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省陇南市于1975年引种油橄榄,经过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油橄榄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初精深加工体系基本建立,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整体呈现较好较快的发展势头。为了全面了解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参观生产基地,走访种植大户、加工营销企业,与基层农户、协会、企业及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和市县领导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陇南油橄榄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并针对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一)自然条件优越
陇南市处于“三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的河谷浅山区,海拔在1300米以下,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8.1℃,年日照时数为1709~1911.7小时,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4568℃,年降水450~900毫米,无霜期260~290天,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同时,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性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渡夏和生长结实条件,成为适宜发展油橄榄种植的区域。据初步调查,适宜种植区域约60万亩。
(二)生产种植初具规模
据统计,至2009年底,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22.77万亩(供应苗木的数量计算),占我国种植总面积的38.7%,居全国第二位。2008年鲜果产量1420吨,产橄榄油200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的87.6%和89%,均居全国首位,综合产值达6500多万元。陇南作为我国油橄榄集中产区的优势地位已初步确立。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佛奥、莱星、阿斯、配多灵、城32号、皮削利、鄂植8号、九峰6号等,其中佛奥、莱星的种植面积7万多亩,占总面积的31%。(三)产品加工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陇南市已拥有8家国有和私营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公司,配套加工设备齐全,生产加工能力较强,年鲜果加工能力达3500多吨。开发油橄榄系列产品丰富多样,包括食用橄榄油、保健油橄榄软胶囊(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5大类26个产品,并多次在国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大奖。同时,在北京、上海、大连、昆明、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受到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龙头企业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扩大传播陇南油橄榄的市场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据调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挂果面积的逐年增加,油橄榄产业在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比例正在迅速提高。以武都区为例,该区的两水镇、汉王镇、柑桔乡均是油橄榄的集中产区,2006年农民人均油橄榄收入分别为290元、380元、320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5.3%、27.1%;而2008年3个乡镇农民人均油橄榄收入分别增长到690元、920元、800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2%、41.5%、49.3%。近年来,陇南油橄榄随着企业加工和农民种植效益的显现,呈现出规模化快速发展的势头,2007年新增油橄榄面积4.79万亩,2008年新增7.26万亩,2009年再增面积6万亩。随着新植果园陆续进入盛果期,增产增效潜力与经济、社会效益将会越来越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虽然已有一定基础和生产规模,但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品种老化、技术普及率低。关键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引导扶持力度不够,甚至还存在底数不清、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严重影响了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一)种苗繁育不规范,建园质量不高
目前,陇南市有油橄榄苗木繁育企业及农户85家,由于受基地扩张快、苗木需求量大的利益驱动,育苗户存在很大盲目性,对苗木质量把关不严、良莠不分、品种混杂,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组培快繁实验室、品种试验园、良种采穗圃和优质苗木繁育基地,苗木品种和质量没有保障。从而导致已建基地品种过多过杂、授粉树配臵不合理,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搭配不当、成熟采收期过于集中、企业收购加工压力大。近一半的基地含、结果晚、丰产性抗逆性差,严重影响了果园产量和果农收入。目前有近35%的成年树不结果或结果很差,需要进行高接换优,油率低更新改造的任务很大。
引种工作处于民间或半官方状态,缺乏规范的引种渠道。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一些含油量高、抗性强的品种无法大量引入,更谈不上在陇南扩繁推广。由于资金缺乏,对已引入品种没有进行严格对比筛选试验,导致种植30多年,还没有筛选确立适宜推广的主栽优良品种,已严重制约了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后劲。
(二)基础设施薄弱,规模优势还未形成
陇南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地区,山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大部分油橄榄园建在“三江一水”流域的浅山坡地,不仅土层浅、土壤瘠薄,而且水、电、路难以配套。大多果园没有相应的灌溉或补灌设施,水已成为制约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通往基地的道路、田间路渠配套程度低。这与世界主产区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实行农场庄园式经营,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机械化耕作栽培、智能化管理的发展模式相比,相差甚远。同时受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限制,油橄榄种植比较零散,生产规模比较小,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油橄榄基地只占50%左右,已建基地挂果的只有20%,平均每亩产果 28.5公斤,按目前每亩栽植30株计算,平均每棵树产果不足1公斤;进入盛果期的果园平均每亩产果47公斤,平均产果只有1.53公斤。产量低、产值小,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仅为2%,产业优势和规模效益还未形成。
(三)专业人才奇缺,技术培训滞后
到目前,陇南市还没有一名油橄榄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油橄榄属于新引进树种,由于缺乏专门从事油橄榄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相应的技术推广机构,对油橄榄生产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还没有系统掌握油橄榄生长、结果习性等相关的基本技术。由于受技术力量限制,对果农的培训只是停留简单的栽种知识上,还没有真正把系统实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产区农民多数对油橄榄种植技术掌握不全面不系统。导致大面积的生产基地管理粗放、放任生长,修剪不精细,大多果树结果部位上移、大小年现象严重、树体衰弱,严重影响了果园产量和果树经济寿命。
