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2:3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玉兰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玉兰案》。

第一篇:李玉兰案

马海涛诉李玉兰宅基地使用权案件

法学091 陶淑俊 200950725110 案件回放

2002年7月1日,通州农民马海涛以45000元的价格将村里分给自己家的宅基地房屋和院落卖给户口为城镇居民的画家李玉兰,并签订了《买卖房协议书》。双方约定,正房五间、厢房三间作价45000元整,房屋及院落以上级下发的土地使用权证为准,房款自签字后一次性交清,双方遵守协议。

但是随着通州画家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周边地区房价的不断攀升,马海涛托村里人捎来口信,要拿7万块钱把房子收回去,但是遭到李玉兰拒绝。随后马海涛将李玉兰告上法庭要求法院认定合同无效。最终法院支持了马海涛的诉讼请求,判李玉兰90天腾房,但法院同时判决李玉兰可就损害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律师支招

代理李玉兰案件的律师说,农民将住房卖给城市居民又起诉要求收回,法院原则上将判决双方合同无效。但是,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多数买房人是善意购买的,主观过错很小,与作为买房人的农民相比,明知农村宅基地住房不允许买卖,却为了经济利益将住房卖给城市居民,占有主要过错。此外,卖房农民受到拆迁或是目前房屋升值的利益驱动又要回房屋,应当对买房者进行补偿。

他同时建议,在不完全打破现行法律和政策框架的情况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让农民自主经营自己的财产,出售、出租闲置私房,使有限的宅基地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规定农民宅基地房屋可以买卖,农民卖房可视为同时放弃宅基地使用权,更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

律师释疑城里人农村购房四类案例

据长期从事房地产纠纷业务的建纬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帅领说,一般情况下,1992年之前所进行的农民房买卖,法院不再支持卖出者的诉讼请求。第一是时间比较久远,第二是1992年之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相关规定。但也不全是这样,他强调,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尽相同。原则上,法院会判决此类买卖合同无效。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市高院已就此类案件下发了关于审理农民宅基地纠纷案件的《会议纪要》,要求法院在判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平衡双方利益。何帅领说,从他接手的案件中看,目前城镇居民在农村买房后,会存在四类情况:

第一类

房屋未过户视为合同无效 买房人腾房、卖房人退钱

律师解答:城镇居民购买了农民宅基地房,但房屋并未过户至买房人名下,对于这种情况,房主如果想要回房屋,原则上法院会认定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买房人腾退房屋还给房主。但是由于房主要回房屋的行为实际上是违约行为,买房人可以就对方违约为名要求房主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何帅领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房屋现在的价格已经翻了很多倍,但房主要回房屋仍可以以当初购房时的房价买回房屋。由于原房屋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对于无效合同,原则上房主只要返还当初卖房时的房款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买房者已经对房屋进行过修缮装修甚至翻新,有一定的成本投入,那么卖房人要支付这部分费用。

第二类

房屋未过户视为合同无效 买房人腾房后起诉赔偿

律师解答:由于卖房人在房屋买卖过程中明知农村宅基地住房不能买卖,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私自买卖后又反悔,有重大过错,因此,买房人在腾退房屋后,可以起诉卖房人补偿自己的经济利益。这部分利益可以包括自己对房屋进行新建装修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包括房屋的升值价格。

第三类

房屋已办过户手续 视为合同有效

律师解答:如果买房人已经办理过户手续,并取得了房产证,户口也落在了房屋所在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判决双方的合同是有效的。

第四类

房屋如果已经拆迁 拆迁费视过户情况处理

律师解答:房屋已经拆迁,办理过户手续的,很显然不能再享有拆迁款。而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卖出者可以要回拆迁款,但是如果房屋尚未办理过户手续,买入者作为现在房屋的实际居住者,当房屋被拆迁时,拆迁公司会和他签订拆迁协议,并给付一定的拆迁补偿款。

对于这部分钱,如果卖出者提出诉讼要求的话,法院应该会判决买入者返还相应的补偿款。而办理过户手续的,由于买卖合同已经成立,因此卖出者不能再享有这部分权利了

[评析Ⅰ] “画家村”案件与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转让问题(杜强强)

本案二审法院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联系,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由于住房与宅基地不可分离,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既然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那也就不能取得住房所有权。正是基于这样的推理,法院判定当事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因此,本案涉及的宪法问题是:首先,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只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与此问题相关,如果国家政策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这样的政策是否符合宪法?作者认为,从法律的相关规定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享有。另外,从我国宪法的规定看,由于宪法并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因此任何禁止宅基地转让的国家政策都不得不面临合宪性的挑战。下面对这两个问题依次予以阐述。

