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谈月明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城乡规划工作很重要,是城乡建设发展的龙头,也是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依据。在新形势下,更是我们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落实我省“四大国家战略”和“四大建设”的重要抓手。夏宝龙省长多次把规划建设管理比作是“三轮汽车”的三个轮子,而规划则是前面的一个轮子,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刚才,各地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很有特色,很受启发。周总也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去年我省城乡规划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城乡规划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大区域规划编制实施有了新进展。全面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初步推进了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快推进了舟山群岛新区、三门湾、台州城市群等跨区域重大规划 的编制。
二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了新完善。杭州、宁波、台州、丽水等城市陆续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温州等城市已经着手开展总体规划的修改。全省县(市)域总体规划审批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专项规划编制有了新成果。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成品油线网规划、天然气管网规划、铁路网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会同江苏省建设厅共同编制完成了环太湖风景路规划。
四是小城市和中心镇规划水平有了新提高。目前全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总体规划已全部修编完成,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部分小城市试点镇还开展了重要地块的城市设计。同时,各地还大力推进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五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有了新突破。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各地地下空间示范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15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规模大、进度快、成效好,实现了停车、仓储、市政、交通、防灾的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项目总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量进一步提高,去年11个设区市市本级和义乌市新开工的城市地下空间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到了历年开发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我厅与省人防办等部门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中的协调协作也有了新的加强。
六是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有了新成效。在前两年《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相继颁布实施的基础上,今年《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又列入了省人大一类立法计划,7月将提交省人大一审,争取今年年底前颁布出台。
七是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有了新成绩。继江郎山申遗成功之后,去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了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和审核工作。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省各级城乡规划系统大家共同努力,与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大家工作很努力、很用心、很有效。在此,我谨代表省建设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认清形势、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今年的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很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工作对象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认清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刚才周总对做好今年城乡规划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讲的很全面,这里我再提几点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十个着力抓”:
一要着力抓好国家战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工作。要 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在落实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先导作用。要按照有关程序,加快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适时开展总体规划修改,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特别要在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推动“四岛一城”(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岛、国际休闲岛、海上花园城)高标准建设。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编制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控规覆盖率,增强引导和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和建设的能力。
二要着力抓好城市群规划深化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加快启动金义都市新区规划编制。省政府将召开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推进会,省里还将出台支持浙中城市群发展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完成台州城市群规划和三门湾规划的报批工作。三是加快启动都市区规划,重点研究和规划包括城际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都市区内综合交通体系。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开展都市区规划研究或编制工作,厅里将积极支持,指导加快推进。
三要着力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要在去年杭州现场会的基础上,今年要掀起规划建设 的新高潮。我厅计划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后适时召开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场会,加以全面推进。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抓好设区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今年务必要全面完成;二是深入推进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块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三是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项目示范工程,要抓出成效;四是要加快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产权产籍管理的具体政策,房产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五是规划部门要积极主动联系国土部门,按照规划策划一批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项目推向市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以解决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六是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督查力度,今年下半年要在全省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着力抓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停车难、行车难、进出城难、乱停车”是当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责无旁贷,要认真科学地编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做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贯彻好低碳发展理念,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起科学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顶层目标。二要尽早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从布局上超前地把城市轨道廊道控制起来。大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还要兼顾 都市区的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联系。三要十分注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科学打造,以枢纽建设组织城市各类交通的高效运作。四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和地下交通设施,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特别是利用学校操场建设地下停车场这项工作各地要尽快启动,务必取得突破。五要坚持道路建设和道路整治并举,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合理确定单行线,道路转弯抹角也要梳理。六要加强部门协作,把发改、交通、铁路、民航、港航、建设等各种交通需求和各路智慧集成到规划这张空间总图上,为城市综合交通提供优质规划服务。
五要着力抓好城市设计工作。城市形象是城市规划水平的物化体现,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功能业态、空间形态、景观形象的总体展现。城市设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工作的成败,城市形象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城市领导水平的高低,各地要高度重视。最近夏宝龙省长在听取全省规划工作汇报时专门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还要求开展城市设计竞赛和评比,互促共进,大力提高规划水平及城市设计水平。做好城市设计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在控规前期加强城市设计的研究,以城市设计促进控规水平的提高。二是要重点抓好重点街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重要交叉口、滨水地段、商贸街区、主要公共设施、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城市设计,全面改善城市形象。三是要注意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特色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结合,精心调查,精心设计,以城市设计凸显城市特色,以城市设计增加城市魅力,以城市设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四是要推动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将商业、办公、金融、展览、会议、文化、交通等城市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做好城市核心功能培育和特色形象塑造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综合体的集聚带动作用。
