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2:2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第一篇: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磁村中学 路传新

管理也就是既管又理。管就是负责,约束。理就是梳理,协调。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程序,组织和领导他人去有效工作,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有效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依据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价值观,本着“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的原则,从学校管理层的变革和创新着手,依靠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学校管理中的核心要素,达到最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所管学校的功效,努力实现教育目标。说白了,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能挖掘师生的潜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和展示师生的聪明才智,把学校办好。

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把学校经营成一所成功的学校,这是学校每一名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管理者美好的愿望。

如何才能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成功学校呢?几年来,磁村中学秉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崇尚卓越,不断探索学校有效管理的策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我们对学校有效管理策略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是学校有效管理的灵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观念作为导向,就不会自觉地有效地去进行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观念的转变,将对教育的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进而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教育教学,都应当确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师生,解放师生思想,切实让每位教师起到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管理的目标指向是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就是服务,即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舞台、营造氛围、创造契机。新形势下,学校管理不能只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压制、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更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相应的机制,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广大师生成为管理主体的一维。

二、加强制度建设,融合人本管理,是学校有效管理的保障。

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制度是一个企业、单位甚至整个社会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用好制度,做好公正严明的“法官”。

1、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制度。

制定适合自己校情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因为,每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个体元素存在差异,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也会千差万别,也绝不会千篇一律。根据自己的校情,在标准上有一个自己的尺码,别人的制度在某些方面可能要求得很严格,而自己又不可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降低尺码。别人在某些方面要求得不够而又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或要求的,也可以适当升高尺码,目的是只要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

2、制度落实要公平严明,管理者更应以身作则。管理者是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一个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认真执行,没有认真的监督贯彻,那就形同虚设。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学校制度主要就是用来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工作纪律的。学校管理者要顶住一切压力使制度得以贯彻执行,才可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切不可落实上打折扣,半途而废。“赏罚分明”是制度的公平所在,该罚的不罚,就是吃大锅饭,该奖的不奖,就会削弱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领导干部在接受“罚”的时候一定要有“愿赌服输”的高姿态,自觉维护制度的威严性。

建章立制,使学校管理科学、有序,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单靠制度的刚性管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融合人性化的管理,因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们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而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民主。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将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要尊重每一位教师。我认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学校中,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同时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所以,我们就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师公开,使教师心理明明白白;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努力使教师与领导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我们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与人和睦相处,心理相容,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2、要赏识信任每一位教师。古语云:“士为知已者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因此,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我们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在工作中,我们应尽量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作为管理者要当好参谋,指导引导好,使他们在获得信任满足的基础上,激发起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3、要学会激励每一位教师。要引导每一位教师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工作目标,有了目标,教师才会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创造,才会对教师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励教师要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健康的需求,教师合理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能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要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同时必须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把每一位教师放在最适合发展的位臵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教师潜能。

三、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必须有三种境界:一是“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二是“管好,问好”,要求每一个步骤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三是“个性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创建一处特色名校。

对于学校的管理者而言要树立“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事事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会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就会成为品质,就会把精细化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将是一种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必将对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是“人治”,而是“法治”,需要建立一套学校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只要有岗位,就要有职责,有工作要求,按照职责去检查工作,督促工作,考评工作。正因为有了职责,每位教职工明白了各自工作的标准,自觉地按照工作标准去做事。久而久之,精细化管理理念就会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行为准则。

精细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学校管理者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管理,不是说管理者要经常呆在学校,但至少应该有以校为家的精神。要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做细致的微观管理工作。一个不善管理的学校领导即使天天呆在学校,也起不了多少作用,而一个能够认真分析现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者纵然身在千里之外也能运筹帷幄,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想,在思考。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就能做大做强,就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学校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出路。总之学校管理队伍责任重大,为学校持续发展精心策划,为学生生涯发展细心导航,为教师发展精巧搭建成功的舞台。

四、建设学习型团队,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根基。

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面对新课程的不断深入,面对学校发展的实际,立足于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我们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而首要的任务。

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校本研修,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修,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培养一批“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加强教师间交流和合作, 促进教师反思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五、学校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是实施学校有效管理的法宝。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执行力,而承担学校执行职能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的管理干部。管理干部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骨干分子,是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措施的中坚力量。管理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办学成绩。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管理干部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1、较高的政治素养。这是前提,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含糊,在原则问题上绝对服从大局,做到令行禁止。

2、学习素质。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做学习表率、楷模,学好专业。书生气不可有,书卷气不可无,要博览群书。

