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9:1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

第一篇: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

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四)定量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相互渗透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我国的化学是从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

一、中国近代化学教育 1.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

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江苏无锡人。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攻打到苏州、无锡,建立了政权,徐寿改习所谓格致之学。1855年后的几年,徐寿去上海从合信的《博物新编》中学到一些化学知识,并且做了一些化学实验。1861年,由于徐寿“能晓制造与格致”而被吸收到曾国藩手下当幕僚。1867年徐寿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对船炮、枪弹有所发明,能自制强水、棉花(即硝棉)、药汞(雷汞)等等。但徐寿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还在于译书,前后达17年之久。

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的书籍共13种,其中大多数是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7年)影响较广,书中概述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是专论无机化合物的。还有《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等书。再加上徐寿儿子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定性分析)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制酸、制碱等化工方面的著作),上海江南制造局前后共出版8种化学书籍,可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化学知识。可以说徐寿是化学教育的揭幕人。还有一些期刊,如《中西见闻录》是包括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种综合性期刊,而《格致汇编》则是我国早期一种专门刊载自然科学内容的综合性期刊。《理科杂志》(1906年)、《科学一斑》(1907年)、《广州化学会实业报》(1910年)等。对于现代化学起了较大作用的中国科学社,创立于1915年,出版《科学》杂志,其中登载许多化学文章

上海江南制造局为训练所需人才,于开办时即附设机器学堂,教授有关制造方面的科学,化学为当时教授科目之一。可以说,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之年即可看成我国化学教育肇始之时。清政府还在南京、天津、威海卫、广东等地设立水师、陆师等军备学校,其中也有教授化学课程的。至于为训练外交人员而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方言馆(1864年)等,起初仅教授外语课程,后来有的添设科学课程。在1866年始设化学课。

虽然当时施行新式教育的学校,大都有化学课程,不过这类学校开办不多,故化学教育的范围极为有限,而且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军备制造与翻译人才,用以抵抗外侮之用,与国家的正规教育毫无关系。国家取士之道仍为八股试帖这一条路,化学及当时所授的其他科学,在教育制度上无地位,这种情形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后开始有所改变。

自从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办到甲午之战,恰恰30年,这是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只是其教学仅限于当时所设的特种学校,学生极少,没有任何成效。只是在翻译西方化学书籍方面,稍有功绩。2.1911年前后的化学教育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中国又败。朝野有识之士皆要自强,必须全国变法于是发起革新运动。1896年清政府下令,自京师以至各省州县,皆设学校,阅2年。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各地亦相继设立各级学校,到1905年,科举废止,各级学校更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建立。为使前期所创办的方言馆与后来的学校有一定制度可依,始订立有系统的教育制度,首颁《钦定学堂章程》,继有《奏定学堂章程》。以后的学制虽屡有修改,但大体变化不大。现行的学制系统,亦完全由此增删而成。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称癸卯学制),是以政府法令的形式规定化学作为各级各类学堂的必修科目和内容,使化学教育形成体系,并在全国广泛地、逐步地开展起来。癸卯学制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创造条件,陆续开展化学教育,并开始了较正规的高等化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例如,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于1910年首先设立了格致科化学门,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

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这个时期形成的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虽然如此,毕竟有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形成了我国化学教育的初步体系。壬戌新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状况。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初步成形。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化学教育有形而无实,特别是普通教育更是如此,因而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化学及其他科学的教学又作了逐步的调整和充实。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从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对新学制作了一系列修订和补充,使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化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所以,中国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1925—1937年(充实巩固时期)、1937—1949年(战乱维持时期),以及1949年10月以后。

二、中国现代化学教育

1.1925—1937年的化学教育

1927年6月,有关会议通过决定,拟建立大学院制,蔡元培任院长,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1928年5月,由大学院主持,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整理学校系统案,并对1922年的“新学制”进行了修订。1928年7月,废止“大学院”,改为“教育部”。8月“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这项标准的颁布,是1912年后对学制和普通教育进行的第一次改革。在总的方面,基本上保留了1922年的新学制,但对原制中的中学,特别是高中普通科作了重点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纠正了重文轻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就高中普通科的情况看,知识质量提高了,特别是在基础学科方面尤为明显,这也是这次改革的一个特点。1932年12月公布《中学法》、《师范法》、《职业学校法》。规定: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均为中等教育,但各有其不同的独立的目的和任务,三者不能混设,明确了各自分设的地位。普通中学从此在制度上取消了分科制,但仍沿用初高级三三制。根据《中学法》,“教育部”于1933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修正中学规程》,11月公布了《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标准”规定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这时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有了明显增加。从1932年起,“教育部”规定对中学毕业生实行会考制度。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中都有化学,这一措施对提高和统一中学化学的水平起了很大作用。1930年虽然颁布了大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章程,但各院校的必修和选修科目以及各课程内容的制订直到1935年以后才有眉目。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师资基本上是由国外留学回国的教授、学者充任。诸如无机化学方面的张子高、戴安邦、程有庆等教授;有机化学方面的杨石先、曾昭抡、袁翰青、萨本铁等教授;分析化学方面的高崇熙、王琎等教授;物理化学方面的黄子卿、傅鹰、张贻侗、虞宏正、李方训等教授;应用化学方面的赵石民、刘拓、朱有宣、陈之霖等教授。他们是中国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为中国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化学专业人才。2.1937—1949年的化学教育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8月,《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颁布,1938年4月有关当局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关于教育的四条是:

(1)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之研究与扩充其设备;

(2)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地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

(3)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4)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并据此拟定今后教育设施方针若干条,其中第七条指出: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及生产之需。

由于当时平津京沪各地机关学校均因变起仓卒,不及准备,能将图书仪器设备择要移运内地者仅属少数,其余大部随校舍毁于炮火,损失之重,实难数计。据统计,战前高等学校108所,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被破坏91所,40%的中学则陷入沦陷区或战区。

这一时期,一批重点大学迁入内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于长沙,合组新校,定名为长沙临时大学。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后转移至贵州遵义等。为了办好学校,校际之间,师生之间,亲密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不仅把学校教育维持下来,而且在造就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这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成都望江楼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坝的华西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化学系,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化工系的联合体,以及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的化工系等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化学教育的几个中心。在课程设置上,化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不少系科都开设化学课,如1938年规定文学院第一学年选修普通化学;理学院第一、二学年必修普通化学;法学院和农学院也必修普通化学。1940年规定,大学的物理系、生物系、地质系、博物学系、数学系、法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把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等列为必修课程,而把理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列为选修课程。同时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做毕业论文。在中等教育方面,为了救济战区流亡的中等学校师生,从1937年开始设立国立中学。1938年7月《国立中学规程》颁布。抗日战争期间共办34所国立中学。此外还办国立师范学校及其他职业学校14所。在课程设置上,1940年为适应抗战需要修订了初高中课本标准,主要是增设选修课,并将英文改为选修。在教科书方面,除了翻译国外教材以外,张江树教授等根据当时国情以及抗日要求,自编了部分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如《理论化学》、《土壤化学分析法》、《定量化学分析》、《中学化学》、《化学问题详解》、《化学史话》、《初中化学》(上下册)、《初中化学实验教程》、《高中化学》(上下册)、《高中化学实验教程》、《国防化学补充教材》等。另外,王鹤清、阎玉振也编写了高中化学课本和化学实验课本,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2年出版的化学书近80种。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增多,派出的留学生也有所增加。许多大学已经回迁,展开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化学教材和教法等方面,这一时期受美国影响较大。许多大学所用化学教材以英文本为主,有的译自外国教材,有的自编。同时,在化学教学手段上也作了一定的改进,为加强形象化教学,当时国内复制和拍摄了部分化学教学影片。如制造酒精、制造肥料、造纸、制碱、浙江制盐等。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衰败以及战争的影响,化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极为缓慢。

在解放区,中共中央先后于1947年8月、1948年2月和1948年8月召开了3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建立一定的必要的正规教育制度,重视基础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和整顿高等教育,这对于当时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过渡时期的混乱,使教育稳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亦使解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全国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 1949—1956年的化学教育

1949年12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教育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各大学化学系首先对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并组织人力着手翻译苏联教材和自编教材。如北京大学化学系从解放初到1951年6月,编写出各主要课程的教材16种(其中讲课教材9种,实验教材7种),还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各校开始建立化学教学研究组或教学组,从1951年起,毕业论文又重新被定为必修课程。

1952—1953年普通大学开始进行院系调整。以普通大学为基础,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的理学院合并,组成了综合大学理科系。1953年,据13所部属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所设化学专业的统计,有两个无机化学专业、8个分析化学专业、9个有机化学专业、6个物理化学专业、1个胶体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除共同必修的政治、体育、俄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之外,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晶化学、物质结构、胶体化学、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史。第三、四学年安排6周的生产实习,四年级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门化课,然后是毕业论文。

1953年7月在全国高等工业院校行政会议上,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口号,明确指出,要以办好高等工科院校和大学理科为重点。

在教材方面,颁发了化学专业各基础课教学大纲,此后化学系基础课教材陆续出版。其中有戴安邦、张青莲、严志弦和尹敬执合编的《无机化学教程》、邢其毅编的(有机化学》、汪葆 等编的《分析化学》、黄子卿编的《物理化学》、唐有祺编的《结晶化学》和徐光宪编的《物质结构》等。这是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批自编化学系教材。

1953年9月召开了建国后第一次高等师范教育会议。到1953年,全国共有高等师范学校33所,各校均设立化学系。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校际交流频繁,并加强了教师继续进修。许多学校选派教授、副教授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大学生也勤奋学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成绩是显著的,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然而其中的不足则是学习方法过分强调统一,限制过死,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学得不够踏实,毕业生质量不齐。二 1957—1965年的化学教育

