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酒文化之酒的分类
中国酒文化之酒的分类
我国商业上按传统的分类习惯,将酒分为七大类,即: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药酒、其它酒。其它酒,是指除前六类酒以外的酒,如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等所谓洋酒。白酒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啤酒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目前中国国产葡萄酒品质优越,通天酒业生产的通天葡萄酒就是中国国产葡萄酒的代表产品之一。黄酒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米酒
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药酒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按照酿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分为三大类: 1,发酵酒(又称酿造酒):即用原料经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其酒度通常较低,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水果酒等。
2,蒸馏酒:即在原料酒精发酵后采用蒸馏技术而获得的酒,也就是用发酵酒通过蒸馏将酒度提高后的酒,起酒度较高,如构成世界六大蒸馏酒的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和中国白酒。,3,配制酒:即一蒸馏酒或发酵酒为基础(酒基),人工配入一定比例的甜味辅料、芳香原料或中药材、果皮、果实等,混合陈酿后饿热获得的酒,其酒度界于发酵酒和蒸馏酒之间,如各种利口酒、味美思、桂花陈等。,白酒的特点是无色透明,质地纯净,醇香浓郁,味感丰富,酒度在30度以上,刺激性较强。白酒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与风格,白酒的香型有以下五种:(1)清香型
清香型的特点是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爽口,酒味纯净。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故又有汾香型之称。(2)浓香型
浓香型的特点是饮时芳香浓郁,甘绵适口,饮后尤香,回味悠长,可概为“香、甜、浓、净”四个字。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故又有泸香型之称。(3)酱香型
酱香型的特点是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香气幽雅,回味绵长,杯空香气 按酿造工艺,葡萄酒可以分为:
1,天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完全以葡萄为原料,不添加任何糖分酒精及香料。
2起泡葡萄酒:葡萄酒在完成第一次发酵和装瓶,并添加糖分和酵母进行对二次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酒杯封存在酒瓶中,这样就可以产生大量丰富的起泡,故起名气泡葡萄酒。目前世界上比较知名的气泡葡萄酒种类有法国的香槟(champagen),西班牙卡瓦(cava)和意大利阿斯蒂(Asti)等。
3,加强葡糖酒: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蒸馏酒调配后形成,酒精含量在15-20%,如葡萄牙的波特(port)和西班牙的雪莉(sherry);4,甜酒,指通过特殊收成和酿造方法获得可口的葡萄酒,包括冰酒,贵腐酒,晚收酒等。葡萄酒的分类:
按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葡萄酒
按酿造方法可分为:平静葡萄酒,气泡葡萄酒,蒸馏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在中国按照不同的风俗和节日场合等,又将酒取为何种不同的酒名。按节日有,年酒(屠苏酒,椒花酒),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一中和酒,宜春酒,端午的雄黄酒,中秋桂花酒,重阳菊花酒。
按习俗有,喜酒,满月酒,丧酒,送行酒等。
第二篇:中国酒文化之酒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酒文化之酒的起源和发展
史前
酒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部落的人们把采集来的野果经过长期的储存和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人们初尝后发现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的文化。在原始社会酿酒已经盛行,但都是未经过过滤的糊状和半流质的。
夏朝
夏朝酒文化就十分盛行,商人闪饮酒,夏朝就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杜康做为五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
商代
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青铜器技术发达,酒器的制作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作酒有了成套的经验,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
周代
周代大力提倡“酒礼”与“酒德”,把酒的只要用途限制到祭祀上,于是出现了“酒祭文化”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是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物资财富大增,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
秦汉
秦汉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酒政文化”统治者开始提倡戒酒。三国时期作为我国酒文化的发展时期,在技术,原料等类都有很大的进步。
三国
三国时期酒风极盛,酒风彪悍,嗜酒如命。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
魏晋南北
到魏晋时期,酒才有合法地位,酒禁打开,允许民间自由酿酒,酒业市场十分兴盛,出现了酒税,酒税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也就有了酒财文化。
隋唐
