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药材产业发展形势调研报告
县药材产业发展形势调研报告
我县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县内有丰富的水电、煤炭、板石资源,也有中药材、茶叶、魔芋等多种农副特产资源。特别是中药材资源,品种多、储量大,素有“天然药库”、“中国黄莲之乡”之美称,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何利用好我县丰富的药材资源,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县药材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近几年,我县药材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政策引导下,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看,我县药材产业发展的力度显然不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一是产业链尚
未形成,组织化程度不高,各个环节过于分散,相互之间缺少合作,产业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闲置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药农种植技术传统落后,药材品质差,不符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我县中药材规范种植起步晚、基础差,药农种植技术传统落后,质量意识、科技意识淡薄,药材规范种植管理技术尚不成熟,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过多过杂,无强有力的主导优势品种,药材品质良秀不齐,很难大面积推广种植。三是较低的产业效益。目前我县的中药材产业,既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又没有专业的药农协会组织,药农药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无序竞争,导致整体效益不高,产业优势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四是发展机制不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药材产业的引导上力度显然不足,基本处于原生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县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五是药材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售的
中药材产品一般产品多,畅销产品少,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多,深、精加工 产品少,加工增值一片空白,大大降低了药材附加值,药农收入得不到保障,药材种植无积极性。
我县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针对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我认为我县的中药材产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成为富县强县的支柱产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延长产业链,逆向抓产业。市场经济的今天,一切都要以市场为导向。过去药农“种植”——“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加强调控力度,扶持药材加工企业,同时引导药材加工企业依托本地能生产的药材原产品加工增值,让企业的生产带动药农的规模种植,引导药农以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品种,逆向抓产业,加强中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以新药、功能食品、生物农药等终端产品的开发,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壮大产业实
体,使我县中药产业向着产业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争取资金支持,推动药材产业发展。上级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安排适度的中药材产品研发资金和生产扶持资金,对重点产地、重点品种予以扶持,支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外地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与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中药加工企业,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使我县的中药材上品种、上档次,提升附加值,打造我县自己的知名品牌和主导产品,推动药材产业发展。
三是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大力推行GAP种植模式。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实现规范化生产。发展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大力推行GAP种植模式,加快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努力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推进中药材科技进步和产业现代
化进程。
四是因势利导,建立中药材中介服务网络。组建涉及中药材产、供、销各环节的中介服务组织,使农户、企业、相关技术部门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形成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高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促进产业各环节的和谐发展。五是成立药农协会,保护药农权益。组织专业协会,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将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户牢牢地团结在协会周围。通过协会,不断地向广大药农提供种植技术服务与咨询,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广大药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通过协会和企业签订订单,减少风险,让药农放心种植,无后顾之忧。
县药材产业发展形势调研报告
第二篇:药材产业发展给力中国菊花之乡.(调研报告)
发展中药材产业经济建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 ——麻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
