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环境
一、单选
1.高热患者物理降温时,冰敷、擦浴的禁忌部位:胸腹部 2.休克患者的体位,头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3.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应调节至:10-15l/min 4.口服地高辛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脉搏
5.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应如何选择吸痰管:选择小于气管导管的1/2 6.密闭式吸痰管一般24-72小时更换一次 7.氧气筒内氧气压力小于5kg/cm2禁用 8.颅内压大于41mmhg提示脑疝危象
9.没有感染的清洁伤口,可经黏合或缝合方式愈合的伤口属于哪一期愈合:一期愈合 10.输血操作“三查”为:检查血制品质量、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11.血小板浓缩液在22度可保存1天
12.输入过多的库存血,会导致:高钾血症 13.吸痰托盘应几小时更换一次:4小时 14.正常成人颅内压:5-15mmhg 15.低体温护理是指对体核温度低于35的患者进行复温及监护
16.使用抗血栓弹力袜或气压治疗时,应每8小时松开抗血栓弹力袜15-20分钟 17.痰液引流时间安排在:餐前或睡前进行
18.患者肺下叶积聚痰液较多时需要体位引流:头低足高或者俯卧位 19.如吸出来米汤样或泡沫样痰,提示:减少气道湿化
20.如气道内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需增加气道湿化量 21.如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街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按痰液的粘稠度分属于:2度
22.负压吸痰时成人的调节压力300-400mmhg 23.气管插管的患者床头应提高15-30度 24.颅内压维持在200mm2o以上为颅内高压 25.以下与溶血反应无关的是:输入血量过多 26.血液运输箱温度:2-10 27.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发热反应
28.患者肺上叶积聚痰液较多时需要体位引流,应采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 29.面罩给氧最少氧流量是:6 30.成分输血的先后顺序:血小板-冷沉淀-红细胞-血浆
二、多选
1.吸痰的指征和时机
A、气道不通畅或通气功能低下 B、听见痰鸣音
C、患者不能进行完整有效的咳嗽 D、怀疑误吸
2.以下错误的是:
A、家庭氧疗可以使患者在静息下,达到大于等于70mmhg,或者大于等于90% C有高碳酸血症者可用氧疗 3.属于晶体液体的是: A、0.9%生理盐水B林格氏液 4.以下哪些为错误的: A痰液引流安排在餐后和睡前进行 B患者痰量少的每日可引流3-4次
D引流多个部位时,总时间不超过60分钟 5以下正确
A一般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室温恒定在22-24,湿度维持在50-60% B患儿进入术间1h要适当调高室温,以26-28为宜 C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室温保持在27-29 D使用液体加温箱者,温度设为37
三、大题
1.气管内吸痰的顺序和部位
(1)一般情况下,先吸人工气道内的痰液。先将吸痰管不带负压直接进到气管深部,遇到阻力时外提1cm,再加负压吸引
(2)当口鼻腔分泌物明显增多时,先吸口鼻腔分泌物,再吸人工气道内分泌物。两次吸痰应用不同吸痰管。
(3)有声门下吸引者,人工气道吸引前后均应先清理声门下分泌物。
(4)当外露人工气道或呼吸机螺纹管有分泌物时,应分3步:先使吸痰管带负压由浅入深进行吸痰,直至吸痰管送至气管插管30-50cm或送至气管切开套管10-15cm;然后松开负压,送吸痰管到深部,遇到阻力向外提1cm,再加负压吸引;最后吸口鼻腔分泌物。
第二篇:出租车车内环境整治
出租车内环境有望彻底整治
江油出租,不仅是江油市交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城市面向人民群众的城市窗口。运管部门心系群众对其提出车内环境恶劣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确实发现有不少卫生问题。为让出租车更好的服务于江油人民,所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出租汽车车容车貌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提高我市出租汽车形象。
2011年10月25日,市运管所出管股、稽查四队、出租车公司、部分出租车司机代表在鸿飞公司就整改出租车车内卫生的问题进行了大讨论。具体整改内容为:第一,要求各出租车公司对所属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车内清洗,包括车内顶棚、四壁和车后行李箱并保证此后每年必须对车内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清洗。为了确保车辆正常运营,我所将根据洗车的时间、清洁度、价格选定统一清洗车内环境的洗车点。第二,全面规范出租汽车营运标志及附属设施。首先,统一规范出租汽车坐垫套,坐垫套必须保持干净、平整,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新。对于车套要做到一天更换一次,一周七种不同的车套。其次,统一更换出租汽车顶灯。12月底,全市出租车的顶灯全部完成更新。
整治期间,市运管所出管股、稽查四队势必积极组织执法力量,对专项整治活动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争取专项整治活动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市民一个干净卫生的乘车环境,使出租车不仅仅是载客交通工具,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
(刘 莉)
第三篇:详案——内环境(循环系统)
详案——内环境(循环系统)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分为哪两种? 生:血浆和组织液
师:对的,除了这个我们还讲了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和作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功能。
师: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开始学习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师: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八大系统相互调节统一维持稳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只讲四个系统,其他的系统我们会在之后的课上讲。
师:(切ppt)大家把书打开,翻到26页,书上这张图画出了这四个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关系。
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地作用是什么? 生:吸收营养,气体交换
