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5: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

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第二篇:关于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

乡镇是我们国家最小的行政区域,乡镇既是推进改革的主体力量,也是进行改革的重要领域;乡镇既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乡镇既是维稳的桥头堡,也是农村稳定的基本力量。乡镇党委是推进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肩负着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乡镇干部作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评价,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协调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直接关系到能否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基层民主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队伍的管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现将**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基本信息概况

**镇目前在职公务员共22人,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知识较薄弱,20—35岁公务员仅4人,其中2人已被县级部门借调,实际能够做事的公务员不超过15名;工资关系在我镇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工勤人员共21人,其中已被县级部门借调3人;大学身村官、计生服务人员、国土、房管、残联、司法、新农通工作人员共计21人。根据这64人的特长和工作特点,我镇设党政督查办,主要负责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

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等职责;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镇村财务管理等职责;政法维稳信访办公室,主要承担司法、调解、信访、安全生产等职责。

二、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干部待遇分配不尽合理。

基层地处偏远,工作条件艰苦,基层干部来回奔波落实各项工作,有时还要贴钱下乡、出差,待遇却比较低,这种反差直接导致基层干部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干部想往机关单位调。

(二)公务员队伍缺编现象严重。

我镇公务员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编现象,不少公务员身兼数职。其原因是我镇相当数量优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途径调离基层进入各级机关单位,同时,干部队伍却面临进口不畅的难题,每年分配给我镇的选调生、公务员的人数较少,干部队伍缺乏新陈代谢,后继乏人。人力上的不足导致干部工作超负荷运转,大量具体工作由事业编制人员、工勤人员承担,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也使部分干部产生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成效。

(三)干部队伍素质与新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全镇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有其历史上的原因,如录用硬性指标不高、存在政策照顾等,也有后期原因,如对后续学历教育重视不够等,使得部分干部工作能力达不到工

作要求,肯干却不能干,交办任务或者无能力完成,或者完成不到位,成效低,只能分配在次要岗位上,所以我镇干部人数多,骨干却不多,少数几个骨干忙于应付大量工作,对工作的深入开展方面无暇调研和思考,工作进展较慢,在新形势下,部分镇村干部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展工作创新能力较差。

(四)干部考评奖惩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分解还不到位,硬性指标不多;干部考评奖惩机制的科学化还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阶段,目前以“奖”为主,对“惩”的科学界定与合理施行的研究还不够;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要求还未能达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个别干部因年龄偏大,在主观上认为无政治前途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如果在岗位责任制、考评奖惩机制上缺乏约束力,极易出现人浮于事或不作为、“熬年头”等现象。

(五)干部队伍“四个作为”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部分干部大胆作为、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抢先作为的意识较弱,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向心力。

三、改进建议

一是重新核定编制人数,根据乡镇合并过后的规模、人口、幅员面积,重新核定乡镇公务人员的编制,并扩大招考规模为乡镇充实新鲜力量;二是开展广泛的人才交流,在各乡镇之间、在乡镇与机关之间,定期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到

其他单位学习,对于在乡镇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能够进行合理的调动;三是为基层留住年轻人,对于编制在乡镇的年轻公务员,建议在乡镇工作满两年后,才能借调以及正式调动;四是乡镇党委政府统筹津贴,党委政府在整合推动重点工作推进时,定员、定岗、定酬,人员津贴以党委政府统筹集中安排为主,多劳多得,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思想政治、科技知识、实践能力等教育培养力度,促使乡镇干部队伍增强“四个作为”意识。

第三篇:乡镇干部队伍现状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农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