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东经114°4′-115°28′,北纬30°50′-31°36′,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大城市合围的中心位置,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16个行政村,7461个村民小组,人口120万。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平原、丘陵、山区、水域兼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势自北东向南西倾斜,且南北地势高差悬殊,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全境河谷纵横,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在44.7%,年均气温13.0-16.1℃,平均降水量1111.2-1688.7mm。麻城地处副热带东亚季风区,属副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市中药材生产土地可利用率较高,计总数380.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67%,山林地282.62万亩,水域面积45.1万亩,旱地面积29.58万亩,还有广阔的举水河沿岸河堤、沙滩。丰富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为麻城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药材资源现状
我市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药用植物、动物的着生和繁衍,资源十分丰富,历来是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分别在我市境内的中药材有639种,分属于189科,其中:植物类有147科580种;动物类有42科50种;矿物及其他类有9种。主要珍稀名贵药材有:杜仲、天麻、贝母、豹骨、灵猫香;麻城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地方特色药材有:天麻、茯苓、荆介、蔓荆籽、桔梗、射干、苍术、天冬、丹参、紫苏等16种。特别是茯苓以品质好而荣获过“南洋劝业会”五等银质奖,我市荆芥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并以茎方色绿,气香浓优质特色而闻名全国药用市场,素有“麻荆芥”之称,被称为“道地药材”;年产一万公斤以上的大宗药材有:生地、菊花、夏枯球、香附子、络石藤、石韦、细梗胡枝子、艾叶、白茅根、山豆根、茵陈、苦参、白头翁、鱼腥草、野菊花、桔梗、苍术,柴胡、垂盆草、丹参、射干、前胡、黄精、瞿麦等140种;引进栽培及家种家养的有:黄连、玄胡、杜仲、厚朴、黄柏、连翘、酸枣仁、菊花、生地、玄参、白术、丹皮、白芍、红栀子、木瓜、浙贝母、梅花鹿、板蓝根、大青叶等26种;家野兼有的:桔梗、射干、白前、金银花、天麻、百合、山药、鳖甲等10种。
我市动物类药材、矿物类中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动物类有龟板、鳖甲、鸡内金、乌梢蛇、蜈蚣、豹骨、灵猫香等42科50种。矿物类有金精石、云母石、白石英、紫石英、阳起石等9种。
我市中药材资源总蕴藏量极大。其中年产百万公斤的有:菊花、细梗胡枝子、香附子、络石藤、石韦、艾叶、山豆根、苦参、白茅根等9种;年产五十万公斤的有:夏枯球、贯众、野菊花、垂盆草等6种;年产二十万公斤的有:天麻、白头翁、寻骨风、茵陈、忍冬藤、兰香草、鱼腥草、冬霜叶等14种;年产十万公斤以上的有:生地、茯苓、菊花、丹参、瞿麦、前胡、苍术、紫苏子、桔梗、仙鹤草、青蒿、骨碎补、白果等25种;年产一万公斤以上的有:薏苡仁、蔓荆子、荆芥、射干、天冬、百合、山楂、沙参、黄精、白前、卷柏、萹蓄、草乌、百部、威灵仙、柴胡、车前草、海金沙、薄荷等86种。我们不妨把麻城中药材资源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折合成人民币
2.8亿元,仅此一项为农民可增收人平300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重点开发的品种为“两菌、两花、五木、五草”,即天麻、茯苓、菊花、金银花、黄柏、杜仲、厚朴、蔓荆子、枸杞、荆芥、桔梗、贝母、玄胡,生地。目前已形成气候的主要有菊花和天麻。菊花产业经济带和天麻产业经济带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已经产生巨大的带到作用。菊花作为药食两用品种,菊花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福田河为重点,包括麻北的黄土岗等乡镇。现有1.7万户、5.7万花农种植菊花,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2750吨以上。麻城福白菊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其品质已超过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等名菊。麻城福白菊基地已成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麻城福白菊”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证明商标,“麻城福白菊”成为麻城市专属冠名的特殊农产品,跻身全国三大菊花基地行列。与王老吉集团、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建立GAP基地,这些给菊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菊花产业系列收入达1.5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与此同时,菊花基地已成为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三河口镇是我市天麻产业发展大镇,天麻主要分布在三河东以张广河村为中心的六个村,以张广河最多,张广河村版图面积大(26、3平方公里)山林资源丰富,海拔平均在五百米,种天麻的条件得天独厚,种植天麻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看好,天麻价格上升较快,山区老百姓种天麻积极性高,为了发展壮大该支柱产业,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配合,在信贷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给大了扶持。现在张广河村以及周边村老百姓均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无论是产量、品质都有很大提高。加之市场行情好,2010年张广河村全村246户有近一百户种天麻,共中有20万窖,产天麻25万斤,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加上周边村产值共计达500余万元,出现了天麻年收入过20万元的大户5户。2011年在去年价格大幅上扬的推动下,全村95%的农户种天麻,到目前为止已经下窖近40万,培植菌材达500万斤,预计可实现产量50万斤。周边村群众种天麻积极性也很高预计共产天麻可突破80——100万斤。
除此之外,我市已基本形成一是东部高丘(包括龟山、木子店、张家畈、黄土岗、三河口)茯苓、杜仲、黄柏、金银花区。本区三木生产为全市主产区,有黄柏5200亩、杜仲2700亩、厚朴300亩,以盐田河惠兰山为集中区;二是西北丘陵(包括乘马岗、林店茶场和福田河、黄土岗、阎河、三河)菊花、天麻、桔梗、射干、贝母区。本区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大宗品种有菊花、天麻、生地、桔梗、苍术、白芷、香附子、野菊花、射干、青木香、丹参、艾叶、夏枯草、鱼腥草等,本区有药材生产基地8个,专业药场4个,专业种植户72户。三是麻中南(包括中驿、铁门、宋埠、白果)平原蔓荆子、荆芥区。本区只有蔓荆子、家荆芥等,其余多为草木药材,资源较为贫乏。
三、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
尽管我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一是政府未成立相应的指导、规划、管理、协调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的机构,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上缺乏科学规划,难以形成气候,发展项目小、少,产业发展不够。
