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7:0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02年10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

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以素质教育的新思想为依据。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面向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应是被动地灌输、强迫地塑造的过程。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动机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即“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内趋力。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禀赋的潜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三)语文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四)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既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对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又是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并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应以活动、交流、交往为中介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从教育的客体转化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形成新的认识知结构。顺应和同化是学习的本质过程,实现这两个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思维。

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均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职能是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具体工作就是如

何把学生组织起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掌握学习内容。

四、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目标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服从于主导,主动地接受主导的指导,形成互动互助、平等和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

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就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

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

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课堂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2、观察法

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调查法

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个案法

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个子课题、某种学习方式或某一课型的研究探讨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点上的积累和突破。

5、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教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发挥业务学习的功效,课题组在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讨论的活动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教育改革,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还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在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教师们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向各类杂志投稿,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积极采用 “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自主是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有效合作是促进充分自主、适度探究的形式和途径。适度探究是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的方向和目标,三位一体,互为促进。

1、充分自主,引导发现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建构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取代完成的,只能由学生本人主动建构。充分自主是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在学习中充分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课堂教学自始自终应在学生充分自主的状态下运作的。

(1)充分自读

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多。因此,有效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1)有效组合

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设立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③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

(2)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已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但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意义建构也就无法达成。

(1)适度研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疏理问题以后,往往把一些信息量大、触及文本重点、难点而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作为研读专题。或自读感悟,或小组互动,或全班合作。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研读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人文内涵得到熏陶和感染。

(2)适度求异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求异应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

(三)注重实验班的日常研课活动,积极推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作用。注重阶段研讨活动,通过课例观摩、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搞好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及反思的收集工作。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种学习方式、某一课型或某个子课题的研究探讨工作,做到“分散重点,各个突破;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四)建立相应的课题评价制度,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以较为全面、符合课改要求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指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几年来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潜心研究,积极探索,认真执教,我校的“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二)课题研究四年来,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究,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并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潜心探索教改之路,力图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得以彰显。挟课改之劲风,乘教研之热浪,奋发向上的教师群体正茁壮成长,志存高远的雏鹰正展翅腾飞,逸夫小学飞跃式壮大起来。

●学校方面:学校先后被评为: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宁德市先进“教学之家”、宁德市课改先进学校、宁德市陶研先进集体、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骨干学校、省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陶研先进集体、全国雏鹰假日小队、省级图书馆达标学校、省级实验室达标学校、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先进学校、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少先队二级鼓乐团、市宣传思想先进单位、市行风评议优良单位、市学法律道德先进集体、市毕业班教学质量优良单位。先后连续五届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第十八届全省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安市校长岗位考评一等奖。学校成为福安市争创省级示范校的预备学校,成为备受省普教室领导专家关注的一所年轻学校。

●教师方面:刘晓红教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于2005年3月获福建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选”二等奖。郭洁莹老师2005年4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获宁德市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刘陈峥老师2005年5月执教的《大瀑布的葬礼》获福安市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评优一等奖。刘丽芳教师2005年12月在市语文年分上展示的《诚实与信任》一课,深得专家好评,并获一等奖。邱燕老师于2005年6月获全国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首届美文诵读大赛二等奖。郭洁莹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看我多精神》获一等奖,苏丽萱校长的品德与生活课《看我多精神》案例分析电子作品作为我省仅有的两件代表作之一参加全国展评。范珊、郭洁莹老师于2005年4月分别获 首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一、三等奖。林郁、缪巧清、郑晶等老师多次被市教育局抽调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和给市新教材培训会开设教学观摩课。

苏丽萱校长撰写的教学论文《关注生命,实现人本管理》在20003年第九期《福建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在创新中求发展》在2004年第八期《福建教育》上发表。刘斌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在2004第三期《引进与咨询》发表。林巧铃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点击生活,下笔飞花》在 2005第11期《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发表。林希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自主性学习理论初探》、刘陈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创设想像空间,鼓励自主写作》分别在2004年第六期《素质教育博览》上发表。缪晓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我们都是小百灵》获04年宁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林郁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导课艺术浅谈》于2004年7月获第一届“师圣杯”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奖赛二等奖。黄锦国撰写的教学论文《写字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例谈》于2004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写字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刘斌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课堂评价改革之“四化”》、陈美华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与反思》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5年中国教育系统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王丽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郑碧英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几点心得》分别获二等奖,刘晓红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郑幼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引导主动探究,促进全面发展》、刘丽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合作”留“喜”去“忧”》、李晓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陈少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运用体验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分别获三等奖。

郑芝玲、刘陈峥、李晓丹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带头人,钟丽容、范珊、林巧铃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苏丽萱校长、邱燕教师被评为宁德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先进工作者、苏丽萱校长宁德市专业拔尖人才、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建功奖”、省“星星火炬奖”获得者。

