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9:2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

第一篇: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

对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几点浅见

初拿到这个题目,我觉得有点惶恐,我本人也做不到高效课堂,如何能给大家去讲高效课堂?好在想了想这里也没有外人,我就把我心中所想的高效课堂和大家一起说一说,权当抛砖引玉。说的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效学习。历史学科内容多,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加上有又跨班、跨三个年级等。针对这些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呢?

一、创造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学生实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教材到位,准确了解学生到位,预设课堂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研读教学大纲,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课本上所列举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熟记熟背。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把课本里的点点滴滴琐碎知识点都让学生掌握,生怕遗漏了某一知识点,生怕在考试中漏掉了某一个知识点,试问类似这样的上课还能高效吗?这也只能说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了。准确了解学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那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就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机智,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超前”的预设能力,特别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预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做好课后反思,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创造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 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的、探究式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呢?课堂上既不能不讲,也不能一讲到底。所以从自己所教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结构,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导学案要注意:讲授新课,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复习课,必须注重知识的整体、系统性及运用能力。在编写导学案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最好运用提纲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在根据学案整理知识点时,往往丢掉一二个,或先后错位,针对这种情况,在编写导学案时,学生容易“丢”“错”的地方变成“填空”,让学生填写,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划出知识点时就对当堂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对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这一过程相当于复习一遍。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认真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寻找答案,并深入的思索和探讨问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已经明确的答案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于学生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即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这一部分应该是整节课的精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例如有些问题的政治性、专业性、理论性太强,教师该讲就要讲,打造高效课堂并不避讳讲,讲得恰到好处,讲的过程中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而言其重点难点,教师要精讲点拨,讲清讲透,特别是当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则更应放低起点要求,怎么讲学生也不懂的问题干脆就不讲,否则不仅没有教学效果,反而给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更大的压抑。设计一些练习题,附在导学案(或者多媒体课件)的后面,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教学缺陷,还可以及时补充和修正。练习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运用。这是要求全部学生都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二是强化训练,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基础题进行筛选后得出。要针对本节课复习重点,以求达到即时巩固的目的。设计习题要注意梯度,要循序渐进。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选题的原则:一是少而精,有明确的练习目标,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二是难易适中,做到不选难题、偏题、怪题等,所选题的难易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基。总之,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省时增效。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文字内容多,图片多,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的,借助绥江一中教室里现有的设备:电脑、投 影仪、电子白板、电子笔、音响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能节约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节约了以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插播与历史有关的视频,例如我在给上《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就插播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掌握了邓小平以及周恩来等在文化大革命中作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做既达到了省时增效的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反对“放影片”式,不是把一节课搞得热热闹闹,看电影式的娱乐,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是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四、加强课堂管理,排除课堂学习干扰。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古人云“非静无以成学”这里的“静”:指学生心情平静、教室环境的安静。在糟糕的课堂纪律之下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总听到很多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是太难管了”,“越来越难教了”,迫使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说:“保持安静”、“不要讲话”、“要注意听讲”、“精力集中”等等。有时我们上课时学生(特别下午上课和历史课在体育课之后,尤其是现在一中的体育场地距教室较远,上了体育课之后再上历史课,学生至少要4-5分钟才能够到齐)教室里经常睡着一片,这就需要及时调整方法,变讲解为练习,或适时进行提问,还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听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歌曲,比如在上邓小平南巡谈话时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时,播放《七子之歌》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听课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比如讲试卷的时候,念完题目后可以抽学生回答“这道题该选什么啊?”或者让大家就一起回答或者激发性提问,例如“看谁最聪明最先举手回答这个问题”。重要段落人学生集体朗读等等,比如集体朗读历史课本中有关的制度、政策、意义、危害等方面的段落。利用这些方法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要让学生的眼睛看着黑板、看着老师,耳朵注意听,手要在书上做记号、口要大声朗读、记忆,把他们的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灵活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排除一切干扰课堂学习的因素。教师对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会有一定的预想和备用方案,但不可能预测到一些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那么当课堂出现偶发事件时,为了不影响教学,教师就要灵活机智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大动干戈,激化矛盾,两种做法都将影响教学。首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气上心头,要冷静分析出策略。教师不要面子观念太重,双方都能够有台阶下。其次,是化干戈为玉帛,排除一切干扰课堂学习的因素。