师:食物中的营养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由循环系统运往人体内的细胞中。呼吸系统中的吸收的氧气也是由循环系统运往细胞,细胞、组织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产生的代谢废物则又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血液循环系统。
师:在之前上八大系统的时候,我们说到,血液循环系统由哪些主要器官组成? 生:血管、心脏还有血液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来讲解。
师:(切ppt)首先是心脏。大家在ppt上看到的是一个心脏的切面图。人体的心脏,主要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而且,心脏是呈左右对称的。因此,心房和心室左右各一个。我们称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是相同的,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一个房室瓣,他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向。(画图说明)所以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这是心脏的内部结构。(板书,画图)此外,心脏还连接着各种各样的血管,引导血液流向全身。
师:(切ppt)心脏通过搏动把血液运往各处,期间还需要血管来引导。血管主要分为哪几类?
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完全正确。(切ppt)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讲到动脉和静脉,我们先来看另一个概念。血液分为哪两类? 生:动脉血和静脉血
师:来,则为同学,你来先说一下,你认为,什么事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生:含氧量有差别……
师:(切ppt)我们一起来纠正一下。并不是动脉中流的就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就是静脉血。动脉血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师:(切ppt)接下来我们来看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师:(切ppt)在右边这张图中我们看到,毛细血管中血细胞是排队依次通过的。这说明了毛细血管管径很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而且,毛细血管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此外,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很大,这些特点都是与我们之前讲的毛细血管的作用有关,都是为了便于物质充分的交换。大家把毛细血管的特点作用都记下来。
师:(切PPT)这张图片就是毛细血管的示意图。图上很明显地标出,这是一个上皮细胞,这也是一个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并排排列形成了毛细血管壁。血液带着氧气和营养通过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将代谢废物运走。(切ppt)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还有一部分空白的地方,这些地方充斥着组织液。它起到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作用。
师:(切ppt)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可以总结为——血液携带氧气和营养,通过毛细血管,营养和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通过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红细胞和血浆。再通过各级动静脉传递到响应器官排出体外。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心脏的构造,动脉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还有脉细血管。我们都知道血液是由心脏搏动通过血管传递的,那么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么流动的,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或先到大脑,最后到肺,再回到心脏。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师:(切ppt)首先,心脏搏动,动脉血从左心室出发,通过主动脉,到达全身毛细血管,在这里进行物质的交换,将氧气和营养传递给组织细胞,并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那么现在血管里的血是什么血? 生:静脉血
师:很好,静脉血继续出发,通过体静脉回到右心房。现在这个过程,我们把它称为体循环。在房室瓣作用下,静脉血来到了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到达了肺部毛细血管。大家注意,现在在肺动脉中的依然是静脉血,不是动脉血哦。在肺部脉细血管中,氧气重新进入了红细胞中。现在是哪种血液? 生:动脉血
师:动脉血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里要注意的依然是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肺循环。因此,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主要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大家注意血管和血液的变化。(播放动画)
师:(切ppt)这张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简图,大家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注意,动脉血用红笔标出,静脉血用蓝笔标出,还要用箭头给血液流向做好标记。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循环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主要是为组织细胞不断送来养料、氧气,又不断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师:(切ppt)最后,有一首打油诗,总结了循环系统的特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记一下。
第四篇:《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
【扫描高考】
本节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
3、a)以自己为例,认识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b)通过对内环境与新陈代谢关系的分析,逐步树立科学保健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
