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督促程序在基层法院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督促程序在基层法院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督促程序在基层法院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以定陶县人民法院为分析样本李丰安
督促程序又称为支付令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劵的申请,不经过开庭就直接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如果债务人不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异议,则该支付令就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程序。[i]该文中支付令案件与督促程序案件意义完全相同。督促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适用空间,但在司法界却出现了走向“死亡”的现象。
一、督促程序的法律适用现状——以定陶法院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督促程序产生于1991年4月。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债权债务纠纷也随之增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实施的《民事诉讼法》才正式建立我国的督促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督促程序以申请人的申请开始,受理申请的法院只需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无需询问债务人和开庭审理,只要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法院就应发布支付令。如果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未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就应该向债权人偿还债务,否则,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在《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年,全国很多基层法院在审理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小额债权债务纠纷时曾经大量选择适用督促程序。如山东省全省法院1991年4月至1992年4月,适用支付令的案件为21374件,占同期全部民事、经济案件的10%左右,占同期全部债务案件的39.2%。全部下达的支付令生效比例为94%,而且绝大多数债务人都自动履行,强制执行的比例很小。[ii]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十分重视督促程序,并且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督促程序在现实中却处于逐渐被冷落的局面。例如,从山东省1992年执行督促程序的调查来看,适用支付令的案件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iii]笔者查阅了山东省定陶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最近八年的受理案件登记簿(自2005年1月1日起至2012年8月31日止),阅读了该院档案室存放的部分支付令案件卷宗,收集了该院在最近八年适用督促程序案件的信息记录,基本情况如下:
(一)定陶法院2005-2012年督促程序数据定陶县人民法院2005-2012年受理的民事案件(包括支付令案件)数据基本情况见下表:定陶县人民法院2005-2012年督促程序案件数据表年度民商事案件数(包括支付令案件)支付令案件数支付令案件占民商事案件比例支付令案件异议数支付令案件异议率因支付令异议而未能得到及时执行的案件率2005106512011.27%3831.67%31.67%20061189776.48%3038.96%38.96%20071164373.18%1848.65%48.65%2008116870.6%457.14%57.14%2009125720.16%150%50%******138700000
第二篇:基层法院廉洁调研报告
基层法院廉洁调研报告
加强对基层法院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制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是新时期法院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基层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任务与根本所在,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搞好新时期法院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1、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增强基层法院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2、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建立起公正廉洁高效的法官队伍3、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促进审判和执行工作实现公正廉洁高效二、基层法院近年来监督制约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制度没有做到全覆盖,没有形成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纪检监察工作比较被动。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强,人员编制不全,或是兼职,无法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纪检监察工作能动力不够,有时要靠上级部门推动,缺乏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自觉性、长期性与积极性。由于基层法院纪检监察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力度不够,使得法官队伍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少数法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忽视政治理论学_,放松世界观改造,满足现状,故步自封;不愿开动脑筋,缺乏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只求过得去,不求干得好;还有的“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工作中_惯做“好好先生”,一团和气“和稀泥”;对出现的问题麻木不仁、敷衍塞责;摆阔气、讲排场,忘记党“保持艰苦朴素,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教导。由于基层法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不足与差距,使得审判、执行工作不尽人意,群众意见较大。一是申诉难、执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不高。二是法官工作作风转变不够,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面对困难,退缩不前,功夫不到,措施不力;有的存在态度生硬、冷横硬推、拖拉懈怠、举止失范等不良审判、执行作风。三是个别法官利欲熏心,滥用审判权和执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贪赃枉法。1、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实行有效监督制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2、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使法官队伍自觉做到公正廉洁3、加大查办工作力度,提高法官队伍纯洁性4、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创建人民满意法院5、要从源头上监督制约,预防和制止产生不正之风与腐败行为
第三篇:法院基层基础情况调研报告