从1957年到1965年,是中国开始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致使化学教育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掀起了“教育大革命”。大学化学教育出现了打乱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实行“一条龙”教学、以生产劳动或大办工厂、大搞科研来代替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情况;中学劳动过多,以前根据部颁教学大纲编写的化学课本被一概抹煞,各地自编的教材大大扩充了联系生产实际的内容。

在中等教育方面,1958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课本被批判为“陈腐落后”、“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少慢差费”的东西,因此暂停编写;而大搞教材编写的群众运动,各地自编教材“遍地开花”,突出“以生产为纲”,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960年决定重新由中央编写课本。提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要分两步走,“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步提高”,对现行教材以“未立不破”的原则,采取“选”、“编”、“借”的办法解决教材问题。1962年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出版了各种通用教材(包括化学)近2000种,保证了教学的需要。经过实施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有力地调整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三 1966—1976年的化学教育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掀开了新中国历史上十年浩劫的序幕,文化教育事业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破坏。从此各类教材被废弃,实验设备被毁坏,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各地区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以典型产品组织教学”,造成全国大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中学化学教材被批判为修正主义课本,全部停止使用。搞所谓“典型生产引路”,把基础知识纳入生产系统之中,比1958年间所编写的化学课本更为强调生产,对基础知识的削弱更为严重。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的大倒退时期,教学质量异常低下。

四、1976年后的化学教育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国进入了新的全面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化学教育随之重新走上了正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都突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79年4月中国化学会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陈光旭教授,副主任委员为夏炎教授、严德浩教授和沈松源副教授。同时,筹备出版《化学教育》杂志,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培养更多化学人才的需要。1980年4月《化学教育》创刊。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交流教学经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高教司和普教司先后两次联合召开了全国化学教育经验交流会(1980年12月在成都举行)和中学化学教学讨论会(1981年11月在桂林举行)。这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化学教育方面空前的盛会。认真讨论了有关我国化学教育的课题,对于整顿、恢复化学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于1977年8月和10月分别召开高等学校理科和工科基础课教材座谈会,组织理工科基础教材的统一编写工作。同时订出1977—1980年三年教材编写规划,鼓励对1966年以前出版的教材进行修订,以继承和发展。1979年10月教育部发出通知,恢复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同时,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两个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综合大学理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照这两个文件的原则,做好修订教学计划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这次修(制)订的9个专业80种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化学专业有14种。

此外,教育部于197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重点高等学校应用学科和新技术学科规划会议,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全国解放以前很少,有志深造者大多出国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起来是1978年以后的事。

在中等教育方面,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从初中第三年开始到高中二年级设置化学课。同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组织人力从事编写新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

三、高一和高二化学课本(试用本)。

第二篇: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化于海外遍地开花,而我们自己却迷失。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不是应该重新被我们所认识。所重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 崩溃 传统文化 现实价值 深思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于世界各地开花,尊孔尚孔思想正悄悄席卷现代教育体系,国学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似要复昔日之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中西交往频繁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文化层面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时行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正蚕食着中国的本位思想,动摇中国人的正统价值观念。和平演变的思想和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主张正不断地摧毁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西方的糟粕竟被我们这代人糊涂的奉若新潮,然究其背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属于我们灿烂文明中孕育的道德体系正被我们所遗弃而与此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所借鉴。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必须是由一群文明的人类所组建。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是建立在高素质人群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看政策的第一步骤,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人们说政治改革的成败才是决定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我认为不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的改革都仅局限于纯物质层面,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展现其的重要形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气质的透视镜。他有其自身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

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六艺教育”说起,它既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传统文化,又注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深切体现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正相符。一个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也将是和谐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愚民愚忠思想,但就其在教育层面上而言,其中有许多仍可为今天所借鉴的精华。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等等无不为今天教育中应当被审慎重视的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更为拉近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起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材施教,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会为国家选拔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门性人才。启发诱导与学思行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能够顺利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契机。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三舍法”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试与升舍考试成绩结合,建立起层层淘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思想,不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扼杀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素质,没有修养,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自己。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一群只认书本,不懂生活,不重感情的高分低能不合格人罢了。

还有,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迅速,书院不但是教育机构,更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论辩,努力

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人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治献言献策。书院讲学时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书院中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学友之间互相交流。学术之风甚浓。而今天的高校教育,万马齐喑,闭门授课,不重学术交流,仅流于形式,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是整个高等教育处于死气沈沈的状态。

人们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教知识,不教方法。一考定终身使许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今天,这些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在蕴涵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处世做人,以德为本的重德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注重道德修养的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于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这些都是讲做人贵在有德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为历代文化精英们所再三强调,而且为普通的中国人所认同,好好做人的意识因而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家庭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事、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极其道德修养从小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实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是错误的,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社会上许多事情和现象暴露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爱轻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做人的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家长应当明白,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解决一切道德问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皆然。家国结合,社稷为重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仁以为己任”“仁”,就是他的责任,即是对家庭也是对社会责任。

