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史先秦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先秦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先秦文学
gqplb
2009-3-15 21:47:19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
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教)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编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资料简编》(北大出版)
||北大老师课堂笔记|| gqplb
2009-3-15 21:47:50 先秦文学
概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
》、《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
《尚书》
《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
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乃由伏生本析分而成,实多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
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
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
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第二节
《易经》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练习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gqplb
2009-3-15 21:50:07 第二章 《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
《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三百》中的诗歌或者表现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或者表现色彩秾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或者表现战争、徭役给广大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或者表现劳动生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或者歌咏民族历史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极质正的现实文学”。因此,《诗三百》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比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
屈原和他的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我国最古之文学作品,《三百篇》之外,即数《楚辞》。《三百篇》为中原遗声;《楚辞》则南方新兴民族所创制之新体。《三百篇》虽亦有激越语,而大端皆主于温柔敦厚;《楚辞》虽亦有含蓄语,而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有想象力之纯文学。此其大较也。其技术之应用亦不同道。而《楚辞》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亦一进步也。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练习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gqplb
2009-3-15 21:50:41 第三章 叙事文
第一节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一书,通常被称为《左传》。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史书,惟包含不少文学质素。但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上看,这种认识不够确切,也不够具体。《左氏春秋》实际上以先秦“文学”的一种具体形态,兼具现代所谓史学、文学、哲学(具体表现为经学)方面的特质。
一、《左氏春秋》的史学特质
从现代学术立场上看,“历史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生活或人类文化的已往状态”;《左氏春秋》有这种追求,自不待言。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坚持事实,——尽管它提供的事实“包含着创作主体复杂的判断过程”,但“事实不仅是史学的开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史学的归宿”。《左氏春秋》毫无疑问是坚持事实的,它所记载的虚诞怪异之事譬如形形色色的梦等,都是著者判断上的“事实”,一如梁启超所说:“„„《左传》里有许多灾怪离奇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时代的社会心理大概如此”。“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在历史人物的数不清的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言论的背后发现统一性”。这正是《左氏春秋》最深层的史学质素: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把它们联结为一体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左氏春秋》的文学特质
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立场上,我们都应当承认,作为先秦史家记事文的《左氏春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体式,并且是这种体式的最高典范和成就。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并且很多情况下能跃然毕见其精神。其次,它非常注重细节
描写。其三,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四,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其五,它章
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左氏春秋》的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这是它最深的特质。
《左氏春秋》高度关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主题,诸如“德”、“礼”、“仁”、“义”等,它最为推重的则是“礼”。
《左氏春秋》的行文常有叙、议两层,议论或出自人物之口,或托为“君子曰”云云;其内容是对相关人物行为、人际关系或社群秩序的肯定或否定,而评断的标准主要就是礼。
《左氏春秋》继承了《尚书》、《诗经》的天人观念,既肯定天命,又重德、重民,为它所关注的政教伦理规范提供了具有终极意义的保证力量。这种天人观念,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经学的核心理念。
以上三方面足以说明,《左氏春秋》的职志在于把个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纳入以礼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规范之中。
第二节
《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或归之于《春秋》家,或归之为杂史,或归之为子部纵横家,或认为它有史著的形式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或认为它所写的不少内容乃“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故近于后代的小说。但称《战国策》所收文章
为叙事文,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战国策》也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历史风云。它的主要内容是策士逞弄计谋,由此关涉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驰骛角逐,而合纵、连横则是其中的根本关节
。它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策士,旁及十二国国君、卿、大夫、游侠、刺客等各色人等,苏秦、张仪、陈轸、范睢、鲁仲连、江乙、张孟谈、豫让、唐且、聂政、聂嫈、苏代、田光、荆轲等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战国策》的某些细节
或事件不一定合乎历史事实,但就精神本质来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就能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者数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当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不管是《战国策》所记载的主要社会群体即纵横策士,还是由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各层人士譬如国君妃后等,往往都讳言自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的追求。人与人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君臣、父子、母子、夫妻、兄弟等都为利害所支配。尤其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每每把他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这种人际关系是异常阴郁的,并且往往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战国策》由于以不加批评的欣赏的姿态展示着上述人际乃至“国际”关系,深为后人诟病,但这正是它卓越不凡的资质。它因为具有这种独到、特出的资质,所以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练习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gqplb
2009-3-15 21:51:58 第四章 说理文
第一节
《论语》和《孟子》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及其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如下系统:这一系统还可以把很多元素吸纳进来,此处仅图示其大要。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
形象而精警。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
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如果说《论语》、《老子》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孟子》则跟《墨子》、《庄子》(尤其是《庄子》内篇)一起,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它们呈现了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的状态。相对于荀子、扬雄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醇乎醇”;但相对于孔子、颜回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尽雄辩”。《孟子》一书中的文章
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
第二节
《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
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
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
(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
(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他的文章
大抵都是寓言。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
第三节
《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
《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
用》、《节
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
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
第四节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事荀卿。他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学者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今存《韩非子》凡五十五篇,基本上出自他本人之手。
韩非对用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不抱信心,甚至对血缘伦理感情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把社会上一切关系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个人利害,其法家思想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就根于他对人性的悲观认识。韩非跟荀子的论议文大致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代表了先秦诸子说理文的成熟阶段。他论列事情往往极峭刻、清晰、缜密,抉剔入微,推动了用寓言说理这一传统的发展。他也写过一些侧重于记载历史故事或传说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充满了洞察社会人生的智慧。
练习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三、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
第二篇:文史隋唐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隋唐五代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隋唐五代文学
gqplb
2009-3-15 22:00:04 隋唐五代文学
概论
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好像是一个奇迹,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如同连绵的峰峦,皆历历在目。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述关于唐代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以及关于唐诗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隋朝文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初唐的一百年,是唐诗繁荣的酝酿与准备的时期。如何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诗风,为诗歌开辟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初唐诗歌的中心问题。正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这实际上是初唐贞观时期朝廷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初唐前五十年,诗坛创作的主体围绕着宫廷展开,因而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代表。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倡导“宏博”之风,追求刚健的风骨。继有“沈宋”确立了律体,从而使诗歌的艺术形式臻于完善。到陈子昂,进一步明确提倡建安风骨,摈弃齐梁馀弊,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而端正了唐诗健康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来说,初唐诗歌虽未能彻底摆脱六朝的浮靡与纤弱,但已经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gqplb
2009-3-15 22:00:32 第一节
初唐前期诗歌
一,宫廷唱和与“上官体”
初唐前五十年间的著名诗人,不少是由陈、隋入唐的。诗坛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尤其是围绕着帝王的众多重臣和文人学士。他们的诗歌,即多为应制及奉和之作。其中除少数抒发政治情怀和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昂扬和刚健的风貌以外,大量的是歌功颂德与点缀生平之作。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征是“以绮错婉媚为本”,有“上官体”之称。
二,王绩
王绩为人清高自持,纵情山水,佯狂傲世,他的诗文作品常常是以嬉笑怒骂之笔,寄托不平之气,以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他的诗,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野望》是他的代表之作。
第二节
初唐后期诗歌
一,初唐四杰
“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虽然他们的创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但王、杨与卢、骆其实是两类不完全相同的诗人。卢、骆比王、杨年长十馀岁,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言律诗。他们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诗》,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
二,杜审言和沈、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在初唐诗坛上颇有诗名,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从他今存的诗歌来看,大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其诗笔力雄健,形象鲜明,能够将精湛的艺术构思寓于严整的格律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是杜审言今存诗中的佳作。
沈佺期和宋之问是武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尽管他们在朝为官时期的创作不脱宫廷旧习,但他们在被贬流放期间的作品,如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都是写景言情的佳作。然而他们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使得律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以定型化。
三,陈子昂
