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2:5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

第一篇: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语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题报告

2015年1月,我校申请承担了驻马店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的研究任务。一年来,在课题组及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尝试,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策略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是所有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十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几个阶段,但无论怎样改革,课堂的效率不高,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事实。目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面临的现实问题:课堂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得苦,课业负担依然沉重,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时间与效率、时间与效能比较低;过程与方式、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被动的;学习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二)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在课题调研中,许多教育现象引发了我们对教学方法模式的思考。为追寻教学质量,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以消耗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成绩的办法,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但追求教学成绩的潜意识却支撑着他们继续因循守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补课时间,加大作业量,“时间+汗水”的质量模式依旧主宰着他们的行为,与新课改倡导的“向有限的课堂要质量”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近几年来,我们驻马店市驿城区第八小学学校建设和学校规模已达完备饱和,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状况下,我校及时提出了质量立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向质量要办学效益,向内涵发展挖掘潜力,就必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已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途。

(四)学校要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离不开一支称职、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多数,学校不希望他们只是做一个辛苦的教书匠,而是希望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快乐的教育工作者,因而提出了教师要过“诗意的生活”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师生活理念。何来诗意?教师要让自己的工作有创新,有趣味,有意义。这就必须注重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必须把教师从过去无新意、无趣味,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诗意生活园地。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进行教育理念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本课题的提出,就是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的教学创新,组织教学难点的集体攻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规模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总体实力。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新课改其实就是一场“文艺复兴”。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转变观念”,与其说是“更新”,不如说是“恢复”,是“回归”。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变,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的内在规律也不会变。“回归教育原点”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高效性进行展开。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有利于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的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 研究目标:

1、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拓宽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5、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研究内容:

主要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1、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水平的高效性。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小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效性。

4、小学语文课后辅导的高效性。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

1、整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运用调查法和观察分析法。

(1)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对问题进行分类,找准问题存在的关键所在。(3)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2、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1)依据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

(2)设计子课题,每几个人负责一个子课题,细化研究解决。

3、依据解决方案,直到能够具体实施,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

把具体方案实施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整理出课堂实录等初步研究成果。

4、总结成果,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和行为分析法。

(1)结合具体实施工作,总结相应的规律,升华成新课程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书面材料。

(2)汇总成果。研究途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3、通过“备、教、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四、具体研究过程:

(一)建立健全课题组的各项研究制度:

1、领导制度。课题研究实施校领导全面指挥,中层领导积极配合,高年级组具体负责课题任务的布置,研究指导和资料搜集、教师培训等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为实验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2、教研制度。根据课题实际,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校本研究),做到有组织,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还规定,每人每学期结合专题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交一篇教学设计反思等;定期开展研讨课活动,并保证活动的质量。

3、培训学习制度。课题组每月对实验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学习前,要求课题培训老师提前做好相关培训材料,其他教师学习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习中交流中积极发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例会制度。

课题组例会时间为每两周的周五下午(与教研组活动时间同步或教研活动后实验教师再集中)。

(二)认真开展课题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课题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正确理论指导才能取得成功。开展扎实培训:

1、学校制订周学习制度,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课题立项初期,我们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组织实验教师观看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课堂教学光盘,听专家讲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科研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2、印发和推荐有关有效课堂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对我校制定的实验方案、初级实验阶段工作计划及课题组检查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等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明白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制定个人实施计划,清楚了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的步骤与方法。我们采用集体学习与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电子备课室和每个班级配设的网络教室资源,学习先进的科研方法,学习与此项实验有关的教学模式。

3、课题集中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每月都有2次课题集中培训,培训做到定时、定点、定培训人。

在课题培训中培训教师均能认真准备课题培训资料,并能结合自身教学,反思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与课题组全体教师进行商讨、论证,使每位老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训中各实验教师均能认真做笔记,写心得。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人次去沈阳、山东杜郎口等名校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兄弟学校的办学、管理理念下的教师(极高的敬业精神)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是什么样,真正的有效课堂是什么样。回来后,我们的老师触动大、感悟多,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全校教师汇报分享。也正是这样的一次次学习和触动,给了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以启迪和尝试的信心。学校依据校情,制定《驻马店市第八小学小学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方案》,并决定在五、六年组搞课题实验。

(三)夯实实验研究过程,严把质量关:

1、抓教研,营造高效氛围。

(1)每周二下午4:20—5:00是全校教研活动时间。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组织全校任课教师(每月一次)、实验年级(每周一次)教师开展大教研活动,并围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等五个专题进行研讨,观看名师讲课的录像,学校领导、老师做研讨课等,为探索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拓宽了思路。

(2)小教研是我校实验年组每天课后随时进行的教研,她们针对课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班级小组长能力培养问题、个别预习提纲完成不到位问题、班级学困生在展示环节表现不积极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如何做到精讲等等,都是老师们研讨的话题。

(3)在课改中,我们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遇到难题,我们就用多种方式请教进修领导、教研员,他们每次都会给我们一些建议,或到校亲自听课指导,帮助我们搞课改。我们也向和其他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请教,学习他们好的做法。