二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产品开发上未取得突破,产品深加工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未形成产品系列。仅菊花一项就无与之相配套的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开发、深度加工。
三是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开展规范种植,种植户对规范种植认识不足。
四是中药材销售网络不全,渠道不畅,虽然全市有销售人员700人,但都是散兵游勇,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合力。
五是未建立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种子种苗基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麻城资源富集,物产驰名。工业已形成汽车配件、治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医药化工“五大集群”。特色农业已形成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福白菊、黑山羊、绿壳蛋、野茶油名品畅销海内外。我市已被纳入全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8个试点县市之一,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按照“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我市十二五蓝图绘就,抓好“三乡三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主要是全力推进5万亩无公害“福白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发展桑茶药面积1.5万亩,全市建成23.5万亩桑茶药板块经济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必须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经济,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人才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水平。在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培训方面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工作。一是要抓好药农培训。要利用国家就业培训优惠政策,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聘请中药材种植专家、技术能手对药农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药农种植技术水平和认识。二要是抓好乡镇技术干部队伍培训。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只懂粮食作物种植,未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要对农业技术人员在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进行培训,把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进一批从事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选配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深造,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药材产业的研究开发,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药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二)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市形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共识。要制定并落实新形势下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方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扶持资金或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吸引市内外资金及民间资金进入,合力打造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区。
(三)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挖掘中药材产业潜力。要改变中药材种植、原生药材销售的单一模式,加大中药材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在医药机构中抽调、借用专业技术人员,财政拔专款,组建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多方面支持种植企业与市内制药企业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联合,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支持与国内制药企业、其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功开发出以菊花为主要原料的菊花晶、菊花露、菊花枕、天麻胶囊、天麻酒等系列产品。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药材原料的深加工,使之成为中间品(半成品)或成品销售。牛至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遍布大江南北,麻城产量较大,它的主要成份是牛至精油,这个精油目前国内外除作制药工业原料外,还大量用于食品、日用化工的香料。牛至叶又是“墨西哥辣椒粉”(近似于五香粉的一种调料)的主要成份。我市境内乃至整个大别山区待开发的精油植物很多,大多数可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及饮料等天然香料。例如松香和樟脑是合成冰片的原料,即现称之的“机片”,同时也用于油漆化工。其他含精油的木本植物还有香柏、侧柏、牡荆、枫树、山苍子、玉兰、辛荑等。草本植物有薄荷、野紫苏、艾叶、逍遥竹、缬草、败酱草、藿香、罗勒、菖蒲及石菖蒲,还有香附及洋葱等。所有这些及待我们我们利用、开发,更是麻城发展工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中药材产业把好脉。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性高,企业响应积极,农户种植热情高。但是,目前市、乡两级政府都没有一个从事该产业的信息、技术、动态方面研究的机构。中药材产业发展,必须建立权威的指导机构和信息平台,从而为壮大中药材产业提供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撑。
