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时间:2019-05-14 19: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第一篇: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

一、语言民俗的含义

(一)含义

语言民俗:指民众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口头文学、口头习用语汇,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具有艺术性的表达习惯和行为方式。又称“民间口头文学”或“口碑文学”。这类民俗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最早时期,是民众为交流信息、抒发情感而进行的智慧表达。

二、语言民俗/民间文学的特征

(一)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在过去,民众不可能享有文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情感,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人们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口传心授”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方式,它由此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

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是通过方言来进行的,不同地域的方言,会带来不同的交流效果。任何民间文学作品,只有用其流传地的方言进行演说,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而用普通话或其他地方方言演说(唱),必然减弱其原有的艺术魅力。当代著名的民俗学者理查德鲍曼从口头讲述事件自身出发,认为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在《 Vetbal Art as Performance 》 一 书 中,他 说 : 从根本上说,表演作为一种口头语言交流的模式,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着展示自己交际能力的责任。这种交际能力依赖于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和才干。他的表演理论为我们认识口头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口头文本与书面文本的关系:

(二)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集体性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并具有集体性的思想情感和为某一集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1)集体性的表现:创作和流传方式上: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是在集体活动的场合,你与句我一句地完成创作的;先由个人完成作品的雏形,其后在流传过程中由众人加工和再创作。

(2)表现在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反映着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一般来说,民间文学都具有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较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因而由民间文学作品可以体察民众生活和思想的实况。

(3)表现在特定群体/集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三)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

刘魁立说: 民间文学的一个本质性的创作机制,在于它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过程。它似乎没有绝对的定本。”“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两个传三,我嘴里生叶,他嘴里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变异性存在的条件是演说者不受完全固定文本的限制;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创作者,相应地,被演说者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真正的异文,因为文本已被固定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

(四)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

民间文学的变异和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它只能在口头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增多异文,另一方面又趋于模式化。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实际上指的是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落实到文本,就是“叙事范型”或“故事范型”的相对稳定。

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诸多叙事范型,无论围绕着它们而建构的故事有着多大程度的变化,它们作为具有重要功能并充满着巨大活力的组织要素,存在于口头故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之中。

★思考: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语言民俗按照其内容和传承表现来划分,这种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可以划分为讲述、歌唱和讲唱等三类。所谓讲述语言民俗,指的是依靠叙述性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一类语言民俗事象,主要神话、传说、故事和熟语等四种不同类型。

三、神话概述 ㈠神话界说

1、神话作为语境的定义:以祭司为中心的文化综合体

2、神话作为文本的定义:以神格为中心的语言艺术

(二)神话类别 按题材或内容划分:

①自然神话:是指关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开天辟地神话(创世神话): 原始人所想像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创造等内容,这类神话也被我们称为创世神话。

人类起源神话:是关于人类最初怎样生成、来自何处的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自然万物神话:指原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幻想,对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万物的成因与来历作出解释。这些神话可以归为几个主要类别:日月神话、雷电神话、四季神话、动植物神话。

②人文神话,或者叫社会生活神话:是反映远古时期社会生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所使用的重要物品或技术的发明过程的神话。部落战争神话:讲述氏族社会各部落战争的神话。民族族源神话:是各民族讲述 自己的民族或部落的始祖、来源以及民族迁徙的神话。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㈠从艺术本体看,神话具有以叙事艺术为主的多维性:神话最主要的艺术特质是语言的叙事艺术,神话具有综合艺术的多维性。

㈡从传承主体看,神话具有民族性: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生活的写照。特定群体的神话会随着这个群体的延续而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特精神,成为特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标识、经典形象。

㈢从功能上看,神话具有神圣性:最首要的意义是讲述和接受特定神话的氏族或部落将其视为自己的真正历史。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被奉为神圣的真实和具有绝对权威的现实规范。

㈣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艺术创作所依赖的思维机制是以整体和直觉为认识方式的神话思维。

(四)中国古代神话概述

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神话最显著的演变结果便是它的历史化、寓言化和宗教化。

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原因:中华民族祖居黄河流域,早熟而富于理性,重实际而黜玄想;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不语“怪力乱神”;中国古代历史家注重考信于“六艺”,对神话不讲或将其改为历史。

中国神话古籍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穆天子传》等书。

四、传说概述

(一)民间传说概说

㈠ 民间传说的界定:学界对于传说的界定大致有两种看法: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民间传说又俗称“口碑”,是一切以口头方式讲述生活中各种各样事件的散文叙事作品的统称。与广义传说概念的宽泛性不同,狭义的民间传说是指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 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性散文体叙事。根据目前我国传说学理论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这一界定充实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种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㈠ 民间传说的分类方法

1.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划分

可分为古代传说、近代传说、当代传说等。同时,每一类传说还可以再细分,例如,古代传说可以依据朝代划分为秦代传说、隋唐传说等。但是,我们知道,口头创作与传承的文学是很难准确判定其产生年代的,所以这种分类法是有局限性的。

2.根据传说所讲述内容的性质划分

将传说分为三类,即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每一个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地方风物传说可以细分为山川名胜传说、物产传说、动植物传说和习俗传说等几个小类。目前,这种分类方法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3.根据传说在表述方面的特点和功能划分

把传说分为描述性和解释性两大类:描述性传说以叙述人物的事迹为主,主人公大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或在作品中被特别声明为历史上的实有人物。解释性传说是以事物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对山川名胜、风物特产、动植物及民间风俗习惯等的名称、特征之由来做出某种解释,解释的过程构成有头有尾、有人物、有事件的故事。

民间传说的分类:目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学界比较通用的传说分类方法是,按照传说讲述内容的性质进行划分。这种分类方法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关于传说分类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宏观构想。因此,我们将沿用这种分类方法,把民间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三个类别。

