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19-05-14 02:5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

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

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近两年,我校进行了“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每天早读前的二十分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书声在校园里回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因此神”的重任。让学生在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翱翔,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创新。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感受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师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师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教学策略,构建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文化著作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与艺术趣味,发展个性,丰富精神。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对象

七年级(1)、(2)班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实施“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活动,积淀传统文化,吸收经典营养。

①落实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每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分阶段安排:第一轮:背诵一首古典诗文,第二轮:讲解一句古代名言警句,第三轮:讲读一个中华传统名人故事。

②每周利用一节晚自习的时间开展一次古诗文的鉴赏活动,交一篇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

③每月办一期以“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为主题黑板报。

④建立“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的学生成绩档案,将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记入档案。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过在教室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等方式,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空间文化氛围。

②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创设良好导入情景。

③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创设身临其境的影像情景。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篇。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①创设情景: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美读与品读相结合。

③提出问题: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④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工具书,在教师的点拨下,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⑤课外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日(如水族的瓜节、苗族的吃新节、瑶族的盘王节等)、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特产文化、服饰文化等。

③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如苗族蜡染)。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相信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能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良好的人文素质也一定会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小结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小结

陈娅英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期要实现的结果,也是一堂课的灵魂和重心,它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等因素,在课案中设计的预期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都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似乎是教学实施中必然要实现的结果。因此,课案设计的优劣取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又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所以教学目标是指挥棒,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课堂的师生互动而偏离甚至违背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大胆质疑、论讨和交流的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质疑以下两点:第一,课堂教学目标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呢?第二,紧扣教案的教学是否就是成功的呢?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过于刚性的要求,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大胆质疑,教师与学生的地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所谓师生互动只停留在互问互答或指向性启发、诱导的表面,对于学生有创造性的答案因为事先缺乏全面的准备而一带而过,学生大脑里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因为教师缺乏鼓励和诱导而昙花一现,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实则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没有起到喷氧和助燃的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有其必然性,但也不能忽略具体教学过程中偶然性。善于驾驭课堂、引导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学生中间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因势利导,不断延伸、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由学生脑海中闪现的一道光环,引发一场知识的裂变和整合,这样的课堂表面平静如水,实际上在学生脑海中掀起了一场知识的大爆炸,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思考的喜悦和求知的快乐。

一、语文教学生成的必然性及几组关系

1、教学生成是教学活动的必然。

(1)课堂教学的运动性和互动性决定了课堂生成的必然性

●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师生双主体互动的行进过程。

●教学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维度:

一是从纵向看,教学是一个运动过程;

二是从横向看,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平台。

(2)课堂生成彰显着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活力。

2、学生生成与教师生成学生生成:侧重内容生成。

三个相关因素——学前经验、参与状态、教师促进。

教师生成:教学内容生成和教学形式生

成——教学调整。

3、结论生成与问题生成。

两种不同的生成形式

两种形式的有机转化

4、语言生成与情态生成。

重要的和常见的是语言生成;

不能忽视学生动作和表情的生成。

5、预期生成与突发生成预期生成:教师预设时能够大致判断并

且有所预期的生成。教师已有促进设计和框架性猜测与准备。

突发生成: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突然发

生的、完全没有预料没有准备的生成。

冷静机智地处理,实事求是地处理。

6、课堂生成与教师素质。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

●预期生成要求教师有准确的教学判断能力和搭建生成平台的功夫。

●突发生成要求教师能够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二、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1、培养学生的自主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课堂生成的习惯。

●从文本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思想、独立人格、勇敢精神、探究意识。

●三种眼光读文本:同情的眼光——使人善良;

欣赏的眼光——使人快乐;

批判的眼光——使人敏锐。

新生己见与质疑定见

新生己见——角度新见;补充新见;联想新见

质疑定见——质疑经典;质疑无疑;质疑编者

2、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成需要和生成结果。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中化教师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地位,尊重生成需要,信任生成能力,尊重生成结果。

3、实现预设民主,确保生成自由。

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允许生成,支持生成——课堂既是神圣的,又是世俗的,平民化的。

4、研究文本和学情,铺垫教学预设;科学预设,促进教学生成。

文本研究和学情研究是教学预设的基础和前提。

文本研究和学情研究的重要性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教学预设和教学实施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文本研究和学情研究中找到原因。教学情境的科学预设,可以催生教学生成。

5、重视预设弹性,创造生成空间。(教学节奏、时间)

