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宜居城市,是中央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市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打造与重要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以广泛汇聚发展要素,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应摆上我市“十三五”时期重要议事日程。根据2016年度市政协主席会议议题安排,由副主席曹佳鸣牵头组织政协研究室,就我市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调研视察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并经市政协十二届二十四次主席会议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优势
1、依山傍海、四季分明的地理环境。我市依山傍海、山海相依,既有旖旎的滨海风光,又有清幽的云台圣境,是江苏唯一也是沿海中部少有的具有优美山海风貌的城市。我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植被条件。我市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俱全,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链的完整性。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发育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植被资源较为丰富,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19522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6.03%,市区绿地面积达5992公顷,绿地率达37.45%,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3、城市组团发展的特殊格局。我市市区呈东西带状分布,结构比较分散,特殊的地形特点和历史原因造就了城市组团发展的特殊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城区、各功能组团既空间相对独立、基本服务功能完善,又与中心城区分工合理、联系密切,避免了“摊大饼”等大城市病的发生。
4、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及容量较大。临港产业园区远离中心城市,产城之间的矛盾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更容易得到解决。临近市区的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适合布局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相关联的新兴产业,容易与城市融为一体。
5、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军崖岩画、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藤花落史前人类古城址等古迹遗存众多,山海文化、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水晶文化、陆桥文化、徐福文化、淮盐文化等特色文化相生相融、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连云港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二、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短板
1、港产城的矛盾较为突出。港与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传统港区占据着城市的主要岸线,对城市框架的构建、海滨特色的打造及城市环境的提升形成较大制约;产与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产业布局不合理,新海电厂、德邦化工、碱厂、大浦化工区等均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对城市环境提升也造成较大影响。许多厂区还处在城市的上风口,更是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2、山海生态与城市匹配度不高。我市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没有纳入城市的整体框架中。海与城融合度不高,缺乏海滨城市应有的临海街区风貌,贯穿整个市区的云台山脉与城市也没有融为一体,整个生态系统与城市呈现分离状态。云台山风景区周边违章建房、建坟现象严重,严重破坏城市形象。
3、城市功能区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城市功能区较为杂乱,行政区、居住区、生活服务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边际模糊、交错混杂,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很好地体现功能分区的要求。居住区布局杂乱、分散,增大了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的难度,市民生活不够便利。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铁路网、航空网、海上航线等交通网络不够健全,城市毛细血管没有完全打通。城市规划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预留空间不足,建设水平不高,配套程度不够,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薄弱,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没有得到较好体现。
5、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等现象,城市管理合力没有真正形成,对城市管理中的综合性问题缺乏职责分明、疏堵结合、管理有序的管理机制。城市社区从规划、建设到管理都较为薄弱。如规划理念滞后,包括新建小区在内的大多数小区院落周边商铺林立;内部公共设施缺位;建设上把关不严导致后遗症高发、频发;管理方式粗放单一,社区、物业、业主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城市管理盲区、盲点较多,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脏乱差现象颇为突出,乡村环境更为堪忧。
6、市民文明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连云港城区长期以来缺乏主流文化,人心较散,没有形成性格鲜明、认同广泛的城市精神。市区城乡融合度较高,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人为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在城市中依然存在。
三、主要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1、实施规划引领。建议以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从规划层面为宜居城市建设预留充分空间,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宜居城市建设。坚持“多规合一”,做到“十三五”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安全规划等多规划相互融合,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解决不同规划自成体系、内容交叉重复、缺乏衔接协调甚至存在相互矛盾冲突等问题。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2、抓好资源整合。当前,我市正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健康连云港建设、干净方便顺畅连云港建设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这些创建活动与宜居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在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上也存在很多交叉之处。建议以宜居城市建设为统领,对各类创建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在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整合创建资源、凝聚创建合力,系统推进各类创建活动,避免因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完善体制机制。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原则,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强化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和规划、建设、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共同参与,构建高水准、高效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大格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强势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立足现有框架,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不再向外开展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切实把城市工作重心从“拉框架、拓空间”转移到“填格子、提功能”上来,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合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科学确定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坚持绿色发展。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防止出现结构性和规模性问题,确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上限和阶段性目标,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差别化的环境准入条件,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稳步推进德邦化工、大浦化工园区等污染企业搬迁工作,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采取工程技术、生物修复等措施对土壤、水体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并吸取外地土壤污染事件的教训,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可作为城市绿地来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造成的伤害。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推广立体式绿化模式,有意识地打造一批林荫大道,大面积撒播宿根花卉,扮靓城市形象。
