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一、为了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使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指导各项审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特制定本规则。
二、本院审判委员会是法定审判组织,负责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及其他事项,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
三、审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是审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
四、审判委员会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秘书若干名。
五、审判委员会秘书按照审委会办公室的安排,负责案件登记备案、转送分发材料、通知和记录审委会会议以及其他涉及审委会会务的工作。
六、审判委员会委员履行下列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清正廉洁、忠于事实和法律,客观公正地研究决定审委会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问题。
2、不断加强对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学习,加强理论研讨,提高自身法学理论水平和各项审判业务能力,并结合审判工作实践积极撰写学术理论文章。
3、认真搞好新型案件的调查研究,解决审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重大、疑难案件,把好案件质量关。
七、审判委员会依法享有下列职权:
1、安排、调整本院各项业务工作,总结推广审判经验。
2、监督指导全院审判业务的岗位练兵和各种业务竞赛、集训等活动。
3、组织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上级法院布臵的有关审判工作的计划、规定、要求的贯彻实施与督促落实。
八、审判委员会实行例会制,由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副院长)召集,时间定于每周星期四,根据情况可适当变更或增加研究案件的时间。
九、审判委员会必须遵守如下纪律:
1、按时参加例会和其他活动,不得迟到和无故中途退出,更不得无故缺勤,请假须经主持人批准。
2、会议期间,任何委员不得随意接待来人来访,必须接待的,须经主持人同意。
3、讨论案件和议事,每个委员都应认真听取汇报,积极发表意见,不得讨论与议题无关的事情。
4、审判委员会委员必须严守秘密,任何人不得将审判委员会议讨论情况向无关或无权得知内情的人泄露。
5、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和议事实行民主集中制。决定案件由全体与会委员集体表决,少数服从多数,不同意见记录在案,表决时,不得弃权,审判委员会一经形成决议,任何人包括缺席者或持不同意见者都必须无条件执行,不得有否定的言论和行为。
十、审判委员会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予以警告或提请免职:
1、工作消极,不起表率作用;
2、业务水平不能胜任审判委员会工作的;
3、泄露审判委员会秘密的;
4、违法违纪受法纪处分的;
5、其他情况不宜再做审判委员会委员工作的。
十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被上级法院发回、改判或审判监督程序改判的,由审判委员会集体负责(发表正确意见者除外)。属错案的,按错案责任追究制执行。
十二、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范围
1、刑事、民事、执行案件中属重大疑难或影响较大的案件,刑事管制、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宣告无罪的案件和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交通肇事案件无逃逸情节拟判缓刑的除外)。
2、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和执行中的新型案件。
3、行政案件中撤销、变更行政部门处理决定的案件。
4、本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
5、合议庭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重大意见分歧或合议庭、庭长、主管院长意见分歧经复议达不成一致的案件。
6、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刑事犯罪,应依法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
7、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判决前需要再次复议的案件;
8、要求上级法院复议的案件;
9、需强制执行的重大民事、行政案件和非正常终结执行的案件;
10、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合议庭批准的民事、行政案件;
11、案卷复查中认为应定二类、三类卷和错案的;
12、院长或主管院长认为应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
十三、下列案件,审判委员会不予研究:
1、合议庭意见一致的案件;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3、适用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4、合议庭议而未决的案件。
院长、主管院长认为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的上述案件不受此限。
十四、拟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承办人应当在审委会例会召开前三天写出书面审理报告或其他汇报材料,送交审委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审理报告或汇报材料应文字简练,概括全面,争议焦点明确,并提出处理意见,写明法律依据,打印成文。
十五、需提交审委会研究的案件,承办人应认真填写《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登记表》,报主管院长批准,交审委会办公室登记备案。临时急需审委会研究的案件,由院长提交。
十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承办人应当就所汇报的案件进行系统全面的陈述,提出处理意见及其依据,说明需要提请审委会研究的事项及理由。承办人对所汇报的事实负责,审委会只对基于所汇报的案情而作出的结论负责。
十七、审委会讨论案件实行轮候制,按照审委会办公室登记的顺序研究讨论。等候汇报案件的承办人应当在会议室外等候,未经主持人批准不得随意进出会场。
研究案件时,承办人所在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应当在场。主管领导不在场的,除主持人决定进行讨论外,原则上不予研究。
十八、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列席审委会会议,并可对所汇报的案情进行说明或补充,院长或主管院长安排对所汇报案件进行审查的,可提出审查意见或案件存在的问题,供审委会讨论时参考。
十九、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形成决议的案件,承办人至迟在三日内请审判委员会与会委员签名,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院长同意,可以延期。案件审结后,承办人应将裁判文书副本报审委会办公室备案。
二十、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一、总则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判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审判委员会是讨论决定本院审判业务的最高审判组织。
它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和其它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研究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第三条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四条审判委员会委员及记录人员对案件和工作的讨论情况,应严格保密,不得向外泄露。