(四)加工开发水平低,市场开拓任务大
目前,虽有8家油橄榄加工企业,加工鲜果能力只有3500吨,多数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低的问题。产品以初加工为主,小而全现象突出,设备落后老化,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原料综合利用率低,效益一般。由于企业经济实力弱、贷款难,甚至原料收购资金都难以保障,严重困扰着企业技 术改造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从市场营销看,油橄榄加工产品以初榨油为主,销售市场以省内为主,少量销往外省市场。产品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合力和竞争优势,更难培育打造知名品牌。目前,虽然产品供不应求,主要是总量小。随着进入盛果期的基地面积的扩大,现有的加工能力和销售渠道都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扩大加工能力和开拓销售渠道。
三、几点建议
根据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调研组认为,应该在开展现状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巩固提高现有种植基地效益为重点,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从品种引进和苗木繁育入手,加快优良品种普及推广,加快改造低产园,改善果园水、路灯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才培养和果农技术培训,推广普及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水平。支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加工能力,提升加工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从今年开始,到1013年,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进入盛果期果园达到10万亩,年产鲜果3万吨,平均亩产300公斤,平均每株5.5公斤(只有希腊的三分之一),油橄榄产业产值有现在的6500万元,提高到5—8亿元,把我省陇南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力争主产区农民收入提高50%以上。为此,调查组建议:
(一)开展产业现状的详细调研,摸清底数,做好规划 建议陇南尽快开展产业现状的详细调研,摸清产业详细准确 情况,科学划定适生区域,引导油橄榄生产基地逐步向最适宜区、适宜区集中,限制次适宜区和非适宜育发展。编制切实可行、科学合理、详细具体的油橄榄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制定解决基础设施、技术推广普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协调相关力量,整合资金,集中扶持
建议在陇南市完成切实可行的规划制定后,省上将油橄榄产业列入全省重点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整合相关资金,如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化项目资金,集中扶持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向国家有关部委积极申报和协调,力争将油橄榄列入国家木本油料发展规划,以便争取更大的投资和扶持
(三)抓住关键环节,突破制约因素,促进加快发展 陇南油橄榄主产区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没有自身发展能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支持苗木繁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从产业发展的源头做起,支持由陇南市油橄榄开发中心建立规范的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严把苗木品种关。繁育中心要建立组培快繁实验室和育苗温室、品种筛选试验园、优良品种采穗圃及良种苗木扩繁基地。推广三年生大苗建园,缩短新建园进入结果期年限,降低果园前期成本。支持尽快批量引进国内外具有抗寒抗旱、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榨油与鲜食兼用的新优品种,并做好引进品种的观察对比、试验筛选和示范推广,注重早、中、晚熟品种的引进和基地建设时品种的合理搭配,拉长采收期,缓解集中采收,加工不及引发的矛盾。二是支持改善已有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生产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对已建基分类采取提灌、集雨补灌等方式改善灌水条件,并完善田间道路和渠系等设施。对新规划基地种植前尽可能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对油橄榄种植户前5年进行适当补助,借鉴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出台相应的补助标准,对种植大户提供一定贴息贷款补助,从而鼓励和引导油橄榄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是支持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组建油橄榄产业发展专家组,对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安排适当的经费,组织攻克生产、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开展对县以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研究制定油橄榄产业相关的技术标准等。
——支持开展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层次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每年选派5~10名技术人员到油橄榄主产国进行为期1年(即油橄榄一个生长周期)的系统培训,全面掌握油橄榄生产和加工技术知识;聘请国内外油橄榄方面专家有关专家来我省讲学、培训和辅导,开展省市县技术推广单位技术人员的提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指导服务能力;采取技术人员蹲点包片、科技入户等多种形式,对产区农民进行大规模技术培训,培育高效示范典型,加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油橄榄栽培管理水平,加快建立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是支持加工营销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加工水平。对加工企业在产能扩建,技术改造、先进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引进、新产 品开发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引导加工企业联合重组,尽快扭转各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全、品牌杂而多,资源浪费,形不成竞争优势的不利局面;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进行专业分工,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扶持发展油橄榄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加工企业与种植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格局。
鉴于目前还没有制定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可行规划,建议今年有省财政安排500万元,支持规划制定、新品种引进,育苗接地建设。
第二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黄牛产业的指示精神,由南阳市畜牧局、南阳市黄牛协会、南阳市黄牛科技中心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于XX年春,先后到邓州、唐河、新野、方城等县市区实地考察了黄牛养殖户、养殖场和加工企业,广泛听取了农户、经纪人、企业经理、科技工作者以及县、乡、村领导对黄牛产业发展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发展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经调研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这份调研报告,就我市目前黄牛产业的特点、问题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对策提出了构思,谨供参阅。
