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共5篇)

时间:2019-05-14 02:4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第一篇: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

规划报告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正按照全面科学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50平方公里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市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及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云南省物价局 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价[2010年]130号文的通知要求,按照通知指导意见,结合我市水利工程管理及经济发展情况,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的水价改革的基础上,编制适合宣威市水价改革发展和科学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市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全面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的水价改革发展方向。

一、我市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宣威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同时并存,属于典型的缺水地区。境内天然河川径流24亿m3,其中地表径流12.42亿m3,地下径流11.58亿m3;入境客水5.69亿m3,出境径流3.87亿m3;入境客水大于出境径流,全市水资源总量25.8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1900

m3,低于全国,全省和曲靖市的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大,可利用率低。

从五十年代开始,历届宣威县(市)委、政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成中型水库4座,小

(一)型水库12座,小

(二)型水库47座,塘坝229座,蓄水总库容1.37亿m3,而兴利库容仅0.99亿m3,由于大多数工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病险严重,蓄水只能控制在7200万m3左右。水资源利用率低,节水意识不强加剧了我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市水务局灌区管理中心管理的偏桥、东屯、新屯、羊过水和花椒5座水库,共有兴利库容5715万m3。由于新屯、东屯两水库淹没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实际可供水4235万m3,其中,偏桥1900万m3、羊过水1800万m3新屯450万m3、东屯260万m3、花椒225万m3。

灌区管理中心隶属宣威市水务局,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6人,有 7个直属工程管理所,现有在职职工89人,退休职工4人。

在内部管理上,灌区管理中心一是结合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办发[2005]24号)精神,对灌区内部机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重新进行确定和划分,严格“定岗、定员、定酬”,取消档案工资,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建立了“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职工队伍;二是深化灌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报帐制和经济目标责任制,由局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灌区管理运行成本;三是在运行管理上,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监控机制,压缩经费开支。

在综合经营上,按照“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改革思路,对偏桥、花椒、东屯、新屯四个水库水价进行了成功改革。首轮水价改革,为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奠定了一定基础,初步扭转了宣威灌区经营管理的困难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宣威灌区水利建设和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供水价格不到位,现行水价远远低于供水成本,宣威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运行受到制约。灌区管理中心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主要以供水收入为主,但现行水价偏低,农业水费征收难,在基本维持灌区人员工资、运行管理费用的情况下还承担着工程配套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和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任务,入不敷出,灌区连年亏损。

二、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现状及形势

一、几年来的水价改革情况

(一)2004年,工业供水价格由0.15元/ m 调整为0.30元/ m ;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09元/ m调整为0.20元/ m,新的水价于2004年5月1日执行。

(二)2006年,工业生产供水价格:由0.30元/ m 调整为0.50元/ m;新的水价于2006年8月1日执行;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20元/ m 调整为0.40元/ m,新的水价于2007年4月1日执行。

(三)200 7年,工业生产供水价格:由0.50元/ m 调整为0.70元/ m ;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40元/ m 调整为0.60元/ m,新的水价于8月1日执行。

(四)农业生产用水仍执行原曲靖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曲计价格[2004]18号文件核定的 农业生产供水粮食作物0.04元/ m;经济作物及水产养殖供水价格 0.06元/ m 的征收标准。

二、供水收入支出情况

1、供水收入

除农业供水外,全部实行了计量供水.2004年,四个国营水库供水量2800万m,其中:工业用水1490万m;城市生活用水500万m;农业用水810万m,收入396万元。2005年和04年供水一样,2006年灌区供水2079万m,其中:工业用水1147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482万m,供农业用水450万m。收入688.3万元。2007年灌区供水1900万m,333

3,3

333

其中:工业用水78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20万m,供农业用水600万m。收入754万元。2008年灌区供水2030万m,其中:工业用水77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10万m,供农业用水750万m。收入845万元。2009年灌区供水1940万m,其中:工业用水780万m,供城市生活用水560万m,供农业用水600万m。收入882万元。

2、灌区支出情况

水价改革后,灌区管理中心严格控制管理运行费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强管理、降成本;抓服务、促供水”的生产活动,生产开支有所下降,政策性缴费依法依规执行。主要支出项目是:管理运行费用297万元,水资源费383.15万元(工业用水0.25元/m,生活用水0.2元/m),税费39.5万元,大修理费84.3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19.6万元,合计支出823.61万元。固定固定资产折旧费(337.41万元),固有资产占用费(196.89万元)未计提,亏损104.81万元。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加快符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3333

