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梦为马——中国政法大学海子的诗酒年华
以梦为马——海子的诗酒年华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遗言 【编者按】
1989年3月26日,年仅25岁的诗人海子静静地躺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告别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在生前极度苦闷,不被人理解,而他的诗歌在他去世后整理成集,陆续出版。随着海子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而海子从1983年毕业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一直到1989年,他的诗歌创作大多在法大昌平校区的家属院内。他生前曾担任学校345诗社的指导老师,与法大多位老师有过来往。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新闻部在海子二十五周年祭日之际,专门联系采访当年海子故人,造访海子在法大的故居,并集结成稿,缅怀海子在法大的诗歌理想和八十年代特有的文学风尚。倾其至诚,以飨诸位。
【第一部分】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那时,我们无歌可唱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
后来,海子再也没有醒来;然而诗的魂灵不死,就像麦子葬在土地里,等待那个永远不会来临的春天。
那时,我们无歌可唱。
三月下旬的法大春光融融,一派盎然气象。目之所及尽是桃红玉翠,暖风习习更是一扫之前人们脸上的阴郁与消极。观此佳景,不经意地心旷神怡。料想二十五年前的今天,大抵也是如斯吧。可在那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中国政法大学教师、青年诗人海子(査海生),却选择了死亡。
二十五年已经太过遥远,遥远到历史的风沙足以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而时间的灰烬早就铺满了无声的叹息。今日有几个青年还知晓海子的故事呢?他的喜怒,他的悲欢就像那个时代一样,早已淡出了属于它的舞台。可我们要在这里要悼念死去的海子,以使诗的火种不至湮灭,在寒夜里给我们的后人以光明。
1988年的深秋,一个社团在法大昌平校区悄然诞生。也许当时年轻的诗人黑川与柠檬绝不会想到,这个小团体会传承26年以至今日;它见证了大学诗歌与理想的陷落,也守卫着最初也是最后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中国政法大学345诗社。而命运,却让海子与诗社错失。
“第二年三月,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海子自杀了。我们震惊不已。对于这位刚刚成名的新生代代表,我们所知甚少,只晓得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当我们请他作顾问的时候,他却突然走了……我们读他的作品,惋惜之余,也写一些关于‘麦子’的诗。在海子的激励下,《感觉》第二期出版了…”这是社刊《感觉十年》后记中对于海子的记忆。读罢唏嘘不已。
遥远的二十五年对于浩渺的时间长河来说又只是刹那芳华,转瞬即逝。个体生命的短暂空虚与精神王国的永恒构成了诗人们长久痛苦地受难。也许,海子正是因此才选择了殉诗,庄严地向历史说不。就像跳下神坛的祭祀,却得以升入天国;伟大的艺术来源于伟大的死亡。
斯人已逝,而我们却仍要长久地痛苦,就像面对着战士亡魂的生者。“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The brave ma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远处,有歌声飘荡
“那时
在我们前方
过去和未来将同时击中我们
死亡如阳光般哗然突破窗口
照耀我们 成为最后一首诗歌
而那时我们心领神会
平静地等待我们年轻时的歌声
从我们身后蔓延开来
埋葬我们”
可那时,我们无歌可唱。
345诗社 11级凡轩
(黑川:王川的笔名,1987级法
(五)班 345诗社创始人;柠檬:唐波的笔名,1987级法
(五)班 345诗社创始人 首任社长 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阿毛:345诗社社友《那时我们无歌可唱》)
【第二部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海子的赤子境界