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尤其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和高亢的歌喉,开启了盛唐之音。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意境及其艺术风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阔大、外展,具有雄浑与明朗之美。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格高气畅,乃是“盛唐气象”的风骨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乃是盛唐人昂扬奋发、健康向上的风采,具有恢弘豪宕的气质和雄浑外展的境界。另外一个方面,“盛唐气象”还表现为一种兴象玲珑的境界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人
一,吴中四士
在盛唐前期诗坛上,出现了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的诗人,这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他们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不乏名篇佳作,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杰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二,王翰、王湾、王之涣
王翰、王湾和王之涣,都是盛唐前期著名的诗人,主要活动在玄宗开元年间。他们的诗歌,充满昂扬奋发的精神,和豪壮雄浑的气势,具有典型的“盛唐气象”的鲜明特征。王翰的《凉州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二节
王昌龄与李颀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今存180馀首,其内容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是歌唱边塞征戍者的思乡离愁;二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内心。就诗歌体裁而言,他的诗歌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绝句,大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故有“七绝圣手”的美誉。
二,李颀
李颀与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人都有交往,名重当世,是盛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李颀的诗歌,清俊秀丽而又雄浑雅健,其中不乏慷慨激昂之音,也颇能体现盛唐之音的气象。《古从军行》为其边塞诗的代表作品。第三节
孟浩然与王维
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此外,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也都较为突出。
一,孟浩然
孟浩然喜欢用五言诗反复描写幽寂静淡的景物,表现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因此,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如其著名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宿建德江》、《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留别王维》、《岁暮归南山》、《春晓》等等,无不如此。但同时,孟浩然的诗也还有境界阔大、气势雄浑的一面,如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就是这种壮美的典型。
二,王维
王维是诗人兼画家,同时又擅长音乐,对大自然的美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送别诗、抒情诗;亦无论古诗还是近体诗,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在盛唐诗歌中最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与画又往往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节
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歌最突出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对边塞和战争生活的反映更为深入,描写更为鲜明突出,也最能体现盛唐边塞诗歌的特色。
一,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和情调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充满慷慨从戎、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二是经过清醒、理智的思考,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昏庸将帅的讽刺。《燕歌行》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
二,岑参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同样具有“悲壮”的情感与风貌,但二人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元代陈绎曾《诗谱》:“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指出了二人不同的风格。首先,高适能以沉着、冷静的眼光,揭露边地政策和边塞生活中的弊端,因而他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岑参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往往以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气势雄伟和奇情异彩的边塞风光与生活,因而他的诗更多地富有浪漫的气质。其次,高、岑同样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的语言、对仗和声律多严整;而岑诗则杂言偶出,奇偶互见,转韵无常,表现出奔腾跳跃的、不可约束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其杰作。
gqplb
2009-3-15 22:01:11 第三章 李白与杜甫
“李杜文章
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巨星,前后辉映。他们的杰出创造,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并将中国诗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第一节
李白
一,李白与盛唐文化
在盛唐文化的孕育下,李白以他特有的才华、风采和魅力,征服了同时代的许多读者,成为盛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这里将集中介绍李白与盛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貌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有个性化与浪漫色彩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那奔放的热情,浪漫的理想,坦荡的胸怀,率直的性格,豪侠式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典型的盛唐式的。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灵活自由的体裁,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性格。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他个人的气质、性格方面的这些特点,全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当中,从而形成其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他所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第二节
杜甫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之中,他经历过歌舞升平的开、天盛世,也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底层。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和胸怀,观察并体验着时代的脉搏,从而形成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二,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这里将结合杜甫的诗歌,具体阐明关于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诗“诗史”性质的若干特色,关于杜诗技巧等问题。同时还将涉及到关于“李杜优劣论”,以及杜甫对后代的影响等问题。
第四章 中唐诗坛
中唐时期诗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较为明显,继盛唐之后出现了“中唐之再盛”的繁荣局面。
第一节
大历诗坛
一,“大历十才子”
以钱起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除了大量的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山水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或超然世外的情怀。他们的诗歌艺术风貌,一方面带有追慕、模仿盛唐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气骨顿衰”的特征。
二,“大历江南诗人”与“吴中诗派”
以刘长卿、李嘉祐为代表的“大历江南诗人”,不满于现实,却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们的诗歌,以清婉柔秀为基本特征。以皎然、顾况为代表的“吴中诗派”,表现出“化俗为奇”和“由险得奇”两种创新趋势,从而创造出“清而狂”的艺术风貌。
三,韦应物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他的一部分诗歌,具有气势壮大的特征,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但更多的诗,则突出表现宁静野逸之趣,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第二节
韩孟诗派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强调“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追求奇险之风,表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一,韩愈与孟郊
韩愈与孟郊的诗歌,都具有“以丑为美”和奇险巉刻的艺术风貌,但韩愈诗更加奇险狠重,孟郊诗则更偏重于寒瘦冷峭。二,李贺
李贺诗歌,以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闷为基本情调。其诗想象奇特、色彩斑斓,形成了奇崛冷艳的独特诗风。三,贾岛、卢仝等其他诗人
贾岛以苦吟而著称,他的诗寒瘦僻苦,也同样表现出同寻常的审美心态。卢仝、马异等人的诗歌创作,想象离奇,语言生僻,险怪之风尤为突出。
第三节
元白与新乐府
白居易和元稹是中唐时期才华卓著的诗人,他们既有通俗浅显、干预政治的“讽喻诗”,又有流畅华美、风情浓郁的“感伤诗”、“闲适诗”与“杂律诗”。他们对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新乐府的发展及其评价
新乐府,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继杜甫“因事立题,无复倚傍”之后,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承以及张籍、王建的进一步写实化和通俗化,到李绅、元稹和白居易时,则成为一种有主观意识、有鲜明理论的创作准则。元白等人的新乐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上其中也不乏成功之作,但那种浅、切、尽、露的倾向,也有其不足之处。
二,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
《长恨歌》与《琵琶行》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诗人将叙述、描写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生动传神而又风情摇曳,流畅华美而又情感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第四节
刘禹锡与柳宗元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又都长期被流贬荒远,然而不幸的政治命运,却促成了他们文学上的成就。
一,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笔锋犀利、目光深邃、感慨深沉,无论怀古诗、抒情诗,还是政治讽刺诗,无不充满豪宕慷慨之气。而他的《竹枝词》等作品,则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情调和浓郁的民歌色彩,二,柳宗元
柳宗元的大部分诗歌,以抒发离乡去国的悲愤和抑郁苦闷的意绪为基调,感慨深沉而又风骨清峭。而他的山水景物诗,则寓忧怨、清峭于清新淡雅之中,诗境清冷而又韵味悠然。
第五章 韩柳与散文的发展
在唐代,尽管官方有意倡导律赋(用以科举取仕);而骈文,从“初唐四杰”到晚唐小“李杜”也一直绵延发展,其中亦不乏佳作。但更加辉煌的还是唐代散文的勃兴。从北朝(西魏)就开始酝酿的文体革新,到中唐时期,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一致努力,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散文创作及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韩柳的古文革新主张
一,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是韩愈古文的基本主张。他说自己学习和写作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即孔孟之道。道是内容,文是形式,文与道,或文统与道统的有机结合,文章
才具有充实的内容和现实的意义。柳宗元也同样倡导“文者以明道”,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但在学习对象和方法上,他比韩愈更宽泛、灵活。
二,革新文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
反对骈文,并在三代两汉文章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散文,这是韩柳文体革新的主旨。文体的革新,关键在于文学语言的创新。韩柳力求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其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陈言务去,言必己出;二是文从字顺,符合自然的语法规范。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一,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论说文在韩愈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叙事文以及嘲讽现实、文笔犀利的短小“杂文”,也都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纵横变化而又流畅明快,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自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避畏,不敢迫视。”(《上欧阳内翰书》)很能形容出韩愈散文的主体风貌。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一,柳宗元散文的内容
柳宗元的散文,包括其深入思考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哲学、政论文章,也包括其抒发忧愤、抨击现实的杂文。他的传记散文,也多取材于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他的寓言文,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意味,能给人留下深长的思考和回味。而山水游记,则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征
柳宗元散文的总体艺术风貌,体现为精密深刻,含蓄凝敛。他的哲学、政论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他的传记文剪裁精当,注重传神,引人入胜。他的寓言文想象丰富,造意奇特,形象鲜明而又寓意深刻。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优美,具有诗情画意。第六章 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代传奇的发展,是中国小说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小说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皆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此外,由于唐代佛教的兴盛,俗讲和变文也应运而生。它们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后世的白话小说和戏曲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第一节
唐传奇
一,唐传奇的发展
唐代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盛唐的过渡期、中唐时期的繁荣期和晚唐的衰微期三个阶段。其中中唐时期名家辈出,唐传奇中的优秀作品,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唐传奇的艺术
唐人写传奇,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他们摆脱了志怪笔记小说的格局,取材于现实生活,增强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写出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一,俗讲
俗讲由佛教讲经演变而来,其取材皆自佛经,内容也不外佛教教义,它们往往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新奇别致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情节
而将深奥的教义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因而文学的色彩也较为浓厚。
二,变文
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在敦煌说唱类的作品中,就保存了较多。其内容有宗教性变文,有讲史性变文,有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也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艺人往往采用各种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文学、音乐、表演乃至绘画为一体,声情并茂,深受民众喜爱。
第七章 晚唐诗坛
晚唐社会矛盾复杂尖锐,李唐王朝的统治更加软弱无力,虽然如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在现实面前,他们毕竟不能有丝毫作为,而只能反复咏叹着时代的悲哀与绝望。因而这种感伤情绪成为晚唐诗歌的情感基调。但另一个方面,晚唐还有一批诗人,如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却继承了中唐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对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从晚唐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颇有向齐梁回归的趋势,浮艳之风又再度充斥唐末五代诗坛。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晚唐国势衰落,前景暗淡,使晚唐诗人的情怀倍加抑郁悲凉。这种情怀在怀古咏史诗中表现最为突出。杜牧、许浑、温庭筠、李商隐等等皆有大量创作,在晚唐诗坛形成一股潮流。