乡镇干部队伍总的状况是好的,但其中有少数干部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理论学习,掌握实用技术少,市场知识贫乏,思想观念陈旧,摆脱镇、村集体经济困境的发展思路狭隘,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经济服务、指导和协调能力低。二是作风不够端正,缺乏宗旨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积极性较低,热衷于应酬、打牌,工作华而不实,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相互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工作中以权代法、不切实际瞎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以上现象的存在,造成了一些乡镇干部开展工作时阻力重重,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待遇偏低,工作难做,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干部职务升迁机会少,政治待遇难以理顺;经济收入偏低,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不匹配;一些正当的福利待遇得不到,如乡镇干部普遍享受不到《公务员法》规定的探亲假、工休假。二是农村工作难做,工作强度较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都有赖于乡镇干部去及时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乡镇履行职能权力越来越小,责任却越来越大,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样样都是中心工作,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常常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达标等,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来。三是后备干部资源不足,乡镇干部老龄化、年轻干部断层现象相当普遍。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许多优秀干部不愿待在乡镇工作,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而县(市)直机关年轻干部极少愿意到乡镇交流任职锻炼。随着上级有关部门严格控制乡镇干部入口关,近几年招录的镇级公务员非常少,乡镇机关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难以找到培养、提拔的对象。

(三)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保障机制差

一是干部选任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目前,除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外,多数普通干部升迁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一干就 是一辈子,部分副职领导长时间在同一地方摸爬滚打,又一直得不到交流或提拔。二是乡镇干部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方面往往只有上下联系、左右协调的责任,没有最终决定权,完全调动不起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干部始终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致使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三是农村工作千丝万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存在经常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但是目前只注重结果不管过程的考评机制,使得乡镇不得不追求短、平、快的经济项目、政绩工程,缺少持续发展的宏远目标,结果“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回报率相当低,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作风背向而行。四是对干部的监督,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干部之间碍于情面,不去行使监督权;群众怕干部报复,不敢行使监督权;纪检监察部门不能面面俱到,造成督促力度的欠缺不强,很容易纵容一些乡镇干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情趣,进而滋长腐败。

二、解决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利用各种途径,调动干部积极性,建立起一支“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服务于民、高效廉洁”的乡镇干部队伍,方能有效地摆脱农村贫困落后的困境,快步迈进小康社会。针对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解决:

(一)从转变和规范干部的思想意识、行为作风、道德品质着手,加强乡镇干部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塑造勤政为民干部形象。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干部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强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推进法制化进程。目前,农村工作中“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要务,维护农村稳定是第一责任”,乡镇干部应围绕这个目标,与群众一起学科技、用科技,熟悉市场经济业务,共同探讨发展经济的路子。乡镇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户中,接触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要加强队伍管理,推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好头,严以律已,尽心尽责管好部门的人和事。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艰苦奋斗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乡镇干部要勇于自我剖析,正视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自觉地把它克服掉,并认真地通过严格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强化宗旨观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引导乡镇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细致思考,掌 4 握理论精神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再次,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采取乡镇干部与农户一起兴办农业推广基地、科技示范点,帮扶农民发展经济项目等有效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在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乡镇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二)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有计划地注入新鲜“血液”,稳定干部队伍

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在生活上、工作中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尤其在干部人事调整中,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对一些能力强、有抱负、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乡镇干部,要优先提拔任用。对一些在同一岗位或长时间在乡镇任职的干部要相应地给以一些优抚政策,如对表现较优秀、工作有一定年限的中层干部理顺副主任科员待遇,对任副职满一定年限、工作较突出的副职领导干部理顺主任科员待遇。由县(市)财政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不同数额的山区津贴、交通补助、加班费,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帮助解除后顾之忧。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镇机关大院的基础设施,重视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 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组织乡镇干部外出参观考察,这样既丰富广大干部的业余生活,又能扩大干部的视野,增长见识。有计划地充实一批乡镇年轻干部,逐步改善乡镇干部年龄结构;加大县(市)镇之间的交流力度,选派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或任职,充实基层的力量。

(三)完善选拔任用、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体制,以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科学、民主的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党委、组织部门要坚持群众公认、民主推荐,用科学的方法和好的作风选人,凭实实在在的政绩用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真正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应注重乡镇干部的培养使用,造就适应乡镇干部锻炼成长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对党员群众认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形象好、政绩突出、廉洁自律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推荐到县(市)直机关任职;本着“放心、放权、放手”的原则大力支持乡镇干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负责开展工作;经济上、生活中多关心干部,如有经济能力的乡镇政府可对获得县级以上先进的干部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建立合理的考核测评制度。全面衡量干部的能力、作风和道德品行,既看干部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组织纪律和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情况,又看干部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具体表现。在考核过程中,运用量化指标科学的对乡镇干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考核,由全体干部职工和各自驻点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直接参与测评,同时咨询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最后才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处理。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始终把乡镇干部的行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时刻了解乡镇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群众反映干部的作风问题,组织、纪检部门要对乡镇干部提出诫免通知,督促其尽快改正;不定期的对乡镇干部行使事权、财权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审计,以防止在经济上犯错误,扼制贪污腐败行为出现。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手册、述职述廉等手段来对乡镇干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第四篇:乡镇青年干部队伍现状调查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基层政权作用的发挥和长远发展。

