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
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
原州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农业水费补贴机制调研报告
摘要:在近年来防汛工作中,原州区通过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抗御洪水灾害的经验,但由于受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防汛工作中也曾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防汛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早部署、早动手,力保安全度汛。
关键词:原州区;防汛工作;经验;建议
1当地农业水价改革、水费计收及在推进水价改革、促进灌区管理单位良性运行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原州区现行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按照国家水利产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宁政发〔1989〕115号文件及水利部下发的水政〔1995〕226号文件执行,水价改革前,水库灌区供水价格普遍按0.083元/ m3收取,效益较好的灌区可以达到这一标准,效益较差的灌区供水价格在0.045~0.065元/ m3之间,还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机井灌区水费价格依据单井出水量不同而采用不同计量收费,我区机井单井出水量介于30~80 t之间,30 t每小时收费6~7元,50 t每小时收费8~10元,80 t每小时收费10~13元;固海扬黄灌区农业用水供水价格按0.092元/ m3收取。
由于长期以来我区水库灌区水价水平远远低于供水成本,价格不能达到调节水资源供需的杠杆作用,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产生“市场失灵”,进而产生“政府失灵”,政府虽千方百计弥补供水
成本,水价还是低于水资源的社会成本,造成用水效率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井灌区由于机井所有权归属私人所有,收费价格普遍较高,管理混乱,农民负担重。为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水价机制,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和改善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步伐,2005年4月召开了原州区水价听证会,制定了原州区灌区供水价格和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方案,为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结合我区灌溉工程类别、规模、投资、效益,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对水价和水费计收进行了适当调整。水价改革后,水库灌区供水价格由原来的0.083元/ m3调整到0.093元/ m3,调整幅度为0.01元/ m3,扬黄灌区由原来的0.092元/ m3调整到0.136元/ m3,调整幅度为0.044元/ m3。
2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减免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后,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水价改革,有利于灌区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挥,有利于灌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农业水价改革后,从表面看来水价提高了,农民的水费负担加重了,随着国家对农业税的减免和各种直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负担实际减轻了。但由于多年来不合理的水价机制在用水户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求农业水价改革必须按照合法程序逐步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多渠道、多门路的致富途径有效带动了
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因此,农业水价改革对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会带来不利影响。3当地对农业灌溉财政补贴政策情况和做法
灌区农业灌溉水价由于供水机构规模、投资、效益和管理方式不同,制定水价和水费收缴标准不统一,水价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按市场机制运行,造成管理混乱,以前水价标准相对过低,供水机构供水成本难以收回,入不敷出,水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养护所需的费用。扬黄灌区农业灌溉实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2004年10元/667 m2,2005年15元/667 m2,补贴范围为灌区内当年种植的小麦与玉米;补贴方式为灌溉局提供面积,上报农牧局;补贴资金由财政统一拨款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地方财政适当向供水机构提供财政补贴,但这种形式的财政补贴方式,对外表现为对用水户实行低价供水,属于暗补型补贴方式,不能向用水户客观反映商品水稀有程度和生产经营中耗损的有效劳动,不利于用水户用水观念的更新和节水意识的转变,促使用水需求的过度膨胀,结果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4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及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农业水费计收中的作用
由于我区主要以雨养农业为主,灌区规模普遍较小,效益相对较低,以前灌区群众对灌溉高效农业认识不够,灌溉积极性不高,灌溉农业发展步伐缓慢,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经验不足。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我区起步较晚,成立灌区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优越性还没有被广大用水户认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灌溉管理新体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业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灌区灌溉效益,除扬黄灌区较早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外,近年来我区已相继组建和成立了沈家河库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张易库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并按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程序和管理运行办法开展灌溉管理工作。农民用水户协会自组建以来,在水费征收,使用管理中能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进行上缴和使用管理,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有效杜绝了灌溉过程中搭车收费、拖欠水费现象的发生。
5对建立中央、地方财政直接补贴农业水费机制的建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我区抓住这一良好历史机遇,积极争资立项,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步伐,极大提升了为农业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建轻管现象仍较为严重,原因是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护费用较高,水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供水成本,入不敷出,致使一些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为确保供水工程的高效运行,除加强管理,搞活机制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水费的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篇:防汛论文