隋唐时期,酒文化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唐朝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酒与诗词,音乐,书法,美术,绘画等相融相兴。
宋辽金元
宋辽金元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唐朝的酒文化跟丰富,接近现代酒文化。酒业繁盛,酒店遍布,宋代的酒店强调名牌的文化个性。
明清
明清时期,明代起义烽烟不断,清王朝不御外侵,百姓四处迁徙避患,地域文化的形成促进“酒域文化”的产生。明清以后,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明清两代可以说是中国历代酒道的又一个高峰。饮酒特别 讲究“陈”之字。“酒以陈着为上。愈陈愈妙”此外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虫鱼、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吧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
新中国
新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贴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相关的酒俗酒礼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第三篇:酒文化知识之感恩酒
酒文化知识之感恩酒
相比母爱,父爱是一种不愿表达但却从未忽略的爱。父亲不像母亲那般细腻如水,他给我们的感觉总是那么深沉稳重,正如一句成语所说“父爱如山”,这不仅仅说父爱的深沉,更说明父爱的伟大。其实,父爱与母爱的重量是一样的,由于他整日在外面奔波,我们很少能够与他心贴心的交流,而当我想要交流的时候,发现表达父爱原来是那么的不自然。所以每逢年节,给父亲选购一份礼物,向他表达感恩之情,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可是给父亲的礼物我们一般不知道如何选择,剃须刀和手表是送给男士的上佳礼物。但是对于父亲,有益健康又是父亲所好的东西最为适合。很多子女想到了送父亲大泉源感恩酒,“饮酒思源 大泉源——品历史 知感恩”,送大泉源酒不正能体现自己的一份感恩之情么!一杯酒包含的是子女的敬爱,是父亲的包容,而谈到大泉源发展历程,让我们更为惊叹酒的传承。
大泉源感恩酒产自吉林省通化县,从清初御用烧锅,到宝泉涌酒坊,从国有酒厂到民营公司,酿造历史长达400年。大泉源感恩酒酿造的最初时期,女真部落在大泉源设立的烧锅,因其酒品甘爽绵甜,曾被努尔哈赤钦定为御酒。时间推溯到清朝,历代皇帝更把大泉源烧锅酒纳为贡品。风采延续至今,“大泉源”牌白酒又先后荣获“关东名酒”、“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吉林名牌”、“吉林省行业名酒”、“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等多项殊荣。成为父亲和子女眼里真正的感恩酒。
为保持自身品质,大泉源现今仍采用“关东第一泉”古井矿泉以及优质大红高粱为原料,并利用酒海贮藏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使酒质更醇厚,风味更清香。其口感如父慈一般更醇和,回味如子孝一般更悠长。
第四篇:酒文化 酒文明
论酒文化与酒文明
(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益 恺)
在人类文明史上,酒始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至元明清,历朝历代,无不将酒业,看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将酒风看作社会文明的风向标。沿古至今,酒的文化介质调节作用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其他任何物质文化都无法替代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酒文化贯穿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全过程,成为文化与文明的一种特殊标志。
随着酒业经济的繁荣,“酒文化与酒文明”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针对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模糊认识,今撰文解析,希望以此推动酒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
一、酒文化和酒文明的产生及特征表现
“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它的主体是使用酒的人,产生基础是酿酒和饮酒活动。酒是一种富含乙醇的液体食品,自制造或发现的那一刻起,酒文化随之降临。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酒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发现酒、酿造酒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酒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酒物质的产品附加值。实现其价值的过程是:酒业生产→交换并获的利润→扩大经济规模→发展生产力。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阶级化、地域化的上层建筑和系统内容。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部分思维内容超越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在群体内部形成指导、维护、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思维动力及系统共识的组合形式和内容”。文明的主体是阶级(阶层)或人群,产生基础是生产关系。“法”的出现,即族群关系和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据此,本文认为:“酒文明是酒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共同发展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和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是酒文化与众多社会要素之间发生交合与交换而生成的一种被阶级或族群认可的社会文明子系统”。酒文明是酒文化发展的结果,是阶级需要或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酒文明的生成标志是“酒成为礼的要素”,即酒用于祭祀等社会活动。“酒榷”思想的提出,使酒的生产和使用被社会组织所管理,不仅对酒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而且促进了酒文化的系统化,进而形成上层建筑中的酒文明。酒文明的目的是获得酒生态的社会附加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提高酒质量→扩大服务对象和内容→建立系统规范→改善生产关系→融入上层建筑。