一、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只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 从我国法律规定来看,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只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理由如下: 第一,《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土地管理法》并没有限定农村村民出卖住房的对象。既然农村村民可以出卖住房,而住房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可分离,那么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宅基地使用权随之转移给新的房屋所有人”。[2]不能设想法律一方面允许农民出卖住房,一方面又禁止购房者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因为这等于取消了农村村民出卖住房的权利。换言之,如果法律非要禁止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通过买卖的方式获得村民住房的宅基地使用权,那么法律必然严格限定村民出卖住房的对象,即将其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内。法律既然没有作如此限定,则宅基地使用权亦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享有。另外,我国《担保法》第37条只是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担保法》亦没有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享有。第二,按照我国《继承法》,农民所有的房屋可以作为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3]农民还可以通过遗赠的方式,将其房屋“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4]需要注意的是,农民的继承人并不必然依然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为农民的子女也可以转变为城市居民,成为国家公务员;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更不必然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涉及到财产所有权的移转,即继承人取得遗产的所有权。换言之,农民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将其房屋的所有权移转至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这是农民享有的基本民事权利,不容侵犯。既然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地随房走”,他们也就能够享有宅基地使用权。1989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确定土地权属问题的若干意见》即规定:“通过房屋继承取得的宅基地,继承者拥有使用权。若继承者已有宅基地,合计面积

超过规定标准的,可以暂时按实际使用面积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后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即提出,“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两者的规定尽管不一致,但它们都确认继承人可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但是按照法院的逻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联系,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因此农民的房屋只能由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继承人继承,其他继承人无权继承;农民亦不能将其财产遗赠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这无疑是变相剥夺了农民继承人的继承权,也限制了农民的遗赠权,其荒谬之处无须多言。

第三,诚然,1999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2004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也规定“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不过从法律上说,上述规定的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土地管理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而上述《通知》和《决定》不过是国务院的决定,其效力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认为上述《通知》和《决定》有改变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的作用,那就无异于承认国务院可以以命令改变法律。退一步说,即便承认上述《通知》和《决定》有改变法律之效力,但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第153条依然重申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制度。[5]

另外,从《物权法》的审议过程看,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2004年10月19日《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第169条曾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建造在该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权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同时转让。”由于存在反对意见,因此到2005年6月24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将这一条修改为:“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同意,可以将建造的住房转让给本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村民;住房转让时,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村民依照前款规定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由于对此规定一直存在争议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审议《物权法(草案)》时,建议将这一条修改为:“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这也是最终通过的《物权法》第153条。从审议过程看,立法机关倾向于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但最后通过的《物权法》并没有采《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的规定,而维持《土地管理法》之规定的现状。这也从一个方面反证,至少到目前位置,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二、我国宪法是否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 从《物权法》的审议过程看,立法机关似乎倾向于限制或者是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例如2006年8月22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中指出,在物权法草案修改过程中,委员们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能否放开,存在不同意见。[6]法律委员会经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反复研究认为,我国地少人多,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从全国范围看,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尚不成熟。2006年12月24日,法律委员会在有关报告中再一次提出,我国地少人多,应当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农民一户只有一处宅基地,这一点与城市居民是不同的。农民一旦失去住房及其宅基地,将会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稳定。2007年3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草案)>的说明》中指出: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能否放开的问题,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

本,从全国范围看,现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的条件尚不成熟。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国历来不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对“小产权房”一直持否定的态度。[7]针对“小产权房”问题,2007年12月3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再次重申: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

不过,从宪法上说,我国宪法并没有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因此,任何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立法和国家政策,都不得不面临合宪性的拷问。第一,我国宪法并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我国宪法第10条对土地做了细致的分类:城市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在此基础上,宪法分别确定了其所有权归属: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宪法第10条第四款并禁止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一切土地。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2条修正案将宪法第10条第四款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需要注意的是,宪法第2修正案并没有顾及土地的不同类别,也没有考虑土地的不同所有权主体,而是将它们整齐划一,即“所有土地”的使用权都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换句话说,如果宪法意图限制或者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或者集体所有的其他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的话,宪法完全可以根据土地的类别或者所有权主体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规定。宪法没有这样规定,证明宪法并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意图。第二,宪法第2条修正案从酝酿到通过的历史,更可以证明宪法并没有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意图。我国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实际上最早产生于沿海城市,宪法第2条修正案不过是对当时存在的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之合宪性的事后承认。早在1987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就提出,考虑到沿海开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很大,能否实行土地所有权不变而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制度,国务院并要求国务院法制局、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并制定具体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试行。1987年10月6日,中国土地学会和深圳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城市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在这次研讨会上讲话指出,“国家土地管理局已准备在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四市进行试点。以后还可扩大范围,凡有条件的都可以实行。”1987年11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先后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确定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福州为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试点城市的报告,报告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尽快改变城市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的管理制度”。这个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8]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第一次采取公开拍买的方式有偿转让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9]1987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第一次规定“特区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制度”。[10]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合宪性基础。但问题在于,宪法第2条修正案所确立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并非局限于城市的土地。宪法第2条修正案并没有限定可转让使用权的土地种类,也没有规定所有制的限制。它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而不是规定“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因此,尽管为城市土地有偿转让制度“正名”可能是宪法第2条修正案出台的最主要推动力,[11]但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第2条修正案时却没有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局限于城市的土地,而是将其平等适用于所有类别、各种所有制的土地。

