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2: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

广东医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程序

(试 行)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确保新党员的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程序。

一、发展前的培养教育考察程序

1、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学生必须自愿向所在的学生党支部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在政治、思想和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党支部收到申请书后,应及时与申请人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指出其努力方向,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并根据申请人各方面的情况,确定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一经确定,党支部应做好如下四项工作:(1)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2)向支部全体党员公布入党积极分子名单;

(3)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收存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

(4)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送党总支审批;

3、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主要方法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给他们一定的社会工作,并要求他们定期撰写思想汇报;党支部对他们的表现情况要定期进行考察,培养联系人定期和不定期地与他们谈话,肯定成绩,指出缺点,鼓励进步。

4、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

对党认识明确,入党要求迫切,表现突出,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支部对其作重点的培养。

5、确定为发展对象。

确定为发展对象要做如下工作:

(1)重点培养对象经半年(以党支部把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算起)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后,是共青团员的按“推优”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推优”;非团员的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2)“推优”通过的重点培养对象选送党校培训。(3)重点培养对象经“推优”和党校培训后,可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确定能否列为发展对象。会上,由培养联系人向党支部汇报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支部书记通报“推优”和党校培训情况。然后,由全体党员进行讨论。最后在全体正式党员中表决或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同意列为发展对象”和“不同意列为发展对象”的测评。半数以上正 2 式党员通过的就可列入发展对象。

(4)政治审查。列为发展对象后要进行政审,政审的方法和步骤是:

一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函调或就近调查;二是填写《发展对象政审表》。其中“家庭主要成员姓名职业和政治情况”、“国内外主要社会关系的姓名、在何地从事何种职业及其政治情况”等栏目应详尽,并注明他们的具体工作地址。

经政审后,如某些问题还搞不清楚的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要暂缓发展。

6、党总支审查

党支部将发展对象的《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发展对象政审表》、《党校鉴定表》及8篇以上质量较好的思想汇报等材料一并送党总支审查,总支审查认为合格,在政审表上填写意见并加盖公章初步确定为发展对象。

7、公示

发展对象初步确定后,由党总支在一定的范围内公示,公示五天后,收集群众意见。对群众无异议的公示对象即可发展;对群众有异议的公示对象,党支部要及时核查并填写《发展党员公示情况表》,报党总支审查,审查后作出能否发展的决定。

二、接收新党员程序

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一年以上培养方可接收入党。接收入党须经下列程序;

1、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入党介绍人一般由支部指定或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阐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时,不要简单地以“提希望”的形式代替写缺点,而应实事求是地对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其它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态度)和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还须对他进行教育,使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2、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并且须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栏目没有内容可填的,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需要向党组织说明而其他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如某亲友被停职、拘留审讯等,或尚未 4 有结论的问题。

3、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应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参加支部大会的正式党员数超过正式党员总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支部大会的程序是:

(1)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的履历、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等。

(2)入党介绍人介绍整个培养过程和申请入党人的主要优缺点和对其入党的意见。

(3)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人的优点和工作成绩予以鼓励;对其缺点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

(4)正式党员以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表决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赞成人数以超过支部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总数的半数以上才能通过吸收预备党员决议。

(5)申请入党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6)支部书记作会议总结,并对申请人提出要求和希望。

4、填写支部大会决议

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后,支部应及时在《入党志愿书》上填写支部大会决议。内容应简明扼要说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优缺点和通过决议的情况,并注明支部党员人数,到会人数,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表决时,同意、不同意和弃权的 5 各有多少,以及通过决议的日期,并由支部书记签名。最后将志愿书和其他材料上报总支审批。

5、党总支派人谈话

党总支审批前,要指派总支正、副书记、委员或特聘组织员等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

6、党总支审批

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会议有效),根据申请人各方面的情况,做出能否批准其入党的决定,并签署审批意见、加盖公章和给党支部及预备党员颁发“批准入党通知书”。然后将《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一并交组织部保管。组织部在“党委审批意见”的栏目中签署“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学生党员”,再由党委书记签名或盖章。

7、与预备党员谈话

党支部收到批准入党通知后,应及时找预备党员谈话。向预备党员介绍党支部情况,并要求其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和接受组织分配的工作。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程序

1、预备党员入党宣誓。

2、预备期的教育和考察

教育考察工作主要由党支部负责,入党介绍人协助。主要工作是:

(1)给预备党员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6(2)要求预备党员每季度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好的思想汇报。

(3)每半年讨论预备党员的情况一次,并与其谈话一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4)支部负责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

四、预备党员转正程序

1、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期满,预备党员应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转正申请书的内容包括:

(1)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时间,至今是否预备期满;(2)预备期内本人在思想、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及优缺点;(3)提出要求转为中共正式党员;(4)转正后的努力方向。

2、党支部审查

党支部到组织部取回《入党志愿书》,培养联系人在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的基础上向党支部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党支部按照党员的标准全面衡量,符合党员标准的要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讨论的程序为:

(1)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内的主要表现;

(2)培养联系人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7(3)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

(4)正式党员对能否按期转正进行表决;