1、目前我市黄牛产业的特点
南阳牛是勤劳智慧的南阳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精心培育而成的一个优秀的地方品种。XX年底,存栏160.1万头,出栏91.9万头,年产牛肉13.1万t,产值达50.8亿元,占畜牧业产值27.7%。南阳牛在南阳畜牧业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有六大特点:
1.1、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南阳牛经过这些年的系统选育和品种改良,一是它的体型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已由原来的役用体型,接近肉用牛的体型;二是规模养殖场的育肥牛日增重一般在0.8一1.5kg之间,已接近国际肉用牛的日增重;三是经过科学育肥后的牛屠宰率达到55-65%,净肉率达到45-55%,已达到国际肉牛的标准。综上所述,南阳牛的肉用性能总体已接近国际肉牛的平均水平。
1.2、南阳牛的用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昔日养牛为耕田的现象已基本不复存在。从调研看,南阳牛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使役为主,九十年代的役肉兼用,到目前平均每头成牛年耕役时间不足半月,并主要作为辅助动力,有些地方的黄牛已“不会”耕田。基本上完成了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转变,南阳牛的用途已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
1.3、规模饲养成为发展的主流
目前,我市养牛规模场、小区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新的亮点,在短短的几年中,已达160多个,部分规模场仍在建设中。目前我市黄牛规模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唐河县上屯镇高庄为代表的联户母牛养殖小区。由村组统一协调小区建设用地、牧草用地、牛场及附属设施,统一规划,农户投资。以养母牛,繁小牛为主,多以5-20头繁殖母牛为规模,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稳。二是以唐河、社旗、方城等县为代表的专业大户养殖。以户为独立单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每户饲养规模50-200头,繁育小牛和育肥相结合,规模适度,经营灵活。三是以新野县、邓州市、宛城区等为代表的标准化专业育肥场。饲养规模500-1000头,以架子牛育肥为主,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具有较强的示范引导作用。
1.4、区域分布走向科学化
通过调研了解到,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人均耕地少的地方黄牛数量在减少,而人均土地多、丘陵地区、浅山区、沿河两岸等地方黄牛数量有所增加,如位于浅山丘陵区的唐河县湖阳镇黄河自然村,户均达到2头牛,位于白河西岸的新野县上港乡小五村户均1.5头牛。这种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一种正常现象。在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是城市郊区养奶牛,平原养猪养鸡,山区、浅山区、交通偏远的地方养肉牛。南阳市黄牛养殖的这种趋向,说明了黄牛产业的区域分布正在走向科学化、理性化。
1.5、产品开发已形成燎原之势
目前我市拥有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10余家,经过这些年的精心经营,开发出的黄牛产品已达100余种,其中分割牛肉产品达40余种,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牛肉;深加工熟食产品达60余种,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主要销向上海、广州、南京等40多个大中城市和食品加工企业。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的人住南阳,必将带动和提升我市整体肉牛产业的大发展。
1.6、南阳牛品牌已经唱晌
南阳牛以体格高大,肉质细嫩,皮板致密,耐粗饲,适应性强等而闻名于世。建国初期,我市建立了第一部分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全国第一个黄牛繁育及科研机构,开展对南阳牛的系统选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率先在国内推广普及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实现了黄牛繁育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八十年代初,第一个在地方良种黄牛上制订并颁布实施了《南阳牛》国家标准,同时,把品系繁育技术应用于南阳牛育种工作中。九十年代,首次在国内提出把南阳牛培育成为我国自己的地方性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该项目相继列入国家“948”项目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8年,南阳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XX年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名注册,南阳牛将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及地区的保护。XX年我市又成功的举办了首届黄牛节。XX年又对南阳牛进行了商标注册。XX年南阳牛的品种选育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XX年南阳牛育种技术创新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同时,南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宛政(XX)74号),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南阳肉牛产业的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这次调研中,大家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2.1、市场问题
所到之处,大部分养殖户,特别是养殖繁殖母牛的农户反映养牛业比较效益低。养繁殖母牛每年它的收入就是一头小牛,6个月左右断奶时的价格一般在2500-3500元之间,散养不计成本还可以,规模养殖从市场上购草、购料就难以赚钱,这也是目前繁殖母牛难以象鸡猪那样大规模饲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市同全国一样,肉牛产业比较效益低,其主要原因是牛肉的生产成本高,但市场价格低,价格背离价值造成的。牛肉的生产成本高于其它肉类,更高于奶、蛋产品,一般来讲,牛肉的料肉比为7:1:羊肉为5:1,猪肉为3:1,禽肉为2:1。禽蛋为2:1,牛奶为1:2-4,所以说生产牛肉的成本属于最高,一般为猪肉的2倍以上。目前我国的牛肉由于疫情和药残等原因,销不到发达国家去,只能销往俄罗斯、东南亚、香港这些国家与地区,价格与国内差不多。国内牛肉市场由于产品开发跟不上,花色品种单一,绝大部分属于大众化食品,中、高档产品少,这是造成国内牛肉产品价格低的主要原因。
2.2、社会问题
一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在所调研的村、组中,一般来讲,机械化程度越高,养牛的农户越少,每增加一台四轮或手扶车,要减少2头牛(其中一头繁殖母牛,一头小牛)。二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目前外出打工的多为青壮年,他们的转移使养牛环节的“下力气活”无人于。另一方面,目前养牛的农户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的自然减员也影响了养殖黄牛的数量。三是环境卫生及饲养场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户建起了楼房,环境卫生的要求也高了,既不养牛,也不养猪养禽。以上现象说明:第一农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在提高,从卫生安全的角度讲要发展养殖,必须考虑入畜分离;第二受宅基地有关规定的影响,有些农户养殖场地狭小,难以扩大规模;第三近几年来,农户散养畜禽有所下降。四是盗牛问题。从调查的结果看,盗牛的绝对数并不大,但它的危害、负面作用相当大。往往是一户被盗,全村养牛户受惊,有的甚至影响到周边十多华里。
2.3、资金问题