1、人数逐年减少。近几年来,各地乡镇青年干部队伍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在加快,根据干统资料,2002-2004年,鼎城区乡镇35岁以下青年干部从273人降至192人。造成乡镇青年干部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乡镇怕添负担不敢要。税改后,乡镇财政压力更大,人员包袱沉重,对新增干部持抵触情绪,即使缺编,宁愿从站所抽调或找干部兼职凑合也不愿调进干部。二是机关青年干部怕“煨”前程不想来。选派年青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是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传统途径。近些年来,由于乡镇青年干部提拔速度慢,城乡干部交流力度不大,形成了干部下乡镇易进城难的干部工作格局,很多机关年青干部视下乡镇任职为“危险之旅”,极个别愿去的也是冲着解决公务员身份。近三年,鼎城区33个乡镇有27个乡镇未调进青年干部,有的乡镇已有5年未调进青年干部。三是乡镇青年干部怕过苦日子不愿呆。在乡镇工作,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加上乡镇财力匮乏,运转困难,不少乡镇青年干部向往机关的工作环境,近年来,从乡镇调往区直机关的青年干部就有28人。

2、思想比较迷惘。税费改革后,关于乡镇自身体制改革的舆论日渐增多,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乡镇究竟怎样变革?乡镇干部去向何处?这些现实问题困扰着乡镇青年干部,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思想顾虑重重,对前途充满担心,思想包袱比较重。

3、本领恐慌凸现。税费改革后,工作模式从行政推动为主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这种角色转换,乡镇干部原有的能力和素质变得不够使了,工作本领、工作能力短缺,工作失去了方向感,找不到着力点,无所适从。

4、群众观念变淡。税改后,乡镇干部逐渐变有求于民为无求于民,不少乡镇青年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发生了悄然变化,下村入户接触群众的时间少了;对群众的呼声看得轻了;对群众的急事、难事懒得管了。

乡镇青年干部是乡镇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关系到乡镇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和乡镇政权的稳固,对乡镇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不能小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好。一是要建立选派机制,充实工作队伍。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乡镇财源建设,着力改善乡镇财政环境,为稳定乡镇青年干部队伍提供经济支撑;各级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青年干部的选拔交流力度,为稳定乡镇青年干部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组织环境。二是搞好宣传引导,坚定工作信心。引导青年干部正确面对乡镇面临的形势,打消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坚定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心。三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技能。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培训制度和体系,紧紧围绕乡镇青年干部队伍的实际需要,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地培训青年干部,提高青年干部驾驭乡镇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四是强化教育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抓好乡镇青年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增强宗旨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好转。

第五篇: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2009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论文

题 目: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院 别: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队 别:湛江师范学院数科院“情迷深山”社会实践服务队 指导老师: 论文作者: 调研组员:

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以贵州省六盘水县普古中学为例

摘 要:

目前,我国青少年死亡意识缺失情况严峻,自杀现象频发。相对于西方国家普及的“死亡教育”课,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严重缺位。

为了探讨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我们对贵州省六盘水县普古中学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次研究对235名该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外还对该校的20名老师和32名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知识非常欠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第一,对于死亡知识的了解程度是知之甚少的。第二,对于死亡缺乏科学性认识,存在认识误区。首先是对于死亡的概念模糊不清;其次是不能正视死亡。第三,乡镇中学生在认知自杀和现实挫折上,对于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的估计,有较高的轻生意识倾向。(2)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第一,缺乏科学认识死亡的途径,学校、家庭教育不到位。第二,在社会舆论方面,传统迷信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第三,严重缺乏从事心理学研究或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学者,尤其是在乡镇偏远地区,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第四,社会自杀预警机制不完善。

