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身边的楷模学习
向身边的楷模学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四(1))班的李金颖同学,我为大家演讲的是:《向身边的楷模学习》
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战士,能一年又一年让人纪念,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想这就是楷模的力量。雷锋不仅是我们工作上的楷模,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楷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楷模,刻苦钻研,书不释手,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楷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楷模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人都应该向身边的楷模学习。把他们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用他们的精神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他们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没有楷模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楷模立足于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行为塑造时代的道德生活,为人们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当今社会,人们的个性不同,兴趣各异,追求多样,以楷模为理想参照,审视和比照自己,寻求自己与他人共识的客观基础,在当今社会已得到广泛共识和认同。,中华民族几干年灿烂历史文化,始终有种无穷的力量――民 族精神作为支柱和坚壁。向身边的楷模幸习是民捧精神中的闪光点, 它始终活跃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它依然掩盖不住它的光芒,它是一个不落 的太阳,它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一样,高挂在东方,普 照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向身边的楷模学习
向身边的楷模学习
太谷县实验中学副校长郭新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以德为先小组合作为主的全方位捆绑式多元评价体系”有
9、月份为宣传阶段,10月份为确定目标阶段,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为提升阶段,5月份为展示阶段,6月份为表彰阶段,9月份为报告阶段,最后升华为心灵撼动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已经到了“形象展示阶段”,步骤:自荐书、亮自我、互除瑕、深反思、拟提名、初评审、出公示、及反馈、再反思、再推荐。评出了十佳青年、五好学生、体卫艺楷模、德育楷模,他们或以骄人的成绩或以良好的素养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什么是榜样,顾名思义,榜样就是语言、行动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激励一代人成长的食粮。榜样它具有一种示范作用,是时代的一种精神。在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一大批时代的楷模。他们的时代精神,促进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如: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让人勇敢。说起雷锋这个众所周知的“平凡人”,他更是几代人学习的榜样,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那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这些模范人物的精神感动了世界;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我们的每一个人。但是我想说:同学们,伟大领袖、历史楷模值得我们敬仰,而离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更近的,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从父母身上,我们懂得了善良和俭朴;从老师身上,我们学会了思考和创造;从朋友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热情和信任;从同学身上,我们学到了互助与真诚。
原来,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本着一颗明亮的心,我们将会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同学们,榜样不一定都是有惊天动地伟绩的人,只要我们用心寻找身边的榜样,你会惊喜地发现榜样无处不在。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人物,比如,当你对学习产生厌烦时,想放弃时他们正如饥似渴争分多秒的在奋斗着,当你觉得值日苦、累时,他们却默默无声、一丝不苟劳动着,正是因为有了许多这样的人,才使这种精神汇聚成了一种情结,才创造出我们现在这个文明、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才使我们实验中学稳步发展。还有我们身边默默地耕耘,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兢兢业业、为同学服务的好干部;热爱集体、帮助大家的好同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散播一种榜样,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同学们,伟大孕育在平凡之中,榜样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我们的人生也将同他们一样光彩夺目!祝愿全体同学,发现身边的榜样,跟随他们的脚步,矢志不渝地奋斗,同时也预祝你们在学习、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014.6.3
第三篇:身边楷模
身边楷模:赤心慧笔写忠诚
2011-1-10
——记广水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李明清的先进事迹
/ }4 J6 a-l)x% S3 R)s!w“ ^
他忙碌、他充实——
新年伊始,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他到机关,进企业,入乡村,认真采访广水人民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奋力推进新一轮战略跨越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1 h7 f& w* k6 j$ O0 u
他快乐、他欣慰——
看着自己写的报道在省、地媒体刊载,闻着油墨散发出的芳香,他所有的疲惫与劳累便一散而空,欣慰与欢乐充盈心间„„/ e7 y, o' v: }: r
他,就是广水市的“新闻老兵”——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明清。-s9 S7 I9 |._;v& F
深入车间采访
深入田间地头
热心指导通讯员