(5)将支部大会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报请党总支审批。

3、党总支审批

4、公示

党总支审查认为基本符合转正条件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党总支应及时给党支部和新党员颁发《批准预备党员转正通知书》,并把《入党志愿书》等有关材料送组织部,组织部在《入党志愿书》中的“党委审批意见”栏目中签署“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学生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最后由组织部将入党的系列材料交学生档案室。

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一年)以便进一步教育和考察。如延长预备期满仍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5、党支部同新党员谈话

由党支部向本人和全体党员公布并与其本人作一次认真的谈话。谈话内容包括:

(1)通知转正的日期和党总支的批复意见;

(2)提出新的要求,鼓励转正的党员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党员;

对延长预备期和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学生,党支部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处理须报党委审批。本程序自下发之日起实施,由广东医学院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广东法院立案工作规定(试行)(定稿)

广东法院立案工作规定(试行)

发布于 2004-09-08 11:02:

312001年9月28日粤高法发[2001]3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案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立案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的组成部分。

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立案与审判、执行分开的原则,坚持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和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人民法院(包括专门法院)的立案工作由立案庭统一负责。

第三条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法庭的立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立案庭的职责

第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的职责:

(一)审查民事、行政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审查刑事自诉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审查破产、执行(含委托执行)案件的申请,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对刑事公诉案件进行立案登记。

(二)负责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或者同级人民法院移送管辖的各类案件的立案工作。

(三)负责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案件的立案工作;审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作出是否受理其再审申请的决定,并向其发出通知书;办理审判监督庭再审案件的立案登记。

(四)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诉前财产、证据保全以及案件移送审判庭前的诉讼保全和仲裁机构提请的财产、证据保全申请,裁定并执行保全或者驳回申请。

(五)依法审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案件移送审判庭前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案件。

(六)办理当事人申请支付令和公示催告的案件。

(七)负责应由本院依法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

(八)计算并通知原告(申请人)预交案件受理费,办理原告(申请人)申请诉讼费缓交、减交、免交的审批。

(九)统一编制、登记、管理各类案件的案号,分流案件。

(十)负责本院案件审理流程管理,根据流程管理的规定履行职责。

(十一)办理上级机关和本院领导交办案件的登记、编号和督办工作,并回报或者转报结果。

(十二)负责来信来访、院长接待日和法律咨询工作。

(十三)总结立案、信访工作的经验,对立案、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

(十四)检查和指导人民法庭的立案、信访和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的职责:

(一)审查民事、行政案件的起诉,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审查破产、执行(含委托执行案件)的申请,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对刑事公诉案件进行立案登记。

(二)审查按规定由立案庭立案的国家赔偿案件,决定立案或者书面通知不予受理;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立案决定的赔偿案件,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作出立案决定后,由立案庭编立案号并进行备案登记。

(三)负责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或者同级人民法院移送管辖的各类案件的立案工作。

(四)负责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案件的立案工作;审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作出是否受理其再审申请的决定,并向其发出通知书;办理审判监督庭再审案件的立案登记。

(五)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诉前财产、证据保全以及案件移送审判庭前的诉讼保全和仲裁机构提请的财产、证据保全申请,裁定并执行保全或者驳回申请。

(六)当事人对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条款)无效的或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进行立案审查,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十日内将申请执行的材料退回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审判监督案件的立案程序

第四十一条当事人提出的申诉或者再审申请,原则上应当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立案审查处理。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立案审查处理。

第四十二条当事人的申诉或者再审申请已经驳回,又无新的事实和理由继续向原审查案件的人民法院申诉的,原审查案件的人民法院不再立案审查(本院院长提起再审,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函示审查、指令再审,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除外),并书面通知申诉人。

第四十三条立案庭对再审申请(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

受理再审申请(申诉)条件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二)再审申请或者申诉的判决或裁定是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三)当事人是否提出了该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的依据和理由;

(四)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是否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五)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该申请(申诉)是否由本院审查;

(六)申请(申诉)必备的文书和材料是否齐全。

第四十四条申诉或者再审申请案件,由立案庭对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受理的,在受理后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案件排定,并将申诉或再审申请材料移送审判监督庭;经审查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由立案庭直接通知申诉人或者再审申请人,并告知不予受理再审申请(申诉)的理由。

上级法院以非裁定的其他书面形式要求再审的案件,立案登记后,移送审判监督庭审查。

第四十五条立案庭对审判监督庭经实体审查后决定再审的案件进行再审案件的立案登记。

第四十六条申诉或再审申请案件和决定再审案件由立案庭统一编立案号。

第四十七条上级法院裁定指令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立案庭立案登记后,应当于二个工作日内进行案件排定并移送审监庭再审。

本院院长直接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案件,由立案庭作出再审裁定,于裁定书送达后二个工作日内进行案件排定并移送审判监督庭再审。

第四十八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申诉具有以下情形的,应当交纳诉讼费:

(一)当事人有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进行再审的;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再审的。

依照规定应当交纳诉讼费的,审监庭应当通知当事人到立案庭办理交纳手续。当事人逾期拒不交纳或者申请缓交、免交、减交未获批准后逾期仍不交纳的,立案庭应及时书面通知审监庭,审监庭应当按当事人自动撤回再审申请或者申诉处理。

