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0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来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一.水污染
1.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4条河流40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42.3%。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
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 城市中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生活污水加上化肥和农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
* 50%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 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 我国四大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类污染普遍超标。
2.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7%,三类海水为14.1%,四类和劣四类海水为23.2%。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与上年相比,胶州湾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25.0%,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20.0%以上。* 我国的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与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海湾、入海河口处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入海污染物中来自陆上的占80%以上;*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区中,近岸海域石油类污染普遍严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和底质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1990年,在中国沿岸海域从南到北相继发生赤潮34起,为1961-1980年平均值的30倍;
*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沿岸、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滩涂大片荒废,海水养殖污染损害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几亿元;
*近岸海域以有机物污染和石油类污染为主要类型的污染有加重趋势,沿海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加速海洋环境污染由沿海城市毗连海域向沿海农村近岸海域扩散;
* 中国近海长期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致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种群生态衰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休养生息,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将难以恢复其再生增殖能力;
* 南海的珊瑚礁和红树林近年来被开采砍伐,不仅破坏了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使红树林和珊瑚礁鱼类失去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种群也在消退;
* 若对江豚、海豹、海龟及玳瑁等珍稀动物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它们有在中国近海逐渐消退的危险。
二.空气污染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全国471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3.6%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79.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15.5%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1.7%的城市劣于三级标准。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为73.5%,较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494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49个,占50.4%,酸雨程度严重或较重(降水年均pH值<5.0)的城市有107个,占21.6%,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土地资源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85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5;
*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占用耕地上升;
* 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 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在继续吞噬大量耕地。目前全国受盐碱化威胁的耕地
约有1亿亩,受沙漠化威胁的农田近6千万亩;
* 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氮磷钾含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坏造成的;
* 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达1亿多亩。被重金属镉污染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
* 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加大,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害虫天敌和有益动物;
* 由于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后不加回收,废膜已成为我国新的土壤污染物。草原资源
* 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然而,由于风蚀沙化、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轻管理等,致使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面积达9千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平均产草量下降了30%-50%。中国百亩草地产肉量只25.5公斤,产奶26•8公斤,毛3公斤,仅为相同气候带下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
* 预计到2000年,草原牧草产量可能比目前下降30%。
三.噪音污染
* 我国噪声污染较严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
*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分贝,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化学辐射污染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五.生态环境问题
全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有所改善,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 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被子植物24500多种,裸子植物236种,苔藓植物约2000种,蕨类植物2600余种,植物药材4773种,淀粉原料植物300种,纤维原料植物500种,油脂植物800种,香料植物350种,已开发利用的真菌800种。我国特有的植物约有200个属(万余种〕。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台湾松、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 中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谷子、黄麻等20余种作物起源于中国。中国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野核桃、野板栗、野荔枝、野龙眼、野杨梅、野生稻、野生大麦、野生大豆、野生茶叶、野苹果等,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5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 * 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脊椎动物4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以上,其中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种、鸟类1186种、兽类500种、鱼类2200余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13%、5%、7%、10%。昆虫约10万种;
* 中国有鹤类9种、雁鸭类46种、食肉类54种、雉类276种、灵长类190种;
*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
*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许多重要药材如野人参、野天麻等濒临灭绝。《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
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又面临绝灭的危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75种,其中一级96种,二级161种。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属于我国100多种珍稀动物之列; * 全国自然保护区763多处,珍稀濒危动物人工繁殖场106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7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618.4万ha,占国土面积的6.8%。
