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类别专题核心目标性指标目标建议值
资源节约高效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2
单位GDP水耗≤12吨/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单位GDP能耗≤083吨标准煤/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80-≤120平方米/人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9平方米/万元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30%环境健康友好空气质量水环境噪声废物处理景观生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热岛效应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0毫克/立方米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60%本地植物指数≥085森林覆盖率山区70%;丘陵40%;平原15%;草原85%。设区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70%公共交通分担率≥30%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60%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0(℃)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就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人恩格尔系数≤30%城镇登记失业率≤32社会和谐进步科技教育城市安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义务教育巩固率≥93%每万人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3平方米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住房价格收入比3-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2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平方米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9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示范创新引领特色风貌1)建成区内山、江、河、湖、海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连通度;2)水体沿岸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水底处理;3)沿河绿化综合融入防灾减灾、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等功能;4)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得到良好保护;5)制定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并进行审批。防灾减灾1)进行适应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避让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前瞻性的制定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灾害应对方案;3)城市建筑是否满足地震设防等级,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绿色生活1)城市开展广泛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工作;2)居民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可;3)居民绿色生活普遍程度;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水平。数字城市1)无线网络覆盖区域;2)智能化城市数字管理平台构建。公众参与制定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得到有效实施。其他其他结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宜居发展建设举措。3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照保障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供给匹配的原则,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政府住房保障基本职责,加强资金、土地、金融、税收支持,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逐步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第二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岳阳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人居质量不断提升。2006年,岳阳市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2009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社会效益,全面落实“秀美岳阳”的奋斗目标,按照“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岳阳市继续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城市绿化建设活动,近两年城市绿化建设和提质改造投资近3亿元,城市绿化维护管理手段不断改善,城市绿化景观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绿地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绿化面貌显著提升。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质量,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扩大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面积,均衡城市绿地分布,让最广大的市民以最低成本分享城市绿化成果,为此,市风景园林局于2009年着手对《岳阳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岳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编写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评审,该规划在规划期末,岳阳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22%,最终将岳阳建成为理念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滨水景观、特色明显、生态宜居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筑“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绿色环境,《岳
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为城市划定了“大绿线”,也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规划为基础,我市近两年先后完成了巴陵广场、金鹗公园南大门、北大湖水景公园、羊角山种质博览园、李家冲游园、火车东站广场等公园绿地建设,完成了建湘中路、巴陵东路、青年中路的道路绿化建设,近两年新增城市绿地30余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城区植树活动,动员城区各级政府,驻市各单位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城区各级政府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庭院开展了栽植以市树杜英、市花桅子花为主体,兼顾香樟等乡土树种的植树活动,整个植树活动共计植树20余万株。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9年底,岳阳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了8㎡,岳阳也以其骄人的园林绿化成绩,是湖南省第二个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但是岳阳的城市园林绿化也还存在横纹色块过多、硬质铺装多、草皮面积多、乔木数量少、绿化水平不高等问题。200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在对我市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为此,在2009年3月,市风景园林局将2009年定为“提质年”,着手对我市城市绿地进行以增量补绿为主题的提质改造。4月份,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风景园
林局将岳阳大道、金鹗路、南湖大道、洞庭大道、南湖广场、桥西游园、青年路立交桥绿地纳为第一批改造范围,到国庆节止,第一批提质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同年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政府专题会议又研究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作,作出了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绿化提质改造工程,将金鹗西路、岳荣路、巴陵路、岳东路、北港路、城东南路、琵琶王立交桥等多条道路纳入提质改造范围,总投资约2亿元。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程按照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原则,合理配置植物,着力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和斑块,构建稳定的城市生态群落,特别是在背街小巷、横纹色块和主次干道两侧补植乔木,增加绿量。到目前为止,我市城市绿化提质改造工程共栽植各类乔木6万余株,栽植各类灌木20余万株。
第三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浅谈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我市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殊荣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生态宜居城市进军的号角。可以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舒适居住环境,不仅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决定我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码。
雾霭中,霞光初现,我们所在的城市仍在宁静和优美地沉睡。
但苏醒即将到来。
伴随着一场巨大的城市变革,张家口,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定会热血沸腾,热潮涌动,如一轮红日那般喷薄而出。
2008年是伟大的一年。不仅仅是奥运会的快步走近,对于张家口人来说,更多令人期待让人欣喜且值得赞叹的伟大变化就要发生在自己身边,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果说“增绿添彩”,清水河一、二期综合治理以及快速路等重大城建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嗅到了张家口向“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讯息,为我们勾勒了张家口“生态宜居”景象大致轮廓的话,那2008年,张家口的“生态宜居”则将完全从纸上走下来,挟裹着浓浓的建设热潮,以前所未有的168亿元的历史投入,实施主城区“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的惊天之笔,创造一个属于张垣人民的城建奇迹!至此,张家口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大幕全面启帷,开始向着建设北方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
“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工程的总体实施,将有效地融合张家口“山、水、城”三大城市要素,使“大好河山”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经过这一系列工程建设,张家口‘山水城市’的特征将愈加明显。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张家口市主城区正在按照以老城区为主的商业居住区、以新区为主的行政办公区、以西山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大板块”进行建设。目前,修河蓄水,穿城而过的清水河已经完成两期工程,总长20公里的河道年内将全部完工蓄水;扩城上山,全长34公里环城快速路今年将全线通车,将有力拉动快速路两侧的城市开发;中心南移,将实现以行政办公为主的新兴城市中心;工业外迁,在建的三个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90平方公里的工业发展平台,既定激励政策结合企业技改扩模工程实施,正促使着城区老企业和新上企业向西山工业区聚集;以绿化市区周边荒山为主的增绿添彩工程,正在建设着10个景区、40个生态公园。