●学生方面:学校已连续六届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李寿全副校长和林靖颖同学分别代表全市十多万师生两次晋京领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胡戎、阮珊、吴丽珠、徐诗琪、张灿熊、郑成潮、林哲源、李可辉、黄碧容、李雯雯、雷宏宇等同学在宁德市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比赛、福安市小学生作文竞赛、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海峡.冰心”杯“心中的大海笔下的大海”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福建省交通安全杯征文比赛、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拔赛中屡屡得奖。还有数十名学生的作文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2004年和2005年学校还出版了两本《小荧星·学生作文集》,在学校网站上还登载了上百篇学生优秀习作。

●家长与社会评价:几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在我校跟踪调查中发现,我校的毕业生在初中发展得很好,深得初中老师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学生自主性强,自学能力好。目前,我校毕业生成了城区几所中学的抢手货,纷纷以各种优惠条件提前到校招生。

(三)积累了开展教科研宝贵经验。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探讨,我们积累了许多开展教科研的宝贵经验,收集、整理了几本教师教学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汇编,拍摄了十多节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A激情导标 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 D总结拓展 E走进生活。在课题研究期间还积极承办了福建省“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课题研讨会、宁德市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讨会和福安市阅读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我校教师分别给大会开设公开观摩课。此外,每学年我们至少要举办一次阶段研讨暨成果展示会,并将每次研讨会都办成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日)活动,提高本课题的辐射作用。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

1、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主导”过多,则有“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没得保障、自主作用得不到发挥之嫌。但过度放手,由于小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课堂上易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个别课堂低效。怎样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之间的交接,挖掘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潜能,仍然值得思考。

2、创新性学习是个全新且广阔的范畴。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第二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

学校:定边二小姓名:刘润梅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确立了“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二、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三、研究方法

(1)充分自读

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多。因此,有效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1)有效组合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设立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③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

(2)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

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已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但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意义建构也就无法达成。

(1)适度研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疏理问题以后,往往把一些信息量大、触及文本重点、难点而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作为研读专题。或自读感悟,或小组互动,或全班合作。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研读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人文内涵得到熏陶和感染。

(2)适度求异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求异应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

(三)注重实验班的日常研课活动,积极推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作用。注重阶段研讨活动,通过课例观摩、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搞好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及反思的收集工作。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种学习方式、某一课型或某个子课题的研究探讨工作,做到“分散重点,各个突破;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四)建立相应的课题评价制度,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以较为全面、符合课改要求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指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

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

1、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主导”过多,则有“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没得保障、自主作用得不到发挥之嫌。但过度放手,由于小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课堂上易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个别课堂低效。怎样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之间的交接,挖掘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潜能,仍然值得思考。

2、创新性学习是个全新且广阔的范畴。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第三篇: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语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题报告

2015年1月,我校申请承担了驻马店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的研究任务。一年来,在课题组及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尝试,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策略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是所有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十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几个阶段,但无论怎样改革,课堂的效率不高,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事实。目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面临的现实问题:课堂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得苦,课业负担依然沉重,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时间与效率、时间与效能比较低;过程与方式、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被动的;学习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二)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在课题调研中,许多教育现象引发了我们对教学方法模式的思考。为追寻教学质量,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以消耗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成绩的办法,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但追求教学成绩的潜意识却支撑着他们继续因循守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补课时间,加大作业量,“时间+汗水”的质量模式依旧主宰着他们的行为,与新课改倡导的“向有限的课堂要质量”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近几年来,我们驻马店市驿城区第八小学学校建设和学校规模已达完备饱和,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状况下,我校及时提出了质量立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向质量要办学效益,向内涵发展挖掘潜力,就必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已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途。

(四)学校要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离不开一支称职、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多数,学校不希望他们只是做一个辛苦的教书匠,而是希望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快乐的教育工作者,因而提出了教师要过“诗意的生活”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师生活理念。何来诗意?教师要让自己的工作有创新,有趣味,有意义。这就必须注重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必须把教师从过去无新意、无趣味,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诗意生活园地。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进行教育理念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本课题的提出,就是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的教学创新,组织教学难点的集体攻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规模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总体实力。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新课改其实就是一场“文艺复兴”。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转变观念”,与其说是“更新”,不如说是“恢复”,是“回归”。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变,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的内在规律也不会变。“回归教育原点”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高效性进行展开。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有利于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的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 研究目标:

1、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拓宽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5、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研究内容:

主要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1、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水平的高效性。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小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效性。

4、小学语文课后辅导的高效性。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

1、整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运用调查法和观察分析法。

(1)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对问题进行分类,找准问题存在的关键所在。(3)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2、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1)依据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

