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文化与酒市场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酒文化与酒市场
酒文化少不了要从茅台酒说起,1862年,茅台镇“衡昌烧坊”成立。1929年,赖永初独资将“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坊”并创立“茅台”品牌,解放前南京日报刊登广告“茅台不赖,享誉中外” “席上无茅台,空对美佳肴”。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把“茅台”做为“祝捷酒”。1941年,中国远征军把“茅台”作为“随军专用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将茅台酒作为外交礼宾酒使用,此后中国政府及领导人一直将茅台酒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酒。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宴请民主人士,席间指着茅台酒瓶说:“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治疗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感冒,喝了可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台酒一大功劳。抗战时期茅台酒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代名酒之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晚,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调用库存于北京饭店的一百多瓶“茅台”款待中外嘉宾,共庆建国。“茅台”获此殊荣,是茅台酒称为国酒的开端。至此,赖永初先生所创的“茅台”酒,为国酒茅台未来的光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2月根据贵阳市财经委员会的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恒兴酒厂,宣读了政府接管恒兴酒厂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兴酒厂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即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至此恒兴烧坊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2003年,我国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大师秦含章先生在人民大会堂对茅台酒称赞为:赤水茅台浪冲边,青山环酿湿温天,回醅八次工艺巧,酒业永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初续世仙。白酒专家对茅台酒也一致认为:“酱香突出、酒体丰满、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生产工艺特殊。茅台酒的酿制,每年重阳分两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加药、高温堆积、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然后要经三年以上贮存,再精心勾兑,方能包装出厂。一瓶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其香气成分极其复杂,使产品风格独特。喝酒时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细腻。茅台酒曾经作为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政治酒。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宴会上,毛泽东与蒋介石举杯共饮茅台酒。茅台酒曾经多次见证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并作为国共两党曾经共同推崇举杯的政治酒频繁使用。
茅台酒是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台”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台酒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事实,但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秘,从对长期饮用茅台酒的人群调查中发现,长期喝茅台酒的人绝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没有肝病、肠、胃很好,普遍精神、气色很好且人显年轻较一般人健康长寿。茅台酒由于酵藏时间长相对来说,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茅台酒中易挥发物质少,不易挥发物质多,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的酸度高。茅台酒有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赖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4倍。茅台酒的酸成分,主要又是以乙酸 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茅台酒的酚类化合物多。有专家指出,干红葡萄酒之所以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是由于干红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多。茅台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茅台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茅台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茅台酒的酒精浓度53%(V/V)左右,而其他名优白酒的传统酒精浓度在60%(V/V)左右,有的高达65%(V/V),根据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有个经典试验,用53.94毫升纯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结果总容积不是l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再加上茅台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实践证明,茅台酒的电导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证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茅台酒是天然发酵产品它不同于酒精和其他白酒。茅台酒工艺非常科学合理,其产品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配比很科学合理,使茅台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目前,国内外分析水平尚不能达到检测出茅台酒所有成分的水平,因此不像有些名优白酒找到了某种物质为其主体香(茅台根本不存在像其他酒一样的一种香味物质是其主体香)。找到了主体香,这既是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问题,即主体香不够时可添加非发酵的香味物质,所以相应的香料厂、调酒液厂应运而生,这对茅台酒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茅台酒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经化验茅台酒中有SOD、金属硫蛋白等物质的存在。我们知道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及抗衰老。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肝的星状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后,它就不分离胶离纤维,就不形成肝纤维化了。