二、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职责
第五条按时出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必须向主持人请假,并告之办公室。
第六条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和法学理论,提高审判业务水平。
第七条对审判委员会所讨论的事项(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了解案情,阅读审理报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发表意见。
第八条根据审判委员会安排,做好对审判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调研。
三、审判委员会会议
第九条审判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第十条审判委员会召开会议,由秘书在会议前一日将时间、议题等通知各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应到会人员不得迟到。
第十一条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院长因故不能参加时,可委托一名副院长主持。
第十二条审判委员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出席。
第十三条审判委员会会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邀请同级检察院检察长列席。
第十四条审判委员会召开会议,可由本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
四、审议事项
第十五条总结审判经验,对审判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作出指导;制订各项审判工作规章制度;讨论研究案件评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对评查案件是否错案进行鉴定,并做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下列案件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1、案情重大复杂、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政策性强的案件;
2、合议庭意见分歧较大,院长认为需要提交讨论的案件;
3、院长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
4、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
5、向上级法院书面请示的案件;
6、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
7、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分、变更罪名的案件;
8、判处管制、单处罚金及适用缓刑(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购赃自用、因邻里纠纷引起的轻伤害等案件除外)的案件;
9、拟作撤销行政行为,变更行政行为,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无效的行政案件;
10、需要执行回转的执行案件;
11、其他有必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
第十七条审判委员会讨论下列审判工作事项:
1、院长担任审判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决定;
2、请求上级法院复议案件的决定;
3、其他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的有关事项。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五、审议事项的提交和程序
第十八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合议庭或审判员应当对法律适用有明确的书面观点及其理由,意见有分歧的要有倾向性结论及理由。
拟提交讨论的案件,必须至迟在审理期限到期十天前将案件的书面报告送交办公室。
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案由;(2)合议庭成员;(3)审理经过;(4)案件基本事实;(5)合议庭讨论的倾向性观点及观点的论证依据和过程。
书面报告必须经分管院长签署意见,方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第十九条各部门拟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审判工作管理事项,应制作书面报告,写明需要讨论的事项和理由,由分管院长签署意见后,经院长同意,由办公室在会议前三天将书面报告送交审判委员会委员审阅。
六、汇报与讨论
第二十条审判委员会委员应认真听取汇报人的汇报。汇报人汇报后,分别由审判委员会委员、分管院长依次发言,有理有据充分阐述个人意见,最后由主持会议的院长或副院长按多数委员的意见进行归纳,形成决定。
经办人对案件事实负责,案件事实必须有相应证据证明。在汇报案件事实基础上讨论的结果或决定,由审判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一条审判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有关业务部门或合议庭必须执行。如对审判委员会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可呈报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复议。
七、会议记录
第二十二条审判委员会会议设秘书一名,负责处理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并且担任会议记录。
第二十三条会议记录要完整、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议事情况和每个委员的意见,并存档保管。
第二十四条讨论案件笔录要按照法律规定及上级法院具体要求制作,及时送交出席会议的委员签名,并附审判案件卷宗内(附卷)。
第二十五条本规
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
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
为规范审判委员会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法院组织法和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审判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审判委员会是本院审判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指导和监督全院审判工作。
第二条审判委员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
第三条 审判委员会要不断总结审判经验,制定司法改革方案,讨论解决审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依照法律规定,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下列性质的案件:
1、本院重大或疑难的各类案件;
2、本辖区内影响较大、案情复杂的案件;
3、合议庭在适用法律上有疑难的案件;
4、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的认定及裁判意见存在分歧的案件;
5、分管院长、庭长与合议庭处理意见有分歧的案件;
6、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破产案件及新型案件;
7、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需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 1
案件;
8、错案追究需要做出处理的;
9、其他需要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的案件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五条各审判庭需要报请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案件已经开庭审理;
2、案件法律事实已经查清;