三、结论

在我国有些人以为,国家应当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12]但需要指出的是,从事实上说,农民因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而丧失土地的数量,远远要小于国家征收农用土地的数量。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3年,浙江省共征收农村集体土地200多万亩,被征地农民大约有190万人。[13]换言之,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最大威胁,不在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染,而在于地方无休止的农地征收行为。目前,地方政府偿付给农民的征收土地补偿费标准,要远远低于地方政府出让所征收土地后得到的土地出让金,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10倍。“依我国现行土地立法的规定及其实践,国家征收每亩耕地平均只需1万元到3万元,出让每亩土地收人15万元到30万元,扣除约20%的开发整理成本,每亩土地净价差收益约在11万元到24万元。”[14]这也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征收进行商业开发的缘由。

因此,人们就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国,农民不得开发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建造住房出售,而只能坐等地方政府在征用其土地后进行商业开发,但农民却不能分享商业开发后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政策实际上富了地方政府(但同时也刺激了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欲望[15]),但亏了农民,也不利于城市居民,因为高房价源于高地价。这样的政策是否妥当、是否合乎“和谐社会”的宗旨,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从法律上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本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享有,我国法律并没有相关的限制。而就我国宪法而言,由于宪法并没有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因此任何禁止宅基地转让的国家政策都不得不面临合宪性的挑战。

-各方说法

【当事人说】

李玉兰 安置问题才是最主要的

有这么一个结果,相比之前的9万多还是好多了。但一共近28万的赔偿,是否真的能解决我们今后的实际安置问题呢。比起当年买房,现在房价翻了几番。如果我还想留在宋庄,那租用这里的一亩地,租期30年需要三四十万,而买商品房这些赔偿金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我最希望的是我们两家坐下来商量,能协商解决,那样我们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董秀梅 不能接受判罚金额

这样的判决我能接受吗?对法官我也这样说了,我们要回去商量一下是否上诉。对于这样的判决金额,你说是你,你能接受吗?这样判不合理,我们能接受的赔偿范围是,合理判决给出的金额。

【旁观者说】

周淑芹 这样判有损农民的利益

赔偿还需要考虑区位补偿价?我当初卖的是房子,又不是土地。这样判有损农民的利益。早在两年前我就告了,可是一直不给我判。一拖就是两年,还给我拖出个区位补偿价。

我现在只能等一个判决结果了,这么多钱我也拿不出,只能等着拆迁再说了。(宋庄农民,方力钧案原告 周淑芹)

刘艳苓 这会助长农民见利忘义

判合同无效,卖主要搬出房屋,这样的判决只会助长农民见利忘义。当初农民卖给我们房子时都是闲置房,看着房价涨了就想将房子要回去。然后又拿出去卖。而我们买房人都是些没有房子的。即使有赔偿考虑到了区位补偿价,但对于现在的房价来说,我们怎么能买得起。(购宅基地房居民 刘艳苓)

王立则 我们都希望协调解决

此次法庭判决的金额,尽管不足以弥补所有的损失,但比起之前的9万多还是好了很多。但具体到我们艺术家来说,我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协调解决。判合同无效的同时,艺术家可以在村民宅基地房中继续居住,直至房屋拆迁。届时,地上物补偿款、拆迁费用、区位补偿款、土地补偿款双方进行分割。此次判决采取的是区位补偿款的70%归艺术家,到时我们哪怕再让点都可以。(艺术家 王立则)动机

画室争端始于土地。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每一个农户可分到一块土地,供建房使用,被称为宅基地。宅基地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而农民在宅基地上建私房买卖,与备受争议的“小产权房”交易一样,涉及土地产权问题。

2007年1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

李玉兰案的二审判决书认定,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并非辛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李玉兰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

在李玉兰被卷入诉讼之前,57岁的王立则已经是宋庄第一个被村民起诉的艺术家。2003年他在宋庄买了宅基地上的农民私房,2006年10月,原房主兴讼,主张要回房子。“案子现在拖着,一审还没判,宋庄其余12个案子都在观望李玉兰一案的最后结果。”王立则说。

这些村民为什么当年“知法犯法”向艺术家们出售了房屋,如今又请求推翻交易,马海涛的解释是,自己当年瞒着母亲将房子卖了,母亲知道后要求拿回宅基地。

“村民不可能跟你讲真实的想法。”在王立则看来,村民们是瞄准了土地升值、房屋拆迁的巨大利益。3年前就有测量人员在宋庄的乡村里出现。朝阳辅路延长线要经过宋庄,城铁也要修过来,宋庄的整体规划也公布了,“拆迁补偿相当可观。”

