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4 19: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

第一篇: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

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暴力 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起初,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甚至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哪怕他们有了孩子,只要父母在,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随着时间的发展,“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至少在热恋期,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据网页资料显示,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后来,“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再后来,“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比如,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如旺旺、淘宝)上,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购物网站外,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比如,“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这个“宝宝”如此流行,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冯巩在小品《快乐老爸》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也最容易冲动。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间,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说到网络语言暴力,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自诞生以来,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拯救生命、发起革命,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每天,在网络上都会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悲剧的是,有些人,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Child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去年年底,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一些网民认为,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敢说,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这样,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甚至诋毁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同的,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并且从自身做起,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9):26~30.[2]张朝阳.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暴力.http://charles.blog.sohu.com/13420816.html2006-09-15.[3]王顺菁.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J].新闻记者,2004,(5):57~58.[4]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97:154.

第二篇: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深思

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深思

摘要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网络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问题也在网络的迅速发展中不断地显现出来,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本文从网络暴力语言的特点,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对于如何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暴力特点,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建议

1.现象分析

近日,又一起少年微博直播自杀,无救而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除了事件主人公自己对生命的抉择外,关注的网友也有意无意地成为其中的幕后推手。除了这些自杀者的推手,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暴力让互联网的环境变得肮脏不堪。无论是打开明星的贴吧微博,还是浏览时事热点的网友留言,随处可见“脑残!”“变态!”“去死!”等辱骂语言。

随着网络传播手段的推陈出新,互联网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也出现了更多的网络语言暴力。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

2.网络语言暴力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由于语言暴力是虚拟环境的攻击行为,因此具有故意性、伤害性、虚拟性和传递性的特点。目前网络语言暴力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有谣言、谩骂、人肉搜索等。

2.1.谣言。谣言是指通过对不真实消息的恶意散布,使当事人的人格受到极其严重的贬损。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停车场上“我爸是市长”事件,“新疆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和“碘盐能防核辐射”等谣言,这些不仅侮辱了当事人名誉和人格,损害了网络公信力,甚至成为触发某些公共事件以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份有60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41.6%的大学生曾被微博上的虚假信息误导过,而微博信息被官方辟谣之后,也仅有16%的同学愿意主动转发辟谣。

2.2.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不明真相却表达情绪,或将自己生活中的受挫感通过侮辱和谩骂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网络语言暴力。“禽兽不如”、“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等极端语言的攻击,或“垃圾学生”、“变态”、“伪君子”等咒骂都被用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不管是非真伪。

2.3.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所谓“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通过网民互动完成的问答式搜索。某些情况下,“人肉搜索”发挥了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人肉搜索”的恶意滥用确实产生了不少严重的后果。

3.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熟悉了表现形态后,会发现网络语言暴力的盛行不是偶然,而是盘根错节的各种因素造成的。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网站的商业动机、现实社会矛盾在虚拟世界的反映以及社会心理机制等多个角度都可以深入地分析这一社会现象。

3.1.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文化那种娱乐、戏谑的特征,因此,网络语言也具有夸张、游戏化、情绪化的成分。这一特点正没有节制朝着粗暴龌龊的方向发展,偏激、情绪化、攻击性的语言大行其道。“张嘴”就是“看帖不回帖,全家死光光”、“不是人是畜生”之类的语言暴力就形成了。加之网络世界匿名的特点,人们可以不负责任地宣泄,使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膨胀性地暴露出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等等。

3.2.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互联网可以给每个人自由发布信息、发表见解的平台,大大拓展了公众的言论空间。加上网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审核,网络世界本身又存在着非理性的盲从心理,导致大量虚假陈述以讹传讹,在相传过程中虚假成分还被不断放大。

3.3.网络虚拟世界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在我国社会这样一个高速的转型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利益格局的迅速重组,造成了社会上焦虑不安和浮躁心态的弥漫,形成一些人强烈的“仇富”、“仇官”心理,并通过网络语言暴力表现出来。

3.4.网络语言暴力是社会心理的揭露。它反映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中非理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情绪化的盲从心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对个人在群体中的盲从心理有非常深刻的剖析。很多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正是鲜明地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