(五)完善市场机制,建成合理有序的中药材市场秩序。我市中药材产业还不够发达,没有一个成熟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药材种植、销售信息不灵,药材主要靠本地企业收购。因此,要在中药材发展具有优势的乡镇,鼓励创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培育懂营销、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增强药农在市场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定价权。通过集约化的基地建设才能有效提高中药材种植产能。采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带动农民的运行机制,鼓励引导市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建设在中药材种植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既可提高药农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保障种植药材质量,又可提高中药材亩产量,最终增加企业和农户的收益。尤其是现阶段种植户对实施规范化种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规范化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相应操作环节都有严格要求,而农民对无公害、标准化也是一知半解,加之用规范化种植和用传统方法种植的药材在产量、价格等方面相比差距不大,因此导致农民对规范化种植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之龙头企业对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从长远来看,中药材现代化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材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中药材标准化则有赖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龙头企业作为标准化的实施主体,应对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通过制定标准、建立基地、签订订单等加以引导和支持,同广大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以此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二0一一年四月
第三篇:新干县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发展现状
新干县是江西省道地药材主产区,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为了实现药业富民的目标,我县将发展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综合其特点有:
1、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县有药材种植面积12万多亩,中药材总产量4万多吨。最近几年来,通过内引外联,放活经营主体,在药材种植这一块,已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上规模的种植大户、种植基地日益增多。涌现出了(界埠)黄栀子万亩之乡、(三湖)枳壳万亩之乡、(三湖)车前草万亩之乡。
2、种植技术日益成熟。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县已总结形成了黄姜、枳壳、车前子、黄栀子、吴茱萸、水半夏、杜仲、厚柏等药材的丰产栽培技术。同时,先后与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加大了对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近10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类中药材科技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7项。2005年完成的《江西省道地药材栀子、枳壳规范化种植》项目,已经江西省科技厅验收,确定了我县在道地中药材GAP种植的领先地位。、产品质量日趋稳定。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县药材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据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承担的有关项目研究表明,现有的商品枳壳中,以我县产的“商洲枳壳”为质量最佳,90年代国家制定的枳壳药材品质标准,就是以“商洲枳壳”品质为依据。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以采购“商洲枳壳”为优先。可见“商洲枳壳”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是享有盛誉的。我县另一地产药材——黄栀子,经过11年的单株选育,形成了8个单株纯系,其中有两个单株系经有关方面测定,其栀子甙和色素含量比日本国际标准高3%,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黄栀子品种资源。
4、地产药材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药材种植品种40多个,其中一些地产药材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商洲枳壳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江枳壳的代表产品,已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花青皮和叩青是我县特有的小品种药材,它充分利用我县柑桔资源进行生产,其提取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已广泛用于火锅佐料。车前子在我县有35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吉安车前”的主产区之一,因面积大、质量好、产量多而闻名,对国内价格有着较大的调控作用。
5、中药工业初成雏形。在中药材加工上,我县先后办起了草珊瑚保健茶厂、银杏茶有限公司、小兰葛粉厂等企业。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2004年,上海华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我县兴办了江西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为我县的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应该说,我县的中药工业已驶入轨道,初成雏形。、药商经营相当活跃。界埠乡落塘村“一根扁担挑出一个药材市场”,充分显示了我县民间药商“闯天下”的活力和实力。尽管一批有相当实力的药商,因多方面原因,已流向樟树等地,但我县目前仍有固定药商100多户,流动药贩300多户,年交易额在3000万元以上,仍然显示了我县药商经营的实力。
二、存在问题
中药材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有过优势,有过辉煌。但是,过去因多方面原因,我们失去了较多次产业升级的机会,致使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始终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经济优势。就构建药材经济圈来看,当前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药材种植有特色无规模。作为全省药材主产区之一,我县的地产药材很有特色,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也较高。然而,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药材,却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种植规模。我县群众有种药材的积极性,但由于没有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限定了我县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与稳定。
