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基层政权建设情况的问题和建议调研报告
一、2006年前基层政权建设情况2005年我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2个乡镇,其中11个乡(镇)政府的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超期服役的问题。各乡镇政府办公用房均属砖木结构,屋面小青瓦,集办公、住宿于一体。因年久失修,房屋椽皮、天棚、地板腐朽损坏严重,房屋主体结构受到影响,且部分房屋超过了设计使用年限已成危房。二是房屋功能配置不当。其办公和住宿条件仍维持60、70年代水平,结构、布局和功能极不合理,其中3个乡镇没有会议室,4个乡镇会议室席位无法满足乡镇人代会、党代会等大型会议的需要。曾在乡镇电影院召开的大型会议,亦因电影院的撤除,现无处可召开。三是办公、住宿用房十分紧张。近20年来,各乡镇机构和编制有所增加,但房子没有相应增加。特别是200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原岩头寨乡、野竹乡、草潭乡合并成为岩头寨乡,该乡政府当时仅有一栋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的综合楼,而该乡政府实际在编人数加上经管站等站所人员共计39人,人均办公住宿用房不足20平方米。与之相同情形的还有原茄通乡与河西镇合并成立的红石林镇政府。此外,高望界乡政府与国营高望界林场政企分开后,政府原用的办公住宿场所及相关设施产权均归属林场,新成立的乡政府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办公楼和宿舍楼,更没有任何办公设施。
二、近三年基层政权建设情况2005年11月,县成立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县建县50年来首次大规模进行的基层政权整体建设的全面启动。作为基层政权建设牵头单位,我局具体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落实资金、规划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等日常工作。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资金管理,我局设立了基层政权建设专户,对基建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独立核算。三年来,全县共完成投资额810万元(中央及省、州财政共安排补助性资金350万元,县本级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乡镇自筹160万元),新建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山枣乡、古阳镇、罗依溪镇和河蓬乡政府办公楼6栋,总面积6569.3平方米;维修坪坝乡和双溪乡政府办公楼2栋共2796平方米。另外,默戎镇和坪坝乡政府办公楼建设均于2008年10月开工,项目顺延至2009年继续实施。我县基层政权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项目乡镇政府没有资金采购办公设备和完善基础设施,短期内难以搬进新办公场所。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和山枣乡政府均是在工程竣工一年后才搬进新办公楼办公;古阳镇政府办公楼于2007年7月竣工,及罗依溪镇政府办公楼于2008年6月竣工,但目前都还没有投入使用。
(二)后期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任务艰巨。按12个乡镇政府全部新建,部分乡镇老办公楼改造、维修来测算,下步我县基层政权建设需投入资金1070万元。其中:新建办公楼6栋,面积75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960万元;改造、维修办公楼5栋,面积39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10万元。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员工资的大幅上涨,基建成本越来越高,基层政权建设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大额的投入,而我县财政又十分困难,后期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如我县旅游大镇红石林镇,为了整合资源,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其实行整体搬迁,但是工程投入较大,项目一直没有实施;新成立的高望界乡政府因建设资金投入大,虽然近三年每年都纳入项目实施计划并上报,但项目一直无法实施。
四、建议
(一)我县是民族贫困县,乡镇政府办公条件差,建议积极向上反映汇报,争取在基层政权建设资金安排上得到倾斜。
(二)基层政权建设不能停留在“办公用房的危房改造、维修”层面上,应结合民族贫困地区乡镇办公用房实际,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扩建和新建项目。同时,需及时对乡镇原有办公用房进行改造和维修,以减缓自然损坏,保证乡镇干部职工最基本的住宿条件。
第二篇:关于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关于“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调研提纲
1、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财县管乡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
二是人员大幅度减少,资金安全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造成干部兼职较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安全的潜在风险。
三是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费用由乡镇负担,成本太高。
2、乡镇财政状况比较紧张,主要收入:每年的转移支付款元,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返还部分和耕地占用税返还等,主要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费用较少,社会抚养费、耕地占用税等税源不多,征收难度较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的宣传费用等逐年加大,也是造成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
3、我镇干部队伍现状非常整齐,能力和素质很高,干部进步急需解决。
干部管理上建议上级部门给地方党委适当的话语权。
4、乡镇政府与“七所八站”等派出机构总体上是协调的,建议责任与权力要对等。我们“守土有责”义不容辞,但我们对 垂直部门、执法部门没有任命权,相关业务也不精通,出了事,监管不到位,乡镇连带处理,心理不平衡。
5、责权应该统一,目前涉及农村问题监管面大,人员分散,不能很好形成一个拳头,重点都去非法保护合法,建议分清职责,要么乡镇扩权,把“七所八站”收进来,要么有关部门组成精干力量,划片包干,真正做到谁的事谁干。
6、乡镇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开放意识、敢创敢为的精神。这个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都好办了。