调研组所到之处均有要求解决养牛资金的呼声,由于金融政策的原因,现在农村贷款相当困难,几家企业也反映资金不足。农户贷款有四难:一是贷着难;二是数额少;三是期限短;四是利率高。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讲,养牛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牛个体大,生产周期长,养殖所需的固定投资和流动资。中固鸯牧絮恙XX年增钓金相对比较多。黄牛加工企业也同样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占用。农户困难,无钱养牛,企业无钱,开工不足。目前在养牛业价格和效益回升的形势下,农户和企业呼唤政府协调资金,倾斜养牛业。
2.4、牛自身问题
黄牛相对其它畜禽来讲,繁殖系数低,饲养周期长,产业链上环节多。牛属于单胎动物,怀孕周期长。繁殖母牛一年最多能生出一胎。改良牛饲养到1.5岁左右才能正常出栏(体重450-500kg),纯种南阳牛2.0~2.5岁才能正常出栏,而生猪一般是6个月出栏,肉鸡45天出栏。饲养上包括养母牛、繁小牛、育幼牛,加工上包括牛肉分割、熟食制品生产及牛皮、牛血、牛骨、牛杂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相对来讲产业化的运作难度加大。
3、建议和对策
3.1、提高认识,增进做大做强黄牛产业的信心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养牛大市,推进我市养牛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养牛,又是国家规划的中原肉牛带核心区域。二是品种优势:南阳牛中外驰名,加上长期坚持不懈地品种选育,品质越来越优,肉用性能越来越好,为黄牛产业的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饲草资源优势:我市年产农作物秸秆达800万吨,可利用的草山草坡面积560万亩,黄牛发展的潜力巨大。四是良种繁良体系优势:在品种改良上,我市建成了两个国家级的黄牛制种、供种场,即市黄牛科技中心和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拥有比较健全的市、县、乡、村四级改良体系。
3.2、加大宣传,进一步唱晌南阳牛这一品牌
3.2.1、引进“牛文化”:“牛文化”一词最早见于一位印度教授撰写的《中国应该引进“牛文化”》一文。文章的大意为:中国为全球吃的大户,但中国人主食淀粉过多,肉类猪肉统治,缺少营养丰富的牛肉、牛奶。他建议中国应引进“牛文化”多吃些牛肉,多喝些牛奶,少用些补品,一则提高民族素质,二则促进农户养牛,让农民增加收入。南阳是黄牛的故乡,养牛历史悠久,应大力引进和弘扬“牛文化”,宣传传统饮食的弊病和吃牛肉、喝牛奶的好处,逐步改善膳食结构,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3.2.2、扩大宣传渠道:应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加大对南阳牛的宣传工作。可采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南阳牛的形成、品种特征、研究成果及牛产品;宣传典型的养殖户、养殖场、专业村、专业乡(镇)及加工企业;宣传养牛优惠政策以及为养牛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等。总之通过宣传,进一步唱响南阳牛品牌,使南阳囚黄牛而名,畜牧业因黄牛而兴。
3.3、制定政策。扶持黄牛产业大发展
从宏观上讲,制定政策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含产业规划、财政支持、融资贷款、贴息补助、减免税收、土地使用、企业改制等;二是技术政策,主要指良种推广、产品开发、标准法规、产业开发立项等;三是产品促销政策,主要指品牌保护、公益广告、媒体宣传等。从微观上讲,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了农业、畜牧业大的发展。作为肉牛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理应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一是实施肉牛良种冻精补贴;二是加大对保种场和保种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对实施良种登记的公母牛及其后代进行补贴;四是对性能测定站和育种中心进行补贴;五是对规模养殖母牛户、小区进行奖励或补贴;六是扶持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
3.4、培育龙头,逐步把牛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起来
我市目前加工企业虽然不少,但大都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养殖与加工环节脱节,第一部分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也很难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这种状况导致南阳牛有名,而牛的产品没有名气。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抓好对唐河肉牛产业集团公司、南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南阳市甲林清真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畜牧加工企业的扶持,并鼓励这些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二是抓招商,年加工屠宰10万头肉牛的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期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新野县已建成科尔沁牛业5000头育肥场1个,千头育肥场9个。下一步重点是落实配套措施,是企业能稳步向前发展。三是促进和培育大型交易市场以及经纪人队伍,保证养殖、买卖、加工环节的良性循环。
3.5、健全体系。
积极推进南阳牛的标准化生产切实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应以南阳黄牛研究所和南阳黄牛科技中心为龙头,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良繁体系。一方面加大南阳牛的品种保护力度,扩建保种场,增大保种区,有效地提高纯种南阳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良种登记、性能测定、人工受精、开放式基础育种群和核心母牛群的建立等措施,加快南阳牛肉用新品种的培育步伐。在牛肉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上要把好“六关”。一是入口关,加强对兽药、饲料使用管理,确保畜牧业投人品的安全;二是生产关;三是出口关,搞好检测和榆疫监督工作;四是产品的认定认证关;五是准入制度关;六是质量追溯制度关。
3.6、建好基地,使农户真正从黄牛的产业中富起来
应走千家万户养牛为摹础,以专业场、户、小区为骨干的发展路子。平原地区养牛应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特别是繁殖母牛,这样不计投入,比较效益高。专业场、户、小区应以青年牛肥育为主,利用青年牛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一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二可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杀青”问题;三可以通过育肥,提高牛肉的品质。有条件的地方,每户可以饲养3-5头繁殖母牛,入驻小区,组成小规模大群体。在山区、浅山区、丘陵地区以及沿河两岸有草地的地方,可通过增加投入,加大人工种草的力度,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载畜量。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办家庭牧场或联户牧场、股份制牧场等多种形式,以规模饲养繁殖母牛为基础,犊牛可以一直饲养到出栏,直接进入市场。在基地的建设上,应重点抓好规模养殖。规模场建设要按照有关规定,统一规划,重点扶持,个体投入,规模经营,技术服务,种草养畜,生态发展的原则,依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引导黄牛产业的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7、加大投入,建立多元投资体系
目前,制约我市养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投入不足。俗话讲“穷养羊,富养牛”,说明养牛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资金量大,周期长。建议南阳市及黄牛发展基地县市区设立南阳牛发展基金,用好小额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秸秆养畜项目等,向基地县、乡倾斜,逐步有序地放开民间融资渠道,广开财源,以利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等发展黄牛业。
3.8、创新机制。
