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虬中教研特色材料汇报(推荐)
校本教研——风景这边独好
——虬津中学校本教研特色材料汇报
地处庐山西海之滨,雄踞佛教圣地云居山之麓,濒临修河之岸的永修县虬津中学,迄今已承载四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它在105、316国道的交汇处,校园面积6600平方米,十六个教学班,65位教师,748名学生。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蔚起,英才辈出,是我县的一所示范性学校。学校英语组和教研处分别被评为“县优秀备课组”和“县优秀教研处”,许多教师在市、县级教学能手比武中获大奖,今年又有六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多位教师的教研论文在省、市、县级刊物中发表或获奖。
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学校生机无限!而这些都跟校本教研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来展示一下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引领大家去欣赏校本教研这片美丽的风景吧!
一、校长的高度重视
1、成立校教研领导小组。学校本着 “强化管理,深化教研,狠抓落实,创优争先”的原则,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教研领导机制——成立教研领导小组,确保了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实施。我校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教务、教研各正副主任和各教研组长是教研队伍的中坚力量。校领导分包年级组,参加并指导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2、教研经费保障有力。校长积极支持并确保教师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如几年来我们派出了六、七名教师到外省学习取经,绝大部分教师参加过省、市或县级学习培训,并邀请县多名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一线教学,这样加大了骨干教师培训,增强了他们的科研意识。
3、建立教研奖励机制。虬津中学制定了师生竞赛、论文获奖的奖励制度和教师业绩评分细则。它不但从经济上给予获奖教师一定的奖励,还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给予加分,并及时落实到位。这样大张旗鼓地激励教师人人争当“教学标兵”,确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学术权威地位,创造一种崇尚研究、乐于研究的教研环境。
二、具体落实措施
1、以“查”促“教”。
一查备课。我们以“实用、高效”为最低纲领,制定备课常规,每
月一大查,细化评价标准,减少备课与上课脱节的“两层皮”现象。另外 我校教师的备课还有几个亮点,一是勤动手,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教学 需要,自发研究制作直观教具,如数学组饶老师和理化组王老师制作的教 具很多,大家共享,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善动脑,充分利用远教资 源,从网上下载优秀教案、优质课件,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认真修改,以 此减少备教材时间,增加备学生时间,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我校综合 组叶老师的教学资源就很丰富,多媒体教室几乎每天排满,大家争着上。
二查上课。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去体 验学习,让师生与文本多维互动。我们坚持每日巡课,严查是否带教案,教案是否与上课内容一致,是否按课表上课,有无私自调课、换课现象。
三查作业批改。(1)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否做到“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四必”(练必收、收必批、批必评、评必纠);(2)查教师的批改符号是否规范,批语有无激励性、批改是否有创意、有特色;(3)查教师是否注重抓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作业是否做到工整认真、美观大方。
2、以“思”促“教”。
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必须写教学反思,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找出教学中的困惑,以便今后教研、交流。一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写课后反思,他们有的是为完成学校要求而写,有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写,但大部分教师的反思,是非常真实、理性地去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甄选不同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
3、以“评”促“教”。
一是“学生评教”。我们设计了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表格,在每月实施的月教学常规检查中,通过学生座谈查教师是否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学期期中、期未学生评教老师各一次,重大问题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学生评教是监督老师是否爱岗、爱生、敬业的重要举措。
二是“家长评校”。我校每年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活动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家校合作。以家长会为契机,请家长进校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解老师、了解学校、了解教育新动态,并结 3 合自身为学校教育发展出谋献策。社会,学校、家庭只有合作才有共赢。家长评校是家校联合、携手兴校的有效途径。
三、发挥团队优势
