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5 13:5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是:激趣,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质疑,让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习信息反馈等。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

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通讯便捷化、教育终生化日趋深刻的社会。为了适应这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个社会个体都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环境下自我寻求答案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未来社会将日益显现出“学习化”与“创造性”的特点,这必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毕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手段,它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卢梭也是自主学习的拥护者。他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一切学问的开端。我国《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就是强调自主思索的作用。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

(一)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者认为,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其实质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认为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应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应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1页(共7页)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什么内容应该有学生先学,做出了明确的划分,为在教学中选择自主学习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原则是: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已有发展区之内,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现有的发展区,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旁指导,或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摸索。

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动态把握自主学习进程,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在教学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的坐在座位上专心听讲。老师讲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这样教学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注视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则敬而远之,甚至关系紧张。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创新教育,而这种师生关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今天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的研究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而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样,建立一个新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认为教师的“教”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作为起点与归宿。也就是说,最终以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是必需的指导者、辅助者与调控者。

(二)要动态把握自主学习进程

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自主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手段,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通常由于知识较少,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的训练,必然在学习和自主学习两方面的进展都很缓慢,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要依靠教师的指导。这也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生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要在具体教学中考虑到。在自主学习的后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会将自主学习的策略内化,使之成为自动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会明显缩短,学生回自动、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得以不断实现的过程,并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面对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要想彻底改变课堂教学少、慢、差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优化学习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是学习的灵魂。因此,教师要研究认知规律,研究思维发展的规律,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时时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摸索出一种以育人为根本,以调动学生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自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读,创造和谐、融洽、平等、最佳的求知氛围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创设与课本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课堂中,教师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发言,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生互相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听他们发言,并鼓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摸摸他的头说:“我很想听听你的理解,你能说一说吗?”或“没关系,你理解多少就说多少,说不出来的地方大家为你补充。”

教师有技巧的导学与和蔼亲切的话语,优美适度的身体动作与恰当丰富的表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系、热爱、期待、提示或肯定,并化为激烈的学习情绪活动,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创造最佳的求知气氛,以顺利完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与知识的传递。

(二)自学、质疑,教师要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自主学习,概括的说就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学目标上,课堂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制定,教师仅在“那些指引终身的基本价值方面,始终要有极大的坚定性”。

2.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设计学案进行导学,让学生借助学案,尝试自学;反馈问题,合作解决;总结突破,探求学习规律。

3.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创造性地选用教学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或指导其去寻找不同程度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

4.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法指导,包括学习过程各环节的指导,提出提高学习能力的指导,发展非智力因素等。

5.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建立开放性课堂,“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

此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圣贤对于学习、思考和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神论述。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思维、主动质疑,就能一改“被动接受”的“万马齐喑”局面。这对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标志这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积极思考,去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所以教师应精心激疑、设疑:

激疑,力求制造悬念,使注意力集中,思维兴奋,有利于接受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但力求符合孩子的求知欲,正中下怀,使教学顺利展开。这就是设疑了。设疑也许学生的质疑不能包含学习重点的全部,因此,教师可将学习目的、重点难点都提炼成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想学生发问。尤其对课文的关键语句更是得重锤敲打。设疑启发学生自学上一门教学艺术,其间我们要注意:

1.设疑要紧扣课文重难点。2.设疑要明确,要有启发性。3.设疑要难易适度。4.设疑要有递层性,问题由浅入深,联系紧密。5.设疑要扣紧学生已知与未知的交接点,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6.设疑要新颖有趣。7.设疑要对教材深入研究。

(三)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情况不同,其自学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自学,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是略有所悟,或是不得要领,或是全盘错误,这当再来听教师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

较深刻。所以,训练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堂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或领座的。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在讨论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指导学生讨论的思路与表达方法,指导他们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关系,让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孔子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也是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合作学习也以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或自己致意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也可以采用组织学习互助组。互助组除了在上课讨论及自主学习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在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四)学习信息反馈与评价,检测学习效果

学习,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无能到有能的过程,那么,采用反馈手段,则是使这个过程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点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可以从以下方法:

1.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尽量做到当天了解,以便根据作业情况和存在问题,或者对学生进个别指导,或者在课堂集中解答,不使问题累积起来。