福建省防汛减灾概述
郑丽腾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海西建设,但由于福建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峡两岸洪、旱、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文明等。为此该文总结了福建省防汛减灾所面临的形势、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防汛减灾今后发展思路、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防汛指挥体系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福建省 防汛减灾 概述
1福建省防汛减灾所面临的客观严峻的形势 1.1自然地理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多、平原少,IJI 地丘陵面积占80%以上。全省土地面积 12.14万km,海域面积13.6万KM。省内河流密布但多为山区性河流,暴涨暴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全省海岸线长3324 k m,居全国第二,处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
1.2气候特征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600~2200 mm。我省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时空分布不均,一是我省的汛期从4月1日到10月15日,4~6月是梅雨季节,主要影响闽江、汀江流域;7~9月是台风高发季节,主要影响晋江、九龙江和沿海诸河;4~9月半年集中全年降雨量的75%~80%,且往往具有时短量大的特点;二是地区差异明显,在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经济社会较发达,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
1.3灾害特点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省气象多灾的基本省情。洪涝、干旱、台风、暴潮以及地质灾害历来对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尤以台风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登陆我省的台风多年平均为1.92个,最多年份5个,影响我省的台风多年平均2.93个,最多年份9个,所以,防御台风灾害历来是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平均每3年发生2次大洪水,每年有4 ~5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每 3年发生 1次大旱,且往往数灾并发。近10年来,我省大灾不断,特别是1998年闽江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03年发生193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2005年强台风“ 龙王”、2006年超强台风“ 桑美” 正面袭击等,这些特大灾害都给我省造成严重损失和较大影响。
1.4面临的形势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省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要不断提高。发展必须减灾,减灾也是发展,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防汛安全的保障。二是人民生活越富裕,防汛减灾工作越紧迫。现在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期望更高。三是水利工程设施防洪挡潮减灾能力不强。现有工程防洪排涝防御能力不足,病险水库、山塘、海堤隐患较多,主要江河上游缺乏控制性蓄水防洪工程,全省大中型水库的总库容仅占年平均径流的10%左右。四是突发性、极端性灾害呈增加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频繁造成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大洪水。气候异常且具有短历时、小范围特点,大大加大了预测难度,导致灾害的突发性增强,使防御2 福建省防汛减灾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兴水利、大规模的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我省已初步建立了防洪工程防御体系,当台风、洪水来临时能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治水思路的转变,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也开始建设并逐步完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通过充分利用洪水预警报系统,科学调度水库专家系统,完善防汛指挥体系等,避免或大大地减少洪旱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得较大的防灾效益。
2.1防汛减灾工程措施--继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工程自防洪效益 1988年~2002年,福建省先后完成了千公里海堤加固建设和千公里江堤建设,加固重要海堤1070k m,全面完成了72个市、县城区1019km防洪堤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以上城区设防标准达到国家标准下限的省份,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聚,水利工程的防洪任务相应增大。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库 3000多座,其中大中型141座,总库容128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13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9%。但是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都不高,虽然经过近十几年的加固维修,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省部分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完工,工程质量、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没有彻底解决险工隐患。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全面实现工程质量达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主力军作用。
2.2非工程措施 2.2.1县级防汛指挥中心
1996~1998年,福建省开展了以“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较先进、指挥较科学”为目标的市、县两级防汛办中级达标建设,硬件设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1999年开始,我省开展以构建现代化的防汛指挥体系为目标的市、县两级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建设。采用现代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建立防汛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使用、共享的防汛指挥中心,提高县级防汛指挥决策能力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目前已建成的县级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达90%以上。
2.2.2提高防汛机构工作人员素质