在去年的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中,我校合乎条件的三位年轻教师,分别获得英语科、综合科教坛新秀的第一名和数学科教坛新秀的第二名的好成绩。她们的成功,固然有她们自身的良好素质,但团队的功劳绝不可忽视!比赛前一周,他们分别备好课,通过巡回试讲四天、教研组以“精导激趣;精探激思;精练激悟;精拓激能”为要求反复推敲,反复修改,集全组之力,打造出三节精品课,结果三位教师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为“县教坛新秀”。我认为,她们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教研的口号是,“我参与,我进步,我用心参与,我进步就大”。赛课中个人的成长需求,触动着整个团队的和谐发展,有利地带动了团队的共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个人发展带动团队成长是我校教研的又一大特色。
四、创新教研形式
1、开展“青蓝帮扶工程”,促其成长。
我们认为,谁忽视了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谁就会丧失教育的优势。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可谓煞费苦心,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一结”(互结对子,新老挂钩)、“二帮”(热情帮助,传帮代培)、“三扶”(积极扶持,定向培养,每个教研组至少确立1至2名重点培养对象)、“四促”(创造条件,促使成熟,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等)。几年来,我校青年教师先 后获市级说课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市级优质课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市级教学能手比赛特等奖一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四人的好成绩。09年英语组青年教师在参加九江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市团体总分二等奖,是我县这次比赛中唯一的一个团体总分奖。
2、以“四课”为平台,提升品位
(1)是新教师“跟踪课”。凡调入我校的新教师,不管年龄大小,一律跟踪听课一周,使其通过5天的备课、上课、评课能尽快进入状态;
(2)是青年教师“研讨课”。此活动旨在推陈出新,展示年轻教师风采;(3)是优秀教师竞赛课。借市、县教学活动为契机,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舞台,让他们大胆去体验、去尝试、去创新;
(4)是名教师“示范课”。我校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个学科上,分别有市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市骨干教师六名,他们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并与教师互动交流,为教师答疑解惑。
3、以“专业引领,团队提升”为抓手。为促进教研团队整体教研水平快速提升,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我校在专业引领块面做得扎实而有新意。
(1)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我校“市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县教坛新秀”的示范指引、互动交流,提升整个团队教研实力;
5(2)我们积极参加省内外教研活动,先后派出过六位教师出省学习取经,多位教师参加省、市级学科培训,他们把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引进校园,最新的教育思想撒播课堂,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室展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构架在这里开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校领导苦心为我们搭设的平台上,我们自然站得高,看得远。专业引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致使整个团队发展的脚步大为加快。
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积极探索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探寻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反思为依据,进行了大量的梳理总结,探索出了“四精四激”课堂教学模式,即:精导激趣;精探激思;精练激悟;精拓激能。课堂不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成了教学研究的试验田。我们的市级课题《初中应用题教学模式探索》、国家级课题《数学教学效率论》已得到相应认可,并已分别结项;付老师、邱校长、范校长、严老师合作的VCT作品,在全国创新教师作品大赛中喜获国家级优秀奖。
六、创新课题观念
树立“问题”即“课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把它当作教研的课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最终实现我校教、科、研共同提升。从小专题做起,从细处着手,非常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 教师们能够通过这种具有“短、平、快、近、小、实”特征的小专题研究,获得专业提升和研究的愉悦。许多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教学感悟,多次在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如我们的邱校长、范校长、付主任、罗校长等教师的作品就分别在《江西教育》、《数理报社》、《九江教研》、《永修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还有的教师 6 如付老师、邱老师还多次参与省、市教研室的出书任务,真正转变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角色。
方向决定成败,细节彰显精彩。我们用我们的思考与笃行走出了一条拥有“虬中”特色的教研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收益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而不是基于教师自己个人的成长,这一点作为拥有责任意识的虬中教师坚定不移的秉承,学生的发展是我校教研成果最有利的证明。在历年中考中我校成绩是捷报频传:03、10年虬中学生勇夺全县中考状元,05年夺得全县中考个人第二、三、七名,08、09两年中考平均成绩均列全县第二。近十年来,我校为九江一中、南昌二中、师大附中输送了十六个尖子生,获国家级奖的学生有二十来个,优异的教学成绩赢了得社会各界的一至好评。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高扬改革的大旗,一如既往、乘风破浪,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我校的教育教研工作一定会勇立潮头,成为永修教育最美丽的风景!