2、药材贸易有人才无市场。我县的药材贸易,自古就异常活跃。“商洲”就是因药材交易而得名。改革开放后,我县界埠乡落塘村的几户农民,泥腿子走天下,一根扁担挑出了一个药材市场,带出了一批药材贩运村。然而关键时候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正办得热火朝天的药材市场被国家取缔。加上当时有关部门对经营药材管理死板,全县的药商大部分流向他乡发展。现在的樟树药材
通,是制约我县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3、药材加工有潜力无“龙头企业”。我县的药材种植品种多,野生资源也比较丰富,深加工的潜力非常大。然而可惜的是,我县至今没有一家像樟树的“仁和”、永丰的“广恩和”这样药材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甚至没有一家中药饮片厂。这种状况,使得我县的中药材只能卖原料,甚至只能卖鲜品。中药材加工链条的缺失,使我县的中药材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造成上述“三无”的原因,主要是存在“四个缺乏”。一是缺乏国家的立项支持。多年来,我县的药材生产在争取国家的立项支持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直没有争取到像我县的水稻种植、水利建设、丰产林建设等方面的大的、有推动力的项目支持。二是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由于没有“龙头”加工企业作后盾,我县的药材种植建立不起相对稳固的规模基地。而且,没有“龙头”企业作载体,向上立“大项目”争“大资金”也非常困难。三是缺乏专业市场的连接。没有专业市场,外地药商对新干的药材生产情况不了解,本地药农对国内的药材生产信息不清楚,产销断接,使得我县的药材生产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严重削弱了我县中药材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缺乏强有力的对外宣传。虽然我县的药材生产在省内外小有名气,但在全国主要药材市场、重点中药材出口城市和大型制药企业方面,多年来没有花力气、花经费进行有组织的、强有力的宣传,主动地将我县的制约着我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县中药经济圈的构建。
三、今后打算
我县的药材生产是一项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项目,它既古老,又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蕴藏着无限商机。如何经营好这项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成为今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亮点,为“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作出贡献,应该是大有可为。对今后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我们的打算是:
1、用现代化的理念经营我县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产业是传统产业与现代化产业相结合的,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以GAP种植为特色的中药农业是其第一产业,以GMP生产为特色的中药工业是其第二产业,以GSP销售为特色的中药商业是其第三产业。这三项产业互为补充,互为关联,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发展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必须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打造出具有新干特色的、形成良形循环的中药材经济圈。
2、走强强联合的路子发展我县的中药农业。我县山地资源丰富,地产药材富有,农民种药材的积极性高、经验丰富,这是我们的优势。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是我们形成规模种植、规范化(GAP)种植的瓶颈。当前,国家对药品生产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要求制药原料必须“真实、优质、稳定、可控”,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一些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获得国家GAP认证的药材种植基地。比如,上海华宇药业及其下属的华膺、华浦、余天成、德华四
都建有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全国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使主导产品“六味地黄丸”的六味原料药质量可控,投资上亿元分别在河南、安徽、福建三省建立了多个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的药用原料生产基地。虽然我县的地产药材还没有开发成某种药品的主导原料,但是我县产的枳壳、枳实、车前子、黄栀子等产品,因质量稳定,产量大,不断受到市场青睐。我们要主动出击,引进实力雄厚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到我县建立原料基地,以此作为落户我县的第一步,拉动我县药材种植的基地化、规模化。实行强强联合,还有利于将我县的地道药材打造成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有影响力的品牌药材,提高我县地产药材的知名度。
3、用更新更宽的思路打造我县的中药工业。构建一个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药产业化,必须发展壮大中药工业。近年来,中央“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国家相关部门对制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制药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现在新办“准”字号制药企业难度非常大。因此,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发展我县的中药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拓宽拓新思路,立足招商引资,朝多行业、多领域入手。一是瞄准大中型制药企业招商。当前国内一些知名制药企业不断向外扩张,扩展市场份额,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以我们的地产药材优势,联手开发以中药材为主原料的药品、美容制品和保健品,使之在我县建立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二是瞄准大中型饮料生产企业招商。“王老吉”饮料因“降
“祛火”。商洲枳壳的主要功效是破气、行痰、消痞,且疗效明显好于其它同类产品,为枳壳中之上品。野生粉葛低糖、凉性,在我县有较大贮藏量。这些都是我们进军饮料行业的法宝。三是瞄准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招商。我县的三湖陈皮、“小柑子”、“小橙子”已成为餐桌上的“地道”菜,深受客人喜爱。设想用我们的地产药材为主料,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药膳系列食品(小吃),应该前景看好。我县的粮油工业正在有序推进,将来生产的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佐入如枳壳、叩青、枳实、野生粉葛等“祛火”类中药材,必定会赢得消费者。可见,中药工业与食品工业联手发展,互为补充,一定会大有作为。四是要大力开发中药材提取物,建立医药中间体加工体系。随着国家对中药现代化的重视和中医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成药生产必将迅猛发展,以中药材提取物为主体的医药中间体,不仅可以减少制药企业的运输成本和采购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成分含量,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我县的大部分地产药材及野生药材,其提取物,如在叩青、枳实中提取的总黄酮、橙皮甙,以及栀子苷、厚朴酚、车前子胶、草珊瑚胶等,都是重要的中成药原料。我们要千方百计引进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到我县开发中药材提取物,建立起具有新干特色的医药中间体加工体系。