1.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是以历代社会生活中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为中心,通过艺术加工、幻想、虚构等手法,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或遭遇等的传说。在中国民间传说里,人物传说的十分发达、成熟。根据传说种人物身份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六种类型:⑴ 神仙传说⑵ 文人传说⑶ 巧匠名医传说⑷ 帝王将相传说⑸ 起义英雄传说⑹ 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2.历史事件传说 历史事件传说,也称为史事传说,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这类传说往往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而人物传说重在记人。史事传说在描述历史事实的同时,也刻画历史人物,但这些人物多是普通的百姓,并且在传说种反映的是集体性的群众英雄;而人物传说种的历史人物往往是著名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历史事件传说:⑴ 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⑵ 农民起义的传说⑶ 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3.地方风物传说

⑴ 山川名胜传说⑵ 物产传说⑶ 动植物传说⑷习俗传说

(三)民间传说的特征

㈠ 表述方式的“可信性”和主要情节的虚构性㈡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㈢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㈣ 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和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

(四)民间传说的产生途径

㈠ 以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基点,进行自由的想像及虚构㈡ 将神话的情节和故事进行现实化和人格化的加工,是神话转为传说㈢ 将历史事实传奇化㈣ 将完全虚幻的故事粘附在真实的事件上

(五)四大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和梁祝传说。

五、民间故事:

广义的民间故事指称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第二篇:第六讲讲稿 住房问题

第六讲讲稿

住房问题

第一节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相关政策

一、改革之前

■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较低水平的消费层次上,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第一节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相关政策

二、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邓小平1980年关于住房问题的讲话,指出:“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考虑买房合算。” 第一节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相关政策

二、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一)试点售房(1979-1985)

(二)提租补贴(1986-1990)

(三)以售带租(1991-1993)

(四)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1994-1997)

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过度地赋予了住房的经济发展功能

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过度地赋予了住房的经济发展功能

■国际上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般是在10%以下,但我国从1998年开始,这一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为18.78%,2005年为20.98%,2006年1-4月份为22.93%。

■ 另外,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不超过5%,但国内已达9.6%,一些城市甚至高达50%以上。

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二、市场化过度,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2005年仅个人购买商品住房消费就达1.42万亿元,居民私有住房的比例已经达到72.8%。根据加拿大丰业银行的统计资料,加拿大房屋体育场有率为67%,美国近年来拥有独立住房的家庭也刚过60%,而欧洲一些国家的住房私有率则在40%左右。相对于私有化特征显著的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却拥有最高的住房私有率。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三、货币化分配不能到位,职工住房消费能力与市场房价严重脱节

■我国的公积金存贷利差高达2.87个百分点,而新加坡的公积金存贷利差只有0.1个百分点,台湾地区的也在0.2个百分点,相差10到20倍。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四、没有有效区分住房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基本住房保障严重缺位

■目前,我国94%的住房开发定性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只占6%,其性质却是微利“商品房”,而廉租房制度根本就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为47.4亿元,仅有32.9万户最低收入家庭被 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五、住房分配体制转换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极大失衡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房已经出售完毕,总体上出售率达到95%以上,而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和无房老职工,其住房问题则无从解决,成为体制改革下的利益“牺牲者”。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六、土地出让制度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2005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高达5505亿元,占同期地方本级财政收入15092亿元的1/3还强,土地收益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典型的“第二财政”。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七、房改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极不合理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体制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它们通过垄断房屋开发的组织管理功能,攫取超额利润,而这些功能本应由政府或者由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来承担。第二节

住房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八、经济适用房制度定位模糊,管理监督失控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用转移支付的方式,免交土地出让金,限制开发成本与价格的政府补贴,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第三节

未来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住房法规,明确住房建设和住房政策的管理机构,构建住房制度的框架体系,为实现住房计划目标提供法律和组织保证。

例如,韩国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出台了以住房建设促进法为核心,包括建设法、城市规划法、大韩住宅公社法、公共住房法和大韩住房银行法等在内的一系列住房法规,明确了由建设部作为住房建设和住房政策的主管机关,组建了大韩住宅公社、大韩住房银行等参与住房建设和住房金融服务的相关国营机构,初步形成了韩国住房法律、制度框架。第三节

未来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

二、确立和强化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中的作用。

1、完全由政府出资建房

2、政府按一定比例出资或资助建房。

3、给居民发放住房补贴。

4、政府为低价房开发商提供优惠政策。

5、政府为低收入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

第三节

未来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三篇:精华讲稿:第二讲 饮食民俗

第二讲 饮食民俗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1)定义:指人们在生存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食物的属性、食物的范围、制作过程和仪式、餐桌上的礼仪、节日和仪式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保存、禁忌等。

(2)火与饮食文化的产生

饮食文化的起源,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人类文明包括饮食习俗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发展阶段

从饮食习俗的产生、发展来看,经历了生食、熟食、烹饪三个阶段。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中国各民族的饮食习俗,不难发现以上习俗在民间仍有传承。

二、饮食的惯制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

一日三餐。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岁时节日不同于寻常日子,原有的生活常规会被打破,饮食内容、饮食仪礼等也会发生变化。

(3)礼仪饮食惯制。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一些特殊的时机,必然会有些饮食往来,而在这时候就有一定的仪礼。

(4)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一些少数民族因为信仰的原因,在饮食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惯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三、中国汉族饮食民俗——以“八大菜系”为例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其中四大菜系影响力最大:川菜、粤菜、江浙菜(淮扬)、山东菜。安庆地方菜:擅长烹调家禽、河鲜,如老鸡汤泡沙米、剑毫鳝鱼、石塘甲鱼、油淋回鱼 等位列安庆十大名菜(其余六道名菜:米粉肉蒸蓬蒿、山粉圆烧肉、蓠蒿炒腊肉、雪湖贡藕、蒿尔菜烧豆腐、酱汁肉)之列,此外,安庆烹饪中的烟熏技术也别具一格,最著名当属蓠蒿炒腊肉,那独特的烟熏风味在腊肉中尽得体现。