虬津中学教研处2011、5、21 7
第二篇:16-17上期虬一教研工作总结
虬江第一中心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本学期,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主要以中心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参考,认真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一学期来我校的教研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学习,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购书,多读书,读好书,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二)重视理论学习。
每周二下午为语文组学习时间,每周三下午为数学组理论学习时间,每周四上午为综合组理论学习时间。各教研组能组织教师学习各科教学大纲、各科课程实施意见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重视网络学习。
让每位教师进一步熟悉远程教育设备并能熟练运用,会制作课件,鼓励教师运用课件上教研课,会用电脑备课,尽量在网上学习,在网上交流,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要求教师按进修学校安排,收看今年的网络教研展播,并要求教师做好收看记录,进行观后评议学习。
(四)重视二级培训。
积极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县优质课评选、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等培训活动。本学期我校林丽萍老师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一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培训,蔡志刚校长、陈颖老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阴雪梅老师参加了省骨干班主任(三明班)培训。这些老师回校后都进行了二级培训,把新理念、新技术向全校教师汇报、交流。
(五)重视校际间的交流学习。
本学期我校继续与实验小学、翠绿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验小学、翠绿小学对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效指导。
本学期我校在实验小学办学,我校能抓住这一契机,溶入实验小学的各项活动,配合实验小学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实验小学学生一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秋游活动与“衣旧美丽”捐赠活动等)、读书活动与体育竞技活动(合作办了沙县实验小学第42届校运会暨虬江第一中心小学第26届校运会);积极参加实验小学各学科的教研活动,除了让老师们感受实验小学浓浓的教研氛围外,还学习实验小学先进的课改理论,学习实验小学团结的协作精神——同课异构,一课多磨,学习实验小学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做法。
本学期我校张爱珠老师、林海荣老师加入了林俊禄名师工作室,阴雪梅老师加入了官凤姬名师工作室。三位老师能积极参与与南阳中心小学、南霞中心小学与湖源中心校的互动教学研讨活动。张爱珠老师的送教课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林海荣老师送教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得到了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的好评。
(六)重视教师间的互相学习。
开展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骨干教师(张爱珠、阴雪梅、林海荣)与重点培养教师(黄仁芮、詹兴斌、吴惠娟)“结对子”活动,让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抓好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水平。
(一)建构学习的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1.加大教育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我校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掀起读书热潮,特别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相结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既能及时了解教改动态信息,开阔视野,又能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积极搞好校内的校本培训,在校内开展名师视频学习和校内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观摩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抓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实践
1.我校根据期初制定好的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开展各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到研、训一体原则,既有教研课的观摩研讨,又有专题性的理论学习。使
每一次的活动都对大家有一定的触动。
2.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3.结合我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小学评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作为本期校本教研的重点。
4.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三)重视校本教研,创出亮点,争创课课使用课件。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继续坚持两周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其中,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制作课件,使用课件上课是校本教研的一大亮点。在校本教研公开课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熟悉远程教育设备并能熟练运用,鼓励教师学习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三、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营造“让教学研究化,让研究教学化”的科研氛围。一直以来,我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倡导老师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在研修中成长。
四、积极推进新课改。
学期末,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课改实践,写出了课改总结,并进行交流研讨。
五、严格落实常规管理。
(一)做好各种计划、检查、训练和总结。
学期初我们就制定好了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及人员安排,认真的做好了教师的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记录的检查。
(二)抓好制度建设,落实教学常规。
1.全面贯彻新课程计划。开足课程,上足课时。校长、主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