法院基层基础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年初,*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和民一庭组成基层基础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全市人民法庭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进一步强化*市法院基层基础提出工作思路。
一、*市人民法庭基本情况。
*市共有3个基层人民法院*个人民法庭,分别为*市法院*法庭、*法庭、*法庭、*法庭、*法庭、*法庭,*区法院*法庭、*法庭、*法庭,*区法院*法庭。除*法庭仍在选址重建、*法庭正在建设外,其他*个人民法庭均通过了*省高院“双达标”考核,其中,*法庭、*法庭、*法庭被评为示范法庭。(一)法庭基础建设。
20*年,*省高院决定在全省人民法庭开展“全面双达标”活动,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人民法庭全面实现基础建设和规范管理“双达标”,并制定了工作评估标准。*市法院严格对标对表评估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基础建设,人民法庭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规范化、开庭办案科技化、诉讼服务便民化、文化建设特色化、驻庭生活庭院化”,大部分指标达到了*省高院评估标准,仅个别指标未达标,如部分人民法庭从经济成本出发,未建设食堂和厨房,法庭干警在附近其他单位食堂搭膳;
所有人民法庭均未建设远程会议系统,法庭干警在院机关统一参加视频会议,主要是考虑到该系统建设成本大,使用频率不高;部分人民法庭对文化建设不重视,有的宣传栏内容滞后,有的法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有的格言警句含有西方元素,与当前人民法院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不符。
(二)法庭规范管理
1.人员配备和案件数量情况。除*法庭正在建设,尚未配备人员也未开始收案外,其他*个法庭均配备了至少*名员额法官,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法官助理或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符合人数要求。司法警察或安保人员普遍没有配齐,仅*法庭、*法庭各配备了*名法警,*法庭配备*名专职保安,且*法庭和*法庭的法警均从事司法辅助工作,不从事安保工作。
20*年,所有人民法庭人均办案量都超过了*件,结案率均达*%。对照人均办案量指标标准,*市法院仅*法庭达标;*区法院的法庭由于当年要办理执行案件,故全部达标,且远超指标值;*区法院*法庭员额法官配备充足,人均办案量远未达标。
2.司法服务情况。*市人民法庭均设有立案窗口,能够提供咨询、立案、受理当事人信访等服务。建立了节假日值班制度,在非工作日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认真落实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庭审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工作。部分法庭设置了巡回办案点,方便群众诉讼,如*法庭在辖区共设立四个家事审判调解室,作为巡回办案点与诉讼服务点;
*法庭在*核心景区设立了旅游速裁巡回办案点,快速调处旅游纠纷;*法庭在高速交警、地方交警各设立一个巡回审判点,在*办事处设立一个诉讼服务点,专门调处交通事故和劳动争议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诉源治理,去年,*市人民法庭以“一站式”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打造了“*”工作室、“无讼乡镇”中童经验、金融纠纷“调解速裁一条龙”机制等工作品牌。
3.审判质效和案件类型情况。20*年,所有人民法庭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均达到了*%以上;调撤率总体不够理想,仅*法庭、*法庭、*法庭达到了*%以上的目标;发改率有*法庭和*法庭未达到低于全省法院平均值的目标;一审服判息诉率普遍较高,仅*法庭未达到*%以上的目标;诉前调解、委派调解案件占案件受理数的比重也基本超过了指标要求,仅*法庭未达到*%的目标。
4.党建工作情况。*市人民法庭党员人数普遍不足*名,人民法庭均成立联合党支部,*市法院人民法庭联合成立第二党支部,*区法院人民法庭联合成立第三党支部,*区法院*法庭与院机关部门联合成立第四党支部。所有法庭均设有党员活动室,与会议室兼顾设置,按照“三会一课”等制度开展党建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三)*市中院对法庭业务指导情况。
*法院的法庭数量和民事法官人数均不多,存在地方小、圈子小、关系熟的现象,*市中院民事审判部门与人民法庭沟通联络更为容易,有利于市中院对法庭开展审判业务指导。法庭法官在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时,经常会请示市中院民事法官,市中院民事法官在审理上诉案件遇到疑问时,会经常联系一审法官,或深入案件发生地与一审法官现场交流,共同开展调查或调解工作。近年来,*市中院针对人民法庭裁判尺度不统一、类案不同判等问题,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提高审判指导的覆盖面。上述业务指导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法庭审判质效。(四)专业化法庭建设情况。
*市人民法庭除*法庭为城区法庭外,其他均为乡镇法庭。所有法庭为综合性法庭,未建立专业化法庭,部分法庭结合当地的案件类型特点,在综合性审判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专业化审判,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化法庭建设基础,如*法庭早在20*年5月就成立了家事审判工作室,多年来致力于家事审判;*法庭辖*景区,很大一部分案件为旅游纠纷,该庭积极开展旅游速裁,有效化解涉旅纠纷;平定法庭主动深入乡村,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抵制天价彩礼,助推移风易俗;*法庭除审理辖区综合性案件外,专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劳动争议纠纷,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示范法庭数量勉强达到省高院要求。根据省高院《关于抓规范管理促内涵提升强基层基础的指导意见》(*高法[20*]*号)要求,每个地市示范人民法庭占比不低于*%。*市现有*个人民法庭,按照该要求,示范法庭数量应当不少于*个,当前,*市仅*市法院*法庭、*区法院平定法庭和*区法院*法庭为示范法庭,勉强达到数量要求。
2.*市中院对法庭审判指导有待加强规范。*市中院民一庭负责对辖区法院民事审判和人民法庭业务指导,在具体指导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判指导没有归口管理。市中院民事案件由速裁团队、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审监庭等多个部门审理,基层法院法官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主要向市中院办案水平较高、关系较为密切、热心答疑解惑的法官请示,市中院民一庭的业务指导职能未能得到体现。
二是审判指导工作不够规范。
去年,*市中院制定了《关于办理基层法院请求指导案件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落实中,两级法院为图方便,民事案件请示大多按照非正式请示案件办理,且未能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多是通过电话简单沟通,没有经过讨论研究并报分管院领导审查即直接答复,受法官个人办案理念、认知程度等限制,其解答指导有时不具有权威性。三是主动指导意识薄弱。
*市中院对法庭的业务指导工作未形成常态化,基本处于被动答复的状态,未能主动梳理分析法庭审理案件的情况,总结经验,指导法庭开展审判工作。3.管理相对松散考核缺乏常态化。在法庭管理上,由于法庭远离法院机关,上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日常监管存在困难,只能采取抽查、暗访等形式进行,人民法庭主要依靠自我监督,管理是否规范主要依赖人民法庭庭长管理能力。在监管内容上,近年来,*省高院和*市中院重点检查是否落实驻庭工作制度,对审判质效只通报到基层法院一级,对安保、党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组织检查不够,产生了上级法院检查什么,人民法庭只重视什么的倾向。在法庭考核上,多年来,*市中院和基层法院未对人民法庭开展考核,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开展后,*省高院每年组织一次对当年申报“双达标”的法庭进行考核,并评定是否达标。通过考核后,省高院不再对该法庭进行考核,仅不定期开展抽查、暗访,发现问题和不足,对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到位的,报省高院党组研究摘牌。
