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1
关于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调
研
报
告
建设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树立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客观要求,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这次党校学习的要求,我对金乡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金乡县纪委、监察局在加强队伍建设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队伍管理制度及措施,以制度保障了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了教育培训制度。委局机关坚持每周二学习,纪检监察干部每季度一培训,每半年一交流,通过学习、考试、知识竞赛等途径,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反腐倡廉的能力。
二是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情况、队伍管理情况、好的典型、内部不良倾向等,以简报或会议的形式,每季度在全机关公开一次,增强了机关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建立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举报制度。公开了举报电话,利用政务网向社会公开了一些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使整体纪检监察工作处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对于群众的举报,县纪委常委会定期进行分析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
四是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选配标准。严格把好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不断提高选配干部的能力水平。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准入门槛,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从各单位的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中考核选配,最近几年,又在大中专毕业生及选调生中选取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现在职的纪检监察干部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五是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有“为”才能有“位”。近几年,县纪委监察局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结合纪律检查、效能监察的职能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在参与中监督、监督中服务,在监督中协调、协调中服务的理念,主动参与,提前介入,进一步促进了全县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切实维护了政令畅通。纪检监察工作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充分肯定,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得以提升,绝大多数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均得到相应提高。六是实行了纪检监察干部考核奖惩制度。在组织部门正常考察的同时,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评定,县纪委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了考核奖惩制度,根据纪检监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表现情况,对纪检监 察干部的调整、提拔,提出主导性意见。近年来,金乡县纪检监察系统先后有10多名干部被交流使用,6名干部被调整到县属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岗位。
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保持了较好的整体形象。但是,客观地说,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
1、思想不够稳定。在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辛苦,“栽刺不栽花”,“吃力不讨好”,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工作性质对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在人员待遇上与这一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由于缺少对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交流机制,一个人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一个单位工作,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与特长的发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政治待遇方面,近几年通过县纪委领导和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努力,与其他地区相比,虽然使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待遇有所提高,但与县委、县政府、组织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干部相比,干部交流力度还不够;在经济待遇方面,还没有跟上工作任务的要求,等等。在生活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受市场经济和不良风气影响,纪检监察干部的严以律己与其他部门的公务消费浪费反 3 差很大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落差,导致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2、能力不够全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执纪能力相对落后。
3、协作不够到位。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但是在实际运作上,同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工作经费等方面对同级党委政府的依附性很强,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则仅局限于业务指导层面。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因此,上下级纪检监察干部之间在工作上特别是在案件查处以及量纪定性等方面,仍存在意见不一致、协作不到位的现象。
4、经费不够宽裕。由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等速度加快,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的增加,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量增大,业务经费明显不足。相比较,其他部门上级都有资金或是车辆等实物支持,而纪检监察机关没有下拨专门的经费或相关办案设施。
5、干部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干的多、说的少,出力多、显现出的成绩少,这与经济管理部门等其他单位易出政绩相比,不易引起领导对干部的注意,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实际付出。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公务员法》实施后,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坚持教育、监督、制度和激励并重。
1、要抓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时刻牢记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创新教育的形式。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比较沉闷的局面,少搞说教,多搞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多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赛事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各个单位、各个层面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干部走上前台,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组织机关干部赴外地学习交流,不仅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同时要学习发达地 5 区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三是要确保教育的效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工作再苦再忙再累,坚持既定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今后,调动或提拔干部要把平时学习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严加考核,确保学习见到实效。