3、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有更多获得感。老城区拆迁改造做“减法”,按照“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的总体要求建设老城区,有效降低老城区的建设密度,拓展老城区的公共绿地,平常时期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特殊时期也可作为避难场所。新城区建设做“加法”,新建和改扩建居民区时,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场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做到社区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绿地、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大力提升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在小区四周搞门面房,不断提高小区通透度;在有条件的小区做循环水设计,以解决绿化用水和小区道路冲洗;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智慧社区,为满足市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提供便利;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学习借鉴海南打造养生天堂的经验,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山海地理环境、健康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医药产业的高度发达等优势,大力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产业,在为市民提供优质养生保健服务的同时,提升我市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在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上率先破题。
(三)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1、建设智慧城市。打破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建设综合型城市管理数据库,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2、保障城市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安全网。高度重视城市秩序和安全维护,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隧道等工程建设和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保持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救援线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畅通,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等综合防灾体系和应急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重视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和企业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天津港、靖江爆炸事件等类似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完善治理机制。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形成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在解决城市建设资金方面,除了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外,可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大城管体制,按照城市管理长效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城市管理职责。
(四)提升环境质量
1、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重点地段。坚持规划引导,科学推进建设与整治。对已纳入近期改造计划的,加快推进;对规划为绿地的,加快绿化建设;对未纳入近期建设计划的,集中清理脏乱死角,全面清理垃圾渣土、露天粪坑、黑臭沟塘、残墙断壁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涂乱画,整治乱设废品收购、加工维修等经营站点,规范广告设置,消除消防、危房等安全隐患,增添必要的路灯、公厕、垃圾箱等基本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做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2、整治城市河道环境。重点整治城市黑臭河道,清理河道与河岸垃圾杂物,加强日常保洁,做到垃圾不入河、河岸无暴露垃圾。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加快水系沟通和调水引流。完善雨污分流规划,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纳入整治的河道沿岸污水全收集,消除河道黑臭异味,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河岸环境,重视驳岸生态化建设,预留河道疏浚空间,建设滨水步道,塑造亲水空间,努力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
3、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长效运行、监督管理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推行城市环卫服务外包。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强化城市支路网、街巷微循环系统和疏堵工程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道路的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改造,打通城市外环,搞好城市干支路网、快速路网和干线公路的衔接,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建的小区逐步推广街区制,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打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进程,鼓励社会参与,放宽市场准入,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加密公共自行车配备网点,倡导绿色出行。
2、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智能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中心站及港湾式停靠站的规划建设;增加公交运力,加密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运效,延长服务时间,研究建立规范的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补贴制度,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分担率和服务水平;加快绿色能源在公共交通中的运用,推进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
3、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公共优先、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民生、应急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将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优化立体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对地下交通、人防、公共服务、市政管网设施和文物保护等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地面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相关设施衔接。
(六)提升城市品质
1、把连云港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按照“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原则,高水准搞好景观设计,处理好山、海、港、城的关系,把城市建筑有机融入到独特的山海景观中,充分体现山海相拥的城市个性。通过城市布局的科学设计和逐步调整,使城市内部的水系、湿地与城市外围的河湖、森林、耕地湿地等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鉴于老港区对城市总体框架的制约,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老港区转方式调结构,逐步将老港区传统运输业的功能向两翼港区转移。可借鉴青岛等地经验,围绕邮轮母港和旅游目的地两大主体功能,打造具有现代旅游、免税商业、船舶服务、特色娱乐、餐饮购物等功能的商业、旅游综合体,推动老港区转型升级。
2、彰显文化特色。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把西游文化、徐福文化等独特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增添城市历史厚重感,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在城市标志性建筑、广场、街景、雕塑、喷泉、道路命名、绿化、亮化等各个方面融入港城的文化元素,注重建筑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体现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借鉴国内外宜居城市通行做法,建立完善人行指示牌,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设置人行标识,准确标识公厕、古迹、急诊、避难场所等,充分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
3、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启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配套。充分发挥“雷锋车组”等全国重大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道德典型礼敬工程,制定出台《连云港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办法》,成立“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探索关爱道德示范群体的优抚政策,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行动自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连云港孝文化研究会等一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社团组织,通过深入开展“连云港·中华孝文化节”、“中华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等社会公益活动、建设慈孝公园等实践活动,让孝善文化根植连云港的城市精神家园。