同时,随着几年来北京房价的飞涨,宋庄一带三四间房的农民私房年租金也由三年前的3000元攀升到15000元以上。据宋庄小堡村村委会统计,仅房租一项,村民年收入就在750万元以上。

“村民们十几年前把一套房子卖了,也就是四五万块钱,现在光把房子租出去一年也要收入一两万块钱,”王立则说,这些都足以使农民们反悔,利用小产权房、宅基地私房的政策风险做文章,推翻原来的买卖合同。

“随着房价攀升,这种案子会越来越多。”通州区法院研究室的张涛说。

赔偿

显然是考虑到这种“先卖房后兴讼”背后的动机,法院在判决合同无效和李玉兰退房的同时,判令马海涛支付给李玉兰补偿款93808元。

判决书说:“考虑到出卖人在出卖时即明知其所出卖的房屋及宅基地属禁止流转范围,出卖多年后又以违法出售房屋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故出卖人应对合同无效承担主要责任。”同时认为:“对于买受人利益损失的赔偿,应当全面考虑出卖人因土地升值或拆迁、补偿所获利益,以及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损失两方面因素予以确定。”

李玉兰一案中诉争房屋及其他地上物的现值,由原审法院委托北京东华天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在2007年4月20日的评估价值为93808元。

“这只是重置成新价,还不包括区位补偿价。”王立则说。

根据<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则>: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而日前北京市海淀法院山后法庭相继审结的4起同类案件中,亦根据此办法确定涉案房屋的重置成新价和区位补偿价。其中的一宗案件中农民需赔偿买受人45万元之多。有关专家评述称,高额补偿旨在打击“小产权房”和宅基地私房交易。

由于对判决给付的补偿价位不满意,王立则表示,李玉兰希望在元旦过后就赔偿问题起诉,要求一个新的赔偿金额。

忧心忡忡地关注着这宗官司的不仅是宋庄的艺术家们,还有当地官员。“如果这类官司在宋庄蔓延下去、又得不到合理补偿,宋庄的文化造镇计划可能受影响。”一位宋庄的官员说。

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2004年上任伊始就提出了“文化造镇”的发展纲要。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建立以“画家村”为代表的文化艺术聚集区,建设以“中国宋庄当代艺术空间”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展示、交易基地等。

如今,宋庄的艺术家群落已经产生了可观的产业回报。据当地官方的数据,2006年宋庄镇文化产业投资达3.2亿元,全年利税3.5亿元,艺术家作品公开拍卖成交额近亿元。

而现在,文化造镇计划面临着艺术家生存问题的考验。一位正在宋庄面临房产诉讼的画家表示,如果官司没有处理好,他们最后只能选择迁出宋庄。

“这将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如果处理得不妥当,可能会鼓励农民不讲信用。”胡介报说。

据胡介报介绍,目前宋庄各村委会正在就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征询村民意见。考虑中的办法包括:凡是出售房屋的,视为售房人自动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由集体出面租给艺术家,再由集体经营,给村民分红。这样能盘活闲置资产,让农民增加收入。

第二篇:粗评画家村李玉兰案

李玉兰案材料

艺术家李玉兰在2002年从原房主宋庄镇村民马海涛手上买下其农家院。在2006年时,农民马海涛在房地产升值,拆迁赔偿转租获利等

利益的驱使之下不顾诚信要把卖出去的房屋要回来。

2006年12月28日,宋家庄法院初审宋家庄辛店村民马海涛状告画

家李玉兰归还所买的农房。

一审判决

2007年7月10日通州区法院宋庄法庭宣判李玉兰购买农民马海涛宅院合同无效,判李玉兰退还房子,马海涛赔偿李玉兰九万三千八百元。

终审判决

12月1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辛店村村民马海涛诉艺术家李玉兰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马海涛与李玉兰于二00二年七月一日所签之《买卖房协议书》无效;维持通州区人民法院作出的二项判决,即一是李玉兰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九十日内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辛店村的北房三问、西厢房六间及院落腾退给马海涛;二是马海涛给付李玉兰补偿款九万三千八百零八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执

行清。

这个是在网上看到的,对于李玉兰案的观点意见,大家一边倒的认为李玉兰很可怜。并且觉得这个案件的判决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可是这个案件其实就是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首先我查阅资料发现“宅基地使用权”就是指农村居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自主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以供居住的地上权。根据这一

点来说其实法院会判决这个合同无效也是正确的。但是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规定。”和第一百五十五条“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这两条其实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宅基地是可以买卖来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第二点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进行转让,并且进行登记。想到这些之后我又在看看了看这个案例的相关报道,发现有报道说其实李玉兰刚开始只是想租用马海涛的农家院,但是马海涛只卖不租。那是不是在当时马海涛已经决定放弃农家院的宅基地使用权了

呢?