2.课上留几分钟进行小练习

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可即使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针对他们的问题予以再一次的指导和帮助,直到克服困难,结局问题为止。在教学中,我发现利用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具有许多优越性。比如,信息传递最迅捷;有利于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利用练习作业不会像课后作业那样增加学生的负担等。

3.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评定

这一方法具有评定、反馈、预测以及激励功能。尤其是激励功能,它可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过程,使评价在学生眼中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增进了解、共同反省教学经历,形成共同谋求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

(2)教学评价要成为学生广泛参与的过程,要注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3)对不同性质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及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是去探索人的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认识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课改的教学思想

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从注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与传授转变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着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而非是“应试教育”。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充分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动机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激发求知兴趣,开启学生动机

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很探究之心,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和愿望。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起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巧,精心营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大胆、主动求知。

2.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激励的措施主要有:表扬激励。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适度,要有的放矢;成功激励。教师可以用成功来“引诱”学生对下面的学习感兴趣。可采取分层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思考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1.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可采用实验法、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训练思维策略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自我质疑、科学猜想等,着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使学生掌握各种思维策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不是课堂上的“贵宾”,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烹调他们的“美味佳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这课堂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尤其是教师自身的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交流与升华,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5

[2]肖温雅,课程模式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探索,2006

[3]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3

[4]郑金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杨小微,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7]温寒江,论教师素质,燕山出版社,1991

[8]王宝祥,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与修养》,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9]高谦民,小学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将要完成的时候,想要说的感谢很多。这篇并不太长的论文,不仅使我想到近半年来的艰辛工作,三年来的函授生活,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的一个句号。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迷惘的学生成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一次次的失败,一丝丝胜利的曙光,导师鼓励和指导引导我走过了这最重要的时光。仅以致谢的方式远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可以说没有恩师就没有这篇论文的完成!

本论文中的思想来源于许多方面,感谢文献图书的作者们、感谢出版社。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朋友们,我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使这篇论文表述更加清晰,对发现的问题给出更加合理的修改方案。祝愿他们笑容常伴,学业、事业双丰收!

感谢我的亲人,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学习。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第二篇: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校二年级二班开展了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的课改实验。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分组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各项管理规则使课堂及课下学习活而有序。

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课改实验的背景与意义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在分组实验中,我把全班学生打乱,进行混合编排。按优1中2差1的搭配四人为一组。每组1、2、3、4、号编排,4号为学困生。组内其他成员要尽力帮助他。我们班被分为20个小组,每个小组定一个学习组长,纪侓组长,卫生组长,记录员。

二、教学流程

今天,我在执教二年级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时,采用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落实目标小组合作——夯实目标分组展示“的环节进行,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这样的教学结构在小学低年级可以放手试用。

(一)、讨论确定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以生为本”,怎样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就应该从学习目标的拟定入手。虽然二年级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也积累了而一些语文学习的经验,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来自主拟定学习目标,教师只是进行补充就好。一般来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确定最基础的学习目标,如识字,写字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决一些文本问题,等等,教师往往只是需要补充一些单元目标或课文独有的目标即可,这样也能引起学生对这些特有目标的重视,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围绕目标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拟定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板书出来,或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逐条目标进行学习落实。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给足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4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只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毕竟,一节课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会了多少。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能发现自己哪些学习目标达成不够,有哪些疑难问题,等等,为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做准备。

(三)、小组合作落实目标。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要发挥好三大职能。一是检测基本目标落实情况:即让小组内能力较强的1号2号检查3号4号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帮扶,如对易错难认的字进行强化指导和记忆,对于书写错误的字进行纠正,对朗读中的问题进行纠正,等等。二是进行疑难问题的探究:即组长召集组员针对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如内容的把握,故事中的道理体会,等等,做到博采众长,集合大家的想法,其实作为低年级关键是培养学生爱思考会表达的兴趣和能力。三是朗读训练的落实:即让学生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组内朗读训练,可以是组长领读,也可以是大家先边朗读边讨论,再集体进行朗读训练,等等,关键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积累语言。