“八十年代的一个风气,就是人的漂泊感。就是现在的人说起流浪是个时髦的话,但八十年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艰苦卓绝,穷困潦倒,最关键的是没有朋友,没有知音。精神上远离故乡。这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漂泊。”李忠实这样说道。的确,在那个年代,尤其是精神上比较孤苦的有所追求的一些年轻人漂泊感体现得尤为明显,海子这种诗人更是了,15岁就背井离乡,只身北上,从边远农村进入了当时思想最活跃的地域。
诗人都是孤独而又敏感的,他们往往沉睡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境中,不愿醒来。海子也不例外,他不仅写诗,还要过诗中那样的生活。
在法大,海子基本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谈得来的,交往比较密切的还是原来在北大的师兄弟。生活中的海子在大家印象中是一个形单影只、特立独行、不大合群的这么一个人。从小成长在乡间田野的海子身上有很多农村生活的印记,来到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不免有很多难以融入其中的时刻。再加上昌平实在太小了,二十多年前,这里的很多地方都还是农田,只有老城区那一片是居民区,进一趟城要坐两三个小时的公交。于是这种孤独化为了海子的诗句,成为他笔下的“一只鱼筐”、“鱼筐中的泉水”、“泉水中睡着的鹿王”,“孤独是不可言说的”。
尽管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海子的精神信仰却一直没有丢失,他喜欢旅行、买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他生平一共去过两次西藏,1989年1月份的寒假,他最后一次从西藏回来,穿着很脏的浅色旅行服,头发很长。因为当时没有钱坐飞机,也不通火车,只能坐长途旅行车去西藏,也没有地方洗澡,所以去一次回来就象流浪汉一样狼狈不堪。但他却乐在其中。
海子喜欢西藏,也向往那样的生活。海子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和游离于当时的生活时代和环境。他沉淀在历史当中,沉淀在诗歌当中,沉淀中古老的过去当中。他读了很多东西,但是当代的东西读的不多,多是希腊、罗马的内容,都是同那些历史积淀下来的巨人在对话。这些内容当代的人是理解不了的,他立志成为古希腊那样的诗人。
他写的诗叫大诗,叫三联诗,形式上非常奇特,《太阳》就是三联句,模仿古希腊的诗歌样式。就是一个宏大的故事,然后分成三个部分,三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从古希腊后,没有人再这样写,但是海子写了。别人一两天写好的,他用两年写成,他是在用燃烧自己生命的光照亮自己的创作之路。据李忠实回忆,海子曾对他说:“我昼夜不停的写,不是我想写,是有一个声音在我的耳边让我写,不是我要去编造它们,我要去想象它们,我要去创造它们,而是它们装满了我的头脑,我要去把它们写出来。”
再有一点就是先知,海子看到了很多这个时代人的麻木和顺其自然,他忍受不了。89年初的时候回了一趟家,那个时候就跟人讲,农村被破坏得很严重,宁静的田园生活都被破坏了,其实这个是一种预言。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接受了,但他就是很敏感,不容许心中的那一方净土被工业文明的进程破坏。他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离生活有一段距离,所以注定是孤独的,是悲剧的。
尽管有人认为海子在朋友圈中很偏执,但在李忠实看来,他是一个比较腼腆、内向、温和、没有进攻性的人。他极其单纯,对于世俗的东西,经意不经意的伤害,他都很在意。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诗人,见面之后,那人对他很鄙视,还为此发了一篇文章,说他现在虽然是个诗人,以后会成为我的敌人。海子对此很不解,还大哭了一场。
海子身上的这种单纯和真性情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他的诗歌里经常有天空、大地、绿地、水、马和梦等非常原始、自然、古老的元素在里面。当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诗歌界的风气就是讲究前卫、各种语言的拆借,比较浮夸。而海子只是一个另类,有人说他还没有正式地进入写作,是个外行,是个业余诗人。这对海子也是一种伤害。而他恰恰与这些人不同,他是一个纯真的人,他的那些意向、那些元素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古老,非常有幻想,这些正是海子诗歌的价值体现。