(2)设计子课题,每几个人负责一个子课题,细化研究解决。

3、依据解决方案,直到能够具体实施,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

把具体方案实施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整理出课堂实录等初步研究成果。

4、总结成果,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和行为分析法。

(1)结合具体实施工作,总结相应的规律,升华成新课程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书面材料。

(2)汇总成果。研究途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3、通过“备、教、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四、具体研究过程:

(一)建立健全课题组的各项研究制度:

1、领导制度。课题研究实施校领导全面指挥,中层领导积极配合,高年级组具体负责课题任务的布置,研究指导和资料搜集、教师培训等任务,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为实验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2、教研制度。根据课题实际,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校本研究),做到有组织,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还规定,每人每学期结合专题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交一篇教学设计反思等;定期开展研讨课活动,并保证活动的质量。

3、培训学习制度。课题组每月对实验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学习前,要求课题培训老师提前做好相关培训材料,其他教师学习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习中交流中积极发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例会制度。

课题组例会时间为每两周的周五下午(与教研组活动时间同步或教研活动后实验教师再集中)。

(二)认真开展课题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课题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正确理论指导才能取得成功。开展扎实培训:

1、学校制订周学习制度,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课题立项初期,我们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组织实验教师观看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课堂教学光盘,听专家讲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科研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2、印发和推荐有关有效课堂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对我校制定的实验方案、初级实验阶段工作计划及课题组检查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等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明白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制定个人实施计划,清楚了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的步骤与方法。我们采用集体学习与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电子备课室和每个班级配设的网络教室资源,学习先进的科研方法,学习与此项实验有关的教学模式。

3、课题集中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每月都有2次课题集中培训,培训做到定时、定点、定培训人。

在课题培训中培训教师均能认真准备课题培训资料,并能结合自身教学,反思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与课题组全体教师进行商讨、论证,使每位老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训中各实验教师均能认真做笔记,写心得。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人次去沈阳、山东杜郎口等名校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兄弟学校的办学、管理理念下的教师(极高的敬业精神)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是什么样,真正的有效课堂是什么样。回来后,我们的老师触动大、感悟多,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全校教师汇报分享。也正是这样的一次次学习和触动,给了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以启迪和尝试的信心。学校依据校情,制定《驻马店市第八小学小学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方案》,并决定在五、六年组搞课题实验。

(三)夯实实验研究过程,严把质量关:

1、抓教研,营造高效氛围。

(1)每周二下午4:20—5:00是全校教研活动时间。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组织全校任课教师(每月一次)、实验年级(每周一次)教师开展大教研活动,并围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等五个专题进行研讨,观看名师讲课的录像,学校领导、老师做研讨课等,为探索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拓宽了思路。

(2)小教研是我校实验年组每天课后随时进行的教研,她们针对课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班级小组长能力培养问题、个别预习提纲完成不到位问题、班级学困生在展示环节表现不积极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如何做到精讲等等,都是老师们研讨的话题。

(3)在课改中,我们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遇到难题,我们就用多种方式请教进修领导、教研员,他们每次都会给我们一些建议,或到校亲自听课指导,帮助我们搞课改。我们也向和其他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请教,学习他们好的做法。

2、抓备课,构建有效要件。

首先,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帮助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完成预习内容)。通过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独立学习的习惯。

其次,强化集体备课: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集体备课能体现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教学方法的技巧。突出教师的个备:教师的个人备课要体现教学设计亮点的生成,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各级各类的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这样的备课已成为我校教师教学实践的大研讨,更成为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一个平台。期初,我们的备课从页面设计到备课内容进行了三次修改,固定后的备课模式领导进行认真查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再次,积极推行电子备课。在有效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现代化水平和对现代文化教育手段的提升。大力提倡电子备课,对教师的个人业务发展提供了便利。拓宽了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以往的备课方式,往往是拘泥于教材,教参等,照搬照抄,费时费力。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吧,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给人看来一目了然。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再者,电子化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如果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备课,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备课的狭隘,其次,由于计算机和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老师在进行电子备课时,可以轻易地找到或者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拓宽了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再加上通过网络和网上邻居进行资源共享,教师能很容易地得到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案,这必然会开阔老师的备课思路,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提高备课质量。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课堂,激活有效主体。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宗旨所在。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讲”。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的模式中走出来。(1)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使“讲堂”变为“学堂”。驻马店市第八小学基于语文学科的深厚底蕴,在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法实验,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课上引领每个学生“我来说”,代替教师的“我来讲”。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多方能力。

(2)跟踪听课,探讨前行。在课改中,我们不急于求成。领导每天都在对比着听课。听实验教师的课,注重看学生是不是积极参与了主动学习,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在走形式,看学生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当堂达标)。听其他教师的课,认真查找存在“低效”的原因,适时把实验教师好的做法和感悟传达给她们,使其他年级的教师也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把构建有效课堂工作落到实处。(3)搭建平台,学习交流。