第二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阿旺中学政史地组

毕正琼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的普遍现状是学校开设课时少、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学习兴趣低,而从2012年以来又被纳入了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为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教学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锤炼教师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关键词】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在初中学段开设的各门科目中,和传统的“主科”语数外相比,历史学科向来不受重视。那么,对于这样一门传统学科,针对课时少、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要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要使学生有效学习,以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越成绩,归根结底的着眼点和主阵地——就是课堂,是40分钟的高效课堂!下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历史课堂高效,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是太阳,学生是向日葵,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旧观念,把原来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主导地位变为辅导地位,把课堂上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和书本更好地对话,把过去那种填喂知识的方法改为让学生自己吃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

例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我改变了以往一来就讲的教学模式,先问学生: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的《满江红》吗?如果不太清楚的同学,还可以先看看书上的相关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回答。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岳飞的历史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有的学生甚至还说出了岳飞“还我河山”的名句,让我惊喜不已。这样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师生互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个性,从而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达成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样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难道不是高效课堂的内涵吗?

二、营造教学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形成良性互动,这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专题时,可让学生看图片,了解吸食鸦片对人肉体和心灵的摧残,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及补充的相关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当时鸦片走私对清政府经济、军事、贸易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危害,然后提问:假如你是林则徐,你该怎么办?要不要禁烟?如何禁烟?在这样的情境作用下,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这样,知识和教学目标在创设的课堂情景中轻松完成。学生也感受到历史课原来也是如此引人入胜的,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三、带领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学习要有效,方法很重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通常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归纳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时,我和学生共同梳理出八个历史阶段:

(1)、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侵略、抗争、探索)(2)、1919.5.4——1927.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北伐)

(3)、1927.8.1——1937 国共十年对峙(五次大“围剿”、红军长征、农村包围城市)

(4)、1937.7.7——1945.8 八年抗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5)、1945.8——1949.4.23 解放战争(重庆谈判、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6)、1949.10.1——1956年底

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

(7)、1957——1976.10 探索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8)、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城市、沿海 这样归纳梳理了线索以后,再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清楚明了多了,学生也易于掌握。

2、从微观上探寻记忆捷径,巩固知识要点:

(1)、口诀记忆法:例如在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共的重要会议时,我和学生共同编了如下口诀来帮助记忆:党的创立是一大,抗战胜利是七大,首次提出十二大,基本路线十三大,市场经济十四大,指导思想十五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简单明了,学生记得又牢固。

(2)、五“W”叙述法:五“W”即why(原因)、who(何人)、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 about(怎么办)、how(怎么样)。这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条理性。例如对“西安事变”的叙述: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在中共的多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这样来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就不容易遗漏,也便于记忆。

总之,对于时间久远、知识点繁多的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锤炼教师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有人说,经典的教学语言可以“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其魅力之所在。的确,教师通过对教学语言的锤炼,通过对时而简洁凝练、时而幽默风趣、时而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的选用,就可以让让许多抽象的知识具体起来,让许多平淡的知识生动起来,让许多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从而成功俘获学生的心,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台湾问题时,针对网络上众多台湾不愿回归祖国的舆论,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给学生讲了一个台湾士兵的故事:在解放军炮轰金门时,有一个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士兵奉命在岛上戍守,他每天一边站岗一边眺望着大陆,望呀望呀,终于有一天夜里,趁着夜色他跳进了海里,向着大陆的方向游去。后来被抓回去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法官问:“你为什么要当逃兵?”士兵坐在审判席上,低头沉默不语。法官再问:“而且,你明知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游到对岸,为何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再三追问之下,这个士兵慢慢地抬起头,泪流满面地说:“因为——我想妈妈!”说完哽咽无语。审判席上也鸦雀无声。最后,法官说:“作为一名军人,你触犯了军法,背叛了三民主义,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如果我是你,我早就跳了。”故事讲完后,好多同学都在擦眼睛,大家都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之后,我引导学生依托这个故事,就台湾回归问题展开讨论,经过热烈的探讨,学生一致认为: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血浓于水;台湾一定可以回归祖国,因为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强盛,蒸蒸日上。