海子在文章里说过,一般人都生活在生活的表象当中,生活在肤浅的层次当中,非常琐碎、非常庸俗,很难得进入到那种沉静的思索状态当中去,他就喜欢那类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就是那样一个层次的人。海子说有一类人是生活在原始的力量的中心的,就像他喜欢的荷尔德林、尼采、梵高。他以这种原始的力量每时每刻进行着斗争、对话、和解、对抗。恰恰是这些使他们精神带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痛苦,又幸福,伟大,穿越,活的生命力更加广大。所有这些也影响到他。用李忠实的话来说,“海子就是一个赤子境界。”
(李忠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常年盘踞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课堂,颇受中外文学青年好评,新浪微博@乱民李忠实)【第三部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追求状态而不是假装向往
“谈海子吧,应该是有一种状态。我们写海子也好,让大家了解海子也好,都要有一种心态,都要在一种状态上来。如果找不到状态来讨论海子的话,对海子是一种亵渎,同时也不能正确地认识海子。”
这是李忠实谈论海子时首先表明的“状态”,面对我们的问题,他轻轻一笑,将我们带入到他的回忆和叙述中。而后,我们自然而然地抛开了那些问题,和李忠实一起在八十年代的泥泞中恣意挣扎。
人类存在一个普遍的品质,那就是把内心的理想和美好寄托在外物,这种思想的物化,抑或说灵魂的安放,带给我们无限的憧憬感和充实感。把心中的美好物化,再转而追求并沉溺在这份美好中,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的特质,人类的天才。
听听海子,“有两类喜欢风景的人,一类是他喜欢的是风景中的自己,一类喜欢的是自然中的生命,喜欢大自然的呼吸,是把宇宙作为殿堂,然后身心和自然融为一体。”他喜欢的是原生的力量,“我生活在原生力量的中心”,在这之前,大概只有他所歌颂的“我的瘦哥哥”梵高以及那个同样在燃烧的尼采曾经站在过那里。正如我们不会去向往梵高和尼采的燃烧,站在原生力量中心漩涡外的我们,只能试图用状态去接近,而不能用理性或者如海子说的“表象”去向往,如果有的话只可能是假装向往,是没有“状态”。在那里,充满了幸福和痛苦,渺小和伟大,也只允许站得下一个人。
当然,这种状态也不会是仅仅止于惊讶的。认识海子,认识八十年代,在顺应或者颠覆之下,我们的要求绝不能止于“错愕”和“应然”。如果只是一步步好奇与推测,海子必将无从捉摸。
我们谈论海子,不是要带来新的话语狂欢,而是在给这个雾霾压城、黄沙漫天的春天,献上醇厚的美酒,翻开泛黄的篇章,为法大抹上平静悠远的色彩。
于是,回到采访李韵秋的过程:
首先是还原出平日的海子,可以看到,他比较熟悉海子的生活,但是他不会使用“了解”这个词,不会用“深交”来形容这层关系。在老师的眼中,海子不是避世的,但是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了他和别人的世界。一起吃饭时眉笑颜开却明显体会到心与心是没有共同的关注和联系的,这就是那道鸿沟。
李忠实说:“海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我们是浮于表象的。”
但是他又是那样独特,在人面前是腼腆而文静的,他对于“浮于表面的”我们没有轻视,他一面用肉体承受原生力量的迸裂,一面又不消极地、安静地融入到军都山下的生活中。
海子说:“世界上有两种伟大的人,一种是尼采和梵高,一种是歌德。”其实,这种伟大便是燃烧生命,前者是向着光明狂放地燃烧,后者是安静而热烈地燃烧殆尽。海子在灵魂上追寻了前者,表现在“表象”世界的却是安静,除了摇滚似的狂热,在海子身上,还蕴藏着风吹麦浪。谁在美丽的早晨 谁在这一首诗中
新闻部记者:对海子的印象?
李韵秋:当时的海子啊,我来这么说吧,个子也就你这么高吧(指了指游冕同学)。脸圆圆的,胖胖的,还留点小胡子。我们住在一个楼,大家一块儿会去吃个饭啊什么的。但是海子啊,可能这个也不实证,就是海子的家庭是比较困难的,他经常需要给家里寄钱,其实他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但是那个人又很开朗。我们经常吧可能因为我们年轻,可能比你们岁数,比你们岁数大也大不了多少。大家一块儿楼上楼下嘛,当时就在西环里,我们住在一栋楼里,他在4楼,我在3楼,所以大家经常会上下有来往。额(长久的停顿),没有发现当时他有一个那么大的嗜好,要做诗人啊什么之类的,谈话也很朴实。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看一个歌唱家或者一个诗人的时候,当你去发现他平常说话的时候你有的时候看不出他是一个诗人,你看不出他是一个歌唱家。但是人家一张嘴一唱歌的时候你就发现:噢歌唱家啊!和平常人说话一样,诗人当他去思维的时候,写的时候他可能和他平常是不一样的。
新闻部记者:就是说当时院里面的同学,老师基本上学生不知道他写诗吗?