实施“有效课堂”方案后,学校先推出了五六年级张佳、李红的语文课作为教学研讨课,并通过听、评、研,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李志娜、周海丽的语文课做为引领课,并请进修学校的领导为我们把关指导;每学期中旬学校都开展了青年教师构建有效课堂的展示课活动。老师们用引人入胜的情景串将整节课串起来,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整节课的学习中;课堂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讨课后课题组教师围绕专题认真地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效果很好。

五、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制定可行性实验方案,对参加课题的教师进行有关内容的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科研课题要研究的内容,获知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要达到的成果。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主要分三个步骤:第一步,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所有参加科研课题的老师集中一处,就某单元或某一课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编制导学案。第二步,挑选几名实验教师用设计的教学案进行教学,上示范课。然后对教学活动进行评课,修改教案,对学生进行问题测试,检测教学效果。第三步,用修改过的教案选一名教师再次上课,供大家学习借鉴。第三阶段:汇总结题。

对实施研究阶段的各项进行收集并加以整理,整理过程资料汇编,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六、课题探索与研究取得的成果:

探索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三环五步”的要求,在实践中,我校分别构建了数学、语文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语文《三环五步》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课堂模式主张三条原则

第一条,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障。

第二条,独学重于对学,对学重于群学,群学重于教师讲;独立学习能解决的就不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教师的讲,重在点拨,在全班没有任何学生能讲的情况下具体地讲。

第三条,处理好小展示与大展示的关系,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有效课堂模式具体操作步骤:

“有效课堂”教学基本程序: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和五个基本步骤。

(一)三个教学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2、导学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二)五个基本步骤:

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

2、走进学生,引导自学:教师设计学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根据学案设计上的问题,将一些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一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一是通读教材;二是对照组合式学习思考题全面了解章节内容;三是弄清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自学是讨论的基础,教师要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看、听、问、记、议。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的重点是学生自学时、订正时遇有困难和障碍的内容,也是本节课所确定的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842学习小组”。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即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8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4人组,每个4人组再分为两个2人组。有问题2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4人组讨论,再不行由8人组讨论。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2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一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每参与一次发言,本组所有成员都加1分)。分组时注意将固定小组之外的零星的学生分配到附近的小组,使讨论时全班没有一个“局外”的学生。有的教师组织的讨论往往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在讨论之前,学生肚子里无话,有时也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讨论的习惯。所以讨论的操作要以学生的思维与训练为前提,要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质量,也就是说,不允许提那种学生不假思索,不用看书就能够回答的题目。用于讨论的问题,必须要让学生在个人认真读书,反复思考后,仍有可能一知半解的问题。对提出讨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思考时间,因为时间长了容易浪费,时间短了思考不成熟。实施讨论要做到三点:(1)要规定时间;(2)明确要求,(3)宣布检查方式。

4、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小组讨论结束而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时,可组织全班交流,以在全班范围内师生、生生相互碰撞,相互答辩。教师则在其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学习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只充当旁观者、指挥者、裁决者。在实施总结时,第一步要让学生自主总结,即围绕教学目标,请学生作定时、定量、定质、定向的总结。第二步小组交流汇总,丰富、补充、强化对学习内容的理性认识。第三步是全班共同总结。教师启发点拨,并在黑板上板书,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还要请学生在专用课堂笔记中把这些规律、思路、方法记录下来,以便二次、三次学习。

在20分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参与意识。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在各小组中间不断巡回,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讨论实况,另一方面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及时与学生取得沟通。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该根据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达标检测,测评反馈: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当堂反馈指的是通过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自学、讨论交流中的一些不足,让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堂反馈的要求是:(1)针对性强。所有训练题必须在本节课的学习范围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必须是学生的薄弱点、模糊点。这样既能使学习内容得以巩固,学习效果得以检测,还能使学习缺漏得以弥补,课外训练有的放矢。(2)精选题目。坚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按照3题选1题的比例精选、精编,确保所选习题具有代表性、层次性、针对性。(3)作业量适当,难易度适中,既不拔高,又不苟简,分巩固题、变式题、延伸题3种。巩固题的难度和形式与例题相当,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变式题是对例题进行加条件、减条件、换条件等方式的变化和加工,让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延伸题是对例题的拓展和加深,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新条件、新情景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4)训练的形式是独立性、快节奏,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5)当堂批改,既防止错误积累。又使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在“再实践”中得以运用,内化为操作能力,并上升为“再认识”。

6、总结归纳,提高能力:教师编制学案,必须“留白”,让学生补充学案,或修改学案,在教师编制的学案的框架内,学生编制出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案。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进而提高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