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站在“物质发展和社会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认识系统。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重叠性、渗透性、两面性的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
“酒文化与酒文明”常交融在一起,具有重叠性。如:儒、道、僧三大文化系统中对酒 1的态度。儒家倡导行酒尊礼,道家讲究品酒养生,佛家戒定禁酒修性,三者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子系,兼具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双重性。
酒文化与酒文明有时又相对独立,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系统。如:嗜酒成瘾。管它美酒浊汤,入口为需,这种瘾酒生态,仅是社会个体的饮食行为病态。又如:酒榷。历朝历代多对酒业课以重税,统治阶级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制定酒税,旨在约束酒的存在和发展,它作用于酒业经济,具有强制性,不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而失效。酒税制度或酒管机构,狭义地超越了酒物质的文化范畴,成为酒文明中的政务管理文化内容。
酒文化与酒文明具有既对立又依存的两面性。首先,酒文化缘事而发,多是感性的、夸张的。酒文明依法而定,多是理性的、严肃的。其次,感性的酒文化总被理性的社会系统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突显出个人或局部行为的矛盾两面性。在很多有关酒的历史故事中,文人政客借酒施意,总会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文人展示才华、表达思想、喻谏政治、回避矛盾的酒智慧,但从健康的角度看,又是不文明的酗酒行为,危害了健康。再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在道德和情感上,饮酒娱情的文化初衷被淡化,而在阶级统治的战略高度上看,它促进了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又是一种政治文明。
酒文化为酒和酒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动力,并借助为其他文化服务的机会,不断强化和调整对酒物质的作用形式和强度,它是人们对酒的意识表现,体现了酒物质的社会属性。酒文明是酒文化的升华,它融入上层建筑的系统内容,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指导和规范酒文化生态向着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它凝练为全社会对酒的共识,对酒和酒业经济的社会存在形式产生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酒文化专属物质的本质属性。
酒文化与酒文明,既重叠交错,又相对独立,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功能转换,形成文化与文明的模糊界限和广义的概念。正确理解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圈定承载酒文化的专属物质,重点进行分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价值
历史证明,在社会上完全禁酒是不可能的。不饮酒不等于不用酒,酒文化和酒文明总是缠绕在人的身边,感觉似有还无,无处不在却又很难抓住。酒德、酒政、酒令、酒文、酒事、酒俗、酒药、酒术、酒道、酒风„„“无酒不称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为盛”,一个人从生到死,既便终生不饮酒,也无法摆脱酒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社会文化现象都有酒的影子,所有人类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酒的影响,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媒介和重要体现。“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单是酒器文化一项,其组成要素,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社科、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内容和玻璃、陶瓷、金属、塑料、造纸、印刷、外观设计、机加工等诸多技艺,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酒的酿造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管理文化、历史因素、社会需要„„等等,凝结成酒的品牌文化,然后,在其他文化和文明的历史作用下,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资源的组合系统”。这个文化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影响力。
站在广泛的社会学角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分析酒的社会价值,可以肯定,酒”的存在,必有其社会精神诉求的原因和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基础。