改革黄牛产业经营模式在黄牛产业化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技术并不能自动延伸到产业,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产业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有效的机制和体制创新,从这点来认识,机制和体制往往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我市目前绝大多数牛肉加工企业与农户两者之间存在的是简单的“买断”式购销关系。这种简单的购销关系很不牢固,由于是两个生产单位利益主体,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很难协调,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发生利益冲突,这种关系便告解体,如产品畅销。中固蠡牧东志XX年增刊时,企业之间竞价抢购牛源;产品滞销时,企业减价收牛或不收牛。这样导致农户还是企业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影响产品质量和对市场的稳定供应。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重点是通过经济关系把农户或养殖场连结为企业经营范畴的一部分,组织生产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以此把黄牛加工企业同农户的经济利益联结在一起,合作社的成员既承担风险又分得利益,成员所生产的商品必须全部出售给合作社,利益的分配和成员同企业当年的交易数量与质量挂钩。合作社把所有成员的利益联结在一起,集中每个成员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加工企业可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社的有效形式,通过资产的重组和股份改造,将企业同农户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3.9、优化环境,保障养牛产业的顺利发展
要认真贯彻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宛政(XX)74号)。发改部门要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要按照肉牛产业发展的投入政策,抓好资金的落实与管理;土地部门要把肉牛产业用地列入总体用地规划,按农业用地管理;电业、水利部门要认真落实豫政(XX)37号文件规定,对用水用电按照农用标准收费;税务、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放宽收费政策;保险部门要开辟险种,解决肉牛养殖的风险问题;城建部门对新上的肉牛产业生产、加工项目,在收费上给予适当减免;公安部门每年要开展1-2次专项行动,集中打击农村盗牛行为,解决农民养牛的安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和农民负担监督部门要认真落实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规定,为肉牛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畜牧部门要搞好发展规划,抓好技术服务和行业执法,促进南阳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甘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报告
甘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报告
金秋九月,漫步在渭源广袤的田园大地,集集中连片的良种网棚银波荡漾,随风摇曳的马铃薯花朵溢香吐翠。沐浴着社会主义惠农政策的阳光雨露,沿着“产业富民”的战略方向,插上“科技兴农”的腾飞翅膀,渭源良种远嫁他乡,俏销四方,品牌效应日益明显,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打造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名片熠熠生辉,金灿灿的马铃薯为35万渭河儿女铺开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阳关大道。
走进渭源县颇具现代气息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研究中心,一尘不染的全日光温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小心翼翼地摆放着瓶苗,十几万株健壮、嫩绿的瓶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会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现代化大型网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今年的第一茬马铃薯原原种已经收获入库,准备着在春播之际远嫁他乡。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该县南部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区,马铃薯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自然隔离条件好,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理想地区。全县16个乡镇的80.06万亩耕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非常适宜于马铃薯的生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定位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渭源瞄准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在荣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桂冠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打造“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这一“名片”。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打“科技牌”,走品牌路,大手笔书写“马铃薯良种繁育”的文章,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将马铃薯良种作为全县第一大特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开发,谱写出一曲“产业富民”的动人乐章。
追寻渭源种薯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到该县坚持了“四个顺应、四个遵循”的原则。一是顺应天时,遵循了自然规律。渭源有着生产马铃薯种薯得天独厚的条件,与“马铃薯种薯王国”荷兰有颇多相似之处。二是顺应市场,遵循了经济规律。“到201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年需种量将达到150万吨。”甘肃省“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了马铃薯种薯这一“黄金产业”的美好前景。三是顺应时代,遵循了科学规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乡下昔日的“土蛋蛋”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最爱。随着商品薯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渭源种薯的销售日益火爆。四是顺应民意,遵循了执政规律。渭源群众人均从马铃薯良种产业中增加收入500多元,群众种植种薯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目前,渭源马铃薯良种产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和龙头产业。
早在1969年渭源县被甘肃省确定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以来,该县依托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育种站的技术支持,聘请全国马铃薯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农科院研究员王一航为渭源优质种薯生产技术总顾问,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指导,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积极引进、繁育、推广、种植了大西洋、斯诺登等专用加工型品种,陇薯系列高产型品种及全粉型品种,台湾红皮、蝉内贝特等粮菜兼用型品种,建成了从脱毒瓶苗→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大田的良种繁育体系,脱毒种薯达到了15万亩,在全省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处于“领跑”地位,有些良种还“远嫁”到陕西、宁夏、四川、江苏等地。