六要着力抓好村镇规划工作。当前规划工作的薄弱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做好村镇规划工作,首先要提高村镇规划的覆盖面,要在今年全面完成所有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明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规划保留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推动规划建设职能向村镇延伸,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设立规划分局,切实加大对村镇的规划管理力度。三是要加强重点村落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对这些村落的传统风貌格局和独特人文生态环境要做好传承。四是要提升农房建设规划设计水平,要打破农房建设中“兵营式”布局和“火柴盒”设计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和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房的户型设计、功能安排和环境优化,做到村村有特色,处处展形象。七要着力抓好保障房规划服务工作。今年,全省要确保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1万套、基本建成7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万套。在规划建设好保障房的问题上,城乡规划部门要积极有为。要在保障房的规划选址、规划设计、配套设施规划等方面下功夫,从源头保证建设群众确实需要和真正满意的住房。要重点考虑保障房的停车位问题。前段时间,夏宝龙省长在考察杭州公租房建设时批评了有的公租房项目停车位配建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对保障房配套公交、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公园绿地等的规划引导,从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适当提高保障房绿地率、车位配置标准等,提高保障房宜居性,真正让他们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高兴、住得有尊严。
八要着力抓好绿道网规划工作。绿道网建设既是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也是落实新型城市化、实现转型发展的实际举措。3月26日,江浙两省在太湖两省交界处举办了隆重的环太湖风景路建设启动仪式,这实际上也是全省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启动仪式。下一步,各地要把绿道网规划建设列入到今年的工作计划,全面启动这项工作。首先要做到重点突破,大江、大湖、大山,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城市主要公园、历史街区、绿廊等地区和沿线要先行编制绿道规划,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建设;其次要尽快筹备 编制以县(市)为单位的绿道网专项规划,纳入法定的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第三是等适当时候再编制全省绿道网规划,将各地主干绿道成网、连片,将全省绿道构建成完整的风景线、生态线、旅游线和文化线。我厅计划今年上半年召开全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予以全面推动。
九要着力抓好机构队伍建设。重点是三个方面:一要健全规划管理机构。要依法加强对各类园区、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城乡规划统一管理,增强村镇规划管理力量。各设区市和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的县(市)要单设规划局。二要加大规划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梯度队伍和后备干部制度,为有能力、有冲劲、肯干事的同志创造发展环境。各级城乡规划部门的同志要加强学习,不要凭老经验办事,也不要凭老资格吃饭,要防止“天下规划一大抄、一张图纸大家用”。三要搞好规划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争取到2015年底前全省县级以上的城市规划展览馆要全部建成。
十要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城乡规划部门掌握着空间资源的配置权,是高风险行业。因此,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一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做到常抓不懈。二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筑好规划权力运行的“防火墙”,遏制过大的规划自由裁 量权和暗箱操作。三要加大对规划领域重点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抓好违法下放规划管理权、违规变更规划、随意调整容积率等关键环节的整治和督查工作。最近,夏宝龙省长、陈加元副省长在有关调整容积率专题审计材料上都作出了重要批示,我厅会同国土厅正在起草加强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缴纳管理的政策文件,准备予以规范。对此,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容积率调整的管理。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高度重视,决定近期召开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根据夏宝龙省长的指示,会议期间将举办全省优秀城乡规划成果展,充分展示各地近年来在城乡规划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新成就。这是一次全省优秀城乡规划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各地城乡规划水平的集中展现,也是各地优秀城乡规划成果的大比拼。前段时间厅里已向各地征集展示推荐项目,接下来将进行布展。对此,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同志们,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乡规划部门肩负着繁重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讲话(定稿)
统筹城乡规划
构建特色城市 全力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谋划部署2012年和“十二五”时期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任务。等一会,_________还将作重要讲话。
现在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近年来全市规划工作取得新成效。
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城乡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先导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规划局历届领导班子的团结实干、奋力拼搏下,我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学谋划,形成了定位准确、功能完善的城乡空间布局战略规划。
近年来,我们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立足我市区位、产业、人文等优势,强抓发展机遇,科学提出了“接轨长三角、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依托南京、接轨长三角、东向发展”的区域发展定位。同时,大手笔展开城乡规划工作,规划建设“一个主城区”、“两个副城区”、“五个中心镇”、“五个产业功能区”等重要发展载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全市城乡空间进行综合布局,编制了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专题规划,同时,在更大范围实施放权强镇,赋予当涂县、博望新区规划建设管理权限。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特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努力把中心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服务便利区、和谐社会示范区,着力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确立了“重点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积极扶持中心城镇,加快建设新集镇,合理引导建设农村居民点”的工作思路,科学构建了“城市—中心镇—新集镇(中心村)”三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进一步拉开城乡融合发展大框架,逐步形成了主城区向两翼拓展、副城区集聚辐射、中心镇各具特色的发展形势,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已经形成。
(二)统筹兼顾,形成了具有马鞍山特色、比较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编制体系。
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全域马鞍山”理念,把全市城乡_____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篇布局,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科学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了《马鞍山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围绕打造“精品城市”,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编制了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环卫、集贸市场、给水、排水、风貌等多项专业规划,以及城市中心区、东湖公园、秀山湖公园、体育会展中心、采石河、慈湖河、马濮路、205国道、314和313省道、城市出入口等若干城市重要部位和节点的城市设计;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片区的概念性规划,编制了《 》,及时修订各片区详细规划,提升了城市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园区规划,编制了马鞍山经济开发区、南部沿江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区、江心洲生态旅游区、濮塘休闲度假区5个产业功能区规划,完成园区路、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规划,全力推进园区建设;规划建设滨江新区、秀山新区,启动采石古镇整体改造、滨江湿地生态公园建设,规划建设小九华。围绕乡镇规划,编制了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和4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镇控规,启动了27个集中居住区和87个中心村、224个基层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统筹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城市设计、小城镇规划、集中居住区规划、村庄规划”为骨架,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围绕重大项目,做好规划服务工作。完成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配套建设工程、亿丰环球商业中心、中加金色新天地、金鹰等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以及泰和天成、绿地世纪城、秀山湖一号等大型居住区项目的方案审查和规划许可审批工作。先后组织了深业地产、恒泰达观天下等多个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案审查工作,为项目落到创造了条件。