(四)、小组展示夯实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在展示环节中,最好是引导学生采用组间PK 的形式进行,同时依照学习目标逐一进行展示活动,同时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组间也力求展示机会均等。如:基础知识侧重让小组的3号4号展示,问题交流侧重让1号2号展示,对于朗读则可以采取小组团体展示,也可以进行组员展示。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二是夯实“双基“,夯实学习目标。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针对难点、易混点应进行精讲点拨,同时要注意用好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细则

1、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良好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得 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保存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

成情况与作业等级得分相同。

(3)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1~3分。

(4)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记分5、3、2、1分。

2、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3、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月评出三个合作学习明星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学校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各班给予相应鞭策,促其进步。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上市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复制链接]

合作学习小组激励评价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体现小组间人数均衡。每组人员以4人为宜,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小组具体人数。

2、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比例均衡,体现小组内优等生、学业不良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各小组学优生、学业不良学生所占比例相等,尽量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3、小组成员之间综合能力均衡。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基本计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理解记忆能力等能力配置尽量均衡分配。

4、合作小组的建立要充分发扬民主。当学习小组的整体搭配有明显差异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直到学生认可为止。小组内的分工协作以组内成员的民主意见来决定。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及学习评价

1、数学优等生数学组长。语文优等生为文科(语文、英语)组长。每个小组可设立记录员1名。

2、采取小组内民主推选或教师指定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节课前20分钟倾向于优等生、中等生讲述或展示,后20分钟侧重于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目的在于检查边缘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把学业不良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展示形式

小组成员均有小黑板板书内容(预习成果、问题或者讨论结果),当本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不完整时,本小组成员能主动补充,且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的见解或补充意见,而展开讨论、辩论。讲述者的神态、声音、语言、逻辑性,推理性便于其它同学接受。所展示问题的结果准确、完整、简练,符合学习目标要求。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

自主合作学习采用百分制积分,其中:自主学习占40%,合作学习占40%、探究学习占20%。

1、自主学习评价(40分)

(1)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掌握老师或小组内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回答或板书正确。且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格式书写规范。(6分)

(2)能够按老师或小组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生成预习成果并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具体的问题。为探究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7分)

(3)小组全体成员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能生成新的问题。(7分)

(4)课后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对于有困难的问题能主动向小组成员或老师请教,对出现的错误能够在小组成员或老师的帮助下予以更正。(7分)

(5)小组内成员能够按照学习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任务,主动在小组内展示背诵、默写成果。(7分)

(6)完成老师或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余时间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和新知预习等学习活动,并能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6分)

2、合作学习评价(40分)

(1)合作学习有效,合作气氛热烈。(6分)

(2)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投入,主动发表个人见解。(6分)

(3)合作小组能有效的关注学业不良学生,小组内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能积极地关注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合作、指导、帮扶意识强。(7分)

(4)通过合作学习,学业不良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并有展示学习成果的愿望,并能以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且能较流利地进行叙述或讲解。(8分)

(5)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顺利地解决与讨论问题类同的问题。(7分)(6)优等生和中等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类同问题。(6分)

3、探究学习(20分)

(1)小组内优等生、中等生能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供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探究、讨论遇到障碍时能够主动地请教老师。(7分)

(2)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成员关于探究问题的意见并能展开讨论。(7分)

(3)对老师布置的探究性问题能主动的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生活实践中寻找答案,并能在小组内及全班进行反馈交流。达到资源共享。(6分)

五、合作学习小组积分、奖励办法

1、设立合作小组评价积分表,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设立。

2、根据《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积分细则》,由科任教师当堂记载积分,下课前公布小组得分情况。

3、班主任每五周汇总一次合作小组积分,学校对各班小组积分处于一、二名的小组长及小组成员进行奖励,受奖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

4、期中、期末检测成绩按小组登记,并以小组成员总分的平均数为依据,进行评比,按50%的比例记入小组积分。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1、课堂教学“四步式”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一个学期探索研究,我们从中归纳出带规律性的成分,逐步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四步式”。

第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初学感知环节 第二步:寻问探疑——积极参与探究环节 第三步:互动研究——互动交流讨论环节 第四步:揭示规律——获新知求创新环节

2、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堂教学“四步”:自主初学感知环节——积极参与探究环节——互动交流讨论环节——获新知求创新环节。站在教师教学操作角度上讲,这“四步”一切都因“问题”而生。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究提出问题,主动合作交流研讨求解问题,追求真知创新性地化解问题。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图示如下:

在教学当中提倡老师要围绕“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参与解决问题来开展教学。在“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在“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在“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四步”式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体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用学习等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显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转换教师角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亲身体验的新理念是相一致的。

在“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过程,发现过程;“寻问探疑”是学生自主质疑积极参与的过程;“互动研究”是学生通过互动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揭示规律”,是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化解问题、升华创新,对知识有创新性理解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面以《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来探讨具体的操作。《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讲一小男孩为了挽救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而去捡鱼的一件事,目的是树立小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课文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孩男为什么要去救鱼,从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 片断1:

在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学生自学预习,完成了《自学卡片》。师:通过初步自学,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把自己在预习当中所理解到的信息大胆地表达出来。有的对课文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有的知道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有的回答了课后的一些问题等。学生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之间交流马上解决了,有些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学生表达了在自主初学过程当中所理解的内容,也提出了比较多的问题,次要的、容易解决都在学生互相启发中自主解答了。

(二)“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 片断2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帮助同学解决在预习中没能解决的问题。自读后,再次互相启发,基本解决了之前还未能解决的疑问。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的了那么多,还有想知道的吗? 生1: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会怎样?

生2: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为什么还要去捡鱼?

师:对呀!同学们,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在检查了预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自主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感知,让学生解疑、质疑,给了学生质疑空间和时间。在对话中,提炼中心问题:“小男孩子为什么要救鱼?”,有了学习方向。

(三)、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 片断2:

师:小男孩为什么要去去捡鱼呢?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这个画面?四人小组找一找,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水就会被太阳蒸干,这些鱼儿都会干死。”我知道这些小鱼都会被蒸干,死掉。

师:从“蒸”字你体会到什么? 生1:“蒸”就是用火烧一样,太阳像火一样会把小鱼蒸干的。生2:小鱼会很难受的,得不到呼吸!

生3:小鱼心里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生4:小鱼想得到帮助,回到大海。

师:小鱼儿真痛苦啊,我们读出感情来。(学生富有感情地读)师:小鱼儿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将永远见不到你们了,请你们不要伤心。

生2: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没有听你们的话,跑到岸边上玩,现在回不去了,我多后悔!生3:上天啊,请来帮帮我吧,我就要被蒸干了,我真的很想回到海里。师:原来每一条小鱼儿都想活呀!

在片断2中,老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揣摩“蒸”字,加强体验小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的焦急、无助、恐惧、后悔、求生。学生思维活跃,表达充满个性,感受无数生命在呼唤,所要救鱼。片断3: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交流。品味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的词句。师:你从哪些词语知道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生1:我从“他走得很慢”,知道他怕把鱼儿踩死和生怕漏掉任何一条小鱼。生2:我找到“不停地弯下腰”,知道他会很累,但他没有停下来,没有放弃。生3:我找到“用力地扔”,知道他是多么想小鱼儿能顺利地回到大海里快乐的生活 师:同学们真会体会,都成了学习的小主人了,真捧!师:小鱼跃进了大海,小男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1:仿佛看见鱼儿回到自己的家园了,见到了爸爸、妈妈,多开心。生2:看见了可爱的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玩着。生3:看见了小鱼对它的同伴说,是一个小男孩救了它。

师:正因想到这这些更加坚定了小男孩救这可爱小鱼的决心。谁读出“救鱼的决心”来。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读出了感情。

在片断3中,也是始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开展学习。老师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重点词,自主读句子,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研讨当中发表自己的有个性体悟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体会到小男孩抢救鱼儿的坚定决心。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创新。片断4:

师:为什么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还要去救?谁在乎?

(开展四人小组学习,先组内自读,后组内议论)师:谁来说一说,谁在乎小鱼?

生1:小鱼自己在乎,因为他下想死,要回家。

生2:还有大海在乎,大海是小鱼的家,大海有了小鱼才更加美丽。生3:还有小鱼的爸爸、妈妈、家人都在乎。

生4:小鱼儿的老师、同学都在乎,希望它回来学习呢!

师:是啊,小男孩知道小鱼儿在乎它自己的生命,还有它的亲人、朋友同伴、大海等等一切都在乎小鱼儿的生命,所以小男孩不停地检鱼,扔鱼。师:谁来读出小男孩十分在乎的感情!