还有我发现一件很巧合的时间,就是在李玉兰案一审之后,2007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搞房地产

开发。之后不到十天李玉兰案就作出了终审判决

粗评画家村李玉兰案

纵观整个案子,就这个案子本身而言就是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就是指农村居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自主利用该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以供居住地地上权。其实根据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来说,法院的判决无可厚非,但是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规定。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可以合法转让的,但是在这个案子中大家都在讨论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所以我无法得知李玉兰是否是合法的取得这个农家院的使用权。现在我就李玉兰与马海涛的和同进行分析:

1在这个案子的报道上,在当时购买这个农家院之前,李玉兰只是想要租用马海涛的房子,但是马海涛只卖不租。所以李玉兰买下了马海涛的房子。那从马海涛这个只卖不租的举动,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马海涛其实不把房子卖给李玉兰也会把房子卖个其他人呢?那他的主观上是不是就是要放弃这个宅基地的使用权呢?并且马海涛和李玉兰年在买卖这个宅基地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可变更、可撤销的原由。

2从诚实信用原则的方面来看,其实这个农民马海涛单方面的毁约已经违背了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而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交易活动中基本的道德准则。而且《民法通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在这个案例中马海涛明显是在看到06年房地产升值后为了多赚钱而要回宅基地,那么既然是他单方面的想要毁约,那么我认为他就应该赔偿李玉兰的损失。

3在看一下画家村这个村子,法院这样的判决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画家村成千上百的艺术家都是从外地来这里,购买了这里的农民的宅基地。在一审判决之后就有十几位购买了宅基地的艺术家被要求返还宅基地,这个判决所造成的效应是难以评估的。而且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只是地上使用权是马海涛的,那么现在他已经把地上房屋的使用权卖给了李玉兰,那地上使用权就是李玉兰的.现在只有一个国家可以以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收回这块宅基地.综上所述:我认为既然是马海涛主动放弃了这块宅基地的使用权,那么合法取得使用权的李玉兰就是这块宅基地使用权的拥有者.而我认为法院只是一句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来判决这个案子过于片面.最后说一句其实还是法律意识淡薄才会出现这样的案件,在买的时候那么多的画家就没有一个人有过那样的法律意思吗?还是中国的法制教育没有做好阿

法学112罗婷婷学号201150725210

第三篇:对于李玉兰案判决书的评价(范文模版)

对于李玉兰案判决书的评价

首先,对李玉兰案件我们有如下认识:

2002年7月1日,原告李玉兰与被告马海涛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双方约定马海涛以45 000元的价格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辛店村的正房五间、厢房三间及院落出售给李玉兰。当天李玉兰交清了房款,马海涛交付了房屋。后李玉兰对该房屋进行了整修,添加了卫生间等附属设施,新建了三间西厢房。后马海涛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李玉兰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李玉兰腾退房屋。

而对于李玉兰案的判决书有如下结果呈现: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认定马海涛为导致协议无效的主要责任方,应对李玉兰的信赖利益损失进行赔偿被告马海涛赔偿原告李玉兰损失十八万五千二百九十元。

对于最为中国小产权房第一案的李玉兰案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有关小产权房的相关方面:

“小产权房”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人们通常所称的“小产权房”,是指一些村集体组织或开发商打着新农村建设、旧房改造或新社区建设等名义出售的、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或者是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的“商品房”。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该禁止性规定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了严格的限制。

因此,小产权房,从租地开始便属违法。同时,由于建房者无法取得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完税证明等合法手续,无论是房屋的转让、工程建设等协议的效力均为无效。认识到相关资料后,本人对该案的判决书持支持态度,主要理由如下:

如果该案不判双方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李玉兰腾退房屋,那么必将导致以后“小产权房”的普遍建造,而小产权房的建造存下如下问题:

1.滥占耕地,致使宝贵的耕地不断减少,使农村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变相流转。

2.无序的开发,较低价格的出售不但严重扰乱了房地产交易,而且造成政府土地出让金及应收税款的大量流失,使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3.私自改变了国有土地使用性质。在房地产开发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大量进行开发建设,这种现象已经由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逐渐向城中村、风景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区等地蔓延,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开发小产权房现象的发生,且占地面积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销售价格也越来越高。

4.给购房者带来许多风险,小产权房不能办理房产证,一旦被政府拆迁,购房者很难得到补偿,其二,小产权房不是商品房,只是具备了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如发生房屋质量等纠纷,购房者想要维权将找不到法律依据,只能自行承担。

由此,我赞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为这种判决有利于以后农村土地的稳定,同时有力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再者,保护了不必要的耕地等的破坏,有力于环境的保护。