(三)严格管理、依法行政,维护了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从决策环节入手,着力理顺规划管理机制,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规划局长任副主任、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城乡规划委员会,采取全委会和主任会的形式,通过“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程序,保证了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从管理环节入手,大力推行“阳光规划”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集体研究、公众参与”的原则,将规划工作每个环节做到公开透明,在行政服务中心和规划网站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等内容,通过批前、批后和现场公示等方式,确保城乡规划实施的公开、公正。从法规环节入手,依据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实行“一书三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制定出台了《马鞍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马鞍山市市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自由裁量。从执法环节入手,坚持批管结合,对批准实施的各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动态监测和监察,配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各类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建立起了规划体制比较健全、法规制度比较完善、审批行为比较规范、行政执法严肃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运行体系。
在规划的指导、调控和支撑下,我市城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8%以上。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打造了“山水诗都、休闲名城”的城市名片,成为中国李白诗歌节的永久举办地。这些成绩的取得,规划功不可没,在座的各位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奋战在规划战线上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地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奋力实现2012年规划工作新突破。
未来几年,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含山、和县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打造成城市的副城区,提出了“全域马鞍山”,构建马鞍山市“一主(中心城区)两副(___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的发展新格局。这给我市的城乡空间发展布局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给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规划转型才能引领城市转型,提升规划水平才能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开拓视野,扎实工作,全面推动我市城乡规划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眼光要远,理念要新。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搞城乡规划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当前,随着我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影响城乡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在城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马鞍山、研究完善马鞍山的规划,以新要求、新境界、新思路、新规划,引导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科学规划、超前规划的观念,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全面分析周围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运用现代化的理念、手段和目标来组合优化城乡布局,合理安排各项设施,力争使我们的城乡规划更具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二)衔接周密,统筹全面。首先,要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全覆盖,始终坚持“全域马鞍山”理念,把马鞍山城乡全部纳入规划的范畴,使规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使辖区内的每一块土地都纳入规划,不留空白。其次,要在规划体系上全覆盖,进一步抓好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我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动态维护工作;区县规划?区要重点抓好北部新城发展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搞好采石古镇规划;?要抓好钢城特别是钢城经济开发区的规划;?重点编制高新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高新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要重点搞好?旅游区总体规划,各类专业规划,?旅游区核心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软件园后期规划等。此外,乡镇规划?各乡镇要切实抓好“两新”工程的规划,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好镇、集镇、集中居住区、中心村的科学布点和村庄整合问题,处理好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控制好建设区域和建设标准。同时,规划部门要组织编制马鞍山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南京、合肥、芜湖的对接合作,着力研究长三角都市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促进共赢发展。
(三)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城乡规划,特别是城市规划,不仅要有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更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整个城乡规划中,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概念规划、详细规划,甚至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把关,都要精益求精。精品意识要体现到城市整体布局、城市街景规划,要从艺术和美学上认真研究和细化,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体现特点,把城市建设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贯穿其中,做到历史和现实相吻合,亮点和配套相协调,创造出现代文明与厚重历史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三、正确认识,重视规划,依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重视规划、加强城乡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有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规划就是财富”的理念,一丝不苟的做好规划,严格贯彻执行好规划,使各项规划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当代和后人的评说。
(一)严格规划的审批和实施。规划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积极参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把好项目的规划选址关,切实发挥规划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保证规划的实施。要依法对规划区范围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范围,认真做好 “绿线”、“红线”、“紫线”、“黄线”等的划定工作。要严格规划的审批,认真执行“三级会审”制度,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把关,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规划,以身作则,不得随意变更城乡规划,确需修编调整的,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切实保障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各级党委、政府要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审批规划、调整规划的,除予以纠正外,对有关责任人坚决查处。
(二)强化规划的实施与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衔接和配合,形成合力,依法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各部门要做好与城乡规划审批、执行的衔接与配合,切实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取得选址意见书的,不得批准立项;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土地部门不得批准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未经规划验收合格的,房产部门不得发放产权证明。规划、执法等相关部门、各区县、乡镇(街道办)要加强衔接和配合,形成合力,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规划擅自建设的,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三)大力推行 “阳光规划”。进一步健全规划公示制度,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建设项目等城市规划方案向社会进行公示,让公众和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规划、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规划部门要注重吸纳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使规划更加科学、更透明、更公正。
(四)加强对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今年确定的重点规划任务,市里将纳入对各区的考核范围。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规划工作作为城乡建设的第一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对每一项重大规划都要成立强有力的班子,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从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