2.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13%,居世界第121位;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9; * 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四十年中由1300多万亩减至367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26%降至7.2%。由于大量垦荒,种植橡胶等,热带雨林被砍伐面积达500多万亩,其中利用292亩,200万亩被沦为不毛之地;
* 我国宝贵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
* 占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 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在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第二篇: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 小片治理,大片加重; 上游流失,下游淤积; 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 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区”,占地多达1100万亩。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2.82亩下降到1995年的1.18亩。人口、耕地的逆向发展,一方面形成中国农业极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极低的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对相对贫乏、潜力有限的耕地资源造成持久的压力。因而带来对土地的掠夺性索取,重用轻养,过分消耕地力,造成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4)森林资源不容乐观
中国历史上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经历代的砍伐破坏,中国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林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1984— 1988),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5万公顷,覆盖率12.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为31.1%); 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14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 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我国森林的大量砍伐与农村能源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以非商品能源(薪柴、结杆)为主。全国每年消费的3亿多立方米木材中,约有1/3用于烧柴,仍不能满足农村基本生活用能的需求。因此,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否则为满足基本需求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的现象将会停止。
森林是维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发展的生态屏障,具有改变和调节局地小气候,防风固沙,保存物种等多项生态功能。而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将使其生态功能减弱,进而引起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的加剧,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
5)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可利用面积43亿亩,其中北方草地33亿亩; 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不足4亩,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天然草地的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的生产力较低,其中,中质低产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近1/4,段质低产草地21.3%,并且存在着退化、沙化和盐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对草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50年代以来,国家对草场畜牧业投入甚少,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是发展趋势,草原严重退化面积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且以每年130万公倾的速度退化,全国平均产草量80年代比60年代下降了30— 50%。此外鼠虫害肆虐草原,牧草损失严重。对草地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以及盲目开垦,不仅使草地生态退化难以逆转,还严重影响起畜牧业的发展。
6)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陆栖脊椎动物超过2300种,生物多样性具世界第八位。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等,使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减少,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 20%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10— 15%的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标志,它具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含义。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的关系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成为未来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就保存了其生存的环境。
7)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忆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年均河川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人均径流昨不足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国水资源的82%集中在耕地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对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影响很大,短期内难以缓解。
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1000万吨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供水矛盾突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 在农村,每年因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的灌溉次数,受旱面积2000万公顷,造成粮食减产,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我国一方面水短缺,另一方面浪费严重,占农业用水绝大部分的灌溉用水的效率一般只有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高出发展国家几倍到几十倍。同时,水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水资源的紧缺。今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限制因子。
8)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损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旱涝灾害威胁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历史上平均每两年发生较大旱涝灾害各一次。1949年以后,我国灾害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危害加重,这与人类各种不合格开发活动导致自然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2、环境污染问题
1)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
1978年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数量增长了十倍多。与此同时,不少乡镇工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合理应用与环境保护,造成农业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由点到面,迅速蔓延。
由于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与农业生态系统联系密切的特点,且大多采用城市淘汰的落后技术或从事污染密集型行业粗放经营,对农村环境破坏显著,局部地区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最新的乡镇工业污染调查显示,1995年全为乡镇工业污染源121.6万个,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多,其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法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全国的44.3%、23.9%、50.3%和89%,其发展趋势之迅猛、影响面之大、后果之严重、治理难度之大,已使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 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品的使用是我国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所造成的农业自身污染在我国农业环境总体影响中已占相当比例。