第二篇:宜居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掇刀区建设宜居新城问题研究
九三学社掇刀支社
掇刀区是荆门市重点发展建设的新城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扣“打造工业新区 建设宜居新城,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实现翻番式增长,生产总值由61.79亿元增长到130亿元,增长1.1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5.26亿元增长到87.4亿元,增长4.7倍,规模工业增加值由7.23亿元增长到38亿元,年均增长39.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289元增加到8750元,始终位居全市第一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当前,全市正掀起一股建设“中国农谷”的热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找准阻碍未来发展的客观因素,探索适应宜居新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实现我区差异性发展,在区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九三学社掇刀支社组成专题调研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宜居城市的认知
宜居城市建设是后工业化的产物。关于宜居新城, 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1月,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本文采用广义概念。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条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有新鲜的空气,洁 净的水;二是物质条件,要有完善和便利的交通、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三是经济条件,要有充分的就业、创业机会,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文条件,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这四个方面就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
二、我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状况
1、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家,其中亿元企业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6家。人民电器、星球商业中心、LNG物流园、东方百货掇刀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市场相继建成营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5亿元增长到28.2亿元,年均增长19.48﹪。渝楚化工、天茂实业、美丰化工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设了双碑循环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农业示范园区。预计2011年,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实缴税金分别达43.5亿元、11.58亿元和6269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0.5﹪、17.2﹪、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52元,是2006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是2006年的2倍。
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来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0个,投资过亿元的34个,累计引进资金52.1亿元,年均增长21.3﹪,利用外资6427万美元,年均增长10.6﹪。对外贸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区属外贸出口企业达到17家,累计实现外贸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18.3﹪。
3、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立。建成区面积扩大4.8平方公里,达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61%提高到69%。以1个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2个中心集镇为次中心,以40个城乡新社区为节点,累计投入1.4亿元,新修通村通组公路1800余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 通村通组公路全覆盖,累计投入9026万元,延伸城市供水管网160公里,解决了6.4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筹资改造小街小巷80条40公里,绿化亮化城市景观大道20条,打造了双泉、斗立、江山、石堰等一批农村新社区。
4、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城乡居民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100﹪。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00万元,帮助16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500人。累计引进运用科技成果168项,申请国家专利268件,争取科技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掇刀石中学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学校”。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被评为“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区”,顺利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考核验收。信访、政法、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
三、制约我区宜居新城建设的几个因素
1、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速度缓慢,与经济发达的长珠三角等地区的差距较大。除建设中的化工循环工业园产业较为集中外,其他各项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松散、集聚力弱,基础设施、有效资源的共享程度小等问题,大多是一些不同名目的房地产项目,围而不建,建而不活,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光端企业。加上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无法吸引人流,房产空置现象较为普遍。
2、功能定位不合理。城市发展偏重于产业发展,忽视了支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的基本需求。如各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的环保、绿化设施,标准较低,道路、供水、公共服务、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部分产业集中区甚至已然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有以牺牲一定环境代价获得经济发展的趋势。主城区缺乏 标志性建筑,大部分居民小区档次不高,条件较差,缺乏地方特色。汉正街、城南新区、雨田小区等部分老旧街道浅窄,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加上人员密集,改造困难,很大程度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后续发展。
3、未来人居建设用地不足。随着东部化工循环产业园、南部商贸物流和麻城工业集中区的连片发展,为做大做强产业链,让步于工业,部分传统住宅用地通过征地拆迁正在相继转化为工业用地,加上侵蚀既有绿地状况时有出现,人居用地不断压缩。以后,伴随着城区南移进程的加快,人气聚集,城市不断的扩容必将导致前期规划布局结构不合理(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旧城改造压力增大,城市扩张成本巨大。
4、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文化产业重视不够,旅游开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划,相较于屈家岭地区的“中国农谷”商标,没有深层次地把握和集中打造掇刀既有和独有的“三国”文化品牌,人文气息不浓。群众意识不高,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依然存在,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三、建设宜居新城的工作思路
(一)加快发展具有掇刀特色的高端产业体系,壮大经济实力。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率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必要条件。掇刀作为新城,要建设宜居新城,必须要保持必要的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全社会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1、大力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要充分借助武汉城市圈1+8城市的承载辐射功能和创建“中国农谷”的有利时机,创新招商引资思维,重点引进一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力争在掇刀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2、坚持发展高端产业。要以荆门石化1000万吨技改扩能项目为支点,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三大功能定位,打好“资源牌”、“特色牌”、“优势牌”,聚集一些优质、高端的生产要素和处于 4 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上下游产业,创造条件也必须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切不可急功近利,导致无关低端产业盲目上马。