同志们,科学的规划需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战斗力强的规划团队作为保证。从事规划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关荣,马鞍山的城乡发展,依赖于你们绘就的规划蓝图。希望从事规划工作的同志政治要过硬,善于从全局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来开展工作;业务要精通,强化对规划知识的学习、充实和更新,及时掌握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自觉运用科学理论、现代科技和专业知识,指导城乡规划,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作风要扎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岗位、埋头苦干,重点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各项规划不仅要“过得去”,更要“过得硬”;态度要端正,办事必须坚持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抛弃私心杂念,依法秉公办事,努力为城乡建设和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同志们,加强城乡规划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斗,以勤奋敬业的精神状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切实把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努力为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市委书记在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家松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杨光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红林同志就贯彻会议精神做好规划工作,特别是抓好市委17号文件的落实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
近几年来全市规划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意识明显增强。从市到区(市)县包括有关部门再到乡镇,大家的规划意识都有明显增强。二是规划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几年前规划的龙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规划滞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满覆盖,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乃至分区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这种程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三是规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管是规划的编制还是规划的实施和监管,都比过去有了明显加强。另外,规划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可喜变化,最突出的就是规划编制和管理由过去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扩大到城乡一体。这个进步是深刻的,凝聚着我们规划战线以及全市上下各个方面的心血,是让人欣喜的一件事。但规划工作也还存在很多问题,规划意识不强、规划水平不高、规划工作指导思想还不够科学、不够先进等问题在不同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在下基层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制定下发了17号文件,这是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带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所以,召开这个会议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进行重新部署,十分必要。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规划是基础,是龙头。我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要求你们拿出规划,根据规划来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一个目的就是要督促你们重视规划。当前,我们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怎么样来抓发展,过去的老办法不行了,要有新办法,就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发展。这就要求有比较强的规划意识,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这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最近,我们不断强调要增强各种意识,如环保意识、市场意识、集约利用资源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规划意识等等,其中规划意识是基础。比如土地招标拍卖,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提供一个规划设计条件,否则这个工作就没法进行。可以这样说,规划工作既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又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因此,规划工作不重视不行,重视得不够也不行。我们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今天到会的除了规划系统的同志,还有区(市)县和30个重点镇的主要领导,希望你们带头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重点镇的同志,以前相对不重视这件事,想干什么大家商量一下就干了,现在不允许了,区(市)县要管你,市上要管你,再那样干就可能会违法。
第二,要科学制定好规划。落实好规划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前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都说规划重要,但对规划编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只是交待有关部门去办,但到底该怎么编制包括在最后审议的时候都重视得不够。有的同志讲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宪法”,制定好以后经人大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谁也不能变。但前提是要把规划制定好,是一个科学的规划。弄一个错误的东西出来还不能改变,这不是麻烦了嘛!作为主要领导同志,为官一任,主政一方,赶上了制定和调整规划的历史机遇,你就要负起责任来,制定一个能指导今后若干年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里,我要说几句自我批评的话。我们成都市虽然受到不少表扬,但坦率地讲,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同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有一些我们能在近期赶上,但有相当多的近期赶不上。这就是过去规划不到位带来的问题。规划工作做不好,其影响是根本性的、长远的,我们的继任者无法弥补。所以,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来制定规划。其次,编制规划要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即城乡一体的思想。不光是中心城区,整个农村地区都要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编制完整的、科学的、适当超前的规划,做到高水平、高质量。做到这一点,需要宽广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放眼世界、放眼全国,不要就成都说成都,就区(市)县、乡镇说区(市)县、乡镇。同时要防止雷同,在新一轮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力戒趋同。从规划的制定开始,就要突出历史文化、突出特色、突出资源条件。有一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的一些重点镇,把特色利用好、规划好,就是世界水平,不要一味地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有特色的东西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东西。第三,制定规划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大规划院、大规划师做的不一定就好,一定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来保证规划编制的质量。现在规划设计市场非常繁荣,业务很多,有些规划设计院忙不过来,要么就给你派一个没有水平的人来,要么就极不负责任给你克隆一个。有些地方的规划我相信规划师都没有认真调查过,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不适用。要重规划质量,不要重虚名,不要迷信任何规划设计单位。不管怎么样,是我在给你付钱,我是“东家”,你做的东西必须要满足我的要求,满足不了要求就不给钱。就规划设计市场管理的角度讲,对那种极不负责任简单克隆造成损失的设计单位,要给予惩处,如市场禁入等。
第三,要严格执行规划。首先,执行规划要严格依法。对于确实成熟的规划,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对于城市规划要有一种敬畏,轻易不能去碰,要象对待法律一样严肃地对待它。这里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规划制定以后还能不能改呢?因为目前我们大量的规划编制都是在补课,所以难免质量不高。即使有很长的时间准备、编制,但受水平和时代的局限,也可能还有需修改的地方。关键在于修改要经过法定程序。规委会(各区(市)县都应该有规委会)审定通过的规划,如确需修改,必须通过必要的程序来修改,不能哪个同志觉得不对、看着不顺眼就把它改了。原来是由区(市)县一级确定的,就应由区(市)县讨论、确定才能修改,包括吸收专家的意见。原来是由市一级确定的,就应由市一级讨论、确定才能修改。其次,执行规划要坚决。在规划面前要铁面无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对哪一种压力,大家都要按规划办事,形成习惯。做到严格按规划办事,领导很关键,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同时,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这些年对规划执行情况监督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了规划不严格执行,再好的规划也不过是一张图纸。执行得怎么样,能不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有效的监督检查是很关键的问题。这次我们成立规划执法监督局来专司其职,就是要强化规划执行的监督。大家要重视这项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要真正负起责任来。要定一个规矩,将来哪个地方发现了违规而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就要追究执法监督人员的责任。因为这项工作应该说比其他工作要直观得多:一个项目批到哪里、有没有经过批准、是不是按批准的要求在建设,都可以直观地看到。如果违反规划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处理,那么谁管这个事谁就失职。
第四,要落实好市委17号文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好市委17号文件是件大事。希望各区(市)县、各有关部门按照文件要求,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认真地抓好落实,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这是我们城乡一体化战略当中十分重要的、带有基础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管理对不少同志来讲,是过去接触不多的一个领域。在按照新形势的要求抓好队伍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工作当中,领导要带头学习规划知识。知之不多不要紧,谁也不能生而知之,我们要从干中学。主要领导同志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各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和镇的党委书记、镇长要挤出一点时间来,带头学习规划知识。不要求大家都成为专家,但常规性的东西要懂,规划意识要有,这样才能领导好规划工作。另外要借贯彻落实市委17号文件的机会,把规划管理队伍配强。各个地方都要想办法吸收一些专家人才进入规划队伍,尽管不必人人都是专家,但必须得有专家,而且是合格的专家。同时要对原有的规划人员加强培训,组织人事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希望通过我们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全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城乡一体的崭新体制和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最”目标、最终实现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参加此次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会,短短3天时间,我们先后系统学习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业外包、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通过学习培训,我感到获益匪浅,既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在广大干部中营造良