茅台总资产从建厂之初的1.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60亿元,增加了49万倍;实现税利16亿元,是建厂之初的60万倍。茅台酒从1953年的75吨发展到1978年的1000吨,花了26年;从1978年的1000吨发展到1991年的2000吨,用了14年;从1991年的2000吨发展到2003年的10000吨,仅用了13年。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11月22日13:49)假茅台充斥茅台镇,市场上80%是假货? 而最大的假茅台产地就在茅台自己“家里”,元凶还大部分是“兄弟”。国企所有者缺位滋生内部人控制,内部管理人员交杂繁复,酒厂员工与制假者剪不断理更乱的关系简直就是天生的内部人控制的土壤。茅台厂每年在防伪打假上投入达1亿多元,仍然难以阻止制假的疯狂。茅台假酒,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由于市场极度供不应求,它便频频出入于各种“大雅之堂”冒充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国酒茅台。
朋友:你喝过茅台酒了吗?也许你天天喝茅台酒但从来就没有喝过真正的茅台酒,也许给你喝茅台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你的胃去作出牺牲。
第二篇:酒与酒文化论文
我 谈 酒 文 化
——论白酒的和谐美
院
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李
学
号:
201002060010
专业班级:
10自动化(专升本)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1
一、酒的性能.............................................2
二、酒的功能要素.........................................3
三、中国酒文化的承载功能.................................3 3.1酒与政治..........................................4 3.2酒与经济..........................................4 3.3酒与文化教育.......................................5 3.4酒与社会生活.......................................6 3.5酒与文学艺术.......................................6 参考文献.................................................8
我谈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一、酒的性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二、酒的功能要素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三、中国酒文化承载着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3.1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3.2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
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3.3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3.4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3.5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第三篇:【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诗与酒的促膝交谈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 XXXXXXXX XXXXXXX专业
摘 要:
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
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
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 关键词:诗;酒;酒诗 ;
Abstract:
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
前言
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酒来自人的初始,诗亦来自人的初始,人喝着酒,吟着诗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未来。
一、诗和酒的释义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泛称为诗;谈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称为史诗。推而广之,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以至于事物、境界、语言、品德、情操,都冠之以诗。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二、酒和诗的拥抱
《诗经》中采的妇女怀念远行在外的爱人,有“我姑彼金,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句。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置酒会家乡父老,酒憩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一世之雄曹操酹酒临江,横槊赋诗,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陶渊明赋“归去来兮”,故园“三径就荒”,所幸者“有酒盈”,所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再也不去为五斗米折腰了。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
李太白有幸立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上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杯莫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自然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心态。但这是酒中的诗,酒中的豪情。“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酒气来弘扬志气。在“醉”中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借助于“醉”来追求、来对抗。清醒了,理智了,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就不会“借用君王玉马鞭”去“扫胡尘”,大可效法陆羽觅一块静、净之地去著“茶经”。李白是诗仙、酒仙。仙者,天子不得臣,权贵不得友。可是“仙”要借助于酒,“酒中仙”三字一语破的——酒中才能为仙。