2.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教师能制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落实好各项措施,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做好教案作业等常规检查,完善校内常规自检方案,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4.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和乡村少年宫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英语故事演讲比赛、学习竞赛活动和汉字听写大赛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科知识互补,实现以活动促教学的目的,在各项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总之,我们将创新教研工作思路、积极服务课改,努力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带动和指导学校、一线教师,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将我校的小学课程改革推上一个新台阶。
虬江第一中心小学教导处
2017年1月12日
第三篇: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
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一、六步研课模式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组织过大量的研训活动,课程标准培训、集体备课、优质课评选、同课异构等等。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一类是同伴互助式的研讨。这些研训活动都有效果,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过分看重外部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教师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作用。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的提醒、指导,只有通过当局者的内因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引导教师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并主动转换心理角色,以旁观者的眼光进行自我观察,冷静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
带着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思考。
XX年,学校购置了第一台录相机。为了使广大教师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学校为执教教师录像,然后引导执教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以前注意不到的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录像分析法”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看了自己的录像,老师们很惊讶,从来没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么多问题,课后研讨活动也一下多了若干新视角、新感悟、新发现。
XX年,学校承担了省“xx”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研究》。为了提取研究数据,老师们利用录像资料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录像分析法”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XX年学校实验楼竣工,各个功能室配套到位,学校着手建立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这套录播系统,也为一线教师借助课堂录像进行自我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学期接到区教研室“特色教研周”活动通知后,学校
中层业务干部四次开会研讨,总结多年来教研活动组织的经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这次活动的展示主题,最后决定,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核心理念,总结自己多年思考探索的成果,打造具有六小特色的课堂教学六步研课模式,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打造六步研课模式,目的就是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主动转变心理角色,跳出自己的认识局限,整合外部资源,冷静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二、六步研课模式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要点
该模式有六个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1.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执教老师从自己教学实际出发,先确定一个想探索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研课主题。然后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主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思路与方法策略,预设教学方案。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上课前,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聚在一起,围绕确定的研课主题说课议课。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讨:确定的核心问题有没有研讨价值,课前预设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具体不具体、可行不可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策略。执教老师充分听取同伴的意见或建议,帮助自己进一步反观自我,理清思路,制定出更加完善可行的教学方案。
课前共研还有另一种形式:参与研讨的教师如果不方便集中起来研讨,可通过网络共享执教老师的教案,通过教案批注、评论回复、qq聊天等功能提出意见或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修改完善教学方案。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执教老师带着修改完善后的教案上课,通过课堂实践验证自己的教学设想是否可行,方法策略是否有效。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以便课后自我观察分析。教研组同伴可以现场听课观察,也可以课后观看录像,准备参加评课交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课后,执教老师首先自己观看课堂录像,紧扣研课主题,对教案中预设的方法策略逐条分析,看看这些方法策略哪些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哪些效果不明显,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拟出反思发言提纲,准备参加课后评课交流。
其他参与研讨的教师,可以跟执教老师一起回放录像,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录像,对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为参加课后交流做好准备。
我们学校建立了网上qq教研群。执教老师的教学录像可以直接放到群共享中,供执教老师和参与研讨的教师随时自由观看。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经过回放录像、分析反思,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再次聚到一起,分享执教老师的反思体会,然后围绕研课主题再次展开评课交流。通过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更清醒地反观自我,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方法策略。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课后评议后,执教教师再度回放教学录像,结合同伴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思路,提升自己的认识,总结本周期研课活动的收获。其收获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总结出来:
(1)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课教学的教案,放入学校教学资源库中与老师们共享。
(2)撰写本周期研课活动的反思总结,围绕课前提出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认识收获。
(3)对本周期研课活动的过程资料进行筛选提炼,整理成叙事性反思案例,如教学实录与点评、教学故事描述等,把感悟体会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与同伴共享。
至此,本周期研课活动结束。如果核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执教老师可在第一周期研课反思的基础上,启动第二周期研课活动,紧扣
第一周期的研课主题展开进一步的反思实践,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
三、六步研课模式的主要特点
1.突出了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六步研课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以听课、评课为主要途径,以教学录像回放分析为重要手段,引导教师反思提高,便于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更强调激发执教老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重视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六步研课模式更强调激发执教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跳出自我看自我,更合理地处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
3.从研课流程上保证了研课活动的主题化。该模式强调“主题先行”,即研课活动启动前,执教老师就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准备研讨的核心问题,然后再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具体课例为载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研课活动启动后,备课研讨、课堂实践、课后回放反思与评课交流,乃至二度回放、反思提升,始终紧扣研课主题展开,以最终解决问题、形成成熟有效的方法策略为旨归。这样的研课模式主题明确,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是将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群体智慧融为一体的行动研究,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评课议课盲目性随意性大、实效低的问题。
4.成功植入了课堂观察技术,提高了课堂观察评议的科研含量。传统教研组听课评课,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课堂上随意听随意记,听到什么算什么,记下多少算多少,课后随意交流,优点缺点随便聊聊完事。这样的研课方式过于粗放,缺乏科研含量,实效不高。我们的六步研课模式植入了当前最先进的课堂观察技术,事先围绕研课主题研制课堂观察量表,确定课堂观察点,根据不同的观察点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记录技术,然后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反思交流。这将大大提高研课活动的科研含量,彻底解决研课活动过于随意、粗放的问题。
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展示活动我们尚未采用这种课堂观察技术。春节后将进行专题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掌握这种技术,应用到研课活动中去。
5.充分发挥了课堂录播系统、网络资源的功能优势。六步研课模式采用了“录像分析”手段,集中的课堂录像回放就有两次,说课、评课活动中也不时用到录像回放,将录像回放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反复回放录像,便于教师从一个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有利于教师看清、看细、看透、看深,大大提高课堂观察的精细程度;也有利于教师从不同的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获得更多的感悟。模式中还引入了网络群共享、网上教案批注与评论回复功能,把现场交流碰撞与网上互动交流结合起来,突破了时空局限,研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提高研课活动的实效。
当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技术手段的作用,为教学、教研服务,提高设备投入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从这一角度说,六步研课模式也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研活动组织有机整合的积极尝试。
我们的探索还刚刚起步,这次是第一次试用,而且由于时间仓促,采取了一些变通策略,没有完整地运行一个周期。模式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需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逐步完善提升。这次不揣粗陋拿出来展示,就是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也希望能在研课模式构建上打开一个缺口,给大家提供一点启发。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第四篇:特色汇报材料
近年来,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但是,我们觉得,要想把学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转变教育观念、管理创新是学校特色教育的前提。于是,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学习探索,不断摸索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
1、科研兴校名师引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深知,没有理论支撑的教育是走不远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严抓教育科研工作,先后有3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教育科研新秀”、7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教师获奖论文136篇。现在,我校有三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分别是《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内外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展示平台。我校吉冰华老师先后代表绿园区参加了市级语文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市级数学学科“新世纪杯”优秀课评比均荣获一等奖,李海霞老师参加市级数学学科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刘丽老师参加吉林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刘志铭老师参加市级体育学科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2、文明礼仪成为学校的开放窗口。由于学生多数为农民工子女,礼仪修养和养成习惯普遍较差。自2009年以来,我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开展了 “美在文明、爱在礼