7、乡镇的主要压力是各种责任状“一票否决”越来越多,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很大。维稳的成本也在增加。
8、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很好、很民主。
9、制约乡镇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事权大于职权。
二是大量事务性工作牵扯了乡镇主要领导的精力。三是干部待遇低。
第三篇:对我县基层政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2006年前基层政权建设情况
2005年我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2个乡镇,其中11个乡(镇)政府的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超期服役的问题。各乡镇政府办公用房均属砖木结构,屋面小青瓦,集办公、住宿于一体。因年久失修,房屋椽皮、天棚、地板腐朽损坏严重,房屋主体结构受到影响,且部
分房屋超过了设计使用年限已成危房。二是房屋功能配置不当。其办公和住宿条件仍维持60、70年代水平,结构、布局和功能极不合理,其中3个乡镇没有会议室,4个乡镇会议室席位无法满足乡镇人代会、党代会等大型会议的需要。曾在乡镇电影院召开的大型会议,亦因电影院的撤除,现无处可召开。三是办公、住宿用房十分紧张。近20年来,各乡镇机构和编制有所增加,但房子没有相应增加。特别是200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原岩头寨乡、野竹乡、草潭乡合并成为岩头寨乡,该乡政府当时仅有一栋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的综合楼,而该乡政府实际在编人数加上经管站等站所人员共计39人,人均办公住宿用房不足20平方米。与之相同情形的还有原茄通乡与河西镇合并成立的红石林镇政府。此外,高望界乡政府与国营高望界林场政企分开后,政府原用的办公住宿场所及相关设施产权均归属林场,新成立的乡政府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办公楼和宿舍楼,更没有任何办公设施。
二、近三年基层政权建设情况
2005年11月,县成立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县建县50年来首次大规模进行的基层政权整体建设的全面启动。作为基层政权建设牵头单位,我局具体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落实资金、规划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等日常工作。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资金管理,我局设立了基层政权建设专户,对基建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独立核算。
三年来,全县共完成投资额 810万元(中央及省、州财政共安排补助性资金350万元,县本级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乡镇自筹160万元),新建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山枣乡、古阳镇、罗依溪镇和河蓬乡政府办公楼6栋,总面积6569.3平方米;维修坪坝乡和双溪乡政府办公楼2栋共2796平方米。另外,默戎镇和坪坝乡政府办公楼建设均于2008年10月开工,项目顺延至2009年继续实施。我县基层政权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项目乡镇政府没有资金采购办公设备和完善基础设施,短期内难以搬进新办公场所。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和山枣乡政府均是在工程竣工一年后才搬进新办公楼办公;古阳镇政府办公楼于2007年7月竣工,及罗依溪镇政府办公楼于2008年6月竣工,但目前都还没有投入使用。
(二)后期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任务艰巨。按12个乡镇政府全部新建,部分乡镇老办公楼改造、维修来测算,下步我县基层政权建设需投入资金1070万元。其中:新建办公楼6栋,面积75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960万元;改造、维修办公楼5栋,面积39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10万元。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员工资的大幅上涨,基建成本越来越高,基层政权建设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大额的投入,而我县财政又十分困难,后期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如我县旅游大镇红石林镇,为了整合资源,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其实行整体搬迁,但是工程投入较大,项目一直没有实施;新成立的高望界乡政府因建设资金投入大,虽然近三年每年都纳入项目实施计划并上报,但项目一直无法实施。
四、建 议
(一)我县是民族贫困县,乡镇政府办公条件差,建议积极向上反映汇报,争取在基层政权建设资金安排上得到倾斜。
(二)基层政权建设不能停留在“办公用房的危房改造、维修”层面上,应结合民族贫困地区乡镇办公用房实际,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扩建和新建项目。同时,需及时对乡镇原有办公用房进行改造和维修,以减缓自然损坏,保证乡镇干部职工最基本的住宿条件。
(三)基层政权建设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便民政策,其中包括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乡镇对口部门的办公用房条件,如修建司法所、劳动保障服务站等。各部门建房投资不多,规模较小,有的甚至不到200平方米,而且没有安排征地费用,都需建在政府院内,影响乡镇政府布局协调。为了整合资源,建议把各部门投入的乡(镇)直机关建设资金一并纳入基层政权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第四篇:20111014淮安市楚州区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报告(定)
淮安市楚州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报告
中共楚州区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9月25日到10月10日,楚州区委组织部联合区民政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了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多种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席桥镇、南闸镇、钦工镇、苏嘴镇等7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楚州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形势良好,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也发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概况