第七章国家赔偿案件的立案程序

第四十九条赔偿请求人向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赔偿申请的,赔偿义务机关的司法侵权行为应当先经依法确认。

第五十条立案庭、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对赔偿请求人提出的赔偿申请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第五十一条本级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案件的立案范围是: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三)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人民法院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造成损害的;

(五)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六)一审判决有罪,二审改判无罪的;

(七)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

第五十二条立案庭对赔偿请求人向本法院申请赔偿的,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予立案,立案后移送本法院的赔偿委员会以本法院的名义办理:

第三篇:关于印发员工加班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员工加班管理规定(试行)

为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司员工权益,规范加班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总公司、子公司全体员工。

二、加班的原则

(一)尽可能限制加班加点,保障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

(二)要求每位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班规定

加班指在规定工作时间外,因本身工作需要或部门负责人指定事项,必须继续工作的,称为加班。加班分为两种:即计划加班和应急加班。

(一)计划加班:因工作需要在周末或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的,经分领导批准继续工作,称为计划加班。

(二)应急加班:正常工作日内因工作繁忙和紧急,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外继续工作,称为应急加班。

四、加班补贴标准

员工每月的加班时间由办公室汇总,按员工薪酬实施方案文件的相关规定发给加班补贴。

五、办理程序

(一)计划加班

1.部门安排加班。

由部门主管填写《加班通知》(附表1)说明加班事由、加班总计时间,经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并于加班前送公司办公室备案, 否则不予登记加班时间。如分管领导外出开会或出差,由部门负责人电话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并在《加班通知》中说明,待分管领-1-

导回来后补签。完成加班后交分管领导确认加班结果和加班时间。

2.个人申请加班。

个人填写《加班申请表》(附表2)说明加班事由、加班总计时间,经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并于加班前送交公司办公室备案,否则不予登记加班时间。如分管领导外出开会或出差,由部门负责人电话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并在《加班通知》中说明,待分管领导回来后补签。完成加班后交分管领导确认加班结果和加班时间。

(二)应急加班

因紧急和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安排加班的,由部门负责人报分管领导同意,并及时办加班相关手续报送办公室备案。

六、加班有效管理

《加班通知》、《加班申请表》上需要注明预计需要工作的小时数或天数,严禁弄虚作假、夸大加班时间。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加班的管理,如出现不实现象,公司一经查实将对所在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况严重者,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加班补贴。

七、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八、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附表:1.加班通知

2.加班申请表

第四篇:卫生部关于印发《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通知

卫 生 部 人 事 部 文件

卫科教发[2000]477号

关于印发《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人事厅(局),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事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人事局,部直属单位,有关高等院校,有关学术团体:

1991年卫生部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基本建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规定》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全行业管理,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规定》的基础上,由卫生部、人事部共同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

卫生部人事部

二00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机关各司局 卫生部办公厅 二OO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印发

校对:敬蜀青 附件:

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国家对卫生技术人员实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依据《教育法、《执业医师法》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继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卫生和医学教育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

第六条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卫生部、人事部的领导下,由卫生部、人事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有关卫生厅(局)、人事厅(局),高等医学院校、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学科组,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学科组成员。委员会的职能是:

1.研究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向卫生部、人事部提出建议; 2.研究和提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 3.负责拟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标准,申报、认可办法和学分授予办法等;

4.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5.组织选编、出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优秀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件;

6.开展远程教育,推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

7.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卫生部直属单位及相关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8.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第七条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卫生厅(局)、人事厅(局)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学科组。委员会的职能是:

1.拟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划和计划; 2.依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拟订实施细则;

3.评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结果作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4.组织继续医学教育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件的编写、出版和发行工作,开展远程教育;

5.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6.评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第八条 地(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负责贯彻落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的计划和要求,组织各项活动。

第九条 各单位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卫生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接受考核。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后,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第十条 各级卫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各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应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落实。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

第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第十三条继续医学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学习对象、学习条件、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内容和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开展以短期和业余学习为主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应有明确的目标,制定自学计划,经考核认可授予学分。相应的自学管理办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将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专业分类提前公布,供各地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第十六条 经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此类项目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试行办法》办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此类项目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办理。

第十七条 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参加与本人专业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十八条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根据本系统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在做好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第四章 考核、登记、评估

第十九条 要对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考核。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单位负责考核,卫生技术人员所在单位负责审核。考核、审核的具体办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人事行政部门共同制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生部直属单位考核、审核的具体办法由各单位制定。

第二十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登记制度。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单位应对参加活动的卫生技术人员发放本单位签章的包括活动名称、编号、形式、日期、考核结果、学分类别、学分数等内容的登记证或学习证明。各单位应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和获得的学分进行登记。

第二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应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学分的授予和登记应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第二十四条 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的评估制度。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定期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第二十五条 对积极开展和跃踊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且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经 费

第二十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各卫生单位应保证一定的继续医学教育费用,并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继续医学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卫生技术人员本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

第二十七条 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的有关规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收取合理学习费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护土(助产士)的继续教育暂依照《继续护理学教育试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人事行政部门可参照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1年卫生部发布的《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卫生部。