2、抓备课,构建有效要件。

首先,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完成预习内容)。通过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独立学习的习惯。

其次,强化集体备课: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集体备课能体现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教学方法的技巧。突出教师的个备:教师的个人备课要体现教学设计亮点的生成,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各级各类的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这样的备课已成为我校教师教学实践的大研讨,更成为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一个平台。期初,我们的备课从页面设计到备课内容进行了三次修改,固定后的备课模式领导进行认真查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再次,积极推行电子备课。在有效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现代化水平和对现代文化教育手段的提升。大力提倡电子备课,对教师的个人业务发展提供了便利。拓宽了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以往的备课方式,往往是拘泥于教材,教参等,照搬照抄,费时费力。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吧,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给人看来一目了然。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再者,电子化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如果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备课,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备课的狭隘,其次,由于计算机和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老师在进行电子备课时,可以轻易地找到或者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拓宽了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再加上通过网络和网上邻居进行资源共享,教师能很容易地得到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案,这必然会开阔老师的备课思路,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提高备课质量。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课堂,激活有效主体。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宗旨所在。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讲”。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的模式中走出来。(1)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使“讲堂”变为“学堂”。驻马店市第八小学基于语文学科的深厚底蕴,在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法实验,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课上引领每个学生“我来说”,代替教师的“我来讲”。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多方能力。

(2)跟踪听课,探讨前行。在课改中,我们不急于求成。领导每天都在对比着听课。听实验教师的课,注重看学生是不是积极参与了主动学习,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在走形式,看学生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当堂达标)。听其他教师的课,认真查找存在“低效”的原因,适时把实验教师好的做法和感悟传达给她们,使其他年级的教师也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把构建有效课堂工作落到实处。(3)搭建平台,学习交流。

实施“有效课堂”方案后,学校先推出了五六年级张佳、李红的语文课作为教学研讨课,并通过听、评、研,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李志娜、周海丽的语文课做为引领课,并请进修学校的领导为我们把关指导;每学期中旬学校都开展了青年教师构建有效课堂的展示课活动。老师们用引人入胜的情景串将整节课串起来,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整节课的学习中;课堂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讨课后课题组教师围绕专题认真地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效果很好。

五、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制定可行性实验方案,对参加课题的教师进行有关内容的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科研课题要研究的内容,获知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要达到的成果。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主要分三个步骤:第一步,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所有参加科研课题的老师集中一处,就某单元或某一课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编制导学案。第二步,挑选几名实验教师用设计的教学案进行教学,上示范课。然后对教学活动进行评课,修改教案,对学生进行问题测试,检测教学效果。第三步,用修改过的教案选一名教师再次上课,供大家学习借鉴。第三阶段:汇总结题。

对实施研究阶段的各项进行收集并加以整理,整理过程资料汇编,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六、课题探索与研究取得的成果:

探索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三环五步”的要求,在实践中,我校分别构建了数学、语文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语文《三环五步》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课堂模式主张三条原则

第一条,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障。

第二条,独学重于对学,对学重于群学,群学重于教师讲;独立学习能解决的就不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教师的讲,重在点拨,在全班没有任何学生能讲的情况下具体地讲。

第三条,处理好小展示与大展示的关系,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有效课堂模式具体操作步骤:

“有效课堂”教学基本程序: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和五个基本步骤。

(一)三个教学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2、导学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二)五个基本步骤:

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

2、走进学生,引导自学:教师设计学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根据学案设计上的问题,将一些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一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一是通读教材;二是对照组合式学习思考题全面了解章节内容;三是弄清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自学是讨论的基础,教师要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看、听、问、记、议。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的重点是学生自学时、订正时遇有困难和障碍的内容,也是本节课所确定的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842学习小组”。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即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8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4人组,每个4人组再分为两个2人组。有问题2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4人组讨论,再不行由8人组讨论。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2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一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每参与一次发言,本组所有成员都加1分)。分组时注意将固定小组之外的零星的学生分配到附近的小组,使讨论时全班没有一个“局外”的学生。有的教师组织的讨论往往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在讨论之前,学生肚子里无话,有时也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讨论的习惯。所以讨论的操作要以学生的思维与训练为前提,要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质量,也就是说,不允许提那种学生不假思索,不用看书就能够回答的题目。用于讨论的问题,必须要让学生在个人认真读书,反复思考后,仍有可能一知半解的问题。对提出讨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思考时间,因为时间长了容易浪费,时间短了思考不成熟。实施讨论要做到三点:(1)要规定时间;(2)明确要求,(3)宣布检查方式。

4、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小组讨论结束而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时,可组织全班交流,以在全班范围内师生、生生相互碰撞,相互答辩。教师则在其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学习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只充当旁观者、指挥者、裁决者。在实施总结时,第一步要让学生自主总结,即围绕教学目标,请学生作定时、定量、定质、定向的总结。第二步小组交流汇总,丰富、补充、强化对学习内容的理性认识。第三步是全班共同总结。教师启发点拨,并在黑板上板书,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还要请学生在专用课堂笔记中把这些规律、思路、方法记录下来,以便二次、三次学习。