一,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是一位才华纵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在杜牧各类题材的诗歌中,以怀古咏史诗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杜牧诗歌的主体风貌。这些诗歌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就诗歌题材而言,杜牧五、七言古今体皆有佳作,而七绝成就最高,无论咏史、写景还是抒情,无不爽朗俊逸,蕴含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
二,许浑等人的怀古咏史诗
许浑在晚唐诗坛上颇有诗名,他的诗作以怀古咏史最为出色,那种纵观历史、吊古伤今的感慨,带有更多的衰飒之气与空漠之感。还有刘沧的怀古咏史诗,悲而不壮,凄凉萧瑟,很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第二节
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内容与情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三节
晚唐其他诗人
晚唐诗坛除杜牧、李商隐两位杰出的诗人之外,还有许多颇具才华的诗人。从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与情调风格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温庭筠、韩偓、吴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士人的闺阁情怀与爱情题材,带有艳丽之风; 二是以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带有淡泊之风; 三是以郑谷、罗隐、司空图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多表现离乱之感与现实讽喻,具有“新乐府”的精神。
第八章 唐五代词
词,是在城市经济繁荣以后,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现存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来看,词起于民间,其源自隋,经文人的模仿与创作,而崛起于中唐,兴盛于晚唐、五代。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
一,敦煌曲子词
自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后,早期民间词的面貌才呈现出来。敦煌曲子词的内容相当广泛,而其中数量最多、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主要是那些反映女性生活和心情的词作。敦煌曲子词的体制尚属粗备形体,保存了民间词的朴素风格,富裕生活气息。
二,早期文人词
词在民间兴起之后,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兴趣,并开始尝试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张志和、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王健、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创作过一些优秀的词作。
第二节
温庭筠与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与花间词风
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十卷,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这些词作,在内容和情调上,受到晚唐世风和秾艳华靡诗风的直接影响,多是描写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和缠绵的爱情,尤其突出的是对于女性生活和内心的描写。在艺术上表现为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二,温庭筠和韦庄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人”的突出代表。温庭筠的词几乎全是写爱情、相思,又多用女性口吻。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重的脂粉气。孙光宪说他的词“香而软”,道出了其词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温庭筠齐名的韦庄,词风与温庭筠接近,但不全相同。温词浓艳,围词清艳;温词密而隐,韦词疏而显。
第三节
李煜和南唐词人
一,南唐词人
除西蜀之外,南唐也是当时词的创作的一个中心,产生过不少词人和词作。冯延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抒情为主。着意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哀愁,词风显得委婉幽深。
二,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他在亡国之后所写的许多怀念故国和感慨身世的作品,更体现出了真实的性情和词的本色,具有较高的价值。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
第三篇:《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
先秦两汉散文史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 《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子)。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 四 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 纵模 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 墨子 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 性恶 论。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 《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 ” 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 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
1、《春秋》三传
答: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2、性善论
答:孟子在理论上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人先天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它们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与生俱来。人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本性,明确提出了“性善”的观点,这对于推动人最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行人辞令
答:行人辞令,即外交辞令。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外交活动频繁。在外交活动中,他们一方面要顾到“礼”,在理由上站住脚,以体现其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又要把自己真正的用意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确地感觉到,这就要求外交辞令必须文雅、含蓄、委婉、富有文采,同时又要语意清楚明白。
4、李斯
答:秦代文学极不发达,而李斯则是秦代唯一的文学家。李斯是一位大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谏逐客书》是秦统一以前的作品,颇有辞赋之风;他作的石刻碑文,“质而能壮”,启发了汉晋碑铭的创作;另外,《史记·李斯列传》中所附的几篇文章,也能体现李斯卓越的文学才能。
5、《史记》五体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性的设立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为后代史家所继承。本纪是以朝代的先后为序记载从黄帝至武帝各朝代或帝王的历史。表是以表格的形式,以年或月为经、以事件为纬的方法记载历史大事。书是分类的专门史,分类说明典章制度、天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世家是记载一些世代相承的诸侯王的历史,取其“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列传是除本纪、世家外的历代的形形色色的各阶层各方面的人物传记。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说明、印证、联系、比较,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6、九流十家
答: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先秦学术流派分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小说家,因前九家形成流派,故称九流,小说家不能入流,与前九家合称九流十家。
7、兼爱非攻
答: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人不分阶级,不分亲疏,大家互爱互利。“非攻”就是反对攻伐战争。墨子的“非攻”反对的是攻伐无罪之国,反对的是侵略战争。对于反侵略的防御战,他不但不反对,相反还大力支持,他甚至发明了多种守城器械,用以帮助被侵略的国家进行防御战。
8、合纵连横
答:战国时期,纵横策士出于各自的目的,鼓动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与某几个国家结盟,以对付别的国家。合纵,指的是联合赵魏韩燕齐楚六国,以对付秦;连横,指的是联合秦赵魏韩燕齐六国以对付楚。
9、汉赋
答:汉赋是在汉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两汉文学的主流,其形式受传统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深刻,并经历了初兴、成熟与转变三个不同的阶段。汉赋的特点有铺叙夸张,劝百讽一,词藻华丽,想象力及艺术表现力丰富等。
10、李陵之祸
答:公元前99年,武帝命李广利攻打匈奴,并命李陵为李广利“将辎重”。李陵不肯,主动请命攻打匈奴。李陵先打了几个胜仗,朝中大臣纷纷祝贺,后来几经恶战,李陵终因寡不敌众和孤立无援而失败,投降了匈奴,原本为李陵唱赞歌的众大臣纷纷落井下石。司马迁深感不平,说了一些袒护李陵的话,武帝大怒,把司马迁下狱治罪,处以宫刑,使他从精神到肉体都受到很大的摧残。司马迁由此深刻地认识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并认识到了统治者的残酷本质,这都有助于他对汉代社会作深刻的分析揭露。
11、甲骨卜辞
答:甲,指的是乌龟的底版;骨,指的是动物的四肢和肩胛骨。占卜时,巫觋将龟板的某部分刮薄或钻一个洞,再放在火上烤。这样龟板就会出现裂纹,这裂纹就是“兆”,巫觋从裂纹中看出天帝对占卜问题的答案,便将问题(有时连同答案)刻在龟板上,这就是甲骨卜辞。
12、《论语》 答:“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篡、编辑之意。语,即言语、言论。论语就是指编辑孔子及其弟子等的言论。《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研究孔子学说的最重要的文献。
三、翻译
1、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唉!当我贫穷时候,父母不把我看作是儿子;一旦富贵了,亲戚们就都畏惧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又怎么可以轻视呢!
2、余睹李将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我看李将军外貌象边鄙之人一样,平平庸庸的,他又不能言善辩,但当他死的时候,天下之人不管知道他与否,却都哀怜他的不幸遭遇。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如果能够驾乘天地之间的正气,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在无所穷尽的境地,那么,他还有什么要依待的呢?
4、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孔子说:“有远大志向和仁德之心的人,他们是宁可以自己的死亡来成就仁德,也不愿为偷生苟活而损害仁德的”。他还说:“代表国君出使别国,要不辱没国君委派给自己的使命”。苏武是完全符合的。
5、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语出《周易·屯卦·六二》。
意谓一群骑士徘徊逡巡,不是来抢劫,而是来迎亲。
6、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晒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
7、子曰‘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意谓你问‘怎么知道鱼快乐’,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8、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意谓吃得饱穿得暖,安逸地居处而没有教育,就与禽兽差不多。
四、简答
1、《论语》中孔子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论语》中的孔子,是一位思想深沉、举止端庄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形象。《乡党》篇静态地写出孔子端庄而迂谨的特征。孔子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的一切行事都限定在礼的范围内,只是他有时候太拘泥于小节,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论语》中的孔子既是一位“圣人”,同时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儒者,是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孔子思想中还有向往恬淡,投身大自然,追求心闲自在的一面。《阳货》篇中,既表现了孔子性格中有不被强力所动摇的棱角的一面,也有在不敢得罪阳货的情况下以几句短语搪塞的圆滑的一面。
2、《左传》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a、作者善于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选取典型材料,条理清楚,叙述既集中,又富有戏剧性。b、作者在记叙历史的同时,还特别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的性格。c、《左传》是以善于记叙战争闻名于世的。作者在记叙战争时,总是把战争和参战各方的政治、外交、民心向背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其胜负的原因,有时还连带说到战争带来的影响,这体现了作者先进的军事思想。d、《左传》在语言方面的成就也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善于记叙行人辞令。e、《左传》在详尽地记载历史的基础上,运用了许多文学上的技巧。
3、荀子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个代表人物。荀子生活的时代的现实已经证明儒学治国无多大成效,而法家学说却越来越显示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威力,所以荀子纳法入儒,改造了儒学。
在思想上,孟子承认有天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荀子则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主张“制天命”。孟子主张性善论,是唯心的;荀子主张性恶论,虽然也是唯心的,但他强调人后天的学习与改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极力主张“法先王”,不遗余力地推行仁政和王道;荀子则主张既“法先王”,也“法后王”,主张礼治与法治并用,王道与霸道兼行。
总之,荀子既继承了孔孟的学说,又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了改造。荀子的思想是战国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具有进步性的。
4、《国语》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A、注意情节的推进,在记叙中加以渲染、铺排,运用了如同小说家的笔法。
B、有的篇章中人物性格刻画得颇为生动。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去突现人物,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颇有小说家的特色。
C、语言平实晓畅,有些小故事中人物对话幽默风趣,十分传神。
5、孟子有哪些论辩艺术?
孟子善于雄辩,富有气势。孟子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了改良主义的主张,这样就必然会与其他各家各派展开思想上的交锋。在论辩时,孟子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引申到所要论证的话题中,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逻辑上的归谬法,孟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论辩时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另外,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6、《韩非子》文章有哪些特点?
《韩非子》文章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 a、《韩非子》中多长篇论说文,其中有立论、驳论、解说等多种类型,表现出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b、韩非善于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来说理,从而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力。c、《韩非子》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极富于论辩色彩。韩非的法治思想本来就刻薄寡恩,真率直露,所以为文也就讲究实效,不加文饰。
7、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一存在于一部著作中,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自观点并不一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本身;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
8、《尚书》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尚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已成篇。《尚书》之文已经有了起、承、行、合等,有层次,有段落,有中心,在段落之间,甚至还有了过渡。(2)文体的区别开始明显。《尚书》中的标题有“典”、“誓”、“诰”、“命”等,它们之间有文体上的区别,如“誓”是面对军队、鼓励将士英勇作战。“诰”多对臣民等。(3)作文技巧的提高。文中已经用上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尚书》多记言,记言中能传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神态等。(4)散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文学性更加突出。
9、应用文有哪些总体特点?