3)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城市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工业、人口、污染物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城市供水能力、绿化面积水处理能力等成倍增长,但相对于城市发展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不论是绿地覆盖率,还是“ 三废” 处理能力,水平都很低,城市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整体情况没有改善,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发展。
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展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城市地成水污染严重普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法和酸雨危害最重,污染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其特点是北方重于南方,冬春季重于夏秋季,大中城市重于小城镇。废气、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逐年增加,一些特大城市中,氮氧化物开始成为首要污染物,在煤烟型污染上又迭加上石油型污染,城市汽车的快速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估计随着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污染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日美术界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下。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6.4亿吨,比1981年增长了71%,综合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历年积存量为66.4亿吨,人均5.5吨,土地约5.54万公顷。我国排放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处置,不断增长的有毒在害废弃物,将成为替在危险。
上述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问题,形成了中国顺利进入下世纪乃至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巨大障碍,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必须把治理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基本内容。
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既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另外,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等;但更多的原因还来自于环保责任的缺席。
在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从而,为了吸引资金特别是外资,不惜牺牲环境,把各种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统统照单全收。从环保责任来说,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虽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可面对淮河上百公里污染团等环保事件,至今并未见到有哪位市长、县长主动承担责任。这与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追究相距甚远。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影响,已经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并引发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此而言,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法律和政治问题。
正是出于对环境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在本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环境保护置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地步,做到两者同步进行。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显示了政府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意志和决心。
但正确的理念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首先,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其次,落实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在相关的法规中做出明确的细则规定,从而使法律责任的追究成为可能。
还应看到,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是紧紧关联在一起的。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特点,是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转移。所以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大部分地区,并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贫穷的西部和广大的农村,这些地区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导致贫穷和污染交合的恶性循环。要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就必须有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有关统计表明,中国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质堪忧,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可以说,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但从“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环境指标却未能如期完成来看,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远远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细化落实已有的环保法规。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开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但现行的环境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探讨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的特殊性,并对当今的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 环境法治 环境问题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其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有差异,相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是第一类环境问题,而“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产生的有害影响的现象”(2)是第二类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所要阐述的环境问题也即第二类环境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作一下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通通给破坏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是,今天也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正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如大家都知道的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渗漏事件和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放射性泄漏事件,这两起事件到现在让人想起来都还有某种恐惧的感觉。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3)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倔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从这样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笔者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4)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这是用不着忌讳的。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5)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二、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笔者就对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即对我国环境问题作几点法治化的思考: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强化、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一)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环境法在立法上升也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然而我国的立法长期忽略了这一方面,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环境总局负责人在谈到西部环保工作时强调,“一定按照江总书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并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力争实现西部环境事业的跨越发展。