今天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继承这种爱国精神。了解国史,熟知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体的人生理想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在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诚信做人,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任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因而以此来要求后代的言行,培养子女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不仅表现为突出“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不仅是以诚相见,而且应当是“正其义不谋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战国时田稷母家训有“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的名句。这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渗透到家庭教

育中。尊老爱幼,家和睦邻的的仁爱主义价值取向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一个民族能否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发展了,中国经济腾飞了,然而最终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腾飞的关键则始终在于我们的根,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期盼着经济可以腾飞,文化可以腾飞,我们的祖国可以腾飞。我的祖国,在你取得今天不易成果之时,请不要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直至今日仍存在巨大的现实价值。

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A判断题(分析正误

4个20分)

1、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P1-3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四五十万年前(1927)

蓝田人:五六十万年前(1963-1965)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前(1965)

巫山人:两百万年前(1985)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杨贤江

问题——

教育的起源是什么?(神话、生物、心理、劳动、需要、交往)

2、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西周教育特点

P16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学)

官师合一:师 ——

国学:大司乐、乐师、师氏等

乡学:大司徒、父师、少师等

政教合一:政治与教育组成封闭系统

“士——官”系统逐步强化

施教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合一

教学内容和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3、西周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礼记·内则》

二、国学(小学、大学)小学教育:

入学年龄: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15(众子、部分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7年

学习内容:德行教育、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

入学年龄:15(王大子)、20(贵族子弟和平民优秀子弟)

学习年限:9年

教育机构: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

泮宫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乡学

教育机构: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教育内容:六德、六行、六艺

4、春秋时期官学衰败的原因

(一)官学衰废——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5、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6、墨子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教育目标:兼士、贤士

厚乎德行——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7、孔子“爱人”与墨子“兼爱”的区别

墨家的兼爱,是所谓无差别的、普遍的爱,对于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彼此友爱;

儒家的仁爱,强调等级内的亲爱,一个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这是礼,其目标在“等级和谐”;

墨家建立的“兼爱”社会,老大是身兼权力、信仰于一身的教主“巨子”,是极权政治; 儒家要求的就是日常社会,帝王可以掌握权力,但不可独占信仰系统,其终极要求还是以儒家道德、知识与信仰系统约束权力,是一种“温和专制”、“有限独裁”。

8、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二、稷下学宫(战国)

性质:

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官私联营)

经费:齐国政府

教师:学衔

师生流向:来去自由

教学方式:注重论辩驳难

二、集讲学、育才、著述、咨议于一体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不治而议论: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

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

学无常师: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

自由辩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9、孟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教育作用:内发论

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扩充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对秦代吏师制度的评价

P104 a目的是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

b它的实行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体现了夏商周以来的官师合一思想

c私学的发展,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秦人为地将官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10、魏晋的“五经课时法”

一、魏晋的教育制度——五经课试法:

曹魏太学的考试方法,源于东汉太学的儒经课试法。每两年考试一门儒经,合格者获取续考资格,不合格者隔年再试或勒令退学。强化经学教育,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任合一。

门人——弟子——文学掌故——太子舍人—— 郎中——随才叙用

中国教育史

11、唐代的“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统归国子监统领。

二馆:弘文馆(门下省)崇文馆(东宫)——与六学并立

12、宋代的“庆历兴学”——范仲淹 a诏令州、县兴学

b创建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c变革科考。先策论,后诗赋

13、京师同文馆——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新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京师同文馆以英文班开办最早,其份量也最重。法文、俄文班于次年开设,后来又开设了德文(1871)和日文(1895)班。

京师同文馆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但仍以外语为主,强调“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同文馆的学生最初限于八旗子弟,后来也招收其他学生。学制8年,对年龄大免学外语的学生学制为5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大学堂的译学馆。

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14、严复的“三育并重”

严复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说:“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教育目标近代化模式: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B简答题(8道

5分一个)

1、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一)教育作用:化性成伪 性者,本始材朴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性:自然属性(素材)伪:社会属性(结果)

环境(渐)、个人努力(积)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于是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

3、董仲书“性三品”说——教育作用:化民成性

上品之性——圣人之性(至善之性)——不教而成

中品之性——中民之性(有善有恶)——教而善,不教而恶

下品之性——斗筲之性(至恶之性)——教而难善

中国教育史

4、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新举措

(一)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为保证门阀世族受教育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惠帝时规定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子弟入太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晋武帝设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南朝宋文帝下令在京师开设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学”。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

(三)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北魏时期由于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魏统治者又重视经学,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还普遍设置了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据《北史·高允传》记载,当时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助教和学生的人数编制,实际上确定了学校的规格。所以史籍多认为中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自北魏开始,如唐代杜佑《通典》就说:“郡县学始于此矣”。