在20分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参与意识。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在各小组中间不断巡回,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讨论实况,另一方面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及时与学生取得沟通。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该根据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达标检测,测评反馈: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当堂反馈指的是通过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自学、讨论交流中的一些不足,让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堂反馈的要求是:(1)针对性强。所有训练题必须在本节课的学习范围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必须是学生的薄弱点、模糊点。这样既能使学习内容得以巩固,学习效果得以检测,还能使学习缺漏得以弥补,课外训练有的放矢。(2)精选题目。坚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按照3题选1题的比例精选、精编,确保所选习题具有代表性、层次性、针对性。(3)作业量适当,难易度适中,既不拔高,又不苟简,分巩固题、变式题、延伸题3种。巩固题的难度和形式与例题相当,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变式题是对例题进行加条件、减条件、换条件等方式的变化和加工,让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延伸题是对例题的拓展和加深,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新条件、新情景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4)训练的形式是独立性、快节奏,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5)当堂批改,既防止错误积累。又使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在“再实践”中得以运用,内化为操作能力,并上升为“再认识”。

6、总结归纳,提高能力:教师编制学案,必须“留白”,让学生补充学案,或修改学案,在教师编制的学案的框架内,学生编制出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案。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进而提高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

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发展。一年来,每学期科研教师都要为全校教师做汇报课,科研成果及时在校内推广,课题研究为全校教师带来了思考,为学校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学习竞争氛围。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省级骨干4人,市级骨干10人,区级骨干35人。部分教师分别获得了省级、市级的优质课,多人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论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课题研究以来,全方位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进程。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来自家长、社区、共建单位、上级部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逐年提高。

八、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视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就更容易取胜。对我校两个年级学生调查显示:实验班85%的学生能够达到预习要求。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是有备而来,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他们学习起来如鱼得水。

1、预习开拓了我们学生听课思路,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

2、预习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3、预习养成了我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讨论。做好收集资料信息的准备,他们会围绕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上网,图书查阅大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以备在和同学讨论时相互研究学习。

教育学生懂得在讨论时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方不明白或不接受时,他们会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完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又能作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去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如果发现别人的观点自己不能接受或者不能完全接受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表示保留自己意见的同时,也表示尊重对方的意见。

教育学生懂得在交流讨论中与同伴合作。他们把交流讨论当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他们共享资料,共同质疑,共同探讨,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在教学的组织上,要具有开放性、民主性、时效性。

1、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暗示。

2、要科学地把握好探究的时间,调控好探究的过程,切忌随意性与形式化,做到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和全班展示的有机结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体验与认识,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和效果。

3、要重视探究结果的反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整节课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来。

(四)教师作用的定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应当真正成为“学”校而不以教为主的“教堂”,从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并不是教师一言不发,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在20分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参与意识。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在各小组中间不断巡回,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讨论实况,另一方面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及时与学生取得沟通。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该根据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而言之,有效课堂中,老师的适时点拨,指导迷津,及时评价是不可缺少的。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1、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凸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生。(1)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给予了他们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个性张扬,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在对话中感悟层次化的讨论,在探究中发展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①变被动为主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是紧跟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尽管有时表现出积极认真的一面,但实际的学习行为是十分被动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对待语文课堂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并能不断提升感悟层次的讨论,实现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兴趣与成绩明显提高。题目

五一班(人数:58人)

项目 前测

后测

你对课堂阅读的看法(单选)

很有兴趣 34

有点兴趣 13

不感兴趣 1

你喜欢学习的原因(可多选)

可开动脑筋 32

有用 30

很生动 36

教师讲得好 46

可以积极参与 38

经常获鼓励 28

可以获高分 20

从小喜欢学习7

你对学习的信心(单选)

充满信心 27

较有信心 19

无所谓 1

没信心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前后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转化为一种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踊跃发言,并敢于大胆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使学生从对学习的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动力,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②变厌学为乐学。

过去的语文学习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在高压下,进行枯燥的”读背抄默”等活动。长期的机械运作,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改变这一现象,在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以“开放”、“民主”为主要思想,灵活运用“合作式”、“质疑式”、“对话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辟学生思考的时空,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其次将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阅读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如今,许多学生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等,转变为喜欢学习,主动花时间、花精力完成作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级 班级

合格率

优秀率

综合率

五二实验班

98.7%

87.8%

92.2%

五一普通班

91%

70.3%

81%,在经历近一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不同程度上均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从下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诸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从纵向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的氛围与成效也较普通班胜出一筹。一年来,由学校组织评选的“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以及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均相对集中在实验的班级。(2)老师的发展 研究离不开实践,教育科研更离不开学生。近一年来,我们积极寻求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协助,为老师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所上的阅读教学示范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此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科研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经过教研活动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实践与探索,教师们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科研意识正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教师在实践中认真写随笔,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理论水平。短短的近一年时间内,实验教师所撰写的阅读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成果共多项获奖。