本文认为,酒文化的社会作用,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特质文化。如:“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既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齐鲁文化,又展示了景芝“酿美酒,迎嘉宾”的酒镇文化遗风;又如:《历山亭酌句》中“四时美景心尤醉,闻涛欲酌趵突泉”,让人不禁想起《鹊华秋色图》中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泉城美景与美酒融为一体,趵突泉的壮丽,跃然于面,泉文化在诗酒文化中实现了升华。二是促进社会文化和文明的传播。如:“品泰山,容天下”的酒文化,宣扬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华夏文明思想;再如:“景阳冈英雄酒”,借武松打虎的传说和“酒壮英雄胆”的民俗共识,宣扬了“不畏艰险,知难勇进”的大众精神文化诉求。三是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北山酒经》言“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欢,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樵夫渔父,无一可缺此”,《三国》开篇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均刻画出“倘无酒,鱼无味”的社会需要。
评价酒文明的核心社会价值,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第一,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稳定。如:酒在祭祀、礼仪中的作用等;第二,是否有利于增强民间交流,化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互补。如:莒国酒会、大野酒宴、茅台香冠巴拿马、刘伯承酒宴大凉山等;第三,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思想内容及形式的巩固、提高和传播。如:酒风气对政风的映射和影响;第四,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均衡发展。如:杯酒释兵权的政治目的;第五,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与上层建筑的发展相适应。如:酒榷;第六,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如:饮酒与健康的医学研究等。
抓住酒文化和酒文明的核心灵魂,确立评价标准和途径,从大处入手,从小处着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探索酒生态存在价值的基本方法。如:2010年全国秋季糖酒会上,“先有兰陵酒,后有酒文明”文化牌坊。我认为,这只是兰陵的卖酒文化招牌,而绝非现实或历史的酒文明。首先,广告内容在历史定位上混淆了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含义;其次广告内容选错了文化方向和阵地;再次,该广告招牌在阶段上夸大了该酒的社会文化价值。经综合评鉴后,分析如下:兰陵酒的文化之根是酿酒的工艺、历史和质量,兰陵酒的文化亮点是诗词文化与酒物质的融合,兰陵酒的文明之光是文人谏政,兰陵酒文明的升华是酒民对历史、政治、文化关系和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品读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个层面上,展开兰陵酒文化建设,必定铸就底蕴厚重的兰陵品牌文化。再如,茅台的国酒文化的定位。第一,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酒及酿造工艺的代表;第二,茅台酒在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第三,茅台酒的历史文化地位决定了其国酒的政治使命和地位;第四,茅台酒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东方酒文明的文化历程;第五,茅台酒文化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周边地区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在酒与医学的领域,茅台文化的健康理念,既传承了中医的辩证免疫思想,又体现了西医学细密而严谨的微观理论。
可见,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准确理解和定位,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进步,而且能够推动酒和酒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如何建设与时俱进的酒文化和酒文明
近二十年来,随着酒业经济的规模化扩张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酒文明的部分社会约束
力被其他文化削弱,促使企业酒文化主流向“市场商业文化和包装文化”的方向偏转,逐步沦为一种专为沽酒业服务的文化工具,出现了“黑老大”、“送礼”、“独尊”、“老子天下第一” 等等品牌张扬的文化酒,造成酒广告漫天飞的“标王群”现象。就连最基本的储酒工序,也要花巨资开个宣讲会,嚷嚷的天下人都知道,致使消费者买单时,“又涨价了”。
当前,酒文明被忽视,酒的社会价值和健康作用被边缘化,“饮酒”变成“灌酒”,“借酒吟诗”变成“傍诗卖酒”,“以质论价”变成了“玉外絮中”,“喝老牌子酒”变成了“跟着广告走”„„酒文化糟粕的延伸,正在慢慢侵蚀着历史的文明传统,并对上层建筑和文化战略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建设与时俱进的酒文化和酒文明,已成为广大社会学者的共识,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
首先,要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认识酒文化和酒文明的重要性。
酒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酒的客观性和巨大的潜在力量,决定了酒文化、酒文明在人类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禁酒与倡酒的论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酒与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生活中,酒的风俗和故事广为流传。历史上,不乏酒引起战争和酒化解纠纷的事件。通过酒的文化潜在影响力,对国家、民族、政权、组织可产生作用。利用酒文化的广泛性,推动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质”和“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双重目的。科学“酿酒、饮酒、用酒、管酒”将始终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社会话题。