防汛机构是区域防汛组织的重要保障.防汛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防汛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组织纪律、业务工作水平、工作作风等。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防汛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加强防汛机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防汛减灾工作的前提。
2.2.3防汛应急物资队伍
1998年开始.我省对抢险救生器材种类、数量、分布和存储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准备时间缩短。因此,突发性的灾害对防汛工作是比较严峻的考验。采用集中和分散、一线和二线、部队和地方相结合的方式。以县级储备为主,省市储备为辅,形成了一线能及时调拨、周边和部队可迅速增援、二线能快速补充的灵活运作机制,目前.我省在九个设区市的中心城市及民航机场等交通中枢城区组建多个省级防汛物资仓库,储备了价值近3000万元的防汛抢险救生物资。同时发挥省级及5支防汛抢险机动队应急抢险救灾作用,确保了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能在第一时间投入实战,提高防汛抢险救灾的时效。
2.2.4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
为了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早在1996年,市县两级结合开展防汛办中级达标,已完成了辖区内江河水库调度预案、人员安全转移预案、防漂船预案、防旱预案、人工增雨预案、城区防洪及群众撤退预案、防台风预案、病险水库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等八大预案的编制,并逐年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1999年我省再次组织力量,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台风及暴雨洪水、干旱灾害等级、防抗灾害工作的需要,按照部门工作职责,重新修订了《福建省防洪工作预案》、《福建省防台风工作预案》和《福建省抗旱工作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7月颁布了《福建省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目前,全省有防洪、防台风任务的各地、市、县、区也都制定了相应预案,并且做到预案到村。
2.2.5建立和完善防汛指挥网络
近年来,极端天气较为明显,针对短历时、小范围、预报期短,特别是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现代化的测报系统尤为重要。防汛就是要争取主动,要取得防汛减灾工作胜利,只有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才能做到及早部署,科学决策,正确指挥。为此我省1994年4月,中日合作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一期工程动工建设,1996年该系统建设完成。此后,我省加快建设步伐,开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设备,开发了包括流域洪水预警报、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台风路径监视、风情监测、雨情监测、水情监测、防汛洪水风险图、防汛远程视频监视、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风暴潮数值预报、福建水利信息网网站、防汛PDA查询、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等14个子系统在内的防汛指挥网络系统建设,实现了气象、水文监测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信息准确,反应灵敏,传输快速,在洪水预报、科学决策、合理调度、正确指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福建省防汛减灾发展展望 3.1发展思路 3.1.1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防汛减灾工作的全过程,以人民生命安全为防汛减灾的首要目标。
3.1.2总体目标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非工程措施在防汛减灾工作中的运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防汛减灾体系,建立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先进、指挥科学的现代化防汛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海西建设提供防汛减灾安全保障。3.1.3近期规划
近期,我省规划,重点推进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加大县级防汛指挥中心的建设和防汛软件的开发推广力度;开展防汛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全省宽带高速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畅通,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指挥决策水平。
3.2关键技术研究 3.2.1暴雨洪水预报技术
我省是全国多雷暴雨的地区,雷暴期间常带来短历时强降水,极易形成小范围的洪涝灾害,甚至有小型水库因暴雨强、集流快、水库水位突涨,引起漫坝溃坝,造成摧毁性的灾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迫切需要研究自动采集采集雨量、水位、流量及其气象信息的软硬件系统,结合雷达、气象卫星款取资料,客观地做出暴雨洪水的预报。
3.2.2山洪灾害防御技术
福建山地丘陵多,降雨量大、集中,极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国山洪灾害的主要易发区和多发区之一。为提高我省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我省研究开发建设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包括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监测的基础信息的适应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3.2.3流域水库调度技术
根据各地市区实际情况和各流域、各水库的历史洪水特征和调度经验,建立实现系统从水雨情住处采集开始,一直到洪水预报、调度、业务管理等不同工作阶段,均可自动运行或以人机交互方式进入任意阶段操作。应用于日常洪水调度,能提高实时防洪调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减少决策的肓目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3.2.4防汛应急抢险技术
江海堤防等防洪防御工程是确保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一旦出险失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道行洪时,堤防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一些险情,发现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会扩大险情甚至发生决口,如果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便可化险为夷。因此,在充分分析和估计可能出现的险情,并针对各种不同险情研究可用于实际防汛抢险的现代抢险技术和抢险对策。
3.3防汛指挥体系建设 3.3.1防汛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适应防汛抗旱形势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延伸到乡镇,实现组织保障到乡,加强防汛抗洪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信息传递及时,决策科学,指挥有力,为抗御水旱灾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3.2防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防汛网络建设,强化雨情汛情监测,建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立足实际,统筹兼顾,3.3.3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在整合防汛、防火、农业、海洋渔业等应急视频指挥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到全省l103个乡镇街道的全省综合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实现组织保障到乡、预警信息到乡、视频会商到乡、指挥部署到乡和视听到村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福建省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