今年,县上重点围绕提升马铃薯良种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实施良种化工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主抓良种工程建设,四大班子领导包片抓点,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专门从农口部门抽调40名技术骨干负责原种生产网棚建设。积极争取落实建设资金,与省农发行达成1800万元贷款意向性协议,目前已到位900万元,同时还整合项目资金560万元用于良种工程建设。目前,集组培、瓶苗、原原种、原种生产、病毒检测、信息服务、成果展示、专家咨询为一体的马铃薯研究中心综合大楼已动工建设,一并建设组培日光温室700平方米,新建原原种生产温室20座(全县目前已累计达到30座),年内可生产脱毒瓶苗800万株,原原
种1500万粒。目前,全县马铃薯品种选育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组织协调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种薯运销体系等5大体系已经建立健全。
“渭源马铃薯种薯”原产地标记和“五竹牌”良种洋芋商标已先后注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加,马铃薯良种已经成为渭源农民的“铁杆庄稼”。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视明星濮存昕义务担任渭源马铃薯种薯形象代言人时赞不绝口地说:“渭源种薯,品质最好!”
近年来,渭源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合理化分布、区域化布局”的原则和“南部以原种、一级良种为主,北部以一、二级良种为主”的格局,对马铃薯良种生产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大力培育马铃薯良种产业带。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南部脱毒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北部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川区马铃薯常规种繁育基地三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布局生产基地,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36万亩,其中优质种薯达到了20万亩。
该县借助实施甘肃省会川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马铃薯脱毒原种网棚生产基地建设天津帮扶等项目的大好机遇,大力加强示范点建设。2007年,全县共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点22个,其中在会川马铃薯科技园区建成1500万粒原原种生产基地,在会川新城建成545亩原种网棚生产基地,在会川杨庄建成625亩原种网棚生产基地,在会川东关建成330亩原种网棚生产基地,在五竹建成513亩原种网棚生产基地。在五竹路麻滩等村建成高山隔离田1000亩,在五竹路麻滩和鹿鸣、清源里仁、大安邱家川、莲峰张家滩、祁家庙瓦楼等村建成千亩陇薯3号一级良种生产基地6个,在会川半阴坡、麻家集宗丹村建成500亩陇薯3号一级良种生产基地2个。在大安大石岔和方家庄、北寨麻地湾、秦祁杨川和上秦祁、锹峪永丰、上湾杨家寺、庆坪潘家沟、田家河乡田家河村等地建成以陇薯3号为主的千亩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9个。示范点建设发挥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作用,目前全县已分别形成了沿定渭公路万亩马铃薯优质种薯种植长廊和沿316国道五竹、会川段万亩马铃薯优质种薯种植长廊。2007年全县共建成原种网棚生产田2013亩,建立一级良种生产基地1万亩,二级良种生产基地10万亩。
一花独放不是春。与此同时,县上在基地建设中切实加大对种植农户的技术指导,今年共举办马铃薯种植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3500人次。积极鼓励协会、企业参加种薯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引导农户广泛参与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县上成立了渭河源马铃薯种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对马铃薯良种种植农户实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搭建网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贮藏、统一销售的全方位服务,目前这种以产业公司为龙头的新型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模式已延伸到全县各个乡镇,形成了覆盖县、乡、村和连接公司、基地、农户的较为健全的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有力地促进了马铃薯良种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每至春耕时节或金秋季节,在316国道线的会川镇、五竹镇,来自全国各地马铃薯商贩的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奇花一放百蜂来,响当当的马铃薯良种品牌吸引着国内商贩纷至沓来,陇薯系列3号、4号、5号、6号等成为商家争购的“香饽饽”,远销全省各地和全国10多个省市,销售日益火爆,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进一步繁荣马铃薯良种交易市场,该县大力加强市场建设,目前已形成会川、五竹两个马铃薯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和清源、新寨、北寨、莲峰等6个小型交易市场,建立收购网点160个,扶持110户贩运大户参与马铃薯运销,组建了6个马铃薯经销公司和9个马铃薯专业协会,开展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健全的销售网络使全县每年外销马铃薯总量达40多万吨,其中种薯30万吨。同时,县上融资建立了集马铃薯产业开发、种薯繁育、产品购销、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渭河源马铃薯种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拉动了会川、五竹马铃薯良种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渭源将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良种产地交易中心、价格调控中心、信息发布中心。
显著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种薯的积极性。大安乡红堡子村在前几年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可这两年却沾了不少马铃薯的光,2005年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多亩,户均种植4.5亩,成了该县重要的陇薯3号良种繁育基地,许多农民靠马铃薯发家致富。苏家湾社去年仅种薯种植一项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0多户。发展最为迅猛的五竹良种洋芋繁育协会已有会员2500户,遍布全县6个乡镇,固定资产达到120万元,良种基地4000多亩,年生产一、二级脱毒马铃薯良种8000多吨。张新云、刘发荣、李继平、刘发强等种植大户种植的陇薯3号脱毒一级良种近几年年平均亩产1万斤以上。
渭河源种业公司董事长陈海明算了一笔经济账,按每户平均种植1亩脱毒种薯,亩产脱毒种薯2000公斤、每公斤0.6元,亩均毛收入1200元,普通薯按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0.4元,亩均毛收入600元计算,除去脱毒种薯每亩100元的增加成本,生产脱毒种薯比种植普通薯每亩可增加500元收入,可使全县7万多繁种户增加收入1.1亿元,农民纯收入中马铃薯的销售收入占到38%,达到662.7元。“洋芋花是金银花,洋芋蛋是金蛋蛋。”马铃薯为渭源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向青睐于渭水源这方投资热土的客商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花逢春雨芬芳香,社靖明时意蕴生。”目前,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市政府出台了《定西市2006-2008年马铃薯良种工程实施规划》,对渭源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渭源的马铃薯良种产业迎来了最佳机遇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规划也瓜熟蒂落。到2011年末,该县将按照布局科学化、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贮运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努力提高渭源马铃薯良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成全国一流的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中心,年产脱毒苗4000万株;建成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100座;年产原原种8000万粒;建成原种生产网棚1.6万亩,年产原种3.2万吨;建成种薯扩繁基地36万亩,年产一、二级良种90万吨;建成千吨以上种薯储藏窖30个,全县年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真正把渭源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甘肃力促肉牛产业发展