李韵秋:知道,他有时候也会有给我们读。但实际上,额,现在,后人去看他的一些东西,可能我们当时平庸吧,我们觉得呀,这就是一个爱好者写了一些东西,其实当时很多的老师都会写一些散文啊,你知道这个年代和我们那个年代不一样。
于是自然我们想到了八十年代,一定意义上说海子和他的诗的诗是异类。八十年代可以说是当下很多人心中圣洁而纯真的年华,我们阅读的、听说的和想象的八十年代,永远处在宁静或者灿烂的循环之中。
是在意大利小镇的窗檐边,女孩用蔓藤缠着手指,低声呢喃“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时,英俊男子骑马踱过,留下“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的细雨纯情。
是在黑夜与光明的交界处,支离破碎的天空下,起伏的山间,合唱的声音未曾消减地刺激着追逐的人,世界在解构:“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我们总是宁愿去相信这样的时光,肆意而狂妄。但是,李忠实的回忆,“无情地”告诉我们“拖拉机”、围棋和麻将才是八十年代法大的主流,诗歌并不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李韵秋则惯常把我们“美好的追忆”拉回到清贫的现实中来,虽然肯定了差异,但是也不会让我们飘得太远,他用一连串的镜头揭开了八十年代的面纱。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必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哲学家,让所有人成为诗人,如果抱着这样的念头重新审视八十年代,这或许又多了一份亲近。你在婚礼上
使用红筷子
我在向阳坡
栽下两行竹
新闻部记者:我们就是想了解当时那个年代。
李韵秋:当时,有一个农村潮,改革开放以后啊,实际上外国的书很多书开禁,大量涌进来。所以那时候人们疯狂地读文学啊,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很多人都在疯狂地自己写一些散文,写一些诗,都有。
新闻部记者:我们法大现在来说就是法律方面为主,就比较严谨,那么在海子那个时代的时候,法大是什么样的?
李韵秋:年轻人写诗可能是很普遍的,每个人可能都会诹一些,就相当于我们国家古代的人写毛笔字似的。最后,大家真正的是写出来了,文学青年非常非常地多。不仅是诗人这一类的想做文学,他们不一定要做诗人,他就是爽,就是喜欢用这种形式来表达他自己。有些人就像海子,他用诗歌,还有些人还写小说呢,还写一些寓言似的东西,都有的,在那时候很普遍的。其实,很多老师是这样,学生也这样。就是那个时代和你现在想象的那个时代不一样。
新闻部记者:我们知道,我们特别崇敬那个时代,可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李韵秋:所以,咱们这么说吧,你看啊,现在刚好春暖花开。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这句话,我就说,海子不是大诗人的时候,我们做一般人听这句话,你会觉得它非常不同凡响吗?
(新闻部记者:就是一句很美的话。)
李韵秋:我感觉它很一般。不是,当你觉得它很美的时候,你是从什么方位给它界定的?
(新闻部记者:就是年轻人啊向往未来啊,我自己感觉是这样。)
李韵秋:就是说海子给后人留下的这个东西啊,就冲他这一句话,这个非常非常跳跃的一种迸发着朝气(的东西),你们小姑娘春暖花开要干嘛,你谈恋爱多好面朝什么大海,面朝大海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汹涌澎湃广阔无垠驰骋万里的东西是吧,这给你的是一个跳跃性的东西。有时候啊,只有诗人才容易理解诗人。而诗人给一般人的是什么东西?我这么说吧,挺舒服的,诶他这个东西挺好玩的挺舒服的,春暖花开,其实海子的很多东西啊在中国有一种超时代的思想。海子生活的时代中国的农村很穷的,中国是没有田园社会的。
关于那时候的农村,李忠实还记得,海子怀有特殊的感情,他深爱着麦田、小河和鸟语,广阔到土地、天空和太阳,一种直达自然深处的热爱。海子要么都是在俯视这个世界,要么就钻进了每一个细胞来考量这个世界。他总是惯于忽视我们关注的东西,而是看到世界上最重要的框架和灵魂,所以他先知先觉,所以这个世界在他的眼中是另一番模样,破碎是不可避免的,失去是不可逆转的,他站在“远方”这个概念前畏葸不前。
这种欣赏确是“超时代的”,他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我想,不妨看看海子的旅行。每次他从西藏回来,都是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如同他的诗歌被同时期善于解构的诗人讥笑为“不入行”一样,大多人对于这个脸上充满满足的笑容的年轻人只有异样的眼光。他在微笑,还记得荷尔德林孤身徒步穿越法兰西之后,分明也是微笑。
他在寻找梦境,他看到了快要失去的东西,但是他的思维已然超前了,他站在了未来的维度看待世界,知晓了这份失去是逃避不了的,田园、诗意、远方、做梦、他理解的爱情和热烈,都是如此,“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他接受不了我们能够忍受的东西”,李忠实叹息似的望着窗外。
那时的海子,思想和诗歌遭受了很多同时期诗人的误解,同时,他又身在昌平,身在那时尚处在荒芜之地的中国政法大学。现在回过头来看海子,发现缠在他身体上的蛛丝远比这更为密集,来自家庭的压力,面对爱情的无奈,无可倾诉的校园。“他总是靠着墙根踱进房间”,如若让我们想象这样的诗人,该是多么的残忍:
广阔而尘土飞扬的昌平,密闭的校园外,身着灰色军大衣,靠着墙缓步前行,裤脚已经沾上了泥土,345公交车嘎吱嘎吱地经过,刚刚把工资寄回家,没有闲暇和精力来让他挥霍,于是刚扔下烟头,又点燃了一支烟。
八十年代或许造就了海子,但是美好应该是形成于海子的内心的,八十年代是一个压抑与开放的契机,在这种混沌中他迸发出了力量。“要是海子生活在现在,有可能写更久的诗,当然也可能堕落”
新闻部记者:我们不太了解当时那个时代,是不是当时昌平也没有充分开发?