3、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与漳河新区联手整合农庄餐饮业,按照都市农业定位,统一规划,引导建设一些生态型的休闲农庄和果园,建立集观光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餐饮娱乐品牌,让掇刀成为人气聚焦的好去处。
4、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要借助企业落地建设,鼓励扩大本地就业容量,同时,大力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特点的社区就业岗位,如以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增加就业岗位途径。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掇刀人多地少,失地农民较多,外来创业较多,必须统一标准,按照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将被征地农民、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二)保持和建设宜人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最直观的特征。为此,就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把创建宜居新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以超前的眼光和务实的理念搞好规划,完善掇刀主城区小街小巷、环卫设施、休闲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汉正街和封盖工程改造、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提高城市的品位。
2、将掇刀新城区与荆门老城区完全对接,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特别是阳光大道、象山大道南段及虎牙关大道一带道路的绿化工程,要规划为景观长廊等公共设施,更要特别注重“千佛寺”森林公园和两镇两办有限绿地的保护。
3、按照区划功能定位,确定工业园区和商住区的环保工作重点和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及环保设施建设的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评内容,促进各部门落实环保责任。
4、建立企业环境行为和经济效益挂钩的新型社会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促使企业建立内在的环保机制、产生内生的环保动力。在园区内率先推动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建立工业园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
5、建立准确、可靠的污染源及环境质量数据库。通过对辖区垃圾填埋点、化工厂、传染病医院等污染源的调查评估,确定污染等级,并利用GIS等先进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监控,切实防止引进高污染、高能耗、资源粗加工型等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运行。
6、提倡并大力弘扬健康、积极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成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以此制约企业的生产行为,迫使企业提高环保水平。
(三)合理利用土地。
1、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调查摸底闲置土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盘活土地存量。对圈地不建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依法收回或收储。
2、在用地布局上要长远考虑好园区扩建、产业发展和住宅、公建等配套设施用地的关系,避免二次拆迁。
3、在各工业园区积极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凡工业用地经过生产性改造,提高了容积率,其增加的建筑面积部分,政府可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4、建立低效用地、闲置占地退出机制,对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达不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项目应退出园区,对侵占和破坏绿地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四)塑造浓厚、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
1、重视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建议在创建宜居新城过程中,以关羽、周培公和陈士榘、邓家泰、李可梅等古今历史文化人物古迹和周围的环境为圆点,加快策划和保护一批、建设一片历史遗迹和景点。
2、充分挖掘掇刀的历史底蕴和地方楚文化内涵,注册“三国”文化商标,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推介工作,争取把掇刀独有的“三国”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3、充分利用团林、麻城镇的历史和土地优势,结合水源保护,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道路、公共服务、管网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度假休闲元素创造条件。
4、增加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调查公众文化需求,通过综合运用资金支持、市场推广、评比表彰等手段,引导、鼓励、支持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类文化机构,创作和生产喜闻乐见的掇刀文化,提高掇刀的美誉度。
(五)建立祥和的治安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掇刀是一块新兴的宝地,建设和发展热火朝天,但是发展快,矛盾纠纷就多,要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社区归属感。
1、全区司法机关的数据表明:这些年来的刑事案件,60—70%是盗窃案,其中50%以上是流窜作案,多为电脑、摩托车被盗。因犯罪人员多为本地无业外地流窜人员以及未成年犯罪,防控有一定的困难。为此,要学习宜昌先进经验,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监控体系,引入高科技防控治安、盗窃案件治安案件、使“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2、提高社区组织自身建设水平,在服务细节上提高各项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社区内的公共事务,自觉把社区作为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权益、形成社会合力的重要基地。
3、进行积极的舆论导向,对一些不雅行为、不文明行为进行大胆曝光,对一些好的行为进行弘扬。如果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随地吐痰、乱张贴等行为就会自觉维护,少数不和谐的东西也会自觉消失了。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秩序化工程,加强宣传教育,注重长效管理,逐步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达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义斌,在中国共产党荆门市掇刀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打造工业新区 建设宜居新城 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努力奋斗”的报告(2011年11月14日)
[2]刘启华,2011年12月7日在掇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3]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北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城市
[4]湖北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关于湖北省开发区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2009-1-8 [5]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伊文思著,《城市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6]贾传兴,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中国社区,2004年5月
[7]汤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1999.4 [8]于光远,《中国经济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三篇:关于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字体:] [发表评论] [时间:2009-04-19 10:20:00]
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城市理想。在新的历史机遇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怀化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是符合怀化发展要求、现实可能和人民愿望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当前,推进怀化生态城市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规划要求。规划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未来。要立足长远,以发展的眼光,借鉴其它先进城市的典型经验,对已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予以重新审视,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优化,更具可行性和前瞻性。要从怀化城市的现状出发,树立“生态为本、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突出城市绿化、美化的内容和措施要求,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标准,增加园林式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对新开发的住宅庭院,要规定绿化面,限定验收时间,通过加强庭院绿化促进城市园林化。要引入和强调建筑物色彩规划,避免五颜六色,各行其是,进而形成有怀化城市自身特色的建筑主色调。