3、合议庭已经评议,并定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报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须本庭庭长报分管院长批准,法庭报审判委员会研究的案件必须经民一庭研究审核后,由民庭庭长报分管院长批准,分管院长及民一庭庭长接受后应及时办理。
第七条审判委员会由审委办负责组织召集,院长主持,院长不能出席会议的由其授权的副院长主持。会议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委员出席才能举行。
第八条审判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各委员除因病、出差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外,均应准时出席会议。委员因故不能参加,应向院长或主持会议的副院长请假,同时报审委办。
第九条审判委员会委员遇到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案件,必须声明,经院长决定回避。
第十条审判委员会会议原则上在每周五下午进行,如有变动随时通知。需要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业务庭原则上在每周三前向审委办报告,并按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人数提交案件审理报告。审委办应及时将审理报告送交审判委员会委员,各委员会前应详阅审理报告,熟悉案情。
第十一条案件审理报告的内容必须全面、客观,按照最高法院制作审理报告的要求撰写,要写明:(1)、承办单位、承办人;(2)、立案时间、案号及案由;(3)、当事人情况;(4)、查明的案情和认定事实的依据及适用的法律;(5)、争议焦点;
(6)、合议庭处理意见;(7)、庭长、分管院长的审核意见;(8)、需要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的问题(是定性问题、实体处理问题还是法律适用问题等);(9)、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二条审委办要按照各业务庭报送的需研究讨论案件的情况,排出汇报顺序号码,按序汇报。为避免泄密,实行“一案一研究”,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案件时,只能由汇报人、汇报庭室负责人、记录人出席。根据案件需要,合议庭人员也可以共同出席。其他庭室等待汇报的人员不能进入审判委员会会议室。
第十三条审判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程序,按下列顺序进行:
1、由主持人说明会议研究的主题;
2、由承办人汇报案件的审理情况,主要是案件事实、认定的依据、适用的法律、分歧意见、处理的结果及理由,以及需要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的问题等;
3、合议庭其他成员和合议庭所在庭的庭长(法庭审理的案件还须经民庭庭长)、分管院长可以就案件的有关情况作出说明和补充并发表意见;
4、审判委员会在详细听取案情汇报的基础上,结合对案件审理报告的分析,针对案件的事实是否查清,证据是否确实,适用法律是否全面准确,判案的理由是否充足,处理结果是否得当,定性是否正确,应当分别发表各自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5、对案情有疑问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可以就具体的问题向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询问,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应当认真的回答提出的问题;
6、审判委员会委员分别发表意见后,院长(或主持人)就案件的总体情况和各委员发表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十四条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少数服从多数,所讨论的事项需到会委员的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允许少数人保留意见。
第十五条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如果有新的事实和理由需要提请复议的,可提请审判委员会复议。
第十六条合议庭应当在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后的五日内,拟写出裁判文书。需要向上级法院提请的,应当在五日内
写出请示报告,经院长同意后再行请示。上级法院有答复和结果的,合议庭应及时报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委员。
第十七条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应当将会议的情况详细、全面、客观地记录在案。
第十八条书记员应当在三日内整理好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记录。审判委员会委员对记录应当进行核对并签名。书记员待各位委员签字后将记录交案件承办人存卷。
第十九条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其他人员应当严守纪律,严格执行保密的有关规定,泄密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施行。
第四篇: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
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规范审判委员会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的最高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第三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分为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
专门委员会包括刑事审判专门委员会,民商事、行政审判专门委员会和执行工作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超过审判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半数。
第四条
审判委员会设大要案审判委员会,大要案审判委员会根据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授权,可以代行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职责。
第二章
审判委员会审议事项
第五条
审判委员会履行审理案件和监督、管理、指导审判工作的职责:
(一)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二)结合本院和本地区实际,总结审判工作经验;
(三)审议有关审判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四)听取业务庭的工作汇报;
(五)讨论决定指导性案例;
(六)进行审判管理宏观决策;
(七)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履行下列监督、管理和指导职责:
(一)听取审判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审判工作形势;
(二)审议有关审判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三)总结审判经验;
(四)讨论决定指导性案例;
(五)进行审判管理宏观决策。
第七条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下列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一)审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
(三)违法审判责任的认定;
(四)其他应当讨论决定的事项。
第八条
专门委员会总结各相关专业审判、执行工作经验,讨论决定各相关专业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第九条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下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一)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意见分歧较大或者难以作出裁决的案件;
(二)专门委员会未能形成决议或者认为应由全体会议讨论的案件;
(三)认为案情重大、疑难、复杂,需要报请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四)院长认为应当提交全体会议讨论的其他案件。