作为应用文,古今有着相同的特点:(1)具有实用性,即使用性。虽然它和抒情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它的首要目的是要在实际的生活和公务中具有使用价值,而不是给人们以审美享受。(2)具有真实性。即不能想象、虚构,它所记录和说明的是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实。虽然也有夸大的地方,但作为问题,其要求仍是真实。(3)具有时效性。即除少数文体外,一篇应用文是随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时间一过,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只剩下文献价值。(4)具有规范性。每一种具体的应用文体都有其相应的规范要求,如格式、用语、份数等,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
10、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特色。
《史记》传记在语言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不仅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1)司马迁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言,朴实实用,既便于叙事,又使人易懂。他有意识地摒弃那种词采华美的语言形式,加强语句的长短变化,使其更为散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干净利落、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2)司马迁善于用历史人物本身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展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就是他内心的外现,说话的神态、口吻,包括内容都带有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些语言加以记录,就能表现人物的个性。(3)《史记》本身的叙事语言也是十分高妙的。不仅能准确地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而且能极好地烘托环境气氛,使人物和事件活起来,如同小说一般。(4)司马迁大胆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11、《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中的许多明智者及许多哲人都比较重视民心向背,从而主张在一定的限度内保障民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得到民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2)揭露了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荒淫阴险、骨肉相残的丑恶和残暴行为。对于统治者的揭露,先秦史书多能做到,秉笔直书,不隐恶,是对当时史官的要求。(3)作者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
12、《左传》的思想倾向。《左传》所包含的思想比较复杂,但其进步思想倾向十分明显。(1)作者作为一个忠于历史事实的史家,本着“不隐恶”的史德,真实地描述了历史事件,对统治集团及其成员的荒淫无耻、阴险凶残,贪鄙邪恶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上,作者强调“人道”。在“君”与“民”的关系上,作者十分强调“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民本思想。(3)《左传》的作者对政治上具有卓识远见的人、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有爱国言行的人、有高尚节操的人,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4)《左传》作为先秦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必然反映出思想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作者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主张维护宗法制度,维护反映尊卑上下的“礼”等,以及迷信天道鬼神等。
13、《周易大传》提出了哪些文艺观点。
《周易大传》虽然是释经,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明,而是就经文而加以发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存极为美妙的哲学、文艺、美学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世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文艺观点包括:(1)非常重视“言”、“辞”的作用。《周易大传》多次提到言辞是一个君子修养的重要方面,作为君子,必须通过修饰自己的言辞来确立自己的诚信,将其看作成就自己事业的关键,若出言不慎,将导致祸乱的到来;言辞是交往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观,团结和睦的言辞才是君子之言;君子之辞既要有内容,又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周易大传》论述了“辞”和“情”之间的关系,“圣人之情见乎辞”,内心的“情”不同,所外观的“辞”也就不同。(3)提出了“书”“言”“意”等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是提出了文艺创作的重要论题。①“书”指书面文字;“言”指言语,口头所说之话;“意”指思想和内心的领悟,即“心意”。②指出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明了三者的关系。(4)关于“文”的论述。《周易大传》指出“爻有等,故曰物,物象杂,故曰文”;提出“天文”“人文”两个文化范畴。自然万物,刚柔交错,形成了天文景观;人文即为“礼”。刚柔交错的天象是自然的外观形式,是自然的“文采”;“礼”的等级是社会的外观形式,是社会的“文采”。《周易大传》的这些论述对后世的文论和和美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14、《春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艺术特点有:(1)记事上“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以年、时、月、日、事为记史顺序,首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史系统。(2)记史简略,叙事只是一个大纲,并不细写,如同现在文章的大标题。(3)《春秋》在语言上的特点比较突出。①特别重视用词的准确和含义的深刻,“微言大义”,即以准确的词语来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等。②《春秋》虽不以记叙见长,但有些记叙句非常讲究技巧,表现了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
15、简述《史记》的影响。
《史记》作为一部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巨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1)司马迁在史德和人格方面为后代的史学家、有志之士树立了榜样。他继承了先秦时期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自身遭受不幸而不颓其志,忍辱含垢而发愤著述。这种人格精神鼓舞、激励着后来者,其史德也为后人崇敬。(2)自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纪传体例后,在以后的正史范围内几成定例。其本纪、世家、表、书、列传五大部分相互映照、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博大而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性。(3)司马迁首创的人物传记这一体裁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从《史记》开始就出现了传记文学这一门类,其刻画典型人物的种种方法和艺术技巧都为后代史家和文学家所借鉴和学习。
16、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一些同时代人的言行和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为缓和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①孟子在理论上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这是“仁政”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先天就有四个“善端”,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②孟子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推行“王道”。“王道”要求在位者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王道”是孟子最终政治目的,是其治理国家的最高设想。③孟子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残暴。④孟子思想中也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如明确规定了劳心劳力的等级和秩序,为历代统治者的剥削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17、《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有哪些?
《战国策》记史的真实性虽然不如《左传》,但可以说在叙事文学上又创造了一个高峰。(1)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上至君王,下至士卒,形形色色,其中许多是说客谋士。作者通过重要场面、环境的选择,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2)《战国策》中策士的语言独具特色。①策士语言铺张、敷张扬厉,纵横驰骋,自有一股打动人的气势;②善于夸张。这不仅表现在修辞上,也表现在史实上;③有时叙事之语灵活精巧,有声有色。这常常体现在一些小故事的叙述中。(3)善于用故事寓言说理。这是策士游说的需要,也是表现他们口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学角度而言,策士是寓意于寓言,化抽象为具象,使道理明了,便于对方接受。
18、《史记》传记的思想倾向。
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尊重历史事实,富有求实精神,许多地方都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进步性。(1)对于封建帝王敢于持批判态度,对汉王朝统治集团也敢于揭露和讽刺。司马迁继承了先秦的史德,秉笔直书,没有把历代帝王神化,对历代统治集团的成员也褒贬分明。(2)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详细记载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经过,并给予很高的评价。(3)热情地歌颂了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有重大贡献、有爱国思想的上层人士,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即使对应否定的人物也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4)为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立传。对于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帝王将相以及散见于各传记中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司马迁看到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是十分可贵的。
五、论述
1、《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文章总体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排斥对客观事物作具体而细致的真实描绘,这种总体上的虚构和局部的求实造成了这部书中的艺术形象虽非事实,但又不失真实的特色。
②《庄子》中的文章大都通过寓言、神话和故事来说理,这就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学性,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在庄子这里,寓是寄寓的意思,言即言论。寓言就是托于别人而说的话,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寄寓在某个人物的话或某个故事之中。《庄子》寓言的特点:
a、在文章中的密度大,许多文章基本上就是由几个虚构的故事组成的。
b、将哲学、政治等观点渗透到寓言故事之中,文章的观点与寓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且文章的观点往往不明确说出来,而要由寓言故事加以引申,要从寓言故事本身去分析。c、往往形象大于思想,也就是作品中的形象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总之,《庄子》寓言极富于创造性和生命力,是其文学性的主要表现。
③《庄子》文章纵横捭阖,仪态万方,表现出一种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庄子行文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同时冲破了一切固定的模式,任性大胆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
2、《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还是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在文学的许多方面,它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开创了人物传记这一形式,也就是开创了传记文学这一体裁。先秦没有这种传记史体例,司马迁在对前代史籍借鉴、继承的基础上,突出了人创作历史这一因素。《史记》的文学成就具体体现在:
第一,司马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和恰当的安排。司马迁选择的是那些他认为最能反映历史进程的典型人物,在事件的选择上选择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典型材料。比如《留侯世家》中对张良诸多事件的选择即是。第二,《史记》具有极其强烈的悲剧色彩。书中的悲剧人物有120多个,这与司马迁本人的遭遇密切相关。第三,为了使事件能集中地突出人物,司马迁还首创了“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一个事件牵涉到几个人物,不可能在这些人物的传记里都把这些事件重复一遍,这件事对突出谁地性格最典型,司马迁就把它写到谁的传记里,而在其他人的传记里只用“在某某传中”一句加以说明。这样,既避免了材料的繁复,有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例如,司马迁对鸿门宴(分见于《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留侯世家》)的处理即是。第四,《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多样,安排合理,极具艺术性。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廉颇为主线安排人物,《魏其武安侯列传》对魏其、武安侯和灌夫矛盾的叙述即是。第五,《史记》人物传记在语言上的艺术成就也极高,不仅能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进程,而且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司马迁主要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来写人,他还大胆地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便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总之,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伟大文学巨著,《史记》的成就是极为突出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3、《孟子》的文学成就。