淮安市楚州区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1600多平方公里,120多万人口,楚州区现有26个乡镇,村级组织346个,其中农村村居331个,城市社区15个(文旅新区辖1个河下社区;淮城镇辖14个社区,其中瞻岱和漕运、楼东和府学、勺湖和梅园社区为两个牌子一套班子)。
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2988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1970个,其中党委26个,党总支331个,党支部1614个。全区共有党员50537名,其中女党员6710名,占13.28%;高中以上党员24721名,占48.92%;35岁以下党员7212名,占14.27%。党组织关系在乡镇的有36462名,其中农村党员27290名,流动党员
领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作为选用的一个重要标准。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加强了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区195名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班子增添不少活力。
2.推进阵地建设,提升基层服务力。坚持按“四有一责”标准,将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按照“三个立足”的要求强势推进。一是立足高标准。把村部建设与改造列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程”,纳入乡镇党委的工作责任状,根据建设计划,组织人员跟踪督查,全面推进。印发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参考图纸,按照“五室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规定新建面积不得低于300平方米,并建立施工台帐资料,确保工程高标准严要求。二是立足特色化。要求各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要结合地域特点:规划要科学,选址要便民,格调要高雅,要有自身特色。南闸镇渔民村结合自身情况,建设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水上流动综合服务中心。9月上旬,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在南闸镇林南村调研,对该镇村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化建设给予较高评价。三是立足规范化。与各乡镇党委签订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状》,下发了《楚州区村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集中观摩了施河镇双福村、溪河镇单里村、马甸镇二堡村三个村综合服务中心,省、市委组织部领导对我区统一采购办公桌椅、统一制作玻璃牌匾、合理设臵综合服务大厅和综合利用活动室和文化室等做法高度肯定。仅2010年全区就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84个。
在活力,找准追赶目标,争取尽早进入先进行列。完善村干部实绩计酬制度,每年对全区村级综合排名前50强的村居“两委”成员,给予不低于2万元的资金奖励。
4.组建产业支部,提升发展带动力。将产业党建作为助推村级经济快发展的重要抓手,193个党支部,586个党小组,不是建在行政村上,而是建在产业链上。一是制定激励政策推动。进一步规范产业型党组织运作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鼓励村干部与行业协会、产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要负责人的交叉任职,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努力形成合作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二是党员干部示范带动。针对农户存在品种、技术、资金、收益等问题,设立示范基地,把群众基础好、农户信得过、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代表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示范,总结经验,按照“一对一”、“一对多”模式进行推广,带动“种、养、加”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创新党建模式拉动。通过“规范化运作、产业化建设、品牌化经营、典型化驱动”的模式,先后涌现出了“点-线-面”、“组-村-镇”等产业特色,如顺河百叶、建淮粉丝、席桥蔬菜苗木、南闸无机稻米、苏嘴反季节蔬菜等。其中,黄桥花卉苗木现花木面积1万亩,各类花卉企业26家,从事花艺服务1700多人,花农780户,品种200多个,人均增收入3000元以上。四是科技素质培训助动。采取“区、镇、村、企”四级联动,“部门、职校、基地、支部”四级齐动,紧紧围绕需求实际开展好科技素质培训。
5.实施分类考核,提升队伍源动力。深入开展“三定三评三
部分身患疾病或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每逢七
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及时送去慰问金等,体现党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三、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调查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区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三是待遇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近年来,虽然楚州逐年提高村级干部的待遇和办理养老保险,但是由于转移支付金额有限和逐步减少并将最终取消的农业税附加返还,村干部待遇仍然偏低,加之工作难度比以往更大。特别是一些年轻力壮、思维敏捷、工作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或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业,使村里的干部都严重老龄化。
2.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党员信仰缺乏。过去,入党就意味着从此成为党的人了,因而他们会以成为党的一员为荣。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党员宗旨意识不强,甚至
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少数村出现了一此“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拖欠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变成了呆帐。