5、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他鉴于当时许多士大夫被诛的惨痛教训,结合自己立身、处世、治家的经验,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以训诫他的子孙。《颜氏家训》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一)儿童教育—— 重视早教:

提倡胎教。“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

早教优于迟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严慈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语言教育

(二)士大夫教育:重视“应世经务”

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因此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因此,除必读儒家的《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他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难可以应世经务”。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

惜时勤勉。“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虚心求实

重视眼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6、隋唐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学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中央儒学、地方儒学、专科学校

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四、专业教育的重视

五、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7、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

文以载道 “性三品”

(一)教师论 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标准:道

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习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8、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

9、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文教政策

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代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清代顺治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并亲自到曲阜祭孔。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施行文字狱,建立厂卫制度////严控师生言行,划定言论畛域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随人分限所及”: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歌诗”、“习礼”、“读书”: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诵书背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歌诗:精神陶冶,调节、宣泄情感

习礼:训练礼仪,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读书: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表达志向

11、颜元的“习行”教学法

中国教育史

(三)“习行”教学法

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与传统的“主静”与“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

他强调感性经验,强调“躬行而实践之” 是获取真知的必要途径。颜元的认识论已经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内容。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学问以用而见之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

颜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颜元又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其注重“习行”的教学方法的主张。

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习行”不仅是获取真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

注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12、对洋务学堂的评价

进步性:

为传统教育打开了吸收新学气息的窗口。

培养目标由封建士大夫改为造就懂外语、会科技的洋务人才。

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中学”课程,增设了西学内容。

促使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产生。

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不是私学。但又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也不隶属于当时的教育管理系统,它的经费多靠自筹,学生毕业后没有官方提供的出路保障,所以严格说也不是官学,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如机械专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电报、医务专业也首先着眼于军用。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1894年,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25年之久。福建船政学堂由法国军官日意格(P.M.Giquel)、德克碑(A.N.D‘aiguebelle)任正、副总监。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明显因素。首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月课季考,学规繁苛,厉行惩戒等等,都是旧官学的传统。

13、“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评价

思考: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结合物。一方面,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商及文教制度,有其一定的进步性,推动了早期的现代化运动;另一方面,它又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有明显的落后、保守性,阻碍了现代化运动的进一步深人。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中体西用作为惟一能容纳西学的原则,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媒介,成为中国更广泛、更深人学习西方向前迈进的思想阶梯,在这个意义上,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4、清末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中国教育史

(三)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五司共计设十二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正式官员编制为40人。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原国子监归并学部。

1906年 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各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每县下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设劝学员一人。各村推举学董,负责就地筹集款项,按学部规定的程式办学。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

15、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发展过程

1898年设立于北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用,观其会通”为宗旨。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统辖各省新式学堂。1902年,合并京师同文馆,添设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预备科,1903年添设进士馆、译学馆、实学馆。至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的综合性大学。

16、民国初的教育宗旨

1912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7、民国前期的封建教育的回溯

恢复尊孔读经

1914年1月,通过“祀孔案”,令全国一律恢复祀孔典礼。中小学恢复读经科,大学设立经学院。

提出复活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

1913年,袁世凯政府出台《天坛宪法》草案,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1915年初,又相继公布《特定教育纲领》和《颁定教育要旨》。在《颁定教育要旨》中,提出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7项教育宗旨。

实行双轨制国民教育

改初等小学校为二种:一名为国民学校,以符合义务教育之义;一名为预备学校,专为升学之预备。

18、壬戌学制的指导原则(1922年的新学制)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力

注意生活教育 使教育易于普及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19、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在《新教育》发表《教育独立议》。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0、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

1917年1月9日,在就职演说中向学生明确提出提出三点要求:一为抱定 7

中国教育史

宗旨,即在大学学习,是应该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不应该做为升官发财之梦实现的阶梯。二是砥砺德行,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敬爱师友,即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其就职演说却是一篇宣言书,也是一篇宣战书,向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的宣战书!鼓舞了当时的北大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 ////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

听他们自由发展”。

新:陈独秀、马寅初、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旧: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陈汉章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组织评议会。5名教授选出一名评议员,然后与校长共同组成评议会,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各系科的教授选出自己系科的主任,任期两年,管理本系科的具体事务。

由各主任组成学校教务处,选出教务处长,负责处理学校教学事务。

这些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日常事务正常化,也成为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典范。

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思想

基础学科:文、理 应用学科:法、商、工

停办工科;商科改商业学并入法科;加强文理科;——文、理、法三科大学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1919年废科设14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开女禁;允许旁听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打破长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另外,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保护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的传播得到了开放的空间,有利的条件。

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

C论述题(2道

20分一个)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曲阜)

30岁办私学

40岁创立儒家学派

50-54岁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仁、礼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类:族类、类别、定规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三)培养目标:君子(德才兼备)