第五篇:关于印发《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芜规字【2009】 172号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编制和审批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技术规范和标准,拟定了《芜湖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市城乡规划局2009年第19次业务会议审议,并报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试行。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目 录 1总则

第一部分 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3 居住用地 4公共服务设施 5 工业用地 6 城市绿地

第二部分 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7 公共开放空间 8 建筑容量控制 9 建筑物的退让控制 10建筑间距控制要求 11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12 建筑物的景观控制 13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第三部分 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 14道路交通设施 15 市政公用设施附录 A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录 B 计算规则 1 总则

1.0.1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本技术规定以国家和安徽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并结合芜湖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从事与城乡规划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技术规定。1.0.4 在本规定发布施行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已提供规划条件或审批的规划方案,原则上按原规划条件或批准的规划方案实施。但涉及日照间距、建筑面积计算等需按照此技术规定执行。

1.0.5如本技术规定依据的国家或安徽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发生变化,以新的标准执行。

1.0.6本技术规定解释权属芜湖市城乡规划局。

1.0.7本技术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试行。1.0.8 市辖三县可参照本技术规定执行。第一部分 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城市用地分类

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2.1.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用地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2.2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2.2.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和特殊用地(D)九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的规定。2.2.2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各类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2.3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表

2.3.1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

2.3《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执行。

2.3.2凡表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2.3.3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2.3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后执行。

2.3.4不宜在底层为大型商业、农贸市场的建筑上建设居住建筑。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3.2规划标准

3.2.1居住用地的配套设施标准按照本技术规定第一部分第4章的规定执行。

3.2.2编制居住小区和组团规划时,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的规定。3.2.3居住用地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的要求。3.3零散用地开发控制

3.3.1零散用地是指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用于住宅开发时难以达到组团规模并独立进行设施配套的城市用地。

3.3.2零散用地不宜单独用于居住用地开发,宜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进行建设。3.3.3零散居住用地应依照相关的规划和技术规定、结合周围地区的设施配套情况确定容积率和建筑密度。4 公共服务设施

4.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分级标准

4.1.1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七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娱乐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7)商业设施。4.2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准则 4.2.1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综合配套用房面积标准应当符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相关指标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社区居委会用房的设置与规模按照《芜湖市城市社区居委会用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4年7月)的相关规定执行。4.2.1.2物业服务用房的配置按照《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2009年10月23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2010年1月1日施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4.2.1.3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用房的设置与规模按照建设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建委【2004】219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4.2.1.4社区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按照《芜湖市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4.2.1.5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配套的公共厕所、配电房、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按照地块的规划条件要求执行或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4.2.2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的体育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4.2.3零散居住用地参照居住组团配置公共设施的要求进行配套建设。4.2.4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内教育设施应遵照以下原则建设: 4.2.4.1配套教育用房的面积标准应按照《芜湖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7年—2020年)的相关要求执行。4.2.5 居住区、居住小区菜场配置原则:

菜场应结合城市集贸市场布点规划和周边居民现状进行设置。每处菜场建筑规模宜不小于4000M2、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宜独立布置,并应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地和人流集散广场。

4.3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实施规定 4.3.1所有公共配套设施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交付使用。

4.3.2配套公用设施的使用性质不得改变。5工业用地

5.1工业用地规划标准

5.1.1工业用地宜集中成片布局,以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5.1.2老城区的零星工业用地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实施逐步调整。5.1.3工业区开发强度宜符合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32号“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5.1.4 工业园区内生活配套设施需统一布局,严格控制园区内企业各自分设生活配套设施。5.2工业项目规划标准 5.2.1工业项目宜按各自的产业分类进入相应的工业集中区。5.2.2工业项目停车场的设置应符合本技术规定第三部分第14章的有关规定。6城市绿地 6.1公共绿地

6.1.1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

6.1.2公园的内部用地比例应根据公园类型和陆地面积确定,并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相关要求。应严格控制管理用房的建设规模。

6.1.3街头绿地中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70%。6.2附属绿地

6.2.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当路侧或路中绿带宽度大于8米时,应计入城市绿地。

6.2.2公共活动广场宜选择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6.3居住用地绿地

6.3.1绿地率:新区应不小于35%,旧城区应不小于30%。

6.3.2公共绿地:新区应不小于2.0M2/人,旧城区应不小于1.5M2/人。第二部分 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7公共开放空间 7.1公共开放空间

7.1.1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用地单位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开辟的公共开放空间。

7.1.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水体、停车场地和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与规模应结合相应层次的城市规划协调确定。7.2城市广场

7.2.1城市广场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7.2.2城市广场的设计应与广场功能及周边环境结合,满足人的活动和空间景观氛围的要求;广场内应设置电话亭、饮水器、标志牌、垃圾箱、座椅(凳)和灯光照明等设施;规模较大的广场应设置公厕。7.2.3以休憩功能为主的城市广场绿化覆盖率不宜小于45%,绿化宜种植乔木。7.3城市水体

7.3.1应保护岸线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特点,岸线设计应充分考虑水体的警戒水位、防洪、排涝、景观、安全和绿化。

