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9: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史读后感》。

第一篇:近代史读后感

在其位,谋其政

——读《北洋大时代》有感

从小到大,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中对于北洋时代的描述都是“军阀割据”、“军阀混战”这样的词语,可是北洋大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两个词语就可以涵盖一切吗?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关注那些大师,以及那些大师背后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细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说或许不是很恰当,可是那个时代的大师都不只看眼前。就像末代状元公张謇:“考得状元官拜宰相”代表着封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在他没有被统治者贬斥,相反倒十分推崇的时候,却选择毅然下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深谋远虑,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热爱。他选择了“实业救国”,他风风火火地兴办产业,在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他又想到了孩子;想到了教育,于是他开始兴办学校。从政、经商、到办学,一步步走下来,他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样都尽自己全力做到最好。这样的大师,看得高,所以才走得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还记得《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杨荫榆吗?“三一八”事件后被妖魔化了的她只能逃回苏州老家,可就是在苏州,被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学生不被日本兵强奸,多次到日本司令部进行谴责。因为这,她遭受到了日本方面的多次威胁,最终甚至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就是这样一位民族勇士,被黑了上百年。没错,她是不应该开除学生自治会成员。但是在她的职位上,这就是她的本职工作。为了缓和与日本方面的关系,她只能这样做。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此行是错的,因为她或多或少减少了学生的民主激情。可她在苏州为保护那些女学生的而被枪杀了的事情,又有哪些人记得呢?很少有人记得,甚至很少有人记得她。就算记得,也只记得她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坏人之一而已,她兴办女学、保护女学生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知道。不论是学校校长,还是私塾女教师,她的本职工作都做得很好。可是我们就因为她做错的一件事情,来全盘否定她的人生,真的好吗?

殊途终难同归。在北洋大时代里,几乎每个人都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为自己的理想国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可是每个人的方式方法又大不相同,有的想要搞君主立宪;有的人想要民主共和;后来又出来个共产党。就算单单是民主共和,陈炯明和孙中山的想法还不同呢,更何况是这么多的思想。像美国当今的两党制,即使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他们处理矛盾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像一根外表看起来很正常的萝卜,可是它里面盘根错节,甚至空心了,那它还会好吃吗?因此我认为,北洋大时代之所以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本质上是因为大家的思想不同。每个人都盖自己的小房子,终究不能建成一座高楼。“在其位,谋其政。”更应该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上使用。

“影视剧就是用来娱乐的。”这是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的共识,可这绝不是正确的看法。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传播媒介,它有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今时代“民国风”盛行,影视剧也大行其道。可是随着书本越看越多,越发发现这些所谓历史剧中与历史相悖的内容实在太多。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这段历史很容易就把影视剧中的内容信以为真。作为影视剧,对历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本无可厚非,可过于篡改历史,未免太不把自己的责任当回事。当今时代,“民国风”十分盛行,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民国剧”产生了。作为影视剧的生产者,应该坚守岗位,理性生产新剧,绝不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就肆意篡改历史,误导群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些真正做实事的才能被世人铭记。“在其位,谋其政。”是应该被任何时候铭记的信条。