《孟子》的议论增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了语录文体的新发展,是早期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环节。
(1)《孟子》刻画了孟子这一人物形象,大量的对话性的议论文字往往在记录双方言论的时候,同时写出了整个议论的过程,通过这种回忆录式的笔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孟子》刻画人物是靠内心世界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在以言叙事中以言写人。
(2)《孟子》文章善于雄辩,富有气势。①在论辩时,孟子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引申到所要论证的话题中,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②逻辑上的归谬法,孟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论辩时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③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④《孟子》中文章的逻辑推理,感情因素,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极具气势。
(3)《孟子》长于运用比喻和语言来说明道理。孟子设喻时避开了偏僻深奥的东西,显得十分浅露灵活,与事理密合无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寓言也是比喻,便于说明道理,《孟子》中的寓言也善于刻画人物。
4、《墨子》的文学成就。
《墨子》散文与先秦其他诸子散文相比,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墨子》文章体有因革,其中既有对话语录体的文章,也有比较完整的论说文,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重大发展。《墨子》中有些文章是由语录组成,但这些语录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墨子》中也包含了对话体文章和完整的论说文,这些论说文有一个概括文章中心的真正题目,而且能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讲究结构安排,篇幅完整。
(2)《墨子》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实开我国论辩散文的先河。墨子立论时最重证据,并把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三表”方法(“三法”)。即立论时必须有三个方面的根据:①前人的经验;②个人和百姓的亲身体验;③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创作也实现了其理论,许多文章都证据充分,论证严密,能以理服人。
(3)《墨子》散文朴实无华,很少修饰,表现出尚实尚质的特点。墨子提出“非乐”主张,这种思想反映在文章写作上,就是重视实用,不讲文采。墨子为文都是有所为而发,针对性强,文章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墨子为防止“以文害用”,为文时有意避开文饰。这些形成其文章质实而缺乏文采的特征,这也是其对后世影响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5、答:《论语》不仅是一部记述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意义的书。(1)《论语》一书写出了孔子、孔子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形象。《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由于记述者多是孔子的弟子,一来对孔子的言行十分熟悉,二来记述孔子的话时往往满怀敬仰和虔诚的心情,对孔子的仪态举止、神情等也加以描绘,从而鲜明地写出了孔子及其弟子等的形象。(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形象性极强,又富于启发性、哲理性,都是生动精辟的格言警句。(3)《论语》的语言风格朴实含蓄,雍容和雅。广泛地运用了当时的口头语,同时又加以提炼,使之既平易又极有概括性,再加上大量运用了各种虚词表情达意,使《论语》成为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成熟,它以第一部私家著述的新的形式、新的文风、导致了后来墨、名、道、法各家风格多样、生动活泼的散文的出现。
6、答:《史记》和《汉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既有同,又有异,这反映了前后汉思想意识上的发展,也反映了史传文学的风格上的变化。相同点:在思想倾向上:
(1)班固和司马迁一样,都在记史时秉笔直书,遵循自先秦以来的史德标准,记载历史详实而严谨。(2)对于汉代帝王,班固和司马迁所持的观点相同,但缺乏司马迁的那种胆略。
在艺术性上:
(1)班固在记史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2)班固在选材上也极为注意典型性。
(3)在刻画人物时,班固也一样注重通过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不同之处:
(1)班固是以儒家的是非标准来记史,“惟圣人之意尽心”,同时他还继承了前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许多方面的看法与司马迁不一致,其思想进步性不如《史记》。
(2)班固更看中史的一面,更看中学术的一面。当史学和文学不能很好地统一时,班固便把史学放在首位。在许多人物传记中,班固常常插入许多的文献资料的原文,学术性更强,同时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3)《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大不相同。班固叙事严谨,不喜夸饰,没有战国至汉初那种策士纵横之风。《汉书》的语言凝练典雅,喜用骈偶,这一点在议论文字上尤为突出。
第四篇: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
先秦部分
第一章
1、简析战国散文繁荣发展的原因。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散文崛起的黄金时期,著者众多,百家纷呈,历时两个半世纪,后来散文的各种文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其原因如下:(1)社会原因。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都想“王天下”,不断争斗,他们一方面需要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能够使他们“王天下”的理论指导,包括具体的施政措施,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各个学派应运而生。(2)文化的普及及解放。随着奴隶制的解体,贵族和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了,掌握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为统一天下,扩张版图,广泛招揽人才,罗致贤能。(3)经济对文化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的出现以及交通的进一步便利,使各诸侯国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和广泛;各派著书立说,虽无意于以文采取胜,但不得不重视文采和作文技巧提高了散文质量。(4)为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文学中的任何体裁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质向文的发展过程,在前述种种因素的促进下,散文发展的内因遇到了有利的外因条件,迅速出现一个高峰。
2、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一存在于一部著作中,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自观点并不一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本身;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第二章
3、《周易》封爻辞的艺术特色。
《周易》封爻辞是系于封和爻之下的一段文字,是某次或多次占筮的记录,它与符号是联系在一起的。(1)封爻辞广泛地反映了上古至周初的社会生活,还保留了古代不少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2)从文学上而言,封爻辞多了说理的成分。有直接说理,也有借比喻说理的。用比喻时,作者往往不明说被比喻的主体事物,使比喻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性,以适应占筮的需要。(3)《周易》封爻辞在语言上有其特色。①句子简短精练。封爻辞中几乎找不到长句,寥寥数字,生动形象。②与卜辞相比,封爻辞中有了许多的修饰语、限制语,语言自然更为准确形象,也更富文采文学意味更浓。③封爻辞已经注意到用辞的技巧,以及词语声音上的特色,出现了双声、叠韵、重言等。(4)《周易》的每一条封爻辞虽然并不是从头到尾说同一件事,到对每一卦而言,六爻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有的卦大体有一个中心思想,有的六爻爻辞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具有层次关系。这对于后来的记叙文、说理文具有启发意义。
4、《周易大传》提出了哪些文艺观点。
《周易大传》虽然是释经,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明,而是就经文而加以发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存极为美妙的哲学、文艺、美学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世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文艺观点包括:(1)非常重视“言”、“辞”的作用。《周易大传》多次提到言辞是一个君子修养的重要方面,作为君子,必须通过修饰自己的言辞来确立自己的诚信,将其看作 1 成就自己事业的关键,若出言不慎,将导致祸乱的到来;言辞是交往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观,团结和睦的言辞才是君子之言;君子之辞既要有内容,又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周易大传》论述了“辞”和“情”之间的关系,“圣人之情见乎辞”,内心的“情”不同,所外观的“辞”也就不同。(3)提出了“书”“言”“意”等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是提出了文艺创作的重要论题。①“书”指书面文字;“言”指言语,口头所说之话;“意”指思想和内心的领悟,即“心意”。②指出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明了三者的关系。(4)关于“文”的论述。《周易大传》指出“爻有等,故曰物,物象杂,故曰文”;提出“天文”“人文”两个文化范畴。自然万物,刚柔交错,形成了天文景观;人文即为“礼”。刚柔交错的天象是自然的外观形式,是自然的“文采”;“礼”的等级是社会的外观形式,是社会的“文采”。《周易大传》的这些论述对后世的文论和和美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三章
5、《尚书》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尚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已成篇。《尚书》之文已经有了起、承、行、合等,有层次,有段落,有中心,在段落之间,甚至还有了过渡。(2)文体的区别开始明显。《尚书》中的标题有“典”、“誓”、“诰”、“命”等,它们之间有文体上的区别,如“誓”是面对军队、鼓励将士英勇作战。“诰”多对臣民等。(3)作文技巧的提高。文中已经用上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尚书》多记言,记言中能传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神态等。(4)散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文学性更加突出。
6、《春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艺术特点有:(1)记事上“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以年、时、月、日、事为记史顺序,首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史系统。(2)记史简略,叙事只是一个大纲,并不细写,如同现在文章的大标题。(3)《春秋》在语言上的特点比较突出。①特别重视用词的准确和含义的深刻,“微言大义”,即以准确的词语来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等。②《春秋》虽不以记叙见长,但有些记叙句非常讲究技巧,表现了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
7、《左传》的思想倾向。
《左传》所包含的思想比较复杂,但其进步思想倾向十分明显。(1)作者作为一个忠于历史事实的史家,本着“不隐恶”的史德,真实地描述了历史事件,对统治集团及其成员的荒淫无耻、阴险凶残,贪鄙邪恶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上,作者强调“人道”。在“君”与“民”的关系上,作者十分强调“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民本思想。(3)《左传》的作者对政治上具有卓识远见的人、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有爱国言行的人、有高尚节操的人,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4)《左传》作为先秦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必然反映出思想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作者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主张维护宗法制度,维护反映尊卑上下的“礼”等,以及迷信天道鬼神等。
8、《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中的许多明智者及许多哲人都比较重视民心向背,从而主张在一定的限度内保障民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得到民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2)揭露了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荒淫阴险、骨肉相残的丑恶和残暴行为。对于统治者的揭露,先秦史书多能作到,秉笔直书,不隐恶,是对当时史官的要求。(3)作者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
9、《国语》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1)注意情节的推进,在记叙中加以渲染、铺排,运用了如同小说家的笔法。其中有不少 2 似是依民间传说加工而成,虽然总的事件不符合史实,但在具体的情节上则作了文学的加工。(2)有的篇章中人物性格刻画得颇为生动。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去突现人物,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颇有小说家的特色。(3)语言平实晓畅,有些小故事中人物对话幽默风趣,十分传神。
10、《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有哪些?