4.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结论和建议

保障民众的表达权和言论自由,既是现代民主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但是无端侵犯他人隐私权,公然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公众视听,这样的“噪音”当然必须努力加以控制、清除。不能再让网络语言暴力成为个人或社会的隐形杀手,社会需要一个干净文明的交流环境。

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文明的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便是一些建议。

4.1.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控制、减少各种“噪音”。4.2.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净化网络语言环境。4.3.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加大以法治网的力度。

第三篇:论文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回顾:

一、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因素

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两个主要原因。网络流行语以其简洁、生动、创新、个性、别具内涵、与时俱进的反传统、反规范的新姿态吸引着一大批追随者。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多样,有缩写、谐音、符号、数字、单词、语句等各种形式,极具个性和创新。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民需要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来宣泄情绪、发表意见和观点,网络流行语正好体现了这种”“新鲜”。国家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网络舆情,网民个性表达受到鼓舞,用“替代”、“隐晦”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个人对社会敏感事件的观点和意见既是被迫也是必然。这是公民意识提高的表现,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网络流行语的既是个性化的代表,也是大众性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传达民情民声,记录着社会进程。网络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虚荣心、从众心理等社会心理诉求促使更多网民追随这些流行语,从而推动网络流星雨的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对汉语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一反传统汉语的规范,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有益于汉语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会造成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网络流行语看似是书面语,却相当的口语化,这对汉语的书面表达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我的看法:

所参考的四篇文献从社会心理、文化、国家政策、语言学、时代发展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质性研究多于量性研究。我觉得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时也可以进行一些量性研究和比较研究。比如,国内的以年龄划分与以阶层划分的各个群体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数量、频率、范围上有什么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国外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有何不同?不同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途径是否不同?经过比较也许可以发现造成网络流行语流行的一些隐性因素,发现一些更具背景性的深层原因。当然这是一项庞大的工作。研究大纲

一、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类型 1. 谐音替代型 2. 旧词新意型 3. 符号图画型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1. 网络流行语导致大学生语言使用的不规范 2. 网络流行语妨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 1.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网络语言规范 2. 依托高校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 优化网络环境,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文献参考

1.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胡侠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较为流行的部分,它的新潮时尚性特征使它备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给教育者带来不便,如不能理解部分言语信息和融入大学生网络群体,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预测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同时还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新途径,疏通信息传播渠道,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还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2.中国大学生对最新网络流行语态度的调查——以某大学为例;民营科技2010年09期;吴萨日娜;李青岭;马倩;

【摘要】从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中国大学生对最新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及看法。更多还原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影响;

3.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认知及其生成的文化心理机制;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王岩;

【摘要】流行语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大学校园流行语以其特有的个性存在着,流行着。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流行语研究进行些探索,从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生成及特征;从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文化心理机制。更多还原 【关键词】语言学;大学校园流行语;心理文化;认知;

4.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钟志奇;刘利;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如何看待并引导其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就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提出一些对策。更多还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类型;策略; 5.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李敏芳;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其幽默、精简、口语化和娱乐化的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且它以不拘一格的传播形式,在各大媒介间形成传播接力,以原创,模仿,拼贴,改编甚至恶搞的方式,在社会大众之间迅速风行和蔓延。网络流行语经过多媒体的接力传播转换为社会流行语,事实上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网络流行语已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特殊信息符号,更多时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以传播社会学为分析框架,以传播效果理论为视角,通过对网络流行语影响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了在各种媒介充分发挥作用的传媒时代,大众的内心需求及隐含于社会表面之下的一些问题,考量在各种媒介力量融合、媒介传播过程的信息纷繁交错的状态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状态。本文旨在能够为网络流行语的正确使用和监控,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的五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合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得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并着重对网络流行语影响的内涵与层次展开研究。【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价值观;传播社会学; 6.从校园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2010年06期;张宁; 【摘要】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活的载体之一,通过关注校园流行语的发展,可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从而真正关注他们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指引方向。更多还原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大学生;思想发展;

7.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流行语的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7期;朱英;刘春雁;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社会现象以及网民的社会心理,反过来,它也对网民的社会认知和网络舆论产生一定影响性。作为网民,大学生会直接参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必然会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这些影响投射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语言习惯、行为方式、文化素养等方方面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兴领域。因此,引导大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网络流行语,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不断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多还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