所以,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选用深情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往往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在历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大力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兴趣,从而最终帮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我想,这应该就是高校课堂的魅力之所在,也是我们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孜孜以求、努力达成的目标之所在。

第三篇: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庆坪中学 赵新军

摘 要: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高效课堂已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初中历史学科的课堂建构,高效课堂是方向也是追求。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最终要落在“三维目标达成度更高”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两个落脚点上。围绕这两个落脚点在具体实施上,则突出体现在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在课前准备上,首先要高效备课,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材意图;其次是加强“学情”研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要精心组织,在问题的设计、学法指导和课堂活动上要重视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发展,从而营造出理想的课堂氛围,成功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学科 高效课堂 构建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在我们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低效”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也厌教,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毫无乐趣和生气,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教师如何“教”,落实于三个指标:一是教师能够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过程;三是教学中要适时通过跟进、监测、反馈、消化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学生如何“学”,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学生对历史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不难看出,历史高效课堂的打造,最终落在“三维目标达成度更高”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两个落脚点上。这两个落脚点归根结底还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高效课堂的构建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本文试就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谈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此外,还要了解学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第一,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的低效是由于教师对课标、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由此又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要求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实现高效课堂的首要标准是“三维目标达成度更高”。准确把握目标,必须厘清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制定所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把握课程目标的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学习主题中内容标准的不同学习层次的要求要能认真分析、准确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才能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才能真正在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上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如在中国古代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个学习主题下,列出三项内容标准:(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第(1)项为例,用了“了解”这一行为动词,属于最低的“识记层次”。“政权分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而三国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表现统一与割据矛盾最为典型的时期,很具有代表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统一与割据的矛盾这个核心,这样我们都能把握住中国历史上的这个重要历史现象。“民族融合”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第(3)项用了“概述”这一行为动词,属于理解层次,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历史现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人通婚”等措施,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的实行,在语言和血缘上消弭了民族界限和隔阂,对于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意义。

第二,加强“学情”研究,以学生发展为需要

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历史课堂的高效必须是学生“学” 的学的高效。传统的教法和学法要进行彻底的“革命”,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转变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 2 出学生的“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上备课、上课。充分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1、抓好课前预习,认真了解“学情”。预习是学习的起点,除了起到“先学”的作用外,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据此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无一例外的是,走在全国课程改革前列的一些名校在发展学生的方法上都使用了一些重要的预习媒介。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杜郎口的预习提纲、兖州一中的导学案、昌乐二中的“两案并举”等,都是实现预习的好方法。初中历史学科寓知识于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好学生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当中完成知识的预习。使课堂教学预习先行,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师由此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教学环节。课堂通过对抗质疑、小组评价、当堂纠错、矫正反馈等环节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方法、体验成功,这就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学生“进步”和“发展”。

2、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显得冗长繁多,难以实现。如:九上《“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人教社网站有一篇教案的目标设计使用了418字,内容很多,包括了我们应该掌握的或能力拓展的所有目标要求,我们不少历史教师直接使用过。一堂课时间有限,要完成这么多目标很不现实,就根本谈不上高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根据课标、教材的实际确定目标。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分层目标。关注弱势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只有人人都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才是高效的课。教学目标制定的高低难易,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得失。提出适宜、适度、适当的目标,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理念,表现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过程认真组织,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把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课堂里发生的行为分为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所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事关高效课堂的成败。

第一、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八上《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为解决变法失败的原因,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有皇帝撑腰,并得到部分读书人支持的变法是否成功?问题二: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这个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好像没有思维价值,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于为第二个问题服务,对第二个问题有启发性。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获得“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这一信息。课堂提问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第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李炳亭在《现代课堂周刊》组织的《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讨论中说到,“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学生学的有效,才能证明我们教的有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历史学科长期以来,习惯于阅读、背书、做练习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于跟着教材学,跟着教师学,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如何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主”是学习的关键,方法是学习的依托。学法指导的重点要通过具体事例的引领、示范来体现,让学生从模仿、比较中体会感悟方法的巧妙。例如人教版七上《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由标题剖析入手,在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具体寻找思维的切入点、问题的探究点。时代是具体指哪个历史时期?推动变革人物是谁?变革的措施、作用、评价?变的方向?革的对象?变的动力?变的条件?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第三、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控制好课堂节奏