《战国策》记史的真实性虽然不如《左传》,但可以说在叙事文学上又创造了一个高峰。(1)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上至君王,下至士卒,形形色色,其中许多是说客谋士。作者通过重要场面、环境的选择,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2)《战国策》中策士的语言独具特色。①策士语言铺张、敷张扬厉,纵横驰骋,自有一股打动人的气势;②善于夸张。这不仅表现在修辞上,也表现在史实上;③有时叙事之语灵活精巧,有声有色。这常常体现在一些小故事的叙述中。(3)善于用故事寓言说理。这是策士游说的需要,也是表现他们口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学角度而言,策士是寓意于寓言,化抽象为具象,使道理明了,便于对方接受。第四章
11、《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主张。《论语》是研究孔子学说的最重要的文献,其中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孔子的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礼”和“仁”。孔子提倡的“礼”、“仁”是互为表里的,“礼”指的是客观的楷模和制度;“仁”则指主观的修养和教化。(2)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管弟子的国别、门第,都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孔子也有许多至理名言,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等。(3)孔子的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孔子特别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主张文艺要在政治、教化方面发挥作用。
12、《论语》的文学成就。
《论语》不仅是一部记述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意义的书。(1)《论语》一书写出了孔子、孔子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形象。《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由于记述者多是孔子的弟子,一来对孔子的言行十分熟悉,二来记述孔子的话时往往满怀敬仰和虔诚的心情,对孔子的仪态举止、神情等也加以描绘,从而鲜明地写出了孔子及其弟子等的形象。(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形象性极强,又富于启发性、哲理性,都是生动精辟的格言警句。(3)《论语》的语言风格朴实含蓄,雍容和雅。广泛地运用了当时的口头语,同时又加以提炼,使之既平易又极有概括性,再加上大量运用了各种虚词表情达意,使《论语》成为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成熟,它以第一部私家著述的新的形式、新的文风、导致了后来墨、名、道、法各家风格多样、生动活泼的散文的出现。
13、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一些同时代人的言行和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为缓和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①孟子在理论上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这是“仁政”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先天就有四个“善端”,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②孟子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推行“王道”。“王道”要求在位者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王道”是孟子最终政治目的,是其治理国家的最高设想。③孟子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残暴。④孟子思想中也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如明确规定了劳心劳力的等级和秩序,为历代统治者的剥削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14、《孟子》的文学成就。
《孟子》的议论增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了语录文体的新发展,是早期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环节。(1)《孟子》刻画了孟子这一人物形象。在《孟子》中,大量的对话 3 性的议论文字往往在记录双方言论的时候,同时写出了整个议论的过程,通过这种回忆录式的笔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孟子》刻画人物是靠内心世界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在以言叙事中以言写人。(2)《孟子》文章善于雄辩,富有气势。①在论辩时,孟子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引申到所要论证的话题中,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②逻辑上的归谬法,孟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论辩时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③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④《孟子》中文章的逻辑推理,感情因素,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极具气势。(3)《孟子》长于运用比喻和语言来说明道理。孟子设喻时避开了偏僻深奥的东西,显得十分浅露灵活,于事理密合无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寓言也是比喻,便于说明道理,《孟子》中的寓言也善于刻画人物。
15、《墨子》的文学成就。
《墨子》散文与先秦其他诸子散文相比,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墨子》文章体有因革,其中既有对话语录体的文章,也有比较完整的论说文,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重大发展。《墨子》中有些文章是由语录组成,但这些语录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墨子》中也包含了对话体文章和完整的论说文,这些论说文有一个概括文章中心的真正题目,而且能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讲究结构安排,篇幅完整。(2)《墨子》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实开我国论辩散文的先河。墨子立论时最重证据,并把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三表”方法(“三法”)。即立论时必须有三个方面的根据:①前人的经验②个人和百姓的亲身体验③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创作也实现了其理论,许多文章都证据充分,论证严密,能以理服人。(3)《墨子》散文朴实无华,很少修饰,表现出尚实尚质的特点。墨子提出“非乐”主张,这种思想反映在文章写作上,就是重视实用,不讲文采。墨子为文都是有所为而发,针对性强,文章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墨子为防止“以文害用”,为文时有意避开文饰。这些形成其文章质实而缺乏文采的特征,这也是其对后世影响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6、《老子》的艺术特点。
《老子》的文章简洁精练,韵律和谐,寓理于形,情思深邃,在诸子散文中别具一格。(1)《老子》文章韵散结合,富有节奏感,有的章节简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老子》文章完全去掉了对话的痕迹,同时,其文只述论点,略去了论据,为它采用整齐的文句进行说理提供了依据。(2)《老子》文章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老子的“道”是相当抽象的哲学概念,所以,老子采用大量的比喻手法,有效地完成了其哲学解说;极尽描写之能事,按照事物的不同特征对得道之人加以形容。(3)《老子》文章语言凝练,精警深邃,有许多语句还成为流传至今的格言。《老子》语言的精练,得力于对民间口语的加工和提炼,同时,老子还善于对复杂的事物作抽象的概括。
17、《庄子》寓言的特点。
《庄子》中的文章大都通过寓言、神话和故事来说理。在庄子这里,寓是寄寓的意思,言即言论。寓言就是托于别人而说的话,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寄寓在某个人物的话或某个故事之中。《庄子》寓言的特点:(1)在文章中的密度大,许多文章基本上就是由几个虚构的故事组成的。(2)将哲学、政治等观点渗透到寓言故事之中,文章的观点与寓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且文章的观点往往不明确说出来,而要由寓言故事加以引申,要从寓言故事本身去分析。(3)往往形象大于思想,也就是作品中的形象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
18、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一些思想,向唯心主义发展。(1)庄子接过老子的“道”并加以发挥,把“道”说成是绝言超象的精神支柱,形成了一套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庄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指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能生万物,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庄子认 4 为个人通过“心斋”和“坐忘”的修养可以得“道”。(2)庄子接过了老子辨证思想的相对性加以强调、夸大并绝对化,成为相对主义,最终陷入不可知论,走向了虚无主义。庄子认为认识对象的性质是相对的,并进而取消了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认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要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怀疑认识者的存在,并进而怀疑自己的存在;认为真理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是无法衡量判断的,世界上无是非,真假。(3)庄子的人生态度是追求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认为现实社会混沌一片,人是不自由的,一个人要获得绝对的自由必须从精神上寻找出路。(4)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对现实社会极端不满,无情揭露、尖锐地嘲讽了新兴地主阶级,表示出一种愤世嫉俗、藐视礼法权贵的情绪,但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选择了一条逃避的路。
19、《韩非子》文章有哪些特点?
《韩非子》文章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1)《韩非子》中多长篇论说文,其中有立论、驳论、解说等多种类型,表现出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2)韩非善于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来说理,从而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韩非子》中,寓言作为一种文体已经从其他文章中分离出来。(3)《韩非子》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极富于论辩色彩。韩非的法治思想本来就刻薄寡恩,真率直露,所以为文也就讲究实效,不加文饰。《韩非子》的立论文往往单刀直入,鞭辟入里;驳论文针锋相对,切中要害。20、试述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
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说理文的漫长过程。(1)《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同时也刻画了孔子等人物的形象。其中都是直接议论,或寓议论于描述中,都只是一个简短的结论,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2)《孟子》和《庄子》都是语录体散文。《孟子》中文章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诸子散文由章向篇过渡的中心环节,其中孟子的形象也鲜明耀眼。《庄子》特别是其内篇第一次有了真正的题目,文章从整体上看能围绕中心来写,这标志着诸子散文完成了由章向篇的过渡。《庄子》中寓言的成功运用,使之成为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3)《荀子》和《韩非子》是说理文成熟的代表。《荀子》的文章不仅有真正的题目,而且文章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论述时有论点、论据,讲究论证方法和结构安排,可以说,《荀子》一出,在中国散文史上才真正有了后世观念中的一篇文章。《韩非子》的文章除具题目、中心、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外,还包括了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文体,特别是其中的立论和驳论的综合运用,将诸子散文的发展推向 了最高阶段。
21、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站在一个平民的角度观察宇宙,探索人生,形成了一整套哲学思想。(1)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守的准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2)老子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有相对性。老子还进一步发现了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法则。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具有自发而朴素的特征,是不完备,不彻底的。(3)老子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自然无为是老子天道观中重要的哲学思想,将它运用到社会政治上,便是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两汉部分
第一章
22、简述汉代散文的类别。汉代散文主要有五大类:(1)政论性散文。这些作品主要是结合当时的政治状况,发表议论,或对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批评和建议。(2)学术性散文。主要是重在建立思想或哲学上的体 5 系的散文作品。(3)应用文。是在实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多有明显的实用性,为具体的事件而作,或抒衷情,或发议论,或叙经过,或作判断,都精而不长。(4)史传文学。两汉时,史传文学又创高峰,即以司马迁和班固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出现了划时代的巨著——《史记》和《汉书》(5)汉赋。汉赋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产生了许多大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汉赋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第二章
23、简述《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以人物为中心,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记史体例。《史记》中包括了五种记史体例。(1)本纪。是以朝代的先后为序记载从黄帝至汉武帝各朝代或帝王的历史。本,即根本,纪,即纲纪。本纪中一部分是记朝代帝王承接谱系的,另一部分是帝王的传记。本纪是全书的总纲。(2)表。表是以表格的形式,以年或月为经、以事件为纬的方法记载历史大事。表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三种,它们自成体系。(3)书是分类的专门史,分类说明典章制度、天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4)世家是记载一些世代相承的诸侯王的历史,取其“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世家分为两大类。一是记诸侯国君望相的谱系及大事。另一类是诸侯王的传记。(5)列传是除本纪、世家外的历代的形形色色的各阶层各方面的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相互结合,成一整体。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说明、印证、联系、比较,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4、《史记》传记的思想倾向。
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尊重历史事实,富有求实精神,许多地方都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进步性。(1)对于封建帝王敢于持批判态度,对汉王朝统治集团也敢于揭露和讽刺。司马迁继承了先秦的史德,秉笔直书,没有把历代帝王神化,对历代统治集团的成员也褒贬分明。(2)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详细记载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经过,并给予很高的评价。(3)热情地歌颂了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有重大贡献、有爱国思想的上层人士,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即使对应否定的人物也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4)为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立传。对于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帝王将相以及散见于各传记中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司马迁看到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是十分可贵的。
25、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特色。
《史记》传记在语言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不仅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1)司马迁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言,朴实实用,既便于叙事,又使人易懂。他有意识地摒弃那种词采华美的语言形式,加强语句的长短变化,使其更为散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干净利落、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2)司马迁善于用历史人物本身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展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就是他内心的外现,说话的神态、口吻,包括内容都带有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些语言加以记录,就能表现人物的个性。(3)《史记》本身的叙事语言也是十分高妙的。不仅能准确地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而且能极好地烘托环境气氛,使人物和事件活起来,如同小说一般。(4)司马迁大胆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26、简述《史记》的影响。
《史记》作为一部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巨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1)司马迁在史德和人格方面为后代的史学家、有志之士树立了榜样。他继承了先秦时期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自身遭受不幸而不颓其志,忍辱含垢而发愤著述。这种人格精神鼓舞、激励着后来者,其史德也为后人崇敬。(2)自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纪传体例后,在以后的正史范围内几成定例。其本纪、世家、表、书、6 列传五大部分相互映照、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博大而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性。(3)司马迁首创的人物传记这一体裁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从《史记》开始就出现了传记文学这一门类,其刻画典型人物的种种方法和艺术技巧都为后代史家和文学家所借鉴和学习。
27、《汉书》和《史记》相比较有那些异同?