李韵秋:别说充分地开发,你用不开发行吗?外面都是泥啊,一下雨就不要出去了,出去就会昏倒的。只有一辆班车到北京,就是345。
新闻部记者:我比较好奇的是,现在我们年轻人一般星期六星期天都会想要出去玩,然后你们这样子就一直呆在昌平不会觉得无聊吗,当时北京作为一个文化中心,它的文化风气是很浓厚的,会有什么活动呢?
李韵秋:你怎么知道80年代的北京文化气息很浓厚啊?至少,我跟你说昌平,就大夏天,太阳还老高呢,五点全关门了,没有电影,图书馆不开,哪来的文化?
新闻部记者:文学青年们不要聚会吗?在一起写诗,我也有听我父亲讲过,当时年轻人就喜欢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听古典音乐。
李韵秋:你父亲夸张了那个时代的美好。那个时代,听古典音乐的人并不多。因为又没有录音机,电视也很少。广播老放古典音乐的吗?没有的。所以大家去找,主要是谈读书的比较多。你今天读了本什么书,他今天读了本什么书,主要谈这个的比较多。所以,海子今天在中国之所以被人弄成这样,原因是什么,其实你们如果去读,读美国西部的牛仔风光一类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海子的东西里面把中国的田园时代,在意念里面或者在他的跳跃性文字想象里边体现了很多。其实当时中国根本没有田园,中国的农村穷得一塌糊涂,哪里有田园啊,哪里有欣赏田园的人呢?但是,海子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把人家的田园性的东西作为他向往的一种东西来表述,后来很多人就是发现海子有这一种特性,而且是把这一个困难时期的东西,把它提前的用一种中国青年人的开朗,就用你们说好大的雄心啊。其实我要这样说句话,你们更能认识他的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我加一句你们听吗,我的工资怎么那么少啊?但是他在那种环境下表达朝气,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们后人去看他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他代表了中国年轻人的某一些取向,或者他用他的文字表达了那个年代中国人在干什么。或者说,希望在哪。他很抽象的意念,所以说他的诗很平实很朴实是吧,没有特悬念的东西。
新闻部记者: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心境吗?很开朗,很向往。我知道那个时代物质上确实没有我们这么充裕,是不是就相对来说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向往或者说他们相对于我们来说更加开朗一点。
李韵秋:我这么跟你说吧,那时候上大学是天大的事情,了不起的事情,你们上大学现在很平凡是吧,那时候上大学的人你知道他们内心深处有多大的期望吗?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前途,都抱有强烈的将来我们会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才会有他这种东西。我估计到你上个大学不会到很膨胀吧?