关键词:乡镇中学生

死亡教育

现状调查

背景链接:

“死亡教育”兴于美国,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国外许多学校都开设有死亡教育的有关课程。

死亡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与死的生命过程;降低校园自杀率;增强学生的生命力和对生命质量追求的意识。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中国生命教育研究的高潮起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之后,2005年3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明确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理念,并且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1.引言

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了《我国自杀状况及对策》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五位死因,是15~34岁的人群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17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言中的心理创伤,16.2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父亲。目前,在国外的很多学校都设有与生命和死亡教育有关的课程。但在中国,由于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生命与死亡教育很难得到国人的认同,至今在学校教育中仍是一片空白。

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报告还指出了中国自杀特征:自杀者79%居住在农村,28%是从未上过学,58%服用农药或鼠药自杀。由于乡镇落后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传统思想的限制,容易导致乡镇中学生的“死亡教育”的缺位。

目前我国教育制度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对于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死亡教育”的严重缺位,部分学生由于对死亡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导致校园自杀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近十年来我国内地对于死亡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可行性、死亡教育的目标与目的、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教育的途径等四个方面,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对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本文所做的调研报告主要是针对乡镇中学生的“死亡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

2.1 调查对象 贵州盘县普古乡是一个主要以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该乡资源比较匮乏、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太方便。本次调研地点是贵州省六盘水县普古镇的普古中学,这里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属于我国典型的西部偏远山区乡镇中学。

为了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包括普古中学的 235名该校的七年级学生,其中男生 99名,占 42.1%,女生 136名,占58.9%。此外还对该校的20名老师和32名家长进行了调查。

2.2 调查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贵州省六盘水县普古镇普古中学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死亡知识的内容、需求、途径来源、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建议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等方面内容。

2.3 调查方法

2.3.1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主要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提问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利用课间对学生进行调查,集中学生在教室内答卷。调查时首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问卷的作答形式,问卷采取不记名,不讨论,当场回收的方式,有效回收率为100%。使调查得以顺利进行,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2.3.2 资料法

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我国西部乡镇中学“死亡教育”现状;通过网络与报刊查阅相关报道事件、相关政策,明了“死亡教育”的现实状况等。

2.3.3 个别访谈调查法

通过观察与调查,对个别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谈话,并校对相关数据,减少误差。

2.4 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的数据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法。

3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乡镇中学生的“死亡教育”知识非常欠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要)

(1)通过调查数据显示,乡镇中学生对于死亡知识的了解程度是知之甚少的,仅有14.9%的学生很了解,66%一般了解,而30.1%是基本不了解或完全不懂的。

(2)乡镇中学生对于死亡缺乏科学性认识,存在认识误区。调查数据反映了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严峻的现状。首先是对于死亡的概念模糊不清;其次是不能正视死亡。74.7%的学生曾经遭遇亲人朋友的去世经历,63.5%表示会因为亲人,朋友的去世而感到焦虑,恐惧,不知所措,超过20.4%的学生在谈论死亡话题时,会在不同程度上避而不谈。有19.2%的学生表示在一定在程度上相信或者相信过人能够死而复生。

(3)乡镇中学生在认知自杀和现实挫折上,对于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的估计,有较高的轻生意识倾向。

二.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第一,缺乏科学认识死亡的途径,学校、家庭教育不到位。众多教师、家长在受访中反映,由于死亡的话题比较敏感,因此会尽量的避而不谈,只有在学生主动问及的条件下才会根据自己知道的有关死亡的知识粗略地回答。在学校教育方面,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只是结合相应的安全教育、生存教育进行。

第二,在社会舆论方面,传统迷信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未能正视死亡现象,没有什么有关“死亡教育”知识的宣传。

第三,严重缺乏从事心理学研究或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学者,尤其是在乡镇偏远地区,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

第四,社会自杀预警机制不完善。

表一 在学校老师曾经给你讲过死亡的知识吗?

百分比 A、有,较重视 56.2% B、有,但不深入 20.6% C、很少 18% D、从来没有 5.2% 从来没有很少有,但不深入有,较重视5.2%18.0%20.6%56.2%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00%

表二 当你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时,极度伤心的时候,会怎么办?