好的学习风气,引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任何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引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通过培训,我们不仅系统学习了城市管理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感悟了国内、国际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也看到了我区、我们街道城市化建设水平与国内领先城市、国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是拓宽了城市发展的视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的地方不胜枚举,值得借鉴。学习培训是借鉴先进理论、成功经验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举措,提高了战略思维的水平,增强了同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信心。
三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才能在动态中体现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中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在座各位带头学习,就会带动一大批,就会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就能达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是提升了科学的工作水平。积累理论知识也好,拓宽发展视野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成效中。相信通过培训,我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将更清晰、决策将更科学、举措将更扎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将更高。
学以致用,学习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xxx街道作为锡山主城区和无锡市城市规划的副中心,理应成为我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为全区城市建设的表率。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构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竞争力。古人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才能高水平、高品位。当前,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进入了以城市现代化为主要驱动力的新阶段。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应该说,通过前两年的努力,xxx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已实现了全覆盖,为我们做深做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只有这样的科学规划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确保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城市规划中,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筹划、高层次运作、高水平管理,坚持富规划、强建设,细规划、快建设,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在更高层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产业规划、次分区专项性功能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按地块功能策划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以具体项目对上争取,赢得支持,努力使隐性的发展资源变成显性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功能性、服务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要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主攻目标,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片区的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以xx路、xx路、xx路所合围的主要商业圈为核心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抓好xx社区xxx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规划。二是着力抓好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加快xx社区睦邻中心的开工建设,加紧实施xx社区商贸中心二期的建设,做好xxx和xx社区睦邻中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设良好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有利的商业优势等;一手抓软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咨询等,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规范而高效的城市管理,是确保城市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要实现城市的上档升位,就必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生态环境恶化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城市。要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和创建。严控污染,深入开展348工程,以铁腕治污。迅速展开五小行业的关停并转,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清理整治主要河流沿岸排污口,全面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加大水环境
建设力度,强化水环境整治,加大河道清淤力度,加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一鼓作气,集中力量,确保完成省卫村全覆盖的创建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复查验收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家园和绿色社区建设,开展河道、村道、房前屋后绿化,实施城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建设。继续有序推进31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年内完成xx、xxx2个社区省级“绿色社区”和xx、xx等8个社区xx市“绿色家园示范村”的创建工作。要落实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要结合城管创优工作,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建、管、创”一体的环境综合整治体系。继续深化主要道路“路长制”管理工作,整合各方管理资源,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考核,实施好风险金制度。在全面疏浚辖区内河道的基础上,加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做到人员、经费、考核到位。
要在当前和未来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生态环境建设要以绿化和治污为重点,要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努力消除水体污染,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努力恢复和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的良好生态环境,力争早日实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生态园林城目标。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尤其要尽快搬迁和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污染源,该上的环境设施应千方百计尽快上,切实解决污水、废气、扬尘、噪声等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实现城市长效管理。要以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加强背街小巷和老居住小区的设施配套和环境改造,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宜居城市。
第五篇:在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9月19日)
坚持科学发展 提升规划水平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而奋斗
杨 卫 泽
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刚刚胜利闭幕,会上,省委罗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城乡建设的总要求。他在讲话中强调了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统筹城乡建设,加大城乡规划实施力度”的最新要求。明天,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全国规划年会将在南京隆重召开,讨论的主题是“转型与重构”。大约一个月后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全市党员代表又将齐聚一堂,热烈讨论南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全市上下满怀豪情朝着“两个率先”第二个目标奋力前进,朝着“共建美好新南京、共享幸福新生活”共同愿景加快迈进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如何以规划为引领,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对南京坚定科学发展信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大局,判研形势,深刻认识城乡规划的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规划工作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上了一个新台阶。李源潮同志在南京时提出“一城三区”、“三集中、一疏散”等战略性构想,全面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罗志军同志在南京时提出了“跨江发展”、“五个中心”等重大战略,完善了南京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发展的城市格局。近年来,我们根据南京科学发展的要求,在保持规划连续性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规划的具体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和规划执行的严肃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城市空间资源和生产力布局,有力地发挥了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科学引领作用。对此,我们要充分总结经验,作为下一步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