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发展。一年来,每学期科研教师都要为全校教师做汇报课,科研成果及时在校内推广,课题研究为全校教师带来了思考,为学校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学习竞争氛围。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省级骨干4人,市级骨干10人,区级骨干35人。部分教师分别获得了省级、市级的优质课,多人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论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课题研究以来,全方位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进程。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来自家长、社区、共建单位、上级部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逐年提高。

八、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视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就更容易取胜。对我校两个年级学生调查显示:实验班85%的学生能够达到预习要求。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是有备而来,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他们学习起来如鱼得水。

1、预习开拓了我们学生听课思路,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

2、预习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3、预习养成了我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讨论。做好收集资料信息的准备,他们会围绕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上网,图书查阅大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以备在和同学讨论时相互研究学习。

教育学生懂得在讨论时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方不明白或不接受时,他们会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完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又能作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去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如果发现别人的观点自己不能接受或者不能完全接受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表示保留自己意见的同时,也表示尊重对方的意见。

教育学生懂得在交流讨论中与同伴合作。他们把交流讨论当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他们共享资料,共同质疑,共同探讨,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在教学的组织上,要具有开放性、民主性、时效性。

1、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暗示。

2、要科学地把握好探究的时间,调控好探究的过程,切忌随意性与形式化,做到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和全班展示的有机结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体验与认识,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和效果。

3、要重视探究结果的反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整节课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来。

(四)教师作用的定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应当真正成为“学”校而不以教为主的“教堂”,从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并不是教师一言不发,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在20分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参与意识。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在各小组中间不断巡回,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讨论实况,另一方面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及时与学生取得沟通。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该根据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而言之,有效课堂中,老师的适时点拨,指导迷津,及时评价是不可缺少的。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1、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凸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生。(1)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给予了他们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个性张扬,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在对话中感悟层次化的讨论,在探究中发展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①变被动为主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是紧跟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尽管有时表现出积极认真的一面,但实际的学习行为是十分被动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对待语文课堂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并能不断提升感悟层次的讨论,实现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兴趣与成绩明显提高。题目

五一班(人数:58人)

项目 前测

后测

你对课堂阅读的看法(单选)

很有兴趣 34

有点兴趣 13

不感兴趣 1

你喜欢学习的原因(可多选)

可开动脑筋 32

有用 30

很生动 36

教师讲得好 46

可以积极参与 38

经常获鼓励 28

可以获高分 20

从小喜欢学习7

你对学习的信心(单选)

充满信心 27

较有信心 19

无所谓 1

没信心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前后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转化为一种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踊跃发言,并敢于大胆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使学生从对学习的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动力,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②变厌学为乐学。

过去的语文学习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在高压下,进行枯燥的”读背抄默”等活动。长期的机械运作,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改变这一现象,在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以“开放”、“民主”为主要思想,灵活运用“合作式”、“质疑式”、“对话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辟学生思考的时空,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其次将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阅读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如今,许多学生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等,转变为喜欢学习,主动花时间、花精力完成作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级 班级

合格率

优秀率

综合率

五二实验班

98.7%

87.8%

92.2%

五一普通班

91%

70.3%

81%,在经历近一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不同程度上均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从下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诸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从纵向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的氛围与成效也较普通班胜出一筹。一年来,由学校组织评选的“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以及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均相对集中在实验的班级。(2)老师的发展 研究离不开实践,教育科研更离不开学生。近一年来,我们积极寻求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协助,为老师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所上的阅读教学示范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此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科研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经过教研活动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实践与探索,教师们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科研意识正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教师在实践中认真写随笔,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理论水平。短短的近一年时间内,实验教师所撰写的阅读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成果共多项获奖。

2、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师获奖情况统计

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科的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1)张秋华、李江涛老师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2)邓瑞、毛娜、毕君洁老师获驿城区优秀班主任;(3)吴英老师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4)吴英、张佳、周海丽等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5)王素洁老师获汉字书写比赛优秀辅导奖;(6)郭英姿、李同源同学获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7)徐艳华老师荣获班主任专题培训论文一等奖;

(8)李同源、李宇欣、李飞宇、胡杨、尹馨悦等同学被评为驿城区优秀三好学生。

十、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繁重,实验教师都肩负数学、语文双科教学任务,又要完成班主任工作,集体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一周只有星期五下午集体会议后才能把课题组全体老师集中。

2、随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指令性语言太多、太明显。如何优化教学组织手段和语言,才能达到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3、搞科研不能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教师以教学任务重为借口,忽略在随堂课中贯穿课题精神和新课程理念。

4、由于知识能力的不足,因此课题可能存在研究不深、探讨不全面等多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实践中还发现我校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强,但不善总结。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年来,我们进行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我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带来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我们研究的脚步仍然不能停留,我们要继续研究本课题,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我校打造高效课堂,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作出贡献。今后将把实验教师及课题组的优秀论文、总结、随笔、案例等成果汇编成册,作为研究的成果进行学习和推广。希望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应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提高思维的层次,从而促进教师的理论素质不断提高。为了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我们要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只要我们能多点思考,少点盲从;多点认真,少点随意;多点探索,少点刻意,让语文教学的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 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