4.法庭安全保卫存在风险隐患。今年年初,*市中院司法警察支队对全市法院开展了安全保卫工作检查,其中涵盖了所有的人民法庭,检查结果显示,法庭安保工作普遍不受重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是法庭干警没有充分意识到法庭安保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审理的案件为一般民事案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且多年来未发生恶性突发事件,造成思想上松懈麻痹。二是安保力量和装备配备不足。除*法庭配备一名专职安保人员外,其他法庭均未配备专职安保人员。所有法庭不同程度地存在安保设备配备不齐的问题,有的法庭安保设备处于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的状态。三是应急联动机制缺失。基层法院普遍没有针对法庭实际制定专门的安保方案,司法警察大队与法庭日常联络较少,缺乏各类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法庭与所在地派出所缺乏制度层面沟通,在打击扰乱法庭工作秩序行为方面力度不够。对于上述问题,*市中院发出整改通知后,部分法院还在整改当中,安全隐患未完全消除。
5.法庭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严重。*市人民法庭党建工作较为薄弱,法庭干警普遍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建就是组织学习、抄抄笔记,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没有把党建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更没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除按照硬性要求开展规定动作外,基本没有自选动作,甚至有的人民法庭规定动作都没有做到位,如组织生活会不合格,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不足,党支部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等。作为联合党支部,各法庭地理位置相隔较远,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集中开展支部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6.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不够。此次调研邀请了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自治组织人员参与座谈,上述单位人员反映,与法庭的协作配合主要依赖于和法庭干警的私人关系,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自治组织与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共同体,如果纠纷无法化解,最终要进入司法程序,因此希望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目前,*市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个案指导、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工作中,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系主动性不足,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法庭干警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部门的事,体现不了法庭工作量和业绩,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审理案件上,对如何延伸法庭审判职能思考不多,缺乏举措。在诉讼中,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没有树立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理念,在调解过程中不善于和当地党委政府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效果还有待提升,集中反映在去年全市法庭案件调撤率不够理想。
三、相关意见和建议
1.持续开展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根据省高院《关于加强“双达标”人民法庭规范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高法[20*]*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法院工作的意见》(*高法[20*]*号),省高院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继续组织对“双达标”法庭的考核、复核工作。*市法院尚有*个法庭未参加“双达标”考核,*法庭今年完成建设后,如果人员配备到位并开始收案,要积极争取评为示范法庭;雷溪法庭待选址完成后,要以示范法庭为目标,高标准推进重建工作,上述*个法庭要确保至少*个被评为示范法庭。省高院每三年对已评定的“双达标”人民法庭进行一次复核,*市已达标的*个法庭要继续对照“双达标”评估标准,逐项提升,尤其是部分软硬件基础较好的法庭如*法庭,努力达到示范法庭标准,待省高院启动复核工作后,逐级提出申请,向省高院申报示范法庭。
2.加强对人民法庭的审判指导。法庭案件类型主要是婚姻家庭与合同纠纷,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返还问题。从有利于统一裁判标准角度出发,建议将全市法庭案件请示明确归口*市中院民一庭办理。民一庭要督促法庭严格按照《关于办理基层法院请求指导案件的规定》,开展好案件请示工作,即使是非正式请示案件,也要履行相应的程序,便于市中院法官更好地掌握案情,作出更加准确的答复。
鉴于法庭上诉案件分布在*市中院各民事审判部门,为提升民一庭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中院院领导在集中调研法庭工作中收集到的审判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民一庭,其他民事审判部门审理法庭上诉案件中,发现类案不同判、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民一庭。民一庭应当通过日常梳理、分析、反馈法庭案件审理情况,定期召开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会议、发布典型案例、通报负面案例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推动法庭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3.对人民法庭实行常态化考核。在*省高院《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评估标准(修订)》(*高法[20*]*号)基础上,融入省高院对人民法庭工作制定的相关制度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人民法庭考核办法,对全市人民法庭实行考核。为提升法庭考核成效,*市中院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建立中院院领导联系人民法庭制度,坚持院领导集中调研常态化,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市中院由办公室牵头,政治部、机关党委、督察室、审管办、立案庭、民一庭、行装处、法警支队等部门联合成立督查指导小组,定期通报审判质效,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相关情况纳入考核结果。人民法庭考核结果作为法庭干警提拔重用、交流轮岗的重要依据。