第四篇:网络流行语翻译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

逐个说

网络流行语翻译大全:卖萌小清新英文逐个说:“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坑爹”、“伤不起”、“吐槽”均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新鲜词。这些词无论生命力多强,都给我们的语汇带来一丝喜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此外,这些流行语(如“富二代”、“剩女”)往往反应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是对这些问题凝练的调侃。

高中生可以通过熟悉这些新鲜词来让自己想起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并将它们作为事例佐证自己的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曾说:“我语言的极限就是我世界的极限。我所知道的东西仅是我可以用语言表述的。”(The limits of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my world.All Iknow iswhat I havewords for。)因此,当学生们常常抱怨举例困难时,不妨用这其中部分现成而短小精悍的词来提示自己,那么作文举例会变得左右逢源。

笔者罗列了近年来活跃于青少年唇间的中文新鲜词40例,并提供了它们的英语说法。这些译文有些来自权威英语媒体如 《中国日报》、《上海日报》,有些来自于笔者对众多网络翻译的精心筛选,其余则是笔者自己的翻译如“纠结”、“忐忑”、“淡定”等。可以说,与其看着学生草率地将这些中文流行词翻译成英文并运用于作文中,还不如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将标准的讲法告知他们。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译文中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中文 英文

1.神马都是浮云 It’s all fleeting cloud。

2.山寨 fake, counterfeit, copycat

3.宅男 Otaku(“homebody” in English); geek

4.被雷倒(到)了 in shock

5.纠结 ambivalent

6.忐忑 anxious

7.悲催 a tear-inducingmisery

8.坑爹 the reverse of one’s expectation

9.哥只是传说 Brother is only a legend。

10.伤不起 vulnerable;be prone to getting hurt

11.你懂的 It goeswithout saying that…

12.吐槽 disclose one’s secret

13.小清新 like [好似] a breath of fresh air

14.穿越剧 time-travelTV drama

15.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Whether you believe it or not, I am convinced。

16.拼爹 daddy-is-the-key;parents privilege competition

17.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Happiness is theway。

18.卖萌 act cute

19.腹黑 scheming

20.折翼的天使 an angelwith brokenwings

21.淡定 calm;unruffled

22.羡慕嫉妒恨 envious, jealous and hateful

23.团购 group purchasing

24.微博 Microblog

25.富二代 rich second generation

26.林来疯 Linsanity

27.凡客体 Vanclize/Vancl Style

28.微博控 twuilt(来自于twitter和guilt两个字,表示不发微博心里就内疚)

29.海归(海龟)overseas returnee

30.搏出位 be a famewhore;seek attention 31.自主招生 university autonomous enrollment 32.北约、华约 BeijingUniversity-led enrollment alliance TsinghuaUniversity-led enrollment alliance 33.犀利哥 Brother Sharp 34.蚁族 ant-like graduates 35.范儿 style 36.萝莉 Lolita 37.秒杀 seckill;speed kill 38.剩女 leftover ladies;3Swomen(3S=single, seventies, stuck)39.蜗居 dwelling narrowness;a bedsitter 40.人肉搜索 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

第五篇:2009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

2009网络流行语一:“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7月中旬,在百度贴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空贴,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祖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

2009网络流行语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同样在7月初,在百度贴吧里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爱的不是你,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寂寞党”就此在网络上悄然形成。

2009网络流行语三:“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

前一阵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看上去讲了个简单得有些无聊的故事,却不经意间在少年儿童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观后感曰: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灰太狼的优点成了女白领择偶的标准,但是,做人却要做懒羊羊。懒羊羊聪明,干活、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他不爱运动,却聪明机智,而且临危不乱,总是一派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感觉。懒羊羊的处事方式和为人品质备受网友推崇。

2009网络流行语四:“躲猫猫”

躲猫猫本义是南方人对一种游戏的方言式称谓,亦即捉迷藏。这句话是继2008年流行词“俯卧撑”之后,又一个可以致人命的身体行为。话说云南玉溪一青年男子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蹲看守所不到半个月离奇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公安机关给出的解释是,该男子受伤,是由于其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撞到墙壁而导致。有网友无奈感叹:“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是中国武林三大顶尖绝学!”如此尖酸,也真够雷人的。