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不断提升。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辅导员姚萍老师被特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14名同学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之星。
3、书香校园提升了学校的品味。经过我们反复思考和论证,大家达成了共识——唯有读书是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捷径。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学校要有读书风,老师要有书卷气,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一理念,积极开展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学校还分别和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吉林省少儿图书馆建立手拉手关系,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2011年4月,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在我校开展红书漂流活动,并召开了启动仪式,原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邢志给学生做了一场关于读书的讲座。今年五月份,市少儿图书馆在我校建立图书分馆,保证我校每年1500册少儿图书的循环使用量。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礼仪修养。
4、书画特色成为学校对外的名片
学校确立了“书画展风采 足球强健体”的特色办学思路。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几年,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组织的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多达800多人次。学校被长春市文联评为书画特色校。2008年被命名为书画特色写生基地。2011年6月在绿园区“翰墨书党建,丹青绘发展”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专场上,学校上交参赛作品70多份,有25名同学获奖,占绘画作品获
奖人数的四分之一。在“吉林省首届农民工子女书画大赛”上,我们学校的作品成绩突出,40幅学生作品在吉林省博物院进行展出。此事被多家媒体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5、足球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足球特色教育。组建了校园足球队,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使足球队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09年学校被确立为长春市首批足球试点学校。在今年上半年,我校足球队取得了小组赛亚军的好成绩。在2011年区艺术节特色展示专场和今年的全区运动会上,我校的足球特色表演队进行了足球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深知,这些点滴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用我们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因此,我们会倍加珍惜。同时,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上级政府领导对我们四季青小学的关怀和重视,几年来学校的可喜变化就可以说明一切的,尤其是今年,更是令全校师生鼓舞,教师的干劲儿更足了,孩子的脸更加灿烂了,在这里,我想代表全校850个孩子,真心的感谢上级领导,但是,我感觉无论用什么语言也不能表达这份谢意,唯有用行动来表达才是最好的证明!请大家相信,我们四季青小学的全体师生不会吝惜汗水的!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完善学校内外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在2012年末各班安装班班通,从而满足教学需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名师上,因为学校要以质量立校,质量要靠名师引领。
虽然我校的各项工作已经赶超了区内很多兄弟学校,但是,我们
仍然觉得有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1、校舍严重缺乏。一是班主任没有办公室,缺少备课、批改的基本条件。二是幼儿园教室、寝室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导致周边许多适龄儿童不能入园。
2、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年龄偏大,不能很好的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目前,我校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都没有足够的专业对口教师,而且,个别学科的教师年龄偏大,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校园周边环境较差。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校园周边环境一直没有很好的改善,小商小贩络绎不绝,严重影响了校园校舍的管理。
总之,无论我们曾经取得了多少成绩,也无论我们现在还是将来要面临多少困难,我们四季青人都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争取为上级领导,为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2016特色汇报材料
兴地小学2016年春
创建“慈孝文化”之感恩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随着校安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相继结束,我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设施设备已经赶超市直学校。然而当前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创建学校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上。因此,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创建品牌学校就成了今后3—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在挖掘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本着传承介子推身上经典的“忠孝”文化,大力开展德育文化教育的目的。也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历史人物对现今社会学校教育的时代意义,结合小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原来普及《绵山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又将其延伸拓展为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中去。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党恩、国恩、帮扶恩、救助恩、父母恩、师长恩、同学恩等,精心培育学生“感恩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小做到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思想。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一.选题依据