内容弹性:留有余地,不可穷尽。

节奏弹性:教学环节可以调整,教学时间可以伸缩。

6、加强互动力度,刺激高质量生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

真诚的,广泛的,深入的。

平等交流式的而不是问答式的。

7、避开两个误区,实现有效教学。

过度预设与不足预设

庸俗生成与无效生成●在有效教学的旗帜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统一。

●教师处理学生课堂生成的三种方式:利用,改造,舍弃。

利用——直接取作教学资源。

改造——增删,重组,提抑。

舍弃——放弃无效生成。

8、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让生成因预设而闪光。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白砂中心小学语文“深入研读教材,构建有效课堂”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因此,过去曾经叫响过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等提法并没有过时。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睁大眼睛,密切关注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效率,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走“轻负高效”之路。

2、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塑造修改的一个载体。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教材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上课时必然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三维目标”也就无所依附。

3、由于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以及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知识体系的非明晰性等特点,语文课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有的脱离文本,转移目标,内容庞杂,操作随意,使得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减少语文课无效的或低效的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自我觉察水平。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拟达到“三个提高”: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强化目标(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一课书至一节课的目标)意识,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教活动,使课堂上的“劳动付出”与教学目标规定的“达标”效果成正比。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觉察、自我矫正能力,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劳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收获、有进步和提高,是衡量有效课堂的标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语)。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深入研读教材,构建有效课堂”总课题指导下,拟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如下

专题即子课题研究:

1、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2、把握语文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3、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体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进行知识点的训练;

5、挖掘教材文本的细节,展开合理的想象;

6、联系课后作业,落实能力的训练和作业的设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

2.发展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有效功能,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3.开放性原则。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年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开放的,要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留有一定的空间,搞好自我反思,不搞“一刀切”和硬性规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提倡听常规课。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要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提倡开展“同课研究”(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先开展集体研究或集体备课,然后各人按照自己的思路、风格参加学校举办的“同课擂台赛”,同科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约翰·埃里奥特)。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对我们来说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即常态课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程序

(一)研究步骤,时间规划。

本项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009年10月——2012年6月)

1.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6月)

主要工作:制定课题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专题理论学习。

2.实验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2年4月)

课题实验开题活动;阶段性小结。

3.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各实验学校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根据本校实情申请结题鉴定;县教研室进行结题鉴定,编辑优秀论文专集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

1.本课题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与实验。

2.本课题研究纳入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教科研计划管理,由专(兼)职小语教研员负责全程指导。为确保本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学校除积极有效地依据方案有序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外,原则上至少每学期应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有记载、有报道);县课题组每学年组织一次“有效课堂教学”交流或研讨活动。

七、研究成果及形式。

论文集、汇报课、师生成果展示。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严龙辉林晓峰

主持人:袁东生

主要成员:曹勇珍温耀兴吴美香张德财郭福才严红梅袁茶凤刘福昌袁宝英黄晓梅

九、经费预算与设备要求。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经费有保障,政策有倾斜,能为课题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教师积极参与。我校语文教师配置齐全,有多名教师参加过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大部分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是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

3、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能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硬件支持

白砂中心小学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总结

五重安乡成教 胡少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因素,进行有效地设置、调整、整合,转变一些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减轻学生负担,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

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就是指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教师、学生、借课程载体的双向交流,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

四、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经验总结法和观察法等为辅,结合日常工作有序地

进行。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9月)

1、搜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制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1、按方案制订实施细则,开展研究。

2、在研究过程中与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并注意研究活动的总结分析,积累过程性材料,定期进行阶段性小

结。

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将产生教师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有形

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12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

1、深入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要改革教学方法,需要教育者首先转变原有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教学思想和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进行课题实验的前提。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才能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从而进一步明确“自主探究”的实验意义,并自觉地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3、加强教学研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高课题教研实效,认真备课,做到“胸中有书、心中有生、手中有法”,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体现“四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会学

为宗旨)。

3、注意交流,及时总结提高。

实施课题实验,需要不断以全新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作指导,这就决定了课题实验不能孤立、封闭地进行,需要对外交流、相互学习、博采众长,用予充实自我,推动实验的进展。虚心听取意见,及时总结“自主探究”的实验经验,同时根据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归纳形成教

学策略和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强化,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助燃,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关注,合作的意识得到了强化,思维的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得到了加强。

