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

时间:2019-05-14 02:0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

第一篇: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

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

上海铁路局车辆处

目 录

一、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背景 1.是适应动车所管理发展的需要 2.是实现动车所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3.是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质量的需要 4.是提升动车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要

二、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做法

结合动车组运用检修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营造全员参与、继续改进良好氛围,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作业标准,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开展生产生活现场定置管理,实现规范化、目视化、简洁化的现场管理。1.以6S理念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2.以6S方法改进生产过程管理 3.以6S标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4.建立6S管理保障机制

三、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实施效果 1.6S管理成为动车所管理的新“基因” 2.6S管理成为动车所提升的新“能量” 3.6S管理成为动车所形象的新“名片”

4.安全质量效益

上海铁路局地处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主要承担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范围内的铁路运输任务。自2007年1月28日开行动车组列车以来,已相继建成南京、南京南、南翔、虹桥、上海南及杭州六个动车所,今年底合肥动车所也将投入运行,截至2014年5月全局共配属动车组246组,折合8辆编组计算为368组,涵盖12种车型,约占全路动车组的26%。全局共有动车组检查库线44条、存车线182条,每个动车所配备了三层作业平台、轨道桥、洗车机、不落轮镟车床等14项关键检修设备,夜间一级修能力最高可达188组。目前,上海局开行沪昆、京沪线,合宁、合武、杭深客专、沪宁、沪杭、京沪高铁动车组列车274对,上线运用动车组173列,折合8编组267组,全局动车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3000人。

动车所主要承担动车组一、二级运用维修,近几年根据实际检修能力及动车组开行方案,不断优化、调整动车组检修生产组织,实现专业化、集中修的生产组织方式,同时,积极开展标准化动车所创建,从规章制度、设备质量、检修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不断加强动车组专业管理,始终把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引入6S管理理念,优化生产组织,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应急处臵,确保动车组运用安全。

一、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背景

(一)是适应动车所管理发展的需要

自2007年以来的短短7年,动车组迅猛发展,运营里程和 开行频次快速提升,彰显了我国铁路建设的非凡成果。与动车组投入运用的车型、数量发展速度相比,动车所运用检修管理、人员素养、质量水平还尚不够匹配。德、法、日本等动车组起步早的国家,动车组的检修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积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和维修经验,而在国内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随着动车组大范围、高密度、高频次的上线运行,如何改进和提高动车所的运用检修能力和水平,是动车组安全运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动车组运行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基础,以人员素养为保障,这就要求从管理基础抓起,从动车所标准化创建着手,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着力,突出全员参与、合力攻关、强化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6S”管理正是适合当前动车组运用检修发展到一定阶段,迅速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平台,通过6S管理,让每名职工明确现场管理工作标准,每一项作业都实施标准化控制,才能有效提升动车组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

(二)是实现动车所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2012年铁路总公司下发了“标准化动车所评定办法”,在全路开展标准化动车所建设,提出了安全管理标准化、过程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管理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队伍管理标准化、装备管理标准化、信息管理标准化、臵场管理标准化、考核管理标准化的建设目标,目的是全面提升动车所安全 防控水平,不断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水平,实现动车所安全持续稳定。6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方法,把6S管理与推进动车所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6S管理活动推动标准化动车所建设是一条职工易理解、易接受、易执行的管理捷径。

(三)是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质量的需要

无论任何机械设备,前台安全运行的后盾无一例外都是设备质量,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更是如此,提高质量更应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动车组运用检修实施预防性计划修,基本采用状态修和定期检修相结合,对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个人素质、作业标准化的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提高动车组日常检修质量,需要全方位向职工灌输一系列与动车组前台运行同步的后台维修管理理念,并以此为引领不断建立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保障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运营安全。

6S管理突出从小方面抓起,通过精益管理、定臵管理、目视管理和色条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动车所检修作业区域设臵标志、定期整理作业现场等,保证职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同时,通过结合开展工具、配件“辆份制配送”等活动,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情况,为职工检修作业提供便利。通过一个一个小细节的改善,从而慢慢改变职工的素养,达到提高运用检修质量的目的。

(四)是提升动车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要 职业素养主要指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具备优良职业素养的职工会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部分,“用心”去做好最本质的工作,职业素养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潜力和的资源。自2007年以来,上海局已培养了一支2400人动车组机械师队伍,实行了动车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准入制度,有多人获得部局级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适应动车组管理、检修运用的人才体系已初步建成。近年来路局按照 “以技能决定等级,以等级决定收入”工作思路,出台了岗位等级管理等制度,激发职工自觉学习、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但职工“要我学、要我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适应技术规章、管理制度变化以及安全要求提高的能力普遍不足,职业素养与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有距离,人员素养仍然是当前制约动车组安全运行的最大考验,影响能力升级和持续发展。要逐步改善和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开展6S管理活动,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职工依规行事的好习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提升职工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做法

动车所推行6S管理,就是要结合动车组运用检修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营造全员参与、继续改进良好氛围,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作业标准,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开展生产生活现场定臵管理,实现规范化、目视化、简洁化的现场管理。在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有 效改善管理现状,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全面提升动车所干部职工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文化,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持续稳定。

(一)以6S理念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1.“整理”、“整顿”管理体系:6S的整理、整顿概念指区分必须的和非必须的,必需品按科学合理的方式摆放齐整。动车所把这个概念引用到专业管理体系中,建立动车所一体化管理。原先动车组管理涉及车辆、车务、机务、电务等管理部门,为强化集中管理、统一指挥,在动车所调度室实行车辆、车务、机务、电务合署办公,梳理固化各协同作业单位检修作业流程,明确作业责任主体和配合关系,推行“生产组织一体化”;对各单位驻所人员统一发放出入证,执行统一的行为规范,实施“人员管理一体化”;每月根据动车组联劳协作开展情况,对一体化单位进行奖惩兑现,实现“考评考核一体化”。