百分比 A、轻生 2.2% B、沉默 26.7% C、积极面对 65.5% D、逃避 5.6%

表三 你对死亡的知识的了解程度?

百分比 A、很了解 14.9% B、一般 66.0% C、基本不了解 16.2% D、完全不懂 2.9% 2.9%16.2%14.9%很了解 一般基本不了解完全不懂66.0%

表四 你是否因为亲人,朋友的去世而感到焦虑,恐惧,不知所措?

百分比 A、是 63.5% B、否 37.5%

表五 你曾经遭遇过亲人的死亡吗?

百分比 A、有(下转第6题)74.7% B、无(转第7题)25.3%

表六 悲伤的情绪过多久才能平复?

百分比 A、几年以上 2.8% B、一年以内 7.1% C、半年以内 11.4% D、说不定、不清楚 78.7%

表七 你认为人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

百分比 A、鬼 6.0% B、灵魂 9.0% C、神仙 5.2% D、消失、不存在 69.0% E、其他 10.8% 其他消失、不存在神仙灵魂鬼0.0%10.8%69.0%9.0%其他消失、不存在神仙灵魂鬼20.0%40.0%60.0%80.0%

从表七可以看出,总计有20.2%的学生认为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灵魂、神仙,可见巫术迷信的观点在部分学生心中影响较大,学生对于死亡缺乏科学的认识,由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情况不容乐观。不科学的死亡观念,对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表八 假若亲人突然死亡了,你会感到怎样? 百分比 A、伤心难过 86.0% B、恐惧 4.3% C、平静 4.7% D、不知所措 3.8% E、其他 1.3%

1.3%3.8%4.7%4.3%伤心难过恐惧平静不知所措其他86.0%

表九 假若我们自杀了,我们的亲人会如何? 百分比 A、极度悲伤 88.9% B、恐惧 0.4% C、平静 5.1% D、不知所措 4.7% E、其他 0.9% 0.9%4.7%5.1%0.4%88.9%

表十 当谈到死亡的话题时,会不会避而不谈?

百分比 A、一定会 5.5% B、尽量 14.9% C、不会,坦然面对 72.3% D、无所谓 7.2%

表十一 会对死亡感到好奇吗?

百分比 A、很好奇 11.3% B、一般 17.4% C、偶尔会 28.3% D、不好奇 43.0%

极度悲伤恐惧平静不知所措其他

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0%43.0%28.3%17.4%11.3%很好奇一般偶尔会不好奇很好奇一般偶尔会不好奇

表十二 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

百分比

A、有,经常 52.3% B、有,偶尔 31.9% C、很少 12.3% D、从来没考虑过 3.4%

从来没有考虑过3.4%很少有,偶尔有,经常0%10%20%12.3%31.9%52.3%30%40%50%60%

表十三 你为什么而活?

百分比 A、家人 12.8% B、自己 43.4% C、社会 35.3% D、其他 8.5%

表十四 听到特大的伤亡事故,(汶川地震)你有什么感想? 百分比 A、非常恐惧、害怕死亡 9.8% B、非常伤心难过 57.4% C、觉得生命脆弱 23.4% D、其他 9.4%

9.4%9.8%非常恐惧、害怕死亡非常伤心难过觉得生命脆弱23.4%57.4%其他

表十五 你认识有关死亡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百分比

A、课堂上 22.2% B、家长解释 10.0% C、亲人朋友去世 18.8% D、电视报刊杂志 36.4% E、巫术迷信 6.7% F、其它 5.9% 6.7%5.9%22.2%36.4%10.0%18.8%课堂上家长解释亲人朋友去世电视报刊杂志巫术迷信其他

由表十五反映,有36.4%的受访者主要从电视报刊杂志途径获取有关死亡的知识,18.8%的受访者从亲人朋友去世经历了解,6.7% 则通过巫术迷信了解,这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自发的接受“死亡教育”的,共计占61.9%。而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获取死亡知识的占22.2%,家长解释的占10.0%,共计32.2%,这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被动式接受“死亡教育”的。数据结果显示,当前,乡镇中学生了解相关死亡知识主要靠自己主动了解,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粗放、缺乏规范性的,容易导致误区的了解。