2、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课题的研究,促使我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拉近了心理距离 使学生乐于学习。传统的教学活动多数只有“主--客”的单向活动,把学生看成是“鸭子”、“容器”,压抑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思维。我在研究中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出发,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体验情境以及适时的激励机智,缩短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心理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温暖和谐的氛围,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心理上有安全感,不再感到压抑。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好的学法受到大家的鼓励,不全面有效的学法也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进步,学生能轻轻松松舒展自己的才能,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运用多种外因性动机的诱因,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上举手的多了,争着发言的场面出现了,发表

不同见解的有了。

3、掌握了学习方法 使学生善于学习

在研究过程中,我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主要的成效有:(1)知道了根据学案来理解单元学习重点并进行运用;(2)从课内预习到课外预习,从扶到放,使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质疑、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3)具有了一定的质疑水平,学生懂得了质疑的一般方法(如对课题的质疑、对重点字词的质疑、对课文的空白点质疑等),训练了思维。(4)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环境、相互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敢说、愿说,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八、课题研究的启示

1、“教”的重点在于为“学”服务,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上。所以,“教案”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教师在何时何地帮一把等构成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一名顾问、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帮助他们能

够适应未来社会。

2.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追求热闹场面,要以高质量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这就有赖于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研究与调控,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学习环境、学习心态的研究与设计。正因如此,教师才具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将表现为高效的“引导”功能。

3、为保证学生活动的充畅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延缓评价、宽待错误、创造机会、热情鼓励。

九、存在问题及设想

课题研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我知道还需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大家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反馈要有恰当的反应、判断和处理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有序和有效。同时,由于对学生探究反馈结果的不确定性,对教师的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恰当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也

需在教学中仔细斟酌,因材施教。

我将通过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

第五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

上杭县中都中心小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小结

我校语文科实验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经过县局评审,2009年11月被正式立项为县第四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目前,课题的研究工作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对照实验计划,正在有序进行。

一、本学期课题研究目标:

在新课标指导下,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进行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对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原有的角色经验升华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渐渐做到: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搞教育科研必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必须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因此,我们组织年级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动课题组成员广阅群书及上网搜寻与本科题有关的理论文章,然后组织学习,并写好读书笔记,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2、积极开展研究,加强研讨,勇于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题实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课题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每次公开观摩活动,我们都认真进行研讨,逐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特点。

三、研究主要内容及操作策略。

1、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拟定弹性的教学路径。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师要提高主导作用的有效性,就要制定明确、全面有效的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

多元化和层次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所规定和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又有适合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发展目标;既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不同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有效的发展。但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预设,同时,必须认识到,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课题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这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在课堂中力求做到灵活生成。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还存在不足,应该给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让目标不断生成。这一方面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简化环节,有效组织课时教学内容。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调整,寻找内容的生长点,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这一学期主要研究如何充分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材,巧妙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环节的简单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化。我们这一学期力求做到:

(1)挖掘教材内涵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这些优化教学的“原始材料”,必须由教师先吸收,经过“内化”,再通过一定的

形式“外化”出来。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发出的信息质量如何,学生是否容易接受,完全取决于“内化”功夫。“内化”得好,优化的“原始材料”即能成为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内容。否则,老师对教材理解不透,体会不深,教者的情感和教材之间还有着一层隔膜,课堂教学当然只能隔岸观火,照本宣科,难以做到以情动人。要把语文课教得生动形象,教师一定要重视“内化”的过程,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内涵。

钻研教材时,我们注意深究和联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力求达到应有的深度和联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教材丰富的内涵我们才能深刻体味,教材上的文字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抽象变得形象,单薄会变得丰富,文章内容就有了似乎可触摸的质感。

(2)注重情感因素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倾注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感,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善于把蕴含其中的情感点化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思想的共鸣,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

优化教学内容,我们着重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够强烈地吸收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他们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深受感染和熏陶。

四、小结

虽然我们这一学期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中都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2012年7月

下载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课题研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江西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子课题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阶段性小结一、主要工作我校承担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语文课题研究小结

    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目标: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草根”课题研究: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浍南镇中心小学:于三红 陈素梅我的课题研究来得很是偶然。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课本刚发下来,不少学生刚打开课本,就发出阵阵惊......

    一年级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 一年级 高燕荣 一、课题的提出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

    三年级语文课题研究

    关于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 具备的专业素养研究 沙沟中心学校王得莲 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

    课题研究:语文教研组

    课题研究 全员参与练习,提高写字质量 申报单位09服装语文教研组 研究时间2011年年1月至2011年7月 简介 我们树立“语文教师全面指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写字活动全面渗透,促进学......

    传承传统作文[精选合集]

    精选传承传统作文汇编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