四、中国饮食民俗多样性原因

中国的饮食民俗其独有的民族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造成多姿多彩中国饮食民俗的原因,综括起来,主要有 4 个方面:(1)经济原因(2)政治原因(3)地域和气候的原因(4)宗教信仰原因。

五、饮食民俗功能

(1)生存功能(2)礼仪功能(3)社交功能(4)保健功能

六、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 性饮食观念,重营养。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重味道。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 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 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西方人以肉食为主。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的,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3)中西饮食方式的差异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4)中西用餐餐具的差异

(5)中西饮食归属及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

第四篇:C语言讲稿第十六讲

第十六讲

一、内容概要及重点

1.教学内容:文件(共2学时,本讲2学时)

(1)C文件概述

(2)文件类型指针(3)文件的打开与关闭(4)文件的读写

2.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c语言文件的概念与类型

(2)了解文件型指针的定义

(3)掌握文件打开与关闭的方法及其意义(4)掌握文件读写函数的使用方法

3.教学重点:

(1)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2)文件的读写 4.教学难点:

文件的读写

5.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结合例子、上机、幻灯课件板书掌握文件的概念和用法

二、教学内容

一、C语言文件概述

在程序运行时,程序本身和数据一般都存放在内存中。当程序运行结束后,存放在内存中的数据被释放。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程序运行所需的原始数据,或程序运行产生的结果,就必须以文件形式存储到外部存储介质上。

1、文件与文件名

文件是指存放在外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集合。

为标识一个文件,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文件名,其一般结构为:主文件名[.扩展名] 文件命名规则,遵循操作系统的约定。

2、文件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件进行分类:

(1)根据文件的内容,可分为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程序文件又可分为源文件、目标文件和可执行文件。(2)根据文件的组织形式,可分为顺序存取文件和随机存取文件。(3)根据文件的存储形式,可分为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文件。ASCII码文件的每1个字节存储1个字符,因而便于对字符进行逐个处理。但一般占用存储空间较多,而且要花费转换时间(二进制与ASCII码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文件是把内存中的数据,原样输出到磁盘文件中。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转换时间,但1个字节并不对应1个字符,不能直接输出字符形式。

3、读文件与写文件

所谓读文件是指,将磁盘文件中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内存的操作。所谓写文件是指,从计算机内存向磁盘文件中传送数据的操作。

4、构成文件的基本单元与流式文件

C语言将文件看作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符(ASCII码文件)或字节(二进制文件)组成的。将这种文件称为流式文件。

而在其它高级语言中,组成文件的基本单位是记录,对文件操作的基本单位也是记录。

5、文件类型FILE

系统给每个打开的文件都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区域,用于存放文件的有关信息(如文件名、文件位置等)。这些信息保存在一个结构类型变量中,该结构类型由系统定义、取名为FILE。

注意:结构类型名“FILE”必须大写

6、ANSI C的缓冲文件系统

所谓缓冲文件系统是指,系统自动地在内存区为每个正在使用的文件开辟一个缓冲区。从内存向磁盘输出数据时,必须首先输出到缓冲区中。待缓冲区装满后,再一起输出到磁盘文件中。

从磁盘文件向内存读入数据时,则正好相反:首先将一批数据读入到缓冲区中,再从缓冲区中将数据逐个送到程序数据区。

二、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对文件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先打开该文件;使用结束后,应立即关闭,以免数据丢失。C语言规定了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库,用f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用fclose()函数关闭一个文件。

1、文件的打开──fopen()函数

1.用法: FILE *fopen(“文件名”,“操作方式”);2.功能:返回一个指向指定文件的指针。3.函数原型:stdio.h。注:对文件操作的库函数,函数原型均在头文件stdio.h中。

(1)“文件名”是指要打开(或创建)的文件名。如果使用字符数组(或字符指针),则不使用双引号。

(2)“操作方式” “r”(只读)

为输入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w”(只写)

为输出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a”(追加)

为追加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rb”(只读)

为输入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 “wb”(只写)

为输出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 “ab”(追加)

为追加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 “r+”(读写)

为读/写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w+”(读写)

为读/写创建一个文本文件 “a+”(读写)

为读/写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rb+”(读写)

为读/写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 “wb+”(读写)

为读/写创建一个二进制文件 “ab+”(读写)

为读/写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 说明:

1)打开文件的方式,必须与文件的属性兼容。例如,不能以“w”和“a”方式打开具有“只读”属性的文件。但可以以任何方式打开“隐藏”属性文件。

2)DOS/Windows中,无“只写”文件属性,一个文件可写,同时意味着可读。

3)用带“r”的方式(“r”、“rb”、“r+”、“rb+”)打开文件时,若文件不存在,则返回NULL指针。

4)在Turbo C2.0中,用带“a”或带“w”的方式打开文件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该文件。但fopen()函数仍可能因为磁盘写保护或目录满而失败。

5)在Turbo C2.0中,用带“a”或带“w”的方式打开文件时,若文件已存在,“a”方式在原文件后追加数据,“w”方式把原文件删除、并重新创建一个相同名字的文件。

例如,FILE *fp;fp=fopen(“data.99”,“r”); 说明:

(1)如果不能实现打开指定文件的操作,则fopen()函数返回一个空指针NULL(其值在头文件stdio.h中被定义为0)。

为增强程序的可靠性,常用下面的方法打开一个文件: if((fp=fopen(“文件名”,“操作方式”))==NULL){ printf(“can not open this filen”);exit(0);} 关于exit()函数