4.建设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人民法庭要强化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和地方社会治理工作,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联结点,探索总结适合当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式方法,从源头上预防纠纷。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基层政法单位、村居两委、仲裁机构等基层国家机关、群众自治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数据协同共享,汇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合力。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以审判职能的有效发挥,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群众自治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治样本和导向指引。根据辖区纠纷的类型和特点,推动在法庭成立专业化审判团队或将符合条件的人民法庭转型为专业化法庭,通过专业化案件类案专审、简案速裁,提高对类型化案件的解纷能力,加强对行业的约束和规范,进一步预防群体性、类型化矛盾纠纷产生。*市中院立案庭要加强业务指导,提升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成效,帮助打造更多特色亮点品牌。
5.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安全管理。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要充分认识法庭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法院院长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法庭庭长要切实肩负起主要责任,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法庭发生安全事故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月底前,所有人民法庭要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和装备配置标准》,至少配备*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配齐安保设备,并确保会用、能用、有用;
各基层法院要建立应急处突机制,对内加强司法警察大队和法庭工作配合,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对外建立警务联防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人民法庭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培训和演练,增强法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市中院和基层法院司法警察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不定期开展督查,确保人防、物防、技防全面落实到位。
第四篇:基层法院送达情况调研报告(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基层法院送达情况调研报告(上)
基层法院送达情况调研报告(上)
摘 要 送达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也对送达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在基层人民法院的送达实践中,主体的送达方式为电话送达、直接送达和邮寄送达。具体针对法律规定的六种送达情况进行调研,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 基层法院 民事诉讼 送达
作者简介:杨胜,中共无锡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及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7-03
送达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确保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送达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判效率的高低。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反映出的送达难的问题,暴露出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弊端,已经成为一个困扰法院的难题,制约审判效率的提高,干扰了人民法院正常诉讼秩序,并妨碍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因此,本文在对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在法院送达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送达制度的实践所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案件送达基本情况
目前大多数法院采取的均是采取电话通知本院送达优先,邮寄送达为主体,直接送达为辅助,公告送达为最后选择的送达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2010-2012年审结案件的送达情况,其中通过电话通知等直接在本院送达的约占18%,通过送达人员直接送达的约占8%,通过快递送达的约占67%,委托送达的约占1%,公告送达的约占6%。
二、目前送达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疑惑
实际上《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送达人,但在一般人包括法院工作人员的概念中,人民法院即送达人,送达回证也注明系“某某人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法院送达回证”,甚至还盖有法院公章。其实在国外,送达人并不限于法院,例如在美国,一般性的司法文书的送达被看成是当事人或代理律师的事情,送达的目的是向受送达人通知诉讼进程的情况和消息;在法国,也是由原告向被告送达传唤状。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如果没有其他的规定,送达依职权为之”。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送达是专属人民法院的职权,只能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而其他当事人的送达行为并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至第八十四条共规定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六种送达方式,下面就每种送达方式存在的以及本院送达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直接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直接送达属于司法实务中最为直接、稳妥的送达方式,同时在直接送达的同时可以以让当事人直接签署《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形式,作为后续审判工作中的送达依据。然而,在实际司法实务中,直接送达方式适用较少,同时成功率也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占用大量的审判资源。采用直接送达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送达成功率也较低,而每次送达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往返时间常常也需占用半天时间。因此,往往送达人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却无法取得良好的送达效果,有时甚至三番四次的进行直接送达,导致了司法资源的极大重复浪费。同时,直接送达还面临着“夜间送达”的问题,社会上大部分人白天需要工作、学习,很少在家,因此白天送达成功率较低,夜间送达成功率较高。而法院正常工作时间均为白天,因此采用直接送达方式,基本上需要法官牺牲晚间休息时间,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才能达到一定的送达效果。
2.社会人员流动性过大,送达地址不明确。原告在起诉时提供的送达地址大多为被送达人的户籍地,而公安机关可以提供的明确的当事人地址一般也为户籍地。而根据实践情况来看,由于户籍制度的滞后与混乱,因拆迁、学习、工作、租房等原因,实际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导致了送达人员对于被送达人的实际居住地址根本无迹可寻。而对于外来人员,其户籍地仍为外省市地区,一旦其在本地未办理暂住情况登记,法院工作人员也根本无从得知其确切送达地址。