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是地方立法的依据,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地方环境立法是享有立法的地方权力机关和相应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法规,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本地环境保护事务的保证措施。地方环境立法必须坚强化环境管理,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的指导思想,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以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为环境保护立法的重点,具体说来,有如下原则:①建立大环境立法体系的原则,如前所述,国家环境立法存在着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与此对应地方环境立法中也存在着侧重污染防治立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实际工作中重污染防治而轻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环保工作缺乏全局性考虑。坚持大环境的立法原则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等规范组成一种标本兼治的大环境体系,②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谁污染谁治理,这本来就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宁愿被罚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现象。因此,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已刻不容缓,这应该说也是权利义务原则在环保法中的体现。③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各地方的污染状况不同,环保的具体任务也不尽一样,这就要求地方立法以本地事实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结合。同时,由于总结性立法往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而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地方立法应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
(二)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但是应当如何改进执法与司法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其中。其次,生态保育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这要取决于民法物权的完善,与取决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等各种因素。再次,建立起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现行环境侵权诉讼是由民法通则规定的,由于环境侵权的受害民众较广,在诉讼中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利于共同诉讼人的共同求偿,而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克服此弊端,并且在当今我国公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实施此举不失为良策。
最后,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笔者认为,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末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仅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激化矛盾,为环境法治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态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法律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可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行政机关的监督以环境监理为核心,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监理机构,旨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各政党的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出现,但我国舆论监督制度程度很低,因而总体上作用很有限。
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监督职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环境监督领域这块基本上是空白。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再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取决于公众环境意识,其次取决于制度的保证,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基本上只具雏形,缺少操作性规范,力度亦很有限。
(四)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
这里,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民主与自由深入人心,法治现代化道路已达三百年之久,而中国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现代法律并非本土产物,对法律总持一种排斥态度,尤其是环保法,历史上只有破坏环境与自由,而无保护环境的传统。同时在公有制条件下,自然资源权比较抽象,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处位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由此,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五)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资源等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主要方面,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这些财产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也就是共有制度,这种所有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是所有权是相分离的,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使用人“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6)但使用人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逃避这种义务。当然,当前我国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但外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的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行为。由于此时行为人的贡献多而获益少,其产生的动力就会不足。相反,负外部性就会导致个人的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而导致将成本的转嫁社会或他人,例如通过损人利已或损公肥私等手段。正因为这种外部性对行为人的影响。实际中行为人往往会置社会利益于不顾而追求个人利益。例如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与“封山育林政策”这显然会减少农民与林木工人的收入,而政府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补偿他们的损失。所以,许多地方盗伐、乱伐现象就屡禁不止。
但是,如给与私人更长的承包期,“私人的物品往往受到最大可能的保护”。(7)从这种观点出发,中国人往往有珍惜自己财产的传统,相信人们会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最大的保护。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改革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模式就是很值得思考了。
三、简短的小结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而泱泱大国,法治先行,时代赋予我们的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第三篇: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在人类参与和干预下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辩证发展的新阶段。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人类必须要在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生产和活动。当人类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是在环境所能容忍,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必须要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人类必将收到环境的惩罚。
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生产工艺迅速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随着百年来的高速发展,世界如今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9.海洋污染
10.城市垃圾污染。