1)用法:void exit([程序状态值]);2)功能:关闭已打开的所有文件,结束程序运行,返回操作系统,并将“程序状态值”返回给操作系统。当“程序状态值”为0时,表示程序正常退出;非0值时,表示程序出错退出。

(2)“r(b)+”与“a(b)+”的区别:使用前者打开文件时,读写位置指针指向文件头;使用后者时,读写指针指向文件尾。

(3)使用文本文件向计算机系统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将回车换行符转换成一个换行符;在输出时,将换行符转换成回车和换行两个字符。

使用二进制文件时,内存中的数据形式与数据文件中的形式完全一样,就不再进行转换。

(4)有些C编译系统,可能并不完全提供上述对文件的操作方式,或采用的表示符号不同,请注意所使用系统的规定。

(5)在程序开始运行时,系统自动打开三个标准文件,并分别定义了文件指针: 1)标准输入文件——stdin:指向终端输入(一般为键盘)。如果程序中指定要从stdin所指的文件输入数据,就是从终端键盘上输入数据。

2)标准输出文件——stdout:指向终端输出(一般为显示器)。

3)标准错误文件——stderr:指向终端标准错误输出(一般为显示器)。

2、文件的关闭──fcolse()函数

1.用法: int fclose(FILE *文件指针);

2.功能:关闭“文件指针”所指向的文件。如果正常关闭了文件,则函数返回值为0;否则,返回值为非0。

例如,fclose(fp);/*关闭fp所指向的文件*/

三、文件的读写操作

文件打开之后,就可以对它进行读与写的操作了。

1.将一个字符写到文件中──fputc()函数

1)用法:int fputc(字符数据,文件指针);其中“字符数据”,既可以是字符常量,也可以是字符变量。

2)功能:将字符数据输出到“文件指针”所指向的文件中去,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1个字节(即指向下一个写入位置)。

如果输出成功,则函数返回值就是输出的字符数据;否则,返回一个符号常量EOF(其值在头文件stdio.h中,被定义为-1)。

2.从文件中读入一个字符──fgetc()函数和feof()函数

(1)库函数fgetc()1)用法:int fgetc(文件指针);2)功能:从“文件指针”所指向的文件中,读入一个字符,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1个字节(即指向下一个字符)。该函数无出错返回值。

例如,fgetc(fp)表达式,从文件fp中读一个字符,同时将fp的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到下一个字符。

(2)关于符号常量EOF 在对ASCII码文件执行读入操作时,如果遇到文件尾,则读操作函数返回一个文件结束标志EOF(其值在头文件stdio.h中被定义为-1)。

在对二进制文件执行读入操作时,必须使用库函数feof()来判断是否遇到文件尾。

3.库函数feof():

1)用法:int feof(文件指针);2)功能:在执行读文件操作时,如果遇到文件尾,则函数返回逻辑真(1);否则,则返回逻辑假(0)。feof()函数同时适用于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例如,!feof(input))表示源文件(用于输入)未结束,循环继续。

读/写一个字符串──fgets()和fputs()(1)为增强程序的可靠性,程序中对参数过多的情况,提示出错、并终止程序运行;而遗漏文件名时,提示用户输入。

同时,为增强程序的人机交互性,凡是需要用户输入数据的地方,都设置提示输入的信息;凡是输出数据的地方,都设置输出说明信息。

4.库函数fputs()──向指定文件输出一个字符串

1)用法:int fputs(字符串,文件指针);其中“字符串”可以是一个字符串常量,或字符数组名,或字符指针变量名。

2)功能:向指定文件输出一个字符串,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trlength(字符串长度)个字节。如果输出成功,则函数返回值为0;否则,为非0值。

5.库函数fgets()──从文件中读一个字符串

1)用法:char *fgets(指针,串长度+1,文件指针);2)功能:从指定文件中读入一个字符串,存入“字符数组/指针”中,并在尾端自动加一个结束标志'';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trlength(字符串长度)个字节。

如果在读入规定长度之前遇到文件尾EOF或换行符,读入即结束。

6.读/写一个数据块──fread()和fwrite()

实际应用中,常常要求1次读/写1个数据块。为此,ANSI C 标准设置了 fread()和fwrite()函数。

1.用法:

int fread(void *buffer,int size,int count,FILE *fp); int fwrite(void *buffer,int size,int count,FILE *fp); 2.功能:

fread()──从fp所指向文件的当前位置开始,一次读入size个字节,重复count次,并将读入的数据存放到从buffer开始的内存中;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ize* count个字节。

其中,buffer是存放读入数据的起始地址(即存放何处)。

fwrite()──从buffer开始,一次输出size个字节,重复count次,并将输出的数据存放到fp所指向的文件中;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ize* count个字节。

其中,buffer是要输出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即从何处开始输出)。如果调用fread()或fwrite()成功,则函数返回值等于count。fread()和fwrite()函数,一般用于二进制文件的处理。对文件进行格式化读/写──fscanf()和fprintf()函数 与scanf()和printf()函数的功能相似,区别在于:fscanf()和fprintf()函数的操作对象是指定文件,而scanf()和printf()函数的操作对象是标准输入(stdin)输出(stdout)文件。

int fscanf(文件指针,“格式符”,输入变量首地址表);int fprintf(文件指针,“格式符”,输出参量表);例如,......int i=3;float f=9.80;......fprintf(fp,“%2d,%6.2f”, i, f);......fprintf()函数的作用是,将变量i按%2d格式、变量f按%6.2f格式,以逗号作分隔符,输出到fp所指向的文件中:□3,□□9.80(□表示1个空格)。

读/写函数的选用原则

从功能角度来说,fread()和fwrite()函数可以完成文件的任何数据读/写操作。但为方便起见,依下列原则选用:

(1)读/写1个字符(或字节)数据时:选用fgetc()和fputc()函数。

(2)读/写1个字符串时:选用fgets()和fputs()函数。

(3)读/写1个(或多个)不含格式的数据时:选用fread()和fwrite()函数。

(4)读/写1个(或多个)含格式的数据时:选用fscanf()和fprintf()函数。

三、习题

13.4

综合作业

第五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六讲讲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六讲讲稿

--中华法制文明的世界地位与近代化的几个问题

一、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至少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已经建立了国家,形成了法制。中华法制不仅起源早,而且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是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所仅有的。因此中国法制的历史沿革非常清晰,无论是某一部法典,还是某一项制度,都有清楚的源流关系,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系统。

由于中国是一个地处东北亚大陆,资源丰富的内陆性国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情。这种国情决定了饶有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下面着重谈四个问题:

1、从先秦的法治思想到封建法律中的罪刑法定先秦时期作为显学的法家学派,面对社会的大变动,为了给新兴地主阶级提供治 1 国之术,提出了法治思想。韩非子说:“治民无常,唯以法治”。《韩非子心度》。商鞅说:“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言不中(合)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能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商君书慎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更明确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明法》。至汉武帝时期,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实际推行的却是“外儒内法”,法家的法治思想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国家制定法中得到体现。公元三世纪西晋的《新律》中规定:“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不论”。《隋书刑法志》。也就是法律无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论处。

公元六世纪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下令:“诸曹决事,皆令其写律文断之”。《隋书刑法志》。至唐朝,著名的《唐律疏议》进一步规定:“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唐律疏议断狱》。这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援法断罪、罪刑法定的最简明的概括。在封建末世清朝的代表性法典《大清律例》中,对唐律的上述规定作了新的补充:“凡(官司)断罪,皆须具引律例。违者(如不具引)笞三十。„„其特旨断罪,临时处治不为定律者,不得引比为律。若辄引(比)致(断)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中国古代援法断罪,罪刑法定的出发点是维护法律的统一适用,约束司法官权力的滥用。它作为一项原则性的法律制度的确立,比起西方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提出,早了十几个世纪。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司法,又是以皇帝擅断为本质特征的,从而使得有关罪刑法定的规定,不可能完全贯彻。尽管如此,它毕竟是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赢得了世界的高度评价。日本著名的法制史学者仁井田指出:“与欧洲近代刑法理论(罪刑法定主义)类似的观点,中国在一千多年前的三世纪就已原则地叙述过,而且还完善地体现到了法规之中”。仁井田:《唐律的通则性规定及其来源》。

2、礼法结合,相互为用

从西汉武帝时起,便奉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由此而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从西汉到唐朝经过八百多年的时间终于达到了定型。所谓法律的儒家化,也就是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问题。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宗教仪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统治者改造成为体现“别贵贱、序尊卑”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

汉儒通过说经解律、注律和引经断狱的途径,引礼入法。至唐朝,礼法结合、相互为用已经形成密不可分的“体”、“用”关系,如同《唐律疏议》名例篇所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其具体表现是:第一,礼的纲常原则指导着法律的制定。例如,危害君权、父权、夫权的行为便构成了“为常赦所不原”的“十恶大罪”。

十恶大罪起源于北齐的重罪十条,隋唐以后一直是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

第二,礼的规范法律化。例如,关于丧礼的五服制度,从晋朝起便直接入律,成为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在明清律中还把服制图列在律首,以示“于礼以为出入”。不仅如此,礼所强调的“尊尊”、“亲亲”的特权性规范,也表现为“八议”的法律规定。所谓八议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凡属八议范围的贵族官僚犯罪,可以减免刑罚。第三,礼主刑辅,综合为治。礼侧重于预防犯罪,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侧重于惩罚犯罪,所谓“刑者,惩于已然之后”。以礼为主,以刑为辅,被看作是“治世之端”,而专任刑罚被视为“致乱之源”。这种重教化综合为治的思想,早在西汉时期成书的《礼记乐记》中 便有明确的表示:“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只有贯彻礼主刑辅,综合为治,才能收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的社会效果。礼主刑辅、礼刑互用是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一项既定的政策。它所体现的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亲情义务与法律义务的统一,产生了深远与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主要特征。

3、伦理关系对法律的渗透

中国古代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血缘关系有着很强的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伦尊卑的等级秩序,即所谓伦理、伦常。为了维护伦理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构成了伦理立法。由于伦常关系影响着立法,渗透于立法,因此在中国古代法典中伦理立法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反映中华法制文明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简述如下:

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并将父权引入行政领域,鼓吹皇帝“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汉书鲍宣传》。是全国父权的化身,藉以加强君权。即使地方州县官也被称为父母官。第二,亲情义务法律化。譬如,子女有 赡养父母的义务。因此法律规定:“奉养有缺”属不孝罪,为“十恶”之一。在父母或丈夫丧期,匿不举哀,均以有违亲情,处以杖刑。但是亲情义务不得与国家利益相悖。按照亲情义务,子女应该为祖父母、父母隐罪,如控告祖父母、父母,则属“干名犯义”,虽得实也徒三年。但如祖父母、父母有谋反、谋叛行为,法律则强制子女告发,作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第三,确认家长制度。按法律规定家长握有对家内财产的支配权,卑幼私自动用财产,处笞杖刑。家长也握有对子女的主婚权、惩戒权、教令权。在清朝“父母控子,即照所控办理,不必审讯。”

第四,尊卑同罪异罚。凡是以卑犯尊,采取加重主义,如骂詈常人,最高笞十而已。但骂詈祖父母、父母则处绞刑。凡在五服内亲属,以尊犯卑者减凡人一等,以卑犯尊者加凡人一等。第五,家法族规成为国家制定法的补充。从北宋起,调整以父权为核心的家族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家法族规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由于家法族规是以封建纲常名教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制定法为依据,因此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成为治家的成文法,是国法的重要补充。所谓“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安徽:《仙原本溪项氏族谱》卷一,《祠规引》。家法族规的广泛流行,及其对国法的补充作用,也是中华法制文明所特有的。