2.“清扫”、“清洁”技术标准。6S的清扫、清洁概念指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并且标准化、制度化。把这个概念引用到动车所技术标准管理中,就是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动车组规章按照“安全管理”、“运用维修”、“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应急处臵”、“质量卡控”、“计划组织”、“综合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分类梳理,同时公布有效部、局、段有效动车组文函电,为现场生产管理和执标贯标提供了保障;二是修订动车组作业指导书,围绕提升作业指导书的可操作性,公布了一 级修、二级修、临修等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模板,将作业指导书分为前言、检修任务、检修流程、检修标准、附录等五个章节,并将常见故障处理、安全风险提示纳入作业指导书的范畴,力求作业指导书版本有效、内容具体、界面清晰、查询方便,成为作业人员标准岗位创建的工作手册。对关键零部件的更换、最小维修单元施修引入了维修“工卡”,通过工卡将作业关键步骤进一步细化。同时成立技术攻关组,集中力量,持续对动车组作业指导书修订、完善,做到成熟一项,发布一项;三是完善动车组台帐履历管理,每年组织对动车所台帐进行修订统一,规范检修、乘务、技术、调度、质检、综合等六类148项台帐,明确填写规范、责任班组、保管期限。在动车所设臵台帐中心,将动车组检修履历一车一档、员工培训一人一档、职工作业视频等纳入台帐中心统一管理,对台帐实时填写、审核入档、分类存档、借阅出档等进行了规范。

3.“安全”、“素养”落实安全管理新机制。6S的安全、素养概念指人员操作安全,设备运转安全,环境无危险隐患,并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改善问题的良好习惯。把这个概念引用到动车所安全管理中,首先重点加强对现场关键作业的盯控,制定了《关键部件更换质量卡控办法》,对关键部件更换进行分级分层卡控,其次,试行了干部带班作业制度,规定所领导、技术专职、班组工长每月带班作业不少于一次,通过带班作业发挥了管理干部调研写实、检查指导、解决问题以及作 业示范、带教帮促的作用,此外,还加强了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在段模块化教学系统中增设了“劳动知识”、“作业安全”等学习模块,开展定期学习、考试。

(二)以6S方法改进生产过程管理

6S清洁的概念主要指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包含了持续改进理念。动车所运用6S“清洁”方法,改进生产过程管理。

1.“清洁”检修作业流程。统一了六个动车所10种车型的一级修和二级检修流程,一级检修采用有电预检、无电检修、有电测试的检修方式;二级检修采用25人为一个作业组,细分了内部作业分工、包件工时,采用看板管理方法控制流程进度,明确跨线作业纪律,规范一天施修多组动车组情况下的劳动组织方式。其次,推进作业单元模块化,将较为独立的作业项目单列出来,从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人员组织和工卡“流程、质量、材料、工具、记录”五要素控制等方面实施专项管理。

2.“清洁”标准化作业。以“让作业标准化变成职工行为习惯”为导向,引入“作业法”概念,在一级修检查作业中,总结职工步伐、手法要领和必看、必指、必呼、必画要求,编制了“四必”作业法,以CRH1B型动车组为例,规定必看项点为一级修作业指导书所有项点,必指项点为作业安全重点确认项目7项,必呼项点为作业节点和重点检查项目确认29项,必画项点为测量数据项目、故障标识和检修标记等6项;在随车机械师一次出乘 作业中,总结巡检、点检要点和听、看、闻、巡、联要求,编制了“五字”作业法,对相应岗位开展持续一年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了职工作业标准化的水平。

3.“清洁”检修质量控制。质检员是动车组检修作业过程和结果质量卡控的主体,各动车所规范质检员工作分工、工作计划、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记录,明确必检范围、抽查范围、抽检比例、过程检查、结果检查、影像记录、台账管理、质量分析、质量反馈、质量例会等“10要素”。此外,在动车所按照8%-10%的比例配臵质检员,强化质检作业派班和计划管理,严格执行重点项目“过程监控、结果复查、影像记录”,规范动车所质检员的履职和质量检查工作,提升现场质量控制能力。

4.“清洁”工具配件管理。针对一、二级修作业流动性强、工具材料需求变化大的特点,实行计划性预配送和按需配送两种。

一、二级修作业的常用工具按岗位进行固化,由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常用消耗件以及对应的专用工具,在开工前由配送员预先按定量配送至检查库指定位臵,作业人员在规定的交接点或配送区领用工具和以旧换新领用材料;对检修中的偶换件实行按需配送,由作业者通过对讲机呼叫配送员,由配送员领取材料、工具并配送到指定工位。其次,为了增强配送工作计划性,提高配送效率,利用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平台,将一二级检修中的必换件、常用件、偶换件与动车所生产作业计划建立关联,实现动车所请料、备料、发料、配送及废料回收的“供应链管理”。

(三)以6S标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1.推行视觉标识管理。上海动车段引进企业CIS设计理念,应用CIS中VI(视觉识别)理念,制定公布了可视化、唯一化的企业标识、标准色、标准字、标准制服等,通过两年的逐步推行,各动车所按规范的类别、层次设臵视觉标识,企业形象焕然一新,在单位内外部环境中建立共同认可的企业形象,凝练职工一致的企业经营发展理念,促进职工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还组织编制了《上海动车段6S管理实践手册》,印发给每一位职工,统一了开展6S管理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2.推行现场定臵管理。各动车所实行生产现场工具、配件、材料等分类存放,作业场地、通道等区域分区标识,对生产现场的物品定臵管理进行了规范。一是运用黄色、绿色等不同色彩和规格的线条划分物品的定臵区域;二是对现场轨道桥柱、低压插座箱等相同物品进行了编号管理;三是规范了防触电、限高牌安全警示标志的形式;四是以功能区域指示和功能设施指示为主要内容,增加了所内指示系统。

3.建立标准化材料库。各动车所以建设标准化材料库管理为目标,实行区域化、标识化、可视化管理,达到分类科学、标识统一、区域清晰、储备定量、摆放整齐的标准。材料库按功能划分为常用周转库和不常用存储库,将动车组不常用大件存放于存储库,对周转库进行区域划分,设臵收发料区、配送整理区、物料存放区和办公区,对库内不同材料实行分车型、分系统管理,料架标识清晰,优化动车组材料摆放分类,对每一个货位上的材料进行定量定臵,在材料料签旁设臵实物照片,实现了料库可视化管理,方便了材料的库存盘点和领用查找。