而据校方介绍,“死亡教育”属于敏感的话题,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并没有相关完善的制度,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乡村地区也没有相关的机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时候,都会与学校开设的课程相结合,融合生存教育、安全教育进行,而在实际教学中“死亡教育”的正面问题又往往被忽视。学生接受接受“死亡教育”的途径十分有限,大部分通过电视报刊杂志报道的一些安全事故了解,内容比较负面,这些直接地影响了学生对于死亡的认识,导致学生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加深,如表十四所示,听到特大的伤亡事故,(汶川地震),共计超过90.6%的人非常恐惧、害怕死亡、非常伤心难过或觉得生命脆弱。

表十六 你相信人能死而复生吗?

百分比

A、很相信 2.4% B、相信过 2.4% C、半信半疑 14.4% D、不相信 80.8%

表十七 你认为死亡能解脱现实的烦恼和痛苦吗? 百分比

A、能 13.9% B、不能 54.6% C、没想过 31.5%

表十八 你有过轻生的念头吗?

百分比

A、经常有 5.6% B、偶尔有 21.7% C、曾有过 21.4% D、从来没有 51.3%

5.6%21.7%51.3%21.4%经常有偶尔有曾有过从来没有

从表十八可以看出,总计有48.7%的学生产生过轻生的念头,而据有关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自杀率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自杀人群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青少年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其中,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于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认为死亡能暂时解脱显示的烦恼和痛苦,对于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的估计。

据了解,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有:1.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如升学无望,考试失败、转换班级与学校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等,这种人自尊心较强,家庭父母的期望值较高;2.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父母管教过严等,由于青少年的叛逆性较强,一旦发生激烈的冲突,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处理,没有理智的思想准备,便容易走极端化,如离家出走,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3.来自人际交往的矛盾。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为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性格严重内向或抑郁者,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加之老师及父母的责备等方面,一旦受挫,容易产生轻生念头。4.精神疾患。资料显示,虽然63%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仅有7%的自杀者在死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在全国现有的2600万名抑郁症患者中,只有大约5%的人接受了相关治疗。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如果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它是可以缓解并康复的。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严重缺乏从事心理学研究或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学者,尤其是在乡镇偏远地区,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

表十九 认为死亡是什么?

百分比

A、脑死亡 4.7% B、心脏停止跳动 50.4% C、没有知觉 14.0% D、自然规律 18.2% E、变成小鸟飞走了 2.1% F、灵魂出窍 4.7% G、其他 4.7% 4.7%4.7%2.1%18.2%50.4%14.0%4.7%脑死亡心脏停止跳动没有知觉自然规律变成小鸟飞走了灵魂出窍

传统的死亡标准,单纯从心跳、呼吸的停止来确立死亡,是属于生物学死亡的标准;而脑死亡的标准,则能把人的死亡提高到既是社会的、法律的,也是哲学的、宗教的这一高度来认识。在科学定义上,脑干功能丧失后导致自主呼吸、心跳的消失,实质上是“脑死亡”导致了“心死亡”。

从表十九可以看出,50.4%的学生认为死亡的标准是心脏停止跳动,占受访者的大部分,其次,18.2%的学生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14%认为没有知觉就是死亡,6.8%认为死亡是灵魂出窍或者变成小鸟飞走了,仅有4.7%的学生认为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这些说明了乡镇中学生普遍对于死亡概念的模糊及缺乏科学性的认识,从而也说明了经济落后的远避地区死亡知识的缺乏。

表二十 通常是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开追悼会? 百分比

A、怀念有贡献的人 41.3% B、缅怀英雄烈士 45.2% C、地位显赫的人 4.8% D、有钱人 4.4% E、普通人 4.4% 4.8%4.4%4.4%41.3%怀念有贡献的人缅怀英雄烈士地位显赫的人有钱人普通人45.2%