4、制定法与判例法、习惯法互相配合在中国古代,即使是短暂的王朝,或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在立国之初把制定成文法当作首要大事。这不仅是为了使国家的活动有章可循,同时也藉此象征国家的稳定与统治的合法。因此在各种法律渊源中制定法是主干,起着支配的作用,而且辗转相承,形成了沿革清楚的成文法系统。例如,秦、汉律,魏、晋律,唐、宋、明、清律都是我国法制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典。由于成文法的规范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因此在实践中便以判例法作为律文的补充。在公元前四世纪的秦简中出现的“廷行事”,便是在旧例的基础上,经过中央司法机关总结认可,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法。从“廷行事”的广泛适用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很早便肯定了判例的价值,形成了判例法意识。至汉代,虽然制定了正律和傍章律,但是,判例法即“决事比”仍占很大的比重,被广泛应用。汉武帝时期,仅死罪的决事比便有13472条。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引“比”破“律”的现象。明清二代在总结判例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例,附于律文之后,成为法典的有效部分,是判例法的发展时期。由于乾隆五年制定《大 清律例》以后,不再修改律文,而以例作为律文的补充,并且规定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以致修例成为清朝的主要立法活动,反映着法律的实际变动情况。例如律文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但附例却是:“其父母许令分析者,听”。又如,律文规定:“娶己之姑舅两姨姊者,杖八十。并离异。”附例却变动为:“外姻亲属为婚„„其姑舅两姨姊,听从民便”。由此可见判例法对于制定法起着补充、修改、完善的作用,以致在司法活动中用例而不用律。如果说制定法的调整方式是由一般到个别,那么判例法的调整方式则是由个别到一般,这二种调整方式有机地结合,使法律的确定性和适用性相统一,既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也是优点。

除此之外,国家制定法和习惯法的互补互用,对于调整民事法律纠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幅员辽阔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之间都流行着各自的习惯。这些习惯与国家制定法共同构成了多样性的民事法律渊源,供司法官在判决民事纠纷时选用。有法律者依法律,无法律者依习惯。但所选用的习惯不得与制定法的原则、精神 8 相违背。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制定出一部集中的民法典,但都有效地调整了民事法律关系,是和国法与习惯法的互补互用分不开的。

5、重公权、轻私权,以无讼为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在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法律以维护公权即国家的统治权为首要任务,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以惩恶为目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如发生侵犯国家利益或君主的行为,则为最严重的犯罪,处最严厉的刑罚。至于私权观念则较为淡薄,私人之间的财产纠纷,被视之为“细故”,常常依据礼的规范或习俗进行调解,缺乏必要的法律调整。以致民事法律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私法体系。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由于缺乏法律上的私人平等,个人的价值决定于他们在伦常秩序中的尊卑和在国家中的贵贱。因此,既没有广泛的契约关系的发展,也很少有为身份的自由而进行的运动。至于为私权益而进行的诉讼,在统治者看来不外是细事争端,缺乏应有的重视。官员所追求的是息讼、无讼,这是他们良好的官声政绩的表现。从孔夫子起便以“必也使无讼乎”作为施政目标。西汉时东郡太守韩延寿,把民间发生词讼看作是自己的德化不足所致,因而常常闭门思过,使得诉讼当事人也都“深自责让”,“郡内二十四县莫复以词讼言者”。“无讼”不仅是官僚们的价值取向,也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 影响,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所致。聚族而居的血缘关系、世代为邻的地缘关系,追求和谐的民族心态,特别是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使得社会成员之间枝蔓相连,以和睦无争为准则。如发生争执则寄希望于族长邻右的调解,同时也害怕经官以后会带来无穷的讼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形成了贱讼、畏讼的社会风气。中国古代的民事调解制度确实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由此也带来了民众缺乏诉讼权利观念的消极后果。以上是中国法制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中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我们应当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研究和汲取古代法文化的有益成果。

二、中华法制文明的世界地位从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法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鲜明的传统,而与世界其它法系相区别。这种特殊性,也正是中华法系的典型性。在世界法制的历史上,中国古代法制不仅起源早,而且长期居于发展的前列。云梦秦简的出土证明了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秦国的法律规范已涉及到立法、行政、民事、经济、刑法、诉讼、狱政、司法鉴定等诸多方面,确实达到了古书中所说“秦皆有法式”的地步。以秦律与西方早期封建法典相比,秦律不仅在时间上早于西方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一千多年,而且在内容上,也是还停留在习惯法阶段的《撒利克法典》,无法相比的。尤其是作为中国封建法典典范的《唐律》,更是为周边国家所长期取法,起到了母法的作用。例如,日本天智天皇时期制定的《近江令》和天武天皇时期制定的《天武律令》便以唐贞观前后的“令”为蓝本。至于在日本法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宝律令》无论篇目与基本内容都取法《唐律疏义》,只是作了一些删并而已。例如,将“八议”中的“议勤”、“议宾”删去,成为“六议”。《大宝律令》之后制定的《养老律》也同样是如此。日本法制史学者桑原B030藏博士曾经指出:“自奈良至平安时期,吾国王朝时代之法律,无论形式上与精神上都皆依据《唐律》”。〖ZW(〗桑原B030藏《中国法制史论丛》第213页。穗积陈重博士还指出,明治三年十二月颁布的《新律纲领》,“系以中国之唐明律为蓝本”。穗积陈重《日本族民法》。除日本外,高丽王朝在474年统治期间,就法律制度而言也多取自唐律。《高丽史》卷84《刑法志》说:“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唐律对越南的封建法典也有着重要影响。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和陈太尊时期颁布的《国朝刑律》,都仿自唐律而成。潘辉在注《历朝宪章类志》卷33《刑律志》说:“按李陈刑 法„„当初校定律格,想亦遵用唐宋之制,但其宽严之间,时加斟酌”。由于周边国家的法律长期归属于中国法律的系统,加上中国法律自身的特点以及法律文化上的先进性,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法系。在世界法系的划分中,或划分为五大法系,或划分为七大法系,但无论怎样划分,中华法系都是组成之一。综上可见,中华古代法制文明在世界法制文明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法制发展的贡献。但由于中国古代社会进步迟缓,使得法制的发展处于陈陈相因的状态。当西方已经发生资本主义革命,建立了近代的民主与法制,中国却依然在封建法制的藩篱内踱步。这种落后状态至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法文化的输入和广大群众的斗争,逐步发生改变,开始走上了法制近代化的道路。