修己: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安人:

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

(四)教学内容

内涵——四教(文、行、忠、信)

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特点:偏重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五)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

学(闻、见、问)——思(三思、慎思)——习(温故知新)——行(笃行、行必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急于解决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由博返约、循序渐进、扣其两端

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

分别激励: 樊迟(爱人)、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回(克己复礼为仁)

补偏救弊:

发挥学生特长

德行(颜回、冉伯牛、闵子骞、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好学乐学、实事求是

好学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耻下问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臆测、必然、固执、自我中心)

(六)道德修养

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中庸:过犹不及)

君子和而不同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七)教师论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当仁,不让于师。

2、战国后期教育论著《大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共10章,1546字。“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即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故《大学》实际上讲的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学问,实际上也是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基本内容:

a“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

亲民(新民):教化人民,使之具有新的道德风尚; 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教育史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自身到他人以至社会的过程。

b“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结:

1、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伦理特征,把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作为个人修养和积极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反映了儒家政治和道德理想的阶级性。物、知等指的是封建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协调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3、对科举制的评价(隋唐)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评价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发展到高级程度的表现,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主观随意性大、易营私舞弊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尽管考试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它毕竟有力地保证了选拔的质量。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十分重大。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

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 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 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教育:双重影响

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4、宋代书院的特点及意义

(三)宋代书院的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注意: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

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

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

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

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

中国教育史

同一般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入学资格、管理制度)

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5、1922年新学制特点及意义 初等教育: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4年)—高等小学校(2年)

中等教育: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师范学校

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大学校(4—6年)、大学院

师范大学

专门学校

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第二,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第三,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除独立的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高小、初中、高中、大学分别附设职业科和专修科,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中等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延长为6年,后两至三年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分组选修制。高中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升格为大学。

第六,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意义: 1922年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

6、壬寅—癸卯学制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

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初级师范学堂(5年)

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

优级师范学堂(3年)

(5年)

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基本特点: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第一,从学制看,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即使不算两端的蒙养院和通儒院,中国教育史

也有20年以上,这样长的学制一般人很难修完,体现的是逐级淘汰的封建选拔制。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份量重,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份量轻,只有一级,属于过渡性质而已,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小学不设外语,也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州县(及大镇)设立,中学由府(大州)设立,高等学校在省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同时鼓励私人办学(限于小学),也是套用了传统的办学体制。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朔日(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及月课、岁考、以学业成绩奖惩学生的各项制度。毕业考试由地方官会同学堂监督(校长)和教员主持,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身。

第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章程以中国男女之辨甚谨为理由,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190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均比男子初小和高小少一年,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男校,而且女校的防范制度措施极其严格,以保持“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尽管如此,女校的设立,毕竟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

评价:

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了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a生活即教育:教育本质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

(l)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有生活就有教育。因此这种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与生俱来,与生同在。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算毕业。

(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从这个观点出发,陶行知在1929年,具体指出,晓庄学校学生主要过六种生活,就要受六方面的教育,即: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教育。

(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b社会即学校:教育组织形式论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c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

中国教育史

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学生。

一、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

二、行是知之始,接知如接枝

三、有教先学,有学有教;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

四、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连环教学法、艺友制、传递先生制、小先生制

评价:

生活教育理论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不是社威教育思想的简单翻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过程,也是陶行知逐步改造和摆脱杜威教育思想束缚的过程。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施行;它要求“手脑双挥”,身心全顾,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仅要拓展教育施行的空间,而且把时间延伸为全部人生。

六大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科学的,具有尊重实际与生活打成一片,强调客观真理的鲜明特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大众的,要为中华民族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8、革命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P50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

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

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第四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 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五、简答题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六、论述题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学记 》。

二、单项选择题(D)

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D)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C)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A)

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D)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C)

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A)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四、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四、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1)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4)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五、论述题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2)长善救失。(3)启发诱导。(4)藏息相辅。

(5)教学相长。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二、单项选择题

(A)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B)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B)

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B)

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五、简答题

1、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1、书同文

2、行同轮

3、设三老以掌教化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③“必仁且智”。

六、论述题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4.《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二、单项选择题

(A)

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 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A)

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五、简答题

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 武则天 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二、单项选择题

(C)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C)

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C)

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五、论述题

1、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朱熹编定的。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_等。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变化气质”。

二、单项选择题(B)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B)

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B)

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D)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B)

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C)

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 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 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

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1)“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

(2)“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

(3)“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

(4)“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六、论述题

1、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主要的调整措施有:(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2)实行殿试制度(3)实行权知、同知贡举制度(4)实行别头试(5)实行锁院和糊名制度

意义和影响:

(1)限制了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

(3)科举制改革后,庶族和贫民子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4)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是宋走向文治社会最直接的表现。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C)

1、“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A)

2、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四、简答题

1、清代书院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

(1)以讲授理为主的;