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看,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传承民族文化、化解民族矛盾的良剂”。如果仅局限于卖酒的层面建设酒文化,从酒经济效益的角度发展酒文明,就会加剧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矛盾,产生以文化排他性为形式的文化冲突。不仅会变相阻碍其他先进文化的传播,而且最终会演变成为社会风气堕落的一种标志。因此,抓住酒的核心灵魂,认清酒文化和酒文明在文化战略中的的重要性,对于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科学研究。
加强酒文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揭示“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指导酒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发挥酒文明的社会作用。为全面解析“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科学本质,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针对“为卖酒服务”的酒文化现象,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该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酒文化专业研究机构,将“酒文化和酒文明” 的关系和作用,上升到哲学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这在世界酒文化史上尚属首次。中心专家指出:“当前,酒文化和酒文明已经出现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文明风气的建设。我们要从促进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角度,重视酒的媒介作用,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投入。要站在哲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突破传统酒文化领域的束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具有先进文化代表性的社会需求、人文思想、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历史经验、文化遗产、地理优势同酒业经济和酒文化生态融为一体,建设和弘扬与时俱进的酒文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再次,要展开对酒文化生态的系统调研和鉴评工作。
盛世昌酒,自古而然。酒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形成不同酒域、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当
前,酒文化遍地走,酒水商们大手笔投入文化战,近乎白热化,经典、领袖、圣宗、代表„„酒诸侯割据,争相称王,皆“悬帜甚高”。某些夸大宣传的酒招牌,打破了两千年来形成的文明酒尚,造成酒业经济发展与酒文明建设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形形色色的酒招牌和毫无节制的酒疯狂,要依据文明的标准和原则,尽快展开酒文化调研和鉴评工作,加强酒管理,规范酒广告,约束酒习俗,控制酒浪费,坚决打击酒文化造假行为和酒经济规模的盲目扩张。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塑造酒文化生态,促进酒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和谐发展。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酒文化与酒文明交织的社会。当酒这种特殊的食品物质融入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时,“酒文化和酒文明”必然会历史性的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软实力,它虽然不如工科科学技术和国家强制力的作用明显,但其所展现出的影响力,就像一剂慢性催化剂,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迷醉其中,欲罢不能,欲舍难离,如酒一样,越久远越醇香。让我们在酒的醇香中,“酿美酒、定礼仪、倡酒德、禁滥酒”,不断探索“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1.作者简介: 益恺(笔名),本名张 功(1969.8-),又名张虹升,男,山东济南人,本科,中共党员,著名酒文化专家,中医文化学者,业余作家,递陈年份酒技术、多层巢砖酿酒筑窖技术创始人,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申报四项发明专利,现任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主任,齐鲁历史文化名酒鉴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联系 邮箱:;
第五篇:酒文化之浅谈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
酒文化之浅谈
姓名:武智 班级:国贸0893 学号:2008945088
摘要:酒是一种常见的物品,我们甚至可以称他为生活必需品。红白喜事需要用到酒,生孩子满月,搬房子满月需要用到酒,同学,同事聚会需要用到酒,谈生意会客人也需要酒,总之,酒,它无处不在。酒不仅是一种处世的工具,同时,适量饮酒也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好处。他有很多类别,有很多档次,我国的酒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同时,各国的酒,代表着各国的地域风情,文化信仰,体现着宗教,民族,地域的差别。酒的历史,堪与人类的历史相媲美,有了人类,就有酒。很多文人骚客赞美过酒,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美好诗句和篇章。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学期在酒文化课上我学到了不少关于酒的知识,再加上我从网上和文献中了解到的东西,就构成了一下这篇论文。
关键词: 酒的历史 酒的分类 关于酒的风俗与文化现象
1.酒的历史
1.1 白酒的起源
酒"的名称来源是这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个人想造一种饮料,日思夜想始终是没有灵感。有一天晚上梦见神仙指点:在明天的酉时你在村子入口处等三个人,分别用这三个人的血和粮食的精华酝酿就会造出特别特别的饮料来!