陆游生于半壁江山难保的南宋时期,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佞当朝。陆游自号放翁,其“放”也得之于酒,只有酒中才能“诗墨淋漓”,正如其所说“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江山入胸中”就是“重整河山,收复中原”。“买酒卷帘邀月醉,醉月拂剑光射月”。“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中的豪情,焕发出金戈铁马的壮志。可是“公卿守和约,有酒吾忍酌”。有酒也不敢喝了,豪情——壮志——力行,是三部曲。酒中的豪情,酒中的壮志,吟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终是诗。诗可以令人热血沸腾,但无法“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只能含恨而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对酒而言,“诗墨淋漓不负酒”者,陆游也。正因如此,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
鉴湖女侠秋瑾“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敢慷慨成仁,能从容就义。以三升碧血,唤醒国人。有柱陆沉之志,有肩长天之行。女侠是志士、是诗人,亦是酒豪。巾帼嗜饮,有“貂裘换酒也堪豪”,“樽酒悲歌涕泪多”等句,并曾慨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生高楼一举觞”,但终于冲破“十丈愁城”,“喜散奁资夸任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侠短衣、短剑、短枪、豪饮于绍兴鉴湖——雪耻之乡。高歌着“愿将十万头颅血,换得乾坤力挽回”,酒不负诗,诗不负酒,人更不负诗,不负酒。
酒和诗的拥抱,不只顿生豪情、亲情,“酒本多情”,相思酒、定情酒、合欢酒、送别酒、洗尘酒„„情意绵绵,诗意亦绵绵。酒中情,“明朝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低调之情;“笙歌起处酒初香,樽前犹幸有红妆”此乃低庸之情;“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乃沉沦之情。酒多情,诗缘情而生,缘情而发。酒性炽,酒诗相合后,自有万般情。
三、酒诗的种类
(一)宴会酒诗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二)饯行酒诗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离情别绪全都倾注在浓浓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让我们举杯畅饮,祝愿你一路保重;让我们一醉方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矣。
(三)传统节日酒诗
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春节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中秋节饮“桂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一起欢聚畅饮,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盟友相逢、情人相约,无不把酒相敬,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以此表达无限深情、友善和真挚,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酒与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诗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五)边塞、军中酒诗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诗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全到。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封建的唐帝国也不例外。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从古至今,诗酒交融,诗酒联姻的轶闻趣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丰富美化了人的感情世界。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五千年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文艺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互动百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第四篇:酒文化 酒文明
论酒文化与酒文明
(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益 恺)
在人类文明史上,酒始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至元明清,历朝历代,无不将酒业,看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将酒风看作社会文明的风向标。沿古至今,酒的文化介质调节作用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其他任何物质文化都无法替代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酒文化贯穿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全过程,成为文化与文明的一种特殊标志。
随着酒业经济的繁荣,“酒文化与酒文明”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针对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模糊认识,今撰文解析,希望以此推动酒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
一、酒文化和酒文明的产生及特征表现
“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它的主体是使用酒的人,产生基础是酿酒和饮酒活动。酒是一种富含乙醇的液体食品,自制造或发现的那一刻起,酒文化随之降临。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酒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发现酒、酿造酒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酒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酒物质的产品附加值。实现其价值的过程是:酒业生产→交换并获的利润→扩大经济规模→发展生产力。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阶级化、地域化的上层建筑和系统内容。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部分思维内容超越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在群体内部形成指导、维护、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思维动力及系统共识的组合形式和内容”。文明的主体是阶级(阶层)或人群,产生基础是生产关系。“法”的出现,即族群关系和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是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据此,本文认为:“酒文明是酒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共同发展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和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是酒文化与众多社会要素之间发生交合与交换而生成的一种被阶级或族群认可的社会文明子系统”。酒文明是酒文化发展的结果,是阶级需要或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酒文明的生成标志是“酒成为礼的要素”,即酒用于祭祀等社会活动。“酒榷”思想的提出,使酒的生产和使用被社会组织所管理,不仅对酒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而且促进了酒文化的系统化,进而形成上层建筑中的酒文明。酒文明的目的是获得酒生态的社会附加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提高酒质量→扩大服务对象和内容→建立系统规范→改善生产关系→融入上层建筑。