(2)以学习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为目的的;

(3)以讲授“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为主的;(4)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2、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师。

第十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4、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二、单项选择题(B)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A、林则徐 B、阮元 C、龚自珍 D、魏源

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四、简答题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

(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2、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1)张之洞所言的中学,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

(2)张之洞所言的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两部分,“西政”即西方各类具体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西艺”即西方各类科学技术。(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在于,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能和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冲突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1、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③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4、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5、《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6、清政府规定从 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7、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京师大学堂。8、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0、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1、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12、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 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B)

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C)

2、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A)

3、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B)

4、“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年 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五、简答题

4、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1)学制延续时间长。(2)传统的课程设置。(3)传统的办学体制。(4)学校管理中的封建制度。(5)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4)倡导出国留学。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第十三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3、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

4、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5、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6、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2、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四、论述题

1、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的风气,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3)主张文、理科的“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试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和指导思想。

(1)报定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改革的意义

第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

3.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颇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4、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5、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

二、单项选择题

(A)

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

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

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3.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

4、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

6、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7、1931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二、单项选择题(A)

1、《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B)

2、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A)

3、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D)

4、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五、简答题 2、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这一思想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观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五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

(画线在人物上背所有思想,在具体思想上背具体的即可,但其他不可忽略,非重点人物需记大点)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

二、家庭教育

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

三、大学和小学

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人学越早,反之则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7 年。大学人学资格有一定限制,体现了西周教育的等级性。

四、国学和乡学

五、“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之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

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蕴涵多种教育因素。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文字书写,“数”指算法。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

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其创设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其独具特色在于: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其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容纳百家、相互争鸣

第二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都看)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招收学生,对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学生。创立了儒家学派。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教学思想由孔子提出,意思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意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它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一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六、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子对西周“六艺”进行研究并编成《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教材。《 诗》 又称《 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 书》 又称《 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 礼》 又称《 士礼》,传于后世称为《 仪礼》,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七、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谈话和个别观察。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

(三)学思行结合

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孔丘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深人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社会实践之中。由学而思而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孔丘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二是克己,三是力行,四是中庸

九、论教师

孔丘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六:

(1)学而不厌。(2)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3)温故知新。(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十、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

孔丘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九大点分别说说

第三节孟柯的教育思想

一、思孟学派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何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形成论证政治必先论证教育,论证教育必先论证人性的思维习惯。

孟坷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探讨人性最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

在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孟柯阐述了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人伦”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 伦理的教育。

四、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柯认为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柯更强调思维。孟柯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方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第四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2)“性伪合”。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3)“化性起伪”。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

四、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学习应当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荀况十分重视思维的作用,并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六、论教师

荀况最为提倡尊师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第五节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三、以“兼士”为教育目标

四、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1)主动。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2)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

第六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二、禁私学

三、“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

第七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 大学》

《 大学》 是《 礼记》 中的一篇,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提出“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 中庸》

《 中庸》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依《 中庸》 之见,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

三、《 学记》

《 学记》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 学记》 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包括两部分内容:

(1)学制与学年。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九年

(2)视学与考试。天子定期视察学宫,学生每隔一年考查一次。

教育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种:

(1)预防性原则。当学生的坏思想还没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2)及时施教原则。一指青少年及时入学,二指教师把握施教的时机(3)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4)学习观摩原则。强调师友之间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5)长善救失原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做扬长避短的工作(6)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注重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7)藏息相辅原则。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 学记》 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

(1)讲解法。讲解应当“约而达” “微而减” “罕譬而喻”。

(2)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后难,学生有针对性地作答

(3)练习法。练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需要有规范,并逐步进行。

评价:《 学记》 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尊师的风气,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教学相长”。要求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学记》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一、“罢默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二、兴太学以养士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董仲舒提出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同时强调“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

第二节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它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 对贤良策》 与三大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兴太学和重察举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认为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善是性的这种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董仲舒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三、论道德教育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德教是立政之本。(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3)道德修养的原则方法。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第二,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四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与《 颜氏家训》

二、论士大夫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 颜氏家训》 以讨论家庭教育为主,儿童教育应当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1)及早施教。(2)严慈相济。(3)均爱原则。(4)重视语言教育。(5)重视品德教育。

第五节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弘扬孔孟之道

二、“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人性有上、中、下二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

三、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韩愈建议上层统治者效法孟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官吏而教育天下之英才。为了培养人才,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四、论师道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 师说》,提倡尊师重道。(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师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韩愈的《 师说》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

宋初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纵观宋朝历史,“兴文教”的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概要地说,它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三次兴学”, 广设学校;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四、“苏湖教法”

北宋学者胡缓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这种教法史称“苏湖教法”或“分斋教学”。

五、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 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概括为五点: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舍法”是“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人太学者,经考试合格人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生、内舍生再接受升舍考试,并参酌平时行艺,逐次升入内舍、上舍肄业,成为内舍生、上舍生;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