李明清至今已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工作了16个年头。16年来,他在全国20多种报刊发表消息、通讯、言论等各类作品800多篇,其中有10多篇作品获地级以上奖励。2000年以来,他年年被湖北日报社、随州日报社评为“模范通讯员”;2003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联合授予“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6月,被中共随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广水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被随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对外宣传先进单位”;2008年,他荣获“随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广水市十大标兵”等称号。他撰写的消息《广水农民新时尚串“文化门”品“文化餐”》获“我与新农村建设”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通讯《农家走出诗坛“蔡家军”》获湖北日报2009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
把握重点
服务中心
1994年冬,李明清告别教坛,成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
他深知,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他还订阅了《新闻前哨》等报刊,购回了一本本业务书籍,挤出时间认真钻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力争让自己尽快“入门”。$ S;^ T)X w)A!c
“用手中的笔为广水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多方位、深层次宣传报道广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推介广水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写出了一大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稿件。-~: e& @$ @ F4 }9 a(X3 O
在改革开放 的大潮中,广水市委、市政府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大批客商来广水投资兴业,众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广水,促进了广水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n3 K# ^!y6 f+ ~, x7 Q0 g.P
如何选准角度,将广水的这一“亮点”宣传出去?他一头扎进企业及相关部门采访,广泛搜集素材。在引进企业湖北省风机厂有限公司,他来到生产车间采访一线的工人,前往技术研发部门、销售部门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并和公司负责人座谈,从上午8点一直忙到12点多。公司领导盛情挽留他在公司就餐,他婉言谢绝,匆匆赶回市政府机关食堂简单吃了几口,就来到办公室整理采访素材。o' ^/ e* c6 v
为了掌握更翔实的情况,他又到市经贸局、外贸招商局等部门采访了相关人员。他在仔细分析采访记录时发现: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摒弃了“捡到篮里就是菜”的传统思想,变招商为选商;在引进项目、资金的同时,十分注重引进人才和技术。他紧扣这一主题,精心构思,撰写出了消息《广水选商引智培强优势产业》。稿件寄出后,很快被《湖北日报》在经济版头条刊发。
% u!z(w: g2 P0 o/ r% ?” o0 B近几年来,广水大力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环境活市”战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广水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得知这一信息后,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告诉他,应该写一篇工作通讯来宣传广水的这一重大成就。;Z w0 @0 j: t
说干就干。他迅速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经贸局等单位采访相关人员,并加班写出了初稿。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将初稿拿出来仔细揣摩,觉得标题不够打眼、抓人,行文有些枯燥、干巴,当即决定推倒重写。就这样,他先后四易其稿,撰写出通讯《广聚活水立潮头》。稿件发送到《湖北日报》编辑部,编辑经过认真审阅后表示,稿件标题比较大气、鲜活,行文也比较精炼、生动,将该稿安排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予以刊发。# m9 g6 f3 A8 l.n# ]' Z
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培育下,风机产业集群强势崛起,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一新兴产业,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地连续报道。2005年7月,他采写的《广水打造“中国风机城”》一稿被《湖北日报》采用。2006年3月,他在到双剑风机公司、中意机电鼓风机公司等多家风机企业及经贸局、工业行办等单位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撰写了《广水推动风机产业扩张》稿件,被《湖北日报》在一版刊发。2007年,市里在支持风机产业发展上又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风机产业迈上新的台阶。为了不炒“现饭”,写出新意,他再次深入到相关企业和部门采访,在一线搜集素材,捕捉灵感。经过反复提炼、推敲,他写出了《广水巧借智力擦亮风机名片》一稿,被《湖北日报》在经济版头条刊发。该稿还荣获2007湖北日报通讯员好新闻三等奖。2008年5月,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领导评价广水风机产业“规模大、品牌优、竞争力强”,他以此为由头,采写了《广水风机风行全国》一稿,很快被《湖北日报》编发。;b-x G4 a3 M5 Q* F.r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他适时组织新闻宣传战役,努力营造大声势、打下大烙印。2008年是广水建市20周年。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氛围,他认真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并根据领导及有关媒体的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从当年5月下旬开始,他积极配合部领导督促市内各新闻单位认真落实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同时,他不辞辛苦,根据省及随州市等上级有关新闻媒体的要求,认真搞好建市20周年成就展示、系列报道、市庆专题片的写稿、组稿工作,其中他参与采写的通讯《风生水起谱华章》、《和风惠雨润城乡》先后在《湖北日报》显著位置刊发。经多方努力,整个市庆宣传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深受好评。1 T(L2 ?9 ].e.y5 g
在今年7月份的抗洪救灾宣传战役中,他和部领导一起组织骨干力量,及时报道广水的灾情及抗洪救灾的举措,深入宣传抗洪救灾的各类先进典型,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抗洪救灾的斗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深入实际 讴歌典型
“脚板底下出新闻。”李明清十分清楚,光坐在办公室里是写不出好新闻的,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才能捕捉到新闻“活鱼”。16年来,他跑遍了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许多市直部门、工商企业也留下了他的身影。
-a!s;F7 f& Z9 o8 d* h;r
2008年5月,他获悉“见义勇为英雄”朱兴传的母亲李希凤、骆店乡孙庙村农民杨祖声和女儿杨艳梅及杨寨镇戴畈村戴五星3个农民家庭将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太平、骆店、杨寨实地采访。