三、中国法制走向近代化的思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了一系列特权,领事裁判权是其中之一,从此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为了改革中国的法制,先进的中国人在思考、探索、提出各种建议。例如,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主张“今宜采罗马及英、美、德、法、日本之律,重定施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两湖总督张之洞在《第三次会奏变法事宜折》中提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但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最主 要的进程,是从1903年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领导修律与改革法制开始的。迄至1911年清朝覆亡,已经制订了《大清新刑律》、《民律》、《商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一系列新法。虽然大部分未及实施,但它标志着封建法律体系的解体和六法体系的建立,从而与世界法系接轨。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晚清修律与法制改革还只是开端,但却提供了很值得思索的历史经验。

1、西方法文化的输入与大陆法系的取向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固有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西方的法文化通过传教士、外国商人、清政府的洋幕宾以及中国留学生、驻外官僚等媒介传入中国。尤其是戊戌变法前后出版的报纸和翻译的书籍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如江南制造局所属的翻译馆是官方的文化机构,翻译了大量的法律书籍,主要有《佐治刍言》、《公法总论》、《法律医学》、《美国宪法纂释》、《各国交涉公法论》等。此外,上海《申报》是这一时期全国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家报纸,它对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宣传,对中国的维新起了积极的鼓吹作用。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戊戍变法失败以后所翻译和出版的法律书籍,据刊登在《东方杂志》上的译书目录就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既有法学专著,也有法规大全。至20世纪初,修订法律馆成 立以后,在短短几年间,先后译出了外国刑法、诉讼法26种,至清朝覆亡尚在译中的还有十种。西方法文化的输入与中国传统的法文化碰撞以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先进的西方法文化逐渐占上风,影响着中国法制的走向。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在接受西方法文化时,开始受英美法系影响较多,而后逐渐以大陆法系为取向,这不是偶然的。首先与法典化的传统有关。如前所述,中国古代法制是以法典为主干的,这个传统便于接受以法典化为特征的大陆法系。其次,在立法技术上,由于英美法系大多没有成文法典可供移植,而判例的数量又是巨大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运用判例的高素质的法官。因此移植大陆法系更具有可行性。再次,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给中国以很大的启发。中日两国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而且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同当时的中国有着相似的政治、经济条件,因此通过日本的媒介,更容易接受大陆法系。梁启超就曾经说过:“日本法规之书,至详至悉,皆因西人之成法而损益焉也”,梁启超《变法通议》。顾燮光也指出“和文(日文)移译,点窜便易成书”。顾燮光《译书经眼录》。由于中日两国文字上有相通之处,因此翻译日本的法学著作数量多、方面广,成为主流。最后,修订法律馆在起草新律的过程,还聘请了熟悉大陆法系的日本法学家担任起草 人,他们对中国接受大陆法系起着传导作用。《大清民律草案》就是通过日本学者起草而接受德国民法的影响的。

2、法观念的更新是法制近代化的思想前提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亡国灭种的危机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救亡图存,开明的官僚士大夫在思考着中国的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法观念开始了某种程度的更新,这种更新是促使法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思想动力。具体如下:(1)由固守成法转向“师夷”变法清朝统治集团直到鸦片战争前夜,仍然坚持“祖宗之法不可改变”的信条。但是鸦片战争以后的实际状况使某些人转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保留专制政体和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在法制方面提倡学习国际公法学,制定“交涉刑律”、“通商律例”等等。“中体西用”是清末师夷变法的第一步。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后,清朝政权已经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因此慈禧下诏实行新政,改革律例。清末修律以“务期中外通行”,“模范列强为宗旨”,按照西方法律的模式改革中国的法制,这是师夷变法的第二步。由盲目排外,固守祖宗成法到师夷变法,是清末统治集团法观念的显著变化,没有这个变化就不可能出现以钦定的名义修订法律。(2)由以三纲为立法指导原则转向批判三纲、接受资产阶级法制人权观念.从西汉起,便确立了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不可动摇的立法指导原则,但至19世纪末,在开明士大夫中间由维护三纲转向批判三纲。其代表人物是维新派谭嗣同,他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认为以三纲为立法指导原则只是方便了“独夫民贼”。他们接受了天赋人权的平等思想和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主张改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删除大清律例中有关买卖人口、蓄养奴婢的法律;允许旗民交产。这些主张在清末新修的法律中得到了确认。(3)由以人治国转向以法治国在专制制度下的中国,是以人治为国家运作的关键。所谓人治,说到底是君治和君主操纵下的官治。至于法律则被视为一种工具,唐朝魏征曾经比喻说:国家如同一匹马,国王是驾驭马匹的驭者,法律则是驭者手中的鞭策。这种传统的观念至19世纪末受到维新派的批判。严复首先反对“有治人无治法”,认为人治之下“昌世少而乱世多”。《法意》第二卷,第5章案语。梁启超批评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一言”,“误尽天下,遂伎吾中华数千年,国为无法之国,民为无法之民”,《论立法权》,《饮冰室文集》卷20。他强调法治是“救时”、“存国”之“唯一主义”,亟应“立法以治天下”,《变法通议》,《饮冰室文集》 卷1。维新派的法治观,对清末修律有着重要影响。(4)由司法与行政不分转向司法独立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司法与行政不分,地方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司法官,尤其是皇帝握有最高的司法权。鸦片战争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传入中国,受到开明士大夫的欢迎,并企图以此改革中国固有的行政与司法体制。康有为在他的变法主张中提出:“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政治学学理摭言》、《康南海文集》卷19。“行三权并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清定立宪开国会折》、《戊戍变法》第二册。资产阶级民主派孙中山、章太炎也都是三权分立的支持者、鼓吹者。尤其是章太炎晚年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进行了尖锐批评,但对三权分立的原则却始终坚持。正是在三权分立观念的影响下,清末司法改革开始建立独立的法院体系。综上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救亡图存的严峻时刻,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把20世纪的中国建成独立、富强、民主与法制的国家,先进的思想家曾经进行了勇敢的探索、论辩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法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中国社会遽变的反映,是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动因的新思潮的产物,是促进清末修律与改革法制的思想动力,也是在迎接 20世纪的挑战面前,中国人为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作出的公开回答。