7.3.2水体沿岸用地应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和可达性,应控制沿岸用地的开发强度和机动车道路的建设,保持水体和陆地间良好的景观通透性。

7.3.3充分利用市域内水体,如江(长江、青弋江)、河(青山河、扁担河)、湖(镜湖、九莲塘、汀塘、银湖、莲塘、凤鸣湖、西阳湖、元亩塘、黑沙湖)、渠(保兴垾)等,努力控制环境对水体的污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生态湿地或公园。7.3.4 针对不同水体的特点,划定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8建筑容量控制 8.1原则

8.1.1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8.2控制指标 8.2.1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8.2.2建筑基地面积小于或等于3万平方米的开发地区,建筑基地的具体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结合总体规划、现状情况、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和土地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环境分析后确定。8.3其它基地的建筑容量

8.3.1中心城区内的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并报请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可允许适当增加部分建筑面积。9建筑物的退让控制

9.1建筑退用地红线和城市道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的距离,应满足消防、地下管线、交通安全、防灾、绿化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规范以及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要求。

9.2地下建筑离用地边界距离不宜小于地下建筑埋置深度(自室外地平面至地下建筑底板的距离)的0.7倍。按上述距离要求退让相邻用地边界确有困难的,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应不小于3米,且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基地界限。

沿城市道路两侧,地下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应不小于5米。沿路地下建筑退让小于主体建筑退让的,其顶面标高应设在地面正负零以下。9.3沿轨道交通线两侧新建的建筑应符合轨道交通线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最外侧边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铁路附属工程除外),居住建筑与轨道最外侧边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最外侧边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9.4沿建筑用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的,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9.4.1 建筑物退让用地边界距离实行对等退让原则。

9.4.2在满足相邻用地上现状建筑的规定建筑间距前提下,多层建筑物退让边界距离不少于建筑物规定间距的1/2,高层建筑物退让边界距离,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日照分析。

9.4.3北侧相邻用地为规划或待改造的居住用地时,高层建筑应按北侧受遮挡居住建筑为六层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的标准进行日照分析。9.4.4边界外侧为公园、绿地、广场、水面等开放空间或确定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地区及用地边界不规则的地区、建筑物退让用地边界距离应不影响边界外侧用地功能使用。

9.4.5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除另有规定外,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

D≤30(米)D>30(米)多层 5 10 高层 10 15 注: D—道路规划红线宽度道路交叉口、港湾式公交站等道路展宽段处应适当加大退让。围墙应在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距离的1/2处设置。

9.5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物,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20米。

9.6沿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进行建设的,其沿高架道路主线边缘线后退距离,除另有规定外,不小于20米;其高架道路匝道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小于15米。

9.7主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10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15米(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切点的连线算起)。

9.8 沿公路两侧进行建设的,其建筑红线宽度规定如下:高速公路、国道、快速通道 ≥100米;省道≥50米;县乡道路≥30 米。建筑红线与公路红线之间为防护隔离带;经批准,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修建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市政设施及公路工程配套设施。村镇、城镇建设应组团式发展,严格控制沿公路两侧规划建设。9.9沿水面(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河道、沟渠、水面规划线)两侧进行建设的,其后退水面的距离除有关规划和特殊要求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5米,且用地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10建筑间距控制要求

10.1.一般规定 10.1.1.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要求,并结合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10.1.2住宅建筑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住宅至少有一个满足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应低于2小时;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10.1.3住宅建筑应确定一面作为主朝向,其他朝向为次要朝向,次要朝向可不考虑其日照要求。主朝向的采光窗所在的墙面为日照计算墙面。有日照需求的建筑不宜东西向布置。

10.1.4遮挡建筑为多、低层建筑(六层及以下,架空层、跃层不计层数)的,按建筑间距系数进行建筑间距控制,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七层及以上)的,应对受遮挡的住宅进行日照分析,并应结合本规定的其它要求确定建筑间距。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当对提供的日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相关法律责任。10.1.5 采用建筑间距系数计算住宅建筑间距时,对有地形高差的建筑间距,应将其地形高差计入建筑高度。被遮挡住宅底层为其它非居住用房时,其间距的计算不应扣除底层的高度。

10.1.6两幢建筑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布置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建筑间距控制;大于45度布置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建筑间距控制。

10.1.7平行布置时:南北向或南偏东(西)45度(含45度)范围内的按南北向平行布置计算,南北向或南偏东(西)45度以上的按东西向平行布置计算。

10.1.8高、多、低层、退台等组合建筑间距分别按各类别有关规定执行。

10.2多层及低层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规定

10.2.1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25倍,且最小值为15米。

10.2.2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对的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2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不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0.8倍,且应不小于15米。

10.3高层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规定

10.3.1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30米;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

10.3.2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对的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南北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东西向的间距,高层住宅建筑与其东(西)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高度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

10.4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之间的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10.4.1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的按高层住宅间距执行; 10.4.2遮挡建筑为多、低层建筑的按多层住宅间距执行; 10.4.3两幢建筑互为遮挡建筑时,分别计算间距,取较大值。10.5住宅建筑山墙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10.5.1多、低层住宅之间不应小于6米;