2、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师获奖情况统计

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科的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1)张秋华、李江涛老师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2)邓瑞、毛娜、毕君洁老师获驿城区优秀班主任;(3)吴英老师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4)吴英、张佳、周海丽等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5)王素洁老师获汉字书写比赛优秀辅导奖;(6)郭英姿、李同源同学获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7)徐艳华老师荣获班主任专题培训论文一等奖;

(8)李同源、李宇欣、李飞宇、胡杨、尹馨悦等同学被评为驿城区优秀三好学生。

十、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繁重,实验教师都肩负数学、语文双科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班主任工作,集体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一周只有星期五下午集体会议后才能把课题组全体老师集中。

2、随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指令性语言太多、太明显。如何优化教学组织手段和语言,才能达到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3、搞科研不能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教师以教学任务重为借口,忽略在随堂课中贯穿课题精神和新课程理念。

4、由于知识能力的不足,因此课题可能存在研究不深、探讨不全面等多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实践中还发现我校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强,但不善总结。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年来,我们进行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我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带来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我们研究的脚步仍然不能停留,我们要继续研究本课题,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我校打造高效课堂,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作出贡献。今后将把实验教师及课题组的优秀论文、总结、随笔、案例等成果汇编成册,作为研究的成果进行学习和推广。希望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应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提高思维的层次,从而促进教师的理论素质不断提高。为了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我们要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只要我们能多点思考,少点盲从;多点认真,少点随意;多点探索,少点刻意,让语文教学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 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

4.《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

5、《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田惠玲

6、《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刘瑞红

第二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

张雄伟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

张雄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大潮,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提高。一些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还有些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但结果仍然是投入多,收效低。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思考,学校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目标,课堂教学严格遵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是指:自学—展示— 点评—检测;“五环”是指:目标导学—学案促学—讨论展示—评点归纳—检测生成。)。

本课题的提出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深入研究此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首先,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需要。其次,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采用备课、讲课、观课、说课、评课和课后反思等形式,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从而培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习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再次,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了我校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和“全人”的概念,应把学科价值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效益的观点,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它强调教学策略。

其次,心理学家也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达成如下目标: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提升教师的教研意识、教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二)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课题研究,探究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一)如何设计、使用导学案。

(二)如何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如何借助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的难点是:如何设计有效的导学案和如何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思想观念主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先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转变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

(二)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是群众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研究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同时又在研究中深化教学。

(三)经验总结法:为了促进实验与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材料,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本课题分课题准备、课题实验、课题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确立了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法,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向市教科所申请立项。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动员、培训。在此阶段,学校相关领导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课题研究总动员。

3、学校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杜朗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了解了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基本掌握了他们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课堂教学流程。随后,李冬青老师为实验教师解读了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介绍了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和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并带领实验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学习,让实验教师了解了学案导学的作用、初步掌握了导学案的编制方法,最后,通过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初步掌握了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二)实验阶段:

1、实验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

在此期间,实验教师积极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方法,主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每星期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研讨,每学期通过讲研讨课、观研讨课、说研讨课、评研讨课等形式进行集中研讨。

2、定期请相关领导深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课题组根据领导的建议,及时修改研究方案,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实验教师积极撰写研讨课的教学案例、说课稿、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既总结了实验经验,又锻练了教师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阶段: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提交课题研究资料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采用备课、讲课、观课、说课、评课和课后反思等形式,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每位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课题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交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材料,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归纳整理出导学案的编制方法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独立自学—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检测反馈—总结提升。

(二)形成了导学案的制作模式

导学案编排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学习目标: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标》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导学案上。第二板块是学习过程:授课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①独立自学;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点,为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 ②交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并提出疑问;③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独立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④检测反馈,通过一些典型习题,检测学生的对新知的掌握情况。第三板块是总结评价将本课题所学到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并进行自我评价。

(三)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分成六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出示学习目标。第二环节是依案自学。第三环节是讨论展示。组织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解决疑难问题。第四环节:点评归纳,精讲疑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讲”学生存在疑虑的问题(“讲”的时机有时穿插于小组汇报之中,有时将学生的疑难问题集中解决)。第五环节是检测练习。第六环节是总结评价。

(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教师能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接纳和认同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否定、扬弃、出新,从而从理论上提高自身的涵养,教学方法和 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其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学习模式、进入模式、变更模式、创新模式,从方法模式的组合上探究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引起课堂模式的优化,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校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没有自学意识,更不知道怎样自学,总是依赖老师讲授,对学习参加实验后渐渐有了自学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具备了依案自学的能力;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了,这一切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大大提高了。

(六)物化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校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没有自学意识,更不知道怎样自学,总是依赖老师讲授,对学习参加实验后渐渐有了自学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具备了依案自学的能力;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了,这一切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大大提高了。

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教师共编写优秀案例及教学反思三十余篇,说课稿近三十篇,评课稿二十余篇,撰写论二十余篇,其中,案例《小数的性质》和《三角形的边》分别获湖北省优秀案例二等奖和三等奖;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乘法的分配律》获市级一等奖,论文《学案导学是高效课堂的法宝》、《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索》《浅析导学案的编写方法》分别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论文《学案导学,教学因你而精彩》和说课稿《解方程》发表在《襄阳教育》上。