第十条 大要案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下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一)专门委员会存在较大分歧或者未能形成决议的案件;
(二)院长认为应当提交大要案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其他案件。
第十一条
刑事审判专门委员会讨论决定下列刑事案件:
(一)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案件;
(二)本院发现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认为需要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
(四)拟判处死刑以及原审判处死刑拟改判的案件;
(五)拟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案件;
(六)拟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
(七)拟就法律适用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的案件;
(八)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其他部门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犯罪的案件;
(九)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十)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合议庭拟改判的案件;
(十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指令再审的案件;
(十二)党委、人大等有关机关进行督办,合议庭拟维持原判的案件;
(十三)在全国或者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十四)分管院领导同意或认为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
(十五)院长提请复议的案件;
(十六)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授权研究的其他案件。
第十二条 民商事、行政审判专门委员会讨论决定下列民事、商事和行政案件:
(一)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案件;
(二)本院发现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认为需要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案件;
(三)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
(四)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合议庭拟改判的案件;
(五)合议庭拟对下级法院经审判委员会决定作出的判决予以全部改判(提供新证据的除外)的案件;
(六)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七)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指令再审的案件;
(八)党委、人大等有关机关进行督办,合议庭拟维持原判的案件;
(九)拟就法律适用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的案件;
(十)赔偿委员会认为需要提请讨论决定的国家赔偿案件;
(十一)院长提请复议的案件;
(十二)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授权研究的其他案件。第十三条 执行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下列执行案件:
(一)案情重大,可能引发上访事件或者矛盾激化的案件;
(二)不同法院判决相互冲突导致执行障碍的案件;
(三)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四)党委、人大等有关机关进行督办,合议庭拟维持原执行裁决的案件;
(五)合议庭拟撤销原执行裁决的案件;
(六)合议庭拟撤销或者纠正下级法院执行裁定的复议案件;
(七)拟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的案件;
(八)院长提请复议的案件;
(九)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授权研究的其他案件。
第十四条
下列案件,合议庭可以建议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
(一)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难以作出决议的案件;
(二)法律规定不明确,存在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的案件;
(三)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四)对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新类型案件;
(五)其他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合议庭没有建议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院领导或者庭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第十五条 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由合议庭报请庭长同意,由分管院领导决定。分管院领导或者庭长认为不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可以要求合议庭复议。
第三章
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 第十六条 审判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刑事审判专门委员会会议于每周一下午召开,民商事、行政审判专门委员会会议于每周二召开。必要时,可以提前或者延期召开,也可以随时召开。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大要案审判委员会会议和执行工作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随时决定召开。
第十七条
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和议题,审判委员会应当在一个月内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和议题,应当有全体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出席方可进行。
第十九条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大要案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院长因故不能主持会议时,可以委托副院长主持;专门委员会会议由院长委托的副院长主持,执行工作委员会会议由院长委托的副院长或执行局长主持。
第二十条
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和议题,分管院领导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当暂缓研究。
第二十一条
下列人员可以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一)提请讨论案件的合议庭全体成员或者议题的承办人及所属部门负责人;
(二)本院审结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提起再审的,原审合议庭成员及所属部门负责人;
(三)会议主持人决定列席的其他人员。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可以列席。
第二十二条
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大要案审判委员会会议讨论案件和议题进行表决时,按照全体委员过二分之一以上多数意见作出决议。