新闻部记者:没有。
李韵秋:但是我跟你说我们那个时候上大学,大学的学生是有点膨胀的。为什么?因为上大学太难了。而且过去是没有希望上大学的,所以他才会有突然到达新天地的感觉,这也是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要不然我小时候春暖花开的时候面对馒头,而且是黑馒头,他就可以面朝大海?我们的前景就有无限的期望。在哪不知道,光知道有希望。
他不算是一个特别侃侃而谈的人,说老实话,他说话的速度频率没我高。有时候和你聊天哈,他的逻辑思维反应里面也不会像搞法律的那么严格,但他说话属于那种很朴实地说话。而且,他年龄小,一般来说他说话说的也不是很多,很随和的一个人。
新闻部记者:你们那个年代追求的是什么?我之前有看过一个报道说海子觉得在这边干没什么前途,他想挣更多钱奉养父母,他想和同事一起下海去海南做编辑这些事情。
李韵秋:在那个时代里边,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没有像现在这样。也就是说金钱启蒙时代,刚启蒙,大家知道要挣点钱啊,还没有像现在明确地说你就要去挣钱。所以说那个时代,海子死的那个时代很少人去下海。那是海子以后,90年代初期才有大量的人去下海。前边的人几乎没有下海的。那么即便是海子家庭困难啊、想挣点钱啊,那他也不过是想要调单位。就是说哪个效益好一点呢,他北大毕业的他就知道北大的老师比政法大学的老师挣的钱多。他常常抱怨工资不够用,因为要寄往安徽老家,留下的钱根本不够自己花销,这样的抱怨常常提起,同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日子的确很苦。
他就说,你们挺好的,你们家里面没有负担啊,你们的工资就你们自己花。因为我们也跟他诉苦说一个学期要回两回家,一年要回两回家,挣四十多块钱,这四十多块钱要抽烟有时候喝点酒,朋友聚会,这钱还要攒车费,回家还要给爹娘买礼物。这个时候,他就会回应说他每月还要往家里寄钱呢。
就是这样的海子,他仍然节省那少得可怜的工资,平时省吃俭用,向学校基金会贷款。他要去四川,他要去西藏,他要穿耐克鞋,他要搭乘345公交去北京市中心的诗社。即使因为这些,追求梦想的海子在充满理想八十年代也会被另外的理想主义者所不理解。可是他还想自由,还想为家里做更多,还想追求爱情。当一切“表象”逐渐隐去,他回到了原始力量的中心。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在他的家中,桌子中间摆放着一个大烟缸,里面全是倒立着摁着的烟头,很用力地。他常常抱怨说抽烟要让他的肺都破烂了,又在酒醒之后发誓再也不喝酒,但是他已然成为奔向西伯利亚的追梦者,和宇宙订下了契约,不断地和广阔的生命力和解、对抗。生命变得模糊,他看到了博大而完美的东西,逼迫着他不能耽于文人趣味,不能醉情于青山绿水。
他对现代作家的书失去了耐心,他甚至对于古典而精致的文学失去了兴趣,他如饥似渴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宏伟篇章中寻找生命力和创造力,他看到了古希腊史诗所蕴含的力量,这种力量来得最古老而纯粹,他有了合适的媒介去表达他想要的“纯粹的诗”:在这里,可以看到鲜明的自我,毋令说看不到自我,因为自我与世界没有了界限,他的灵魂与主宰世界的存在结合了。
时间来到1989年初,他放不下烟头了,也放不下笔了,他昼夜不停地写。他告诉李忠实,“不是我想写,而是有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回响着要我去写;不是我要去编造她们、相像她们、创造她们,而是她们装满了我的头脑,我需要去把她们抒发出来,倾泻出来。”
“一个诗人,如果到了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时刻的到来,”李忠实不由感叹,而后沉默片刻,“但是太早了,对于他来说太早了,人生的韧劲还没到那个地步。”
又是片刻沉默,“但是如果真到那种地步,可能也不行。”
他的躯壳逐渐承受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突破灵魂的波动,无处不在的燃烧折磨着他,又用火花的绚丽消释这苦痛,周而复始地沉浸进去,沉浸在炽热与寒冷同在的地方。
我们又不得不残忍地旁观腼腆的海子身处广阔而混沌的宇宙,并拆解宇宙,缝制成新的秩序篇章。当我们幸运地拥有了这样一个歌颂原始与自然的海子时,他的悲剧已然只能向更高潮发展,无可逆转地。歌颂太阳,炽热的光芒带来闪耀和灼痛;歌颂大地,蔽塞突破了广阔,语词直达深沉;歌颂麦浪,风吹过,近处的人儿看到细微的一瞬,远方的目光才得以见证这壮阔的海洋。
1989年3月26日,海子刚过25岁生日。还有什么没有留在诗篇中呢?还有什么样的火苗可以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继续燃烧?远方的乡村是否还需要如此的“赤子”?幻觉和真实,历史和当下,脚下与远方,都好似在圆环中不断循环,这样的世界,多么完美,却又多么虚妄。
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李韵秋,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海子故居楼下的信箱 401为海子的房间 图/新闻部 汪露艺)采访准备:牛淼 黄承扬 丁小宇 杨蕙禹 侯丽 陈旻姗 王芮雯 官颖 撰稿:杜宛真 游冕
摄影:丁伊真 汪露艺
录音:李思莹 许浩然 易李 陈珏佳 米亚男 编辑:谢昊 李锐锋
第二篇: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青春对话梦想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青春对话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汉太傅陈藩年少时曾豪言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其父之友薛琴在惊异赞叹其志之高远的同时也劝诫道:“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诚然也!看当今中国正也是这种状况。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的青春梦与祖国的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又是相互影响的。青少年胸怀天下值得嘉奖,然而正如薛琴所言,规正自身,提高自我价值才有扫天下,匡社稷的雄才豪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中国梦是培养自身创新精神的梦。个人及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勇于挑战,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和不断创新、奋斗的探索精神。