我们整理了一本《教学案例及反思集》、一本《说课评课文集》、一本《论文集》、一本《培训总结资料集》。

八、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是根本,学案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教材。但实际使用中,个别学生容易出现依赖学案而忽视教材的现象。特别是概念部分,即使老师强调了,也不能做到依据学案结合教材理解知识。也有抄书填写学案内容的现象。

2、学生纵然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但学习的深度不够,学习浮于表面。错误认为完成了学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3、个别学生课后修订导学案不够认真,不能使学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4、有些教师的导学案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没有修改就直接经学生用。导致课堂教学思路与导学案脱节现象。

我们的困惑:

1、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认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

2、如何让每个教师都能静下心来,精心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 这两大困惑,也将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七方镇罗岗中学 英语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的确立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已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如何帮助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达到《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第五级英语水平,同时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感到开展英语高效课堂和有效性教学模式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对并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探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设立教学目标及检测手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最终实现异步达标。

在理论学习及了解目前课堂教学现状的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如下研究内容:(1)教师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课外教育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力争实现分类推进,异步达标。(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性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3)通过对教师课堂分层教学效果的考量,探讨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及意义。我们课题组在年级选取两个班2015级一班和九班作为实验班进行课堂分层教学实验,从教学效果上同其他班进行对比,总结一些经验和有效地做法。(4)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探讨学生合作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涌现的一些典型事例,尝试总结一些有效地做法,找到一些有效的途径。

二、具体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教师课堂分层教学方面

通过对

1、学生分层(按照每位学生对自已智能,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心理素质、自学能力等的评价,将学生归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英语水平,这是隐性分层,只有学生自已和教师知道。)

2、目标分层(教师分别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人人清楚自已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将要达到的目标。)

3、课堂教学分层(一、二级学生以自学讨论为主,具体做法:自教师拟出自学的要求提纲,学生就这一课内容应该掌握的目标,通过自已查资料,查阅参考书、字典,相互讨论等形式掌握知识目标,在此基础上走出课本,进行检测练习,课外阅读等,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获得信息,活用活用,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

三、四级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

4、作业分层(每次的作业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鼓励学生在掌握本层次内容后,选做高一层次的题目。)

5、辅导分层。

6、评价分层(每次试卷标明一级必做题,二级必做题、三级必做题、四级必做题,在长度、难度上呈梯形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奋斗目标,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出现了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并形成了争取不断递进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2、学生合作学习方面

教师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学、研讨、探究,同时又因人而异,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精心启发点拨并留足时间巩固知识,使学生当堂掌握目标。同时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保证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学生方面

1、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且师生关系十分和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你知我知”——教师心里清楚,学生自已心里也清楚。一点点的进步被教师看在眼里,及时受到鼓励。由于强化了学生自已与自已的比较,弱化了同学间横向的比较,学习气氛较为宽松,学生心理上不压抑。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自尊心得到维护。但因为受到整个学习气氛、环境的影响,人人被有形无形的东西推着向前走,人人都不敢懈怠。学习渐渐形成良性循环。本年级共16个班实验班一班英语成绩一直位于年级第一。实验班九班英语成绩有上学期刚入校时月考的年级第15名(倒数第二),上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的年级第十名,进步明显。

2、两个实验班的差生面在不断减少,英语总体水平在提高,这在课堂气氛、测试成绩上均可体现出来。教师方面 通过对课堂分层教学及对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指导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教师我们也认识到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可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个性的解放与发展。第二,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搭建起学生学习活动与知识建构的桥梁。第三,可使自主性学习与课堂教学在开放中走向融合。第四,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有 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在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如何加大对尖子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上还需探索。

3、如何更加合理,相对公正评价、测试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通过学生成绩的进步、退步,及时合理地调整学生的层次)。

第四篇: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研究和实践》课题

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仁荣中学参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已有一年,我们组承担的子课题《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研究和实践》有了一些总结。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悄然改变,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依次凸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得以改进,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状态、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得以实践、验证和初步推广。现申请结题

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提出背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课题:到底怎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

现实中,赶进度,争分数成了教学的唯一目标。学生被动学习,实践能力差,生活中经验不足,甚至厌倦学科学习的情况确有发生。这与尊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格格不入,因而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其有效性不容置疑。

作为地理老师,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克服上述问题,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地理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科。

主要研究意义:

(一)把“着眼于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当作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的着力点和抓手。改变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思考几率低,创新实践能力低,师生互动、交流和交往不力,从而效率低的现状。

(二)改进课堂教学流程的过于随意,提前预设各环节功能,并积极应对课堂生成,灵活适时运用示标、自学、设疑、释疑、整合、达标。

(三)让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而不要让自己的教学流于惯性,发展成经验型的“教书工匠”。

二、课题研究依据、目标和内容: 依据:

学习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赫尔巴特、凯洛夫、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重点研究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和情境性教学和有效教学理论

学习相关材料:《高中地理学科有效教学基本模式问题研究》和汕尾市教研中心对“有效教学”发放的指导资料。

目标:

能针对性的分析无效教学的表现和原因

面向全体学生,做有效教学准备,搞好课堂教学设计 多种形式反馈并反思,一课三摩,做到有效上课

内容:

从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是否解读到位,教学方法是否使用恰当,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合理,师生交往和合作沟通是否顺畅和谐,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是否合理,师生教学反思是否着力等诸多方面,分析教学无效性的种种表现与成因,并进一步针对以上做好教学准备,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把对共案的归纳和对个案的演绎诠释到位,让“有效备课”成为“有效上课”的切实保障,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模式”的探索实践,形成个人面向自己、他人、集体的观摩、反思和改进,从而打造富有个人教学特色和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方法、对象和人员分工 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理论,明确背景和已有成果。

行动研究法:不割裂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在教学中实践(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三个环节),积累个案。

调查研究法:深入第一线,通过问卷、访问、座谈等方式,了解师生对有效课堂的要求。

阶段小结法:整理阶段成果,指导下阶段工作。

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反思后的整理,整合后撰写论文,并打磨课堂教学。

对象: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对的各种课堂教学的备课和上课的具体问题为研究着力点,以全课题组成员为研究主体,把引导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当作研究目的所在。

人员工作分工:

来继权负责课题的指导研究 唐赟担任课题主持和主体总结

吕红芳、白华、何安桥责课题阶段书面总结 周芳芳、杨兴、王吉华负责课题的调查实验 罗长财、刘静负责课题资料收集及实践反思总结

四、课题研究过程

回顾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分三个时段:

1、课题起步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建立课题组,针对课题,探讨现有背景、已有理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和主体内容,形成初步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2、课题具体实施阶段: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时间的效果为目的,搞好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撰写学校阶段报告和交流材料,形成一定的阶段性认识。

①“有效备课”阶段(2009年2月~2009年12月):按照第一阶段的反馈成果做出反应,认真探讨和反思有效备课的理论、方法、流程、模式。特别从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关系上寻找有效的备课模式。

②“有效上课”阶段(2009年12月~至今):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把课题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课堂上来,各课题组成员围绕课堂教学的基本点,研究课堂教学过程,全程记录,科学比较,优化评价,打造符合个人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课题结题(2010、10):对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汇总,拟定课题结题报告研究工作总结。

五、课题研究成果:

教师们对“地理课堂模式有效性”的研究: 表现认识清晰,内涵理解深刻,行动证明有力。具体阐述如下:

(一)教师们切实领会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并用之引领教学。

教育是平等对话,是师生的和谐交往。

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观念和态度,才能在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切身为学生量身设计,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个性,但无一例外的都在对“平等对话”做着探索。

何安桥老师在近年“有效教学”探索中收获斐然,参加县级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如果说他的教学理念值得推崇的地方,参与探讨评课的教师们多有这样的感触:她一直用比较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独断专行”用自己代替学生,常换位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问题,设计教学,用平和的心,乐观的心,爱护的心推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比如说,在对某一个问题做了小组讨论后,他请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大家都不好意思站起来,他并不“急行于色”,而是和蔼的说:“没关系的,站起来说就可以了。”做到平等对话,有效鼓励。请同学对某一内容发表看法,大家不肯动身(公开课常遇到),他也是平和的说:“看来大家没有问题了,那我给大家提个问题。”这种平等教学范围的营造,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渐渐畅所欲言,打开课堂教学的广度和开发度。

刘静老师在《交通运输布局》这堂课中,也在营造并呈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谈到港口布局条件需考虑陆域条件时,她幽默的用了一句:“总不能直接跳到水里吧?”在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她出其不意的来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同学的声音。”

通过听这样一堂堂悄然进行着新课改理念转变的课,成员们发现,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才能作到有效倾听,有效沟通交流直至有效互动,成为学习共同体来共同打造有效课堂。

(二)对什么是“无效”,心中有数,评价有度。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无效,才能做到去找寻有效的方向。

对于“教学方式”的无效,吕红芳老师通过一次“无效提问”给自己的警醒,写了《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反思》。对比找到有效提问的方式:要生活化、趣味化,提问难度要优化,提问要有梯度性,要有开放性。

对于“学习方式”的无效,周芳芳老师对时下时兴的“探究式教学”中的无效表现分析透彻。如她对“教师方面”的原因谈了以下方面,应该说非常切合实际:1.探究问题的设计没有挑战性。2.探究活动的任务交代不够清楚。3.探究活动时间的掌控不够科学 4.教师评价不够全面

5.教师思维固定化,扼杀学生思想火花。

对于“教学媒介”的无效,王吉华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无效分了几种情景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情景

二、课堂上,老师对着满满是字的大屏幕滔滔不绝,下面一部分学生先是瞪大眼睛认真听,后来头开始慢慢低下,然后抬起,如是几次,便低下再也抬不起来,另一部分算是有心的学生,老师讲着,他看着屏幕,笔不停的在纸上记着,但问题时:要是写,听肯定没有效率,但要是听,笔记也跟不上。所以干脆,一心两用,边写边听,写还一个字不落的写(不知重点),还没写一半,老师说完了,鼠标一按,下一页,然后接着抄,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没有听到,自己记得残缺不全,学生岂能有收获??更有甚者,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也没有,有效教学形势下,计算机代替了老师成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主体。”这样的观察呈现出来,把“无效”二字刻画得简直入木三分,让上课者汗颜,听课者惊心。