4、用更优惠更灵活的政策重塑我县的中药商业。在国家政策偏紧的情况下,建立药材专业市场难度较大。我们应另辟蹊径,本着有“厂”就有“商”,有“商”就有“市”的信念,大力开展招商
发展壮大我县的中药工业,这是构建中药商业的基础和平台。与此同时,我们要制定更加优惠、更加灵活的政策,吸引各地药商特别是本土药商到新干经营药材。借鉴樟树市的做法,应重点在药商如何挂靠制药企业或医药公司上入手,在票据管理、税收管理、药品销售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规范的、可操作的管理办法,以利药商和挂靠企业(公司)共谋发展。
5、用强有力的宣传向外展示我县的药材优势。我们要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将我们的药材优势推介出去,提高新干药材的知名度。首先,可以在县境内105国道上和赣粤高速线上,树立醒目的药材宣传牌。其二,可以在电视、报纸上制作专题栏目,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其三,完善现有的新干药材网站,建立相关的信息栏、招商栏、产品推介栏,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其四,在外设立一定的展示平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制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以及国家认定的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15个医药出口基地,策划制作广告宣传牌,展示我们的药材优势。其五,组织参加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各类药材展示会,在药展会上,通过散发宣传单的形式,推介新干药材。
6、上下联动共同促进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药材生产是我县的传统项目、传统优势。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不断增强,中药及中成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药产业将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我县的药材生产,蕴藏着无限商机。全县上下要形成中药材产业化
发展的共识,在立项争资、招商引资、优质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走出一条具有新干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路子。
第四篇:**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江西道地药材综述
江西有道地药材20余种,比较著名的有清江枳壳、凤眼车前、樟树吴茱萸、江栀子、泰和乌鸡、江香薷、修水白术、丰城鸡血藤、草珊瑚、夏天无、广昌泽泻、莲子等。江西樟树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建昌帮发祥于江西南城,以传统炮制技艺精良,药材集散交易著称,有“南城客,建昌帮,人参鹿茸用船装”之说。樟树帮和建昌帮合称“江西帮”,为中药“十三帮”之一。
江西人民政府发布江西省茶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省新建2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以下是详情:
江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做优做强道地中药材为目标,按照“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增效益”的思路,稳步扩大优势区中药材规模,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牌,推行中药材订单生产,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群。
到2020年,全省新建2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产业布局
(一)“三子一壳”产区。
“三子一壳”为栀子、吴茱萸、车前子、枳壳,是江西主要大宗药材品种,在全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其中栀子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吉安市、赣州市、宜春市、九江市、上饶市等地,吴茱萸以樟树市为主,临川区、新干县、修水县、瑞昌市、崇义县有部分种植,车前子主要分布在泰和县、修水县、樟树市、新干县、武宁县等地,枳壳主要分布在樟树市、新干县、柴桑区、南城县等地。(二)特色中药材产区。
杜仲、厚朴、黄柏主要分布在井冈山市、万载县、上高县、新干县、武宁县、分宜县、遂川县、靖安县、崇义县、全南县等地;龙脑樟主要分布在吉水县、吉安县、峡江县、安福县、泰和县、青原区、寻乌县、会昌县等地;陈皮主要分布在新干县;覆盆子主要分布在德兴市;白花蛇舌草主要分布在东乡区、遂川县、兴国县、彭泽县、修水县等地;泽泻主要分布在广昌县、石城县等地;金银花主要分布在临川区、莲花县、芦溪县等地;蔓荆子、艾草主要分布在都昌县、永修县等地;半夏主要分布在南丰县、南城县、信丰县等地;三叶青主要分布在玉山县、上饶县等地。(三)药食同源品种产区。
主要包括葛、百合、铁皮石斛、芡实、黄精、青钱柳、瓜蒌、山药、皇菊、莲子等。其中,葛主要分布在横峰县,百合主要分布在万载县、永丰县、泰和县等地,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余江县、上饶县、德兴市等地,芡实主要分布在余干县、进贤县、丰城市、鄱阳县等地,黄精主要分布在万载县、分宜县等地,青钱柳主要分布在修水县等地,瓜蒌主要分布在武宁县、彭泽县等地,山药主要分布在瑞昌市、南城县等地,皇菊主要分布在修水县、婺源县等地,莲子主要分布在广昌县、石城县、莲花县、永丰县等地。三、重点任务
(一)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示范带动强,符合规模种植、标准生产、组织经营、安全保障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全面提升我省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2018-2020年共扶持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69万亩(一年生基地15万亩、多年生基地54万亩),带动各地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达到210万亩。(二)中药材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
鼓励选育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中药材重点品种,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18-2020年新建10个左右重点品种良种繁育基地。(三)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
支持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并补贴开展技术标准的培训、推广工作。2018-2020年制定10个左右中药材品种种植技术标准,并通过相关地方标准认定。(四)中药材加工设备升级。