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和管理体制,树立市场观念增强水商品意识,实现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达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建立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培育完善水市场,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水权水市场建设,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臵水资源和建立节水型社会,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价改革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按满足并适度超前原则制定水价改革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各类用水户的承受能力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的因素,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2、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按照水价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水利工程水价核定、管理的权限、原则和方法,“按照补偿成要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对不同类型实行分类定价,非农业供水按照积极稳妥的则至规划水平年实现合理收费,平稳过渡。农业水价按照“平稳收取”的方针,逐步加强收取力度。

(三)规划依据

1、中央部委相关规章制度和文件

(1)《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令[2003]4号

(2)《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的通知》(国办发[2004]36号

2、省级相关规则制度和文件

(1)《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云计价格[2003]1246号

(2)《云南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四、“十二五”水利工程水价改革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是宣威市水利改革工作全面实现市场化的关键五年,要努力实现用水市场化的跨越,形成与宣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保障体系。以建设防洪安全、饮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收取的步伐,在提高以水养水保障能力上有新跨越;进一步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建后管理难的问题,在推进民生水利发展上有新成效;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合理配臵,在促进水资源集约开发、节约利用上有新举措;进一步加大水利改革攻坚力度,在构建水利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为我市实现水利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2011年完成成本核算,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95%,农业水费收取率达20%;2012年县县管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60%;2013年供水水价全面达到完全成本价,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70%;2014年水利工程实现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85%;2015年供水水价要全面实现盈利,水利工程非农业水水费收取率达100%,农业水费收取率达95%以上。

五、改革任务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改革和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从成本核算、价格制定到最终发布执行等一整套机制,分类核定水价,建立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和财政补贴机制,将末级渠系水价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实现政府定价或指导价,逐步形成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末级渠系水价的农业重点水价制度。积极推进两步制水价,实行定额内基本价格水平,超定额累进加价的阶梯式水价机制。

1、为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准确、真实地进行水价成本测算,对我市资产价值明显偏低的偏桥、东屯、新屯、花椒四座水库。采用工程量法对核算水价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确认。

2、在保障资产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做好资产划分,合理划分和测算公益性及经营性成本,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成本进行认真、细致、合理测算。分清公共财政、水管单位和用水户的合理负担。即:公益性成本由公共财政负担;因供水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成本损失由水管单位负担;合理的水价成本由用水户承担。以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维护,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而使其公益性功能得到保障。

3、按照测算成本,制定水价调整方案,上报物价部门,推行价格听证会、专家论证、集体审议等制度,提高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把水价调整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按照批准的价格分类、分步执行。

(二)加强计量收费管理

十一五期间我县水价改革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有利地保障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保障了水库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十二五”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设,科学计量,无计量条件的要确定合理、透明的计价单位,并积极创造条件,限期实现计量收费,对水价的征收要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搭车收费。水价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达到节约用水,优化配臵水资源的市场体系,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9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争取配套政策,完善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财政、物价等部门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向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水费计收政策,完善水费收取政策,极积协调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争取上级立项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供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六、规划效果分析

(一)社会效益

水价改革实施后,能有效的利用价格机制来调控用水量,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奔小康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保证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社会安定。

(二)水利发展影响分析

水价改革是宣威市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重要经费来源,是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宣威市灌区内的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建设年代早、运行时间长,除枢纽及主要水工建筑物外,部分工程设施、辅助设备已不同程度陈旧老化,工程安全隐患突出,工程效益日益衰减;另外,宣威市范

围内的干渠、支渠除承担农业灌溉供水外,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等社会公益性任务,因防汛标准低,每年汛期,水毁工程多,维修任务繁重。由于灌区供水价格低,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致使工程隐患得不到彻底根除,病险与老化不断加剧,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而且还严重危及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宣威灌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进行调整,是解决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养护经费不足,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而近期国家出台的水价改革政策,均提出水价改革要坚持调整水价与供水单位良性发展,与供水实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调整水价,筹集必要的供水设施建设维护资金,改善供水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生态效益分析

水价改革工作实施后,可增加农业、生态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绿化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可在原有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七、改革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

根据本次规划提出的改革内容、目标,考虑到水价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各种因素复杂,牵扯部门多,因此须设立以县政府牵头,水务局、财政局、建设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宣威市水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将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二)资金保障措施

改革工作任务重,要加强人员投入,强化计收管理,对山区落后的地方要实行逐步引导,政府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和补助政,投入资建加强配套设施、办公设施、计量设施等的建设,使水量计收合理化、科学化,加强项目实施后的资金投入,确保工程岁修、小修、大修等管理费用的落实。