10.5.2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应小于13米。10.6非住宅建筑与住宅之间的建筑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10.6.1非住宅建筑位于南北向(偏南北)布置住宅南侧,或位于东西向(偏东西)布置住宅东西侧的,其间距按住宅间距执行; 10.6.2非住宅建筑位于南北向(偏南北)布置的住宅东、西侧的:

1、建设多层建筑时,应满足消防间距,且应不小于6米;

2、建设高层建筑时,除应满足住宅规定日照要求外,且应不小于13米。10.6.3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北侧的,按非住宅建筑间距执行。10.7非住宅建筑之间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10.7.1高层非住宅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间距应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应不小于18米;东西向平行布置间距应不小于较高建筑的0.25倍,且应不小于13米;

10.7.2高层非住宅建筑与多层非住宅建筑平行布置间距应不小于13米;

10.7.3多层非住宅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时,其间距应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应不小于10米; 10.7.4低层非住宅建筑与高、多、低层非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按消防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不宜小于6米;

10.7.5其它形式布置的非住宅建筑间距,非住宅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规定控制。

10.8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校教学楼、老年公寓,与相邻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有效日照不少于2小时(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多层建筑不宜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5倍)。11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11.1一般规定

11.1.1建筑高度除必须满足消防、安全和通风、日照等要求外,还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建筑高度。11.1.2 在飞机场等有净空要求的设施周围进行建设的,建筑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限制要求。

11.1.3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区或建筑周围进行建设的,必须符合相应的保护条例,并应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和城市设计的高度控制要求。

11.1.4在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态环境地区周围进行建设的,应符合相应的保护条例、保护规划的规定和城市设计的高度控制要求。11.1.5在重要的城市景观环境地区周围进行建设的,应满足城市设计的高度控制要求。12 建筑物的景观控制 12.1 一般规定

12.1.1新建多、低层住宅宜采用坡顶屋面。12.1.2新建住宅小区实行各种管线入地敷设、围墙透空透绿、空调器室外机位等附属设施应统一设置,并注意景观要求。

12.1.3新建住宅的太阳能设置范围和位置,按照芜湖市《关于贯彻执行安徽省地方标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的通知》(芜市建【2009】29号)的相关内容执行。12.1.4住宅底层不得设置封闭式院墙。12.2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的景观控制

12.2.1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群体要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空间层次协调丰富;沿街建筑在符合有关建筑退让和建筑高度规定的前提下,应结合建筑功能、交通、绿化等需要灵活设置,以丰富城市景观。12.2.2严格控制沿城市主要道路设置小型商铺带(门面房)。12.2.3沿城市道路不得设置锅炉房、烟囱、污水池、化粪池、独立厨房间等有碍景观、市容的附属设施。沿城市道路一侧建筑沿街面不得设置明装的雨水落水管,屋面雨水不得排放至人行道上。

12.2.4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立面上需设置空调器室外机位、太阳能热水器的,应当在建筑立面设计一并设计,并不得影响城市景观。12.2.5沿城市道路不得设置实体围墙,围墙形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12.2.6沿城市主要道路居住建筑的阳台必须封闭。12.3城市主要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的夜景灯光设施

12.3.1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沿街新建公共建筑物、构筑物及高度在50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物、构筑物,应当设置夜景灯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和验收。

12.4户外广告和招牌标志设施 12.4.1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标志设施应做到位置适当、比例协调,外形、风格尺度与周围环境、建筑和谐统一。具体规定见《芜湖市户外广告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5住宅建筑物的面宽控制

12.5.1高层住宅建筑面宽不宜超过三个单元,多、低层住宅建筑面宽不宜超过四个单元。

13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13.1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准则

13.1.1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与地上建筑及城市空间相结合,统一规划,科学协调地上及地下空间的承载、震动、污染及噪音等问题,避免对既有设施造成损害,预留与未来设施连接的可能性,满足人防、消防及防灾规范要求。

13.1.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遵循分层分区、综合利用、公共优先以及分期建设的原则。

13.1.3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考虑对空间资源的保护,应在浅层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再向深层空间发展。

13.1.4人员活动频繁的地下空间应满足空间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适及健康等方面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治安、环卫、安全、通信及服务等设施,设置符合人的行为习惯的引导标志以及供残疾人使用的道。13.1.5地下设施出入口的数量及位置必须满足安全和防灾的规范要求,地下设施露出地面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与城市地面环境相调。13.2人行地道

13.2.1人行地道应纳入整体交通系统,宜连接附近主要交通站点。13.2.2人行地道的长度、防灾疏散空间、直通地面的出入口等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13.3地下公共停车库

13.3.1地下公共停车库的建设应考虑城市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的衔接协调以及个体交通工具与公共交通工具的换乘与衔接。地下停车库宜与其他地下空间设施整合建设,并与相邻地下停车库相互连通。13.3.2地下公共停车库应方便出入并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应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舒适、通风、防火、防护设施以及降低噪音的要求。

第三部分 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 14道路交通设施 14.1城市道路

14.1.1城市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4.1.2城市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宜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计算道路面积时,道路两侧绿化带及道路内宽度在8米以上的道路绿化用地不计入在内。14.2公共交通设施