通过调查了解,有36.4%学生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18.8%的学生是通过亲人朋友去世了解到死亡知识的,而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追悼会的途径了解。美国心理学教授华尔顿认为,一个完整的哀悼过程要完成四项任务:首先是接受丧失的事实,承认事情已经发生,逝者不会再回来。其次,必须经历悲伤的痛苦。逃避和压抑这种痛苦,反而会使这种痛苦延长,甚至在日后引发抑郁症。再次是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的环境,这也包括重新面对自己。最后,当能够将情感重新投注到新的关系中,在世上继续有效地生活时,哀悼的任务才算全部结束。

通过表二十可以看出有54.8%的学生认为追悼会是为了怀念有贡献的人、英雄烈士、地位显赫的人、有钱人这些特殊人群而开的,占了大部分。

人类丧葬礼仪习俗的产生是死亡道德形成的表现,并且成为应付死亡、悼念死者的最佳形式。现代的死亡道德义务要求人们一视同仁地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并根据其贡献的大小给予及时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以鼓励和培养人们为提高和培养个人的道德价值而努力。这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形成积极的死亡道德观念。

表二十一 你认为以下选项中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 百分比 A、健康 45.0% B、财富 1.3% C、事业 4.6% D、亲情、友情 43.7% E、美丽、智慧 3.0% F、其他 2.5%

1.3%4.6%45.0%43.7%2.5%3.0%

表二十一反应总计有45%受访者认为健康是生命中最宝贵的,43.7%认为亲情、友情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二者占受访者的大多数,可见在乡镇中学的学生中生命的健康意识和情感意识是最重要的,而财富、事业合计5.9%,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生命健康与物质之间的价值取向总体看比较一致。

4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调研结果反应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下从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四方面出发提出几点对策及建议。

健康财富事业亲情、友情美丽、智慧其他学校方面

1.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

避免沉重的学业负担与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知识轻能力等错误的教育理念均可能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失衡,诱发自杀倾向。因此,面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2.直视“死亡教育”的正面问题。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想要学生正视死亡现象,提高他们挫折承受能力,加强其对生命的珍惜,学校就必须直视“死亡教育”的正面问题,从而正确引导学生。3.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中学生的“死亡教育”。

由于死亡学是涉及不同学科的交叉学科,所以在死亡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根据施教对象的特点加以调整,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开展死亡教育课程。

家长方面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死亡思想。2.明确职责,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3.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关爱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

家庭的压力可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危机,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等。因此,父母及家庭成员应及时关心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开导,防范于未然。

学生方面

1.主动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死亡知识。

主动配合学校、家人等有关死亡知识的教育,并且提高自我辨识能力,不听信迷信、邪教等不科学的死亡知识,正确认识死亡的概念,树立科学的死亡观。2.掌握自我合理宣泄情感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

自杀是一个人在挫折面前适应不良、心理失调的结果,因此青少年要自觉地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合理宣泄情感的技巧和建立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方面

1.建立危机干预机构。通过设立电话、书信、访谈、专题讲座、科普宣传等服务形式,对自杀高位人群所发生的自杀危机,及时发现,及早进行干预措施,形成“共同关注、及时干预”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

2.重视心理学研究或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加强乡镇地区精神卫生服务。设立心理门诊,采取相应的治疗、疏导方法。3.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正确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大媒体宣传死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并纠正迷信、邪教对死亡的谬误。从家长、学校、学生、社会四方面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5结束语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死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懂得死亡是人类生命的必经环节,知道怎样尊重和珍惜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同时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为面对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在本次调研结果中显示,乡镇中学生的“死亡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知识非常欠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学生了解死亡知识的途径狭窄,学校、家庭教育不到位,乡镇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更多的人对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的关注,完善中学生“死亡教育”制度,营造和谐的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王卫东主编.冯建军等著。生命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03 [2] 邹宇华主编.死亡教育[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01 [3] 王平、李海燕著。死亡与医学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07 [4] 陈蕃、李伟长主编。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曙光[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09 [5] 波伊曼编著.魏德骥等译。解构死亡——死亡、自杀、安乐死与死刑的剖析[M];广州出版社1998.10 [6] 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初中全一册)[S];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07 [7] 冯增俊主编、苏立增著。当代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发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2 [8] 谢云天、徐学俊著。中国内地近十年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 2007.06 [9] 欧阳新辉等著.重大灾害后青少年心理康复的体育干预策略及实证研究——以汶川地震部分寄读学生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 2009.06 [10] 石劲、刘小雪著.自杀应对的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 2009.05 [11] 李高峰著.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06 [12] 闫守轩著。论教育的生命意识[J];教育科学 2009.06 [13] 许海元、胡夏娟著。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 2008.10 [14] 吴蓁蓁著。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J];未来与发展 2008.11

附录:1.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2.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3.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

关于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附录1)

年级: 性别: 日期: 1.在学校老师曾经给你讲过死亡的知识吗?