生1读: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学生读出感情,体会到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

师2:你把省略号都读出来了,真好!就是因为小男孩大家都在盼着小鱼儿回家,所以他不停地捡鱼,扔鱼。谁再来读? 生2读:略。

师:你把“这一条”读得真快,读出了小男救鱼在呼、急迫的心情。因为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啊!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读出对生命的渴救之感情)老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假如此刻也在沙滩上你会怎样做?

生1:我会与小男孩一起捡鱼,扔鱼。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都在等着它回家!生2:我会用力的把小鱼扔回大海。如果小鱼儿死了,它的亲人朋友都会十分的伤心。

生3:我会大声叫人们一起把小鱼扔回大海,挽救所有的小生命。因为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

师:是同学们,看来你们都读懂了小男孩的心啊!

在片断4中,还是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来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创设情境、对话,增强体验,深刻明理,让学生感受到有生命在渴求,明白到挽救生命的意义,明白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的道理,解决了“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一过程当中始终体现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地位。

(四)“获新知求创新”中“化解问题” 片断5: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小鱼儿被送回到大海的动人情境。师:小鱼们现在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您把我送回大海,让我与爸爸妈妈团聚。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幸福!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亲情!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温暖 师: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我现在可以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快乐!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友情!师:你还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好小男孩,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我的,太感谢您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生命!

师:对呀,同学们,生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大家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老师创设情境,展现鱼儿回到大海时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激发对他们对生命更深更高的感悟,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这就是在“获新知求创新”中“揭示规律”。课堂变成一个洋溢着“生命”的课堂,达到创新性的理解目的。

“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互动研讨交流中求解问题,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化解问题。体现学生的“学”、“问”、“研”、“创”四环节,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得扎实,学得创新。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强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实现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低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初探

黄花小学

孙玉芳

第三篇:语文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说明:一些年轻老师走上讲台之初,多倾向于模仿,“比照葫芦画瓢”,或者有一套相对直观易操作的“套路”以便按图索骥。故不揣固陋,多方研究教学“模式”,尝试探索新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思路,使之“固化”为所谓“模式”,以供有兴趣者施行,并努力用“教育的思想”赋予其魂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学习。突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本原则

1.倡导教育民主精神。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体现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机组合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基本因素,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作程序,体现出过程上的连续性。

3.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了的和形式化了的教学思想和理论,通过便于理解的教学结构和易于操作的教学程序,把抽象的、纯粹的理论用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行为框架。

4.具有操作上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教学模式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水平的不同,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各教学环节既依循预设逻辑,又注重随机应变。

三、基本架构

(一)流程图示 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A.“自主”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 目标导学 —→ 问题探究 —→ 反馈拓展 —→ 自测巩固 B.“创新”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 定向积累 —→ 赏析评读 —→ 创新读写 —→ 拓展反馈 2.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初读定向 —→ 自主译读 —→ 释疑探究 —→ 积累鉴赏 —→ 巩固拓展

3.复习课“导学”模式 明确目标 —→ 知识梳理 —→ 例题指导 —→ 巩固训练 —→ 查缺补漏

(二)核心要素

1.强调目标教学思想,提倡自主定向。2.突出自学和导学设计,以“学”为主。3.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4.努力引导阅读向写作的能力迁移,沟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关联。

四、操作要求和说明

1.现代文阅读课——“自主”阅读模式

(1)整体感知。阅读首先是感知。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塑造的、表现的是完整的形象,所介绍的是完整的事物,所阐述的是完整的事理,文章中的各种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十分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而对部分的分析只是作为对文章整体认识的一种手段。初读感知时,不急着分层分段,肢解课文,而是要使整篇课文在学生眼里成为一个知觉整体,即: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叶圣陶语)。

操作上,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通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脉络。

(具体操作上,是先“整体感知”还是先“目标定向”,可以灵活处理。)