总之,改判决有利于长远的稳定。

第四篇:读书心得 李玉兰

《劝学》读后感

读完《荀子〃劝学篇》这篇经典文章之后,我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

得我们学习。《劝学》这边经典文章主要是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提倡我们要虚心求教、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增

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我们

只有每时每刻不断的学习,才可以提升自身素养、使自己智慧明达,言行

无过。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不断的学习

才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创造出自己优越幸福的生活。

《劝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但是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需要长久的努力,点点滴滴的积累而成。“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对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

走好每一步,注意善于利用有利的外界条件,留心生活、学习当中的点点

滴滴,注重每一个细节,努力争取做到位,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达到我们想要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

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

人的思想品质。当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会造就随时随地的成功!要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只有做到这些了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

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的学习,才可能从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

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第五篇:1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

全国道德模范李玉兰

一、普通市民平民慈善家全国道德模范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幸。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这种帮助,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而得到他人的无私帮助,则有赖于每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帮助他人。全国道德模范、被公众誉为“平民慈善家”的蚌埠普通市民李玉兰,就是这样一个乐善好施、自觉主动帮助他人的人。我们为她慈善为怀、克己奉献、抚养孤儿、赡养孤寡老人的行为所感动,更令我们震撼的是,1990年至今,并不富裕的她,却为救助孤寡老人、捐助失学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情牵子弟兵、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累计捐资20多万元……

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李玉兰捐出的只是金钱么?不,那分明是一颗博大的慈爱之心!竭尽全力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传统美德,是文明社会人们的道德追求,也是李玉兰精神的固有内涵。这种美德就是奉献精神,它是不图回报,不图名誉,为的是他人的方便、安乐、幸福。正因为有了李玉兰精神,我们的社会才处处出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美好图景。

李玉兰,一个身体孱弱、衣着朴素甚至有些寒酸的老人。她没有什么财富,只是蚌埠市蚌山区天桥社区的普通居民——全家12口人,曾经仅靠60多平方米的小饭店为生。在许多人看来,她的事迹实在不足以惊天动地,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人,在2005年11月与李嘉诚、霍英东等慈善大家并肩而立,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08年3月,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

二、困境中,她的心里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

李玉兰,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就是个苦孩子。6岁的时候,父母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先后被关进监狱。大哥外出谋生,小妹也早早送了人,家中只剩下已成孤儿的李玉兰姐弟三人:小弟李学仁因为从小生病,落下残疾,行动不方便;大姐当时也只有11岁。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一下子要面对生存问题,其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生存,三个孩子经常逃荒要饭。三姐弟的情况,引起了当地群众和派出所的注意。善良而并不富有的邻居经常给他们姐弟送来一碗米或一件衣服;有位姓王的民警还帮助他们找民政部门、居委会想办法,申请一些救济款,帮他们买米下锅。那时候,年龄尚小的李玉兰十分顽皮,王民警就经常告诉她一些做人的道理。居民小组长董大妈一边帮小玉兰捉头上的虱子一边问她:“你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李玉兰告诉阿婆:“我以后也要和你一样,做一个好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困境中,周围好心人的帮助,使我的心里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李玉兰经常这样概括自己。

三、没有文化,她和“希望工程”结下不解之缘

经历了无数曲折后,李玉兰辗转来到蚌埠,并在这里成家立业,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名为“华照”的小饭店,生活也一步步改善。1990年的一天晚上,电视里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深深地打动了李玉兰。在很多偏远的农村,有的家庭极端贫困,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国家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号召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兴办了“希望工程”。

看着电视上那些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李玉兰的眼睛湿润了。她以前只知道帮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却从来没有想到这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儿子李江平也在一旁看电视,一见母亲的神情,立刻明白了老人家的心思,就说:“妈,你是不是想帮助这些孩子?”李玉兰点点头:“他们需要帮助啊……”

此时此刻,李玉兰想到了多年以前,她带着女儿在大上海的饭店里遭白眼的情景:因为不识字,被人冷落。这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她想,自己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孩子上不起学。就在那一瞬间,李玉兰决定去帮助那些失学的苦孩子。那天夜里,她没能入睡,她想了很多往事……她自己没有文化,也饱受没有文化之苦,她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书读,都能成才。第二天,李玉兰和儿子一起来到邮局,给希望工程北京办事机构寄去了600元钱。之后,再也没有停止过对失学儿童的捐助。在那第一张汇款单的“捐赠理由”中,李江平代母亲写下:“多识一个字,多懂一分理,提高民族素质。”

一个月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她来信了,信里寄来了《“希望工程”救助卡》,介绍了李玉兰资助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合营村两名儿童的详细情况。李玉兰揣着来信,激动不已,她让儿子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从那以后,李玉兰看电视又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关注有没有“希望工程”的消息。

四、关爱五保老人,她是家乡山东郯城的“好闺女”