2、要抓监督,规范言行举止。要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纪委监察局的主要领导要经常下到基层联系点听取意见,及时掌握干部活动的动态。要多与纪检监察干部办过案子的单位和当事人直接接触,听取当事对办案人员工作的反映,特别是有无执纪违纪的现象;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结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专门设立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的举报箱,主要领导要经常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收集情况,把干部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3、要抓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重点建立五个方面的制度:一是要建立资格准入制度。要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门槛,实行资格准入,力求凡进必考,逐步缩小组织任命的比例,扩大法定考试进人的比例,坚决杜绝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二是要建立挂职锻炼制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让干部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三是要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对新进入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增加跨省市互相学习、培训、交流、观摩的机会,确保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两年外出培训一次以上。四是要建立末位淘汰制度。要逐步探索领导点评、干部自评与社会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每年对纪检监察干部考评一次,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淘汰出队伍。五是建立专项经费支持制度。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匹配一定的资金,多向基层倾斜,弥补地方财力有限导致纪检监察业务经费不足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缺陷。
4、要抓激励,创优工作环境。一是要高规格配置机构,让干部有威信。要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及所属内设机构的规格,进一步明确纪委常委、各室主任等各个层次纪检监察干部的级别待遇。二是要宽松工作环境,让干部有作为。具体来说,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编制服从工作。要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尽量少抽调和借用干部,少增加基层和涉案单位的负担。三是要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让干部有位置。在政治上,要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建立交流和选拔任用机制,使纪检监察干部进的来,出得去,盘活人力资源,激发热情,推进工作。如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应优先考虑,交流到其他部门领导岗位,要与纪委机关规格相一致,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在经济上,要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提高办案补贴标准,缩小地域差别和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篇:关于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
关于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
建设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树立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客观要求,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市纪委有关调研工作的要求,我们对海勃湾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进 行了专题调研。
一、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勃湾区纪委、监察局在加强队伍建设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队伍管理制度及措施,以制度保障了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了教育培训制度。委局机关坚持每周二学习,纪检监察干部每季度一培训,每半年一交流,通过学习、考试、知识竞赛等途径,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反腐倡廉的能力。二是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情况、队伍管理情况、好的典型、内部不良倾向等,以简报或会议的形式,每季度在全机关公开一次,增强了机关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建立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举报制度。公开了举报电话,利用政务网向社会公开了一些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使整体纪检监察工作处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对于群众的举报,区纪委常委会定期进行分析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四是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选配标准。严格把好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不断提高选配干部的能力水平。1998年以前,调入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学历相对较低,身份多样,有的从企业调入,有的从事业单位直接调入。后来逐步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准入门槛,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领导从各单位的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中考核选配,最近几年,又在大中专毕业生及选调生中选取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现在职的16名纪检监察干部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五是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有“为”才能有“位”。近几年,区纪委监察局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结合纪律检查、效能监察的职能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在参与中监督、监督中服务,在监督中协调、协调中服务的理念,主动参与,提前介入,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切实维护了政令畅通。纪检监察工作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得到区委、政府的认可和充分肯定,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得以提升,绝大多数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均得到相应提高。过去,区纪委监察局仅有纪委副书记和监察局局长两个正科职数,最近几年来,原为副科级领导职数的6个内设机构负责人均按正科予以配备,科室工作人员基本上被提拔成了正科纪检员、副科纪检员和副主任科员。目前,区纪委监察局的16名在职干部中,正科以上干部10人,副科干部4人,2人列入了全区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六是实行了纪检监察干部考核奖惩制度。在组织部门正常考察的同时,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评定,区纪委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了考核奖惩制度,根据纪检监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表现情况,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调整、提拔,提出主导性意见。近年来,海勃湾区纪检监察系统先后有10多名干部被交流使用,6名干部被调整到区属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岗位。
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保持了较好的整体形象。但是,客观地说,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
1、思想不够稳定。在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辛苦,“栽刺不栽花”,“吃力不讨好”,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工作性质对人员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在人员待遇上与这一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由于缺少对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交流机制,一个人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一个单位工作,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与特长的发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政治待遇方面,近几年通过区纪委领导和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努力,与其他区相比,虽然使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待遇有所提高,但与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干部相比,干部交流力度还不够;在经济待遇方面,还没有跟上工作任务的要求,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及信访的补贴一直为69元,以前没有补贴的很多部门现在都有了自己的补贴,而且标准相对较高,如老干部局为60元/月,计划生育补贴80元/月,审计人员120/月,政法机关130元/月,等等。此外,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奖金、福利差距较大。在生活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受市场经济和不良风气影响,纪检监察干部的严以律己与其他部门的公务消费浪费反差很大,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落差,导致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2、能力不够全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执纪能力相对落后。