(三)制度保障措施

1、坚持依法办事。在改革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加强和完善水价改革审查、论证、审批制度;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破坏水利工程行为,对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2、建立政策性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水费计收管理理制度,加强水费收取力度。严格执行批准的水价标准,对不交纳水费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直至停止供水。

(四)加强宣传教育

要利用各种宣传和教育形式,大力宣传水价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人们主动、依法交费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保护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意识。

宣威市水务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第二篇:宣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宣威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含水价改革)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各种有效机制,根据《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曲靖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宣威市认真组织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改革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总结,以便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继续推动水管体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改革的总体安排

2003年为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宣威市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逐步明确改革的范围和基本方法。

2004年到2005年3月底前为实施阶段,完成实施方案的起草、制定工作,并按实施方案完成水管单位定性、定编、定岗、经费测算、竞争上岗等工作;完成水价改革工作,逐步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成内部劳动、人事、工资等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阶段的任务就是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推动水管单位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向科学、合理、有效运营的方向发展。2005年4—6月为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完成改革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整改存在问题,使水管单位正常运行。

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

1、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全市水利工程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中型、小

(一)型水库由市水务局管理,小

(二)型水库及其以下规模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管理。水务局承担水利工程的行业管理,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养维护和安全运行。同时明确了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权利和责任。改革后的水管单位权责明确,管理逐步规范。

2、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全市中型、小

(一)型水库由宣威市水务局灌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灌区管理中心定性为准公益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灌区管理中心定编定岗已报市编委批准,根据《宣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水务局灌区管理中心编制的通知》(宣编定[2005]2号),灌区管理中心核定编制116人,其中偏桥水库28人,东屯水库8人,新屯水库13人,花椒水库10人,马房、包湾水库各4人,三岔、土木、得宜、安益、陶家坟、滴水、尤家箐水库各3人,冲门口水库2人,三联水库1人,在建的羊过水水库25人。

3、水价调整改革 根据《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云计价格[2003]1246号)的要求,结合宣威实际,市水务局组织人员对现有的四个国营水库的供水成本进行了全面测算,按照非农供水补偿成本、费用、税金,计提合理利润,农业用水补偿成本的原则拟定水价,报物价主管部门审批。2004年4月16日,曲靖市计委以曲计价格[2004]18号文批准了宣威市偏桥、东屯、新屯、花椒四座水库供水价格,从2004年5月1日起执行。新批准的水价为:农业生产供水价格粮食作物0.04元/m,经济作物及水产养殖供水价格0.06元/m;工业供水价格由0.15元/m调整为0.3元/m;城市生活供水价格由0.09元/m调整为0.2元/m。乡(镇)集镇供水价格按照一厂一价、一件工程一价确定,每立方米水价1—2元不等。小

(二)型水库以下水利工程的水价参照国营水库和集镇水价执行。对于个人或者集体筹资兴建的水利工程,可在协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这样宣威的水价就形成了多元化的水价形成机制,有利于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的发展。

4、明确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严格资金管理 宣威市灌区管理中心年经常性管理经费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日常维修养护费和备品备件购置费等组成,灌区年经常性费用873.76万元,按公益性资产占总资产的30%计,财政每年应承担262万元。因宣威财政困难,灌区管理中心

3年收入450万元已能满足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财政不再给予补贴,由灌区管理中心创收解决年经常性费用。日常维修养护、防洪抢险、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等工程项目投资,按规定报批列项目解决。宣威市建立水利建设基金,专项用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5、积极推进水管单位内部改革

宣威市水务局灌区管理中心成立后,按照“建立激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按岗聘人,竞争上岗,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的内部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内部改革工作。

(1)人事制度改革。灌区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由水务局通过竞争方式选拔聘任,定期考评;中心所属各水库管理所所长、副所长由水务局和中心通过竞争方式选拔聘任,定期考评。通过自主报名,竞争演讲,职工打分,领导小组打分,按竞争上岗人员最终得分确定竞聘者。2004年6月完成灌区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的竞争上岗,2004年7月完成各水库管理所所长,副所长的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一批有事业心、职工信任的年青同志走上水管单位的管理岗位,给灌区管理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次竞争上岗的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1岁,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8岁,大多数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最低学历为高中,都具有5年以上的水库、渠道管理工作经验或水利工作经验。对职工实行 自主报名,领导聘用的方式竞争上岗,对所设工作岗位进行择优聘用。到2004年7月31日各岗位聘用结束,并由中心对落聘人员按本人愿意,组织安排的方式给予了适当安置处置。到2004年8月15日灌区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重新签发了聘书和签定了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书,水管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圆满结束。