4.建立标准化工具室。按照“管理集中化、功能区域化、存放模块化、领用可视化、使用便捷化”的要求,比照标准化材料库,建立标准化工具室。根据划分区域,采用工具看板、料架图标、名称标识等行迹可视化手段,实现工具定臵定量管理。对作业要求严格、使用工具固定的检修项目逐步推行工具模块化管理,对使用频次较高的工具实行通用工具包配送,对使用频次较低的工具按照功能属性进行分类存放,重新修定工具管理制度、调整相关台帐及信息记录等,并按定臵管理要求上墙揭示。通过标准化工具室创建活动,改变了材料工具库“杂、乱、脏”的面貌,统一了检修工具的使用,减少了浪费,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

5.创造“6S”的生活环境。首先在各动车所在开展生产环境整治,清扫、整理个人更衣柜、储物柜等设施,清除不需要的物品,规范个人存放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位臵,其次,划分功能区域,桌椅、生活设施、看板及多媒体配臵等硬件投入上实行“十统一”,在硬件的日常使用管理上对物品摆放、物品使用及环境卫生实行了“六规范”,特别是对于作业人员进行了岗位揭示,使人员的当班情况和岗位分工一目了然,创建安全舒适职工生活环境。

(四)建立6S管理保障机制 1.制定下发开展6S管理活动的通知。2012年下半年,路局车辆处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局车辆系统开展6S管理活动的通知》(辆货函„2012‟228号),提出引进和吸收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推行东航6S管理经验,结合车辆系统安全生产实际,在车辆系统开展6S管理活动,促进 “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盯控关键” 在车辆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文件明确了实施目的、6S管理含义和实施要点、实施步骤、实施总体要求,作为车辆段开展6S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意见。上海动车段各动车所首先开展试点,为全系统开展6S管理探索方法,摸索经验。

2.学习先进企业6S管理活动经验。动车组开行7年以来,动车所的管理已到了一个关键阶段,需要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引进新的管理手段和机制。针对动车组现代化技术高度集成、运用安全风险大、检修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走出去、请进来”,学习路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做法和经验是一条捷径。通过组织考察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局属工电供一体化的客专维修基地,聘请南车株洲电机公司管理团队举办讲座,参观他们在现场管理中运用6S管理的实际效果,各动车所管理人员迅速理解了6S管理概念、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管理层的意识和决心,为在各动车所全面实施6S管理打好了基础。

3.全员开展6S管理活动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全员参与是保证6S管理落到实处、持之以恒的重要保障。各动车所利用宣传栏、办公网、标语、简报、有奖征文、安全教育卡片、编 制《6S管理活动简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学习《6S管理实践手册》及相关管理要求,营造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行动、人人都改进的良好氛围。除了举办6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班,各动车所还及时将6S管理活动的基础知识纳入模块化教育平台,并下发关于开展全员培训教育的通知,各动车所按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开展6S管理知识的培训活动。

4.树立开展6S管理活动示范典型。6S推进活动首先选取了2012年发生 “10.20”动车组热轴事故的南翔动车所开展试点,对动车所管理进行重点整改,从材料工具清理、配件材料配送入手,整治现场作业习惯;从作业指导书修订入手,优化生产作业流程;从现场定臵管理、可视化管理入手,创建整洁有序环境;从生产管理信息化入手,提高管理组织效能;从强化干部履职入手,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全面开展动车所6S管理活动在思路、方法、措施等方面树立了典型,作为其他动车所的学习示范。

三、动车所推行6S管理的实施效果 1.6S管理成为动车所管理的新“基因”

上海局各动车所通过近两年年的6S管理活动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基于6S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制度,实现了对现场作业即时、全面、透明、规范的标准化管理,6S管理的引进和拓展,有机融合了以往多个管理平台,有机融合了管理制度和职工行为的空间,为动车所规范管理注入了新的“基因”。2.6S管理成为动车所提升的新“能量”

动车所通过开展6S管理活动,建立了多个6S管理学习小组,管理人员和职工共同参与,构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互学互长,为动车所的发展和改善出谋划策,各动车所持续改进管理的氛围浓厚,职工参与管理改进,多项改进建议已被采纳,付诸实践,完善了现场管理,促进了职工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创新管理中来,成为动车所提升的新“能量”。

3.6S管理成为动车所形象的新“名片”

动车所自推行6S管理以来,在全面追求管理和质量的同时,重视检修场所整洁有序的外美效果,划分区域色带,张贴警示标识,树立提示看板,职工执行落实管理标准已经形成常态,促进了职工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遵章守纪、按标作业”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去年,多个动车所在部、局各级的检查验收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总公司举办的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包揽个人全能前三名,6S管理成为动车所展示形象的新“名片 ”。

4.安全质量效益

2013年上海动车段年未发生行车一般D类及以上事故,未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动车组年平均百万公里故障率为0.52,位列全路第2位,全年顺利完成大小调图16此,动车组累计走形1亿257万公里,单日最高上线动车组204列,累计完成一级修 15 58098组,二级修62组,并取得CRH2CRH380BL型动车组三级修自主检修资质,为全局动车组运行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

成果主要创造人: 池毓敢

成果参与创造人: 张 伟、叶 丹、韩一平、杨四海、陈 刚、肖 斌

第二篇:车间6S管理标准化

一、车间控制室

1.控制室需要每班打扫,必须保持干爽清洁、通风无味、板凳排放整齐,垃圾桶、纸篓筐定位摆放并及时清理。

2.墙壁、门、柜子不能有明显的积尘,控制室东门必须保持常闭状态。

3.台面及用具务必保持清洁;保持控制台整洁,台面不能放多余的东西(记录本、笔除外),柜子内物品须有序摆放。

4.文件夹、饮水机、对讲机充电器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台面不能有积灰;文件夹中台账做到按顺序摆放;水杯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5.玻璃要做到窗明几净,无破损、空缺玻璃;窗户路轨内干净。6.空调设置温度需在26℃以上;人出,灯、空调需关闭。

二、车间休息室

1.休息室需要每班打扫,必须保持干爽清洁、通风无味、板凳排放整齐,垃圾桶、纸篓筐定位摆放并及时清理。

2.休息室桌面无灰尘、无污渍;办公桌面物品定位放置,表示清晰;下班时办公桌面整理清洁;椅子定位摆放,离开、下班时椅子归位,排放整齐

3.墙壁、门、柜子不能有明显的积尘,玻璃要做到窗明几净,无破损、空缺玻璃;窗户路轨内干净。

三、车间一层

1、现场工具物资须放置在指定位置;有标识摆放要求的按标识进行摆放;做到摆放整齐、整洁、现场无损坏物资或器具推放;