3、协作不够到位。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但是在实际运作上,同级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工作经费等方面对同级党委政府的依附性很强,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则仅局限于业务指导层面。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因此,上下级纪检监察干部之间在工作上特别是在案件查处以及量纪定性等方面,仍存在意见不一致、协作不到位的现象。
4、经费不够宽裕。由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等速度加快,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的增加,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量增大,业务经费明显不足。相比较,其他部门上级都有资金或是车辆等实物支持,而纪检监察机关没有下拨专门的经费或相关办案设施。
5、干部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干的多、说的少,出力多、显现出的成绩少,这与经济管理部门等其他单位易出政绩相比,不易引起领导对干部的注意,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实际付出。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公务员法》实施后,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坚持教育、监督、制度和激励并重。
1、要抓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时刻牢记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创新教育的形式。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比较沉闷的局面,少搞说教,多搞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多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赛事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各个单位、各个层面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干部走上前台,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组织机关干部赴外地学习交流,不仅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同时要学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三是要确保教育的效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工作再苦再忙再累,坚持既定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今后,调动或提拔干部要把平时学习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严加考核,确保学习见到实效。
2、要抓监督,规范言行举止。要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纪委监察局的主要领导要经常下到基层联系点听取意见,及时掌握干部活动的动态。要多与纪检监察干部办过案子的单位和当事人直接接触,听取当事对办案人员工作的反映,特别是有无执纪违纪的现象;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结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专门设立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的举报箱,主要领导要经常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收集情况,把干部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臵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3、要抓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重点建立五个方面的制度:一是要建立资格准入制度。要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门槛,实行资格准入,力求凡进必考,逐步缩小组织任命的比例,扩大法定考试进人的比例,坚决杜绝安臵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二是要建立挂职锻炼制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
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让干部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三是要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对新进入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更新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增加跨省市互相学习、培训、交流、观摩的机会,确保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两年外出培训一次以上。四是要建立末位淘汰制度。要逐步探索领导点评、干部自评与社会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每年对纪检监察干部考评一次,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淘汰出队伍。五是建立专项经费支持制度。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匹配一定的资金,多向基层倾斜,弥补地方财力有限导致纪检监察业务经费不足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缺陷。
4、要抓激励,创优工作环境。一是要高规格配臵机构,让干部有威信。要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及所属内设机构的规格,进一步明确纪委常委、各室主任等各个层次纪检监察干部的级别待遇。二是要宽松工作环境,让干部有作为。具体来说,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编制服从工作。要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尽量少抽调和借用干部,少增加基层和涉案单位的负担。三是要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让干部有位臵。在政治上,要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建立交流和选拔任用机制,使纪检监察干部进的来,出得去,盘活人力资源,激发热情,推进工作。如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应优先考虑,交流到其他部门领导岗位,要与纪委机关规格相一致,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在经济上,要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提高办案补贴标准,缩小地域差别和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篇: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近年来,xxxx县委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总体状况
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党的执政形象,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县委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搭建活动载体,认真查摆问题,狠抓作风整改,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对作风建设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升。县委坚持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先后开展了“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感恩组织,敬畏历史”,“热爱人民,造福百姓”,“喜迎xxxx大、争创新业绩”和”中国梦·我的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在解放思想中改进作风,在改善民生中改进作风,在创新实干中改进作风,在优化服务中改进作风,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体现在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上,体现在为提高经济发展、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上。
(二)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重要会议精神、领导重要讲话和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县委常委率先垂范,每月举办常委中心组学习,通过座谈交流、大会发言等方式,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各乡镇党委、县直部门党组(委)也都扎实开展组织学习,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同时,认真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腐败案例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从正反两方面体会到加强作风建设,防微杜渐,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营造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简报、网站、报纸、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宣传力度,及时宣传作风建设活动的工作动态、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事迹,营造了良好的作风建设氛围。