城市建设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现在,一面是过去。目前,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一方面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根脉的传承和保护。绝不能在城市建设中把历史的重要的文化遗存毁灭。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而许多大的投资商往往对此十分看重,这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城市是生产要素聚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载体,而路则是一个城市的脉。”有关部门表示,2008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造中围绕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堪称张家口历史上的大手笔。其中仅改造城市道路一项,总长就达80公里,占城市道路现有设施量的39%,将带来张家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
高起点规划。今年我市对规划建设中的每条道路,每幢建筑物都要统筹考虑,形成既富个性,又和谐一致的城市景观,把特色作为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标志,将现代化建设与山水环境及文化根脉保护结合起来。
多渠道融资。我市通过采取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收益、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投资以及制定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等措施,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难题。
人性化拆迁。为确保回迁到位,我市在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浅山区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并及时兑现安置资金,调动拆迁居民的积极性。规范化管理。今年我市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标准,并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将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尽最大可能做到少扰民、不扰民,确保交通道路通畅,确保不发生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008年我市还继续加大了城市绿化、亮化、住房、公交以及公厕等民心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继续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再启动11.5万亩周边荒山绿化工程,对市府西大街、清水河、盛华东西大街等实施两侧绿地、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并做好城市快速路、张宣公路、五一大街等配套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在中心城区新建3到5块规模绿地,完成加密种植树木100万株丛,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重点实施“1122”工程,即:完善一条滨河街景亮化(从清水桥起延伸两岸夜景建设至建设桥),改造一条道路照明(对西坝岗路亮化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二十条小街巷路灯,亮化二十座高层建筑,力争使城市的夜景更亮更美。
居继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全年竣工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及拆迁安置住房8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重点解决拆迁安置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高新区纬四路停车场要具备开工条件;盛华西大街公交停车场、水母宫公交停车场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购置64部公交车,用于开通新线和更新车辆;配合“三纵十横”道路改造工程,谋划中心城区公交小环线思路,使中心城区公交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继续加大了公共厕所的改造力度,进一步缓解市民入厕难问题。
2008年,张家口市计划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68亿元。其中,主城区的建设投资将达到95亿元。在主城区,该市年内将重点实施“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拆迁面积将达到300万平米。列为“一河”的清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将对商务桥至京包铁路桥、大境门至清水桥全长7.4公里的河道进行治理,共建设橡胶坝11道,并根据景观要求进行绿化、岸墙加固及河滩整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总投资10.45亿元。年内95亿元城建投资完成后,张家口市快速路环内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架构即告形成。
首先,城市建设发展本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好了,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为了落实好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进行大动作改造和扩建;三是满足广大市民的期盼,我市广大市民盼望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好的居住空间,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加大城市的改造,是理所当然的,是张家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实现张家口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够真正安居乐业。生态宜居不仅要有诸如环境、收入、社会治安、人与人和谐相处等等条件,还要有好的的商务条件,让人们感觉在这个城市里办事方便、快捷、省事,感到这个城市适于发展,感到这个城市充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市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使宜居条件更好;通过改善环境,使宜居环境更温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使商务成本更低廉„„可能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制度化、法制化。一是必须理顺市、区的关系。按照“职责与事权相统一”和“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深化城
市管理体制,立足于属地管理,进一步明确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理顺市、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关系,市对区进行业务指导,区是市的助手。二是必须理顺条与块的关系。要赋予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维护辖区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在明责分权,给予区、街更大的责任和职权的前提下,实行“费随事转”、“条随块转”的经费拨付办法,加大投入,拨足经费,充分调动区、街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实现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长效管理,必须从被动迎检和突击型、运动式的环境整治转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并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的徘徊转向注重打造精品、塑造形象的高级阶段的管理。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工作方针,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要通过办好文明市民学校,使大家认识到“漯河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等简单的道理,从而促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热爱城市的好市民,变职能部门的“独角戏”为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其次要树立“群众至上”的观点,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管理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如组织万人治脏、万人护绿等“全民动手日”活动;在居民区推行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发动市民自己动手改善和维护工作、生活环境。逐步培养市民自我规范、参与管理的良好习惯,形成共同遵守城市公共卫生秩序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对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增强经营理念,建立高效运转的投入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分步骤、有计划地建立政府引导、业主投资、社会主导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机制。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转变过去“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等传统观念,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胆创新,改革体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或移交)、TOT(转让—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稳步推进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第四篇: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网>>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 炜 来源:网络搜集 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如2001年,扬州编制的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控制性详规,就应该花大力气抓好落实。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扬州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扬州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一定要吸取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教训,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双特困”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
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打造“平安扬州”。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置,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今年5月30号建设部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4、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可以建设完成的,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来看,关于城市建设一任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以政绩为主导的官员评价模式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说是存在不利因素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当政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真正站在老百姓一边,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来进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切切实实做一些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只有这样生态宜居城市的建
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
(作者单位:民建扬州市委、扬州市国税局)
第五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发布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总之,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属于复杂系统的多属性描述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进行研究。随着国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不断重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备,未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和丰富,从而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考察和科学评价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