0 Y“ 7 ]9 y _!Z/ y, D1 @
他在采访中得知:2007年7月2日凌晨,在广东省惠州市广水市太平乡青年朱兴传协助警察抓捕歹徒时不幸牺牲,其见义勇为的壮举在当地传为美谈,社会各界先后向朱兴传家送慰问金、捐款近60万元;2005年8月,厦门大学广水籍硕士生杨德超,在网上发出帖子,寻找患上间歇性精神病离家出走3年多的姐姐杨艳梅,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杨艳梅终于回到故乡;2006年9月,杨寨镇戴畈村戴五星的7岁女儿戴婉月在帮妈妈烧火做饭时,不慎被火严重烧伤,灾难无情人有情,全国各地的好心人纷纷伸出关爱之手,先后捐款数十万元救治小婉月,终于将小婉月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v)Y(, F, v+ l(s)b2 e
这3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农民家庭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我们遇到困难时,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无私地帮助了我们;现在四川人民有难,我们也要四川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话语一直在他耳边回响。回到办公室后,他连夜加班撰写出题为《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人》的稿件,先后被省有关媒体采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P# N1 Q;J2 `* W
时逢盛世新事多。他深入基层,多方报道农村的新变化、农业的新发展、农民的新风貌。他到十里、关庙、长岭等乡镇采访时发现,许多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更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纷纷加入各类文艺协会。他当即深入有关农户家中采访,获得了较丰富的素材。回来后,他写出了消息《广水3000农民加入文艺协会》,先后被《湖北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刊用。
;D-d5 E3 j(d, Z% B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十里办事处宝林青年农民冯明勋致力研发新型拖拉机,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他在第一时间乘坐公共汽车赶到宝林,又从宝林边走边打听,步行七八里山路,当到达观音村见到冯明勋本人时,已是中午一点多,他忘掉饥饿,便立即投入对冯明勋的采访中。6 I9 % z$ O: U(~
随着采访的深入,他了解到,由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田块较小、形状复杂、交通不畅等原因,本地的绝大部分农田都靠水牛耕作。手扶拖拉机虽然能够应用于耕作,但其机动性、适应性十分有限,特别是转向非常困难,在很多情况下还不如头牛省事和效益高,而四轮拖拉机则更不适应于这些农田的耕作。而冯明勋开发的实用新型拖拉机,可提供比手扶式拖拉机更好的田间机动性能和操作灵活性能,能轻松灵活的进行滑移转向,并且有在大转角转向状态下,尾轮和犁沟配合良好的特点,能够较好地解决山区、丘陵地带农田机械化耕作困难的问题。)Q$ W-J3 d1 G3 y$ I5 [$ T
一个仅读完初中的青年农民,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鼓捣出了2项国家专利,确实不简单!回到办公室,冯明勋肯学肯钻、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他打开电脑,很快写出《广水青年农民冯明勋十年“育”出新“铁牛”》一稿,先后被《湖北日报》、《随州日报》等媒体采用。' w* {-`8 x& z* u, ^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一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快采快写,能今天写完的稿子,绝不拖到明天,加班写稿成了家常便饭,快节奏、高效率成了他的风格。今年“7。17”洪灾发生后,他及时与湖北日报记者联系,在第一时间报送相关信息,7月18日,湖北日报就在第二版刊发了我市奋起抗洪救灾的报道。
锻造队伍 凝聚合力
李明清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推动广水新闻宣传迈上新台阶的。为此,他十分注重加强通讯队伍建设,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全市业余通讯员的写稿热情,形成强大宣传合力。
在部领导的支持下,他督促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部门建立健全了专兼职通讯队伍。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他积极组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邀请省、随州市及广水的资深编辑、记者前来授课,深受广大通讯员欢迎。他还积极引导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部门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并应邀为其授课。
: p2 p$ T1 C;q” h!F: p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累计培训300多人。这些经过培训的通讯员,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运用所学到的新闻采写技巧,多方宣传各行各业的新人新事,涌现出了不少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广水交警大队通讯员王贵生参加了多期通讯培训,新闻业务越来越娴熟,《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都刊播过他的稿子,他写的通讯《为了国脉的“跳动”》还被湖北省专业报记协评为当惟一的一等奖。郝店镇中心中学教师陈君怡学以致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累计在各级各类报刊台发表教育宣传稿件1000多篇,荣获各级各类奖励50多次,还出版了个人的新闻专辑《园丁情深》。3 l6 G j+ D2 f
他乐于与基层通讯员交朋友,同他们交流新闻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畅谈新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对他们的一些好的作品,积极向上级新闻媒体推荐。“我虽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可以从精神上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写稿热情!”李明清坦诚地说。“ x$ a6 z t-T$ c;p1 ^
今年46岁的余店镇通讯员程爱华,原是一位民办教师,爱人在家务农,还有两个子女,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程爱华酷爱新闻写作,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被聘请为镇通讯员。他和程爱华经常通过电话商量稿件的修改和完善,力所能及地为程爱华提供一些稿纸。每逢传统佳节,他和程爱华互发短信联络。程爱华有时到市里办事,常抽空到他办公室来坐坐,聊聊工作上的得失、生活中的烦恼。宣传部每次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他总是不忘通知程爱华参加,并安排程爱华在培训班上介绍新闻采写体会,充分激发了程爱华的写稿积极性。尽管工作条件艰苦,程爱华在新闻宣传上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被随州日报社评为“模范通讯员”。g7 R!B/ 5 o& h
为了方便通讯员与自己取得联系,他向众多通讯员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欢迎通讯员来信来电提供新闻线索、交心谈心。对通讯员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第一时间赶到通讯员所在单位,同通讯员一起采访,一起商讨报道的立意、角度,联手撰写稿件,在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S% m)D(`2 R4 F