3.受送达人恶意逃避,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在直接送达过程中,受送达人一旦看见是法院工作人员上门,往往采取拒接电话、拒不开门、拒绝露面等方式,有时甚至是受送达人本人接受却谎称并非本人,以此恶意逃避送达,而法院对于受送达人此类恶意行为却缺乏必要的强制制裁手段。
4.协助义务人不配合法院送达工作。一种情况是,协助义务人不愿配合法院工作。法律规定受送达人不在家的,可以由同住近亲属代收,而同住近亲属作为送达协助义务人,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搪塞,有时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为被送达人“掩护”。另一种情况是非协助义务人随意代收法律文书而不代为转交。例如,租赁人员代房东或是前一租户签收相关法律文书后,却怠于通知有关人员,也不将相关信息告知法院,导致法院工作人员后续审判程序错误进行等。
5.受送达人为单位时员工拒绝签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8条的规定,受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6.单位拒绝签收。司法实践中,单位拒收诉讼文书的情况增多,特别是涉及到军队、国家机关等重要部门时,送达机关有时连这些单位的大门都难以进入,送达根本无法按法律规定完成。
(二)邮寄送达
2005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确认了邮政速递法院司法文书的途径、方式及法律后果。虽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邮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送达需要在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才适用邮寄送达。但实践中大部分案件直接适用了邮寄送达,事实上已经确立了直接送达与邮寄送达相平行的送达体系。利用邮政机构广泛的传递网络,很好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法院送达的任务,缩短了案件审理的期限,在司法实务中成为使用率最高、适用面最广、效果最好的送达方式。但是,由于邮寄送达同样也是通过邮递人员直接送达,因此法院直接送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邮寄送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在此就不再赘述。另外,即使部分邮寄送达“成功”的案件,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收件人身份信息说明。根据《邮寄规定》第八条规定,收件人或代收人在签收时需出具有效的身份证件并在回执上填写该证件的号码,而在实践中并没有按照此规定办理,导致了很多案件收件人身份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代签他人姓名的情况。
2.邮件回执表述内容不规范。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代收、当事人拒收、未送达等情况下,邮递人员应当注明具体情况及理由,而现在的回执上一般只是简单的寥寥数字,也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尤其是同住人代收或者是单位工作人员代收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必须要注明代收人与受送达人关系,而实际情况中大多只有签收人签名,而未注明签收人与受送达人的关系,这给后续审判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隐患。
3.送达成本较高,承担主体不明确。法院专递属于特快专递,费用相对较高,消耗数量也并不少,而该费用的承担主体也长期缺乏具体法律规定。
(三)留置送达
关于留置送达,我国民诉法第79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处,即视为送达。”《民诉意见》第82条作了补充规定:“受送达人拒绝签收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者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这种送达方式与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接送达产生同样的法律效力。《简易程序规定》)第11条也规定:“受送达的自然人以及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签收诉讼文书的,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负责收件的人拒绝签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被邀请的人不愿到场见证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时间和地点以及被邀请人不愿到场见证的情形,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从业场所,即视为送达。”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对于留置送达从送达条件、送达程序、送达辅助人员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虽然其本意在于遏止司法权的滥用,但是却让该规定在实际中严重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但是我国民诉法只规定了“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单位代表到场”,作为一项义务性规范,该项义务只约束送达人员,而法律却没有明文规定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有义务必须见证,是否到场见证往往取决于其自觉性和法律意识的高低。此规定使得法院送达人员的工作处于需要他人证明的境地,在实际操作中更是困难重重。
其次,民诉法没有明确对“基层组织”的含义和范围进行界定,按通常理解,当受送达人是自然人时,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属于基层组织。然而,其余基层单位,如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等,是否也能作为“基层组织”适用?当受送达人为法人时,“基层组织”如何确定?法律并无具体规定,实践中也操作不易。
最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基层组织拒绝接受邀请、拒绝履行协助送达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基层组织所管理的事务异常繁杂,常常无暇顾及送达人员提出的配合和协助要求,或者就抱着事不关己或者不愿意得罪人的的态度敷衍了事。
由此可见,我国民诉法中关于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行为以基层组织和单位代表的见证作为其合法性要件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有效开展,制约了送达效率的提高。
而另一个问题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上述原因,法院工作人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遇到受送达人不在住处或者刻意回避不见实,常常在确定该住处确实为受送达人住址或经营地后,直接将相关材料留置于该住处,并采用摄像、摄影等方式固定送达过程及周围环境,然后作为送达凭证留存入卷。该类型的“留置送达”法律效力问题目前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值得商榷。