4.《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

5、《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田惠玲

6、《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刘瑞红

第四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彰武二中数学课题组

执笔人:魏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在,开展教学模式研究的学校及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网上搜索,其数量之多无法统计。这些研究以认知规律、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以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以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结合本校实际和对新课程的理解,制定课堂教学流程,形成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有些地方也创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奇迹。《中国教育报》也评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九大“范式”,它们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共性大于个性。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相互衔接,有助于丰富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相统一。最为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开展将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校本教研,反思日常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意义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而在这些

问题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强调以下问题: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整体建构教学强调一开始教师要把主要任务而不是次要任务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因为人的潜能是很大的。

2.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强调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一开始不要急于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

3.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4.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知识结构图)教给学生;每个学期把一册教材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告诉学生。每学完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实践意义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教师根据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的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使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从而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增效减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校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主要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每位数学教师结合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任务:

1、不断学习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理论指导实践。

2、在平时教学中从课前展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3、坚持写教学心得,做好材料积累。

4、每学期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

1、全体数学教师参加研究,树立科研意识。

2、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3、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多研讨,多探索。

4、平时教学中多研究、做好材料积累(写教学心得等)。

5、最后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四种途径: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用一周的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整合教材,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

导学案,20012年10月编印了4个学科的导学案;二是在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各学科研究出体现各学科特点的学科模式,各学科在本学科模式下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作文课、阅读课、实验课等各种课型;三是研究教师培训策略。选拔悟性高的教师作为课题实验骨干教师,一带一、一带多的培训方式相结合,保证课题实验的优质资源。四是研究课堂评价标准。目前,我们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五分数A、B、C、D四等级评价方式,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进行评价。(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不同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

2、不同学科新授课与复习课、试卷讲评模式研究。

3、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增加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根据系统论原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学科教学的具体模式多不同。基本模式为六个环节:(1)明确目标:在导学案中,把学生自学的内容、方式、时间、要求、检测方式明确出来,使学生自学有明确的目标。(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做好笔记,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得疑难问题,标出来。

(3)合作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交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组合作,本环节和自主学习环节界限不严格。(4)展示点拨:通过合作交流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老师视各学习小组探究情况,将疑难问题分配给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准备后展示疑难问题,教师或学生给予点拨,或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5)盘点收获:教师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6)达标测试:针对教学内容,当堂测试,并由学生互批互改,或者教师边讲评边批改,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英语检测中,要有口语练习。(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借鉴发

就是不断搜集和分析已有的优质课或优秀教学模式等,从中吸取最有价值的东西,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解决自己教学研究中困难核问题。

2、调查研究法

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认识真实的教学,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根据平时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研究---实践----单丝-----再实践等,循环反复,不断完善实验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A.主要观点:

1.全面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长期冲击,教师满堂灌、压作业、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低效课堂依然存在,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语言平铺直叙(2)教师独霸课堂(3)假问题充斥课堂(4)教学方式单一

2.全面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明确目标、以标导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2)、小组合作,组内自学、讨论,当堂展示。

(3)、精讲巧练,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条理。(4)、当堂训练,适时点拨,反馈知识掌握情况

(5)、规范作业、强化监控,分层次完成《课后训练》中的题目,要求:(6)、知识检测与矫正。B.可能的创新之处:

1.利用“高效课堂的研究”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导学案设计方法,可以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2.利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全方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推进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重,是“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的有益探索,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质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研究措施与实践

(一)领导重视。学校领导一直高度关注该课题的进程,全面统筹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核心成员16人,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全程参与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常态化。为保证效果,课题组量化了听评课的具体要求,至少每周听评课2-3节,并汇报听评课情况及教研活动效果,写出听评课记录,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全校形成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二)说教材画知识树。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通教材、备课,每个教师把教材了然于胸,做到厚积薄教。实验教师认真研究本学段的教材而不仅是所教年级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本学科整个学段的知识树(知识结构图)和每册教材的知识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和整本书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课后逐步减少直至不布置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三)细化课堂模式评价标准。为明白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行动的方向,并能进行课题研究的成果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根据学校现有教育发展程度、学生生源情况、教师教育水平等实际,在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了课堂评价标准。

1、教学要素方面:(1)教学思想:依据新课标,贯彻新模式教学思想,体现本学科特点,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2)目标指向:知识目标明确、能力目标突出、德育目标有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3)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设计因课制宜,教材重组合理科学,重难点突出且处理得当,处理好整体教学和局部探究的关系,讲授时间恰到好处,练习质高量中;(4)教学方法:方法与课型相得益彰,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运用得当且讲求实效,学生中心地位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引导和调适。(5)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过程充分,避免形式主义;讲求教学艺术,教学环节合理,时间安排恰当。达标测试有实效,时间充分。

