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学校新课改工作思路
2014冬古小学实践课模改革工作思路
根据东山县教育局东教办(2014)5号文件的精神,参照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能有效实现新课模的常态化、全覆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实践新课模的能动作用,我校根据实情制定了2014年课程改革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每月进行二之三次业务学习,精选与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的学习资料,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每一次的学习后要求教师节写出心得体会。同时组织老师认真学习研读新的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组织教师观摩“新课程改革优秀课堂教学范例”,开展“新课程改革优秀课堂教学范例”观看和研讨活动,借鉴他人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全面提升自己驾驭新课模课堂教学的能力。明确如何进行新课模的课堂实践?如何达成新课模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保证课改实践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健全机构,确保新课模常态化
继续做好课堂教研活动,推进新课模常态化。一年来,我校大部分教师都经过课模验收了,本学期我校将在所有教师当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真正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活动为所有老师提供一次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深化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争取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实践研讨建构一种适合我校教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观看优秀的案例,积极开展研讨,从中学到更新的教学方法,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3.提倡导学案的方式,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坚持撰写导学案,让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升转学导学案的水平,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我们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
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4.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预习、自学辅导、实践探索中学习,使学生的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习得过程。根据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们都要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预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冬古小学 2014年元月
第二篇:学校工作思路
天成镇铁塬小学2010年学校工作思路
2010年,我校将以创建市级教育强镇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规范学校管理促突破,围绕一个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突出两个重点(狠抓校本教研,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狠抓三项措施(校本教研逐月考评、能手典型示范引领、青年教师重点培养),提升教师四种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学习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强化五种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好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活动,继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以办好寄宿制名校为亮点,积极培植典型,使亮点更亮、示范更新颖,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跃升。
铁塬小学
2010年3月2日
第三篇:学校工作思路
Xx小学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学校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校各项争创活动为动力,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促均衡发展”为中心,立足本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努力探索教育科学理论、实践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意识,确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努力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以德育工作为重点,继续抓好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新教育”为主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三)配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加快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四)狠抓课堂教学效率关,争取在数量、质量上等方面都均衡提高;
(五)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六)引领读书,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
一是教师读书:启动以“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实践活动,努力建造“书香校园”。学校为全体教师配备读书笔记本,在教师中开展“四个一”的读书学习活动,即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刊物; 每天自学一小时; 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 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教学反思。
二是学生读书:1.开放图书室,每个班级制定了相应的阅读计划。2.布置教室环境,设计班级读书标语,引导学生把一些优秀读物带到学校来,图书室出借一部分书籍,以充实图书角,班级图书角全天性开放,使学生有书可读。3. 举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选出校级讲故事比赛大王。
4、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手抄报。学校、班级定期组织展览、比赛,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5.开展学生征文评选活动。
(七)安全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明确责任,严格制度。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的思想。
2、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3、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和整改。
第四篇:2018学校工作思路
2018年学校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改进和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打造优质随迁子女学校。
二、重点工作
1、加强队伍管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实践活动,结合“大调研”,顺应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期盼,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领导班子,着力培养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富有激情的管理团队。
2、加强制度管理。加大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谐管理、效益管理的执行力度,使之能适应并促进学校和学校中每个成员的发展。
3、加强师德教育。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开展师德主题教育。通过评优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努力形成人人争做师德楷模的良好风气。
4、深化创建成果。全面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成果,创建“以人为本,发展自信”的校园环境。完善校园内外的宣传氛围,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
5、营造和谐氛围。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喜闻乐见的群团活动,凝聚全员的力量,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持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我与十九大”主题活动,重点组织学习十九大新修改党章学习。
2、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听取教工意见和建议,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开展“走访问需补短板,调研改进提品质”活动为重要契机,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教育问题。
3、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将通过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教师执行教育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情况。
4、完善民主管理。积极实施校务公开、教代会等制度,对制度修订、评先评优、教师考核等过程做到规范透明,对教师关注的事项予以公示,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教师的向心力、凝聚力。
5、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严禁有偿家教。
(二)打造德育工作新局面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富有爱心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培训和交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升班主任业务素质。
2、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等阵地,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教育;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学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热情。
3、突出德育工作重点。以评选“沪宁之燕”为抓手,培养文明礼仪修养,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做到每日有检查,每周有小结,每月有评比,学期有总评。
4、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落实德育工作责任。通过校长信箱、微信公众号、家长驻校办公、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等,增加家校互通,树立学校在家长心中的日益奋进的形象。
5、注重心理疏导。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成长的特点,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三)聚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通过专家指导、校本教研、外出取经等途径,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专业化水平,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2、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习《课程标准》、《学科评价指南》,深入研读《语数英学科基本学习要求》,学习《等第制评价推进方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评价方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等研究。
3、开展同课异构的专项研究。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媒体的同课异构研究,拓宽课程教学的新空间。
4、创新校本研修方式。积极探索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校本教研模式,推进课堂改革,使问题更加聚焦、研究更加深入、效果更加显著。规范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作业教学七环节的管理,让校内伙伴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常态。
