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生活的知识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经济生活的知识
2、注: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目
头,到2010前的发展势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材料: 目前,几乎在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分析说明汽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怎样才能既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又尽量减少其负效应?(6分)
1、(1)图表反映近年来我国汽车销售量不断增加,出现汽车消费热。(1分)这是因为: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2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②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汽车消费;
同时,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产量的增加,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从而促进了汽车消费。(3分)
(2)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汽车销售价格,来扩大汽车的国内消费,包括农村市场。同时开拓国际市场,使中国制造的汽车走向世界,从而扩大消费。(2分)企业要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节能、性能好、价格廉的汽车产品。(1分)
②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减少汽车消费的有关税收、收费等措施,来扩大汽车消费。通过对低排量、低能耗车的鼓励政策,引导消费流向,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城市公交交通事业。(3分)
2、材料一: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08年长三角经济虽然增速趋缓,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亮点: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都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短腿。2008年,长三角消费增幅首次超过投资增幅和出口增幅。②长三角16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第二产业。③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幅达到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值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速。
(1)概括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长三角经济运行的哪些信息?(6分)
2、(1)2008长三角经济增速趋缓,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减弱,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打下基础。(6分,每点2分)
材料二:在“长三角”经济中,江苏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江苏的小康应是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6分)
(2)江苏坚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是因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江苏坚持“富民优先”的方针,实现率先发展的需要。(6分,每点2分)
材料三:中国经济正遭遇周期性回落及经济转型的叠加压力。长三角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专家认为,经济转型这根主线必须牢牢把握,这是发展到特定阶段必然要跨越的。如果不想顺势调整,不愿痛苦转型,只想“忍一忍、挺一挺”,就会延误时机,愿望落空。
(3)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长三角地区怎样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提出建议。(6分)
(3)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协调性;②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③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稳定外贸出口;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⑤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 富民优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分,每点2分,最高分不超过6分)
3.我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89%,而发达国家为70%以上。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消费市场低迷,而储蓄总体却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中央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国内的消费需要,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享受国家13%的财政补贴。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答:(1)背景: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居民储蓄热情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减,我国消费市场低迷,居民的节节俭消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2)基本理论:我国政府提出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充分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1
(3)意义: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才能有效调动国内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在逆境中保持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才能促进经济?。
4注: 2010年上半年国产汽车销量为718.53万辆,已稳居全球第一。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汽车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私人轿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很多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
材料二: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不少城市逐步呈现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城市病”,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结合上述材料,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图表1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在联系?(4分)
4、(1)图表1反映近年来我国汽车销售量不断增加,出现汽车消费热。(2分)
内在联系(因果)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消费。(2分)②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汽车消费;同时,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促进了汽车消费。(2分)
(2)面对“城市病”,汽车生产企业应如何调整发展思路?(6分)(2)①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调整生产规模,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节能、质优价廉的汽车产品。(3分)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3分)
5.材料一: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处遁形;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调控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其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互联网经济3倍。因此,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把加强国际交流和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重要途径。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将物联网纳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大力扶持。
结合上述材料,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物联网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1)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使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诚信经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分)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该如何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6分)
(2)①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信贷等经济手段,来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结合。(6分,每点2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经济生活 知识要点
争分夺秒15天 1经济生活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信用工具:信用卡(功能)、支票
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人民币升值,影响有: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二)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关系(其他间接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三)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以及消费心理等。
消费类型
(1)按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按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2.正确的消费观
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理智消费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联系当前的热门话题“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的意义:(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现代企业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公司的优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1)企业兼并的意义: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②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的意义: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最光荣。
(2)就业的意义:是民生之本,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就业对策: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有哪些权利: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⑥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原因: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做法: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正当途径加以维护。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六)银行与投资
1.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存款利息及其计算
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2.投资
股票
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
于企业的利润;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受到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有可能遭受损失。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商业保险
是规避风险的投资,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此为新增知识点)
(1)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指经济活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八)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
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
(2)财政的作用
①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能促进资源合理配。如“舟山跨海大桥建设”“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等。
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教事业。
④保障人民生活
财政巩固国家政权;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渠道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主要因素。
(3)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4)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盈余。
2.征税和纳税
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的种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①增值税的作用:增值税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
①偷税;②欠税;③骗税;④抗税。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①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市场秩序
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措施:第一、遵守市场规则。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第三、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①经济手段: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调控;②法律手段:国家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进行间接调控;③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控。④三种手段各有所长,要综合运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十)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基本实现工业化,③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⑤社会保障体系健全,⑥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⑦生态环境更加良好。
2.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其他还有市场、技术等全球化。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3)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不利影响(挑战):(1)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2)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补充: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或者浙江省要: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E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等等)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2)为国际贸易制定基本原则和协定(3)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④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⑤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⑦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2)不利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目的:在更大范围、广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走出去”的对策: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第三篇:《经济生活》知识要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
.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
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
.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
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3.什么是外汇、汇率;
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
.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
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
.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
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
.公司的特点;
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3.公司的组织机构;
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
