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网改造低压接户线及以下技术要求
农网改造低压接户线及以下技术要求
为规范我县农网改造建设中接户线工程及以下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使接户线及以下工程在整改后达到安全、经济运行,整齐美观的效果,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总则
1、全面落实国家电力公司政策,遵照省市电业局统一要求,对农改下户线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
2、统一布置、设计、规划、施工、工艺上要严格要求,符合农改技术规定。
二、接户线
1、接户线的相线,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应从同一基杆引下,其档距不应大于25米,超过25米时,应加装接户杆,接户杆的档距不应大于40米,沿墙敷设的接户线,两支持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米。
2、接户线配电箱宜采用1.5-2.0毫米厚的铁板配制并进行防腐处理。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应根据安装场所的环境确定,其触电保护类别应为一类或二类,配电箱的进出引线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穿越箱壳时应加套管保护,配电箱底部距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米。
3、每一接户线所带用户必须由接户配电箱内的配电装置所控制。
4、接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6毫米。
5、接户线两端均应绑扎在绝缘子上,绝缘子和接户线支架按下列规定选用。
(1)电线截面在16平方毫米及以下时,可采用针式绝缘子,支架应采用50×5毫米的扁钢或40×40×4的角钢。
(2)电线截面在16平方毫米以上时,应采用蝶式绝缘子,支架应采用50×50×5毫米的角钢。
6、接户线对公路、街道和人行道的垂直距离,在电线最大弧垂时,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公路路面:6米;
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5米; 不通车的人行道、胡同:3米;
三、进户线
1、接户线和进户线对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米,否则应架装电杆。
2、接户线、套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门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与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米;(2)与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米;(3)与窗户的阳台的水平距离0.75米;(4)与墙壁,构架的水平距离0.05米。
3、接户线、进户线与通讯线,广播线交叉时,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接户线、进户线在上方时0.6米; 接户线、进户线学下方时0.3米;
5、进户线穿墙时,应套装硬质绝缘管,电线在室外应做到滴水弯,空墙绝缘管应内高外低,露出墙部分的两端不应小于10毫米;滴水弯最低点距地面小于2米时进户线应加装绝缘护套。
6、进户线进户后应加装闸刀及家保。
7、进户线约通讯线、广播线必须分开进户。
第二篇:低压表前接户线改造方案
低压表前接户线改造方案
整改前整改后穿刺线夹、跨径线夹、缠绕法连接保险为铁心直接连接楔形线夹表后更换为100A隔离开关10-16平方铜线铜对铜节点表后16平方铝线铜铝过渡铜铝过渡80A空气开关(表后不得随意更改)
整改之前一户一表现状:
1、表前接户线节点多采用穿刺线夹、跨径线夹、缠绕法连接,导电性不良。
2、表前火线采用保险盒作为过流保护,但里面的保险管通常用空心不锈钢管代替,没有起到保险作用。
3、表前零线进电表除通过螺丝连接柱直接接通,螺丝接触面小,导电性能极差。
4、表前火、零线均为16mm2铝线,与保护开关、接线柱之间节点为铜铝过渡,极易发生氧化,烧坏等现象。
5、表前线和设备由于没有保护,导致各个薄弱点容易发生短路、过负荷发
热烧坏现象。
6、表前空气开关为100A,表后为63A漏电开关,由于表后属用户,部分
用户私自更换为100A等较大限流开关 整改之后一户一表现状:
1、表前装设100A隔离开关。
2、表前漏电开关至低压主干线节点更换为10-16mm2铜线。
3、表前接户线节点采用楔形线夹,接触面积较大,导电良好。
铜对铜节点
第三篇:农网升级改造技术要求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要求(试用)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达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目的,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2 农网改造升级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变(配)电站的布局及高、中、低压配电网主干线路的建设应满足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要求,避免重复建设。
1.3 农网改造升级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适用、减少维护,节能环保”的原则,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4 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规程和规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2.1 农网改造升级应充分考虑城镇、乡村等不同类别区域负荷特点、供电可靠性要求和区域发展规划,合理优化网架结构。
2.2 农网改造升级应积极采用“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2.3 对于特殊地段、具有高危和重要用户的线路、重要联络线路,可实行差异化设计,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 农网改造升级应适度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重点开展新能源分散接入、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等试点建设。