(二)、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如此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刚刚提到的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在中国无一不存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工厂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高高的烟囱连续不断的冒出各种颜色的废气;早晨起来晨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山西地区盛产煤矿采煤业发达,由于采煤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将这些颗粒物质吸入到肺里可以想象其严重后果。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在这五类水中第一类最好会珍贵第五类最差,只有前三类水可以与人体直接接触。而实际上后两类以及更加差的劣五类占我国所有水体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全国有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2)、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问题还未解决,各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大气SO2及颗粒物污染,水体有机污染等老问题想来人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开始凸显。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发生共同治理使得环境问题愈发的复杂,治理所需要的时间愈发的长,治理的难度愈发的大了。(3)、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森林草地退化,生态系统失衡。长江中下游通江大湖有22个在20世纪50年代初面积有1.7万Km ,80年代只有6605 Km2。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水体生态鱼类也大量的死亡。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异常严重北京每年春天严重的沙尘暴就是证据。(4)、环境高风险期提前到来
传统生产模式未发生变化,粗放生产使得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劳动生产率是发达国家的1/3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二成,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计效应,中国环境高风险期已经提前到来。(5)、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多人夭折,40万人染病。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一半以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山西全省城市几乎全不达标。与此同时,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国土面积一半都将被酸雨覆盖,八成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中。据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七成跟环境污染有关。
(6)、全球和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压力不断加大 地球是一个循环的整体,环境问题不会是一国的问题,环境污染与破坏也不会只是影响一个国家。中国的酸雨沙尘暴问题对日本和韩国存在影响,野生动物越境保护涉及到了蒙古国,黄河污染涉及到韩国等等。另外中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可以说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责任很大压力很大。
2三、引起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在这里我想将所有原因归为两类即思想原因和实践原因
(一)环境问题的理论根源
(1)、人们价值取向的偏离,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自身利益。一方面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认识狭隘,相当一部分人只看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看不到它的其他价值。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大举的向自然进攻,高新科技的力量给人们与天斗、与地斗的砝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观念中存在很强的私有性,过分追求自我利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缺乏整体意识和长远意识“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2)、环境意识的缺失
我国人民环境意识缺失,很多人不知道“世界环境日”这回事,大多数人环保知识很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而且我国城乡居民环保行为消极,对有关环保的公益活动表现冷淡。在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大部分人将自己的食品袋,果皮垃圾等随手扔掉货仍在街角不显眼的地方。(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对于环境的研究有很多,环境科学也在迅速的发展,研究所产生的思想很先进、很成熟却曲高和寡难以成为大众的意识和习惯。
(二)、环境问题的实践原因(1)、人口增长及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中国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 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十四亿。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很大的数目除以十四亿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这句话点明了中国各种问题的根本。(2)、经济高速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污染行业依然在发展,经济调整、技术改造和主要污染物的削减还需较长时间。(3)、城乡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过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使得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事环境恶劣。垃圾如山无法处理,空气污染让人无法呼吸等。另一方面当环保意识逐渐开始觉醒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开始将工厂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边缘地带,郊区甚至落后地区,同时也将污染转移到了这些地区。这只能使得到最后再没有一方净土了
(4)、政府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其应当的作用
在环境问题上政府对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干部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府对企业监管不力等都会影响环境质量。政府各部门为了多出政绩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下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理论上着手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试想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如果人人都能够树立可持续的思想,人人都将关注生存环境放在第一位。那么怎么还会有这么都的环境问题。不过道理虽如此但要想实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如今可以做得只有积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不论城乡,不论文化层面。(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而且这种转变不仅仅要在大型的企业中实现,还应当在最广大的农民中实现。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境保护。我们说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但同时科技进步也会让人类保护环境,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能力越来越强。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使用新能源,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洁净发展道路都需要科技的支持。并且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是被限制在实验室中,大量的应用才是科技有意义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很是严重,但是政府对其相当关注,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宣传活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科学业内人士也在不断的努力中。近几年来中国环境相较90年代还是有了明显的改善。我相信在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自己从我做起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将环境保护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聂火云,杨学龙.《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与理论根源探析》.2009.3 [3] 徐椿梁,闫勇.《“人类中心主意”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4]王锦.《中国环境破坏之特点及原因分析》
[5] 潘敏.《从全国人大会议的关注程度看当前的环境问题》