2、现场地面有标识要求的,要保持标识清晰;墙体和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墙壁无污渍,遇有污渍应及时处理和清理赶紧;

3、装置、设备、管道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完好,保温管道应无破损,滴漏现象。保温表面无明显积灰,管道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

4、包装作业场所物品摆放整齐;包装机积料清理干净;地面整洁干净;包装材料、待入库成品按规定摆放。

5、区域内的设备、泵的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班班如样。

四、车间二层

1.墙体和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墙壁无污渍;反应釜取样口以及地面干净无物料,取样遇有污渍应及时处理和清理;取样工具放置于指定地点。安全阀出口应急储备箱接收口的料迹应及时处理不可留给下一班组。

2.装置、设备、管道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完好,保温管道应无破损,滴漏现象。保温表面无明显积灰,管道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液位)应齐全完好,在有效期内,安全附件的标识齐全;

3.双向皮带输送机皮带、视窗应保持完整无破损,防尘罩、地面无料迹。4.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班班如样。

五、车间三层

1.现场工具按要求入箱;有标识摆放要求的按标识进行摆放;做到摆放整齐、整洁、现场无损坏物资或器具推放墙体和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墙壁无污渍;窗户要做到窗明几净,无破损的玻璃,无空缺玻璃,窗户轨道内干净;在卸饼包装时或交班时应保持窗户处于关闭状态。

2.装置、设备、管道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完好,保温管道应无破损,滴漏现象。保温表面无明显积灰,管道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液位)应齐全完好,属于强险的应在有效期内,安全阀根部阀需打开,安全附件的标识齐全;

3.C.C加料房地面、管道、螺旋输送机无积灰、地面无C.C料迹、房间无异味,C.C加料管道无跑冒滴漏现象

4.皮带输送机皮带应保持完整无破损,移动料斗导轨、防尘罩、地面钢平台、大料仓顶部无物料,如有料迹使用吸尘器以及干抹布处理干净。

5.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按标识进行摆放,班班如样。

六、车间四层

1.现场工具按要求入箱;有标识摆放要求的按标识进行摆放;做到摆放整齐、整洁、现场无损坏物资或器具推放;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环氧地坪地面无破损污渍,地面可见白色料迹、灰尘,遇有污渍应及时处理和清理赶紧;窗户要做到窗明几净,无破损的玻璃,无空缺玻璃,窗户路轨内干净;在卸饼包装时或交班时应保持窗户处于关闭状态。

2.装置、设备、管道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完好,保温管道应无破损,滴漏现象。保温表面无明显积灰,管道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液位)应齐全完好,属于强险的应在有效期内,安全阀根部阀需打开,安全附件的标识齐全;

3.压滤机、压滤机外钢平台、翻板应保持干净无物料、灰尘。每次卸板和交班之前需做到检查并清洁压滤机、破碎机系统确保无异物。压滤机水槽需清理无块状物料,有物料需要立即清理出来并集中处理。卸料工具放置于

4.C.C加料房应保持地面、设备无C.C粉尘;手套箱无破损、漏缝,加料器无破损,顶部加料口未使用期间应盖住。手套箱内物品每班巡检时需及时清点物品不可多或者少。

5.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按标识进行摆放,班班如样。

七、车间罐区

1.罐区内无杂物,物品、物资按照规定地点进行摆放

2.地面、罐体保持干净无破损,没有锈迹、腐蚀痕迹。泵、保温、阀门、法兰、保温等一旦有锈迹需要立即防腐除锈,锈蚀严重可以更换。罐体、泵、管道、保温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表面无明显滴漏现象巡查仔细不允许有跑冒滴漏的现象,一旦有立即汇报、清理,找出泄漏源并处理。

3.罐区内管道应保持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应齐全完好,属于强险的应在有效期内,安全附件的标识齐全;

4.酸碱储罐保持出口阀随用随关状态。罐区污水管路需要保持管路见底,沟内无可见污渍、物料,如有物料需要立即清理不可随污水进入污水管网。

5.罐区各台泵每班需要进行保洁、维护,做到泵无油渍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交班不留卫生死角。

八、MVR 1.现场工具按要求入柜;有标识摆放要求的按标识进行摆放;做到摆放整齐、整洁、现场无损坏物资或器具推放;

2.MVR一层地面、二三层钢平台、PCL房间、压缩机房间应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无可见污渍。一层地面要保持地面干净无油渍、污渍、污水、无盐渍;料仓、秤以及周围地面无盐渍、母液,地面无废弃包装袋、扎丝。料仓、母液罐、泵、原液罐以及管道保温需做到干净整洁无可以污渍、油渍。遇有污渍需要立即清理

3.二层、三层为钢平台,使用时需要注意防腐,一旦有锈迹立即进行防腐除锈;分离器取样口应注意清洁,物料不可滴在地面;离心机使用时应保持台面以及机体本身整洁干净,离心时使用时不可带出盐粒出来;装置、设备、管道、保温泵应保持外面干净、整洁保温完好,保温管道应无破损,保温表面无明显积灰,管道应色标识漆完好、标识齐全;阀门标识齐全;

4.配电控制室以及压缩机室地面、墙壁、门设备应保持干净、整洁,无破损污渍,遇有污渍应及时处理和清理赶紧;窗户要做到窗明几净,无破损的玻璃,无空缺玻璃,控制室柜门保持常闭状态;保洁工具需要做到用完立即归位并有序摆放,压缩机应保持设备本体整洁无滴漏现象

5.MVR周围地面、草坪应干净整洁,地面无污水、污渍,草坪完整无杂物。6.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按标识进行摆放,班班如样。

九、己内酰胺罐区

1.己内酰胺罐区地面、保温管道、泵保持干净整洁,物料管线无破损、蒸汽保温管无锈迹,保温无破损、明显积灰。有锈迹立即防腐除锈、有积灰需保洁。

2.罐区水沟内污水管路需要保持管路见底,沟内无可见物料,如有物料需要立即清理不可随污水进入污水管网。

7.区域内的设备维护,地面保洁应做到班班搞;物资摆放应做到按标识进行摆放,班班如样。

十、大道、花圃、绿化带

1.路面应平整无凹坑、无积水、污物和湿滑,道路保持通畅,无障碍物、杂物,无废弃物,无卫生死角。垃圾桶按规定摆放,表面清洁,桶内垃圾及时清运,垃圾不可散落至垃圾桶外。