“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样说到。而要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唯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实现梦想的强大后盾,也是支撑起梦想变成现实的重要桥梁,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道路,建设了制度,增添了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概括包含了“政治观”、“伦理观”、“民族观”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我们党思想理论的升华,与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是科学理论、先进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件上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绝非一日之功。充分利用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并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系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融入到高校的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教育管理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宣传作用,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引领社会思潮。
青少年是历史主体和生产力主体的统一。我们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不断地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推动着历史的进步;我们创造历史活动所凝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理应满足自己作为主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下,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中,细心听取青少年的呼声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为了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已然将国家的需要同个人的需要,国家的事业同个人的事业,国家的梦想同个人的梦想推向又一高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可靠的价值理论体系,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唯有继续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那个已被呼唤许久的中国之梦。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朝气蓬勃,我们青春热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与信念,还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尽自己所能。
祖国因梦想而美丽,民族因梦想而兴旺,人生因梦想而高远。青年一代大学生,更应当拥有有梦、追梦的青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且吟一句: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第三篇:以梦为马,知行趁年华(演讲稿)
以梦为马,知行趁年华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梦为马,知行趁年华》。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当悲观冰霜封印希望,青春是踽踽独行的马拉松,终点遥遥无期;当梦想星光烛照未来,青春是奋勇争先的百米赛,红线近在毫厘。青春的征途中,梦想是桀骜的骏马,知是驾驭之缰,助我们驰骋前行。
耶稣的使徒圣保罗讲述人世间最美好的三种精神:“世间存留的,有信心,有希望,有爱”——是啊,信心、希望、热爱,可不正是知的真谛?!
希望是帆。“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的航标,那么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跋涉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遭逢暗夜;航行在人生之海上,我们难免迷失方向;行走在人世苍茫间,我们偶感心灵干涸。希望,便是那顽强的启明星、忠实的航标灯、灵动的山清泉,无时无刻不照亮我们的灵魂、调正我们的航向、滋润我们的心田。
信心是桨。成长的道路上,有芳草鲜美、繁花似锦,也有荆棘遍布、险象环生,有捷报频传,也有折戟沉沙。在谈到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同样,当我们面对奋斗之路上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各种难题时,信心也比黄金更重要。没有信心,狂沙终随风,筑不就坚固长城;有了信心,滴水可成海,激荡成雷霆万钧!
热爱是火。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成功与失败的一线之间,隔着的是热爱。惟有热爱,面对毫无生机的数据,才有如履薄冰的斟酌;惟有热爱,面对纷至沓来的调研,才有严阵以待的担当;惟有热爱,面对千篇一律的工作,才有推陈出新的探求!我们热爱,爱着这一方宁静的热土、爱着这一个平凡的岗位、爱着这一份伟大的事业!
行,却只有唯一注脚——那就是当下。成吉思可汗说过:“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看着远方,把力量凝聚,出发,就在当下!
看,嫩绿的希望、蔚蓝的信心、火红的热爱,铺陈出青春瑰丽的画卷;听,铿锵的脚步踏响,合奏成时代激扬的乐章!让我们以梦为马,知行趁年华!
谢谢大家!
第四篇:以梦为马演讲稿
以梦为马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梦为马”!