(2)目标导学。这里其实包含两个环节,一是定向,二是自学,即在目标统领下的自学过程。目标定向,以学生自主定向为主(一般情况下,把“整体感知”环节放在“目标导学”前面,就是为了想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做整体了解,然后去自定目标,更能水到渠成),最初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和指导,逐渐地多放给学生。导学,是在目标导引下的自学,形式很多,可以是依据目标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可以是问题导学,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圈点勾画,等等。建议起始阶段要作自学指导,即明确自学内容,提出导引性问题,指导自学方法,明确时间和要达到的要求等。教师重点督查学困生,了解学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3)问题探究。对于文章的重难点,教师要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以更好地落实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汲取更多语言的、文化的、思维的营养。在学生自学、讨论、自练的基础上,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应答疑解惑,并指导学生就学习方法、学习感悟等作简要归纳、概括。

(4)反馈拓展。内容上,依据三维目标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反馈校正。对于薄弱环节,要充分地予以反馈落实。注意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适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心得进行分析和发言,形成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思维情绪。拓展上,主要以类文阅读、创新写作等方式出现,有时可以借机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学习范畴。

(5)自测巩固。这一环节是把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实践巩固,关键要抓好检查落实。操作上,注重巩固训练,以在课内完成为宜,也可以课后落实;形式上,书面为主,口头为辅;师生互动,自我测评。

2.现代文阅读课——“创新”阅读模式(1)整体感知。(同上;略)

(2)定向积累。主要针对“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定向吸收和积累,侧重于语言积累、写法认知、内容把握等。学习方法上,注重圈点勾画、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等,特别注意比较式阅读、分类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感悟规律。

(3)赏析评读。主要是指感受文章的主旨、体味作品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的特色、评论作品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赏析文章的美点等。要创设多种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表现形式一般为先自渎,再交流。

(4)创新读写。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直接目的,既可以从宏观上对文本提出“真知灼见”,鼓励独到的个性化的认知,或者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并作书面解读或改写等,也可以从微观上解读语言细节等。这是本模式的关键和灵魂。

(5)拓展反馈。此环节课内课外完成均可,视情况而定。意图是抓巩固落实,并通过延展性练习,达成能力内化。

3.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1)初读定向。“初读”要求读通、读对(读音、节奏停顿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理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向。教师视学情和课文,可以有选择地作指导。作为文言文,文言知识是最基础性的重点目标,文化传承是它最有魅力和活力之所在。

(2)自主译读。这是主体部分,需要口、手、脑并用,调动多种学习形式,“读”是贯穿始终的学习手段,自学是主导思路。先要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弄明白生字、词的意思,把句子基本译通; 然后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有重点地翻译词句;再次,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等,初步把握文章意旨。

(3)释疑探究。一是学生在自主译读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二是为更好地落实重难点,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地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这一环节与“自主译读“等环节经常是相互交叉的,有时又是反复的。

(4)积累鉴赏。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文言词语的归类整理、特殊句式的把握、名句和篇章的记诵。鉴赏侧重于总结学习收获,含英咀华,玩味文本,培养情操,并多角度吸取借鉴,促进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迁移和能力内化。(5)巩固拓展。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检测训练习题,突出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并注意及时检查反馈。根据学情可适当拓展,比如类文阅读、材料补充、写作借鉴等。

4.复习课“导学”模式

(1)明确目标。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目标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与能力”层面,且相对要全面些。

(2)归纳积累。依据“目标”,通过提问、练习、展示等方式回顾梳理、整理归纳内容要点。此环节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使之在归纳整理中得到提升,要避免教师多讲,或上成新授课。

(3)例题指导。先简明地告诉学生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命题方式、角度,然后选典型试题为例,讲练结合,重点让学生理解答题的思路、角度和规范。指导中,教师要结合涉及的知识点,把握好题例的疑难点、易错点等,做到知识掌握和做题技巧的双落实。

(4)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采取多种命题形式,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习题设计应体现分层施教思想,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此环节所占时间接约1/3。

(5)查缺补漏。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和补缺。重视个别辅导,有的需要延伸到课外。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第四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相长 快乐课堂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激烈的教育竞争形势,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走现代教育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构建和深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快乐课堂,建设高效课堂。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理念

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导学案把知识变为问题,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最终又把问题变成知识。特点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

模式的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三环是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

六步是指:目标再现、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归纳小结。课堂模式的灵魂:一个转变、两个前置、三个方法、四个形态。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

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个形态: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二.课堂教学模式时间“35+10”理解 1.“ 35+10”的解释