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引进现代化中药材干燥、加工、炮制设备。四、补助政策
重点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规模种植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一年生中药材每亩省级财政补助80元,多年生中药材每亩省级财政补助200元。配套推进中药材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体系等建设,每年省级财政补助500万元。市、县(区)按省、市、县1∶05∶1的比例联动安排财政补助资金。
五、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8年),产业规模扩大。重点开展“三子一壳”道地中药材、特色中药材及药食同源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
第二阶段(2019年),产业品质提升。实现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发扬我省樟帮和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独特优势,重点突破中药材科技创新、标准制定、良种繁育、加工能力提升等瓶颈环节,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品质。
第三阶段(2020年),产业地位提升。继续发扬我省传统中药材种植优势,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产品品质提升,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提高我省中药材产业地位。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封云报道:近日,中国江西网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厅获悉,江西省今年提出“中医药强省”的发展战略,将重点发展地方特色中药材产区,形成井冈山市、南城县等地以葛、百合、莲子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区。
中草药百草园将于2019年竣工
全省首个千亩濒危药材种植基地已在铜鼓县三都镇东浒村等地开工,基地将培育和种植丹参、玄参、知母等近600种濒危中药材,是集中药材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中医文化科普,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草药百草园,将于2019年全面竣工。
建设中药材重点发展基地
为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江西省重点发展多地种植基地,樟树市、临川区、新干县、修水县、会昌县、南城县等以车前子、黄栀子、茱萸子、枳壳为主的“三子一壳”中药材产区,东乡区、峡江县、遂川县、德兴市、全南县等以杜仲、厚朴、黄柏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产区,横峰县、万载县、上高县、铜鼓县、贵溪市、余江县、龙南县、井冈山市、南城县等以葛、百合、铁皮石斛、芡实、黄精、青钱柳、山药、皇菊、莲子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区。
全省新建2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随着国家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江西省中药材产业赢来了发展春天。据统计,江西有道地药材20种,其中车前子、枳壳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0%和25%,樟树吴茱萸、金溪黄栀子、德兴铁皮石斛等11个中药材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通过这个基地,打造既是濒危药材,也是养生食材,更是一片观赏花海,这么一个三位一体的特色休闲基地”,据江西省农业厅车科长介绍,2020年,全省新建2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入夏以来,江西部分道地药材陆续产新上市。现将其4种产新药材的市场产销情况点评如下:
车前子
主产于江西樟树、新干、吉水、吉安、泰和、永丰、丰城、高安、瑞昌、彭泽等市县。各产地从5月底开始采收,由于产品还处在翻晒加工阶段,所以近期新品上市量不大,市场统货成交价在9~9.5元(千克价,下同),与去年同期价持平。据了解,近两年本品价格走势较好,特别是去年秋播时商品价格走高,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比往年增加,因此今年该品产量会比去年有所增大。目前,市场上商品走动不多,成交以小批量和零星为主,价格保持平稳。随着商品上市量的增加,后市价格将会有所下滑。
元胡
主产于江西樟树、丰城、乐安、宜黄、东乡、黎川、玉山、广丰等市县。由于近两三年该品市场走势较好,销量逐年增加,药材种植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致使各产地生产面积逐年增大。据调查,去年老产区秋播面积比前两年增长30%以上,而其他县市也有部分地方引种,全省种植面积明显增加。近期随着新品的上市,市场库存量不断增多,而商品走势转缓,有囤货的商家见状低价出售陈货,价格由此出现下降,目前新品市价为18~18.5元,陈货为17~17.5元。现药农手中存有的大货不少,估计后市价格稳中有降。
金银花
主产于江西宜春、万载、宜丰、樟树、丰城、修水、上高等市县。由于农村荒山荒地被开垦利用,其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导致人工采摘费时费力,而近年外出打工的人员较多,上山采花的人减少,今年野生品采摘量比往年明显下降。人工种植除了一些老产区有栽培外,其他地方很少有规模种植,家种品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该品头茬产新已结束,新品上市货量偏少,大货难寻,因本品正值用季,近期入市求购的商家较多,商品走动畅快,价格稳步上扬。目前地产统货要价24~26元,优质品为27~29元。
夏天无
主产于江西樟树、新余、余江、奉新、东乡、金溪、广昌、宁都等市县,上市商品主要是野生品。5月份是该品采收旺季,今年下乡收购的经营户比去年要多,但收购总量却比去年少。到6月上旬,商品入市量比去年减少了40%,目前市场收购价由5月份的8~8.5元上扬到9~9.5元。据调查,该品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价格逐渐上扬,今年春季市场成交价比上年同期高出18%。近年虽有些地方引种栽培,但因种源不足,生产受到限制,导致市场上商品供求有一定的缺口。今年新品上市量偏少,而商品走动顺畅,由此还会拉动其价上升。
第五篇:卓尼县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民科技下乡调研报告
卓尼县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的调研报告
卓尼县开展“农牧民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以来,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全县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2011年3月下旬以来,本人就卓尼县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对县药材产业化办公室技术人员及种植药材相对集中的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如何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全县中藏药材产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自然概况及种植历史