2.树木、花卉、草地、绿化带管护良好,枯枝、枯叶及时清理,绿地、树木从中无废弃物,道路旁边

第三篇:动车调查报告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全文)目录

一、基本情况 3(一)事故线路情况 3(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 4(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5(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 6(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 7(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 7(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 11

二、事故发生经过 13

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19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 29(一)事故原因 29(二)事故性质 30(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 30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38(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 38(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 38(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 56(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顿 56(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57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57(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57(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 58(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60(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 61(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 62(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 63(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65(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 66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7月24日上午率有关方面负责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一定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全面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浙江省温州市,查看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8月10日,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国务院第167次常务会议决定对事故调查组进行充实、加强。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各1名负责同志和3位曾担任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且熟悉铁路工作的老同志任副组长。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12名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线路情况。

甬温线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2.3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由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委托上海铁路局运营管理)。2005年3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甬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2005年8月,浙江省和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2008年11月,铁道部鉴定中心印发了《关于甬温、温福等运行时速250km/h铁路的客车到发线和无缝线路等问题的复函》,将开通运行速度提升为250公里/小时。该条铁路于2006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较批准工期提前4个月。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下行线583公里831米处(瓯江特大桥上)。该区段5.8‰下坡,曲线半径4500米,超高110毫米,跨区间无缝线路,60千克/米钢轨,ⅲ型混凝土轨枕。桥面距地面高度为17.4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地段前后的线路检查测量结果合格。

(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1.d3115次列车及司机。d3115次列车型号为crh1-046b,编组16辆,总长426.3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客车段,自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列车定员1299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1072人。7月22日23时4分至23日1时30分在杭州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115次列车司机何枥,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115次宁波东站至福州南站的值乘任务。2010年2月25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2.d301次列车及司机。d301次列车型号为crh2-139e,编组16辆,总长401.4米;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客车段,自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列车定员810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558人。7月23日0时20分至2时10分在北京南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01次列车司机潘一恒,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01次宁波东站至福州站的值乘任务,已在事故中殉职。2009年6月23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1.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构成了ctcs。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配置应用等级分为0~4级(其中ctcs-2级应用于200~250公里/小时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上,甬温线即采用该级系统)。ctcs-2级分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2.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温州南站采用的列控中心设备产品型号为lkd2-t1,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设计,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生产,具有轨道电路编码、区间信号机点灯控制、确定行车许可等功能。3.甬温线轨道电路。甬温线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并连续向列车传送行车许可等信息。事故发生在标号为5829g的轨道上,轨道全长1500米,5829g轨道电路分为5829ag和5829bg两段。事故调查组检验测定,因雷击致使温州南站轨道电路4个发送盒(5829ag备、5808ag主、5808ag备、s1lqbg备)、2个接收盒(5845ag、s1lqg)、1个衰耗器(s1lqg)损坏,造成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信号传输的can总线阻抗下降,导致5829ag轨道电路发送器与列控中心通信故障。4.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d3115次、d301次列车均安装有atp。atp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信息控制列车运行。当因轨道电路故障等原因,atp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非正常的检测信号时,atp将采取自动制动措施控制列车停车。列车停车后如需继续前行,需要等待2分钟后将atp从完全监控模式转为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目视行车模式期间,如接收到正常信号,atp将自动转为完全监控模式。5.列车通信设备。列车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呼叫使用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r),其终端设备包括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手持终端,两种设备使用同一频段。

(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

根据事故调查组委托国家电网公司雷电监测与防护实验室利用中国电网雷电监测网对事故所在区域雷击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7月23日19时27分至19时34分温州南站信号设备相继出现故障时,温州南站至永嘉站、温州南站至瓯海站铁路沿线走廊内的雷电活动异常强烈,雷击地闪次数超过340次,每次雷击包含多次回击过程,雷电流幅值超过100千安的雷击共出现11次。8月29日至9月2日,事故调查组又委托中国气象局组成气象专家组,依据中国气象局雷电监测系统确认了上述温州南站雷电活动及雷击设备情况。(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

经过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和调查,事故现场未发现人为破坏铁路线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设备设施的痕迹;温州南站行车室、通信信号机械室等行车要害部门治安未见异常;事故发生前动车组列车车厢内治安秩序良好。因此,排除了人为破坏和线路治安因素。(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

1.列控中心设备研发、生产单位情况。篇二:7.23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7.23动车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下载)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随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此后又根据工作需要对事故调查组进行了充实加强,调整了人员结构,完善了调查制度。国务院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调整充实后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由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的负责人组成,聘请了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领域专家,邀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几个月来,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开展现场勘查、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

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所属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为甬温线温州南站提供的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雷击导致列控中心设备和轨道电路发生故障,错误地控制信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上海铁路局相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地履行职责,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存在处置不当、信息发布不及时、对社会关切回应不准确等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铁道部、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上海铁路局等单位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其中,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原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另案一并处理;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总经理、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骋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鉴于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责任。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记过处分;给予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记过处分;给予铁道部运输局原副局长兼客运专线技术部主任、现任科技司司长、党总支书记季学胜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铁道部运输局原副局长兼基础部主任、现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啸明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铁道部科技司原司长、现任安全总监兼副总工程师耿志修降级、党

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缪伟忠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张海丰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铁路局原局长、党委副书记龙京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上海铁路局原党委书记李嘉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对其他责任人员,根据其应承担的责任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对于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涉嫌犯罪问题,司法机关正在依法独立开展调查。

会议决定,责成铁道部和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会议决定,责成国务院国资委对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依法进行整顿,重新组建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列控所。会议要求,铁道部、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和设备研发生产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按照调查组针对事故暴露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前一段铁路安全大检查的情况,进一步做好整改工作,切实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全面提高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安全管理水平。“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线路情况(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

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原因(二)事故性质(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顿(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 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7月24日上午率有关方面负责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一定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全面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浙江省温州市,查看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8月10日,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国务院第167次常务会议决定对事故调查组进行充实、加强。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各1名负责同志和3位曾担任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且熟悉铁路工作的老同志任副组长。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12名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 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