第四篇: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广告业个年轻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广告业现状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和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就我国广告业现状及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
广告是一个企业产品的外在形象,旨在宣传企业或者政府等的形象、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国民对某个广告已经产生反感,那么他就不会去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这个企业就难以生存。因此,广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的广告业与国外广告业相比,在广告理念、广告运作、广告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随着合资广告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出现,广告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中小广告公司将会受到冲击。
从2000 年经济回升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到 2009 年,中国经济连续9年快速平稳运行,国民经济良好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总体来看,经历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恢复期和 90 年代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00 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度成长的新时期,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由低起点高速度向高起点低速度迈进,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行业的平均利润趋向稳定。具体来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广告业在中国这片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早已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上下总体消费需求量名列世界前茅,需求样式也较别国多。人口多,需求多,市场大,这使得中国广告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广告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广告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广告业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广告管理上,政府和相关协会和其他有关民间组织担当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者,履行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职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像《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专门培养广告业专门人才的高校、开设了相关广告学课程,广告业内部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自律标准规范。§广告社会监督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实施的程序。而受众在广告业监督问题上也有了较大的觉醒,对广告业以及广告都有了较前期更加清晰地认识,百姓的维权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广告经营管理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广告代理制,并成立了许多广告代理公司,并在新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时,中国广告业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广告业务运作流程。
§广告媒介运用上,中国广告业已经结合了科技的因素,全面运用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手机、广播、报纸和宣传页等等各种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广告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中国广告业也不例外,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仍旧存在的不足依旧不可令人忽视,甚至应该要重视或者当心。具体来说,我国广告业的主要问题如下:
◆ 经济问题
§中国广告市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虽然今年来我国广告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其营业额仍然较低,尤其是平均经营额仍然偏少,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在南北、东西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传媒与广告公司的博弈中,广告公司仍然处于弱势。我国的广告公司大多数是非国有的,而我国的传媒却大多数属于国有的。双方在争夺市场等一系列竞争中,广告公司仍旧处于被“欺压”的弱势,利润分割上,广告公司依旧是“被宰割”的一方。
§广告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拥有综合实力的广告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不少有实力的大企业把广告业作为企业内的子公司来扶持,以解决职工子女和企业闲散人才的安置问题,这类企业办的广告公司在谋求业务信息、吸引高级人才、综合市场调研和产品品牌策划能力等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广告公司,但却瓜分了原本要流向专业公司的广告业务量。
§广告主广告费的投放还未完全走向理性,是社会对广告业认识还需提高,对广告公司的角色作用和劳动成果缺乏理解和尊重。广告是一种企业的竞争行为,只有不断挑战市场竞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管理、经营和制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有高校培养广告业人才,但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总容易把人才染成其他角色,要么经营不善,要么管理不妥,要么自律不足,还有就是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使得广告业人才队伍显得较为缺乏。
§广告公司内部问题。我国的广告公司高度分散于弱小、非专业化和泛化问题严重,使得广告公司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这也严重影响着广告公司的对外竞争力。
◆ 社会问题
§广告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就我国广告审查制度来说,因经营单位集经营与审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导致虚假广告现象严重。同时,广告市场也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存在权钱、关系网、性等方面的恶性因素的影响。
§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盲区。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积极是一些比较原则的宽泛的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细化规定。同时违法处罚的力度不够重,对违法广告广告主、发布单位、制作单位、代言人等都没有一个较为相对有区别的严厉查处,使得虚假广告等屡禁不止。再者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落后与现实的需要。
§行业自律存在不足:广告业自律组织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自律规则偏少,不够健全,而已有的一些规则又太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广告活动中各行为主体汗液自律意识淡薄。
§广告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科普、普法、普教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够,许多人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一些违法侵权广告置之不理。
◆ 道德伦理问题
§国内一些企业为推销其产品,人为的夸大广告,运用主观的、夸大的言语赞扬有待销售的产品,而且用词往往是模糊的和笼统的,没有指出任何具体事实。通过夸张性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诱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由此可见,广告的原罪性,也触及到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在广告促销时,部分销售者会做一些欺诈性质产品承诺,不管是明确的还是隐晦的,确实虚假并且有可能欺骗或误导理智的人们时,该承诺被认定为具有欺骗性。通过偷换概念、部分公开、小字修正等手法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信以为真,从而购买其产品。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产品的知情权。同时,使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感日趋减弱,不利广告业的长远发展。
