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德育工作的演讲稿:在文明懂礼中提升自我
关于德育工作的演讲稿:在文明懂礼中提升自我
关于德育工作的演讲稿:在文明懂礼中提升自我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在文明懂礼中提升自我》。
《三字经》想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古典名著了吧,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它的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文明。
有许多有关懂礼的故事流传至今,年幼的孔融因为孝敬长辈而美名远扬,“程门立雪”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尊敬师长,“二十四孝”又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孝”字的含义
周总理每次出席重要会议都会很重视礼仪和仪表,因为周总理认为仪表整洁是对人的尊重,讲究仪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文明礼仪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提醒我们文明懂礼与个人素质有极大关系。
那么,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文明折射出的是个人素质、文化教养,往深里说文明就是个人道德和社会素质的综合体现。
作为济外学子的我们,讲文明懂礼貌在大部分同学的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比如用过公共设备后的原样交接,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却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当同学们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碎纸垃圾,校园里不仅少了一抹惹人的景象,还多了一个文明懂礼的心灵;当同学们以高昂的热情,彬彬有礼的态度,迎接外校师生,校园会因我们而变得充满生机;当同学们在上下楼梯时井然有序地靠右走,校园会因此而安静有序;当同学们微笑着对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校园会因此而充满礼貌,尊敬的味道。可以说,文明礼仪,不仅提升了自我的修养,更使济外的校园美丽和谐。
作为济外大家庭的一份子,为了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师生关系更加和睦,校园更加美好,我们真挚地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校园内,无论面对哪一个人,我们都要以尊敬的心态去道一声好,用我们的笑容去温暖对方,温暖冬季。
2、面对脚下的垃圾,停一停,弯腰把它拾起来吧!一个人几秒钟的停留,却可以为大家带来整洁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
3、看到公交车站里拥挤的人群,我们要提醒自己,文明有序乘车,并把这些告诉自己的家人、朋友,争做文明懂礼的济外学子。
4、与人交流语言要文明,从内心拒绝污言秽语,还空气一片清新,悦纳自我,感染他人。
文明懂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肩上有继承和发扬的责任。我们要将校内坚持的文明礼仪延伸到校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份责任,提升自我价值,为营造更加美好的校园和谐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在反思中自我提升
在反思中自我提升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其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层次的探究内容,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地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由此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一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认清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2.1 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
2.2 过分追求由学生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2.3 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认真地进行科学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笔者认为反思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应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来进行反思。
3.1 教材重难点把握是否到位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3.2 活动的设计是否科学严密
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3 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
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的关注往往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地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3.4 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探究活动的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而丢掉了本质内涵。总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乡村科学教师,要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误人教学反思的误区,认真正确地进行教学反思,就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变、通、久,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在写作中提升自我
在写作中提升自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对写作尤其是教育写作,充满兴趣,而多年的写作锻炼,也让我自身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受“品味书香”热情相邀,今天,说说自己的感受。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古人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不过,如果在这个“亲”的基础上,再增添一份“敬”,那么,“信其道”的效果,显然就会更好一些。当然,“敬”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写出一手算得上还不错的文章,显然也是让学生肃然起敬的“诱因”之
一。这或许也是我热衷于写作的动机之一吧,因为,除了写作,我感觉,几乎没有什么特长能够让学生对我充满敬佩之情了。这算不算一种提升呢?提升了学生对我们敬佩之情,进而提升了他们对语文课特别是写作的热爱之情。当然,对我个人的提升,则远不止于此。我所撰写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育时评,这也就“迫使”自己必须多多关注教育新闻。这样的关注,对自己的授课,其实也是有益的补充。有人说,语文老师应当是一名杂家,如果只是盯着课本,那么,不仅视野过于狭隘,而且,即便是旁征博引,也往往都是些陈词滥调。相反,如果多多关注教育新闻,那么,自然就能收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功效,而且,这些教育新闻,几乎都与我们的学生息息相关,这也能够激发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这种提升,更体现在激发教师本人的思辨能力,至少是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关注得多了,自然也就思考一些问题。这些事件为什么能够发生?其背景又是什么?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如果有,那应当如何规避?应对之策又有哪些?这样的思考,并不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有时,我们在揣摩一个文字的标题时,同样也需要我们深思而慎取。这方面,我说一个现象,大家不妨关注一下。眼下,各大网站几乎都开设了时评专栏。可能是希望自己的评论更具有一些力度吧,这些评论的标题,特别喜欢用“羞辱了谁”“情何以堪”“颜面扫地”“打了谁的耳光”等字眼,用得多了,不仅会让我们产生审美疲劳,更为荒唐的是,有时,一个版面中,竟然会出现好几篇“打了谁的耳光”。这只能说明,不是这个标题好,而是我们欠思考。本人的教育时评中,《全民学英语,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中学生阅读指南,不能“指难”》《学闹,中国教育不能承受之重》《杜甫很忙,我们不用紧张》《语数外PK,没有简单的赢家》等,个人感觉,题目的张力应该更强些。