5、坚持特色培养。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使之成为优势。通过快乐活动日、4.30的拓展,与文体中心联手的体验,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六一节、演讲比赛、读书征文、书法绘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审美能力,同时发掘体育、音乐和美术等方面特长。
(四)提高后勤服务的品质
1、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检查,定期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严格执行门卫安保制度,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保卫措施。加强学校饮用水、用电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专人负责,每天检查原材料进货单,监督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做好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工作,“教育安全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率必须达标。
2、抓实卫生健康教育。全面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抓好学校卫生、防近、传染病预防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
3、严格财务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人、才、物的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物品采购制度和流程,坚持申请,权限审批,规范操作。以勤俭持家、保质保量为原则,及时完成物品采购任务。
4、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总务处要切实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建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确保教学设备随时能用,减少人为的损坏。
5、做好维修工程。暑期维修配合有关单位完成招投标工作,同时做好施工监督管理等工作。
2018年2月
第五篇:学校工作思路
学校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继承、优化、创新、发展”的原则,坚持区教育局“保安全、提质量、促发展”办学思路,用素质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促使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基础教育:巩固学校发展成果,努力提高镇域内学生入学率。加强宣传力度,办好家长学校,办学业绩得到广大家长认可,家长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学校管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达成学校教师共同体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坚持精细化管理,把管理重心下移,推行层级负责制,着力打造和谐、快乐校园。
队伍建设:逐步实施“名师工程”,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抓好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开展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促进教师自觉发展。力争培养出2名市级教坛新星,为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教学管理:抓实抓牢教学常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夯实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素养和技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尤其在经典诵读、篆刻写字、艺术健体、科技创新等项目上,要培养出一批拔尖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力争达到市级中上水平。
德育管理:坚持德育为先,进一步丰富载体,提高实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时间和年级层面的德育教育框架。办好一年四节和年级主题实践活动。
教学研究:以语、数两个市级立项课题为抓手,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以课堂为主阵地,着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建设:继续继承和深化学校特色项目,使后场小学的体育和美术教育、西门渡小学的小排球和信息技术项目、太平岗小学的腰鼓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发展成学校拓展型课程。
文化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精神建设,使校园文化渗透学校精神;不断深化内涵发展,以德育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为重点,营造和谐、积极、个性化的校园学习氛围。
后勤保障: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全年全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行政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1、强化“科学、规范、精细化”的学校管理。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摆正自身位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2、遵循“继承、优化”原则,认真梳理学校现有制度,按照现代学校的基本要求,既要继承原有的优良做法,更要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分别组织学习培训,做到人人明确规范要求,人人按制度规范要求操守。
3、提高统筹兼顾、合理调配的能力,遵循“策划、实施、督查、改进”四个管理环节,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以及各项活动的过程管理,杜绝管理与教育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质量。
4、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理事。
一是坚持目标管理:全体老师要结合学期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逐步落实,学校将加大考核和督查力度,结合实际进行奖惩。二是坚持分层管理: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下移,扩大部门、级组的自主管理权限,推行层级负责制,保证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并有较好的工作质量。三是坚持质量管理:关注教师工作的过程,具体包括课堂教学过程、读书学习过程、教学研讨过程、课题研究过程等,并能较为系统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并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坚持民主管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促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提升了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二)规范师资管理,不断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1、抓好思想建设,树立超越支点。
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即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师德等正面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开展学生投票选举“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班主任”活动,树立敬业爱岗、德高质优的教师楷模,为全校教职工树立了榜样,在校园内掀起了当先进,比奉献的热潮。
2、搭建培训平台,提升专业素质。
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业务培训,要求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培训过程,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小结,力求培训方法多样化。
3、改革评价机制,激发进取精神。科学修订《吴小街镇中心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等制度,注重对教师的成长过程和发展性评价,多角度多把尺子去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建立自信和超越发展的欲望,努力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甚至名师奋进。
4、抓好课题研究,夯实发展阶梯。
营造科研先导、全员参与氛围,以市级科研课题为抓手,着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教师们要及时将收获、体会写成论文、随笔、案例等,互相讨论交流。
(三)规范教学管理,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群体
1、构建时间和年级层面德育活动,打造活力快乐校园
一是开展时间层面一年四节:书香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其中四大节会又涵盖了学科的元素——读书节(语文、英语节)、艺术节(美术、音乐)、科技节(数学节、科学、综合实践)、体育节(体育活动、体育常识知识)。
二是年级层面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入学、入队等仪式教育,走进社区、军营等社会教育,集体生日关怀等感恩教育。
三是规范行为习惯,采取“分层设标,分步推进”策略,以文明班、校园文明之星评比活动为主抓手,塑造健康阳光个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师生中广为征集校园设计金点子,因地制宜,对校园、班级、走廊等处的环境进行了精心地设计,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美的环境教育人。
2、推行民主自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把“民主”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种制度,作为学生在校的一种生活方式,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全面推行学校、班级“民主自治”的学生管理方略。
(2)加强班主任培训,明晰班级管理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提高班主任的“民主自治”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3)规范和完善班级考核评比和优秀班主评选办法,规范和完善“三好学
生”等荣誉的评比过程的管理。
(4)加强少先队工作,建立“少代会”制度,让“民主”在学生管理中得到体现,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
(5)完善家委会制度,积极开展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家长的素质能力。切实落实家访工作,保证普访率达100%,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自救演练活动,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台帐,实施事故责任问责制。
3、狠抓教学常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以篆刻校本教材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校本课程设置,形成课程特色。增加每天诵读、写字和大课间的时间。
(2)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营造幸福快乐的童年。
(3)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监测过程,制定各项管理质量标准,推行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促使教师自觉追求优质教育。
(4)继续推进“三五七”课堂教学模式,加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情促知,以知育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5)积极探索学科作业布置改革,实施“分层作业”,推行“有针对性”作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信息技术工作,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认真做好校园网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使校园网成为广大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四)加强人文管理,促进和谐平安校园的建设
1、认真抓好安全教育,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营造和谐幸福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3、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挤出公用经费改善校园环境和教师办公环境,让广大教师在校工作、学习、生活能亲身感受阳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