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无效,唐赟老师分析得很实在:课堂结束前的小结环节,容易被多数教师忽视。有的认为不重要,有的因为课堂容量大而时间去小结。失去这个环节以后,首先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一个模糊的课堂知识结构印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弄不明白,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下降。

(三)会甄选适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我有我精彩

曾几何时,讲授法一统天下是稳固的教学模式。如今,教师更懂得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性质、学生学情和认知结构、教师自身特点、教学物质条件来选择和运用适宜自己的教学模式。

吕红芳老师课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逻辑性和清楚明了。举一例:在讨论热力环流成因时,她为学生设计了四个问题: “近地面气压何处高,何处低?为什么? 4处气压高低排序,并说明原因。垂直方向上,为何出现低压流向高压? 等压面高低之间的联系?”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一部分的设计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细节、有逻辑、有层次递进。同时是问题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小组合作策略的综合实施。

吕红芳老师在几次公开课中,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她的这种设计不失为一种课堂风暴,各种必答和抢答题目形式很大程度上卷起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

唐赟老师经验丰富,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她特别对高三地理的讲评课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做了深入探究和实验,并写出了相应的教学反思,对全组教师有很强的指导性。

虽然老师们的教学模式还有着这样那样的有待商榷之处,比如说细节打磨、小组分组没注意异质分组人数偏多,小组竞赛目的性稍偏强,形式大于内容等,但大家探索的模式,无不显现独有的精彩课堂效果,通过这样的一次次的讲课历练,他们在学校优质课和公开课都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四)教学研究和反思成常态,克服着“有效教学”的瓶颈和问号

这是让有效教学“青春永驻”的源泉。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有的青年教师在刚毕业时交出的公开课成绩反应平平,两三年后,却让人刮目相看。这就是反思下的成长。

课题组成员们课题研究的阶段,多种情境下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反思: 集体备课是重要的教学研究的平台。白华老师对全组的有效备课流程做了如下总结:主备人精心准备大备课,初显个性→全组教师大备课交流,修改补充→全组形成共案→个人面向自教班级,再现个案→深化研究,课堂展示→课后小备课,修补个案→教后反思,形成特色。(改进后的成果进入下一教学循环,按以上往复)。杨兴老师作为一个刚毕业的跟课题同成长的年轻教师对集体备课做了如下的描述: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事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授课思路和方法,要好好学习。

通过听评课作教学反思。在听评的同时,加上一个同时换位思考——我会如何处理这个内容,对我来说孰好孰差?这种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与集体备课又贯穿在一起,使得个人的个性张扬和集体的智慧既能融为一体,又相得益彰。

通过撰写课例研究、论文、日记作教学反思。反思步入课堂前的、课堂上,离开教室后的行为,达到课例研究的“做什么、怎么做”的目的。有三位老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得到地理组老师的好评。课题组所有教师都有撰写关于有效教学的论文。

六、研究反思和方向:

教无止境。虽然课题就要结题了。我觉得,即使到那一天结题了,对有效教学的探索也只是另一个开始。因为教无定法,教学对象在变,教学条件在变,教学智慧也在增进。对教学效果的追求就像一个汩汩而流的永不停歇的泉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效教学是永恒的课题。

轻装上阵,继续踏入下一阶段的旅程。

参考资料和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

3、常华锋《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4、市教研中心:《高中地理学科有效教学基本模式问题研究》

第五篇:一三五模式结题报告

《优化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辽阳市第九中学 钱雪梅

要:针对我校在上一轮创建课改示范校中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升与完善。关键词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一三五模式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前一段时间,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蔚然成风,并形成了“一三五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的刺激和课堂气氛的热闹,忽视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有必要重新反思与探讨,因此决定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我校在本次改革大潮中,也积极进行了以“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为核心的一三五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于2014年获得省级课改示范校的验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本模式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积极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课堂节奏松散、课堂密度有限的不足。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学改革成果,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此次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伊始,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本世纪这种改革扩展到中国。近几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探索了一些教学模式,取得一些优秀成果。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弊端。比如在课堂上,单纯追求热热闹闹的效果,脱离学生实际安排自学活动,使学生在没有很好理解理论常识前提下就参与讨论,使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起来,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得更苦,老师教得更累,。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改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与合理安排教师精讲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继续发扬我校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势,同时兼顾课堂结构的紧密性和课堂密度的延伸性,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的教学观,改变教师对新课改的表层认识,真正形成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和各具特色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

(四)研究的假设

如果通过研讨课、检查效果,再研讨、再检测,经过几个回合的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形成模式,并通过示范课进行推广,应该有所收获。

(五)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中的“高效课堂”界定 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1.理论意义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即: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实践操作方面验证这一理论,并从中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首先研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的手段。其次,通过教学的整体建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再次,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有效办法。