3.3.4防汛应急转移抢险体系建设
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各自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一旦洪水灾害发生,按照防灾预案,及时进入指挥和工作岗位。
3.3.5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建设
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体制实行统一指挥,按照恢复重建工作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措施,建立完善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电力、建设、交通、水利、通信等部门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恢复公路、铁路、电力、供水、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民政、土地、建设、财政、农业、经贸、卫生防疫等部门按职责,迅速开展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宣传、新闻部门加强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宣传报道支援灾区的重建工作。
4结语
虽然防御洪水灾害难度很大,但只要能够从区域的实际出发,掌握一定的防汛知识,加快防汛设施建设,增加防汛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防汛工作水平,就可以有效防御洪水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降低灾害损失。这也是实现人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井泉,史光前.长江防汛指挥系统概述.长江水制委员会江务局.1999(12).[2]吴金塔,鲍文昕,梁立峰.福建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与思考.河海大学,福建省洪水预警报中心.2006(4).[3]胡志平,韩学洋,林治宝.威海市沿海山丘区防汛减灾措施探讨.威海市水利局.2008(4).[4]庄先.中日合作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A].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3.[5] 刘祥明.句阳县防汛减灾对策探讨[C].旬阳县防汛办公室.2009.
第三篇:大论文建议
建议:
1、突出论文结构!!
a、论文应包括3部分(1、项目概述;
2、理论和实践;
3、收获和总结)。b、各部分字数建议:项目概述:500-600字;理论和实践:1600字左右;收获和总结:200-300字左右
2、项目概述的内容:项目背景、项目名称、项目的甲方乙方、项目投资、工期、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特点(项目的特点要与后文有呼应!)。你在项目中的角色。
3、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1)对项目管理整体的认识和理解(100-200字); 2)项目管理计划的理论(200字左右):在管理上,做计划时,要做什么事情?可以有什么方法?
3)项目管理计划的实践(300字左右):在这个项目,你是怎么做计划的?得到的什么样的计划?
4)项目管理控制的理论(200字左右):在管理上,应做什么样的控制工作?可以有什么方法?
5)项目管理控制的实践(800字左右):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如何对你在项目管理上构成挑战?你采用什么项目管理的方法解决的?这部分是重点!亮点!!
4、收获与总结的内容:结合你在前文的论述,写出你对项目管理、对此类项目管理的经验即可。
第四篇:原州区全民创业工作取得实效论文
原州区全民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原州区把全民创业工作作为富民强区的主要渠道,以政策鼓励创业,坚持以资金扶持创业,以平台吸引创业,以服务促进创业,使原州区全民创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工培育和发展小老板598人,创办小企业532个,开发创业新项目439个,举办创业培训班63期,培训3589人,建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13个,入园企业131个,催生创业实体592个,创造新就业岗位5595个,带动就业14500人。
1.在创业基地建设中取得的经验
按照“把创业领域放到最宽、准入门槛降到最低、审批事项减到最少、政策扶持落到最实、服务潜力挖到最大”的要求,着力搭建“六个平台”,力促全民创业快速健康发展。
1.1 搭建创业宣传平台,营造创业氛围。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全民创业各项政策和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努力营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氛围,激发广大城乡劳动者的创业激情。自开展全民创业工作以来制作宣传展板、宣传牌、创业标语、横幅等宣传手段;编印《创业政策文件篇》、《创业实用知识篇》等2.6万册。同时开展了“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在固原电视台《固原新闻联播》中开辟了《创业之星》专栏,每周采访报道一名优秀创业人员,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着力营造“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政府福利创业、部门服务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
1.2 搭建创业基地平台,拓宽发展空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管建结合”的思路,全力实施“改造、完善、提升”战略,不断优化创业环境,适时启动建设创业园和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基地平台。目前,以建创业街孵化基地14个。
1.3 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增强创业实力。2010年,原州区为进一步加大创业园区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争取自治区和固原市的支持,及时成立了原州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筹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400万元,市信用联社按照1:3的放贷比例已为原州区创业街园的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73万元,帮助自主创业。重点支持个体工商业主有小也变大业、旧业变新业、一业变多业,小老板变大老板,使其尽快成长为新型企业家;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青春创业”,支持农民“致富创业”,魏涛扩基地、壮龙头、拓市场三部曲,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贾工和养殖业,不断扩大农民的创业空间;支持科技人员“知识创业”实现科技与经济“无缝”嫁接;扶持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利用国家给就业困难群体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在创业中求生存、找出路、谋发展、快致富。
1.4 搭建创业培训平台,提高创业能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实施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创业人员开