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站在“物质发展和社会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认识系统。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重叠性、渗透性、两面性的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
“酒文化与酒文明”常交融在一起,具有重叠性。如:儒、道、僧三大文化系统中对酒 1的态度。儒家倡导行酒尊礼,道家讲究品酒养生,佛家戒定禁酒修性,三者分属不同的社会文化子系,兼具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双重性。
酒文化与酒文明有时又相对独立,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系统。如:嗜酒成瘾。管它美酒浊汤,入口为需,这种瘾酒生态,仅是社会个体的饮食行为病态。又如:酒榷。历朝历代多对酒业课以重税,统治阶级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制定酒税,旨在约束酒的存在和发展,它作用于酒业经济,具有强制性,不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而失效。酒税制度或酒管机构,狭义地超越了酒物质的文化范畴,成为酒文明中的政务管理文化内容。
酒文化与酒文明具有既对立又依存的两面性。首先,酒文化缘事而发,多是感性的、夸张的。酒文明依法而定,多是理性的、严肃的。其次,感性的酒文化总被理性的社会系统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突显出个人或局部行为的矛盾两面性。在很多有关酒的历史故事中,文人政客借酒施意,总会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文人展示才华、表达思想、喻谏政治、回避矛盾的酒智慧,但从健康的角度看,又是不文明的酗酒行为,危害了健康。再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在道德和情感上,饮酒娱情的文化初衷被淡化,而在阶级统治的战略高度上看,它促进了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又是一种政治文明。
酒文化为酒和酒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动力,并借助为其他文化服务的机会,不断强化和调整对酒物质的作用形式和强度,它是人们对酒的意识表现,体现了酒物质的社会属性。酒文明是酒文化的升华,它融入上层建筑的系统内容,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指导和规范酒文化生态向着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它凝练为全社会对酒的共识,对酒和酒业经济的社会存在形式产生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酒文化专属物质的本质属性。
酒文化与酒文明,既重叠交错,又相对独立,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功能转换,形成文化与文明的模糊界限和广义的概念。正确理解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圈定承载酒文化的专属物质,重点进行分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价值
历史证明,在社会上完全禁酒是不可能的。不饮酒不等于不用酒,酒文化和酒文明总是缠绕在人的身边,感觉似有还无,无处不在却又很难抓住。酒德、酒政、酒令、酒文、酒事、酒俗、酒药、酒术、酒道、酒风„„“无酒不称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为盛”,一个人从生到死,既便终生不饮酒,也无法摆脱酒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社会文化现象都有酒的影子,所有人类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酒的影响,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媒介和重要体现。“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单是酒器文化一项,其组成要素,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社科、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内容和玻璃、陶瓷、金属、塑料、造纸、印刷、外观设计、机加工等诸多技艺,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酒的酿造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管理文化、历史因素、社会需要„„等等,凝结成酒的品牌文化,然后,在其他文化和文明的历史作用下,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资源的组合系统”。这个文化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影响力。
站在广泛的社会学角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分析酒的社会价值,可以肯定,酒”的存在,必有其社会精神诉求的原因和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基础。
本文认为,酒文化的社会作用,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特质文化。如:“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既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齐鲁文化,又展示了景芝“酿美酒,迎嘉宾”的酒镇文化遗风;又如:《历山亭酌句》中“四时美景心尤醉,闻涛欲酌趵突泉”,让人不禁想起《鹊华秋色图》中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泉城美景与美酒融为一体,趵突泉的壮丽,跃然于面,泉文化在诗酒文化中实现了升华。二是促进社会文化和文明的传播。如:“品泰山,容天下”的酒文化,宣扬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华夏文明思想;再如:“景阳冈英雄酒”,借武松打虎的传说和“酒壮英雄胆”的民俗共识,宣扬了“不畏艰险,知难勇进”的大众精神文化诉求。三是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北山酒经》言“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欢,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樵夫渔父,无一可缺此”,《三国》开篇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均刻画出“倘无酒,鱼无味”的社会需要。