§以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让读者将广告误认为新闻,借助新闻及时客观的特点为产品做宣传。混淆视听,瞒天过海,广告新闻宣传产品,看似无可厚非,就其本质仍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便会产生道德问题。商品的名称、包装等方面采用了一些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如“他妈的”酸梅汤、“成都建仁药方”等名称,及一些性诉求的广告,均为单纯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而不择手段,内容制作得极为低俗,甚至不堪入目,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广告促销回扣也会影响到社会伦理产生影响。企业的责任在于将商品或服务或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客户和消费者,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将会误导用户的购买决策,因而是不道德的。不仅如此,如果在促销的过程中使用了回扣等不道德的手段,同样会恶化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而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正所谓“有病就要治”,广告不仅是一种经营行为 ,也是一种艺术行为和社会行为,我们期待着中国广告能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多出一些有创新和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广告作品。
第五篇: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姓名:石珍
摘 要: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棉花贸易国。本文通过对我国棉花进出口现状着手,介绍了我国棉花进出口的现状,我国棉花进口不断增加,扩大棉花贸易逆差。同时文章重点从棉花价格、棉花生产方式、棉花流通环节、棉花市场机制与棉花期货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棉花进出口劣势大于优势,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文章针对上述方面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棉花;进出口;优劣势
一、国内棉花进出口贸易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陈阵、苏振东、王小红(2011)根据美国农业统计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棉花价格波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而国内棉花价格却对国际棉花价格缺乏影响力,我国缺乏对国际棉花价格的定价权。并提出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力度,完善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棉花市场定价权。[1]
宋聚国、刘艺卓(2011)通过构建评估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并采用GTAP型模拟了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明显下降,进口依存度显著上升,在棉花种植比较收益提升的情况下有较大增长潜力,提高棉花配额外关税税率将显著减少棉花进口并有利于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将棉花收储对象由皮棉改为籽棉、提高棉花竞争力、提高进口配额关税和强化多双边贸易谈判等政策建议。[2]
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2012)通过对中国、美国和印度的研究,运用贸易规模指标和价格竞争力指标,分析了棉花主产国的贸易竞争力。认为美国和印度具有吉祥的规模竞争力,中国的价格优势在入世后消失;与美国和因素相比,中国棉花价格竞争力以出口份额较少的废棉与梳理棉来支撑。最后提出应该发展产业内贸易来提高棉花贸易竞争力的建议。[3]
王晓轩、李海燕(2013)通过定量对比和变化趋势分析关税配额对中国棉花和贸易的影响,找出棉花关税配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棉花配额作为一种短期的过渡政策可以采用,但是希望把棉花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去考虑;同时,棉花进口使用一种普通关税更为简便合理。[4]
张艳娜、吴萍萍(2013)首先从我国棉花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生产效率、线上比较优势指数额等国际贸易的指数对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我国棉花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政府应当遏制当前棉花产业下滑势头,稳定棉花生产与市场供应,稳定价格,避免产业出现大起大落。[5]
张淑荣、兰德平(2012)根据1990~2009年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棉花进出口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测算出棉花主产国和主消费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国际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表明入世前我国棉花进出口规模较小,入世后我国威棉花净进口大国,进口来源集中且较稳定;我国棉花几乎不具有国际竞争力。[6]
刘怡、黄日明(2010)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进出口价格比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提供棉花单产和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同时,提出应完善棉花市场体系。[7]
祝宏辉、岳会(2012)根据各贸易竞争指标的测算,进一步表明我国棉花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呈下降趋势。建议通过调整我国棉花贸易供求布局、加强优质棉花品种培育、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实施棉花补贴政策等措施,提升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8]
刘涵(2011)从中国棉花进口量、进口价格、贸易方式及进口国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中国棉花进口的基本格局,并总结出棉花进口格局的特点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且对棉花进口的依赖性不断加强;滑准税政策有效地调节了进口面价,是棉花进口的重要工具;我国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加强;棉花进口贸易方式与国内纺织业形式紧密相关。[9]
李鹏飞(2012)实证表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小于美国的卖方国际市场势力。较高的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的美棉市场份额和国内涉棉企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不利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构建。提出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增加本国棉花供给,降低对美棉的剩余需求;实现棉花进口来源国和渠道多元化;建立价格联盟,提高国内涉棉企业的市场集中度。[10]
曹守峰(2011)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相关棉花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均具有较强的棉花生产能力;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在中亚五国
[11]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棉花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而中亚五国贸易竞争优势下降。
二、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棉花贸易国。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生产的特点为多劳动力投入,且投入产出高,为农村就业和缓解农村贫困做出贡献。入世后,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收到大量低价棉花进口严重冲击,导致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大,影响棉花产业与棉农的正常发展。
(一)我国棉花进出口状况
近年来,中国棉花贸易进口大幅增加,出口不断萎缩,棉花贸易逆差呈不断扩大趋势。2000—2001年,中国棉花进口月6万吨,到2006年猛增至364.3万吨。2006年以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降低至最低点15.3万吨,2010年又恢复至283.9万吨,同比增长85.92%。2011年呈继续增长趋势。棉花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相对于棉花进口量而言,中国棉花出口在这一时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进口量高涨和出口减少,导致中国棉花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贸易逆差额从2000年的2.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3.93亿美元,增加了41倍。
表1 2001—2009年棉花进出口量占产量之比重
进口量(万t)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1.7 71.9 199.1 166.4 411.0 228.2 244.6 123.0 250.4
产量(万t)527.2 555.7 590.3 605.6 651.8 690.1 779.7 782.5 675.7
消费量(万t)582.3 659.8 674.3 871.5 1032.0 1166.7 1111.6 918.2 1045.0
进口量/产进口量/消量(%)2.21 12.94 33.71 27.41 63.06 33.04 31.29 15.71 37.05
费量(%)2.00 10.90 29.51 19.05 39.83 19.54 21.95 13.39 23.96 数据来源:中国改革,中国棉花信息网站。
(二)我国棉花缺口状况
2005年我国棉花需求量为950万吨,缺口大约为40%,到2009年中国的棉花消费量为900万吨左右,缺口大约为200万吨。这表明,我国棉花需求缺口大,国内棉花生产难以满足巨大缺口的需求。同时,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约7592万亩,比2008年减少了1000万亩,减幅在10%以上。棉地的减少,也是我国棉花缺口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棉花进出口区域特征