目前,南京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正确研判,加深对城市特质和发展方向的认知,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视野。
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期间,南京迈上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的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加快转型、加快转变成为南京科学发展的本质特征。这些路径和目标,从本质上来说,与城乡规划的终极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城乡规划工作,首先解决的是对城市的认识和规划价值观的问题。具体对南京来说,传统的发展模式正遇到三大约束限制:一是资源有限的约束。南京地域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三,在省会城市中倒数第二,现在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指标每年不到1万亩,仅为前些年实际使用量的1/10。二是环境保护的约束。重化工业比重高的城市产业实际,多年积累给环境造成影响,环境容量受到挤压,加之市民群众环境诉求日益提高,对地区环境风险日益敏感,城市环境成为未来发展的强约束条件。三是文化保护的约束。作为历史古都,南京发展中经济空间开发与文化空间保护的冲突已经现实存在,如何兼顾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需要我们以有效办法科学统筹。要突破这些约束瓶颈,根本的一条,必须转变原有的增长模式,包括空间要素结构和组织方式,必须从规划思路上确立新的空间导向和策略。
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南京迎来了以人才、科技、教育、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机遇。我们要用新资源观来审视南京的城市特质,从而找到发展支点。用新资源观审视,南京具备城市资源的 “四大集合优势”:一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南京有国家级文物保护27项81处,从建筑、科技、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各个方向,无论是文物遗存,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各种历史文化印记,遍布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二是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有普通高校53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近100万人。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24 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55家,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三是良好的区位辐射功能。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辐射带动的区域面积达 5.5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100 万,均占到苏皖两省的 23%。南京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和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四是天赋的山水城林组合。南京城市群山环抱,万里长江穿城而过,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市域低山丘陵面积占61%,水域面积占 11%以上。35 公里的明城墙和 60 公里的明外郭,形成了环套并置的都城格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和最长的古城墙和古城郭。这四大集合优势是南京未来发展的基石。但资源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们必须通过规划来整合好这些资源,加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现实要求。“城市是社会的表现”。转型期的城市不但要追求经济增长的均衡性,更要追求社会发展的共享性。我们建设幸福城市,就是要让人们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快地提高全市社会发展水平。这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更加注重考虑民情、听取民意、了解民需、保护民权,最大程度兼顾群众利益。现在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城市服务功能与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拥堵、环境治理、住房、医疗、教育等成为群众不满意最集中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新产业兴起,带动新人才扩容,民生保障机制需要覆盖更多人群、覆盖更多领域、覆盖更多层级、覆盖更多个性化需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有关单位以及方方面面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从规划源头抓起,切实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体现城市中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南京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规划做得好就能有效推动南京的科学发展,做得不好我们就有可能错失第三次机遇,成为南京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我们要围绕城市发展的中心任务,以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标准,“跳出规划看规划”、“跳出规划做规划”,立足经济社会全局,立足核心价值资源,加大对城市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不断创新理念,谋划未来发展,精心构筑南京未来发展蓝图,真正在南京科学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创新理念,理清思路,用规划来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的贡献是历史性的贡献,规划的错误是历史性的错误。被誉为“互联网先知”的万尼瓦尔·布什说,“决定未来的事情正如我们所想”。我们能向世界、向子孙后代展示一个何种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同样取决于我们今天选择了何种思路和理念。当前,南京有两个关键时间倒逼节点:一是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二是201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站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面对这样紧迫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用科学、前瞻的规划推动南京基本现代化进程,必须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今后五年,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空间导向,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提升规划引领作用,提升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城市品质感知,提升环境友好价值,提升人文幸福水平,用科学的规划引领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南京城乡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强化“三名城三都市一乡村”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以此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标。“三名城”,即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三都市”,即把南京都市区建成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绿色都市、幸福都市;“一乡村”即把南京农村地区建成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
要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城乡规划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策略。
一要把“绿色”作为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对南京来说尤为重要而紧迫。南京历史上就是著名的绿色城市,山水城林的浑然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明城墙的依山傍水、民国的林荫大道,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绿色历史。今天南京走绿色发展之路,要更加突出生态政绩观和城市空间的友好价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循环、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最核心的要从制度层面强化“绿色调控”,实施最严格的能源节约制度、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生态绿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个最严格”。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生态保护区、生态隔离带、生态廊道和以林荫大道为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全域生态大贯通,基本建成以低碳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以节约集约为基础的资源保护体系,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体系,以生态网架为支撑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人居体系,以古今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为标志的生态文化体系,使南京成为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型森林城市。
二要把“人文”作为城乡发展的核心价值。城市的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解放与自觉,实现从“城市的人”到“人的城市”的跨越。人文体现了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的诉求三者的尊重,因而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突出人文理念,就是要用世界一流的理念和水平,以控制高度、保护肌理为关键,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彰显大文脉格局,传承与弘 扬南京厚重、精深的历史文化;着力构造现代时尚、开放多元的城市新文化空间,满足市民群众、外地旅游者、外来创新创业者的多元文化需求;着力塑造创新、创业、创优的现代城市文化和精神,积极创造先进文化价值和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爱之都、幸福城市、天下文枢。
三要把“智慧”作为城乡发展的不竭动力。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创造巨大的“熊彼特租”,从而成为城市价值新的源泉,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大系统工程,打造智慧园区载体,加快软件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创业特区的建设,着力壮大智能电网、软件、服务外包、新传感网等创新型智慧产业;广泛深刻运用现代科技,加快城市资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智能企业、电子政务等城市智慧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把智慧的理念和要求,细化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项目,构建智能生活圈、智能城市片区,建设智慧经济发展国际一流、城市智慧管理国内领先的智慧南京。