评价酒文明的核心社会价值,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第一,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稳定。如:酒在祭祀、礼仪中的作用等;第二,是否有利于增强民间交流,化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互补。如:莒国酒会、大野酒宴、茅台香冠巴拿马、刘伯承酒宴大凉山等;第三,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思想内容及形式的巩固、提高和传播。如:酒风气对政风的映射和影响;第四,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均衡发展。如:杯酒释兵权的政治目的;第五,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与上层建筑的发展相适应。如:酒榷;第六,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如:饮酒与健康的医学研究等。
抓住酒文化和酒文明的核心灵魂,确立评价标准和途径,从大处入手,从小处着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探索酒生态存在价值的基本方法。如:2010年全国秋季糖酒会上,“先有兰陵酒,后有酒文明”文化牌坊。我认为,这只是兰陵的卖酒文化招牌,而绝非现实或历史的酒文明。首先,广告内容在历史定位上混淆了酒文化与酒文明的含义;其次广告内容选错了文化方向和阵地;再次,该广告招牌在阶段上夸大了该酒的社会文化价值。经综合评鉴后,分析如下:兰陵酒的文化之根是酿酒的工艺、历史和质量,兰陵酒的文化亮点是诗词文化与酒物质的融合,兰陵酒的文明之光是文人谏政,兰陵酒文明的升华是酒民对历史、政治、文化关系和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品读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个层面上,展开兰陵酒文化建设,必定铸就底蕴厚重的兰陵品牌文化。再如,茅台的国酒文化的定位。第一,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酒及酿造工艺的代表;第二,茅台酒在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第三,茅台酒的历史文化地位决定了其国酒的政治使命和地位;第四,茅台酒文明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东方酒文明的文化历程;第五,茅台酒文化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周边地区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在酒与医学的领域,茅台文化的健康理念,既传承了中医的辩证免疫思想,又体现了西医学细密而严谨的微观理论。
可见,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准确理解和定位,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进步,而且能够推动酒和酒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如何建设与时俱进的酒文化和酒文明
近二十年来,随着酒业经济的规模化扩张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酒文明的部分社会约束
力被其他文化削弱,促使企业酒文化主流向“市场商业文化和包装文化”的方向偏转,逐步沦为一种专为沽酒业服务的文化工具,出现了“黑老大”、“送礼”、“独尊”、“老子天下第一” 等等品牌张扬的文化酒,造成酒广告漫天飞的“标王群”现象。就连最基本的储酒工序,也要花巨资开个宣讲会,嚷嚷的天下人都知道,致使消费者买单时,“又涨价了”。
当前,酒文明被忽视,酒的社会价值和健康作用被边缘化,“饮酒”变成“灌酒”,“借酒吟诗”变成“傍诗卖酒”,“以质论价”变成了“玉外絮中”,“喝老牌子酒”变成了“跟着广告走”„„酒文化糟粕的延伸,正在慢慢侵蚀着历史的文明传统,并对上层建筑和文化战略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建设与时俱进的酒文化和酒文明,已成为广大社会学者的共识,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
首先,要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认识酒文化和酒文明的重要性。
酒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酒的客观性和巨大的潜在力量,决定了酒文化、酒文明在人类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禁酒与倡酒的论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酒与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生活中,酒的风俗和故事广为流传。历史上,不乏酒引起战争和酒化解纠纷的事件。通过酒的文化潜在影响力,对国家、民族、政权、组织可产生作用。利用酒文化的广泛性,推动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质”和“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双重目的。科学“酿酒、饮酒、用酒、管酒”将始终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社会话题。
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看,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成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传承民族文化、化解民族矛盾的良剂”。如果仅局限于卖酒的层面建设酒文化,从酒经济效益的角度发展酒文明,就会加剧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矛盾,产生以文化排他性为形式的文化冲突。不仅会变相阻碍其他先进文化的传播,而且最终会演变成为社会风气堕落的一种标志。因此,抓住酒的核心灵魂,认清酒文化和酒文明在文化战略中的的重要性,对于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科学研究。
加强酒文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揭示“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指导酒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发挥酒文明的社会作用。为全面解析“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科学本质,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针对“为卖酒服务”的酒文化现象,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该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酒文化专业研究机构,将“酒文化和酒文明” 的关系和作用,上升到哲学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这在世界酒文化史上尚属首次。中心专家指出:“当前,酒文化和酒文明已经出现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文明风气的建设。我们要从促进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角度,重视酒的媒介作用,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投入。要站在哲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突破传统酒文化领域的束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具有先进文化代表性的社会需求、人文思想、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历史经验、文化遗产、地理优势同酒业经济和酒文化生态融为一体,建设和弘扬与时俱进的酒文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再次,要展开对酒文化生态的系统调研和鉴评工作。
