四道,学习好的同学很快就可以交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在放学前交上就可以,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
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学期我比以往每学期都更注重家访,像杨洁,马海龙等学生,我和其他任课教师经常利用周末、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去家访,从家长那里了解他们在家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学校和家庭共同来教育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部分学生已经彻底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
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务实地工作,争取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老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三教学“加法交换律”这一块内容时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教学“加法交换律”这部分内容中,我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同时可迁移到“乘法”中来,获得“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