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导图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实践意义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的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使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从而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增效减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校里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我校原有的“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进一步完善,探索更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通过实验取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即: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认为: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只居其一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四)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并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我们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实践优化原有模式,再进行课堂实验固定新模式;最后,让全体教师在体会整体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个性创新、找出适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的大结构下的个性模式。总之,整体的教学模式只能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 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微观的、具体的教学操作还需要教师灵活多样,根据个人特点扬长避短。使我们的模式用中右边,真正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五)研究过程和活动 本学,我们辽阳地区正好进行协作化办学的试验。我校作为牵头学校,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五校合一的教学活动,我们就把此活动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多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尽量安排研讨课与交流活动,并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2016年9月--11月

课堂实验、理论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在各个学科安排了第一轮的研讨课,侧重课后的反思与交流。通过互相交流,大家感觉到对一些过于抽象和高深的知识点,教师还是要在精讲的基础上安排探究活动,才更有效果。

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5 完善模式、数据分析阶段。我们在这个回合的研究中,首先对第一轮实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然后安排第二轮的实验课,并把重点放在课堂开放与教师精讲回归的有机结合方面。课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各组对研讨课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再总结、再提升。

第三阶段:2017年5月-6月:总结经验、理论提升阶段。

通过集体研讨,形成适合各组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学校总体的教学模式。

三、结果与结论

(一)成果

在两个回合的研讨中,我们在教学改革或课堂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并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一三五模式。

(二)结论:我们通过实践,形成如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确实比以前的模式更接地气,更具有效性。

九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

特点与模式:一个基础,三个关注,五个模块的“一三五”模式。一个基础是指我们的课改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个关注是指: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

从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方面考虑,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安排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到不同性格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候,既要有浅层次的,让学困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设计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学优生能够感到解渴,有成就感。

从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方面考虑,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首先充分摸清学情,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多下功夫,多出点子,使设计的教学手段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方面考虑,需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融入情感。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民主参与,让学生在公平的规则与良性的竞争中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个模块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模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第一模块:课前展示、回放知新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教师尽量安排学生来主持,通过学生间的评价与教师的点评完成。也可以是学生的才艺展示等方式实现。但我们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由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师可以自主安排,不必不拘于形式。

第二模块:自学精讲、交流展示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操作中,我们首先利用导学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然后掌握学生自学情况,设计展示活动,以必答题、抢答题等形式进行小组竞赛,按规则计分鼓励。一句话:就是以学案导学,以竞赛促学。

本次研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从这个环节着手进行完善与提升。以前这个环节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经过上一轮的试验,我们感觉到无论什么情况都鼓励学生自学完成学习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所以,我们主张针对过于抽象的知识点,教师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辟诠释;一些单元第一课时的新知识,也要尽量讲练结合。当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三模块:合作探究、推本宏义 这一环节,我们主张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现场发表本组观点。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使他们在共同辩论中达成统一,在独立表达见解中提高认识,在互相竞争与欣赏中培养情操。即:以问题导研,以活动导情。

第四模块:联动小结、条分缕析 这个环节相当于小结部分,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鼓励把小结的归纳权由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处。我们有的学科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总结,在黑板上展示知识线索;有的学科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间通过互相提问主要知识点来完成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加深认识。

第五模块: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就是巩固练习环节。就本课内容当堂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我们通常每组设一名科代表,在练习阶段鼓励学生互帮互导,共同完成作业。作业由每组的组长自检,或对应组互检,教师适当抽查,以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与责任感。

以上是我们的“一三五教学模式”,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教师简单机械按此授课,而是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总之,我们细化步骤,不惟步骤,主张贯彻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的原则,联系学生实际,不好高骛远、不流于形式。

四、讨论与建议

(一)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教师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2.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个别高效课堂不高效的现象,集体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3.案例研究法:通过各种公开课活动,收集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科学分析与反思。

4.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这些办法符合研究规律、科学有效,从实际出发,在一线教学实例中挖掘经验,真实可靠。

(二)研究成果的价值 本研究成果,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由于我校是协作办学的牵头校,还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三)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经费及时间的限制,以及学校现有人员的理论学识水平有限,研究在宽度上还有待扩展,在理论提升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1.多到其他省市学习,参考借鉴优秀课改成果,不断完善我们的模式。2.与师范类大学相关院系建立科研联系,借助专业平台进行更科学化的研究,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经得起考验。

五、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关杜威教育理论、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文献

下载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山阳县色河中学陆德斌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机化学内容(人教版)主要分布在化学2(必修)的第三章和选......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 学校:定边二小姓名:刘润梅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

    课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例研究报告 长葛市八七小学张海凤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简约教学研究?) 2009年以来,课例研究活动一直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在不断......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范文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

    语文结题报告

    海安县小学教研课题“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背景及意义1、语文学科功能的异化。如果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是什么”,那么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回答的就应该是“......

    快乐语文课堂教学题研究结题报告(5篇)

    “快乐语文课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让快乐充满语文课堂 湖北省谷城县南河镇小学 张治民 李承华 目前高效课堂建设之花已经开遍每一所学校,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我们结合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精读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