(三)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管理新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选人用人作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选拔上来,变相马为赛马,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并以此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完善考核惩戒机制。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用科学求实的决策目标凝聚力量,用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推进落实,用严格科学的考核监督激励党员干部努力工作。县委每年都对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建设检查考核,实现勤廉双考,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职务升降挂钩,发挥了较好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形成了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四)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各种专题活动的开展,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有效遏制了庸、懒、散、乱等现象。一是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担任第一书记,年初带头深入各乡镇,帮助出思路,定期开展调研,及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二是实行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工作制度,将重点工作严格落实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倡导务实风气。三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村包点帮扶制度,70名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包村第一书记,通过定期蹲点调研、下访约访、结对帮扶、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紧抓住企业和群众最盼、最缺、最急、最怨的问题,想办法、定措施,扎实开展帮扶活动,在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环境、就业等方面,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改变了形象,提高了威信,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干部作风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当前xxxx县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领导作风方面表现的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
(一)大局意识强。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政治立场坚定,能坚决服从县委和组织安排,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能自觉地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正确把握和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宽广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善于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做好本单位工作,履行好所负职责,服务和推动全局发展。
(二)善于做群众工作。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多次反复开会强调群众工作重要性,促使广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先后开展“四同结穷亲”、“热爱群众,造福群众”、“百日大走访”等活动,把群众当做自己亲人,当成自己老师。开展“电视问政”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把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
(三)执行能力突出。近年来,县委克服总总困难,顶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员缺乏的不力条件,坚定不移的实施产业转型,加大重点企业引进,强势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等重大工作。实现四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州直第一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速、重大项目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资等主要指标依然位居州直第一。百万亩生态林特别是一期5万亩达到86%以上的成活率;国有土地清理三个月收回27万亩等重点工作。
(四)关注民情民意。近年来,xxxx县把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困难当成首要大事,创新构建的“民生110”是以“书记信箱、箭乡论坛、绿色邮政、书记专线、电视问政”为构架,“书记大接访、干部大走访、四同结穷亲、干部大回访”和现场推进会为支撑,“民生论坛、向人民报告”栏目和民生110大厅为窗口的工作机制。先后开展3次大走访活动,6次书记大接访活动,书记信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10628件,办结9589件,办结率达90.22%。
(五)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完善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制度,坚决落实县委“九个坚决调整”的用人导向,突出在重点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在重点一线培养干部,一大批年轻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力强,素质高,群众信任,工作积极主动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努力营造出五湖四海选贤任能的良好导向和氛围。
(六)敢于担当,变化变革。近年来,县委按照打造“民生、宜居、人文、幸福”xxxx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自治县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大领导干部克服困难,敢于担当,解放思想,变化变革是密不可分的,一大批重点工程、亮点工作应运而生。
虽然近年来,自治县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极少数干部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创新不够。少数领导干部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和攻坚克难的志气。思想不够解放,安于现状,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自甘落后。表现为“怕”字当头,“闯”劲不足,“稳”字有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困难和阻力,怨天尤人,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工作的办法不多,只凭经验做事,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想不到、用不上。
(二)精神状态不佳。主要表现为:一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个别干部有浮躁情绪,精力不集中,工作不踏实,盯着“位置”干,在职务上盲目攀比,工作不在状态;有的甚至整天发牢骚、讲怪话,影响自身形象。二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个别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上班混日子,出工不出力,只重索取、不讲奉献。三是工作激情不足。表现为精神上萎靡不振、暮气沉沉,工作被动应付、降低标准,缺乏主动服务的热情。有的甘当“好好先生”,对明显违背原则、有悖发展的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缺少据理力争、拍案而起的勇气和魄力。
(三)学习风气不浓。有的领导干部甘于平庸,懒于学习,惰于思考,视学习为负担,奉行学习实用主义,平时学习只做表面文章,学不求深,思不求解,对学习敷衍了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使学习真正达到入脑入心;还有些干部整天陷于事务性工作或忙于应酬,整天浑浑噩噩,无暇静心学习,工作没思路、没章法。
(四)工作作风不实。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工作大而化之,抓而不实,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下了,工作部署多,实际检查少,强调任务多,研究措施少;有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在数字上做文章;有的脱离实际,远离群众,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即使下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基层的工作情况不掌握,对群众的意见不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不解决,造成群众经常性上访,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五)效率不高,执行不力。有些干部责任心淡漠,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不作为,不干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尽其责,抓工作虎头蛇尾,看似整天忙忙碌碌,事实上该抓的抓不住,该管的管不到,要办的办不了,导致制定政策的初衷与执行政策的结果相背离,部门效能低,群众怨气大。
(六)班子涣散,领导力薄弱。领导班子之间缺乏沟通,少数成员配合而不协调,班子成员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有的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力,该集中的集中不起来,该坚持的坚持不下去,不敢负责,不敢碰硬,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党性,讲人情不讲纪律,以致出现决策迟缓、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群众不满等。
(七)理想信念动摇,自律意识淡薄。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自律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追求与身份、地位相匹配的政治、经济待遇,喜好讲排场、摆阔气,拉关系,摆架子,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三、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在执行中存在有哪些问题