点: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以人体为例,首先阐明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及其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精讲典型实例——缓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结合新陈代谢的过程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
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人体内血液的PH调节过程,使学生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3、配合典型题例加深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列出预习提纲,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指导学生归纳。通过运用实例分析,图解说明、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最终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内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本节学习内容。
2、学生总结并思考:
A、内环境:
体液的概念及组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并用图形描述。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概念:。
血液PH维持
正常值:
维持因素:血液中存在许多多对酸碱度起:。
物质交换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内环境
物质交换
组成包括
外界环境
=
C、稳态
机制:在共同调节下,各系统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破坏:将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Ca、P含量降低时,会导致
病(成年)和
病(儿童);
血钙过高导致。
D、小组合作完成概念图
物质交换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内环境
物质交换
组成包括
外界环境
血细胞
细胞成分
淋巴
组织液
物质交换
血浆
=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
组成六、课时演练:
1、在人体内,何处的水分不属于体液()
A、血液中的水分B、组织间隙中的水分
C、线粒体基质中的水分D、消化道中的水分
2、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B、淋巴和组织液、血浆
C、血浆、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3、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D.血浆中的K+减少了
4、下列哪些疾病与体内营养与内环境稳态无关()
糖尿病
坏血病
抽搐
色盲
性腺发育不全
A、1、2、3
B、3、4
C、2、5
D、4、5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课时演练答案:1、D2、D3、B4、D5、B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因知识点相对多且零散、难度相对不大、宜结合学生课堂阅读讨论学习和老师引导归纳相结合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知识,提高兴趣,并通过感性认识来促进学生稳态概念的建构。
第五篇: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
【扫描高考】
本节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
3、a)以自己为例,认识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b)通过对内环境与新陈代谢关系的分析,逐步树立科学保健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
点: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以人体为例,首先阐明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及其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精讲典型实例——缓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结合新陈代谢的过程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 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人体内血液的PH调节过程,使学生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3、配合典型题例加深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列出预习提纲,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指导学生归纳。通过运用实例分析,图解说明、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最终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内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本节学习内容。
2、学生预习并思考:
A、内环境: 体液的概念及组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并用图形描述。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概念:---。
血液PH维持 正常值:----------
维持因素:血液中存在许多多对酸碱度起:-----------。
C、稳态 机制:在-------------共同调节下,各系统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破坏:将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Ca、P含量降低时,会导致----病(成年)和-------------------病(儿童);血钙过高导致--------。
六、课时演练:
1、在人体内,何处的水分不属于体液()
A、血液中的水分B、组织间隙中的水分 C、线粒体基质中的水分D、消化道中的水分
2、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B、淋巴和组织液、血浆
C、血浆、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3、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D.血浆中的K+减少了
4、下列哪些疾病与体内营养与内环境稳态无关()
1糖尿病 ○2坏血病 ○3抽搐 ○4色盲 ○5性腺发育不全 ○A、1、2、3 B、3、4 C、2、5 D、4、5
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 稳态:
课时演练
1、D
2、D
3、B
4、D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