(2)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灌区管理中心在开展竞争上岗的同时,制定了《灌区管理中心岗位设置》,对中心的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作了明确、细化,严格规定了各个岗位的劳动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各个岗位的劳动任务明确,劳动成效考核依据充分,克服了吃大锅饭、混日子的工作现象,实行岗位工资差别制,按市人事局和财政局《关于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工资分配与工资统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宣人字[2005]18号)要求,结合灌区管理中心实际,逐步推行按岗定酬,按劳分配,根据各个岗位工作时间的大小,难易程度确定岗位工资,逐步调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内部管理是水管单位履行自身职责,完成各项任务,提高经营效益的关键。灌区管理中心结合实际制定了《灌区管理中心岗位考核办法》,分政治表现、工作绩效、工作纪律三部分进行细化,对各个岗位进行严格考核;制定了《灌区管理中心工作规 则》,明确了中心主任负责制,水库、渠道所长负责制,以及工作报告制、考勤制、财务制度等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并对工作绩效和出勤实行奖惩制。通过上述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使灌区管理中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逐步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运行轨道。

6、妥善安置和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原属乡(镇、街道)管理的马房、陶家坟、安益、包湾、三岔、滴水、冲门口、三联以及扩建后的土木、尤家箐11座小

(一)型水库的管理人员由所在乡(镇、街道)妥善处理。符合提前退休政策规定的2人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在竞争上岗过程中,每个职工都表示服从工作安排,因此在竞争上岗过程中一次性统筹安排了竞岗和落聘人员的工作岗位。因此,灌区管理中心全体职工通过竞争上岗调整,都得到了合理安置,没有因改革形成上访等不良后果的事出现。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灌区管理中心职工全部参加了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只有养老保险仍按原渠道执行,即灌区管理中心退休职工仍按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进行安置,退休金从灌区管理中心领取。

7、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明确规定:新建水利工程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将管理方案,管理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和经费来源等与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的内容作为工程设计 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程的可研、设计、建设、验收等过程中逐步加以落实。在工程建设中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新建、扩建工程竣工验收前要依法完成确权划界工作,明确工程的管理范围,办理相关的使用证件。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含供水及水费征收情况)

灌区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小

(一)型以上水库的管理工作,承担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任务。灌区管理中心核定编制116人,现有在职在编人数82人。一 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水管体制改革使灌区管理中心,各水库的职责明确具体,同时使中心主任、副主任、各水库管理所所长、副所长、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任务得到确定,各个岗位上的人员按职责工作,协调配合,基本避免了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灌区管理中心制定了工作规则,明确了工作关系,管理权限,对职工的上班,请销假,工作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通过明确职责,建章立制,使管人、管事有章可循,管理逐步到位,工程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维护,运行良好。二 供水及水费征收情况

灌区管理中心成立后,加强了对用水户的服务工作,确保了城市供水没有出现断水、少水,工业供水按合同履行,农业供水及时、到位、水量适当。水价改革后,中心在保障防汛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了对洪水的调度管理,努力增加蓄水,2005年年未蓄水比上年增了600多万m。水价改革使水管单位的收入较大幅度增长,2003年收入205万元,2004年收入263万元,2005年收入580万元,到2006年预计收

3入600万元。供水量也大幅度增加,2004年2800万m,2005年2835万m,预计2006年2850万m。三 水利工程得到维修,工作环境逐步改善

灌区管理中心在完成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收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使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得到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2005年3—5月对各水库的大坝、闸门、起闭设施等进行了一次基本维修,使水库工程能够安全运行,渠道畅通,工程外貌焕然一新。在抓工程维修,养护的同时,对水库管理所、值班室等设施作了检修,解决了迤谷的住房安全、偏桥的大坝值班等问题。各水库管理所的工作环境都得到了相应改善。四 收回水库土地,稳步开展多种经营

灌区管理中心所属各水库均有一些土地,大多租给周围农户耕种,长期以来纠份不断。地种了,水库却无收入,地越种越少,甚至变成别人的了,中心要求各水库从今年起收回全部土地,出现问题和困难,中心帮助解决。对收回的土地,有条件的开展育苗,没有条件的由职工耕种。今年预计育绿化苗20万株,造林2万株。今后将在水产养殖、育苗、绿化造林等方面开展多种经营,逐步整合水利资产。3