4.村级组织职能发挥有待加强。一是各类矛盾较多。当前,正处于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激增,各类信访时有发生。二是管理任务较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许多村委会、居委会没有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村民、居民自治组织因而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功能和组织功能。三是财政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省市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其增幅还是赶不上财政收入的增幅。在新增的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贸市场的投入确实有所增长,直接用于农民和农村的乡村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却供给不足。
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推进创新实践。不断创新基层干部的选、育、训等工作,从而培养出有水平、有能力、有素质、有威信的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在选配“一把手”上求创新。把那些
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一个党支部能帮助群众办实事,能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能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这个支部的党员就能增强自信心、提升荣誉感。所以上级党委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战斗力增强了,群众就会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支持党组织,党员在支部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员的荣誉感就能随之得到提升。二是以不断增强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选优配强村居党组织书记,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第一需要。只有党组织书记在村居的核心作用得到体现,先进性作用得到彰显,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党员才能感到说话有底气、干事有激情、做人有荣誉。所以选优配强村居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要真正让选出的党组织书记符合德能勤绩标准,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三是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来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在一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集体经济实力强大了,党组织在群众中就有地位、有威信,党员就会觉得有后盾、有尊严、有身份、有荣誉。所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必须着力狠抓的一项工作,基层党委要把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村居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来考核,集体经济壮大了,党员也就有了成就感、荣誉感,也就能把更多的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想从纯粹的管农教农向亲农爱农转变,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要及时方便、实在管用,对各种问题要及时处理。通过不断完善事前公开、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公开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使基层干部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创新管理手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构建新型服务网络。通过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并借助农村各类社团,大力发展维稳、治安防范、农业培训、产业化服务、文化、慈善等群众的“自组织”,把党建工作渗透基本,形成一张覆盖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大网”,以便更加广泛地联系广大农村居民,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目标。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扩大群众民主权利,化解消除村内矛盾,促进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基层政权建设简介
宁远堡镇新华村基层政权建设简介 宁远堡镇新华村位于市区东北侧,距市区10公里,属宁远堡镇远郊四村之一,金民公路横贯全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337户、1316人,耕地面积4191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元,先后荣获过“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标兵”、“市级科技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经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村委会委员5名,其中主任1名、委员4名;村委会委员中党员5名,女性1名,平均年龄42.6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名,通过“两推荐一审核”的方式产生村民小组长4名。换届以来,新一届村委会紧紧围绕“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目标,以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抓手,严格落实“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民主决策的力度,大力进行村民自治制度化建设,通过向群众公开村级重大事务、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向群众广泛宣传惠农强农补贴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详细了解补贴范围、依据、标准、发放办法和时间等情况;将各类救助帮扶、惠农资金发放情况的类别、人员、金额等内容及时通过公示栏张榜公示,切实将村干部开展工作情况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力求把工作做到公开、公平、透明。本届村委会自成立以来,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事、为群众牟利”的宗旨,力争为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