2.5 高压电网的容载比宜控制在1.5~2.1之间,负荷增长较快地区宜取高值。
2.6 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一般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城镇不宜超过4km,乡村不宜超过15km;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城镇不宜超过250m,乡村不宜超过500m。用户特别分散地区供电半径可适当延长,但应采取适当措施,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2.7 未经供电企业同意,架空线路杆塔上禁止搭挂与电力通信无关的广播、电话、有线电视等其他弱电线路。
第三章 高压配电网
3.1 具备条件的县域电网应逐步实现或加强与上一级电网联络。
3.2 高压线路宜采用架空线路。
3.3 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满足负荷中长期发展要求,根据规划区域内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一次选定。110kV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85mm2,66kV不宜小于150 mm2,35kV不宜小于120 mm2。
3.4 35kV线路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电杆。
3.5 新建变电站应按无人值守方式建设,现有变电站应逐步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站。
3.6 变电站站址选择应符合城乡规划、电网规划的要求,靠近负荷中心地区。
3.7 变电站宜采用半户外布置,选址困难的城镇及污染严重地区可采用户内型变电站或选用组合电器装置(GIS、HGIS)。
3.8 变电站主变台数宜按不少于两台设计,主变应采用有载调压、S11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35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选用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10kV配电装置宜采用户内布置,选用真空开关柜。
3.9 变电站建筑物应与环境协调,符合“安全、经济、美观、节约占地”的原则,宜按照最终规模一次建成。
第四章 中压配电网
4.1 中压配电网应合理布局,接线方式灵活、简洁。公用线路应分区分片供电,供电范围不应交叉重叠。
4.2 城镇中压配电网宜采用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方式,导线及设备应满足转供负荷要求。乡村中压配电网宜采用放射式接线方式,有条件的乡(镇)村也可采用双电源分段联络接线方式。
4.3 中压配电网线路主干线应根据线路长度和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分段并装设分段开关,重要分支线路宜装设分支开关。
4.4 中压配电网主干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县城电网架空主干线截面不宜小于150mm2,乡村电网主干线不宜小于95mm2。
4.5 中压配电网线路杆塔在城镇宜选用12m及以上杆塔,乡村一般选用10m及以上杆塔,城镇路边不宜采用预应力型混凝土电杆,防止车撞脆断。
4.6 城镇线路档距不宜超过50m,乡村线路档距不宜超过70m。
4.7 对雷害多发地区及架空绝缘线路应加强防雷击断线的措施。
4.8 中压配电线路宜采用架空方式,城镇、林区、人群密集区域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下列情况可采用电缆线路:
(1)走廊狭窄,架空线路难以通过的地区;
(2)易受热带风暴侵袭的沿海主要城镇的重要供电区域;
(3)电网结构或安全运行的特殊需要。
4.9 当变电站10kV出线数量不足或线路走廊条件受限制时,可建设开关站。开关站接线应力求简化,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开关站应按无人值守建设,再分配容量不宜超过10000kVA。
4.10 配电变压器应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建设与改造。变压器应布置在负荷中心,一般采用柱上安装方式,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对人口密集、安全性要求高的地区可采用箱式变压器或配电站。
4.11 新装及更换配电变压器应选用 S11 型及以上节能配电变压器或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安装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及有特殊防火要求的配电变压器应采用干式变压器。
4.12 配电变压器容量宜按近期规划负荷选择,适当考虑负荷发展。柱上配电变压器容量应不超过400kVA,单台箱式变压器容量宜小于630kVA,单台干式变压器容量宜小于1250kVA。配电站可配置双路电源,宜装设2-4台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超过800kVA。
4.13 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且供电分散的地区可采用单、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单相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20kVA。
4.14 配电变压器的进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或电力电缆,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接线端应安装绝缘护套。
4.15 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应采用熔断器或开关保护,低压侧应装设刀熔开关或自动开关保护。