3、移植西方法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清末修律虽然不足十年,但基本上形成了按大陆“六法”的立法架构,奠定了清以后民国时期立法的历史基础。但同时需要指出,清末修律是一个急就章,是采用最便捷的翻译西方法律和聘请西方法学家参与立法来完成的。其所以如此,一是以制定新律作为清朝改革政治、实行开明专制的象征,因此力求在预备立宪期内完成新律的修订;二是急于建立西方式的法律体系,以便收回领事裁判权。在1902年清朝与各国修订商约时,英日美葡四国为了表示对彻底投降帝国主义列强的清政府的支持,宣称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对帝国主义的这个许诺,除了个别官僚如张之洞表示怀疑外,大部分是相信的。以沈家本、伍廷芳为首的修订法律馆的官员,正是出于爱国主义的动机,积极引进外国法律,力图使中国法律与外国法律衔接。沈家本在奏章中多次提到:“参酌各国刑法以冀收回领外法权,”《寄B02F文存》一,《奏虚拟死罪改为流徒折》。②《寄B02F文存》一,《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与其“默守旧章,援外人以口实,不如酌加甄采,可默收长驾远驭之效”②。由于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存在简单拿来主义的倾向,因此在制订的 新律中有些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譬如,由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起草的民法物权编,便忽视了在中国流行一千多年的典权,而代之以德国民法中的质权,因而与国情相悖。又如,仿照日本的破产法制定了破产律,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企业运行机制,因此颁行以后上海钱业大亨便请求清政府暂缓执行。不久农工商部也奏请将该律重新统筹编纂,实际是束之高阁。晚清修律证明简单地移植西方法律,脱离中国的国情,很难发挥有效的调整作用,也会失去广大民众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法律的权威性的主要来源。只有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起着影响的法律,才是真实有效的法律,只有深入中国文化土壤的移植,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4、改良政治是清末法制近代化的前提在慈禧控制下的清末政权是极端保守,拒绝任何政治改良的,1898年便以血腥的手段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然而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后,清朝已经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还在流亡西安期间,慈禧便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表示变法实行新政。1905年以后又宣布“仿行宪政”,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成立了各省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虽然清末预备立宪是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特别是震慑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而采取的被动措施,是在国内外特定条件下才走上改良政治这条路的。尽 管如此,还是向改良政治迈出了一步,而修订法律也是作为宪政的一个部分提上议事日程的。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曾明确表示,修律是“预备立宪的要著”,并举日本明治维新以修改法律为立宪之基础向清廷进言。事实证明,清末政治改良与法制改革是互动的,但前者是前提,立宪所造成的政治氛围有助于修律的开展。修律的成果也使政治改良获得了切实的支撑点。没有清末的政治改良就不会有修律和法制改革,而清朝的覆亡所昭示的改良政治的失败,也使法制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总括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法制历史的悠久和特色的鲜明,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尤其是近代法制转型期所提供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很有借鉴意义。鉴古明今,要从丰富的法文化宝库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下载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华讲稿:第六讲 语言民俗民间文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讲 知识产权

    单选题 第 1 题 2008年,我们国家推出了( )战略。(2分) A. 文化强国 B. 科技强国 C. 知识产权 D. 教育强国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单选题 第 2 题收藏 发明......

    第六讲素质教育(范文)

    第六讲素质教育第一节 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的概念。 根据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

    第六讲心得(范文)

    第六讲心得 对于同一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谈到入党,有人是为了丰富自己找工作时上交的个人简介;有人是盲从潮流,大家都入,他也入;有的是希望自己从思想和情感上得到成长„......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 正如我们所知,法律是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绳,依法治国也是我们国家坚持的治国政策之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中,法律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学讲计划讲稿

    “学讲计划”的解读与应用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 — 一、何为“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教育局为在全市中小学更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学进去,讲出来”......

    第六讲 汉乐府诗

    第六讲 汉乐府诗 一、 填空 1. 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2. 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3. 《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题为《____......

    第六讲 记叙文阅读(推荐)

    第一讲自然美景 一、同参与,共快乐 大自然的神奇,常常让我们感慨万千,说说自然的神奇之处吧! 二、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第六讲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八年级数学(下)讲义第六讲勾股定理及其证明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那么a2+b2= c2如图,若a、b为直边,c为斜边,则有a2+b2= c2简述为:直角三角形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