1997年清明节,李玉兰回到阔别已久的山东郯城老家为父母扫墓。让李玉兰感到震惊的是村里7个五保户的境遇:生活无人照料,吃饭有上顿无下顿,连每月5块钱的生活补贴村里都拿不出……李玉兰心里难过极了,她暗暗想,有我李玉兰一口吃的,就不能让这些老人再冻着、饿着!她当即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元掏出来悉数分给了老人们,并表示今后将按月寄给他们每人30元。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李玉兰寄出的生活费从30元涨到50元,再到100元。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给老人寄钱,从未间断过。2003年非典期间,小饭店生意清淡,李玉兰实在拿不出钱,就遍借亲戚、朋友,按时寄钱,绝不让老人失望。自从心里装进了老人,李玉兰就每年回家上坟,每次都会带上各种糕点、糖果乃至衣服、被褥,只要老人能吃能用的东西,她都想方设法带上。李玉兰回来了,老人们比过年还高兴!他们总会抱着她,眼泪汪汪地诉说心中的感激:“玉兰啊,你比亲闺女还要亲!”

2000年除夕,守着李玉兰买来的电视机,五保老人们笑得那样开心!他们委托村里人给李玉兰打了个报喜电话:俺们平生第一次看到春节晚会了!

2008年1月23日,雪后的乡村有着刺骨的寒意,去往郯城县泉源乡长埠岭村的道路,交通几近阻断。李玉兰行色匆匆,她是为该村的李学昆老人料理后事的。从安徽蚌埠坐5个多小时火车到新沂,再从新沂坐汽车到郯城马站,再从马站坐三轮车到长埠岭村,李玉兰此行是为了兑现十年前对几位五保老人的承诺:活着时我养着,死了我为你们送终。

五、平凡平淡,《感动中国》网上票数第一

李玉兰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经常和家人一起吃剩饭剩菜,穿最廉价的衣服,甚至身患多种疾病却舍不得住院、吃药,而是把从牙缝里省下的钱、拖着虚弱病体开小饭店攒下的血汗钱,慷慨地资助给社会弱势群体,到目前累计已达20多万元。她为赡养的孤寡老人养老送终;为全国23个省市区的100多名贫困失学儿童捐款;她曾多次在病中毅然拔下自己的针头,用救命钱无私帮助困难的病友;她曾一次又一次向灾区群众伸出温暖之手,甚至掏出了身上仅有的几枚硬币……

2006年底,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推荐李玉兰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时,这样说道:“自1990年以来,李玉兰为社会各界捐款达17万元,捐助100多名失学儿童,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救助下岗工人及困难群众;认领7位‘亲爹亲娘’,按月给他们汇寄生活费。她这种无私助人的高尚品质及至爱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优秀社区党员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

在《感动中国》的官方网站上,李玉兰与150多位候选人物的照片并列在一起,她并不起眼。只是那一贯的短发和笑容以及慈祥的面容让很多与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为之感动。在《感动中国》的网选中,李玉兰排名第一。

在“感动中国”的网友留言中,一位网友的评价发人深省:李玉兰的伟大与平凡交相辉映,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有一种向善的冲动。

六、抗震救灾,再次捧出“钱匣子”

今年5月12日晚8时许,忙碌了一天的李玉兰总算可以歇一歇了。打开电视机,看到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的消息,李玉兰的心揪紧了。朴素的李玉兰认为:温家宝总理都到现场了,说明情况很急,那么多的人都在外面,肯定需要帮助!于是,她捧出华照饭店的“钱匣子”,取出当天全部的营业款。在她的感召下,儿子、媳妇、女儿、小孙子纷纷捐款,就连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姐姐也从口袋里摸出50元钱,递到她的手心。1760元善款虽不算多,却体现了李玉兰一家人金子般的心!

七、善行善举,引来社会尊敬无限

多年来,李玉兰用美好心灵和善行义举,孜孜不倦地奉献,不计回报地付出,默默无闻地坚守,给他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关爱,感染和带动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这种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她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去年9月份,在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颁奖专场晚会上,李玉兰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8年新春来临之际,一份来自中南海的飞鸿送到了李玉兰的手中。“祝你新春快乐、身体安康、家庭吉祥、生活如意,在新的起点上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落款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亲笔签名。与这份珍贵礼物同时送到李玉兰手中的还有中央文明办《致全国道德模范的拜年信》。