盛世昌酒,自古而然。酒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形成不同酒域、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当
前,酒文化遍地走,酒水商们大手笔投入文化战,近乎白热化,经典、领袖、圣宗、代表„„酒诸侯割据,争相称王,皆“悬帜甚高”。某些夸大宣传的酒招牌,打破了两千年来形成的文明酒尚,造成酒业经济发展与酒文明建设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形形色色的酒招牌和毫无节制的酒疯狂,要依据文明的标准和原则,尽快展开酒文化调研和鉴评工作,加强酒管理,规范酒广告,约束酒习俗,控制酒浪费,坚决打击酒文化造假行为和酒经济规模的盲目扩张。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塑造酒文化生态,促进酒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和谐发展。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酒文化与酒文明交织的社会。当酒这种特殊的食品物质融入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时,“酒文化和酒文明”必然会历史性的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软实力,它虽然不如工科科学技术和国家强制力的作用明显,但其所展现出的影响力,就像一剂慢性催化剂,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迷醉其中,欲罢不能,欲舍难离,如酒一样,越久远越醇香。让我们在酒的醇香中,“酿美酒、定礼仪、倡酒德、禁滥酒”,不断探索“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1.作者简介: 益恺(笔名),本名张 功(1969.8-),又名张虹升,男,山东济南人,本科,中共党员,著名酒文化专家,中医文化学者,业余作家,递陈年份酒技术、多层巢砖酿酒筑窖技术创始人,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申报四项发明专利,现任山东省酒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主任,齐鲁历史文化名酒鉴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联系 邮箱:;
第五篇:酒文化与酒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与酒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1102
唐唯梁
4303110214 摘要: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然而,近年来伴随着送礼之风的盛行,酒已经不知不觉与官场游戏挂上了钩,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了腐败滋生的重要因素,人们对酒的理解和看法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古老传统文化下的“酒德”“酒礼”已荡然无存。关键字:酒文化
酒的精神
腐败
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扬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酒是好东西,高兴的时候他能助兴,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酒是坏东西,如果你认为他能为你带来勇气,那么这种勇气不堪一击。如果你认为酒能证明你的忠诚,朋友,当你喝下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背叛了。你背叛的是你的健康,你背叛的是你的生命,你背叛的是家人对你的关爱。要珍惜生命,适度饮酒。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一、就得起源及酒文化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 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酒的精神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庄周的物我合一)
西方的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三、酒文化的发展和其角色转变
西方人喝酒只是喝酒,简单又快捷,面前的菜肴品类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喝酒也无多少客套近乎。因此,西方政治腐败现象不算太普遍,即使有,也不敢像当今中国官员的肆无忌惮与寡廉鲜耻。
中国人喝酒的时间绵长,其间的板眼也挺多。喝酒的礼数是否周到,可事关重大啊,或因酒后失言丢掉了乌纱帽乃至锒铛入狱,或因酒后灵感发挥极致获得意外官运亨通财色两旺,或者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为出家僧众犯戒行为辩护。那些超尘脱俗的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之士,也总是以仙界、天界的美酒、佳肴、歌舞,来作为他们理想境界的观想图景的。中国人之饮酒,所谓的酒文化,其核心思想皆体现在官场潜规则运用机巧的是否圆熟。宾主之间的几番客套,一阵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几杯美酒下肚,外加满桌子五光十色、雕塑精致、拼盘巧妙的山珍海味,再适当搭配上一二位妙龄女子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于是一件件难事在权钱交易的形势下迎刃而解。
自古酒色财气四运相连,国家民族的兴衰与具体个人的祸福的具体的表现,都紧紧围绕着酒色财气这“四运”的动向,都是以酒色财气作为道具来上演生动活泼的官场或民间的戏剧的。酒居于“四运”之首,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能量。美酒之魂,上可以通神灵将官府勾兑得十分的巴实,从而交上升官发财的好运;下可以凭借酒力的超水平发挥,从而强化游戏人间美色情爱的技巧;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得酒魂之恍兮惚兮、飘飘欲仙,来冲淡枯燥与苦闷交煎的莫名感伤。权力正在把茅台酿成腐败酒。如果继续容忍公款吃喝大肆存在,如果制度建设迟缓推进,茅台涨价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茅台成为腐败酒的趋势也就不可能被遏制。茅台酒“耍酒疯”,板子别只打茅台,应问问谁喝茅台,以及监管者在哪里?众所周知,茅台酒已经成为“公务酒”、“办事酒”、“人情酒”。很显然,不喝茅台,不代表我们不买茅台,不送茅台,不承担茅台涨价的可怕后果。比如,公款吃喝。当前公款吃喝耗费惊人,已经是难以革除的痼疾,但凡公款宴请,无不名酒作陪,酒钱谁掏?还不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由此而言,茅台涨
价,成本最终都必然转移到每个纳税人身上。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特别是在公款消费的助推下,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以至享誉华夏的茅台酒已经事实上跻身奢侈品行列。“酒兴”如此这般地畸长,并未使酒之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与歪风邪气越走越近。所以,酒的社会角色正在发生质的改变,其社会功能超出了本身的饮食功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反省自己,反省社会,正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美德,并将它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