于是他在第二天的酉时来到神仙指定的地方等:第一个人终于来了,是个秀才。他恳求秀才给他一滴血并说明了原因。秀才看到他很诚恳,于是给了他。第二个是个将军,他用同样的方法去恳求。于是将军也给了他。可是眼看天即将黑了也不见第三个人来,这时看见大树下面有个疯子在那里睡觉,他走上前去问疯子要了一滴血。
回到家之后开始了他的饮料酝酿,没有多长时间终于酿出了可口的饮料。
之后他又想给这种饮料起个名字。由于是用三个人的血做成的他就选了“三点水做偏旁”而且是在酉时取的所以又用“酉”做了部首。于是行成一个字,那就是“酒”字。
我国最著名的酒非白酒莫属,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中国是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白酒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醴,尔为麯糵”。最早的文献记录是“鞠糵”,发霉的粮食称鞠,发芽的粮食称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米者,粟实也。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说文解字》说:“糵,芽米也”。“米,粟实也”。以后用麦芽替代了粟芽,糵与麯的生产方式分家以后,用糵生产甜酒(醴)。商、周一千多年到汉朝,糵酒还很盛行。北魏时用榖芽酿酒,所以在《齐民要术》内无糵麯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麯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据周朝文献记载,麯糵可作酒母解释,也可解释为“酒”。例如杜甫《归来》诗里有“恁谁给麯糵,细酌老江乾”;陈騊声有“深深麯糵日方长”的诗句,这里“麯糵”也是指“酒”。1.2 葡萄酒的起源
欧洲的葡萄酒,也有很长的历史。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对于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腊荷马的史诗(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
2.酒的分类
2.1 我国种类繁多的酒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酒的种类自然也不在少数。但几千年的时间的磨练,我国有八大名酒为世人皆知。
2.1.1茅台酒
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茅台酒一般52~54度,产于贵州省仁还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7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2.1.2 汾酒
该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
2.1.3 泸州老窖特曲
产于四川泸州,明末清初以“温永盛”和“天成生”两家酒厂最为著名。“温永盛”创于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筑窖时对泥质要求必须粘性好,磷、氮丰富的肥沃土壤,适宜细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采用老窖发酵续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浓。泸州老窖特曲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色,饮后苹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分为60度和55度两种。喝时无辛辣感,只觉回肠转气、香沁肌骨。
2.1.4 五粮液
产于四川宜宾市五粮液酒厂,因以五种粮食(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泯江江心,质地纯净,发酵剂用纯小麦制的“包包曲”,香气独特。五粮液酒液清澈透明,开瓶时喷香突起,浓郁扑鼻。饮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净。风格独特。
2.1.5 洋河大曲
现产于江苏省泗洋县洋河镇洋河酒厂。清初已闻名于世。“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曲酒度分64度和62度和55度。酒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是浓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鲜、浓、醇”的独特风格。
2.1.6 剑南春
现产于四川省绵竹县酒厂,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绵竹是当年剑南道上一大县,由此得名。相传唐代李白曾在绵竹“解貂续酒”,有“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以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谷物为原料,经精心酿制而成,属浓香型。酒度有62度和52度两种。特点为芳香浓郁,醇和回甜,清洌净爽,余香悠长。
2.1.7 古井贡
产于安徽亳县古井贡酒厂。厂内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历史。当地多盐碱,水味苦涩。独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酿酒,酒香浓郁,甘美醇和,该井被称为“天下名井”。自明万历年间就为进贡之酒。古井贡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兰,粘绸挂杯,余香悠长。属浓香型酒。其酒度为60~62度。
2.1.8
董酒
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酒度60度,因厂址座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是我国白酒中酿造工艺最为特殊的一种酒品。它采用优质粘高粮为原料,以“水口寺”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烧而成。风格即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
3.关于酒的风俗与文化现象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 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 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婚礼上也有不同的规矩。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昏义》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历史上也有许多文人与酒接下了不解之缘。
北宋诗人苏东坡嗜美食,其饮酒“知名度”虽远不及李白、贺知章、刘伶、阮籍等,但却颇具“特色”,堪称酒德的典范。
苏东坡喜欢饮酒,尤喜于见客举杯,他在晚年所写的《书东臬子传后》中有一段自叙:“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这是很有趣的自白,他的酒量不大,但却善于玩味酒的意趣。
苏东坡,作文吟诗之余,也爱作画,善于画枯木竹石,且颇有成就。作画前必须饮酒,黄庭坚曾为其画题诗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成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他作书前也饮酒,曾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苏东坡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他曾以蜜酿酒,写以《蜜酒歌》一诗,并在《东坡志林》中记录过酿造方法。他还酿造过桂酒,写有《桂酒颂》,在序中说:“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他酿酒还作记录,写总结,《东坡酒经》仅数百余言,却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内容。
苏东坡爱酒,但没有沉溺于酒。在他的诗文中,也甚少借酒浇愁的内容,他在饮酒赋诗时写下的多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虞美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参考文献:
《尚书。说命》 中国经典文献[M].《说文解字》 许慎 [M].《齐民要术》 贾思勰 [M].《天工开物》 宋应星 [M].《荷马史诗》 荷马 [M].《礼记》 典章制度书籍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