“35+10”是把课堂时间45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前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按“六步”式处理,完成本节课教学全部内容。进入后10分钟,分发下一堂课的《导学案》,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2.“35+10”的特点:

其突出特点: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在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以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余时间可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变先以老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为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由老师参与(点拨)。

3.实现“35+10”的意义:

规定了学生预习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三.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准备工作:各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和集体备课记录单。各科任课教师,要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开学初安排好学生座位,前后同桌四人为一组,确定组长,每人都有明确的角色分工,课堂上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互助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共赢。

【课前】

1.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要按照自主学习课堂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 B为理解 C为应用 D为拓展),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2.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集体备课的安排

【时 间】每教研组每星期安排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组 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好已准备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

(2)集体备课的内容

【研讨内容】研讨下一周(备课日的第二天至下一备课日)的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要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和“六步”的实施办法。由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形成导学案的第一次生成)。

【制定计划】制定再下一教学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一教学周里根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作准备。

【确定示范课】确定下一教学周一节示范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地点、内容。【周作业设计】:针对一周学习的知识内容,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课标要求,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按照“难易适当、题量适当”的原则安排专人精编周末作业,提高学生双休日作业的质量,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助推器”—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就会达到让学生愉悦、主动和高效学习的目的。该周末作业将成为学生今后期末复习和初考、中考总复习的主要提纲,也作为学生月考、期末考试的主要题库。这样学生就会对周作业进行温故知新,通过每次的测试,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做到事半功倍。

3.个人备课

(1)备内容

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形成导学案的第二次生成),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4.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

预习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习形式

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

(3)预习方法

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文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是将课堂45分钟分为35分钟和10分钟两段,前35分钟按“六步式”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1.前段

(1)目标再现:

上课时,老师再现“导学案”提出的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

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

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3)问题汇总

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4)精讲点拨

A.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讲人”,这个主讲人一般是由学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一旦出现错误,或表述不够严密,就会被别的小组揪住“尾巴”,而本组成员可以站出来帮助自己的“主讲人”加以纠正和补充。

B.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课上要做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点”和“控”(“控”是指控制课堂时间进度、控制学生讲解时不要偏离主题、控制好整体课堂气氛),教师开口不多,但一定要点拨到位。(5)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评价机制。(6)归纳小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

2.后段

课堂的后10分钟是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发下去,提出学习目标,简述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下一课的任务有初步了解,然后指示预习方法。要求学生全面预习,独立、尽量多地解决问题。【课后】 1.教师

(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3)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2.学生

(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

(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期末、初考、中考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一般使用八开纸,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这里说的作业不是课后作业,而是预习和课中前段用的,作业是下一节的导学案。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真正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A为识记 B为理解 C为应用 D为拓展)。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意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公式、概念、要点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小学、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又为以后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4.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凝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5.问题逻辑: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学习反思:每学一个知识点、作一道题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7.作业布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基础):结合本节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C级(中等):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

注:一般1、2、3、8是显形的,其他项为隐形的。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校语文教研组建立的“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把“三个以”作为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当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才能产生实效。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学生的学情(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以发展为主旨。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方法定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以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增效益。

二、模式的操作程序

1、激趣导入。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2、自主学习、合作参与

(1)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采用适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相互交流,获得共识。在这一环节中,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①小组学习,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学生分工进行学习,然后组内交流,形成结论;②讨论,就是把学生分成两人、四人、六人一组,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获取共识;

(3)质疑问难,师生互动。在学生小组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的 体会,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由教师点拨或学生互相启发。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等信息的多向 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活动的形式以常规性的问答以及学生之间的议论、争论为主。

3、总结拓展。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

下载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学习课堂模式的浅析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刘晓进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辅助教学中,构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程体系,增设创新性教学内容,就必......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湖州电大2012年秋季小学教育本科晏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为什么本应该是......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 “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是改革。1、走下讲台 老师讲课只......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解放路小学 申发红 [内容摘要] 上海市基础教育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开展“研究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精读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012-03-23 08:49:31)转载▼ 标签: 杂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串讲串问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实行讲解的模式由来已久,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章“一三五”教学模式: 一个理念“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三个原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五个环节“学案导学,整体感知;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