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线路情况。

甬温线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2.3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由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委托上海铁路局运营管理)。2005年3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甬温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2005年8月,浙江省和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其中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2008年11月,铁道部鉴定中心印发了《关于甬温、温福等运行时速250km/h 铁路的客车到发线和无缝线路等问题的复函》,将开通运行速度提升为250公里/小时。该条铁路于2006年2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较批准工期提前4个月。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下行线583公里831米处(瓯江特大桥上)。该区段5.8‰下坡,曲线半径4500米,超高110毫米,跨区间无缝线路,60千克/米钢轨,ⅲ型混凝土轨枕。桥面距地面高度为17.4米。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地段前后的线路检查测量结果合格。(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1.d3115次列车及司机。d3115次列车型号为crh1-046b,编组16辆,总长426.3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客车段,自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列车定员1299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1072人。7月22日23时4分至23日1时30分在杭州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115次列车司机何枥,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115次宁波东站至福州南站的值乘任务。2010年2月25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2.d301次列车及司机。d301次列车型号为crh2-139e,编组16辆,总长401.4米;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客车段,自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列车定员810人,事故发生时乘坐旅客558人。7月23日0时20分至2时10分在北京南动车运用所进行库内检修作业,各项技术参数及车辆状况均正常。d301次列车司机潘一恒,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职工,承担d301次宁波东站至福州站的值乘任务,已在事故中殉职。2009年6月23日经铁道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动车驾驶证。上车前按规定进行了待乘休息,出勤手续办理合格,酒精检测合格。经调查认定,司机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的作业符合相关作业标准。(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1.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构成了ctcs。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配置应用等级分为0~4级(其中ctcs-2级应用于200~250公里/小时提速干线和高速铁路上,甬温线即采用该级系统)。ctcs-2级分两个子系统,即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等设备组成。车载子系统由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等设备组成。篇三:浮动车法调查报告

“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实验报告

专 业 交 通 工 程 班 级 07级2班 姓 名 裴 永 明 学 号 070240221 指导教师 赵 鹏 燕 2010年5月5日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原理等专业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floating c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 wardrop 和 charlesworth 于 1954年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综合调查技术。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 ,另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本次调查性质属认识调查,往返次数定为6次。调查数据计算: 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 qc=(xa+yc)/(ta+tc)(辆/min)式中: qc---路段待测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xa---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试方向)的来车数,辆; yc---测试车在待定方向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a---测试车与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tc---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2.平均行程时间 tc : tc=tc-(yc/qc)(min)式中:tc---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min。3.平均车速 vc : vc=(l/tc)×60(km/h)式中:vc---观测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l---观测路段的长度,km。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式中所用各数值(xa,yc,ta,tc等)一般都取用其算术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浮动车法调查计算表(表2)

(1)向东行情况计算 q东=(x西+y东)/(t西+t东)=(45.0+1.33)/(2.45+2.38)=9.59(辆/min)=575(辆/h)t东=t东-(y东/q东)=2.45-(1.33/9.59)=2.31(min)v东=(l/t东)×60=(1.8/2.31)×60=46.7(km/h)(2)向西行情况计算 q西=(x东+y西)/(t东+t西)=(45.0+0.66)/(2.45+2.38)=9.45(辆/min)=567(辆/h)t西=t西-(y西/q西)=2.38-(0.66/9.45)=2.31(min)v西=(l/t西)×60=(1.8/2.31)×60=46.7(km/h)注意事项: 1.行程时间,在记录时以分、秒计,在公式计算中,秒应以分的百分数计,便于直接计算。

2.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真实反映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能太长,尽可能分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浮动车法观测到(经计算获得)的交通量是一个平均值(以平均值计算时),是表明在整个观测时段内的平均值,而由每一次观测所的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该时段的佳通量。篇四:浮动车法调查报告

“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原理等专业内容的理解。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floating car method),这种方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 wardrop 和 charlesworth 于 1954年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综合调查技术。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 ,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一名调查员记录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

本次调查性质属认识调查,往返次数定为 1 次。本次调查距离为6公里来回。

浮动车法调查记录表

地点:南环 天气:晴朗 日期: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下午

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 qc=(xa+yc)/(ta+tc)(辆/min)式中: qc---路段待测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xa---测试车沿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试方向)的来车数,辆; yc---测试车在待定方向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a---测试车与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tc---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2.平均行程时间 tc : tc=tc-(yc/qc)(min)式中:tc---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min。3.平均车速 vc : vc=(l/tc)×60(km/h)式中:vc---观测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l---观测路段的长度,km。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式中所用各数值(xa,yc,ta,tc等)一般都取用其算术平均值来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1.行程时间,在记录时以分、秒计,在公式计算中,秒应以分的百分数计,便于直接计算。

2.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较长,为真实反映情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能太长,尽可能分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浮动车法观测到(经计算获得)的交通量是一个平均值(以平均值计算时),是表明在整个观测时段内的平均值,而由每一次观测所的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该时段的佳通量。

第四篇:动车所“高铁”人才储备工作汇报

动车所“高铁”人才储备工作汇报

2009年郑西客运专线的正式开通标志着郑州铁路局正式跨进了“高铁时代”,动车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领会我国现代化铁路发展的宏伟战略,充分意识到“高铁”各项工作对我段现有员工素质、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提出的挑战,全面落实人才发展战略,下大力气做好人才的培训、选拔、储备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为即将到来的“高铁”安全运输生产工作夯实人才基础。

一、概况

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运用所成立于2007年4月,所内设有2条检修线、2条临修线,检修库占地12663平方米,内部配备有轨道桥、立体作业平台、地面电源、踏面诊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信息化系统、不落轮镟床、转向架更换设备等检修装备和安全设施。全所现有干部职工193人,平均年龄32岁。设有调度组、技术组、质检组3个管理组、一级修一组、一级修二组、二级修组、临修组、随车机械师组和综合组6个一线班组,目前负责担当郑州-汉口-北京西-石家庄、郑州-北京西-郑州和郑州-上海-郑州、郑州-济南、郑州-太原的5个运行交路共14列CRH5型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和随车乘务工作。动车所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人才培养作为动车所前进发展的根本战略,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基础,有效保障动车组安全生产运用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将有效的激励制度与有力的落实措施相结合,将职工的普遍素质提升与人才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将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的投入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今年,动车所将职工素质提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作为全所工作重中之重,将2010年命名为动车所“职工素质提升年”。在原有的“日学习、周重点、月抽考、季晋岗、年比武”的培训模式基础上,结合动车所生产特点,进一步探索完善了职工教育的方式方法。依据“因材施教、巩固基础、重点提升”的职工教育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动车所职工教育培训及各方面人才的选拔、储备工作。