专门委员会持多数意见的委员,超过审判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分之一的,多数意见视为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合议庭应当执行;未超过审判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但超过专门委员会全体成员二分之一的,由合议庭根据专门委员会多数意见进行复议。经复议,合议庭一致同意专门委员会多数意见的,以合议庭复议的意见直接裁判;合议庭不同意专门委员会多数意见的,可以提交大要案审判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
第二十三条 审判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合议庭、有关部门以及下级法院应当执行。合议庭和有关部门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下级法院有异议的,逐级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是否提请审判委员会复议。
第二十四条
出席、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的所有人员,对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内容应当保密,不得泄漏。
第四章
审判委员会会议程序
第二十五条
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者议题应当向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相关材料,由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审查登记。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补正。
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者议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附有提请审查表;
(二)已经庭长审核,并经分管院领导批准;
(三)附有符合要求的案件审理报告或者议题的书面材料;
(四)案件审理报告应当写明合议庭各成员以及审判长联席会议各成员的意见;
(五)附有其他有关材料。
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提请审判委员会决定的刑事案件,除提请复议的案件外,可以不经分管院领导批准。
第二十六条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对于符合要求的案件或者议题,应当登记排序,并予公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应当按照排序进行。特殊情况下需要调整顺序的,应经分管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副院长或会议主持人同意。
第二十七条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应当于会议召开三日前,将案件或者议题的提请审查表及材料呈送审判委员会委员。
临时召开会议的,一般在会议召开前一日呈送。
第二十八条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应当于会议召开前一日统计能够参加会议的委员人数,将有关情况报告会议主持人,并通知审判委员会委员、汇报人、列席人按时到会。
第二十九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按照听取汇报、询问、发表意见、表决的顺序进行。
案件由承办人汇报、合议庭其他成员补充。审判委员会委员询问案情,合议庭成员、列席人员应当据实回答。
第三十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发表意见时,由承办业务庭的庭长委员首先发言,其他委员发言一般应当按照职级高的委员后发言的原则进行,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审判委员会委员发表意见后,主持人应当归纳委员的意见,按多数意见拟出决议,付诸表决。少数委员的意见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一条 检察长或者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会议,可以在人民法院承办人汇报完毕后、审判委员会委员表决前发表意见。
审判委员会会议讨论与检察工作有关的其他议题,检察长或者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的发言程序适用前款规定。
检察长或者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在审判委员会会议上发表的意见,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二条 未经审判委员会委员询问或者同意,列席人员不得发表意见和阐述观点,不得相互争执或者与审判委员会委员进行辩论。
第三十三条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判委员会可以指定审判委员会委员、其他审判人员或者法律适用研究小组阅卷并提出参考意见后再行讨论。
第五章
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权利义务 第三十四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对讨论的案件或议题应当发表意见,有发表赞成、反对、变更、保留意见的权利。
第三十五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在审判委员会会议上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平等地发表意见,发表意见不受追究。第三十六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
第三十七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可以提交专门委员会讨论;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意见分歧较大或者难以作出裁决的,提交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
审判委员会委员遇有法律规定应当回避情形的,应主动提出回避。
第三十八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审判委员会会议内容。
第三十九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按时参加会议,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当于会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并告知审判委员会办公室。
第六章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及其职责
第四十条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是审判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下列职责:
(一)办理审判委员会会务;
(二)组织业务庭向审判委员会汇报审判工作情况,分析审判工作形势;
(三)根据审判委员会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审判经验;
(四)组织审判委员会委员观摩案件庭审;
(五)办理审判委员会委员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有关事宜;
(六)根据审判委员会的指示,负责组织法律适用研究小组对有关案件提出咨询意见;
(七)根据院领导指示,对涉及两个以上业务庭的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和议题进行组织、协调;
(八)负责指导性案例的遴选、整理、公布事宜;
(九)对审判委员会就案件或者有关事项作出的决定进行督办;
(十)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商事、行政案件提出抗诉的,负责通知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
(十一)承担审判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十一条
审判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办理下列日常事务:
(一)审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者议题的材料;
(二)对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者议题进行登记和排期;
(三)整理、呈送会议讨论材料;