3、人格素养。干部要人品端正,作风正派。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首先要修身。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做领导要人品端正,作风正派,最难的职业就是做人。做好事,就要做好人,好干部必须是好人,胸怀大局,事业至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人格素质很重要。

4、能力素质。业务要过硬,身为干部必须是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干部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业务不过关就不可能在群众中有威信,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要有人格感召力、亲和力、统揽全局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务必要工作务实、清廉守节。同时要胸怀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

正如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所说:“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而管理的战略性在于让人做正确的事!”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策略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更好地去探索管理思路,总结管理方法,使学校管理策略发挥最大效能,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第二篇:自习课有效管理五策略

自习课有效管理五策略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有效管理自习课的五个策略,实践效果不错。

一、制定班级自习课管理制度

我通过班级议事的方式制定自习课管理制度。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现在的中学生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如果由老师单独决定,一些学生会认为自习课管理制度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在执行上会打折扣。第二,自习课管理制度涉及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仅仅由老师个人决定,容易考虑不周,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也会有不尽合理之处。

我班成立了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班级自习课管理制度制定委员会(简称“自委会”),负责自习课管理制度条例的审核、修订和完善。

首先,全班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从不同角度提出自习课管理条例,提交给自委会。然后,由自委会进行整理和分类,并进行公开、民主的班级议事,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初步协商后,再对条例进行完善,并让全班学生投票,票数过半的条目被采纳,作为试用条例;未过半的条目,交自委会集体审核,从中选出5条好的条目作为试用条例。试用期为一学期,在执行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向自委会提交意见。自委会定期召开讨论会,根据学生的意见对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公示。学期末,根据实际情况由全班学生对试用条例进行投票表决,通过后即成为本班正式的自习课管理制度。

二、建立有效的自习课班干部协同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如果晚自习仅仅由纪律委员或当天值日的班干部独自管理,效果往往不佳,特别是有些班干部个人威信不高,会有个别调皮学生不服从他们的管理甚至故意捣乱,自习课纪律会受到严重影响。

我采用的方法是,建立自习课班干部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当扰乱纪律的学生不服从班干部管理时,其他班干部立刻集体声援那个班干部,并形成协同管理的态势。在此情况下,即使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所收敛。

为了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我特意安排每个学生当一天值日班长,让他们感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体验,理解和接受班干部的管理。

三、利用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人

在班级管理中,集体荣誉感往往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我在班级建立了小组自习课纪律周考评、月考评和期末考评的竞争机制,每周评出纪律优秀小组,并在班级公示栏公示。优秀小组不限名额,如果所有小组都表现优异,均可以评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的全体成员都能够得到个人综合考评量化加分;如果小组一个月内获得4次优秀,小组所有成员在下个月会得到2次特别请假权;获得学期优秀的小组还会获得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这种做法达到了运用集体力量约束个人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之所以在自习课上说话或者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是因为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我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制订短期学习目标,如第一周要掌握哪些方法、做多少题目、下一周要记多少公式等。让学生在每一个短期时间内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步一个台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渐渐体会到进步和成长,感受到真实的收获,逐渐培养出自主学习习惯,并懂得在自习课上珍惜时间,实现一个个目标。这种方法坚持一个学期,自习课的纪律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五、加强个别学生自习课管理和教育

每个班都存在极少数特别喜欢说话、捣乱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批评轻了不起作用,批评重了可能会引起对抗。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讲究技巧。我的方法是威严在手,温言在口。威严是为了对他们起到威慑作用,温言是让他们知道我是好言相劝。在教育这些学生时,我会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他们留足面子,在指出他们的问题时一般会说:“娃是个好娃,就是喜欢说话。”既肯定他们的品质不坏,同时也指出问题所在。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从心里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只是有缺点而已。这样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交流做好铺垫。另外,我还会与这些学生进行积极深入的交流,弄清楚他们不安心上自习课的真正原因,然后根据具体原因引导他们合理安排自习课时间。

第三篇:《有效学校管理》读后感

窥管理之一斑,知有效之全豹

——《有效学校管理》读后感

借着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认识了杨天平教授,认识了这位“既和蔼又严格,和蔼而不放纵,严格而不冷酷”的老师,同时也接触到了他所翻译的《有效学校管理》一书。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沐浴在杨教授以平实的教学风格营造的融洽教学氛围之中,收获现场的感悟之外,自然而然地对杨教授的大作充满期待。怀着这样的心情,以近乎饥渴的心态快速地浏览了《有效学校管理》全书,虽时间所限,还未及深入品味其中细处深味,但已经对这样一部独特的充满“洋味”和“土味”的书产生了特有的体验。