甘肃力促肉牛产业发展
2010-11-26 13:37|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104| 评论: 0|原作者: 杨杜录 魏立民|来自: 中国畜牧兽医报
摘要: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肉牛存栏、能繁母牛存栏增长在10%以上,牛肉产量增长在25%左右,养牛产值占到畜牧业产值的15%左右。政策推动、项目带动、科技助动,是甘肃省母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肉牛存栏、能繁母牛存栏增长在10%以上,牛肉产量增长在25%左右,养牛产值占到畜牧业产值的15%左右,肉牛养殖成为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政策推动、项目带动、科技助动,是甘肃省母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策到位
跨入本世纪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畜牧业优势产业基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8年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在省政府配套出台的《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办法》中把基础母牛的保护纳入草食畜牧业行动计划的扶持重点,将肉牛数量发展与出栏数量的增加纳入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考核指标。
在此基础上,各、县(区)根据本区肉牛产业实际,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政策与措施,如甘州区结合甘肃省政策性农业养殖肉牛保险试点县、区的要求,制定实施了有利于基础母牛保护与发展的六项优惠政策。一是对购置基础母牛的养殖大户、养殖小区优先落实贷款。二是对基础母牛繁育采用冻精授配技术的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三是畜禽免疫费用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实行零费用免疫。四是肉牛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无偿服务。五是为基础母牛购买保险。六是对养殖小区、养殖农户修建青贮窖和购买铡草机械给予补贴。
项目建设带动
为加强牛源基地建设,提升牛肉品质,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2004年,甘肃省实施了世行贷款牧业发展项目。2004年~2009年,在牛源基地建设上投入资金约1.2亿元,引进良种基础母牛4.5万头。到2008年,世行项目区的甘州、凉州和康乐等9县区存栏牛达126.94万头,比2004年增长33.78%,其中能繁母牛60.15万头,比2004年增加36.57%,分别比全省同期水平高16.80个和24.46个百分点。
世行贷款项目结束后,甘肃省2008年实施了草食畜牧业行动计划,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规模养殖、品种改良、良种工程和草业开发。该项目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纳入省财政支付,贫困地区、平凉红牛培育区、河西肉牛培育区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由省财政给予补贴。
2009年,甘肃省财政下拨能繁母牛补贴3000万元,各项目州、县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补贴办法,完成42282头能繁母牛补贴。39个牛羊产业大县存栏牛365.5万头,同比增长11.5%;牛出栏达到143.59万头,同比增长26.3%。
科技支撑有力
“十五”、“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在肉牛养殖及产业化开发方面实施了“陇东优质高效肉牛产业开发和利用途径的研究”、“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与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平凉地区肉牛胚胎移植应用研究”等一系列科技项目。其中,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与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为牛源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科技项目,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主,研究筛选出一系列适宜不同自然资源的优质牛源基地建设生产模型,并在肉牛养殖重点区域相互合理配置与规模化推广,相继建成百头以上繁殖母牛示范场(园区)151个;发展集中联片优质牛源基地38个,新增饲养5头以上母牛规模的繁育示范户10085户,累计达到12142户,2008年存栏牛达11.48万头,分别比2004年新增10.39万头。同时,研究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肉牛遗传资源利用的杂交选配方案,犊牛8月龄出售价比非项目户每头高出500元~800元。肉牛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为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提高基础母牛养殖经济效益提供了新技术。面对当前全国性牛源紧缺的状况,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亟待进一步加强母牛产业扶持力度,积极肉牛繁育场(小区)建设,加强和完善肉牛繁殖改良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基础母牛饲养区重大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鼓励创建双赢的新型产业合作机制,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增加财政支持力度。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养殖户(场)实行良种、繁改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补助。用基本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农村扶贫资金对发展基础母牛给予必要的支持,在繁殖改良、小区建设、饲料机械购置、青贮窖建设等方面增加投入。
本文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第五篇: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临床治疗、康养健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去年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月至*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善武、副主任率调研组赴*区等地开展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成效。
近年来,市zf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全面振兴*医学口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地药材资源丰富。