说起祖国和家乡,我们心里都会怀着无比敬仰的感情,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用一种特别的感情看着这个世界,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我们都希望她越来越富饶,越来越充满活力。这个词语相信大家都听过,“中国梦”。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还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要以梦为马,驰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当然,要筑起伟大中国梦,必须从小做起,这就体现在家乡的建设上。一个个美丽的小家,才能组成祖国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1988年4月,60岁的中共党员,中共云南省委两届省委委员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省委书记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去住,好好过一个安逸闲适的晚年,但杨老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杨善洲说选择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脚穿胶鞋,肩扛锄头,手拄拐杖一干就是二十二个春秋,建成了面积约5.6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多元的林场,杨老一步一镐丈量完了大亮山,在他汗水洒落的地方,树苗茁壮成长。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落,现在那些树苗已长成了绿色的海洋。
杨老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榜样,我们应该思考,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去美化我们的家乡?用怎样的激情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工作当中?作为四川民族学院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甘孜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州委书记在前几天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对于当前甘孜州经济形势而言,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发展仍有空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青山绿水就是我们的资源,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宝藏。
甘孜州的风景秀丽,旅游景点多,恰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作为一群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爱护环境就要从日常做起。毕业之后就应该从基层做起,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一起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小的梦想完成了,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五篇:以梦为马(作文)
以梦为马
诗人的不同在于他的体内奔跑着一匹马,桀骜的鬃毛流淌着风华。它执意要在满目的荒芜中,将沸腾的血液溅洒,大大的马蹄要踩出肆意绽放的野花。
——题记 我推开门,月亮的清辉铺洒在每一处荒芜中,整个夜都明亮了——这是赶考的好日子。为取功名,我已多年未问世事;为取功名,圣贤书便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从马厩牵出我膘肥身健的马,怀揣着苦读十年的圣贤书开始启程。
“不求洞房花烛夜,但求金榜题名时”。远远地,我看见前方一个清瘦的身影在一匹同样清瘦的马上高声吟唱。“诗人,你也要进京赶考么?”我招手问道。“正是。”诗人回答,炯炯的目光如月光般皎洁。“那么,你也要求取功名获得荣华富贵吗?”“荣华?富贵?”诗人的眉头紧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你可曾听到黄发垂髫痛苦的呻吟?你可曾看到衣不遮体的满地的人?这让我如何只顾个人的荣华?!”我惊愕的看着他激愤的灼灼的目光。我怎么就未曾听到?我怎么就未曾看到?难道,只有从生活的底层起来的诗人才能感到这般真切的世态炎凉?而恍若隔世的我,注定了自己的愚钝和麻木? 这是一条分岔路,我选择了左,也许,诗人选择了右。总之,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路,诗人挥挥衣袖,清风与明月争辉。他单薄的身影,他瘦骨嶙峋的马一齐消融在无尽的夜色中。
又是一年,我驾着一匹更加强壮的马,马上配有缤纷的配饰,有彩绸织就的马鞍,有叮当作响的铜铃,马后有一群嚷嚷的喽啰。喧闹的酒肆边,我又看见了那位诗人,他露出的臂腕更显清瘦,一条鼓出的青筋,让人只看得见他体内沸腾的血液。还有他的马,也更加瘦小,稀疏的长长鬃毛下蹬出坚硬而倔强的马蹄。
诗人对我视而不见,牵着他的马径直走向酒保。“我给你念一段诗歌,你给我一碗酒喝好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滚,疯子,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可以在这里念诗!”酒保吼道,扔过一个铜板。诗人摇摇头,转身离开,铜板在斑驳的旧桌上孤零零的打转。
我不知道诗人何以落魄到如此境地,是未金榜题名?是惨遭贬谪?是辞官回乡?
我没有勇气去问,只小心地走到诗人旁边道:“诗人,我可否换下你的马?”诗人看着我,仰天长笑:“我的妈是梦想造就的,俗人怎消受得起?”说完大步跨上马,消失在我的目光中。我忽然发现自己记不清诗人的名字,是让高力士脱靴的李白?是痛陈圣朝弊事的韩愈?……
他离我很近,又似乎很远,我仿佛看见他的马鬃变成了圣洁的羽翼,带他飞出了这满是阿谀嘴脸,满是功名利禄的尘世。渐渐地飞得更高`更远…….我从梦中惊醒,汗水浸湿了我的金丝枕边。恍然间,我听见诗人“达达”的马蹄从我胸口踏过,造我的心上溅起朵朵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