《史记》和《汉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既有同,又有异,这反映了前后汉思想意识上的发展,也反映了史传文学的风格上的变化。相同点:在思想倾向上:(1)班固和司马迁一样,都在记史时秉笔直书,遵循自先秦以来的史德标准,记载历史详实而严谨。(2)对于汉代帝王,班固和司马迁所持的观点相同,但缺乏司马迁的那种胆略。在艺术性上:(1)班固在记史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2)班固在选材上也极为注意典型性。(3)在刻画人物时,班固也一样注重通过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不同之处:(1)班固是以儒家的是非标准来记史,“惟圣人之意尽心”,同时他还继承了前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许多方面的看法与司马迁不一致,其思想进步性不如《史记》。(2)班固更看中史的一面,更看中学术的一面。当史学和文学不能很好地统一时,班固便把史学放在首位。在许多人物传记中,班固常常插入许多的文献资料的原文,学术性更强,同时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3)《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大不相同。班固叙事严谨,不喜夸饰,没有战国至汉初那种策士纵横之风。《汉书》的语言凝练典雅,喜用骈偶,这一点在议论文字上尤为突出。第三章
28、简述贾谊的政治思想和政论散文风格。
《贾谊新书》比较完整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思想和散文风格。(1)贾谊对社会现实怀有很深的忧虑,他不附和众议,把众人所说的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视为一种假象,认为现实相当严峻。基于此,他主张①强化大一统的中央政权,等级、制度、礼义等都不可少;②天子应该实行仁义,以农为本;③多封诸侯而使他们的权利缩小,便于驾御,诸侯也会因为国小而无邪念,即使他们有反叛之心,也无反叛之力等等。(2)在散文的表现风格方面,贾谊继承战国时期骋辞风气,所作虽为政论散文,但多用铺陈,以设喻化深刻的道理为浅易之说。他时而像战国诸子散文那样,讲究气势,对地形物貌、国力人力作渲染;时而又以鲜明的思想观点直接切题,展开层次分明而又透彻的论述,行文之中灌输自己沉郁的情感。
29、贾谊《过秦论》上篇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
《过秦论》上篇重在论述秦始皇之过,存在以史代论的倾向。这表现在它着眼于秦王朝的兴旺史上。贾谊对秦以武力统一天下持肯定的态度,但对守天下则明确提出以仁义为方略,从而寄寓了他希望汉文帝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仁义治理社会的理想。此篇的艺术特点包括:(1)善于铺排,述秦王兴败或攻守,往往运用类似的笔法、相同的句式,一意而用数语,连贯直下。并在其中兼用比喻、夸张,构成全文磅礴、豪健的气势,同时,运用铺陈来渲染气氛,文笔细密。(2)这篇文章以对比之法贯穿全篇,不单纯是秦王朝兴缓亡速的对比,也是具体情势的对比。(3)文辞华丽,以语句的对称构成形式上的美和强烈的节奏感。
30、桓宽的《盐铁论》的文学特色。
《盐铁论》是桓宽的总结“盐铁之议”的文章。《盐铁论》经桓宽的整理、润饰而有一致的风格。(1)采用了对话的论辩形式。因为是思想对立的双方围绕罢不罢盐铁、酒榷、均输展开辩论,双方观点尖锐对立,互不相让,形于文则是典型的论辩之文。(2)桓宽采用一往一复的论辩形式,使《盐铁论》的说理多不作长篇大论,全篇的逻辑关系依靠彼此语意的承接,双方都围绕一个中心,有很强的针对性。(3)因为论辩者常常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形成一种对比关系,并常用排比的手法和对称的句式。(4)《盐铁论》中,七 7 言、五言、八言、六言句等错落铺陈而下,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气势,语言朴素、明快、无所遮掩,正反两方面的道理都袒露在人们面前。
31、简述东汉和西汉政论文总体上的异同。秦汉政论散文主要是两汉政论散文,它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以文论政的传统,以国家事物为题材,表现作家的政治方略。两汉的政论散文按时期划分,可以分为西汉政论散文和东汉政论散文。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潮,具有不同的才学和性情,当他们紧贴社会现实,运用散文的形式参与社会政治时,自然使其政论散文具有不同的风格:一般说来,这些政论散文都以说理为基本特征,慷慨陈辞与娓娓而谈、语言华美或质朴,都是以社会政治为核心,往往能切中时弊,体现作家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情感。不同的是,西汉政论散文作家好为深沉之思,作平和之论;东汉政论散文作家则情感激越,思想尖锐而时露锋芒。
32、结合《守边劝农疏》分析晁错政论散文的基本风格。
晁错的政论散文所表达的思想各异同,表现风格大体相同,其《守边劝农疏》也是如此。(1)晁错善于述说历史以立论。在《守边劝农疏》中并不直接切入论点,而从秦王朝与匈奴的边地之争说起,秦守边戍卒不服水土,且用一些犯了罪的官吏和百姓去防守边疆,戍边者怀怨而有背叛之心。委婉地否定了汉文帝以权势派士卒戍边的作法。再进一步从历史走向现实,分析匈奴人的生活习性和以卒守边的弊端。(2)在语言的运用上,晁错以朴素、直率见长。在这篇文章里,晁错所用语言基本上是家常话,不有意修饰,既以真诚动人,又讲究说理,以严密的逻辑产生难以辩驳的力量。第四章
33、刘安《淮南鸿烈》的艺术风格。
《淮南鸿烈》重说理,但不专用说理常用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以及所要采用的逻辑形式等,部分跳出了学术散文理应具备的这种表现路数,运用形象思维使其文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1)文中多用铺排的表现方法,语言往往相对而出。在铺排中,虽然倾向于实实在在地说理,渗透了强烈的现实精神,但有时用兼有夸张的生动比喻说理;在很认真的说理中,也用抒情笔调。(2)它多用历史来说明道理,一是抽象地以古说今,一是用历史故事、包括传说来说明道理,使文章更为生动。(3)善于想象,以纯粹的虚构来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使其散文具有了超凡的气势和浪漫风格。(4)其语言富有文采,无论说理还是讲故事以明理,都以精练的语言达意,使散文显得几分文雅。
34、刘向的《列女传》、《新序》和《说苑》的共同特征。
(1)三部书都是以讲故事说明道理,每一卷由若干个主旨、风格相近的故事组成,故事短小,内容单一,一般都经过了刘向的加工、润饰。(2)在艺术表现上,它们主要以人物和情节为对象,但有时只求能够说明道理,不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纡曲,用自己的话道来,不让人物自己表现,也不让情节自然展开;更多地是以故事刻画人物形象。(3)它们一般具有通俗明快的语言风格,不作任何修饰。(4)善于以比喻明理,所用比喻浅显易懂;同时,也有直接说理之处。
35、扬雄的《法言》的文学风格。
扬雄的《法言》既为学术之文,又有较浓的文学色彩。(1)《法言》仿《论语》而作,以设问自答构成典型的语录体,多不作长篇大论。《法言》在表现形式上是假设他人有所不明而解之,有意以不知所指的“或问”、“或曰”发问,然后据此做出回答。(2)《法言》善于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打比方,通俗而透彻。(3)在语言上,句式或长或短,多是两句相对。句式在整体上虽不整齐,但显得灵活而错落有致,富于节奏和韵味。同时,《法言》的文辞也较华丽。
36、简述王充的思想主张。王充是东汉的学术散文两大家之一,也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1)自然哲学:王充继承前人的“气”为天地万物之源的思想,认为天地因气而成,从而有万物,不仅如此,人也是因气而成。王充以此为自己的哲学基点,从这里出发去认识人的自身和各种社会现象,高举无神无鬼的旗帜。(2)社会哲学:王充在其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瞩目于历史、现实和自然界,对他认为是虚幻的观念和现象进行批判;他认为礼义是因人的性情而设,是国家太平和人民生活安宁的基础,但应该在人民享有温饱的情况下施行礼义;同时,他没有能透彻的认识社会和人生,把人的死生寿夭、贵贱贫富都归于天命。这种唯心的人生哲学与他唯物的人生及社会哲学交织在一起,构成他思想矛盾的两面。(3)文学思想:①他主张文学创作要发自内心,以“诚实”为根本。②要求语言表现上的朴素坦率,无所遮掩或修饰。他反对文学上夸张的艺术表现;不注重语言的文采,忽略了艺术之为艺术的特性。③主张作文要有用于社会,如果对社会无用,写得再多也是没有好处的。
37、王充学术散文的风格。
王充的文学思想和哲学主张造就了王充的散文风格。(1)王充散文长于辨析、鞭辟入里。他往往就历史典籍和社会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直截了当地阐发自己的意见。(2)王充多以历史故事来说明道理。同时,王充还对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说进行了批评。(3)王充散文不注重文采。他常把自己的思想直接道出,在语言上不有意地雕琢、修饰,使其通俗晓畅,易于明白、理解,“形露易观”。同时,为说理深入透彻,他往往在一个问题上反复诘难、引证,以致文辞显得烦琐,而这是他有意为之。
38、应劭《风俗通义》的文学特征。(1)《风俗通义》貌为长篇,实为短制,今传的共十卷。各卷围绕一个中心,由不相关联的多则记叙组成。这些记叙的涉及面极广,其中一些是应劭对前人记叙的辑录。(2)《风俗通义》把历史与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多用历史来证实现实生活中的风俗之误,给人很强的历史感受,其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从而使这些记叙充满了现实精神。同时,他在其中记叙了一些怪异故事,使《风俗通义》有一点浪漫色彩。(3)《风俗通义》重叙事,以表现风俗,也不乏表现人行为和命运的篇章,从而出现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描写比较粗糙,缺少细致的刻画。(4)《风俗通义》的语言简洁明了。第五章
39、应用文有哪些总体特点?