手捧珍贵礼物,李玉兰激动万分,她说:“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只不过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把我们这些小人物放在心上,真是没有想到的!”李玉兰表示,新的一年里,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尚德崇善,共同营造社会文明风尚,共同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早在2007年1月9日,入选“感动中国”人物之后,蚌埠市委书记梁卫国、市长陈启涛就专程看望了李玉兰,并对她作了极高的评价:“李大姐作为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不平凡事情,这一点是最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人不论职务高低、财富多少,关键是要对人民有爱心。有了这样一种爱心、责任感,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出光和热,都能为人民做出一份贡献。李大姐是我们蚌埠学习的榜样,也是全省、全国、全社会学习的榜样。”“社会各界对李玉兰的认可、支持、帮助,体现出我们这个社会美好的一面、向上的一面占主流。有了热爱社会、相互帮助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发展、崛起就有了强大的动力。这,才是最宝贵的。”

2007年,蚌埠市两会期间,怀远县代表团3位代表和蚌埠市政协青联界别2位委员相约一起,手捧鲜花,怀着崇敬的心情,看望了他们心仪的大姐——李玉兰:“李大姐,我们知道你在自己并不富裕、身体不太好的情况下,长年累月主动热情关心、帮助他人,你的爱心义举深深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你是我们身边可敬、可学的人,你的精神是我们全体市民精神的集中体现……李大姐,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李玉兰感动了太多人。蚌埠市政协委员、敦煌广告公司倪总经理说:“作为民营企业家,更应该学习李大姐的精神,回报社会。”在与李玉兰面对面的亲切交谈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李大姐的事迹通过广告牌形式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李玉兰、了解李玉兰、学习李玉兰。他的想法得到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蚌山区委的肯定和支持。不久,李玉兰的大幅宣传牌,便悬挂在蚌埠市胜利路与工农路、中荣街等繁华路口。拥抱失学孩子、服侍孤寡老人……等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生动叙述着李玉兰的真情故事,成为传播李玉兰先进事迹的一道独特风景。

八、道德模范,媒体聚焦李玉兰

2007年9月16日、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我省蚌埠市一位58岁的普通党员李玉兰,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位“平民慈善家”的平凡生活和种种义举,以一件件鲜活生动的助人事例,展现了李玉兰“不以善小而不为”,点滴爱心汇流成河的高风亮节。

《人民日报》在《道德楷模?文明风尚》栏目中刊登了《李玉兰——百姓眼里的“平民慈善家”》,突出报道了李玉兰在清贫中“不堕青云之志”,更怀有一颗“兼济天下”之心。新华社通稿《道德楷模:大爱无痕李玉兰》,报道了李玉兰资助他人十分“大方”,对待自己和家人却非常“抠门”。《光明日报》刊登《李玉兰:见不得别人有难的“平民慈善家”》,报道了李玉兰一直心存感恩之心、渐成助人模范。

2007年3月4日,应安徽交通广播电台邀请,李玉兰参加了“向爱心妈妈李玉兰学习”座谈会,爱心妈妈的感人事迹感染了每位员工。座谈结束后,李玉兰进入直播间做客《真情无限》节目。

李玉兰让人感动,在于她能从点滴之处给自己身边的人以力所能及的关爱;李玉兰让人敬佩,在于她能从自我做起,给贫弱者以温暖。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离不开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分子的努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李玉兰那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以爱与责任为出发点,和谐就会氤氲成汽,蔚然成风。

下载李玉兰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玉兰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李玉兰事迹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李玉兰事迹 时间:2008年7月16日 地点:同乐园社区会议室 主持人:朱萍 记录人:崔艳丽 朱萍: 今天组织大家共同学习由蚌埠市蚌山区编写的《大爱无痕》这本书,主要内......

    李庄案

    文献综述—李庄案 法学一班101502108葛雯静 案件经过: 2009年,中国重庆黑社会性质团伙主要嫌疑人龚刚模被起诉,原辩护律师为李庄。当地检察院怀疑李庄唆使嫌疑人及证人伪造证据......

    《小故事大道理》一书读后感李玉兰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有感于《小故事大道理》 矿区第一小学李玉兰 每次去看孩子,都会拿起书架上一本厚厚的书翻阅几页。这本书是去年我和弟妹一起给小侄买的,书名叫《小......

    班主任经验交流体会李玉兰(xiexiebang推荐)

    责任陪伴“我”成长 矿区第一小学李玉兰 近日,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会上六位老师诚恳地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听了后我受益匪浅。仔细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工作......

    李慧娟案

    河南种子案——李慧娟事件再调查 一年前,因在判决书中“自然无效”的表述,被地方人大定性为涉嫌“违法审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年轻的女法官李慧娟面临被撤职的命运。 五一黄......

    李爽职务侵占案

    李爽职务侵占案 【要点提示】 妻子利用职务便利侵吞丈夫系大股东的公司财产仍构成职务侵占罪。 【案例索引】 一审: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03]年通刑初字第00299号(2003年......

    李小宁案代理词

    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我们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受本案原告李小宁丈夫高延林先生的委托,特派我担任李小宁诉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以下简称延安公司......

    “李庄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李庄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9)江法刑初字第711号 公诉机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李庄,男,1961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