中华女子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作业

课程名称姓 名学 号院 系班 级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丁甲第

文化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150502018

第二篇:近代史读后感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辛亥:摇晃的中国》读后感

张鸣一书《辛亥:摇晃的中国》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在张鸣看来,立宪制相比共和制更加符合当时的国情,立宪制推动士绅阶层分享权力,实行地方自治,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平过渡。也正是由于立宪派的参与,辛亥革命的火药味没有那么浓。当时除了立宪派、革命党,还有一个保皇派。保皇派的目的是救大清,然后救中国;立宪派是救中国,顺便救大清;革命派是只救中国,不救大清。清朝也知道立宪有助于保住江山,所以才积极推动立宪。从现在看来,当时清朝的预备立宪其实已经走得很远了。而革命党人似乎更加注重抓权,他们明白一旦朝廷立宪成功,革命也就夭折了,权力更无重说起,所以清朝决心立宪之日,也是革命党疯狂暗杀作乱之时。如此说来,立宪其实是避免动荡的一条生路。可惜朝廷对于立宪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立宪的本质是与士绅阶层分权,保障士绅阶层的利益,从而稳固大清。年轻气盛的皇族们只知道嘴里说立宪,手里却积极收回权力,这使得一切努力最终覆水难收,使改革的运行脱离了立宪的轨道而进入革命派的掌握。虽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准备好偶然的大变革,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辛亥革命之所以在武昌打响,看似偶然,其实其中包含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从1840年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从未放弃对于国家命运的探索,但在地主阶级的革新运动、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均失败之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暴力的革命运动必然会走上历史舞台,所以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其实是持久的制度困扰和变革焦虑。”在先进的中国人和知识分子精英们信奉的进化论历史观里,制度的演进,是进化的必然,已经进化到先进的制度,任何“退步”,都是开历史的倒车。或许清末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选择,是慢慢走向代议制政府的最好路径,突然在落后的国情上学习最先进的共和体制,并不是中国的幸运。那群满怀救国图存理想的革命党稀里糊涂偶然的获得了武昌首义乃至推翻满清成立民国的胜利,却极可能在国家整体发展轨迹上拔苗助长、适得其反,革命不仅没能解决旧的问题,还产生了新的问题,退无可退,历史就只能继续以破坏性的方式往前走,正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继续革命,更激烈更深层次的革命。

“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

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张鸣的这部书不是历史史料的堆砌,也不是那种大话版的历史演义,它是翔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想像和推理。它涉及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在革命大潮中的各种势力构成的分析,理念的碰撞,以及新旧两种力量的政治、文化的对比和较量。

作者对待历史是严肃的,但他没有一本正经的教条,而是轻松自在,但由于其犀利毒辣的眼光,剑锋所指,还是一剑封喉。可以说,这本书有足够的阅读快感,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论文,而是具有文学的想像和修辞。然而,它的文学性并没有削弱它的真实性,因为,作者没有随意到杜撰历史,没有调侃到大话历史。这是一是综合了历史、文论与文学等诸多因素的跨文体写作,它严谨,但不失诙谐,轻松但不减深刻。它消解的是辛亥革命的符号化,还原的是具有戏剧效果的革命现场,让正面的、反面的历史人物放下后人描摹的脸谱,回到有血有肉的生命本原。张鸣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近代中国近代史的常识普及,让那些边缘的秘密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让后人重新认识那段峥嵘岁月下掩盖的荒诞与理性,混乱与构建,偶然与天道,并借此恢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对历史篡改的警惕,进而懂得,捍卫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精神,和普通民众理性的尊严。

第三篇:近代史读后感

《论持久战》读后感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论持久战》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无论军事上还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都很有借鉴意义!文中主要阐述了,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环境不利于我方时应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则必胜.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强于我时这两种论调就不现实,必然导致客观失败。它主要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 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其实,论持久战这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将抗日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而现在再重读论持久战时,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喻为“犬牙交错”的战争。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错”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错”这一成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了必胜信心。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后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

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这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论持久战》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第四篇:近代史读后感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史,从来不是简单的了解一段过去而已,而是为了更好的放眼未来。过去过不去,未来如何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近代史,完全称得上是一部血泪成长史:先饱受屈辱,后觉醒做主。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两次,第一次读只当是看个新鲜读读故事,而最近第二次读,却有了更深的一层体会。从来都说民族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关系千丝万缕。其实不仅因为民族和个人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关系,除此之外,个人的成长是与一个民族的成长多么相似:在无知的襁褓中成长,没见过真狼的犀利,还觉得自己养的哈士奇挺霸气。未经过枪火血肉模糊的洗礼,还以为刀枪武功依旧天下无敌。经历过成长带来血肉模糊的残酷撕扯,疼痛中爬起来发现,原来拼爹靠妈和所谓有好往来的朋友都不能成为靠山,自己才是自己坚实的后盾,最后不再天真的强大起来。先给这本书一个大体上的评价:蒋老所撰写的中国近代史客观公正,笔墨简明、叙述直接,非常明了的阐述了中国近代史。绝大部分地方专注于主干,学术思想跟我们平时接触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一样,侧重于探讨中国人不断探索的过程,最后归结为三民主义解救中国。可能由于范老留洋的背景,所以对外国列强的侵华事件则着墨较少,因而感情上也不够充沛。但理性和感性之和其实是守恒的,理性多点感性便少点。牺牲了情感共鸣,却也换得了陈述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客观公正。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界定,讨论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便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全书又由此主线分散成两条叙事线索: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第一条,近代中华民族各阶层御国自救是第二条线索。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但发展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想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似乎也无法得出答案,但他依旧看到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正中下怀,命中要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的当初便立马走上维新亦或是大刀阔斧的革命之路。所以作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救国方案,他十分看重“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范着眼于剖析它们成败的原因、得失和可取之处,从汲取的教训中,反思国家前途命运,未来的大体走向。正如文章开篇所说,读史,从来不简单的只为了了解一段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摸清未来。