14.2.1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首末站、枢纽站、港湾式停靠站和综合车场等。

14.2.2公交场站规划面积标准宜符合表14.2.2的规定。公交场站规划面积标准

14.3.5路内公共停车场是路外停车设施的补充。路内停车位不得阻碍道路交通,不得影响路外停车设施的有效利用。

14.3.6物流园区、仓储区、工业区及专业批发市场等地应设置货运公共停车场。

14.3.7公交调、停车场按照公交规划配置。14.3.8道路外的公共停车场可以采用地面、地下、立体停车等形式,鼓励采用地下停车和立体停车。

14.3.9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4.3.9.1 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设右转出入车道。14.3.9.2 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米以远。14.3.9.3 少于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一般应当采用双车道;50至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 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 大于20米。

14.3.9.4 停车场出入口应当设置缓冲区,起坡道和闸机不得占压道路红线和建筑退让范围。

14.3.10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及居住区,必须配置相应的停车位。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泊位指标,按照表14.3.11.1有关停车场(库)配建标准确定 14.3.11停车场配建标准

14.3.11.1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标宜符合表

14.3.11.1的规定。芜湖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配建标准 15市政公用设施 15.1给水工程

15.1.1生活饮用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用水量预测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15.1.2给水工程设施不得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区域以及蓄洪区、滞洪区、内涝低洼区域设置。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当在河岸以及河床稳定的地段设置。给水工程设施的防洪、排涝等级不得低于本市相应的设防等级。

15.1.3水厂、加压泵站用地应当按照规划期给水量确定。用地周围应当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防护带。水厂的绿化防护带内不得敷设污水干管。

15.1.4城市道路消火栓应当在人行道上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交叉路口一般应当设有消火栓。道路宽度超过60米的,应当在道路两侧设置消火栓。消火栓距车行道距离不大于2米。15.2排水工程

15.2.1排水体制:城市排水应采用分流制。对于已形成合流制的建成区,应进行合流截流制改造,并结合规划逐步改造成分流制。污水量、雨水量预测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15.2.2污水系统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布局,结合竖向规划和道路布局、坡向,以及污水受纳水体和污水处理厂位置,进行系统划分和布局。15.2.3雨水系统应当与河道排涝系统统一规划,根据地形条件,利用自然水面的调蓄排涝功能,合理布置,就近排放。15.2.4 污水处理厂必须采取除臭措施,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当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防护带。15.3电力工程

15.3.1城市发电厂、变电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符合相关设计规程,其设施用地应纳入各阶段城市规划,统筹安排。15.3.2变电站的用地按终期规模规划,变电站应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尽量节约建设用地,其建筑形式应与周围环境协调。15.3.3 在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内新建公用10kV变、配电站,应当采用户内结构,一般应当与建筑物合建,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与建筑物合建,建筑物有地下层的,应设置在地下层。无地下层或者不能设置在地下层的,设置在建筑物首层。

2、无条件与建筑物合建的,应当满足环境景观的要求,应采用地下或半地下方式设置。

3、居住区内无条件与建筑物合建的,应采用地下方式设置。15.3.4高压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类。15.3.5城市规划中所涉及的高压走廊为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走廊。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市政高压走廊及电缆通道的定线和用地。

15.3.610kV以上等级电力线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敷设方式。中心城区新建10kV线路应采用电缆暗敷。现状10kV架空线路应逐步改造为电缆暗敷。

15.3.7城市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 10KV架空电力线路两边线向外延伸5米,35KV~110KV外延各10米,220KV外延各15米,500KV外延各2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的区域;电力电缆线路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外延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的区域;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外延10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的域。15.4通信工程

15.4.1各类通信管道以及设备用房应当统一规划、设计。15.4.2不同运营商的通信管道应按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结合道路新、改建同步建设。

15.4.3通信电缆穿越河流、水库的,可以采用水下敷设。通信电缆在水下敷设的,应当避开锚地,并在两岸设立警示标志。15.5燃气工程 15.5.1调压站应当选址在用气集中的地区,但应当避开人流密集区。燃气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4MPa的,可以设置地下调压站、调压柜。

15.5.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站址应当选择具有适宜的交通、供电、给水、排水、通信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小于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5.5.3燃气管网的布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高压、次高压、中压输配管网一般应当成环状布置。

(二)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下穿越,但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除外。

(三)燃气管道不得在下列场所敷设: 1.动力和照明电缆沟道; 2.易燃、易爆材料堆场; 3.腐蚀性液体堆场; 4.铁路车站及货场内。

(四)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不得在高压供电走廊下、桥梁上敷设。15.5.4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平行敷设的,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边界一般不小于10米;与三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平行敷设的,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边界一般不小于5米。15.6管线综合

15.6.1市政管线工程设施应当满足防火、防爆、防洪和抗震等安全设防要求。市政管线工程设施一般不得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洪水淹没、内涝低洼地区,以及严重危及管道安全的地震区设置;确需设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规范要求采取保护措施。市政管线工程设施的防洪、排涝等级,不得低于所在地区设防的相应等级。15.6.2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管线。已经达到使用年限,或者管径、管材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管线,应当报废,由产权单位拆除。