热爱写作,也直接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喜欢那一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当我们必须“言传”的时候,又该如何是好呢?或者是,当学生在写作中遇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瓶颈时,身为老师,又该如何帮助他们突破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当我们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才能更为真切。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多学习,多请教,多思考,多改进,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
除了写一些教育评论,我也常常参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话题讨论或者是编辑的“命题作文”。这方面,我很有主动性。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一些老师总是担心自己写不好而不敢动笔,这大可不必。因为,即便写得再糟糕,也只有编辑清楚,况且,那么多人稿,编辑看完之后,可能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那么,我们又何必担心自己的文字太烂而心怀忐忑呢?与这些老师相反,我表现得较为主动,不仅积极写稿,而且,还会积极向负责的编辑请教。当然,我们请教,也是有分寸的,那就是“如果还值得修改,那就请编辑指点一二”。这样,既能够得到编辑的关注,又不至于“恶意扰民”。正是有着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写的稿子,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刊物之中。
第四篇: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青志协工作总结报告
弹指间,一学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想起初到山大,带着一份迷茫进入了青志协,在这个充满和谐与温暖的大家庭中,心中万分庆幸。回顾这学期的所有活动,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次接受部长交给我的任务,快乐与压力共同激荡在我的心中,作为青志协的一位新成员,我都尽我所能,力求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尽管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但我深感欣慰,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不管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活动都将成为我人生的财富。
一、参加青志协,我收获了进步。
军训服的募集。这是我进入青志协的第一次活动,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也取得了较为客观的成绩。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最大的进步是,我果断的抛弃了中学生的胆怯,勇敢的面对真实的工作,面对全新的问题。
走进敬老院,我最大的收获是快乐,我奉献着也快乐着,回想前期准备,尽管大家都是第一遭,但是我们都很认真,尽管漏洞百出,可我们却收获了百分之百的参与价值。尽管工作成效与我们预期差距很大,但我却认为没有遗憾,成功就在一次次的实践中。
志愿者招募和感恩节我们在行动,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这些活动,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不在与占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是否在做着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工作。当我们把一份份亲手做成的也许并不完美的感恩卡片送给要送的人,当我们看到他们幸福的微笑,我知道了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幸福快乐就在身边,给自己,也给别人。
二、走进青志协,我发现了不足。
人只有在发现不足时,可以说才真正进步了。爱因斯坦说过:“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而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参加青志协,我真正知道了要做成一件事情很不容易,做成了一件事,除去令我满意的部分,剩下的就是不足和遗憾,奇怪的是,人生的财富不在满意中,而在不足和遗憾中。
参加青志协第一次活动,就是军训服募集,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同时又有青志联和各个学院的青志协同时开展这一活动,使得我们的活动成果并没有预想的好。这是我知道了,要想把一项工作做得完美,就必须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具体做扎实。,我们原定的表扬承诺也并没有落实,就不了了之了,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开展是不利的。
在走进敬老院的活动,无论是前期准备和活动现场,可以说我们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但是就像部长所说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的差距。活动太局限于形式,和老人的互动太少。另外,老人的数量也与先前所提供的有很大出入,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太粗太主观了。
还有最后的志愿者招募和感恩节的小活动,虽然都有收获但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志愿者招募的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之我们作为一个院会组织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最终的效果颇为不好。感恩节的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作分配不太清楚,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同时由于部分同学在现场没有对地址进行强调,使得很多邮件都没法发出去。
三、关注青志协,我积累的建议
参加了青志协,我认识到这是青年人追求进步的舞台,同时我也知道了,要让这个舞台保持活力,不断走向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一个组员的真情关心。基于此,我也积累了一些也许并不成熟的建议:
1、作为青志协的一员,我们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捕捉信息,作为制定青志协活动计划的有力依据。从而力避活动的盲目性。
2、对于既定的活动,要力求有计划,有方案,从而提高活动的成效意识。
3、加强青志协内部素质,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奉献为乐意识,牢记脚踏实地意识。
4、下学期的活动应在继承往届的传统之上有所创新,加强协会与学校及社会的联系。
总之,通过这前半学期的活动,使得我对青志协的工作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虽然这学期的工作我都参加了,但是在活动中总是很被动,不能积极的把握每次机会,而且没有想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上学期的工作已经划上了句号,我将总结上学期的经验,在下学期,更加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争取做好每个工作。
2012/12/22
第五篇:文明懂礼仪演讲稿
文明懂礼仪演讲稿
社会正在进讲步,时社会正在进讲步,时代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就必须讲礼仪,有着高素质才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 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做的大人要强上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礼仪。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就像宣永光所说的那样“无道德,是狗材。无知识无道德,是弃材。既无知识又无道德反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是杀材。”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不在是一个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断多了,甚至已超过了一些大人。当然,我们就更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