恭亲王奕欣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是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作为一个在天津读书的学生,尤其是天大的学子,洋务运动的历史是不可不知的。好比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没见过猪跑,好歹听过猪叫,身处历史某个转折点的发源地,总得略知一二,能说出个三四。第一个方案里,我最感兴趣的人莫过于曾国藩。曾国藩的洋务成就在于全力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该厂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机器厂。

而对于曾国藩,除了这些硬成就以外,他的待人处事之道更吸引人。例如天津教案,洋教在中国由接受到排斥的过程,实为中西国力此消彼长的变化,也是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神权文化根本冲突的反映。这是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背景。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中,宁愿得罪自家人,也不敢侵犯法国人。其中的思想是什么呢?是避战求和,委曲求全。曾国藩的外交思想来源于中国儒家和为贵的传统智慧。他沿用汉唐时期礼遇外邦的手法去面对工业化的欧美列强。但十分显然的是,他没有完全看清世界的大势,他陈旧的手法瞬间失去了表现力。

在彼强我弱的世界形势下,曾国藩反对朝廷清流们杀之而后快的书生之见,在津门论道中他也明确表示不支援李鸿章在外交上的痞子手段。他认为只有以和为贵,暂保大局,暗自谋求自强。

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争当民族英雄。为争当民族英雄,坏大局,导致更严重的主权损害,这样的民族英雄也只是逞匹夫之勇涂有其光环而已。一个家庭里的男人最尴尬的便是婆媳关系的两难。曾国藩便是遭遇了历史不待见的两难尴尬,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势。

总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个方案并不成功。治标不治本,注定失败。

之后还有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的第三个近代方案等等,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所以引出了范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在当今看来的确欠合理,但以当时的视角来看,何尝不是一种充满勇气的突破性尝试?

对历史的重组和对一些传统人物从全新的正反结合角度进行了平息。例如义和团、太平天国,在历史课本上几乎都以正面形象出现。范对他们先提出了正面性评说: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还包含有愚昧的起因:“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于传统人物,例如林则徐,丁汝昌,同样从辩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丁汝昌,历史课本里将他定性这次海战中的英雄。但蒋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引用原话说:“当时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历史从来都不只是简单寥寥几句便可陈述的。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范对林则徐的评说,这位1840年最早的鸦片战争英雄:虎门销烟,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然林则徐进行了虎门硝烟,买了大炮,做了一些外国刊物的翻译,但范肯定之后却从另一角度进行了颠覆评说:“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也就是在范看来,林更重自己日后万古流芳的名誉,而非真正充满大无畏的去救国救民。因而功过参半。

这本更多充斥着理性的历史读本,更符合我对历史探寻的胃口,并且相对于百家讲坛里的说说故事,我更喜欢蒋先生对历史引申到对未来的探寻。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

曲折的道路,必然是走了弯路。

现代化,近代化是什么?现代的人未必都能明白,不是有了高科技工厂,有了这这那那就是现代化了。现代化的社会,意味着现代化思想的人合现代化的制度,这些是树根,而工厂,汽车,飞机等等,这些是结果。中国的革命历程,就是一部在外敌的压迫下,社会通过血腥竞争淘汰,不断进步的过程。