说到“洋味”自不为奇,原因有二:一是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伯蒂·埃弗拉德、杰弗里·莫里斯和伊恩•威尔逊,前两位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且都有教育培训方面的成就,伊恩•威尔逊则是一位勇于实践的校长,并担任英国皇家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二是本书的呈现方式也是我读过的书中非常有“洋气”的一本,编排独特,目录详尽,图表丰富,似一部学术专著,又似一部资料手册,更似一部管理说明书。

那么“土味”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解释就是非常“接地气”,诚如作者所说,该书“不是一本学者给学者写的书,而是一本实践者给实践者写的书”,是一本关于管理实践

和组织运作的专业书籍,也是一本为改造组织管理和运作而提供方法的工作手册。

在这份“洋味”和“土味”兼备的最初体验之后,我开始随着译者杨教授的脚步,踏进其一进进独特的“屋宇”。核心感受就是,通过阅读本书窥见了学校管理之“一斑”。

来具体谈一谈这部书的结构吧。

全书共 18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和“变革管理”3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如何实现成功运作”等基本命题。第1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阐述学校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特征、自我管理、领导行为与风格,对员工的聘用、培训、激励与评价,学校的决策与施行,学校的会议管理与冲突管理等基本内容,并介绍了一系列可供操作的要则和方式。第2部分“组织管理”,逐一缕述组织的要素与模式、团队的建设与绩效管理、课程的管理与改编、学校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学校的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基本内容,并提出了人人都要坚持学习、注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实现组织与个人共赢等有效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第3部分“变革管理”,着力析解变革的本质与方法、成功实施变革的条件与示例、转型管理在学校变革中的作用及其保障等基本内容,并阐发了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步骤、提高变革管理有效性的实践智慧等。

通读全书,其具有以下4个特点:

1.实用性。本书含有大量来自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经验、步骤和

方法,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十分切用,既适合个人在家里或工作时学习参考,还可以作为其长期或短期课程的阅读材料,或是作为我们一线教育管理者的参考书目与工作指南。

2.操作性。该书力戒作哲学式的讨论,少有理论说教,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腔调,采用商量的口吻,与读者一起探讨有效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就像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娓娓道来,言简意赅,力图对实践有所指导和助益。在体例编排方面,该书有意识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每个章节都安排了一些练习题、测试题和讨论题,让学习者结合各自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操作与诊断,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体会与领悟。

3经历,既有深厚的企业管理背景,又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学识。作者一方面着意降减专业术语的使用,尽量缩小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形成思想上的互动和心灵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导读者根据这些常识和原则进行实践和运作,以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这样,也就构成了本书所独具的行文朴素、语言通晓等特征,因而读来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4.可读性。杨教授“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专业根底和深厚的语言修为,为这部书实现了近于完美的翻译,使这部充满“洋味”的书散发出亲切的可读性。纵览全书,杨教授以平和醇实的文字表达了原著对有效学校管理的精辟认识及其自身的深邃洞察,让我们在领略到原著的见

解与风格。

学以致用,读书当然须联系实际,方能不辜负作者、译者的一番心血。我作为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更是深切感受到本书所具备的现实指导价值,产生了探寻有效学校管理“全豹”的浓厚兴趣。

不愧是实践者给实践者的书,全书处处有我可以借鉴、操作、学习的理念、方法、案例。不及一一列举,仅以全书第2章“作为领导者的管理者”和第10章“团队”为例,谈谈我自己的实践体会和认识。

有人说:“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也有人说:“再能干的校长也无法离开团队的力量来管理学校”。没错,我是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一位学校管理“新兵”,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校长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二是要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当好一名管理者,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来管理好一所学校。

管理风格有“任务定向型”和“人际关系定向型”两类倾向,对应的产生5种管理模式,即“专断型”、“关怀型”、“消极型与政治型”、“行政型”和“动机型与问题解决型”,从本书的分析中我体会到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尽力使自己向“动机型与问题解决型”靠拢,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整体环境,不断积极工作经验,辨识各种不当行为。

比如,我刚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时,曾经误以为领导需要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威严,而刻意保持与教师的距离,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自身对教师的“封闭”会带来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无法产生最贴切的“激励”,老师们会绕开你,向那些对他们感兴趣的人陈述自己的意见。这正是本书中提到的“专断行为使用不当”的表现。幸好我能及时意识的问题,并注意关心教师的生活,诸如孩子接送存在困难,外地教师住房紧张等问题,并着手给予一定的帮助。从“专断型”向“关怀型”的迁移,为我实现了最初阶段的顺利过渡,赢得了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而冷静应对冲突、让员工参与决策等要点的关注也同样是我的成功体验,我正在让自己逐渐成为一名“动机型与解决问题型”校长。