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
6.企业兼并与破产。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要点有:
.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作用;
3.我国的就业问题;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
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
.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
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
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
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要点有:
.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
2.股票投资收入的及特点;
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
4.保险的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
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
.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知识要点有:
.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
.财政收入的种类
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财政支出的种类;
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的知识要点有: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
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
.税收的含义及特征;
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
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
第二框“依法纳税”的知识要点有: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
.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
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要点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
.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
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要点有:
.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
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要点有: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
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四篇:《经济生活》第四单元主干知识整理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主干知识整理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市场经济的含义: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
3、市场是通过________、价格、竞争三个要素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
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 _____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________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进步,促进__________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_____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_______,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_________。②市场调节存在三个弊端: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_____、_____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_____
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________来维护。②形成以_____为支撑、_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5、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①诚信经营是企业的______。②市场交易必须遵循______、平等、公平、__________原则。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④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扩大______________,危害社会。⑤形成以________为支撑、_____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________________的治本之策。
6、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措施:①建立以产权为基础、__________为支撑、___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
用制度,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度。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________、________,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__________。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________,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______________、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________的主体地位。②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
强有力的_________。
8、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________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__决
定的。社会主义_________及___________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_____________,增加就业,稳定_________,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应该以________手段和_______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_______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9、全面小康的目标:①_________ 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②
人民_____________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_______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④各方面___________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①增强发展__________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②全面改善____________。③建设_____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①第一要义是_________。②核心是____________。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
______________。④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
1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体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①提高_________能力,建
设创新型国家;②加快转变经济_____方式,推动__________优化升级;③统筹_____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加强_________节约和________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_____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3、提高_________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__________的关键。要求:经济建设要紧紧依靠_________和________。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______、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____________转变,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__________、劳动者素质提高、____________转变。
15、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_______________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_______________、经济效益好、_______________、环境染污少、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16、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_____全球化、_____全球化和_____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_____。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_____的。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________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________水平的提高以及________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________,_________更加严重;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_________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________”,我们应当抓住机遇,__________,趋利避害,_____________,勇敢地迎接挑战。
17、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________。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宽领域、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8、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______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___________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________________、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___________,促进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_______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___________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___________,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19、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措施:①拓宽对外开放的______和______,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②坚持“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战略。③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0、如何更好的 “引进来”:要创新利用外资________,优化利用外资________,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____________、产业升级、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的“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________,支持企业在________、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__________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__________和国际____________。
第五篇: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系统整理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作用:(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12、宏观调控
(1)必要性:A、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B、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定义: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A.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实施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大类型。
B.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
C.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6、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还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具体“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国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的秧及他国,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有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国际风险进一步拉大了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差距。这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有直接关系。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们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状况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发达国家财富不断增长,发展中国家贫困不断加剧。
(4)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6、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年1月1日。
(1)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9、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2)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定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3)“引进来”——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② “走出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家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③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A、要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B、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10、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1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怎样反倾销)
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
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④加强宏观调控,对外,出口企业支持,各种手段。要加强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创造良好法制环境,整顿和规范我国出口秩序,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⑤要完善对外贸易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培育一支懂国际法律和世贸规则的队伍,切实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⑦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2、.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企业应该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要制定符合自身的国际经营战略。必须有世界眼光,为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作出积极贡献。
②企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自主创新、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
③转变观念,从以量取胜转为以质取胜,要诚信经营、培育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必须加快采用先进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推进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扩大安全优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④要研究遵循利用WTO及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不断提高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能力与水平,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⑤要加强与国内同类企业的合作,防止无序竞争。
⑥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使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⑦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