二、巩固和深化“创省卫”成果,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治理。相对于生态宜居城市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而言,“创省卫”的验收通过,仅仅只是一项阶段性成果,是在“脏、乱、差”的底子上脱胎迈出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至关重要,也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自满,止步不前,而应看到差距,正视不足,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向更高的水准和层次迈进。必须继续深化综合整治,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效能。一要推行“区域联动、网格化管理”。即每一条路段、每一个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各自负责区段内环境卫生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严明工作责任。二要对破坏环境卫生、扰乱交通秩序者实行严罚重管,通过行政强制力促其转变。三要合理增设划定停车场位。四要对主干道“斑马线”来车一侧的减速(停车)线扩大间隔。五要推进道路“林荫化”。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一要在抓好太平溪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基础上,绿化、美化太平溪和城区氵舞水河两岸,建设绿色风光带或河滨公园,加强河、溪水质保护,禁止挖沙采金,疏通河道;二要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抓好城区及周边企业的降污减排工作,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三要对城南老湖天桥至井坪一带的低洼区进行填埋改造和开发。在公共交通方面,随着城市骨架的拉开和道路的四通八达,现有的公交线路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公交部门应顺应城市的发展,从市民出行方便快捷出发,相应地增设和调整公交线路,把新修的环城路等主次干道均纳入公交计划,尽量不留空档和死角。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营造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一座城市文化气息的浓厚程度,往往决定和标志着
该城市的品位与“软实力”。按照怀化城市“东文西商”的布局,应统筹兼顾,齐头并举,特别是对文化产业建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加强投入。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彰显和展示“五溪文化”。二要着眼于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倡导并弘扬“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童叟无欺”的商业文化。三要建立市级图书馆,扩建或改建市博物馆,搭建城市文化载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稿源:怀化新闻网
作者:张平聪
编辑:邓志义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思考
第四篇:建设宜居城市经验交流
建设宜居城市经验交流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宜居城市
建设宜居城市,离不开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的要求从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用发展产业、管理城市的理念,设计规划农业。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进行全方位规划,使其融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环境建设、城镇建设、社会建设协调一致。
二、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三、建立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提倡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
四、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干净、绿色生态农业,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进一步净化城市的水质、土壤和空气,使农业区域成为城市的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
五、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
第五篇:怎样建设宜居城市
《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这本书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权威推荐和新浪网调查结果,选取了100个最具人气和旅游价值的地方,通过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的有机结合,让读者在色彩绚烂的阅读空间里,体验到这100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看完不免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什么地方是人们终身最愿意生活的地方?作为一名××人,我衷心希望我的家乡××市成为最适宜居住地方,成为每一个××人的理想家园。
近几年来,围绕打造一个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人文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的基础上,2006年又分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市、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等荣誉称号。但今后一个时期,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将逐步提升,资源能源缺乏、环境容量文秘杂烩网饱和、环境承载力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制约矛盾也将逐步显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认为××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还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让××成为一个更安全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安全状况,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市要建设现代化城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就必须以安全作为保障。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民的生命价值越来越受到珍视,城市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4月初,我市全面部署开展了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道路、平安景区、平安工地、平安市场、平安场所、平安保税区、平安港口等13个方面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但是仍然有个别区www.域和单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安全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这种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以人为本原则的行为,是与我市城市形象极不相称的。
让××成为一个更公正的城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必然随之产生。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拆迁等方面,保持公正性往往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我们必须要能够为所有的居民提供包容性的公正居住环境,不管是穷是富,无论是老还是少,每个人都有权居住在在这个城市,有权享有体面的居住环境、清洁的水、卫生、交通、电力以及其他服务。同时,城市管理各项政策整体性的公正、平等,以及尊重和及时回应市民对城市管理政策的合理诉求,也同样不可或缺。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服务、市政管理及服务,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等诸多方面还应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关怀。所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地配置各种城市资源,公平、公正的实现“人人公平享有”的目标是我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任务。
让××成为一个更舒适的城市。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很容易可以想到一个中国普通市民可能的遭遇:堵车烦、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水发臭……遇到这些事情怎么能让人高兴得起来。目前,我市已经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光荣称号,而且还在积极申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但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城市交通环境、城乡绿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对照市委黄钦书记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中等城市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特色明显增强”这一目标要求,下一步,我们仍然要以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着力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人一生要去100个地方”,但人的一生能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捷、舒适宜人的地方就足够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市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更有内涵、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最适宜人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