(四)公告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它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公告送达的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民事权益,也使得法院在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采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正常办案。但实践操作中公告送达也存在不少问题:(1)适用前提标准不一。公告送达只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也就是说经调查、寻找仍不知受送达人的处所。二是其它几种方式无法送达的才能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但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定受送达人已下落不明,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审判实践中法官掌握的尺度也就不一样,导致适用公告送达的随意性和不规范。(2)公告内容不全面。目前,公告中往往只是简单的登记被送达人姓名,可能造成同名等情况,建议应当补充当事人身份信息情况;同时,公告送达时,只简单的交代所送达的法律文书,如诉状副本、开庭时间等,而根据《人民法院报刊登法院公告常用统一格式》规定应当在公告中应当载明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民事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需载明答辩期、举证期限、开庭的准确时间、地点、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判决书要载明上诉期限、上诉的法院;另外,现行司法实践中公告很少注明法院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导致受送达人即使得知了公告事项,也难以与公告法院及时取得联系。(3)公告送达形式化严重。公告送达作为法律规定的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的一种拟制送达方式,其目的最终仍然是告知受送达人享有某些诉讼权利或者应该履行某些诉讼义务。而由于公告的地域性限制以及公告报纸流通渠道的局限性等原因,即使法院完成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公告手续,绝大多数情况下,受送达人依然无从得知相关信息,因此,公告送达的实际意义已逐渐丧失,逐步流于形式化。(4)存在恶意利用公告送达规避审理。有的当事人利用法院公告审查不严,而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法院就会据此作出缺席判决的特点,通过刻意隐瞒当事人确切地址或是利用被送达人因其他原因长时间前往异地期间进行起诉等方式,进而达到利用法院公告送达骗取判决书的目的。
(五)委托送达
根据《民诉法》八十条、《民诉意见》第86条规定,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的,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司法实践中,委托送达主要应用于上下级法院之间,以及移送交办案件的法院之间,而在基层法院之间应用极少。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异地法院之间缺乏配合意识,不愿意费心费力办理其他法院的委托送达案件,加上部分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导致委托送达案件时间往往较长,效率较低,甚至许多委托送达的案件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关于全市法院基层基础情况的调研报告(法院)
关于全市法院基层基础情况的调研报告(法院)
今年年初,xx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和民一庭组成基层基础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全市人民法庭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进一步强化xx市法院基层基础提出工作思路。
一、调研背景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x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强基导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人民法院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体现。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处于法院工作的最前沿,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是人民法院在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是履行审判职能、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治力量;是人民法院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人民法庭根植基层,最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最能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期待,最能知道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是否感受到公平正义。因此,重新审视人民法庭的运行情况,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xx市人民法庭基本情况
xx市共有3个基层人民法院xx个人民法庭,分别为xx市法院xx法庭、xx法庭、xx法庭、xx法庭、xx法庭、xx法庭,xx区法院xx法庭、xx法庭、xxx法庭,xx区法院xx法庭。除xx法庭仍在选址重建、xx法庭正在建设外,其他x
个人民法庭均通过了xx省高院“双达标”考核,其中,xx法庭、xx法庭、xx法庭被评为示范法庭。
(一)法庭基础建设
20xx年,xx省高院决定在全省人民法庭开展“全面双达标”活动,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人民法庭全面实现基础建设和规范管理“双达标”,并制定了工作评估标准。xx市法院严格对标对表评估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基础建设,人民法庭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规范化、开庭办案科技化、诉讼服务便民化、文化建设特色化、驻庭生活庭院化”,大部分指标达到了xx省高院评估标准,仅个别指标未达标,如部分人民法庭从经济成本出发,未建设食堂和厨房,法庭干警在附近其他单位食堂搭膳;所有人民法庭均未建设远程会议系统,法庭干警在院机关统一参加视频会议,主要是考虑到该系统建设成本大,使用频率不高;部分人民法庭对文化建设不重视,有的宣传栏内容滞后,有的法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有的格言警句含有西方元素,与当前人民法院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不符。
(二)法庭规范管理
1.人员配备和案件数量情况
除xx法庭正在建设,尚未配备人员也未开始收案外,其他x个法庭均配备了至少x名员额法官,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法官助理或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符合人数要求。司法警察或安保人员普遍没有配齐,仅xx法庭、xx法庭各配备了x名法警,xx法庭配备x名专职保安,且xx法庭和xx法庭的法警均从事司法辅助工作,不从事安保工作。
20xx年,所有人民法庭人均办案量都超过了xxx件,结案率均达xxx%。对
照人均办案量指标标准,xx市法院仅xx法庭达标;xx区法院的法庭由于当年要办理执行案件,故全部达标,且远超指标值;xx区法院xx法庭员额法官配备充足,人均办案量远未达标。详见
2.审判质效和案件类型情况
20xx年,所有人民法庭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均达到了xx%以上;调撤率总体不够理想,仅xx法庭、xx法庭、xx法庭达到了xx%以上的目标;发改率有xx法庭和xx法庭未达到低于全省法院平均值的目标;一审服判息诉率普遍较高,仅xx法庭未达到xx%以上的目标;诉前调解、委派调解案件占案件受理数的比重也基本超过了指标要求,仅xx法庭未达到xx%的目标。
3.司法服务情况
xx市人民法庭均设有立案窗口,能够提供咨询、立案、受理当事人信访等服务。建立了节假日值班制度,在非工作日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认真落实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庭审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工作。部分法庭设置了巡回办案点,方便群众诉讼,如xx法庭在辖区共设立四个家事审判调解室,作为巡回办案点与诉讼服务点;xx法庭在xx核心景区设立了旅游速裁巡回办案点,快速调处旅游纠纷;xx法庭在高速交警、地方交警各设立一个巡回审判点,在xx办事处设立一个诉讼服务点,专门调处交通事故和劳动争议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诉源治理,去年,xx市人民法庭以“一站式”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打造了“xxx”工作室、“无讼乡镇”中童经验、金融纠纷“调解速裁一条龙”机制等工作品牌。