第三篇:水价改革情况汇报

**灌区

水价改革情况汇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4号令和黑价联字[2004]73号文件的要求,按照**省物价局、**省水利厅统一部署,根据《**省实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细则规定,我市的三个灌区于2006-2008年先后进行了水价改革。**灌区是我省水价改革第二批试点灌区。当时我市每亩20元的计费方式,即0.024元/立方米,没有达到实际成本,使灌区经济一直处在亏本运营状态,工程得不到及时维护,工程折旧费零积累,工程维修养护不到位的情况日益严重,水田供水也难以进行,生存面临着考验,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由于水价远远低于供水生产成本造成职工工资开不到位,工程状况恶化,难以持续运行。因此也急需调整水价。**灌区的水价改革工作于2006年开始,历时3年;**、**灌区的水价改革工作于2008年同步开始,历时1年;三个灌区的水价改革于2009年7月同时完成。

按照《**省实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要求,灌区是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构成不计利润和税金,只是核定成本和费用。成本测算不包括提水动力费(即提水电费)。水价改革主要过程:

一、水价测算工作情况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为了加强水价测算工作领导,我市成立了水价测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水务局局长和物价局局长担任。成员由计财科、工程管理科、人事科、办公室等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水价测算办公室,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程、成本、综合三个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使水价测算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二)明确水价测算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将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入,充分体现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价值,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提高灌区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三)精心测算,严把质量关。我们在水价测算具体组织工作中抓了以下几项工作:、培训骨干,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搞好水价测算,人员是关键,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测算出高质量测算成果。因此,我们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以老带新等方法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

2、认真审核,科学合理核定水价。水价核定的关键是水价核定方法,我们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核定水价:

第一步,搜集、调阅、对比、分析、审核2005、2006、2007年三年的各年生产成本、生产费用等支出情况。我们采取“五看、五审”的方法。一看财务决算报告,审核财务决算报告编制的合法性;二看财务账簿,审核成本、费用、利润、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审核各项支出的真实性;三看工程维修养护支出情况,审核列支是否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通过对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三年支出的审核,将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剔除。重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保证其合理性。

第二步,核定供水量。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核定2003--2007年供水量,确定合理计费水量。

二、效益调查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块儿,进行详细的比较,确认农户的承受能力。经过调查水费支出占各项比例均不大,适当提高水价不会给用水户增加负担。

三、成本监审 **灌区是大型灌区,供水价格需由省物价局批准,**、**分别为中小型灌区,其水价可由我市物价局直接批复。因此**灌区的成本监审由省物价局成本监察队于2008年12月完成,经过成本监审小组的细致审核认定,最终核定富锦市**灌区2005—2007年平均农业供水定价总成本为495.84万元,2005—2007年年平均农业供水定价单位成本为0.0753元/立方米,按2003-2007年五年农业供水量计算,年平均每亩用水量为774.7立方米,即亩成本水价为58.33元;**、**灌区的成本监审由我市物价局委托**省 新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核,于2009年4月完成。核定**灌区的农业成本为132.86万元,农业供水定价单位成本为0.064元/立方米,成本水价54.23元/亩; **灌区的成本为56.55万元,农业供水定价单位成本0.069元/立方米,每亩定价成本为62.14元/亩。

四、召开听证会 **灌区的水价调整听证会由省物价局委托我市物价局主持召开,**、**灌区由我市物价局主持召开。与会代表由农委领导、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务局、各乡镇、村负责人、村民代表等参加,与会代表全部同意灌区的农业水价调整。

2009年7月省物价局、省水利厅联合以黑价联字【2009】48号文批复了**灌区的水价为0.05元/立方米,以黑价联字【2009】62号文批复**灌区的提水动力费由灌区代收统一交纳。2009年7月富锦市物价局以富价发【2009】20号文批复**灌区、**灌区(包括**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加提水动力费最高限价750元/垧。

2009年调价后三个灌区的水价也没有达到成本水价。调整后的水价还没有桦川县调价前的水价高(悦来灌区调价前为900元/垧),而且由于当时的成本测算的是2005-2007年的平均费用支出,随着2008-2010年的物价指数提高,三个灌区的运行成本也在提高。2011年我市进行了第二次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富锦市物价局以富价发[2011]25号文批复我市 **、**、**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最高限价为870元/垧。该价格一直执行至今。