历史学科的课堂活动比较多,但活动与时间往往是一对矛盾,活动时间长,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活动时间短,又会影响效果;活动一旦失控,又会影响课堂秩序。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用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用合适的事例引领师生互动,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发展,从而营造出理想的课堂氛围。

1、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指向明确的学习要求。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 4 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要“学什么”和“怎么学”,学生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2、组织好“表演”活动。表演活动的开展要适时有度,要能够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活动要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实施,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来完成,并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有“表演”,不是为表演而表演。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是一位年轻教师上的《张骞通西域》,里面有个情节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前往西域,让学生课堂表演时,几个表演的学生又是忙换装,又是忙看词,上讲台后由于地小人多,“汉武帝”帽子又被碰掉了,笑的台上台下都合不拢嘴。这样的课组织的不紧凑,看似热闹,实际是混乱,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益。这种“表演”,对于课堂目标的完成帮助不大,对于学生从中也得不到什么,有的甚至起反作用,耽误了教学进度,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3、设计好课堂讨论(辩论)和交流。“思想”加“思想”可以产生“新思想”,课堂讨论是产生“新思想”的重要教学环节。但课堂的讨论、交流环节一定要加强管理。一是要设计适宜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份量、有意义、有价值,适宜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能引领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吸纳别人的知识;在观点交锋中,完善自己的主张;在质疑争辨中,生成新的观点,这才是组织讨论的价值所在。如七上《大变革的时代》中关于商鞅变法的成败、八上辛亥革命的成败、九上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九下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等都可以设计课堂讨论,讨论中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讨论的组织要严密。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一定要组织紧凑有序,防止课堂讨论形式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实行“同伴互助”,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四、教师懂得“放手”,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一节历史课下来,经常会听到有老师抱怨,“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不活跃”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敢放手,对学生不放心,总是以教师自己的说教代替学生的探究,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事不关已”的认识和“树下等枣”的习惯,教师再辛苦也博不到学生的认可,别说配合了。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敢于抛弃传统课堂的“不信任文化”,让“不放心”“不放手”变学生 5 为“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放心”和“放手”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或观点,实现自己的高效学习。我在八上《辛亥革命》一课处理难点问题“辛亥革命的成败”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学生在辩论中除了得到“成”和“败”的结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如果孙中山不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是不是成功了,而没有失败的一面?”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同学。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最终落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否完成”这个革命目的上,真正到达了问题讨论的实质,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敢于对历史事实进行假设,是学生辩证思维的突破,突破了历史遗存,突破了书本的禁锢,是“开放”课堂的结果。

总之,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功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备课不是单纯地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而必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做到高效严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目标的检测上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新课改的道路上,高效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问题和困难,只要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05月

4.张广利,《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天津教育》2008年05期 5.中国教师报,《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2010年6月23日B2版 6.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张四保等,《初中正史课堂教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年03月

第四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初探

钱建林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只有教学效率最大化且效益最优化,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要想课堂高效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案例为例来谈谈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导入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每一堂历史课都应该有主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既要从知识层面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在导入新课、分析长征的原因时,笔者采用了出示“战地日记”的形式。1934年9月6日 阴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的心情、,老蒋在对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四次围剿没赚到什么便宜后,接着又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五次围剿。

这次,同志们仗打得很辛苦,虽然我们坚持一年了,但也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看着身边的同志一个个倒下了,我们都很难过。为什么这场仗这么难打?我们会胜利吗?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这种形式,学生既觉得新鲜,也激发了兴趣。在小组讨论之后,得出“敌我力量悬殊以及博古等人决策的失误导致仗很难打;但我们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反对的是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我们唯有进行战略转移,避其锋芒,才能有更好地延续革命的机会”。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解决了长征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又顺利过渡到长征的过程这一知识点。

二、巧妙突破重点难点,引导互动生成课文重点是考点,也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需要反复打磨。作为历史学科而言,掌握重点就离不开背诵,而背诵往往是学生不太情愿做的事情,所以变换不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变要学生背为学生主动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节课中,讲解“遵义会议”这一重点时,笔者采用了撰写导游词的形式。