作为应用文,古今有着相同的特点:(1)具有实用性,即使用性。虽然它和抒情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它的首要目的是要在实际的生活和公务中具有使用价值,而不是给人们以审美享受。(2)具有真实性。即不能想象、虚构,它所记录和说明的是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实。虽然也有夸大的地方,但作为问题,其要求仍是真实。(3)具有时效性。即除少数文体外,一篇应用文是随着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时间一过,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只剩下文献价值。(4)具有规范性。每一种具体的应用文体都有其相应的规范要求,如格式、用语、份数等,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第六章
40、简述《诗经》和楚辞对汉赋形成的影响。
汉赋的形成深受《诗经》和楚辞等的影响,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对汉赋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诗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铺陈为汉赋的铺述作了先驱,使汉赋作家有意识地运用、发展这种表现方法叙说自然和社会生活,形成汉赋艺术表现上的基本特征。(2)其怨刺精神演化为汉赋的艺术精神,并成为汉赋作家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表现在:(1)楚辞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超越了《诗经》,它在铺陈中兼用的排比方法,构成了作品的磅礴气势,为汉赋作家效仿。(2)楚辞把自然风物、花鸟草木引入作品中,与社会生活相融为一。(3)楚辞作家驰骋的想象而又讲究华丽辞藻等,都为汉赋 9 作家学习和效仿。
41、简述汉散体大赋形成、发展的社会原因。汉散体大赋不同于骚体赋和抒情小赋,是早汉武帝时期成熟并迅速进入鼎盛的,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帝王的爱好。汉武帝不同于其前的帝王,他对辞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网罗了一批辞赋作家,以满足自己娱情和润色宏业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进入了鼎盛,当时的诗歌始终不太发达,而政论散文和历史散文又有各自的局限,不适宜艺术地为社会唱颂歌,反映社会生活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赋这种长于铺陈的文体上。(3)文人的进身阶梯。在汉代,通经入仕只是途径之一,以赋入仕也是一条道路,这虽然不是一种制度,但帝王的爱好使它实际上超越了制度。(4)文学自身发展。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成为典范,其后的汉赋作家多模拟其创作风格,助长了汉散体大赋的声势,扩大了散体大赋的影响,使散体大赋成为汉赋的主要形式;但也因此使其有了不健康的发展,从根本上削弱了汉散体大赋,导致了它在东汉中叶以后的衰微。
42、简述汉散体大赋的文学特点。
散体大赋在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继承《七发》的表现风格,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内容上,主要表现诸侯、天子的宫苑、游猎生活,并从这里发展到表现京都气象,因此,人们习惯上把散体大赋称为游猎京都赋;(2)在形式上,以虚拟人物的一问一答组成赋结构上的主客问答,句式或对称或散漫,用韵或不用韵;(3)在表现方法上大量运用铺陈排比、踵事增华,罗列生字僻词,造就赋的气势博大、语言缛美的特征:(4)在本质上,追求讽喻的社会效果,却以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作为铺垫,使赋在客观效果上和赋家的主观意愿相违背。
43、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客观上实践了他的创作主张,成为汉赋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1)《子虚赋》、《上林赋》的在体制上采取主客问答的形式,欲讽而先劝。(2)《子虚赋》、《上林赋》继承了《七发》的表现方法,大多采用铺排而兼夸张的手法,所不同的是,它们集中地表现了社会气象和诸侯、天子的气势,从而构成了赋的充沛文气。(3)有意识地追求赋语言的华美,表现在“巨丽”和“靡丽”两个方面。“巨丽”首先是大量的物经过铺陈构成的物色美,其次是描写物态的美;“靡丽”主要表现在多用丽词描写钟鼓歌舞、宫室别馆、美女佳丽上。(4)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上林赋》中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使这两篇赋成为以后散体大赋的楷模,代表了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
44、张衡《归田赋》的特征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意义。
《归田赋》的自然、清新与哀婉、沉郁的骚体抒情赋显示了一种新的风格,一般将它视为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叙事体物兼议论的风格转变为轻巧明快的标志。(1)《归田赋》以明快、爽朗为基调,善于写景状物,寥寥数笔把“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之际的自然风光描绘得生机盎然。(2)在写景中渗透了自己假想的愉快情绪,并以此为铺垫,显示自己潇洒自如的生活,使物与人相互映衬,凸现了恬静自然的心理状态。(3)赋中善于以情意统领铺排,不求铺排的宏博,使简短的铺排随情意而出,给人精巧别致的感觉。(4)这篇赋随着张衡情绪的轻快,用语多有丽色和暖意。(5)以四六言构成句式的严整和节奏,为骈赋的产生作了先导。
45、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的艺术特征。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表现出与《归田赋》不同的另一种趋向,赋中充满了沉郁而愤激的情绪。(1)赵壹的这篇赋旨在抒情,却融情于精辟的说理中;(2)善于运用比喻,比喻通俗深刻,用浅显的语言对奸邪恶习的刻画入骨三分。(3)在语言形式上,这篇赋不着意雕琢,由于赵壹情绪的愤激,用语多显阴冷、硬直,无行中给人精神上的压抑。(4)多采用两两相对的句式,工整且节奏感很强。
第五篇:文史秦汉讲稿
中国教考论坛 → 考研资料库 → 中文考研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秦汉文学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秦汉文学
gqplb
2009-3-15 21:54:16 秦汉文学
概说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
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要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gqplb
2009-3-15 21:54:43 第一章 汉赋
第一节
汉赋的概况
一汉赋的起源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等的关系。二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 长信宫灯(西汉)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三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及其阶段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言志赋等,其文体特点以及流行的时期。
第二节
汉大赋的产生与写作
一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二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演变。马踏匈奴(西汉)
三对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分析
第三节
汉赋的文学史地位
一散体大赋的政教功能与美学价值之间的矛盾 对它的社会评价。关于“劝百讽一”。二汉赋的美学意义
汉赋高度的修辞意识与修辞技巧。对汉文字的审美效果的充分发挥。
练习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gqplb
2009-3-15 21:55:14 第二章 汉代散文
第一节
诸子散文
一秦至西汉前期的集体编写活动
《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势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成书特点。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由分到合的趋势。二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三子书在汉代的蜕变
以董仲舒《春秋繁露》、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等书为体现,思想理论著作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新走向,以其理论价值而存在,基本不再负载文学的功能。
由子书而表现出的文与哲的分离。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一《史记》的体例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
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这一种新体例,使《史记》改变了此前史书体例、结构上的单一性。这五个组成部分的形式尽管不同,但却彼此贯通,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就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叙事网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从而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
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二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 司马迁的家世、教育。
年轻时的四处漫游,考察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访问各地名胜古迹、耆旧故老,开阔了眼界,对社会现实和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们的生活有较多的了解。
与父亲司马谈的关系,父亲的遗嘱。
身居史官之职,得以博览群籍,接触大量史料。
“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司马迁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极大创伤,出狱后,他忍受着屈辱,继续写作《史记》。但是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不同,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圣君贤臣的丰功伟绩的记述,更不只是为了弘扬汉朝的辉煌,而是要通过著书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寄托其生命价值。他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所呈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三《史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
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史记》在写人物上与先前的历史著作的比较。以前的历史著作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但一般都流于片断,不够集中,而且人物往往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也就是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
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的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中。以《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为例。
《史记》记述人物,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选用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来突显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特征。《史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尽力避免概括地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的具体描绘,生动鲜明地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面貌。
在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过程中,《史记》时常穿插着一些看似琐碎,但在展示人物性格上有作用的小事。但作者更善于描述那些头绪繁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重大历史事件、复杂场面中的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
关于“互见法”。司马迁试图在同一篇章
里保持他所要表现的某种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在尽量不损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保持人物性格的内在一致和形象的完整。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的极大的创造性。
第三节
《汉书》
一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 二《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随着“独尊儒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开展,“经明行修”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东、西汉的文化观念、文人作风都发生了变化,文章
风气也显示出相应的不同。班固《汉书》中所体现的时代气息。
《汉书》写人物的特点,以《霍光传》为例。
《汉书》在人物传记中载录了一些重要的奏疏、辞赋和散文,这些文章
往往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有的还十分有助于传达人物的个性。以《杨恽传》为例。
三班固之后的汉代历史写作 汉代文人对历史写作的热衷。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的相互分离。四“班马异同”论
历史上有关司马迁、班固之高下评价的争论。如何看待这些争论,以及文学与历史的不同学科标准。
第四节
文章的演变
一文章意识在汉代的逐步清晰
二文章形态从先秦的文史哲杂糅,到其在汉代的逐步分离 三文章观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
练习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gqplb
2009-3-15 21:55:45 第三章 汉乐府诗
第一节
关于汉乐府
一乐府的定义 二乐府的出现与兴废
三汉代社会的娱乐风气与乐府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叙事成分
三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汉乐府诗歌的影响 练习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 汉代的五言诗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一五言诗在体制上的特点。与四言体的比较
二四言体诗歌在汉代的衰落。五言是汉代民歌中最流行的句式 三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对五言诗的学习与尝试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
《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二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 四《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 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练习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Powered by plb © 1998-201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