第四篇:水价改革考察报告

关于参加水价改革外出考察报告

201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很多领域做出改革部署,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就是其中一项。实行水价制度改革,是为了解决水权的问题。所谓的水权就是国家从黄河源头开始,对每个省份可以从黄河流域用多少水有分配和定额,而在配额中用于农业的部分,就是农业的水权。农业水权再进一步到了农民灌溉,就会精确到一亩地一年的用水量,如果超了,就要从以后的配额中扣除,但是节约了就会有奖励。如果要据此形成一个固定机制,就需要价格来做杠杆,因此要实行水价制度改革。

一、学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

2、紧扣目标任务,编制实施方案;

3、坚持多措并举,狠抓任务落实;

4、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改革。

二、学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任务

1、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

2、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3、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4、保障措施。

三、改革方案思路

1、指导思想:因地制宜、抓大放小;

2、工程建设:按部就班、建管同步;

3、用水计量:总量测控、计比配合;

4、水权分配:分配到户、发证到村;

5、水价定价:协商优先、定价保底;

6、水费征收:统一测算、分级管理;

7、管护组织:单元承包、村协托底;

8、激励机制:基层操作、收支平衡;

9、执行方式:多级推进、分工合作;

10、评价方式:重视考核、不唯考核。

四、学习改革管护组织模式

通过两天的学习考察,我们去了滨州阳信的金阳镇,学习了金阳模式(公司化服务:介入建设+收费服务);然后又去了德州宁津,学习了他们的协会模式(协会+村管员或电工);最后一天去了济宁邹城,学习的3P模式(公司投资+政府政策扶持+水权转让)。

五、学习心得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努力对接济南北跨的发展。考察期间,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所学习地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

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济宁市邹城,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利用招商引资来惠及农业,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水价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四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主要单位,还是参建单位,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不断创新水价综合改革。

六、成功经验的借鉴

从总体上讲,三个地区的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是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二是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三是建立农业初始水权制度;四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五是创新农业用水管理方式。

总上所述,我们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德州宁津、滨州阳信、济宁邹城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大家必须坚决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继续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变,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研究政策,灵活运作,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就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做好水价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篇:水价改革督查办法

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督查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强化工作责任 ,促进工作落实 ,保障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根据《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督查办法(试行)》、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聊政办发【2016】19号)和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政办发【2017】2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督查 ,是指对全县所有镇(街、开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行的督导检查 ,由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

第三条 督查内容为《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确立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效,包括实施方案和计划编制、改革举措落实和完成实施面积、改革成效及探索创新等。

第四条督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量化评分、简便易行 ,实行专项督导和检查相结合 ,依据专项督导和检查结果 ,最终形成综合评测意见。

第五条 专项督导是指对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进行的督查;检查是指对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督查。

第六条 督查指标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根据工作部署,动态调整具体督查指标和评分标准。

第七条 综合评测满分为 100分 ,评分中包括加分项、扣分项的 ,加分不直接计入总得分 ,作为确定评测意见的参考依据;扣分则计入总得分。

第八条 专项督导不定期开展,将督导结果作为确定评测意见的参考依据。

第九条 检查每年开展一次 ,实行自查自评与全面核查相结合。县在每年年初确定检查指标及评分标准;各镇(街、开发区)组织自查自评 ,形成自查自评报告 ,于当年12月30日前上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评测 ,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量化结果。

第十条 综合评测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基本项与扣分项合计得分90分以上(含 90分)为优秀,80分以上(含 80分)90分以下为良好 ,60分以上(含 60分)80分以下为合格 ,得 分不满60分 或未完成改革面积的定为不合格。加分较多的可晋升一个等次;同一等次计算加分后重新排位;前3位排位顺序不受加分影响。

第十一条 综合评测意见以适当形式通报 ,并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和相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正式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督查指标及评分标准

下载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宣威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措并举 水价改革★

    多措并举 水价改革 改革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但水资源改革价格的改革却明显落后。相当一部分认为,水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因此,水应该是低价的。在一些地方的......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讨 摘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水价的改革措施,以为建立......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汇报 当阳市积极推行以奖代补机制,以完善末级渠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以灌区良性运行为目的,积极实施产权制度和农业终端......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附件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参考提纲) 一、基本情况 试点县地形地貌、耕地面积与有效......

    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

    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 水价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及意见建议强化水价改革力度确保工程效益提升一、××*县水利工程概况和水价改革的沿革 ××*县位于××*地区西部,乌......

    深化水价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如......

    建立科学水价体系,推进水价改革-

    建立科学水价体系,推进水价改革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水价改革保障水资源实施措施

    一、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节约用水的规定,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1、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当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