15.6.3道路两侧用户的管线不得在其用地界线外设置。15.6.4下列地区设置市政管线,一般应当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

(一)竣工5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或者竣工3年内的大修城市道路;

(二)市中心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口,以及商业网点集中的路段。15.6.5两条及以上的同类市政管线应当同槽敷设。

15.6.6城市中心区内新建各类管线,应当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另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现有架空线路应当与道路改造和城市改造相结合,逐步改为地下敷设方式。

15.6.7闸井、检查井等管道附属设施的位置不得影响其他管线的敷设。

附录A 本标准用词说明

A.0.1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A.0.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A.0.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1.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A.0.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附录B 计算规则 B.0.1建筑面积及容积率计算建筑面积及容积率计算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及《关于执行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芜湖市城乡规划局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芜规字[2009]136号文执行。

一、坡屋顶建筑(包括阁楼、看台以及其他有关情况)下部空间,凡设计有结构层、通风或采光孔的,即视为设计利用,其面积计算时其空间层高达到2.20m的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空间的层高必须由建筑剖面确定。

二、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公共敞开式空间不计算面积;用作停车功能层高2.2米以下的不计算面积。

三、建筑入口部分(门斗),建筑物外有永久性顶盖、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米以上的计算全部面积,层高在2.2米以下的或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四、封闭阳台应有围护结构与建筑室内空间分隔,否则规划审批时作为室内空间计。

五、阳台进深大于等于2米(不规则的阳台,按其进深的平均值控制)的,规划审批时按全面积计算,并纳入容积率计算。

六、与阳台相连、且底板标高与阳台一致的附属构件(如花台等)并入阳台,参与阳台一并控制。

七、永久性顶盖全覆盖的阳台(下层阳台以上层或隔层底板为顶盖),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或不封闭阳台,规划审批时按阳台规则计算建筑面积;永久性顶盖未全覆盖的露台、挑台、阳台的覆盖部分,覆盖部分规划审批时按阳台规则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含顶盖未全覆盖的未覆盖部分)的阳台、露台、挑台,规划审批时不计算面积。

八、二层设阳台位置的底层如不作为阳台,无出入口的不计算建筑面积,有出入口的按顶盖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容积率。

九、飘窗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必须达到0.45米,进深必须不大于0.8米,不计算面积;否则规划审批时计算全部面积,并纳入容积率计算。

十、设备管道夹层指建筑物内单层空间中仅为安排设备管道而设局部楼层者,此夹层不计面积并应以文字标明使用功能,不包括非夹层的设备管道或设备转换层。

十一、地下建筑有永久性顶盖、有围护的车道、人行道按顶盖投影面积计算面积;无永久性顶盖的车道、人行道不计算面积。

十二、围护墙体内的空调机台,无论是否与室内相通,规划审批时建筑面积按围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十三、涉及建筑层高,在容积率计算时: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3米(2.8+1.5)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7.1米(2.8×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8米(3.3+1.5)时(除门厅外),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8.1米(3.3×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

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4米(3.9+1.5)时(除门厅外),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大于8.1米(3.3×2+1.5)时,按3倍计算,以此类推。坡屋顶住宅建筑的顶层,当屋脊线距顶层室内地面高度超过4.9米,建筑面积的计算按该层地面面积的2倍计算。

十四、地下空间应明确使用功能,用于停车、设备用房、人防等配套设施用途时,面积不纳入容积率指标计算,用作商业等营业设施时,面积按50%纳入容积率指标计算。

十五、产权登记部门执行国标《房产测量规范》;计算口径不同时在《房地产权属登记与规划管理联系单》中作出说明。B.0.2建筑间距计算

B.0.2.1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主外墙面之间的最小的垂直距离。

B.0.2.2建筑物有每处不超过3米长(含3米)的凸出部分(如楼梯间),凸出距离不超过2米,且其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的1/3者,其最小间距可忽略不计凸出部分。居住建筑阳台累计总长度(突出于山墙面之外或转弯到山墙面上的阳台长度可不计)不超过同一建筑外墙总长度1/2的(含1/2),其最小间距仍以建筑外墙计算;超过1/2的,应以阳台外缘计算建筑间距。

B.0.2.3坡度大于39度的坡屋面建筑,其建筑间距是指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B.0.2.4建筑后退基地边界地距离和建筑间距应同时符合规定。因基地条件限制不能同时符合规定的,经与相邻地块使用权人或相关产权人协议并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在确保满足建筑间距的条件下,可适当缩减基地边界后退距离,但必须符合消防规定。B.0.3建筑高度计算

B.0.3.1本规则仅适用于确定建筑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的建筑高度计算。其他规定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如机场、气象台、微波通道、安全保密、日照分析、视线分析等),按建筑物的最高点计算。B.0.3.2在计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坡屋面建筑: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不大于39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其计算建筑间距后加上檐口挑出宽度;坡度大于39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1/8的,不计入建筑高度。B.0.3.3间距系数法在计算中,室内、外高差采用0.45米。如实际室内、外高差小于或大于0.45米,计算间距时应对其差值作相应加、减。

下载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广东医学院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等7个有关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