(一)自然概况。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甘南州的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西通合作,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全县总耕地面积23.23万亩。属高原性大陆气候,海拔2000-4920米,山岭重叠,沟谷纵横,地形错综复杂。区域内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太阳地面总辐射能高,气候暖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温差较小,蒸发量不大,年平均气温4.6℃,降雨量584毫米,日照时数2186小时,无霜期0-148天。全县境内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大气质量、土壤中的金属和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底,符合国家生产绿色药物产品所要求的产地环境。
(二)中药材野生资源概况。我县洮河沿岸均有较丰富的植被,其中不乏较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调查,全县境内的野生中药材达136种之多,其中主要品种有冬虫夏草、红芪、黄芩、秦艽、党参、大黄、柴胡、丹参等。全县境内的野生药材资源分布
广,种类多,但多数品种数量少,批量小,开发利用困难,由于人为过度采集,有些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加强药用植物的栽培研究,才能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栽培历史。除了野生资源外,卓尼中藏药材种植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截至目前,家种药材品种有当归、黄芪、柴胡、丹参、秦艽、冬花、百合、羌活、大黄等多个品种。其中当归、黄芪的亩产量和品质已接近岷县,给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中药材种植业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卓尼县洮河沿岸个乡镇均有一定面积的中药材种植。
二、中藏药材种植现状
(一)根据实地调查,我县中药材种植多分布在藏巴哇乡柏林办事处和洮河流域的纳浪乡、木耳镇、柳林镇、喀尔钦乡、扎古录镇、洮砚乡、阿子滩乡、申藏乡等9个乡镇。2010年全县共种植中藏药材面积达到2.5万亩,17个品种,种植种植药材年亩产值平均达到2000元以上,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二)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中藏药材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卓尼地理环境优越,空气湿度都非常适合中药材种植,历史上曾经种植过的中药材现在仅有部分存在,大多缺乏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现在种植较成规模的仅有柏林、纳浪的当归,其它品种基本没有形成规模化。
2、当归川地育苗技术不成熟,农民为了获得优质当归苗子,大量开荒挖山,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3、缺乏必要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农民跟风现象严重,往往在某一药材高价高位年份,高成本盲目扩大面积,造成生产过剩,产品积压,不但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难以收回成本。
4、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农民接受培训少,药材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术上,所生产的药材产量低,品质差,难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5、缺少药材生产、加工、营售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6、种植技术力量较薄弱,专业人员较为缺乏。中药材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等等,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专业性很强。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因此,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是保证中药材品质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建议
(一)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化。中药材种植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小农经济分散生产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所以一定要进行规模化种植,以规模出效益,形成多个种植基地,最好能培育出一两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由政府或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依托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或订单种植的模式,逐步形成中药种植规模化,从而完成初级产品增值。
(二)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卓尼的“道地药材”。卓尼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现在发展的不是很好。要使“道地药材”做到
真正的“地道”,必须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选择那些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销量大、效益好的药材品种进行栽培。并注重品质,严格按照标准种植加工,加强宣传包装,培育发展出卓尼优质的“道地药材”品种来。
(三)培育高科技的绿色药材。绿色药材正越来越倍受青睐,随着人们现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观念在发生变化,已从治病转变为食疗保健的防病,特别是一些既能药用又能食用的药材,在很多国家越来越走红,大受欢迎。如人参、黄芪、苍术、甘草、玉竹、轮叶党参、桔梗、香薷、蒲公英等中药材,出口韩国,他们都作食品来用。可利用卓尼的丰富的中药资源,为省内外市场提供丰富的绿色药材,把绿色药材生产培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学习先进种植经验,提高种植技术,配备专业人员。积极摆脱传统的种植方法,学习先进的立体种植技术,既节约土地又能开展多种经营,改变种植品种单一的情况,形成以
一、两个品种为主,数个至十几个品种为辅的种植格局,这样可以使基地平稳运行,避免因某种药材突然暴跌而使基地一下陷入困境;并应错开忙闲期,便于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进行间作和林草混种;要避免药材的连作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种植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增产增收,规范化、标准化采收加工、贮存,切实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
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