2、教学行为方面:(1)教师行为: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充满激情,教学行为规范,作风民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整节课能吸引学生且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应变、组织能力强,具有较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宽广的学科视野,教材驾驭能力强,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教师语言规范准确且具有激励性,课堂节奏恰到好处且时间掌握准确,板书简洁且富有启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学生行为: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自主学习时间,注意力集中,思维被激活,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师生互动,合作分享,学生兴趣浓厚,回答问题争抢有序,讨论过程效率高,组员活动多,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废话,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改互批,能及时发现问题,补充更正准确,解决问题效果好,能发现、质疑有价值的问题,发言声音洪亮,站姿规范,环节紧凑不浪费时间,不东张西望,学习认真投入度高,及时记录笔记,板书规范,能生成智慧,学生明确了知识的过程,知道或学到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素养获得相应的培养与提升。

3、教学过程方面:(1)教学准备:备课充分、教材熟悉,有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与生活联系紧密,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恰当引用学科最新信息;(2)教学实施:教学过程顺畅,能合理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教学情景设置科学有效;(3)教学反馈:课堂高效,7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当堂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有个性、有创新、有亮点,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得到强化。

4、教学反思与调整:课堂教学完成后要求每位听课教师必须写好课后反思,关注教师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小记或课例分析,是否根据自己的反思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承继性,是否能够不断在反思与发展中向前发展。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高效,更关系着我校“师生课堂有效行为研究”是否具有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关键点。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体举措是:

1、形式化大为小。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可以是6人,但人数超过6人的,合作学习实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解决的办法是:将每个大组分为两个小组,一号组长带一个子小组,二号组长带一个子小组。可视情况再具具体问题分为更小的子小组。

2、实行组长统筹制。在自主探究时,组长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可及时协助老师督导组员完成情况;在合作交流时,各子小组先自行交流,让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一号组长再统筹各子小组的交流情况,将大家反馈的疑难问题集中讨论,仍解决不了的再反馈个老师。

3、分工明确省时间。在合作交流时,老师会把各小组反馈的情况收集整理,然后交叉分配给各小组板书、讲解任务;各小组分到任务后,一般是板书的同时讲解的学生梳理讲解的内容,具体做法是:二号组长带领一名或几名学生板书,一号组长组织剩余组员帮助讲题的同学将讲解任务梳理清楚。执行讲题的同学在讲解过程中,不到位的先有本组补充,还不到位的再由其他组补充,都不到位的由教师补充。这样可以省不少时间。六 课题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各位老师拿出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具体方案,并制定奖励考核办法。

3、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国内外著名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国内各地区、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月)

1、研究制定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

2、利用“一课多轮课例研究”方法,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直到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评价标准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的评价标准的形成、研究过程。

3、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交流、评议。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进行评价反思,开展讨论与总结。

2、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有效课堂模式

3、收集整理研究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出版研究论文集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一,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师生成长的共同体,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大课题引领、小课题渗透已经成为基本模式。现在,教师参与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成为习惯,自发征订和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逐步形成了学习型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卓有成效。

第二,课题研究让我校走向了名校。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第五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02年10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以素质教育的新思想为依据。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面向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应是被动地灌输、强迫地塑造的过程。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动机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即“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内趋力。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禀赋的潜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三)语文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四)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既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对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又是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并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应以活动、交流、交往为中介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从教育的客体转化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形成新的认识知结构。顺应和同化是学习的本质过程,实现这两个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思维。

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均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职能是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具体工作就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掌握学习内容。

四、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目标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服从于主导,主动地接受主导的指导,形成互动互助、平等和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

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就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

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

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课堂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2、观察法

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调查法

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个案法 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个子课题、某种学习方式或某一课型的研究探讨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点上的积累和突破。

5、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教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发挥业务学习的功效,课题组在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讨论的活动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教育改革,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还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在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教师们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向各类杂志投稿,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积极采用 “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自主是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有效合作是促进充分自主、适度探究的形式和途径。适度探究是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的方向和目标,三位一体,互为促进。

1、充分自主,引导发现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建构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取代完成的,只能由学生本人主动建构。充分自主是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在学习中充分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课堂教学自始自终应在学生充分自主的状态下运作的。

(1)充分自读

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多。因此,有效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1)有效组合

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设立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③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

(2)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已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但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意义建构也就无法达成。(1)适度研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疏理问题以后,往往把一些信息量大、触及文本重点、难点而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作为研读专题。或自读感悟,或小组互动,或全班合作。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研读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人文内涵得到熏陶和感染。

(2)适度求异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求异应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