4.16 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应具有防雷、过流保护、无功补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计量、测量等功能,壳体宜采坚固防腐材质。
4.17 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内宜预留安装智能配变终端的位置。有条件的可开展具有状态参数监测、无功补偿本地/远程控制投切、剩余电流保护监测管理、谐波监测、三相不平衡监测、电量抄录、远程通信、变压器防盗等功能的智能配变台区建设。
4.18 箱式变(配)电站壳体应采用坚固防腐材质。配电站开关设备应采用免维护的全密封、全绝缘负荷开关(带熔丝),开关设备应具备“五防功能”,即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地刀),防止带接地线(地刀)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4.19 地处偏远地区的变压器等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
第五章 低压配电网
5.1 低压配电网坚持分区供电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单电源辐射接线和单电源环网接线。
5.2 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应参考供电区域饱和负荷值,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城镇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20mm2,乡村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50mm2。
5.3 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穿越林区低压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5.4 城镇和人口密集地区的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10m及以上混凝土杆,其他地区宜采用8m及以上混凝土杆,稍径不小于150mm。
5.5 低压线路可与同一电源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当10kV配电线路有分段时,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应跨越分段区。
第六章 低压户表
6.1 低压接户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应根据用户负荷确定,铝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10 mm2,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4 mm2。
6.2 居民户应采用“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电能表应按农户用电负荷合理配置,容量一般不宜小于4kW。
6.3 有条件的地区可安装集中抄表装置,可逐步开展智能化电表应用。
6.4 低压配电网应分级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剩余电流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应能够及时切除低压配电网主干线和分支线路上因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6.5 电能表应安装在计量表箱内。室外计量表箱宜选用防腐非金属计量表箱。金属计量表箱应可靠接地。
第七章 自动化及通信
7.1 新建或改造自动化系统应统筹多种自动化系统的需求,统一规划设计数据采集平台。
7.2 具有15个以上变电站的县供电企业,新建或改造调度和配网自动化系统,可统一规划、分步建设,中小型县供电企业,宜优先选用调配一体化系统。
7.3 新建或改造调度自动化系统应遵循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具备基本功能及遥控安全约束、运行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等功能。
7.4 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在配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配电网监视与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基本功能为主,具备扩展配变监测功能、配电设备管理(DMS)、地理信息系统(GIS)接口能力。
7.5 农村电网通信系统应满足电网自动化系统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信息传输的需要。变电站、供电所和开关站的通信主干线宜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光纤通信环网链接方式,中低压电网分散通信点可采用载波、无线、公众通信网及卫星等通信方式。重要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可采用独立的不同物理介质或不同路由的主备双通道。
7.6 有条件的地区可试点建设基于载波、无线通信方式或GPRS无线数据传输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7.7 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应能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章 无功优化补偿
8.1 农网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按照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确定最佳补偿方案。
8.2 农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应从电压无功信息采集、无功优化计算、装置配置、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开展。积极应用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压无功综合治理和优化控制。