本学期我们把学校特色建设“绵山文化”,延伸为“感恩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绵山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介休绵山是中华文明之-----寒食清明节风俗文化的发源地,有许多名垂青史的故事、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探寻。
2、研究价值。研究绵山文化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三个“有利于”上:一是,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维系炎黄子孙。这主要表现在绵山既有利于对外的旅游开发宣传,又有利于对内的传承中华节日文化两个方面。因为绵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既丰富多采,又较完整和具有较强的融合性,也保存较好。二是,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和孝亲敬老教育,主要在于绵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胜,同时,还是忠孝、感恩教育的深刻教材。三是,有利于发展家乡旅游事业。这主要表现在当地人民不仅在书写传承着历史,还正在享受着现代旅游业的恩惠,乃至于将来还要靠绵山旅游业带动脱贫致富奔小康上。
3、地理优势。我校是一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校,地处绵山脚下,我们这里的每一个
人都是喝绵山的圣水长大的,作为生活在绵山脚下的一员,如果对灿烂的绵山文明知之甚少,对他的认识模糊不清,那就有愧于千古名山。
4、人文环境。我们兴地村是绵山脚下的一颗明珠,人兴气旺,地灵人杰,村西的回銮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上千年的历史,为绵山文化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着村东主路攀岩直上就是绵山风景区,与兴地几里之遥的灵石马和又是“介林---介庙”,丰富的人文观赏景点,为我校深入研究《绵山文化》以及清明寒食文化,介之推人物品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创建活动要求。本着“让学生知家乡名人事迹----观家乡名山古迹-----传家乡经典文化-----做家乡文化推广的系列体验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原则,以学生学习传承绵山文化为基础,发掘整理校本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历体验,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校本课程。本学期我们又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凸显了他的时代意义。
总之,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既蕴育了他较发达的旅游经济,也蕴育了他较发达的寒食清明文化,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展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创建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家乡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陶冶学生;
2、游览绵山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感受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家、爱家乡、孝亲老、知感恩的优良品质,丰富学生的心智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研究与开发本地资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感染学生。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学习,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
本着“循序渐进”和“有益、有趣”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订目标序列,分学段设计,力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开展情况
1、成立创建特色领导小组
组
长:乔志勇
副组长:温继盛(资料搜集整理)
钮忠林(活动策划开发)
成员:李
乾(校本课程编写)
冀艳峰(活动组织开展)
张海山(课程督导检查)
杨学伟(课程研讨指导)
各年级校本课程执教教师
2、创设环境。围绕“忠孝文化”、“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感恩教育图片、绵山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绵山文化,创设感恩教育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
3、活动开展:
我们本学期主要抓住“母亲节”、“读书节”、“六年级毕业典礼”开展系列活动: A、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3、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结合校本课程《绵山--我可爱的家乡》,《心存慈孝 感恩相随》,传承介子推“孝”“忠”文化,推行感恩教育,号召学生学习贤人高贵品质。B、活动内容、时间安排
(一)校红领巾广播站制作播出“孝敬母亲 感恩母爱”专题系列广播。(大队部负责)
(二)“传承介子孝文化 感恩母亲养育恩”手抄报大赛。(要求A4大小,70G硬纸),以班组织,全校评选、布展、奖励。(政教主任负责)
(三)开展班队会:“真情献母亲—做母亲优秀小帮手”。(班主任自定,上交有关活动记录和照片或学生活动文字资料、作品等,政教副校长负责)
(四)开展“三个一”活动,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或吻;给妈妈洗一次脚;送妈妈一张亲自设计制作的贺卡。(班级要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和贺卡照片,以班交由政教副校长制作专题教育展版时用)
(五)开展“孝亲敬老家庭小帮手”评选活动,每班名额为总人数的20%,要求一定是孝亲敬老、努力学习,积极劳动,乐于助人,在全班海选的基础上产生,并结合家长意见综合
评估确定,一定要真正选出具有榜样的学生,并附100字左右简短的事迹介绍,班主任负责以第三人称写回,样表找政教主任领取。并将做妈妈【家庭】的小帮手的摄影照片贴在样表上。(政教副校长负责收集材料,书写奖状,安排布展、表彰)
(六)收集资料作系列展板。(5月20日首展,6月1日再展。政教副校长负责,董红琴、王丹丹、高凯东协助)
(七)在清明寒食节前老师、学生代表赴校外实践基地“介林”扫墓、参观学习。
(八)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开展读书节活动中,穿插有关校本课程的集中学习与展示活动。
(九)在六年级毕业前夕举行欢送仪式暨“感恩母校 难忘教诲”专题报告会活动。
1、主题演讲。
2、“我为学弟学妹赠书籍”活动。
3、“感恩母校 难忘教诲”主题纪念册展览。
三、参加对象:1—6年级各班
绵山文化的研究,我们力求把时间给学生,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给学生。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需要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这个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这项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也必将在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成才!介子推忠孝文化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兴地学子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感恩社会,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兴地小学
2016.传承经典 心怀感恩 滋润生命
----创建“慈孝文化”特色学校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