展创业培训。采取“订单+定向”培训,“创业培训+创业技能”、“创业培训+侯勋服务”的的“1+x”创业培训模式,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培训—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为有志创业者搭建创业培训平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5 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增强创业意识。按照相关要求,经一部构筑政策、资本和市场支撑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势,为创业者开展“项目评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专家咨询”等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组建长夜咨询专业队伍,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财会、法律、政策、信息、技术和融资指导等服务。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创业项目开发、市场评估和推介制度,为创业者发布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项目,促进全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部门联动,切实形成了政府各相关部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强大合力,围绕设施农业、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家、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能人“六大创业行动”,奋力促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1.6 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创业信心。通过举办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创业成果展示会、创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创业人员的创业信心。收集和筛选了涉及商业、加工制造、种植、养殖业等适合不同创业者需求的创业项目100余项,及时发布一批创业指导项目推荐给创业者,给创业者自主选择经营范
围和项目。
2.创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今年是原州区实施全民创业行动的第三年,全民创业行动总体上呈现出扎实推进、稳步发展俄良好态势,但是,肯定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全民创业的氛围。干部群众的创业人士和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基层和群众还存在着依赖政府、恋土恋乡、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等不思创业、不敢创业的落后意识。
2.2 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文化素质偏低,创业的技能不够,适应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范围有限,存在着愿创业但不会创业的局面。
2.3 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为全民创业提供创业咨询、信息服务、项目推介、专业化辅导、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创业服务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4 对全民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目前,原州区只设立了100万元创业贷款担保基金,还没有设立其他全民创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特别是在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辅导体系建设等重点方面缺乏资金的引导和扶持。
2.5 全民创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待提高。个别部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五篇:班主任经验论文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
请给学生自己作主的机会
培新小学
杨华丽
在每个班中,都有个别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冷落与歧视,缺少的是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从教多年来,深知教育后进生,提高后进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时候教师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好心”,效果却适得其反,而在一次活动中,我偶然的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谢思瑜,但她对学习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为帮助她和其他学困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帮教”活动,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坐在一桌,便于互相帮助。在班级中,为学困生选好了“朋友”便找来一一谈话,其他学困生都点头同意。但当我问到思瑜时,她起初很来劲,但我把“朋友”的名字告诉她后,她不说话了,停了足足有3分钟才说:“可以让我自已来挑吗?”我以为她们俩有矛盾,思瑜摇了摇头,可我明显感到她有心事,想问一问,但我还是忍住没有问,我同意了。于是,思瑜经过思考,选了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作为自已的“朋友”并请我去问这位同学是否愿意,我答应了,顺利地帮助她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我特意留心他们的帮教情况,发现情况良好。思瑜的成绩有上升的趋势,比其他几对进步较快。于是我又找思瑜同学谈话,首先表扬了她学习上的进步,接着又提出了当时忍住没有问的问题。只见她想了一会说:“人家成绩那么好,我才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呢。”话说得委婉,但其中之意不言而喻,原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应该说这是她的自尊吧。她害怕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自己作主的机会”。通常学困生给我们的印象是麻木的,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这种表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剖析学困生的心理状态,许多学困生不是不想、不要进步,而是由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出现的偏差,造成了他们比其他同学碰到更多困难的局面,由此产生学习上的惰性,产生了自卑的习理。从我与这些学困生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渴望进步,更渴望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但他们对班级中学习优秀的学生,常常敬而远之。与他们在一起,心理压力重,往往这样,心情越是压抑,行为就越是被动,于是就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给他们自已选择的机会。从他们内心来讲,会更愿意自主地与“朋友”沟通,主动求教于他们。作为老师,这样做,实际上也就是把争取进步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中,在尊重、信任她的同时,也把自尊放在他的手中,使他们拥有了自尊和自爱。
我想,做为教师应该认可你的学生,承认你的学生,真诚地对待你的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机会,是对学生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