2009网络流行语五:“不差钱”

不差钱,一般是想说明自己买啥东西时有足够的钱给付卖家。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不差钱》播出后,不但穿着苏格兰裙的小沈阳红得发绿,“不差钱”更是附带着“这个可以有”、“感谢八辈祖宗”、“跑偏了”等PiaPia地都成为了流行语。

2009网络流行语六:“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句话的起源是猫扑大杂烩,由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个帖子引起的恶搞,其中PS和恶搞的图片蜂拥而至,许多猫扑高管也参与了其中的恶搞活动,由此网友们纷纷开始参与。此流行语颇有些“囧”的意味。

2009网络流行语七:“被就业,被XX”

网上一度流传一个非常形象而又搞笑的词:“被自杀”,以表示对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质疑。后来有高校毕业生发帖仿制了一个新词:“被就业”。意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随后,“被代表”、“被自愿”、“被捐款”等多种“被XX”词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有网友戏言,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

流行语八:“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2009网络流行语八:“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09年初,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面对“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时,天津市政公路管理局官员回答说:“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这句话很快在各个网络论坛从汽车板块向各个板块“推广使用”。在天涯、猫扑等论坛,一些帖子下面,常常跟有“这事楼主说得太细了,下回注意”、“这事儿我不能说太细”之类的回帖,与去年“我是来打酱油的”、“做几个俯卧撑就走”等

2009网络流行语九:“曾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

似乎一夜之间,曾轶可这个名字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作为湖南卫视2009年快乐女声最有争议的一个焦点,面对曾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绵羊音”,评委包小柏“她留我走”的愤然离场更是给曾轶可现象凭添上了一抹戏剧色彩。在“春哥”之后,“曾哥”的称号也广为流传。“曾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搞笑和讽刺兼具,迅速在网络中传播。

2009网络流行语十:“你是哪个单位的?”

在最近的第11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后,有记者求证“金牌内定”一说,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的第一反应是:“你是哪个单位的?”记者追问:“周领队,那你怎么看网上预测的结果和实际上的比赛结果一致的情况?是不是存在金牌事先预定的问题?”周继红又一次反问记者:“你哪个单位的?”无独有偶,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和亚洲杯相继折戟沉沙,狼狈不堪的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在机场被众多记者赌住,情急之下他也来一句“你是哪个单位的?”多多少少有点懊恼的成分在里面吧!这下可好,一个新的流行语又诞生了!

下载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网络流行语及网络语言暴力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流行语演讲稿

    网络流行语演讲稿 老师、童鞋们,大家好!偶是176班的康利南,站在这里真真的赶脚灰常地紧张。不造小伙伴们能从我说话的方式中感觉出来有神马不一样的吗?对,网络流行语。 话说,2015......

    网络流行语书法

    中国书法人的精神气质 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也有着渊源的历史。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来看,我们的先辈真的很了不起,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见他们才是真正为了......

    2013网络流行语总结

    【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常用来形容没有梦想、没有爱的人。 【来信砍】意思是“来XX信不信我砍死你(XX为任意地名)”。多是对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所事事却在网络里装大的......

    网络流行语5篇范文

    1、按猪的审美观,我基本算得上是个美女。3、见到我以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美也可以这样具体呀!6、坐拥大奶名号,享受二奶待遇!7、下雨了,别忘了打伞,湿身是小,淋病就麻烦啦!8、脱......

    网络流行语大全及翻译

    网络流行语大全及翻译 一、汉字谐音 人不叫人,叫----淫 我不叫我,叫----偶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不要不叫不要,......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年级 : 高一 班级 : 500班 组员 : 刘悦 秦宇 刘心怡 刘栋 赵丽媛 颜株伟 吴超 陈雄海 刘吕嘉 谭文彬 网络暴语言力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近年来,......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自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所谓的网络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

    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 文档(范文模版)

    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0/28) 戴静静 王婧 现象分析 2010年新春伊始,接二连三的网络事件让人应接不暇,“兽兽艳照门”、“小S家暴门”、“烟草局长日记门”、章子怡“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