A、有,较重视 B、有,但不深入 C、很少 D、从来没有 2.当你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时,极度伤心的时候,会怎么办? A、轻生 B、沉默C、积极面对 D、逃避 3.你对死亡的知识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 B、一般 C、基本不了解 D、完全不懂

4.你是否因为亲人,朋友的去世而感到焦虑,恐惧,不知所措?A、是 B、否 5.你曾经遭遇过亲人的死亡吗?A、有(下转第6题)B、无(转第7题)6.悲伤的情绪过多久才能平复?

A、几年以上 B、一年以内 C、半年以内 D、说不定、不清楚 7.你认为人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

A、鬼 B、灵魂 C、神仙 D、消失、不存在E、其他 8.假若亲人突然死亡了,你会感到怎样?

A、伤心难过 B、恐惧 C、平静 D、不知所措 E、其他 9.假若我们自杀了,我们的亲人会如何?

A、极度悲伤 B、恐惧 C、平静 D、不知所措 E、其他 10.当谈到死亡的话题时,会不会避而不谈?

A、一定会 B、尽量 C、不会,坦然面对 D、无所谓 11.会对死亡感到好奇吗?

A、很好奇 B、一般 C、偶尔会 D、不好奇 12.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

A、有,经常 B、有,偶尔 C、很少 D、从来没考虑过 13.你为什么而活?

A、家人B、自己 C、社会 D、其他 14.听到特大的伤亡事故,(汶川地震)你有什么感想?

A、非常恐惧、害怕死亡B、非常伤心难过 C、觉得生命脆弱 D、其他 15.你认识有关死亡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A、课堂上B、家长解释 C、亲人朋友去世 D、电视报刊杂志 E、巫术迷信 F、其它 16.你相信人能死而复生吗?

A、很相信 B、相信过 C、半信半疑 D、不相信

17.你认为死亡能解脱现实的烦恼和痛苦吗?A、能 B、不能 C、没想过 18.你有过轻生的念头吗?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曾有过 D、从来没有

(如果有,是因为什么?)19.认为死亡是什么?()

A、脑死亡 B、心脏停止跳动 C、没有知觉 D、自然规律 E、变成小鸟飞走了 F、灵魂出窍 G、其他

20通常是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开追悼会?

A、怀念有贡献的人 B、缅怀英雄烈士 C、地位显赫的人 D、有钱人 E、普通人 21.你认为以下选项中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

A、健康 B、财富 C、事业 D、亲情、友情 E、美丽、智慧 F、其他

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教师卷)(附录2)

1.对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主要职责在谁?(学生、家长、学校)2.学校是否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有关死亡知识的教育? 3.学校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 4.学校进行“死亡教育”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5.假如班上有学生出现轻生事件,你如何和其他学生谈论此事?

乡镇中学生“死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附录3)

1.你对“死亡”的认识是怎样的?

2.你有对自己的孩子讲述死亡的知识吗?

3.你认为作为家长是否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4.你认为家长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方法途径有哪些?

下载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近年来,xxxx县委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作风进一......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科学指导乡镇统计工作 提升源头数据质量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黄陵县乡镇安全生产现状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社会性、长期性、动态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全面掌握全县各乡镇(街道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高龙 横山统计乡镇统计是了解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农村政策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反映"三农"工作的"晴雨表".近年来,"......

    干部队伍情况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干部队伍情况调研报告精选范文3篇1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把保康打造成绿色xx示范区和都市XX,新的战略定位对全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从......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含5篇)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调研报告近年来,xxxx县委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作风进一......

    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思考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乡镇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是联系党和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精选5篇)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