校长的管理风格只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角度,而管理的落实则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中层干部团队。当一个校长注重提升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时,他自然而然会关注到团队建设的问题;团队建设的核心也正是人际关系处理。因此,本书的第2章与第10章我个人认为正是关联度极高的姊妹章节。

在实践中,我注重了解中层干部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与他们分别建立融洽的私人关系,并强调个人与团队的动态交互,使整个行政班子有效开展工作。比如为人聪明却稍有懒惰心态的校长助理,我让他多次承担智囊角色,担纲核心研究者与任务分配、监督;再如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的教导主任,我让他在大小事务中充当急先锋,往往能有所收获;年长的老骨干我们尊重他,年轻的新骨干我们激励他„„找到关心人和关心工作的平衡点,把教师放在心上,学校里没有被遗忘的人,也没有被闲置的人。在人际处理的智慧中,团队的力量生根、发芽。

总之,《有效学校管理》这本书,为我开启一扇提升管理水平、历炼管理境界之门,窥管理之一斑,知有效之全豹。还要万分感谢杨教授亲自签名赠书,让这本书显得更加珍贵。我将把它视为陪伴左右的良师益友,共同走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大道之上!

第四篇:基于有效教学提问策略的思考

基于有效教学提问策略的思考

二小祁生仓

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目标明确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方向。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课程结构上有了一些变化,但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教学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根本变化。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显示: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教学效果只是教学目标的表面达成,素质教育的深层目标还没有达到。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一、对有效教学及其策略的认识

1、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指的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法和手段,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一种参与,通过参与,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有效教学的特点首先,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它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其次,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大智慧的发展。而大智慧则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是较高层次的思维,他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发展,同时,有效教学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就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最后,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它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4、如使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就必须讲求一些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指的是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有效教学策略包括:备课的策略、上课的策略、评估的策略等。

本文拟在教学策略之提问的策略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二、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提问策略的研究,就是通过提问(包括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打乒乓球”式的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已经设计好了每一个要问的问题,上课时,这些零碎的小问题就像乒乓球一样一个一个向学生发射。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学生的回答就好比乒乓球一样又及时地“打回”到教师的乒乓球台(教案)上。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大多采用的是“小步提问”。这样以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少,学生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提问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施有效学习的沃土。

三、关于提问之策略的思考

有效课堂的条件是精心的备课,在备课中特别是“备提问”中,教师提什么问题,提前应做到心中有数。问题应是:

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

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

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

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

能引迸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

1、课堂提问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讲授《麻雀》(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一课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讲到这里,一般老师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搏斗的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深度,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果我们这样问:“老麻雀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不这样做不行吗?”这样一来,就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展开辩论,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可能会说:“老麻雀必需这样做。因为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老麻雀也可以不这样做,它可以积蓄力量再生一个孩子。”等等。这样通过一些辩论,在学生纯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的印象。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课堂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3、课堂提问要具有包容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凡卡》一文,当教学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的问题,把“凡卡的信爷爷会收到吗?凡卡做了一个什么梦?”等等变成“作者为什么要用凡卡的梦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

4、课堂提问要有选择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人喜欢不分主次,不管难易,处处设问,这样做势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主要表现首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热爱之情。那么在分析课文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时,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中心来设计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拄着一根拐杖……焦急地等待着。”对这一句话,针对文章的重点,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句中哪两个词表示相反的意思?“焦急”和“耐心”在同一句中出现,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在分析老奶奶“焦急”和“耐心”的原因,明白了这两个词表现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一片深情,她热爱周总理,怀念周总理。

5、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当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蝙蝠是什么样的?雷达是干什么的?他们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6、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提问时机,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思维向往,积极思维,从而使思维得以发展。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一个人的思维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的大脑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头脑风暴”的情境,如:小组内读文,互相质疑;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和教师互相质疑;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质疑等等。再以«蝙蝠和雷达»为例,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雷达是一种科学仪器,为什么要把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提出课题为什么要用一个“和”字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等有价值的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备课时多下功夫,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提问,一丝不苟,锐意创新,使课堂提问真正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更深层次的目标。

第五篇: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灵魂

---------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徐良平姜山大本学校

管理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管理的实际看:虽然健全了制度,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量化、分工到人,层层负责,但是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感。