理性分析历史来龙去脉,不逃避,不抗拒,看时代来袭。总有弯路走,总有血要流。人,民族,国家,世界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伤痛。读史学史分析历史,过去过得去,未来才会来,而且,会是个更好的未来。

第五篇:近代史读后感

平凡中见真实

——读《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后感

读过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一下子改变了对历史故事枯燥无味的印象。这本书通过从不同方面的小故事来反映了当时的官场,包括为官之道、生存之道、官员间的尔虞我诈、百姓的反抗以及官员与百姓的斗智斗勇。因为都是以一个一个小故事来呈现,加上笔者写的幽默诙谐而又讽刺,所以读起来很有趣,读过一章就忍不住往下读。

书中没有太多让人熟知的大人物,都是一些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人物,而正是这些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品质反映出当时时代的风气,也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平凡的才最真实。当时的境况就是官员同流合污,搜刮百姓是他们的利益所在。而百姓就成了冤大头,只能忍气吞声,如果告状的话风险极大,甚至可能被加上造反的名。所以说我觉得啊,一个王朝的覆灭不仅仅是暴君昏君的原因,确实,在权力大小上皇帝处于优势,官僚处于劣势。但是在信息方面,官吏却是处于绝对的优势。比如说某一个地方有天灾民不聊生或者是地方官压榨百姓,往往到了上朝到了皇帝耳朵里就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官僚们封锁、扭曲真实信息才是最可怕的,自下而上没有一句真话。加上制约和监督机制压根不完善,所以官员们就更加放肆更加无法无天。所以说如何依靠有力有效的法律完善制约监督机制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点,或许可以说是让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首先,我想一本书对读者都是开放的。在读过吴思的这本书后,一方面,也许老百姓会更深刻的认识腐败、官员可能从中吸取教训、决策者看了能更周详的考虑防微杜渐治标也治本;但是另一方面,老百姓更多的是谴责甚至产生消极想法、腐败者也许会现学现用更好的利用潜规则为自己谋利。所以我觉得书里更注重一种历史真实,但是弱化了情感真实。也就是说我只看到了所谓的潜规则对官员的支配,他们对潜规则的真实态度和情感没有充分展现。比如他们对有切身利害的事和对与己无关但是性质相同事态度是否有区别?书中对于正面印象研究不深,而这些问题我觉得有助于丰富和加深我们队个人道德和“潜规则”既妥协又冲突的复杂关系的认识,也会正面价值反面价值达到平衡。

不管是明朝的官场风云,还是当代的政坛暗涌,最平凡的才是最真实的。不管是笔者、当权者或是旁观者,一个“真”字,足矣。回归到最平凡的自己,知足常乐,向善若水,那么,则天下太平。

下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蛙》读后感近代史

    xxxx大学 笔记 时 间 学 生 姓 名学 号院(系) xxxxxxxx学院近代史纲要 读书笔记 xxxx年xx 月xx日 xx 《蛙》读后感 “我这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恶臭。”姑姑如是说。 《蛙》......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一段用中华儿女血和泪拼成的历史,一次次的屠杀,一次次的割地,一次次的赔款······屈辱占据了每一个爱国儿女的心,同时它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2X16罗田田 读完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主要围绕中国能否近代化及如何近代化,对于近代史上本书主要在对于19世纪没落的中国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

    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学号***719 姓名 刘利 年级专业 17级软件工程 班级三班 自幼时便知中华近代有一段伤感的、痛苦的、饱含血泪与屈辱的被侵略史;及长观史书、明......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从中国外交形式的转变看近代中国的衰落 古代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自然少不了与其他各国的外交活动,而与周边各国的交往则由来已久......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后感 一作者认为外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认为他们入主中原,仅仅是因为中华民族一时的内乱,反映了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他们认为国家的衰亡,是满清统治的 无能与腐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始于1600年的清始,至今有400多年,令我觉得「惊奇」:四百年的历史也称为「近代」。 这也好,刚好承接黄仁宇的《万曆十五年》。 此套书涵盖了中国......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篇一: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