(一)执行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和部门把重心放在建章立制上,对于如何有效的执行不够重视。个别单位和部门对制度仅仅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不去认真贯彻执行。有的干部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执行制度时原则性不强,遇到得罪人的情况,就有意回避,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制度标准。有的干部则对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按照制度规定的原则和主要精神去执行。
(二)宣传力度不大。出台后没有及时进行宣传和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导致广大干部群众不熟悉、不了解,制度的普及率、知晓率较低,对执行主体缺少监督和约束;一些基层组织的干部,因忙于事务,无暇参加学习培训,对制度规定一知半解,以致制度的执行大打折扣。
(三)监督缺乏引导。没有具体的监督保障,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公开、反馈等机制也不健全,使得执行制度更多的依赖于单位(部门)和干部的自觉性。有的对制度的监督检查仅仅是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发现不了问题。
(四)失范追究不严。有些制度仅提出“不准”或“禁止”目标要求,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处罚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违反制度的成本太低。有的单位碰到偶尔违反制度的行为,有时碍于情面,不作严肃处理。
四、探索建立完善干部队伍相关作风建设制度
近年来,县委不断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力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政风行风建设示范窗口活动的通知》、《xxxx县惠民资金使用“十不准”》、《xxxx县制度廉洁性审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自治县绩效考核开展电视评议的通知》、《关于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贴牌制度的通知》、《xxxx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政正职“四不直接分管”实施办法》、《xxxx县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工作制度》、《关于在全县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开展自治县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实施意见》、《xxxx县关于开展“热爱人民、造福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xxxx县开展走基层、察实情、解民忧、送温暖活动的实施方案》、《xxxx县项目化管理系统亮红灯问题责任追究办法》、《xxxx县开展干部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实施方案》、《xxxx县干部比学、考学、评学、讲学办法》、《关于领导干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规定的通知》、《xxxx县“民生110”大回访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忠诚教育“七个一”系列活动的安排意见》、《xxxx县开展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和论坛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通知》、《xxxx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xxxx县关于大力推进权力运行监控三项机制深入开展县直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xxxx县机关效能建设“十条禁令》、《xxxx县机关效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自治县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工作问责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的通知》、《自治县加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xxxx县县级领导六个一联系点制度的通知》、《xxxx县领导干部“点学、述学、考学、评学”办法》,《xxxx县干部考学“十严禁”、“十必究”纪律要求》和《xxxx县领导干部考学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第四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XXX纪检监察办 20XX年8月
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重要职责,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镇党委、纪检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当前,正面临大开放、大建设、大援疆、大发展之际,为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水平,根据XX(XXX)XX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镇党委、纪委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和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在全镇范围内展开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现有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总数1个,就是镇纪委1个,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纪委书记,配备了专职纪委副书记,除专职纪委副书记外,其他纪委委员都是兼职;纪委委员由5人组成,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37.6岁,少数民族2人,大专学历5人;同时,23个行政村也都配有纪检监督员。
型,尤其是纪检监察战线的先进典型,及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讨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二)规范制度抓管理,建立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健全监督机制,是保障纪检监察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和扩大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纪检监察工作任务向每名党委班子成员进行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头。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支部。二是开展机关效能考评。每年年初,我们按照县纪委下达的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结合本镇实际,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分解量化到科室、个人,每月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底对机关人员“德、能、勤、绩、廉”表现按百分制进行考评,并严格兑现奖惩。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每年开展两次谈心谈话活动,书记、党委和机关干部之间经常进行交流谈心,及时掌握机关人员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通过建立党委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与基层的走访联系、工作指导,帮助基层解决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季度工作分片例会制度,定期分片召开例会,解决了工作交流不畅的问题;同时,针对各站所及部室制作了工作流程图,并悬挂上墙,工作程序和内容一目了然。镇纪委还成立了内部监督领导小组,健全了检查督导机制,并从XXX个行政村中聘请了XXX人作为纪检监督员,设立了举报电话,定期召开座谈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
人员“凑合”起来的,一般不参加纪检监察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了抓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个“散”字。另一方面,平时工作任务繁重,有些纪检人员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讨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心理落差,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干部队伍素质仍需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业务培训的机会仍然不多,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简单行事,不能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同志却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四)有信心,但还有畏难情绪。处理工作关系时存在