我市中药材品种多、质地优,共有各类中药材*种,其中,植物药类*种,动物药*种,矿物及其他类*种,分别占全省总数*%、*%、*%、*%,贡菊、黄精等道地药材在广泛分布,被列入“十大皖药”。二是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市委市zf把振兴*医学摆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市委市zf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召开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锚定了发展目标。先后制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等政策文件,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三是产业发展基础提升。
大力发展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全市建成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个,种植面积达*万亩。积极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共有省级龙头企业*家,市级龙头企业*家,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家,生物技术和医药国家级创新平台*个,初步构建了以*高新区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县开发区等多点支撑的医药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条效益不优。
我市是中药材资源大市,但也是中药材产值小市,全市具备加工能力和带动作用的中药材企业不到*家,且局限于对药材的简单清洗、烘干等初加工层次,上市产品完全依赖于外地企业和市场。比如祁门蛇伤研究所在蛇药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但缺乏工业企业支撑,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另外,各基地、农户主要以销售原药材或者初级加工为主,产销不稳定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年覆盆子价格达到*元一斤,全市不少农户一哄而上,近两年覆盆子价格跌到*元一斤,造成大量覆盆子荒芜。
(二)种质资源保护不力。
目前,我市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较少,种质资源驯化培育良莠不齐,多数药材种子来源靠自选、自留、自繁、自用,提纯复壮不足,品种退化、混杂严重,中药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表现差异较大,品质得不到保障。比如,*贡菊与亳菊、滁菊、杭白菊一起被列为“四大名菊”,过去以晚熟品系为主,品质最优,但管理难度较大,不少种植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盲目选择种植周期更短、品性较差的中熟品系,导致*贡菊在市场上的药用价值不断下降,品种退化严重。
(三)发展要素保障不全。
我市山多地少,土地碎片化严重,再加上受国家禁止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的政策影响,中药材在耕地上很难大规模种植。林下种植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林业方面政策限制,人工林砍伐栽种需采伐计划,天然林下抚育性采伐栽种审批难,从而制约了林下中药材的规模化发展。另外,政策资金方面,目前我市虽然提出振兴*医学,但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还缺乏具体的扶持政策。(四)专业人才队伍薄弱。
中药材无论是管理还是种植,对专业技术要求都很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就我市目前而言,一方面,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全市除祁门县设立了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配备了管理人员之外,其余区县均没有专业中药材管理机构和力量;另一方面,种植科技人才紧缺,多数中药材种植户没有充分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粗放,致使中药材质量和效益始终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三、意见建议
(一)要制定道地药材发展规划。
市zf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要求,抓紧研究制订以道地药材为重点的全市“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系统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要以品种为纲、产地为目,根据我市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市场前景,突出药食同源,参照浙江打造“浙八味”、湖南打造“湘九味”做法,科学选定几个具有*特色的道地药材品种,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率先突破。要建立完善品牌培育与评价标准体系,抓好GAP认证、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造我市中药材发展品牌。
(二)要提高中药材加工水平。
要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进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落户*,建基地、办工厂。同时,要努力培育壮大现有中药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天目制药、科宏生物、同仁堂精制药业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大力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基地,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保鲜、贮藏等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三)要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
要把中药材种子培育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加快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开展道地药材筛选驯化、提纯复壮、扩大繁育和展示示范,培育一批抗性强、质量稳定的良种。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尤其要发展林下生态种植。切实加强*贡菊提纯复壮、治理连作障碍技术攻关,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稳定*贡菊品质。要以“十大皖药”基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全市各类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规范化种植面积突破*万亩。
(四)要强化人才队伍培养。
各级zf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沟通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引进中药材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农业、林业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中药材方面管理人才。要进一步激活乡镇农技站活力,充分调动乡镇涉农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提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水平,发挥农民身边的“土专家”作用。要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抓好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专家团队组建,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五)要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
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依托中药材植物学特性,充分利用其在观赏、绿化、采摘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设一批中药材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因地制宜推出药膳、研学等附加服务,让顾客变游客,药园变乐园,努力丰富中药材产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