(三)注重实验班的日常研课活动,积极推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作用。注重阶段研讨活动,通过课例观摩、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搞好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及反思的收集工作。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种学习方式、某一课型或某个子课题的研究探讨工作,做到“分散重点,各个突破;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四)建立相应的课题评价制度,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以较为全面、符合课改要求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指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几年来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潜心研究,积极探索,认真执教,我校的“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二)课题研究四年来,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究,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并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潜心探索教改之路,力图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得以彰显。挟课改之劲风,乘教研之热浪,奋发向上的教师群体正茁壮成长,志存高远的雏鹰正展翅腾飞,逸夫小学飞跃式壮大起来。●学校方面:学校先后被评为: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宁德市先进“教学之家”、宁德市课改先进学校、宁德市陶研先进集体、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骨干学校、省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陶研先进集体、全国雏鹰假日小队、省级图书馆达标学校、省级实验室达标学校、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先进学校、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少先队二级鼓乐团、市宣传思想先进单位、市行风评议优良单位、市学法律道德先进集体、市毕业班教学质量优良单位。先后连续五届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第十八届全省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安市校长岗位考评一等奖。学校成为福安市争创省级示范校的预备学校,成为备受省普教室领导专家关注的一所年轻学校。

●教师方面:刘晓红教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于2005年3月获福建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选”二等奖。郭洁莹老师2005年4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获宁德市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刘陈峥老师2005年5月执教的《大瀑布的葬礼》获福安市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评优一等奖。刘丽芳教师2005年12月在市语文年分上展示的《诚实与信任》一课,深得专家好评,并获一等奖。邱燕老师于2005年6月获全国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首届美文诵读大赛二等奖。郭洁莹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看我多精神》获一等奖,苏丽萱校长的品德与生活课《看我多精神》案例分析电子作品作为我省仅有的两件代表作之一参加全国展评。范珊、郭洁莹老师于2005年4月分别获 首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一、三等奖。林郁、缪巧清、郑晶等老师多次被市教育局抽调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和给市新教材培训会开设教学观摩课。

苏丽萱校长撰写的教学论文《关注生命,实现人本管理》在20003年第九期《福建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在创新中求发展》在2004年第八期《福建教育》上发表。刘斌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在2004第三期《引进与咨询》发表。林巧铃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点击生活,下笔飞花》在 2005第11期《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发表。林希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自主性学习理论初探》、刘陈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创设想像空间,鼓励自主写作》分别在2004年第六期《素质教育博览》上发表。缪晓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我们都是小百灵》获04年宁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林郁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导课艺术浅谈》于2004年7月获第一届“师圣杯”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奖赛二等奖。黄锦国撰写的教学论文《写字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例谈》于2004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写字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刘斌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课堂评价改革之“四化”》、陈美华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与反思》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5年中国教育系统论文评选一等奖,王丽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郑碧英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几点心得》分别获二等奖,刘晓红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郑幼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引导主动探究,促进全面发展》、刘丽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合作”留“喜”去“忧”》、李晓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陈少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运用体验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分别获三等奖。

郑芝玲、刘陈峥、李晓丹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带头人,钟丽容、范珊、林巧铃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苏丽萱校长、邱燕教师被评为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先进工作者、苏丽萱校长市专业拔尖人才、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建功奖”、省“星星火炬奖”获得者。

●家长与社会评价:几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在我校跟踪调查中发现,我校的毕业生在初中发展得很好,深得初中老师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学生自主性强,自学能力好。目前,我校毕业生成了城区几所中学的抢手货,纷纷以各种优惠条件提前到校招生。

(三)积累了开展教科研宝贵经验。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探讨,我们积累了许多开展教科研的宝贵经验,收集、整理了几本教师教学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汇编,拍摄了十多节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A激情导标

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

D总结拓展

E走进生活。在课题研究期间还积极承办了福建省“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课题研讨会、宁德市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讨会和福安市阅读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我校教师分别给大会开设公开观摩课。此外,每学年我们至少要举办一次阶段研讨暨成果展示会,并将每次研讨会都办成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日)活动,提高本课题的辐射作用。

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

1、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主导”过多,则有“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没得保障、自主作用得不到发挥之嫌。但过度放手,由于小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课堂上易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个别课堂低效。怎样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之间的交接,挖掘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潜能,仍然值得思考。

2、创新性学习是个全新且广阔的范畴。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下载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简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例研究报告 长葛市八七小学张海凤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简约教学研究?) 2009年以来,课例研究活动一直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在不断......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 GS[2013]GHB1098 负 责人: 朱彦文工 作 单 位: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课题组成员......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校二年级二班开展了自主合作型学习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丁为群 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联系生活的规定,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初中的历史课不为学生所重视。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一直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统历......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汉南区育才小学张晓英 一、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总结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已步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能应对各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