一、用先进的办学思想作指导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应确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催生者;是带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席专家。为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怎样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理思路、找出路,与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创设和谐、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突出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有“量”的普及进入“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搞教学,潜下心来抓管理”,做好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引领学校发

1展,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组织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在了解学情、勾通师情、掌握校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建制过程中,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建章立制切不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问题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还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认为制度是“我”管理者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与教职工格格不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管理者把学校的制度当作是教职工共同财富,是育人文化,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自始至终,这样事情办得就会很顺,管理就会走向民主。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纪律,是实施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保证。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强化了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明课堂纪律。建章立制,身体力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严于律己,一视同仁,努力创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氛围,倡导管理工作“人性化”,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用情感作有效呼唤

现在我们国家把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依法治校的同时,实施以德治校。大家知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因此,实施以德立校的核心是用情感治校,这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设和谐”。做到“心中有标,目中有人”,具有“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对未来负责、为师生着想”的思想境界。尽力为教师做一些特别的事情,让教师有一种光荣感和幸福感。同时对下属要时刻充满着爱,充满着情。为此,管理者应有爱师之心、用师之道、荐师之德。一方面,要给予教师政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促进、学习上的帮助、工作上的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做到多服务、少得到、无亲疏。时时事事注意发现一线教师和领导班子成员的闪光点,把闪光的镜头留给下属。管理者管理学校不同于医生看病,医生治病首先寻找的是病人身上的毛病,管理者管理教师首先寻找的是教师身上的长处。另一方面,要富有人情味,想之教师所想,如教职工本人身体不好,家中的父母住院了,孩子生病了,学校应该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安排好教学工作,主动让教师去看医生、照顾父母和孩子,放松思想,减少压力,这就意味着管理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解放。同时要力所能及解决好教职工的生活困难和福利待遇,全方位体现领导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种真情意切,溢于言表,真心爱护是最具情感力的激励,从而涌现出许多忘我工作、带病坚持工作,孩子住院而不离开课堂的感人事迹)。教师对工作的热枕和对学校的忠诚,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在这种氛围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命令,唯有推心置腹的交流和共勉。广大教师心情愉悦,工作执着,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让教师在平淡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感悟人生。

四、用人格魅力去影响

从现实意义上讲,“一个好管理者就是一所好学校”。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就是学校的形象,因此,提高自身修养,用人格管理也是管理者管理学校的关键。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一是应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二是充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教师和学生看见我在校的工作;三是做到勤政、廉政、安贫守道,不以权谋私,不争功夺利;四是让教师感受到管理者的教学领导力,教学领导力是管理者领导力的核心。是制定决策、把握方向、实施战略、引领学校发展的有效能力。把教学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走进班级、走进课堂、与教师一道,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以教学领导教学;五是不用权力去推动教师,用行动去影响教师,身体力行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六是体现在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处事上,坚持主持公道,一视同仁,不感情用事,宽容大度,不妒贤嫉能;七是体现在创新发展上,创新是发展的载体,如果管理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学校要办得很好是不可能的。因此,管理者要带动教职工努力探索,敢于创新,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实、活的良好局面;八是管理者要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势,总结别人的贡献,借鉴别人的意见,形成自身的才智、风度,在与教师交往中产生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师心的魅力;九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上,要用心做管理者。不要把“管理者”当成官,要当成事业来做。工作目标要明确,工作思路要清晰,守住主阵地,倾注主战场,通力协作,全面发展。同时要注意关注细节,在生活上对教师要关心痛养,教师家中有事我首先走在前头,亲自嘘寒问暖,用行动感动教师。把事业和家庭有机地联在一起,通过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勾通,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向心力。创设舒畅、温馨的环境,让“事业留住人、环境留住人、待遇留住人、感情留住人”。

下载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感到的是自豪,因为我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强调艺术性的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动,而是融合了艺术与美的特殊......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自主化管理阶段性总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用两个字来形容“繁琐”。学生一天在校,安全、学习、吃饭、站队、做......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全面、公正、透明地评价学生 班主任工作很繁琐,学生在校一天的安全、学习、吃饭、站队、做操、纪律、思想……这一切都要班主任关注。如何进行......

    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

    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课堂组织管理的有效......

    新教师课堂组织管理有效策略

    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有效......

    加强学校有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和策略

    以管理标准化为契机 向管理要质量,向落实要质量 —— “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讨论情况汇报 沁源县中峪乡中心学校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结合义务教......

    加强学校有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和策略

    向竞争要干劲,向落实要质量 颍上第四小学2016秋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衡量办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