我国棉花的主要进口国特征:(1)我国棉花进口地理集中度很高,近年来有分散趋势。2001~2010年中国前五大棉花进口来源地为美国、印度、非洲的布基纳法索、贝宁、马里及喀麦隆等。其中美国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60.34%下降到2010年的35.56%,而印度从2004年的2.31%上升到2010年的30.57%。非洲作为进口来源地的集中度上升。(2)美国始终是我国棉花进出口的最大贸易伙伴。(3)我国棉花主要进口来源国稳定,2005年至今,美国、印度及乌兹别克斯坦始终是我国三大主要进口来源国。
我国棉花的主要出口国或地区特征:中国出口棉花目的地主要为韩国、印尼、中国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这些地方耕地面积有限,冰狩气候条件制约,不适宜种植棉花,成为我国较为稳定的棉花出口贸易伙伴。(2)近年来在各出口国和地区所占份额上呈现比较大的波动。
三、我国棉花产业进出口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历史优势。我国种植棉花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集中且广泛。我国棉花种植划分为三大区域: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棉花产量约占全国20%。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 棉花产量约占全国40%。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产量约占全国的40%。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新疆棉花多年来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等方面都居全国首位。
2.品质优势。我国棉花水平品质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突出的优点是杂质含量少,短绒率低,可满足纺32-40支纱的需要。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纤维长度长,比强度高,但纤维偏粗;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指标间比较协调;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色泽好,长度在29毫米以上,主体马克隆值级达A级,但比强度低。3.需求优势。我国棉花消费需求持续增强。入世后,我国棉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棉花的需求量随之大幅增长。我国棉花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一直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证明我国棉花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对于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
(二)劣势
1.价格劣势。我国棉花生产方式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我国棉花价格高于进口棉花价格,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不强。2.规模劣势。我国有约3000多万户农民从事棉花生产。以1990-2001年统计为例,年均植棉7598万亩(2009年我国棉花棉花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户均不足3亩。而美国家庭农场的棉花种植规模约2000亩。我国有棉花收购轧花企业12000多家,棉花加工能力已经突破2000万吨。以2001年收购棉花475万吨为例,平均每个企业收购轧花量只有0.06万吨。而美国常年棉花产量400多万吨左右,却只有100多家轧花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加工4万多吨,是我国的66倍。
3.流通环节不畅通。棉花企业的经营观念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搜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在经营上仍旧沿续过去一买一卖、坐等涨价的老模式,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的新营销手段。受技术设施条件的限制,我国棉花流通企业还存在物流设施差、规模小、物流组织不合理的问题,降低了棉花流通的组织化水平,影响了棉花市场的流通效率。
4.棉花期货作用不显著。期货市场参与程度远远不够,棉农、棉花贸易企业、棉花加工业等市场主体仍大多延续着传统的定价方式,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强。同时,我国期货市场开放程度低,与国际棉花期货市场相比处于落后地位。5.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受到政府棉花政策的营销。为了维护国内棉花价格稳定,我国采取数量调控的方法。比如,“涨抛跌进”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临时性的,不利于我国棉花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
6.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我国对棉花的支持政策主要表现在良种培育、良种种植补贴、推广生产技术支持、仅向规模较大企业提供棉花收购贷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额补贴相差甚远,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小差距。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美国棉花生产者共得到124.7亿美元的补贴,而同期美国棉花的产值是139.4亿美元。(补贴占整个产值的89.5%)。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建立了棉花最低支持价格,并通过印度棉花公司资助棉花发展项目。巴基斯坦建立了棉花保护价格;墨西哥1994年实施了扶农计划,对种植三年以上的棉农每公顷补贴73美元,植保卫生补贴129美元。
四、我国棉花产业进出口发展的应对策略
1.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效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增强国际价格竞争力。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加大对棉花生产的基础设施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努力转变规模小、分散化的棉花生产方式,促进棉花产业向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并且应根据棉花生产地的地理因素,进行专门化的生产,形成产业特色,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效率。最终增强棉花国际价格竞争力。
2.增加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减少进口。我国棉花近年来,由于异性纤维问题严重,我国存在大量的库存棉花问题。我国应该从国内市场开始,重点解决异性纤维问题,增加棉纺织企业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减少棉花的进口量。
3.帮助棉花市场经济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运用互联网,可以最快、无障碍的方式了解全球棉花需求、供给、价格的信息,掌握棉花市场动态。
4.建立专业化、标准化、全国化的棉花组织,来实行“企业+棉花组织+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专业化的棉花组织,来架起企业与农户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棉花组织想企业和农户提供棉花供给与需求信息。同时,棉花组织,可以帮助农户去了解目前国际棉花形势。
5.强化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发现功能。政府应鼓励棉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棉花气话市场交易,通过淘气保值等操作较低棉花市场的价格风险。另外,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选择适当的时机进一步开放我国期货市场。6.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主要由市场配置棉花资源。让棉花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与政府共同参与棉花资源的配置,其中前者居支配和基础地位,后者则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起导向作用。棉花的供求和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不直接干预棉花市场,而是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质量控制制度等来实施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陈阵.苏振东.王小红.对我国棉花国际定价权缺失的研究[J].财经市场2011:60-61.[2]宋聚国.刘艺卓.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05):91-97 [3]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棉花主产国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中国、美国和印度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08):44-46.[4]王晓轩.李海燕.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4):93-95.[5]张艳娜.吴萍萍.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66-68.[6]张淑荣.兰德平.我国棉花进出口发展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3):57-63.[7]柳怡.黄日明.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2.[8]祝宏辉.岳会.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棉花,2012,39(7):1-4.[9]刘涵.中国棉花进口格局与展望[J].农业贸易展望,2011(04):39-43.[10]李鹏飞.中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研究[J].2012(9):52-56.[11]曹守峰.中国与中亚五国棉花生产与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棉花,2011,38(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