第二节书院的发展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二、《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与书院教育宗旨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 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四、话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

书院最初属于私学性质。

(1)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

(2)在管理形式上,书院机构较为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3)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

(4)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学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第四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子读书法”

朱熹对于如何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可回固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精思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读书时要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人为主,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

(5)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抖擞精神,勇猛奋发(6)居敬持志。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

第三节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由张之洞提出 实质: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基本思想: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学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目的: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反动性。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张之洞与《 劝学篇》

张之洞1898年发表《劝学篇》分为《内篇》9篇,讲“中学为体”,用来“正人心”,《外篇》15篇,讲“西学为用”,用来“开风气”

三、“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的进入中国提供依据

(2)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3)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利于维护民族尊严 局限:使清末新式教育笼罩浓厚的封建色彩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第二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创办京师大学堂

二、书院改办学堂

三、改革科举制度

第三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二、《 大同书》 的教育理想

第四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

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第五节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六节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废科举,兴学堂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四、确定教育宗旨

五、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第九章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了《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并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实利主义教育主张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美感教育是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利用美感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从而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1916 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1)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提供研究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4)强调砒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基本思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 年蔡元培发表《 教育独立议》 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核心,以《 新青年》 杂志为阵地,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害和阶级压迫

二、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贵族化倾向,推动教育的平民化和普及化,特别是为处在社会下层的工农阶层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思想,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另一种是革命的平民教育思想,认为平民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三、工读主义教育运动

“工读”的一般含义就是提倡“做工和读书相结合”。表现为不同追求:(1)勤工俭学;(2)工学结合;(3)为劳心与劳力的结合;(4)为建立一种“新村”社会的理想;(5)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

四、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的。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法令,推进了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1915 年开始,全国教育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进实业教育的议案。1917 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了高峰。

五、勤工俭学运动

1915 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他们通过勤工与俭学维持生计,到勤工与俭学结合,以探索改造中国出路的境界。出现了一批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骨干。

六、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含义不同。“科学的教育化”即是要求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科学化”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实施教育。

七、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欧洲。宣传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民族优胜”等。

第四节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一、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由柏克赫司特女士提出,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废除课堂讲授;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

四、“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一是给儿童以优美的快乐生活;二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三是个人的社会化;四是养成儿童普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是创造的参与社会的活动

第五节1922 年“新学制”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

1915 年湖南省教育会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的议案

1921 年10 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 学制系统草案》。

1922 年9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于1922 年通过《 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新学制”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了小学年限(3)中等教育阶段延长了中学年限,更好地与大学衔接

(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沟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5)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6)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7)新学制还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五、“新学制”评价

新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与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自己看看书即可)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第一节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教育受政治、经济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政治的变革。

二、“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杨贤江做《 学生杂志》 编辑时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人生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要谋求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全人生指导”即是对各类生活进行指导。

第二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由黄炎培提出,其要点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个人的谋生作准备。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认为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

第三节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一、“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认为应该发展“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了实现这“四大教育”,可以采取“三大教育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第四节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指出中国近代社会所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文化在西方冲击下的一种文化失调。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靠教育来进行文化调适,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运用教育的力量使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在具体事实L 得到沟通调和。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1)1931 年,开办研究院,专门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规划和指导实验区的乡农教育。

(2)1933 年,开办乡农学校。都是“政教合一”的单位

(3)借鉴中国古代乡约亲自撰写了《 村学乡学须知》,将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等问题通过道德教育来实施

第五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生活教育实践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3)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

影响: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初步过程中形成的,在客服传统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六节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一、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诞生于40 年代初,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围绕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三大基本观点不断地进行阐述和完善,到40 年代末,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当完整,内容丰富的教育理论体系。(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目的论的早期表述。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一般逐渐走向具体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依次递进。陈鹤琴从要求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他以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现代精神,直到全人类的胸怀。

(2)“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课程论最概括的表述。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排斥书本,但是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能反映儿童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教育内容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

(3)“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论,既体现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于儿童道德的培养上。“做”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是身心的积极参与,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评价: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论提出的,但事实上“活教育”在当时的试验、实验对象也只限于幼稚园至小学六年级的儿童以及幼儿师范学生。因此,“活教育”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初等教育更显出其合理性。

下载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教育史论文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古国之一,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式文明,能使中国文明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

    中国教育史学习体会Ⅱ

    中国教育史学习体会 教育学131 胡雅欣 6202413020 历史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在大一下学期,我们新开了一门学科——中国教育史,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位新的老师——......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

    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

    中国教育史资料汇总一、 客观题 1、 西周的教育制度是: “学在官府” 2、 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是孔子。 3、 汉代人才选拨制度是:察举制度。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教育史(五篇)

    1. 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P15 2. 西周的学校系统?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设在王都的郊外六乡行政区的地方学校:家塾、党乡、州序、乡校,总称为乡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