四要把“集约”作为城乡发展的无限空间。资源和空间的集约既是生产和生活成本的降低,也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为新产业、新人才、新空间的生长创造了更大的乃至无限的空间。集约不仅体现在土地和资金的集约利用上,更体现在各种生产、生活方式的综合集约上,既包括产业的集聚、空间的紧凑、利用的充分,也包括功能的复合与价值的延伸。我们要以资源节约型城市和紧凑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深度,科学规划、合理确定主体功能区,形成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以功能复合、空间复用来提高城市的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城市综合体等的开发,建设紧凑集中、功能复合的集约化城市空间。
三、突出重点,整合优势,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的工作水平
城市的任何发展无不是对空间关系的整合,城市空间整合的优劣与否,取决于社会整体空间理念的选择与整合能力。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我们的选择能力、选择路径,决定了城市空间整合的优质性。我们不但要提升对空间价值的判断能力,而且要提升空间整合的创新效率。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个突出”:
第一,突出城市能级的放大,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区位枢纽优势。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对南京作出了“两基地、两中心、一门户”的定位,这既是城市原有特质所致,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中心城市,南京的城市功能应突出表现在以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功能为内核的科技创新功能、文化引领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仅是对人流、物流的集聚疏散,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流、资金流的吸纳辐射功能,加速城市功能结构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一是深化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强化以南京为节点,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物流等要素输向中西部,同时使中西部通过南京与长三角与全球对接,使南京真正成为向国际开放的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门户城市。进一步加快江北地区发展,立足于辐射带动苏北、安徽的主要功能区定位,大力提升江北地区城市功能,并且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来统筹推进,通过江北地区的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南京城市地位和能级。突出区域和城市群发展轴向的竞合,面向东部,通过强化沪宁发展轴发展,加快宁杭发展轴发展,充分借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这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充分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南京发展的国际化水平;面向西部,通过制定分层次的区域协作战略,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西端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二是深化中心城市的枢纽优势。重点围绕“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构建陆港、空港、水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枢纽都市,加强铁路、航空和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港口、物流及公路网布局,加强客货运综合枢纽的配套衔接,提高集疏运能力。航空要形成国家级大型枢纽航空港,铁路要形成国家级特大环型铁路枢纽,公路要形成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组成的放射状公路网,水运要形成江海联运的国家级主枢纽港。大力发展枢纽产业、枢纽经济和枢纽空间,推进“园”“港”联动、“园”“城”联动、“港”“城”联动:结合禄口机场扩建,发展临空产业,打造100平方公里的生态化、智慧型的空港区域;结合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南部新城,形成新街口、河西中心、南部新中心“金三角”格局;结合龙潭江海联运港建设,打造长江中下游综合交通物流基地和先进产业主导的滨江生态区。三是深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优势。立足于南京自身资源禀赋和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加快形成现代城市服务经济和服务体系。尤其是突出城市的辐射型综合服务功能,除了传统的科教、医疗、商贸、物流等服务外,特别要加强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加快河西金融城建设,加强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加速无线城市、感知城市和云计算中心的建设。
第二,突出创新驱动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城市是创新的聚集地,创新型经济正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南京有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但要把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必须加快培育创新的载体,把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空间塑造作为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积极探索科技创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新模式,大力推动科技园区内涵式、规模化发展,切实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核心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要突出抓好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舍得拿出最好资源、最优地段用于创新空间的规划和布局,规划建设一大批定位清晰、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切实解决创新创业承载主体缺乏的问题。当前,要抓紧规划建设 100平方公里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覆盖各区县约5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600 万平方米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用房。要以国际化、生态化和集约化的标准,推进工业园区向科技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聚度。要以创新空间为载体,结合多中心、开敞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大力优化和调整全市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圈层式”产业空间布局,在以主城为核心的内圈层,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主城和二环之间的中圈层,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外圈层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休闲旅游,远郊区县的新城和新市镇的产业园区是先进制造业主要载体,其他地区以现代农业和休闲产业为主。
第三,突出统筹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增强城乡发展的协调。近年来,我市加大推进城乡统筹和跨江发展的力度,但城乡二元结构、江南江北差距的主要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南京今后发展的最大空间。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必须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实现城乡规划无缝对接,城乡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城乡管理无缝对接,城乡公共服务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消除城乡差距和城乡空间与社会的割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一是以区域功能的合理定位引领城乡一体化。按照“开发区(专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分步骤制定各功能单元的总体规划,落实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补偿机制。二是以城乡空间特色的打造提升城乡一体化。要着力塑造高品质的都市乡村形态,城镇组团之间的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生态涵养、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功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保护和强化农村地方风貌,建成一批传承乡村文明、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村庄。加强村镇空间整合,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打造“1 个主城、3 个副城、9 个新城、34 个新市镇”的新型城镇结构形态。三是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覆盖延伸加速城乡一体化。高起点高水平强化农村地区规划,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水利、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新市镇和规划保留居民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设施和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地区向农民生活富裕、农业产业先进、农村生态良好的目标发展。
第四,突出历史文化的彰显,进一步加强城市个性特色的塑造。城市记忆是城市的资本,同时是城市人自我认同的平台与基础。这种“共性感知”是通过城市最有代表性、最为主要的特色意象表现出来,最终形成城市的“集体记忆”。因此,城市空间个性的彰显也是城市文化的复兴。现在南京人对城市的认知和归属感不足,一方面跟人口流动性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跟“集体记忆”的掩埋与缺失有关。
六、七十年代的南京人以长江大桥为自豪,八十年代的南京人把金陵饭店引以为豪,现在的南京人拿什么引以为豪呢?网上曾经评论南京是“悲情城市”,我认为现代的南京应该树立“伟大城市”的形象,这样的形象靠什么来标志呢?从南京城市文化资源与特质出发,要提升城市个性和特色,必须在“一老一新”上做好文章。
在保护老城上,要坚持“疏散老城、完善新区”的方针不动摇,继续疏散老城的人口和功能,控制老城高度,保护老城肌理,维护好“龙盘虎踞”的山水环境和“环套并置”的都城格局,积极引导老城原有功能向副城和新城转移,不断增加和完善副城和新城的就业、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形成相对独立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减轻老城的压力,彰显老城的品质。坚持“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原则,采用多元化思路和方法来保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串联与挖掘,把历史遗存、历史格局、历史线索和当代公共空间有机串连结合起来。要加强五大保护:一要加强对大遗址的保护,重点是通过六朝、南唐、明代以来众多的历史遗址,包括汤山猿人、阳山碑材、大报恩寺等遗址保护,彰显南京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二要加强对南京城墙的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彰显明城墙的庄严、肃穆、巍峨和整体感;三要加强对历史街区、风貌区和古镇古村落保护,延续文脉、整体保护,推进居民生活改善和民风民俗延续;四要加强对民国建筑以及近现代历史遗存的及早及时保护,不仅从单体而且从片区和整体上进行保护和整理;五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