8.3 中压线路补偿点以一处为宜,一般不超过两处,补偿容量依据局部电网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和无功基荷两部分来确定。以电缆为主的中压线路,其所接变电站母线电容电流较大或消弧线圈处于欠补偿状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线路补偿方式。
8.4 变电站及中压配电变压器无功优化补偿容量一般按变压器基本负荷所需的无功配置。变电站一般按主变容量的10-30%配置。
8.5 100k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具有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综合控制功能的自动装置。
8.6 谐波污染较为严重的变电站和配电台区,宜选用无功补偿与滤波相结合的无功补偿装置。
第四篇:低压电能计量箱相关技术要求
低压电能计量箱相关技术要求
一、材质及环境要求
表箱材质采用透明的聚碳酸酯,箱底采用阻燃ABS注塑成型。表箱材质采用耐腐蚀、耐高温、抗老化、抗冲击、抗紫外线、阻燃、上盖为透明,表箱透明盖阻燃等级为V2级(热变形温度120℃),底座阻燃等级为V0级,在环境温度和日晒雨淋条件下,十五年内不发生变形、变色等老化现象。
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55℃,而且在24h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周围环境温度的下降,对于户外型计量箱应不低于-25℃。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安装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40℃时不超过50%,最低温度-40℃时不超过60%,该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
选取GB7251.1规定的用于污染等级为3级的环境。安装场所的外磁场在任何方向不超过地磁场的5倍。安装处无明显的冲击或振动。
二、配置要求
1.计量箱结构设计要求:
1.1箱体内部结构布置合理,应方便接线及电能表和其它电器元件的固定,所有元器件及线路安装齐全。
1.2进出线接线端子应牢固可靠,进、出线孔均应加装绝缘胶垫套,考虑防雨密封措施,位置应方便进出线接线。
1.3表箱应为一体式,由三个独立单元组成:进线单元、计量单元、用户单元。三单元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a)进线单元安装总进线刀开关或分户隔离刀开关。分线铜排,总进线开关和分户隔离开关要满足电流要求,进线端分户隔离开关应具有明显断开点,分户隔离开关每户配备一个。
b)用户单元应安装出线断路器,出线断路器要满足电流要求,每户配备一个。
c)零线端子安装在进线单元内。
d)计量箱进线单元底板应设接地连接固定螺栓,接地螺栓直径不小于12毫米,有弹簧垫和两个平垫,并有醒目的接地符号。
e)计量箱体四角需配置挂耳或其它可靠安装的方法
1.4计量箱进、出线位置应按照计量单元左上侧进线、用户单元下端出线设计,进、出线应为三相。
1.5计量箱的挂表位置应能直接安装电子式单相智能电能表,挂表位置上下可调,并可靠固定。
1.6进线单元和计量单元门锁采用内嵌式结构并可加挂明锁和铅封,具有良好的防窃电功能。
2.上盖与底座以滑扣方式扣合并配合金属铰链可180°开启,用特制螺栓固定,方便现场开箱检查及表计更换,上盖与底座要求满足铅 2 封、机械锁的安装。箱体下方中部设有开关室与电表室上盖共用铅封和挂锁位置并使用同一把机械锁与底座互锁,以减少锁具使用,方便电管人员管理,共用铅封和挂锁位置设有防水罩。上盖与底座要求满足铅封、机械锁的安装。铅封和挂锁位置设有防水罩。
3.箱体密封具有防雨水、防潮、防撬、防窃、散热功能,通风口设有向下的百叶窗,提高防雨性能,百叶窗间隔应≤1.5mm,防止异物进入。
4.箱体盖与底座的接合处为重叠结构,以防止外部金属物体进入箱体窃电,从而达到加强计量装置的防护能力。
5.箱体具有防非法开启功能,特制螺栓使用厂家配套专用螺丝扳手方能开启。表箱内电器元件运行实行分部管理,一目了然,便于电力部门和用户管理以及用电检查,并能有效防止电能失窃。6.计量单元内外应都设有防水措施,外部为凸起挡水道,内部为互扣导水槽,确保计量单元防水性能。
三、箱内布线要求:
1.用户端安装可拆卸式安全挡板,防止出线断路器带电部分外漏。
2.各分路出线均有相对应编号,做到进线、表计和出线三对照。表计安装对应处应可以放置用户用电信息卡片并方便更换,用户信息卡片放置处不能影响表计的读取。
3.箱门开启应灵活,开门角度应大于90度,门锁安装应方便使 用。箱内应有接线图,保证供电部门接线正确的标志,标志应正确、清晰、耐久。
4.按照黄、绿、红三种相色均匀分配负荷,所有接线点的连接必须牢固,两接线点间的连续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两端都应套不易脱落的编号套管;箱内导线截面积根据负载电流合理配置,最小不得小于6 mm2,并配置合适的接线端子:
四、接地:
应设接地连接固定螺栓,接地螺栓直径不小于12毫米,有弹簧垫和两个平垫,户外箱接地螺栓在箱外,户内箱接地螺栓在箱内,并有醒目的接地符号。
五、介电强度:
主回路对地应能承受交流50Hz试验电压为2.5k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六、铭牌标志:
1、制造厂名、商标、制造年、月及出厂编号、产品型号、名称等。
2、标明主要技术参数,标志清晰、耐久、便于观察。
3、包装清单、出厂合格证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
第五篇:低压开关柜技术要求1
低压开关柜技术要求
1、提供的开关柜必须是原厂生产的、符合国家、行业和生产者的质量检测标准、未使用过的全新货物,附有正规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及装箱单,并向用户交付相关资料和工具。
2、免费送货、现场安装调试,提供货物的使用、操作培训。
3、生产厂家必须提供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开关柜。对开关柜的要求有生产许可证,符合行业标准的设备。所有设备必须结合现场使用,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4、备品备件供方应提供安装时必需的备品备件,费用应包括在投标总价中。备品备件应装在箱内,确保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并与主设备一并发运,并标明“备品备件”。
5.设备配置、性能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开关柜板材采用进口敷铝锌板2.0mm厚。柜体采用敷铝锌板,面板采用静电喷涂工艺,亚光、驼灰色。厂家按现场情况设计制造。所提供的设备均通过国标要求的型式试验和相关的试验,对于辅助设备的装置均应能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且运行稳定、质量可靠。