他还积极向部领导建议,争取市委、市政府设立了“新闻宣传奖励基金”,对被中央、省主流媒体采用的通讯员作品给予一定奖励,此举对提高通讯员的写作积极性起到很大作用,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广水的新面貌、新变化,为宣传、树立广水形象、提高广水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x/ d0 {7 p+ i% A: q# Y' k6 n b1 [1 x" o9 y.n)k
第四篇:朱阳二小:向身边师德楷模学习
朱阳二小:向身边师德楷模学习
灵宝市朱阳镇第二小学时彦科
为了持续深入开展好2011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以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来影响、鞭策、鼓舞、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按照朱阳镇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朱阳二小于12月18日周日例会时间,特别邀请到了朱阳一小桂爱茹、张雪梅两位师德楷模,向全体教师做了师德先进事迹介绍。两位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感人事迹,围绕“敬业、精业、乐业”的教育主题,向教师们诠释了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求实钻研、甘于奉献的崇高师德,激励教师们要做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做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做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做追求卓越、富于创新的教师。两位老师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都给全体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老师们纷纷表示:要联系自身的思想、学习、工作实际,找差距,找原因,树信心,订措施,要以身边师德典型为榜样,努力争做师德标兵,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校表示,会将师德主题教育继续扎实开展下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向师德楷模学习肖
向师德楷模学习,争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在2014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最美教师张丽莉舍己为人的先进事迹,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孩子强烈的爱,默默坚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深深值得我们学习。
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挺身而出,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轮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邓丽老师,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在她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师德理念。诲人不倦,就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师,如郭屿学校的王贤录老师,扎根大山几十年,和学生同吃、同住,几十年如一日的向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学生,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和尊重。他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耕耘,撑起了学生知识和理想的天空。“平凡之中见伟大,简朴之中见真情”,几位老师的事迹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德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份甘守寂寞,甚至是清贫的淡泊,是一份把一点一滴的小事认认真真、高高兴兴地做好后的愉悦和从容。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有春风化雨的滋润,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收获。
这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不平凡的行动践行崇高的师德,告诉了我们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希望。学习中,震撼和感动之余,同样身为乡村教师的我,也在反思,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学习这些先进典型呢?我决定从以下方面学习他们:
第一、学习他们敬业爱岗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业与爱岗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教师只有爱这个职业,才能珍惜这个职业;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能不辱于使命。教育不是一人的事业,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敢于担当、勇担重任、尽心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学习他们舍己为人、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蕴含着至善和博爱,这也是最美教师们身上真善美的体现。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王贤录老师视学生如己出,用爱呵护学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一面。我们要秉承这种传统美德,就要像他们一样本着勤道乐业、爱生如子、舍己为人、至善大爱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学习他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人们常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不是职业造就教师的辉煌,而是教师铸就职业的辉煌,正因有王贤录老师、谭承斌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无悔执教,坚守那份清贫的职业,坚守那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坚守那份无悔的人生,才铸就教师职业的辉煌,谱写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力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在敬佩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着比他们优越的环境,却做不到他们的坚持;我有着比他们强健的体魄,却没有他们的勇敢;我有比他们优秀的学生,却没有他们的身体力行。反思让我惊醒,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山区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做一个师德高尚的好教师,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