(一)内在因素。一是理论学习不深入。有些同志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兴趣淡化,导致理论水平不高;还有的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导致思想水平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知识上只能靠吃老本。二是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容易得罪人讨人嫌,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常是别人能去的地方不能去;一些秉公执纪、清廉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还常被调查对象埋怨,甚至被亲戚朋友们所不理解。上述种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三是业务素质不够高。有些同志政策水平不高,办案技巧掌握不够;有的口头表达、文字基本功还不够强,对党纪条规等业务知识还不够熟,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有的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对经济发展政策、相关法律知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四是工作开展有顾虑。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主要表现为: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既担心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三怕影响工作目标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为根本,以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核心,大力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切实解决好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纪检干部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抓好综合知识培训。要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建立干部定期培训机制,不仅要加强对基层纪检干部的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干部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每个在职干部每年就能有一次业务培训的机会。
(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转变学风作风。打铁需要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执法者又是监督者,这就需要我们的作风更加过硬,随时随地经得起检验,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此,必须加强纪监察干部作风建设,尤其要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在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一要改进学风。要立足学以致用,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拓展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同时要在创新中学习,以创新的观念、发展的思路、科学的精神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二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克服形式主义,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要从单位具体实际出发,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出实招、求实效;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制度,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敢于叫真、敢于碰硬,做到违纪必究、有案必查、一查到底。三要改进领导作风。好的作风 的保障力度,有利于避免纪检机关受到利益驱动,出现与民争利的行为。一是合理配臵人员。选拔党性好、作风正、能力强、威信高的干部进入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优化班子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二是要强化经费保障。参照政法系统经费保障办法,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拨付足额的办公经费和公用经费,进一步提高纪检干部的福利待遇,保障机关的正常运转。三是强化设备保障。对基层纪检统一安排办公场所、统一配备办公设备、办公用车,进一步改善办公(办案)条件。
当前,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自身应不负重托,牢记使命,从大局出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职责。同时坚持“正人先正己”,把“严”字始终贯穿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之中,严格落实中央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真正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第五篇:关于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
乡镇是我们国家最小的行政区域,乡镇既是推进改革的主体力量,也是进行改革的重要领域;乡镇既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乡镇既是维稳的桥头堡,也是农村稳定的基本力量。乡镇党委是推进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肩负着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乡镇干部作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评价,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协调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直接关系到能否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基层民主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队伍的管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现将**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基本信息概况
**镇目前在职公务员共22人,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知识较薄弱,20—35岁公务员仅4人,其中2人已被县级部门借调,实际能够做事的公务员不超过15名;工资关系在我镇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工勤人员共21人,其中已被县级部门借调3人;大学身村官、计生服务人员、国土、房管、残联、司法、新农通工作人员共计21人。根据这64人的特长和工作特点,我镇设党政督查办,主要负责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
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等职责;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镇村财务管理等职责;政法维稳信访办公室,主要承担司法、调解、信访、安全生产等职责。
二、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干部待遇分配不尽合理。
基层地处偏远,工作条件艰苦,基层干部来回奔波落实各项工作,有时还要贴钱下乡、出差,待遇却比较低,这种反差直接导致基层干部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干部想往机关单位调。
(二)公务员队伍缺编现象严重。
我镇公务员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编现象,不少公务员身兼数职。其原因是我镇相当数量优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途径调离基层进入各级机关单位,同时,干部队伍却面临进口不畅的难题,每年分配给我镇的选调生、公务员的人数较少,干部队伍缺乏新陈代谢,后继乏人。人力上的不足导致干部工作超负荷运转,大量具体工作由事业编制人员、工勤人员承担,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也使部分干部产生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成效。
(三)干部队伍素质与新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全镇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有其历史上的原因,如录用硬性指标不高、存在政策照顾等,也有后期原因,如对后续学历教育重视不够等,使得部分干部工作能力达不到工
作要求,肯干却不能干,交办任务或者无能力完成,或者完成不到位,成效低,只能分配在次要岗位上,所以我镇干部人数多,骨干却不多,少数几个骨干忙于应付大量工作,对工作的深入开展方面无暇调研和思考,工作进展较慢,在新形势下,部分镇村干部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展工作创新能力较差。
(四)干部考评奖惩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分解还不到位,硬性指标不多;干部考评奖惩机制的科学化还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阶段,目前以“奖”为主,对“惩”的科学界定与合理施行的研究还不够;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要求还未能达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个别干部因年龄偏大,在主观上认为无政治前途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如果在岗位责任制、考评奖惩机制上缺乏约束力,极易出现人浮于事或不作为、“熬年头”等现象。
(五)干部队伍“四个作为”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部分干部大胆作为、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抢先作为的意识较弱,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向心力。
三、改进建议
一是重新核定编制人数,根据乡镇合并过后的规模、人口、幅员面积,重新核定乡镇公务人员的编制,并扩大招考规模为乡镇充实新鲜力量;二是开展广泛的人才交流,在各乡镇之间、在乡镇与机关之间,定期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到
其他单位学习,对于在乡镇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能够进行合理的调动;三是为基层留住年轻人,对于编制在乡镇的年轻公务员,建议在乡镇工作满两年后,才能借调以及正式调动;四是乡镇党委政府统筹津贴,党委政府在整合推动重点工作推进时,定员、定岗、定酬,人员津贴以党委政府统筹集中安排为主,多劳多得,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思想政治、科技知识、实践能力等教育培养力度,促使乡镇干部队伍增强“四个作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