6、基本参数及要求。(1)开关柜的柜体防护等级为IP40。(2)开关柜的所有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受运输、安装及运行时短路所引起的作用力而不致损坏。(3)开关柜内的设备布置应安全可靠,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护检修,开关柜两侧的结构、母线和控制线槽等应便于开关柜整列布置及将来扩建。(4)所有柜体包括联屏母排。
(5)开关柜的电源出口引出铜排。(6)开关柜加装温湿度控制器,加装加热器。(7)开关柜的金属骨架及其安装于柜内的电器的金属支架均应有符合技术条件的接地,并且与专门的接地体连接牢固。(8)开关柜的主母线和分支母线应采用高电导率铜母排,镀锡,主母线和分支母线均加装热缩套,所有螺栓连接的主母线接头和母线引接接头应镀银。云排、地排分别安装,打安装孔以便于接线,主母线支架及母线绝缘材料应具有低吸潮性,在设备使用寿命期间内严禁降低设备的机械强度和介质强度。所有导体应能耐受与连接开关最大开断电流相当的电流。接地母线应通过构架延伸,并应有螺栓连接或铜焊到每一单元上以及每一开关接地触头端子上,外引铜接地线每一端应提供压接式接线端子。(8)电动机使用软启动器,电机启动回路为两地操控。(9)7.5KW以上电机回路带智能型电机保护器。
7、控制、信号、测量和保护设备及接线 所有二次设备的接线应承受电气耐压等试验及拉合振动试验。所有的二次设备应能在长期工作电压下运行。表计、控制、信号和保护回路的连接用铜导线,最小截面不小于1.5mm2。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引到端子的连接用铜导线,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导线均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绞线。端子排采用凤凰或魏德米勒端子。
8、开关柜的运输应保证其外壳不受任何损伤,内部元件不能发生位移且应保证内部元件性能完好。
9、出厂试验: 外观检查,接线检查。介电检查。防护措施检查,保护电路的电气连续性检查完成所有招标电气设备及元件的相关电气试验。
10、.供方必须根据现场进行设计,在完成设计后报请需方进行设计审查。设计图纸、文件目录清单。电气系统原理图(包括图纸和计算书)。电气系统设备布置图。电气系统的技术参数及功能说明书。检验项目清单及目录表格
11、在制造过程中需方有权根据使用的需要和相关的标准规范提出意见,供方要遵照执行。设备整体组装前要提前通知需方,需方验收合格后,方可组装。需方参与出厂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制供方方可发货。
12、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标志每台装置必须在其显着位置设置持久明晰的标志或铭牌,其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称,额定参数,出厂日期及编号等。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做如下标志:发货厂名,产器名称、型号,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到站,包装箱外型尺寸(长X宽X高)及毛重,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字样。包装供方应确保所提供的设备在装卸、运输和仓储过程中有足够的包装保护,防止设备受潮、生锈、被腐蚀、受到冲撞以及其它不可预见的损坏。货物的包装应为生产厂商出厂时的原包装,包装应有防尘、防水、防雨、防震等措施。设备包装箱内必须附有详细的装箱清单,装箱清单应清楚标明与主机、附件、各种零部件和消耗品相对应的编号的名称。在包装箱中必须附有相应的文件和资料。
13、安装、调试及终验收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按标准执行。b)在安装验收期间,供方的工程师负责对合同项下的设备进行操作、调试及执行必要的维护。c)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短缺、损坏或不
符合合同条款和质量标准的情况,供方将负责补齐、更换或退货,由此引起的一切费用由供方承担。验收成功需方确认测试验收成功完成之后,需方应与供方工程师共同签署验收通过协议,若有未尽事宜可写入备忘录中,双方签字后开始生效。设备验收合格后,由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生效之日为正式验收合格日。设备保修期由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计算。
14、图纸、资料及备品备件在技术协议签定后10个工作日内,供方应向需方提供设备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组屏设计图纸(组屏图、原理图、接点联系图、端子排图等)和电子版数据盘(AutoCAD版)各一份,第一次只提供图纸,修改后提供电子版数据盘(或发电子邮件)。供方在设备竣工材料中,提供中文资料五套。应提供的资料如下:使用说明书、组屏设计图纸(组屏图、原理图、接点联系图、端子排图等)试验规程修改通知单和原始记录材质证书各种检验记录自制和外购部件明细表安装工艺说明设备维修手册各种附件的合格证易损件和备件清单
15、随机工具 本设备应配备完整设备维修工具一套以及保护调试工具一套。
16、备品备件随设备提供必备的易损件。
17、质量保证及技术服务质保期为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二个月,在质保期内当本设备发生故障时,供方应在得到信息二小时内给予应答,二十四小时内到现场处理。若二十四小时内未到现场处理,需方有权自行维修,但所发生的费用及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供方负责。质保期内的服务对由于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坏,供方免费维修损坏的设备及部件;对需方原因造成的损坏,供方对损坏的设备及部件作有偿更换。在质保期外,供方应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18、开关柜型号与数量:GGD2型15台
19、推荐厂家邯郸华威电器公司。
牛儿庄采矿有限公司
2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