近期我社将推出“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因业务需要招聘一名导游。要求熟悉红军长征路线及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意者请完成下列面试题,择优录用,工资面议。面试题:请为遵义会议会址写一段导游词,着重向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导游词示例:欢迎大家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我是本次的导游王晓,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小王。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现在大家可以到会址前拍照留念了。)

江海旅行社

2012年11月19日

小组合作撰写解说词,然后请学生到讲台上作介绍,学生踊跃参与并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但要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该知识点还需进一步打磨,笔者又采用了示意图讲解的方式(见下图),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遵义会议的转折性意义。

每一节课的难点问题往往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需要教者巧妙设计,“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愉悦中自然而然地突破难点。本课介绍到了长征的路线,因涉及的地名繁多,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概念,容易混淆,颠倒顺序,笔者将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踏着先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的方式。具体设计如下:

请依据长征行进的过程将下列地点排序,并描述出在这些地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向全班学生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学生领到任务,迅速整理好长征的路线及重大历史事件并积极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看着学生们的兴奋劲,笔者提出:“我们既然重走长征路,那我们一起看长征历经了哪些省份?在这些省又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笔者演示动态地图,引导学生边回答边记忆相关知识点,学生们小组竞争激烈,争先恐后,把这一难点于无形中消化。

三、适时勾连历史现实,促使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外,还要注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伟大的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也值得发扬光大,要让学生继承、弘扬这种精神,首先需要学生去理解长征精神,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出示材料:“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长征,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行军速度,可说近乎奇迹。”奇迹的背后,我们红军历经了多少的艰难险阻.遇到了多少的困难和问题,你知道吗?我们的红军又是用一种怎样的精神克服了这些困难呢?如果你是当时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名随军记者,那就请你为我们写一篇这方面的随军报道吧。

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报道后,教师总结长征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勇于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吃苦,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然后进一步联系现实升华情感,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长征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是长征精神。你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生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呢?”这样学生的回答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五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研讨会汇报材料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汇报材料

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才能上好一节高效课。体会到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思想,有底蕴的。

具体过程如下:

4月27 日下午听了三节公开观摩课,首先是张庭银老师的,《中外交往与冲突》,他利用热点导入,创设情境,然后出示学案,落实课标,学生能够通过这次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收获很大。深刻认识到进行合作探究,想象完成郑和下西洋的经历,各学习小组的组长主持检查小组填写情况,推选小组最佳问题,将最佳问题展示给大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实现三维目标,体现了35x教学策略。理念先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回答问题,效果很好,真是一堂高效生动的历史课..其次是刘扬老师的《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这是一节复习课,他这节课理念新颖,设计合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整节课线索清晰,知识连贯,注重时效性。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复习效率高,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自学时间太长,题目太多,形式单一,体现不出多样化。

4月28日上午,听取了几个老师的典型发言。韩吉祥老 1

师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他校构建“自主互动感悟创新”型历史课堂模式的构建,引导学生学习有生命的历史,从而形成高 品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邱晓梅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情趣相融,互动有序”高效历史课堂的探索与构建,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手段,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充分体现。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保持,达到乐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的效果,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讲稿[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议怎样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小议怎样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洛川县石头镇初级中学 王延平 在我们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低效”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也厌教......

    高效课堂培训讲稿演讲稿

    一、 高效课堂的概念1、定义: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

    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心得专题

    感悟交流碰撞提升 ——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的学习心得 我们参加了在费县杏坛中学举行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体会到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存在......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议心得体会5篇

    “你和我”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议心得体会 4月27日至28日,我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议在费县举行,能参加本次研讨会,离不开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颇感幸......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来凤县旧司镇高洞中学:张斯军 电话:***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在引导学生如何开展“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方面......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高效课堂模式讲稿

    找准支点推进课改近年来,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大胆探索,不懈实践,发掘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互助、训练、疏理”四维课堂教学改革路径。这一路径具有“自由”和......

    浅谈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科小组长”促进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科小组长”促进高效课堂彭春兰 宜宾南广【摘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以“学、议、讲、练”为教学课堂改革模式,进行着教学育模工作,这种模式下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精致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精致课堂 作者:薛立权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精致课堂呢?笔者认为: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