二、以机制为依托,提高全员学习动力

动车所作为全局动车组的运用检修基地,对职工的素质要求更高。动车组运用检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新的检修工艺需要职工下大力气去主动学习,逐步提高。为此,车间依托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采取奖金收入与业务考试成绩挂钩的激励模式,奖金以职工每月班组考试成绩系数为依据进行分配。

第二、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在管理岗位出现空缺的时候,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全所职工进行选拔。2009年,车间在原有车间质检员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质检班组,针对不同岗位,在全所职工中公开招聘质检员,通过多轮选拔考试和面试,使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职工走上了质检员的工作舞台。

第三、提倡钻研、鼓励创新,以职工姓名命名职工工作法。车间先后对随车机械师岗位和探伤岗位涌现出的两位先进人物——李伟、王晶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在职工中树立岗位成才的先进典型,掌握舆论发展导向。通过对李伟、王晶工作法的提炼和总结,进一步发挥岗位明星在职工学习、成才道路上的带动作用。

第四、实行轮换“实习技术员”制度,一级修、二级修、随车机械师组各抽调不少于2名业务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职工,到技术组跟班学习,实际上手处理动车组牵引网络、制动等较大故障,系统学习动车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增强理解,通过参与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每期“实习技术员”轮换时间为期2-3个月,发展较快的可增加一期学习。通过学习一方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为技术人员储备后备,同时也加强职工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提高职工责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第五、坚持送厂培训制度。车间每年抽调不少于10名优秀职工到主机厂跟班学习,系统接触各类故障的处理,掌握网络、制动、牵引、转向架、车门、电器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故障处理手段,提高动车所整体技术能力。

第六、建立末尾淘汰机制。对于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通过考试考核,适时调整岗位;对于经调整岗位仍不适应要求或严重不适应要求的,调离动车所,以提高职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良好的机制是激发职工学习动力的有效保障,车间通过激励机制的落实,使职工在钻研中找到快乐,在工作中感受成就,有效地激发了职工学技术、早成才的动力。

三、加强软硬件投入,夯实职工基础教育平台

动车所长期以来注重加强职工教育软、硬件资源投入,在段教育科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先后为动车所配备了投影仪、网络教室、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教育硬件资源,实现了技术管理人员人均一部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组一台台式电脑。在本进一步实现一个班组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相机、一部台式电脑;实习技术员每人一部笔记本电脑。在不断加强教育硬件资源配置基础上,动车所在教育软件建设方面不等不靠,在段下发的业务题库、应急故障处理手册、业务指导书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进展,不断扩充职工教育软件资源。

1.完善动车组业务题库。在2010年初全路技术比武题库的基础上,结合动车组检修经验的积累、技术攻关的成果,新作业指导书要求不断丰富题库;根据题库更新的进度,定期将题库印发到每名机械师,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

2.完善应急预案、故障图册及故障处理手册。结合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针对多发故障、罕见故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并将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分类入册。通过参与奖励、教案评比等方式鼓励职工编写教案,将检修经验、攻关成果、故障教训及时编写为教案,加大现场教学、实作培训等内容,将业务培训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对职工的吸引力,提高培训效果。今年以来截至六月底,动车所已组织编写各类应急处理预案XXX项,新增故障图册内容XXX项,充实应急故障处理手册XXX项。

四、以模块化培训为手段,促进职工普遍素质提升

动车所开展模块化培训工作以来,对各个岗位职工作业范围、业务要点进行细分,对整体业务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使相关模块的学习内容较以往一锅烩的学习模式大大降低。但是在内容的精度上和深度上有较大提高。要求不同岗位职工在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的基础上,做到干一项精一项,学一门过一门。使职工尤其是新职工,对本岗位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不但在兴趣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质量上也有了突破的进步。避免了以往贪多嚼不烂的学习状况。

模块化培训由各班组负责,按所内全体动车组机械师岗位进行划分;分为全体机械师必知必会项目、一级修项目、二级修项目、随车机械师项目共计1200余项。各岗位培训项目分为C、B、A三类。班组培训项目按C、B、A顺序进行。培训作为班组日常班前业务培训内容,以实作为主,理论为辅。各班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上报模块化业务培训计划,车间每季度对班组模块化培训完成情况进行审查。

各班组模块化完成进度要求:C类项目——6月31日前完成,B类项目——9月30日前完成,A类项目——12月31日前完成。截至七月初,各岗位C类项目已基本完成。

五、以案例教育为重点,加强随车机械师应对突发故障能力。随车机械师是动车所安全生产运用工作的重要岗位,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出现故障和突发情况,需要随车机械师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处置、汇报,这就使我们的随车机械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对铁路运输相关规章制度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以往的培训教学重点在于记忆,而要在实际工作中达到熟练地应用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动车所为加快随车机械师岗位突发情况及故障处置能力的提升,改变现有教育培训模式,引入案例教育,结合以往本单位或相关部门发生的故障、事故、自然灾害及突发情况等案例,抽调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机械师指导负责编写教案,对随车机械师队伍进行全面培训。

在教案的编写上,车间针对不同案例以时间顺序对事件的每一个环节,相关人员的处理和反应方法进行详细剖析,哪一步做得对不对,不对在哪里?你会怎样做?应该怎样做?以这样的方式对事故故障案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评析,并模拟现场环境对相关人员进行演练。截至目前车间已编写案例XXX条,完成案例教育XXX课时,组织应急故障及突发情况演练XXX人次。通过实际演练,极大地提高了随车机械师在运行途中应对突发故障时的心理稳定性和工作条理性。

六、以十大技术领军人物评选推动业务尖子的培养

动车所为加强动车检修运用管理专业化水平,提高专业故障攻坚能力,优化动车所现场作业管理,提高全员作业效率和责任心,加速动车所人才培养。将涉及动车组检修作业项目划分为十大系统并评选相应系统岗位领军人物,负责带领本系统小组包保相关设备质量及其故障处理。达到动车组各类故障处理分工明确,责任划分清晰,推动职工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确保相关岗位职工业务达到“专、精、尖”。

根据动车组构造和动车所检修运用管理,结合当前重点任务,将动车组检修作业项目划分为十大系统,分别为:

1.网络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各系统数据分析;网络控制涉及部件、轴报系统。本系统配2人,1人主要负责各系统数据分析,1人主要负责网络控制涉及部件、轴报系统,两者相互补充。

2.牵引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充电机、蓄电池、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本系统配2人,1人主要负责牵引,1人主要负责辅助,两者相互补充。

3.制动供风系统:主要包括空气管路、制动管路、主辅空压机、BCU、制动夹钳、风缸、制动盘、闸片、防滑系统。本系统配2人,1人主要负责控制部分、1人主要负责机械部分,两者相互补充。

4.司机室及行安设备:主要包括三电设备、牵引制动手柄、含重联解编及头罩开闭机构。本系统配1人。

5.转向架系统:主要包括转向架组成(机械传动、轴箱、一二系悬挂、一二系减震、轮对、轴、制动梁、拉杆、构架、齿轮箱、万向轴、牵引电机)。本系统配1人。系统重点:转向架组成结构、分解组装、各部件功能作用等。

6.高压设备系统:主要包括受电弓、主断路器、集成仪表箱、牵引变压器。系统重点:弓网关系。本系统配1人。7.车内电器系统:主要包括空调、电暖、冰箱、电伴热、插座、客室照明。本系统配1人。系统重点:电器负载电路组成。8.车内固定设施:主要包括车窗、座椅、行李架、墙板、地板、吧台设施、PMU、广播、电视、内外显、旅客信息系统。本系统配1人。系统重点:车内结构组成、信息显示。9.车门系统:主要包括车侧门及自动门。本系统配1人。10.供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卫生间、电茶炉、污物箱、盥洗装置、供排水管路。本系统配1人。

十大系统领军人物应对分管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指导或牵头组织处理;编写故障处理手册和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教学,以点带面,加快动车所检修骨干的培养成才,充分发挥技术领军作用。

1.负责对班组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传授业务技能,并在所内形成名师带徒机制,选拔具有业务潜能的1-2名职工作为徒弟,并在规定时间内培养成才,顺利出师。2.承担本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手册和故障图册编写。3.负责对本系统故障及时、准确的指导或处理,保证设备使用维护正常。

4.对本系统内出现无法及时准确判断处理的故障,必须安排添乘跟踪等相关手段进行处理,以保证动车组途中运行安全。5.每个月应根据本系统故障发生情况写出月分析,提出对惯性和典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措施,报所长或主管所长审阅。十大系统领军人物每半年评选一次,当选职工在原收入基础上,享受车间每月400元技术津贴。2010年6月,动车所“十大系统领军人物”第一次评选报名工作已完成,44名同志报名参加评选,目前评选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七、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我局跨入高铁时代,在新的形势下,动车组运用所对人员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局、段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将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动车所经锻炼担任管理岗位。车间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把握有六点:

第一,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必须具备日常办公软件、工程制图软件、数据库系统的操作技能。

第二,加强电路原理学习,必须具备电路图分析知识,能看懂电路原理图、接线图,能够独立分析电路故障。

第三,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提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广泛应用,以往在学校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完善。车间鼓励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紧跟高铁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四,尽可能为应届毕业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第五,在学习动车技术方面专门安排专家、名师带路,尽快提高其自身技术素养。

第六,争取段上支持,为大学毕业生配备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以利于自身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解决。

八、专业工种技术人才培养

车间充分意识到高铁工作对轮对镟修、探伤等专业工种技术人员的需求,下大力气加强专业工种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大专业工种人才储备力度,车间原有空心轴探伤工1名、轮对镟修工2名,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培养,车间现有空心轴探伤工5名,轮对镟修工4名。后期培训的相关专业工种技术人员在师傅的带领下不断加强学习、积累实际经验,目前均实现持证上岗,独立进行实际操作。预计今年底,车间将完成共8名空心轴探伤专业和8名轮对镟修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

第五篇:动车所检修库土方施工方案

动车所检修库土方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放样,梁场开挖线距检修库右边线35米~42米不等,融冰库完全被梁场占压,暂时不能施工,等梁场预制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在检修库土方施工之前,为了保证梁场的安全生产,必须保证距梁场边线15米的安全距离再进行检修库土方开挖施工。在现场放样中,实际开挖线至检修库右边线的距离能够满足1:1二级放坡需要,故动车所检修库土方可以先行施工。

由于检修库路基断面图未到,左线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可以按照围墙线进行开挖,能够保证1:1二级放坡需求。后期等断面图到位后再进行右线剩余部分土方施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坡成型。

检修内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气管道,管道埋深1.6米~2米不等,管道在未迁改的情况下,施工之前必须保证燃气管道的安全距离,并在施工时要求燃气管道公司派人现场盯控。在检修库内有一条南北走向梁场方向的10KV电力线路,一条东西走向养老院的10KV电力线路。在检修库土方施工之前必须完成此两处的电力线路迁改工作。

检修库东西两端各有一条道路,施工车辆可方便进入并进行拉运土方。

下载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6S管理的标准化动车所创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基层国土所标准化建设

    麻城市国土资源局盐田河国土资源所 关于创建基层国土所标准化建设的汇报材料各位领导: 根据国土资源部、市局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国土所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我......

    南京南动车运用所消防工程验收汇报材料

    南京南动车运用所消防工程验收汇报材料 上海铁路公安局消防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南京南动车运用所消防工程(中铁四局承建部分)自2010年10月开工以来,在各级领导、工程建设指挥......

    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目录一、基本情况 3(一)事故线路情况 3(二)事故列......

    动车检修毕业论文

    动车检修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

    思想汇报-动车(合集五篇)

    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2011年7月23日绝对是是中国铁路史上一个悲惨的日子,在甬温线上发生了严重的动车追尾事故。造成了重大的旅客和人员伤亡。让人不经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车所简介

    卡贡乡车所完小简介 车所完小位于卡贡乡车所村,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1995年建校的卡贡乡车所教学点。2005年进行了改扩建,2006年更名为江达县卡贡乡车所完小。学校占地面积约2......

    企业标准化暨6S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

    企业标准化暨6S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 “6S”现场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是文明规范的重要标志,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作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

    6S管理助推企业标准化建设(5篇)

    6S管理助推企业标准化建设 “6S”管理是企业现场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促进职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达到提升职工职业素养、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运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