4.党建工作情况
xx市人民法庭党员人数普遍不足x名,人民法庭均成立联合党支部,xx市
法院人民法庭联合成立第二党支部,xx区法院人民法庭联合成立第三党支部,xx区法院xx法庭与院机关部门联合成立第四党支部。所有法庭均设有党员活动室,与会议室兼顾设置,按照“三会一课”等制度开展党建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三)专业化法庭建设情况
xx市人民法庭除xx法庭为城区法庭外,其他均为乡镇法庭。所有法庭为综合性法庭,未建立专业化法庭,部分法庭结合当地的案件类型特点,在综合性审判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专业化审判,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化法庭建设基础,如xx法庭早在20xx年5月就成立了家事审判工作室,多年来致力于家事审判;xx法庭辖xx景区,很大一部分案件为旅游纠纷,该庭积极开展旅游速裁,有效化解涉旅纠纷;平定法庭主动深入乡村,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抵制天价彩礼,助推移风易俗;xx法庭除审理辖区综合性案件外,专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劳动争议纠纷,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四)xx市中院对法庭业务指导情况
xx法院的法庭数量和民事法官人数均不多,存在地方小、圈子小、关系熟的现象,xx市中院民事审判部门与人民法庭沟通联络更为容易,有利于市中院对法庭开展审判业务指导。法庭法官在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时,经常会请示市中院民事法官,市中院民事法官在审理上诉案件遇到疑问时,会经常联系一审法官,或深入案件发生地与一审法官现场交流,共同开展调查或调解工作。近年来,xx市中院针对人民法庭裁判尺度不统一、类案不同判等问题,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提高审判指导的覆盖面。上述业务指导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法庭审判质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示范法庭数量勉强达到省高院要求
根据省高院《关于抓规范管理促内涵提升强基层基础的指导意见》(x高法[20xx]xx号)要求,每个地市示范人民法庭占比不低于xx%。xx市现有xx个人民法庭,按照该要求,示范法庭数量应当不少于x个,当前,xx市仅xx市法院xx法庭、xx区法院平定法庭和xx区法院xx法庭为示范法庭,勉强达到数量要求。
2.管理相对松散考核缺乏常态化
在法庭管理上,由于法庭远离法院机关,上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日常监管存在困难,只能采取抽查、暗访等形式进行,人民法庭主要依靠自我监督,管理是否规范主要依赖人民法庭庭长管理能力。在监管内容上,近年来,xx省高院和xx市中院重点检查是否落实驻庭工作制度,对审判质效只通报到基层法院一级,对安保、党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组织检查不够,产生了上级法院检查什么,人民法庭只重视什么的倾向。在法庭考核上,多年来,xx市中院和基层法院未对人民法庭开展考核,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开展后,xx省高院每年组织一次对当年申报“双达标”的法庭进行考核,并评定是否达标。通过考核后,省高院不再对该法庭进行考核,仅不定期开展抽查、暗访,发现问题和不足,对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到位的,报省高院党组研究摘牌。
3.xx市中院对法庭审判指导有待加强规范
xx市中院民一庭负责对辖区法院民事审判和人民法庭业务指导,在具体指导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判指导没有归口管理。市中院民事案件由速裁团队、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审监庭等多个部门审理,基层法院法官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主要向市中院办案水平较高、关系较为密切、热心答疑解惑的法官请示,市中院民一庭的业务指导职能未能得到体现。二是审判指导工作不够规范。去年,xx市中院制定了《关于办理基层法院请求指导案件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落实中,两级法院为图方便,民事案件请示大多按照非正式请示案件办理,且未能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多是通过电话简单沟通,没有经过讨论研究并报分管院领导审查即直接答复,受法官个人办案理念、认知程度等限制,其解答指导有时不具有权威性。三是主动指导意识薄弱。xx市中院对法庭的业务指导工作未形成常态化,基本处于被动答复的状态,未能主动梳理分析法庭审理案件的情况,总结经验,指导法庭开展审判工作。
4.法庭安全保卫存在风险隐患
今年年初,xx市中院司法警察支队对全市法院开展了安全保卫工作检查,其中涵盖了所有的人民法庭,检查结果显示,法庭安保工作普遍不受重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是法庭干警没有充分意识到法庭安保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审理的案件为一般民事案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且多年来未发生恶性突发事件,造成思想上松懈麻痹。二是安保力量和装备配备不足。除xx法庭配备一名专职安保人员外,其他法庭均未配备专职安保人员。所有法庭不同程度地存在安保设备配备不齐的问题,有的法庭安保设备处于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的状态。三是应急联动机制缺失。基层法院普遍没有针对法庭实际制定专门的安保方案,司法警察大队与法庭日常联络较少,缺乏各类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法庭与所在地派出所缺乏制度层面沟通,在打击扰乱法庭工作秩序行为方面力度不够。对于上述问题,xx市中院发出整改通知后,部分法院还在整改当中,安全隐患未完全消除。
5.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不够
此次调研邀请了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自治组织人员参与座谈,上述单位人员反映,与法庭的协作配合主要依赖于和法庭干警的私人关系,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自治组织与人民法庭是化解矛
盾纠纷的共同体,如果纠纷无法化解,最终要进入司法程序,因此希望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目前,xx市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个案指导、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工作中,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系主动性不足,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法庭干警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部门的事,体现不了法庭工作量和业绩,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审理案件上,对如何延伸法庭审判职能思考不多,缺乏举措。在诉讼中,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没有树立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理念,在调解过程中不善于和当地党委政府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效果还有待提升,集中反映在去年全市法庭案件调撤率不够理想。
6.法庭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严重