(四)通知审判委员会委员及有关人员出席、列席会议;
(五)负责审判委员会会议记录;
(六)负责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考勤工作;
(七)办理其他有关事务。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规则由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二○○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篇: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 作规则
**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审判委员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审判委员会是对本院审判工作实行集体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三条 审判委员会是本院最高审判组织形式。它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以及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第四条 审判委员会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委员组成,由院长或院长委托的副院长主持会议。
第五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应按时参加审判委员会会议,认真听取案情或 工作汇报,对讨论的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提出独立、完整、有据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审判委员会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坚持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秉公断案,并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
第二章 审判委员会职责
第七条 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副院长、有关庭室负责人以及一至二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审判经验的审判员担任,组成人员应为单数。第八条 审判委员会对下列审判工作经验和审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或讨论:
1、带有全局性、指导性、特色性的审判工作经验;
2、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管理改革的经验;
3、对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第九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下列案件:
1、合议庭有重大分歧的案件;
2、作无罪判决的案件;
3、在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4、新类型的首例案件;
5、重审、再审案件;
6、需向上级法院书面请示的案件;
7、院长、分管院长认为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案件。第十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下列与审判工作有关的事宜:0
1、学习上级党委有关政法工作的文件和上级法院业务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审判实践,研究贯彻实施意见;
2、审议、批准各类审判工作制度和规定;
3、决定对本院院长的回避;
4、需要向上级法院请示的有关审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5、对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违法审判和案件差错的审查和认定;
6、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事项。第三章 审议事项的提交
第十一条 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和事项,应填写《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申请表》,经主管院长同意后,写出书面审理报告,并于会议召开三天前将电子版报告传审判管理办公室,由审管办分送各个审判委员会委员。
第十二条 书面报告应当应当符合规范要求,客观全面反映案件事实、证据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或控辩双方的意见,说明合议庭争议的焦点、分歧意见和拟作出裁判的内容,提出的处理意见应载明有关的法律依据。文字要简练、表达准确、书写清楚。
第十三条 审判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时间和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及业务学习的内容,由审管办或委托办公室提前一天通知各委员和应当列席的其他人员。
第四章 会议制度
第十四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召开,院长因故不能出席的,可委托一名副院长主持。
第十五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半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经院长同意可临时召开或延期召开。
第十六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必须由超过半数以上的委员参加方可召开。审判委员会的决议,必须有审判委员会委员过半数通过。
第十七条 审判委员会实行集体负责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发表意见的顺序,一般应当按照职级高的委员后发言的原则进行,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可以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1、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提交会议讨论的有关人员;
列席人员对讨论的事项可以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发表意见,但不能参加表决。
第十九条 审判委员会对案件和其他事项作出的决议,合议庭、审判庭和其他部门应当执行。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发现了新的事实和情况,有可能影响案件或事项正确处理的,可提请院长或分管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
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复议决定)的案件,除另有规定外,合议庭应在15日内执行完毕。
第二十条 审判委员会在审议违法审判责任和案件过错责任时,应通知有关责任人到会,说明有关情况。违法审判和案件过错责任确认后,有关责任人如有异议,可向审判委员会提出复议,审判委员会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第二十一条 会议参加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会议讨论的事项和具体讨论的经过。第五章 会议记录
第二十二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应制作会议记录,并指定专人担任审判委员会记录。会议记录应完整、准确记明委员和列席人员的观点、意见及表决情况和决议,并由出席会议的全体委员签名。
第二十三条 审判委员会会议记录系机密材料,无关人员不得查阅、摘抄。除因上诉、申诉等需要向上级法院提供外,其他机关查询必须经院长批准。第六章 审判委员会通报
第二十四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其他审判工作和改革的重大事项,对全院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可以审判委员会的名义予以书面通报。第二十五条 审判委员会通报由审管办负责编写,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由院长签发。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