在建设新城上,我们应该充分表现现代文明的创业创新特色,创造表现现代文明的新南京。以河西新城和三个新市区为代表,以2014年青奥会之前把河西新城真正建成城市新中心为目标,突出“共建美好新南京、共享美好新生活”宗旨,突出“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导向,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和建设。要用规划引导城市街区和建筑展示现代风格和时代气息,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进行规划和设计,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体现文化多元、富有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第五,突出环境友好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我们曾走过三个阶段。一是生产型城市,即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发展工业化道路的阶段;二是生活型城市,即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的改善居住条件的阶段;三是生态型城市,即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建设宜居城市的阶段。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山水城林特色和优美宜居的自然风貌,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最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公共配套、公共住房和公交优先四个方面。一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坚持“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从城市产业总体结构和布局调整上提升生态发展水平,老城之内不再保留工业,新城的产业园区要建设成为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的典范。以大生态贯通整体提升城市宜居环境,主城范围内,重点构筑以紫金山、雨花台、幕府山和滨江风光带为主体,以明城墙风光带为绿色内环,绕城公路绿带和滨江绿带为外环的“两环四片”绿地系统;市域范围内,严格保护灵岩山—八卦洲、青龙山—紫金山、牛首祖堂山—老山的三条绿色生态廊道,加快建设一批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郊野公园。要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城生态环境和宜居质量,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呵护好城市中的绿色文明。二是加强公共配套建设。要突出组团发展,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加快新区、新城的公共资源的规划配套,引导和推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向新区延伸,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老城改造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通过置换、改造、新建等办法,分区、分期、分批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尤其要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强统一规划,提高配建标准,落实配建要求,完善政策机制。三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对南京这样的特大中心城市而言,住房问题对于改善民生、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重大。要以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为目标,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形成完善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撑、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体系。要在继续加强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房建设,更好解决城市“夹心层”和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四是加强公交优先导向。要把公交优先真正落实到规划上,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发展,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层次、立体化、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的公共交通体系、客运枢纽体系和换乘体系,着力打造南京的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品牌。力争到2014年青奥会,公交出行率提高到 40%,到 2015 年达到 50%,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水准、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
四、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共同开创城乡规划工作新局面
我们的老书记李源潮同志曾指出:书记的理念决定城市的档次,市长的眼界体现城市的面貌。对于在座的同志们来说,你们的理念和眼界代表着所在地区的档次和面貌,决定着所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区县和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借鉴国内外一流的规划管理经验,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着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同步性。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进一步组织领导,切实把城乡规划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同步性。要实现城乡规划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全覆盖,把南京的每一片山、每一处水、每一块土地都纳入规划,不留空白。要在规划体系上全覆盖,进一步优化提升城乡总体规划,深化完善个专项规划、区县规划以及城乡主导功能区规划。要注重各项规划间的衔接,既要确保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相衔接、相同步,也要确保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相互配套,形成有机整体。
二是加强学习研究,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规划素养和能力,以开放的眼光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的规划管理理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方法,更好地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等重大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理念创新水平和战略谋划水平。同时,希望大家要认真研究城市功能和结构,研究空间新生产力,以及新生产方式带来的城市变迁;要认真研究空间产出与集约的创新,以及空间的消费变迁,尤其是集体消费的空间均质与效率,包括公共交通、住房、医疗和教育对空间变动的引力;要认真研究空间的时间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规划要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城乡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学科,对人才建设的需求尤为迫切。要不断提高规划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快复合性、专家型、高层次规划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三是加强城市设计,突出城市整体空间的打造。南京已经形成系统的规划成果体系,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对指导城市建设发展起到很好作用。但是,研究和统筹一个城市片区的功能、景观、格局和建筑问题,在控规的层面得不到彻底解决,因为控规主要是进行土地开发的强度控制,而缺乏对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质量、景观设计的控制,容易给城市空间的塑造和功能的统筹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和控规之间,要大力强化城市设计手段的运用,通过全面加强和改进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的各项理念和要求,突出整体空间的全面打造,高标准大幅度提升我们的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创造人与城市和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景观、景观与功能之间协调、融洽的城市空间。
四是加强规划执行,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工作体制和机制。现代城市的规划管理,重在执行;规划能否严格执行,关键在领导。我们的领导负责同志不仅要具备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定知识,而且要带头执行规划,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和权威。对擅自更改的违规行为必须切实纠正,对违规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查处,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着力健全城乡规划工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制度,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规划内容的法制化、规划管理的统一化、规划执行的程序化、规划监督的公众化。要切实改变以前的短视、近视行为,从关注量的扩张,到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不能因为一个项目、一个区域内的平衡,而突破城乡规划的要求。尤其要加快建立城乡规划的科学考核机制,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加快形成一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
同志们,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承载着 30 万年人类活动史、2500年建城史、450年都城史的南京,已经踏上了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新征程。社会学家卡斯特说,“空间是时间的切面”。在这样一个时间切面,作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用怎样的城市画卷、怎样的城市作品,镌刻在历史的空间上,这是我们要用持续创新的精神、科学审慎的态度、精心细致的工作来做出回答。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怀着对这座城市的敬畏之心,树立“留下赞叹”的工作标杆,开阔视野,更新理念,用科学前瞻的规划来引领城乡发展,扎实做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每一项工作,一定能够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新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愧于这座城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