xx市人民法庭党建工作较为薄弱,法庭干警普遍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建就是组织学习、抄抄笔记,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没有把党建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更没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除按照硬性要求开展规定动作外,基本没有自选动作,甚至有的人民法庭规定动作都没有做到位,如组织生活会不合格,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不足,党支部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等。作为联合党支部,各法庭地理位置相隔较远,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集中开展支部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相关意见和建议
1.持续开展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
根据省高院《关于加强“双达标”人民法庭规范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x高法[20xx]xxx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法院工作的意见》(x高法[20xx]xx
号),省高院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活动,继续组织对“双达标”法庭的考核、复核工作。xx市法院尚有x个法庭未参加“双达标”考核,xx法庭今年完成建设后,如果人员配备到位并开始收案,要积极争取评为示范法庭;雷溪法庭待选址完成后,要以示范法庭为目标,高标准推进重建工作,上述x个法庭要确保至少x个被评为示范法庭。省高院每三年对已评定的“双达标”人民法庭进行一次复核,xx市已达标的x个法庭要继续对照“双达标”评估标准,逐项提升,尤其是部分软硬件基础较好的法庭如xx法庭,努力达到示范法庭标准,待省高院启动复核工作后,逐级提出申请,向省高院申报示范法庭。
2.对人民法庭实行常态化考核
在xx省高院《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评估标准(修订)》(x高法[20xx]xxx号)基础上,融入省高院对人民法庭工作制定的相关制度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人民法庭考核办法,对全市人民法庭实行考核。为提升法庭考核成效,xx市中院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建立中院院领导联系人民法庭制度,坚持院领导集中调研常态化,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同时,xx市中院由办公室牵头,政治部、机关党委、督察室、审管办、立案庭、民一庭、行装处、法警支队等部门联合成立督查指导小组,定期通报审判质效,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相关情况纳入考核结果。人民法庭考核结果作为法庭干警提拔重用、交流轮岗的重要依据。
3.加强对人民法庭的审判指导
法庭案件类型主要是婚姻家庭与合同纠纷,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返还问题。从有利于统一裁判标准角度出发,建议将全市法庭案件请示明确归口xx市中院民一庭办理。民一庭要督促法庭严格按照《关于办理基层法院请求指导案件的规定》,开展好案件请示工作,即使是非正式请示案件,也要履行相应的程序,便于市中院法官更好地掌握案情,作出更加准确的答复。鉴于法庭上诉案件分布在xx市中院各民事审判部门,为提升民一庭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中院院领导在集中调研法庭工作中收集到的审判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民一庭,其他民事审判部门审理法庭上诉案件中,发现类案不同判、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民一庭。民一庭应当通过日常梳理、分析、反馈法庭案件审理情况,定期召开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会议、发布典型案例、通报负面案例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推动法庭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4.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安全管理
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要充分认识法庭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法院院长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法庭庭长要切实肩负起主要责任,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法庭发生安全事故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x月底前,所有人民法庭要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和装备配置标准》,至少配备x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配齐安保设备,并确保会用、能用、有用;各基层法院要建立应急处突机制,对内加强司法警察大队和法庭工作配合,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对外建立警务联防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人民法庭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培训和演练,增强法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市中院和基层法院司法警察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不定期开展督查,确保人防、物防、技防全面落实到位。
5.建设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人民法庭要强化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和地方社会治理工作,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联结点,探索总结适合当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式方法,从源头上预防纠纷。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基层政法单位、村居两委、仲裁机构等基层国家机关、群众自治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数据协同共享,汇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合力。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以审判职能的有效发挥,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群众自治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治样本和导向指引。根据辖区纠纷的类型和特点,推动在法庭成立专业化审判团队或将符合条件的人民法庭转型为专业化
法庭,通过专业化案件类案专审、简案速裁,提高对类型化案件的解纷能力,加强对行业的约束和规范,进一步预防群体性、类型化矛盾纠纷产生。xx市中院立案庭要加强业务指导,提升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成效,帮助打造更多特色亮点品牌。
6.加强人民法庭党建工作
建立完善理论和业务学习机制,解决好法庭干警对学习不重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要更加注重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加强经费保障,多开展法庭干警愿意参加、喜欢参加的党建活动,提高法庭干警的活力和凝聚力。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纳入法庭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职责,建立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调动党建工作积极性。人民法庭要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理念,注重总结经验做法,并固化为长效机制,形成党建工作品牌,作为法庭考核的加分项目。xx市中院机关党委要加强对人民法庭党建工作的指导,适时组织交流学习,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