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托里县2011年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汇报(20.13)
托里县2011年教育抗震加固改造工程
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县2011年教育抗震加固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规划及实施情况
根据塔地抗震办[2011]9号文件《关于下发自治区2011年中小学、医院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工程投资计划的通知》和托改发[2011]66号文件《关于对托里县2011年教育抗震加固及改造更新项目申请立项的批复》的要求,2011年我县的教育加固工程,涉及7个乡镇,11所学校,共有33单项,校舍加固面积8258.8m2,工程总投资341.2万元。改造更新项目6项,建筑面积8869平方米,投资1064.3万元,另2010年追加资金43.5万元。2010年6月5日委托塔城地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加固设计,2010年6月20日完成图审,2011年6月在县城建局完成30项教育加固工程及部分改造更新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由额敏汇源建安公司、新疆正升建安公司、新疆屯南建安公司和新疆立辉建安公司中标,中标351.4万元,工程于2011年6月20日开工,目前,加固工程已于2011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改造更新项目正在进行装饰施工,预计2012年5月30日前能竣工。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制度
建立了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工作例行检查制度,由局领导为组长,教育工程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每月检查督导不少于四次,以便及时协调解决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由教育局与各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配合县财经领导小组、财政局和审计局,建立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制度,确保抗震加固改造工程专项资金依规合法使用。把领导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情况、工作进展情况、重量安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均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三、提前计划,加快工程整体进度
县政府自筹资金60万元用于工程前期鉴定及勘察设计费用,提前完成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完成图纸审核工作,为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县政府自筹资金484.2万元,对第二中学教学楼(改造更新)、一中2号办公室、多拉特乡拜亭奇小学实验室和多拉特乡拜亭奇小学教室4项工程进行了提前加固。此外,阿合别斗乡铁斯巴汗学校2号教室、阿合别斗乡铁斯巴汗学校3号教室、托里县第一中学1号办公室和乌雪特乡白杨河学校1号老宿舍4所学校的建筑系重大险情的危房,现已拆除,其抗震加固专项资金合并用于托里县第一中学综合楼建设。
四、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1、我县教育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工作由教育局工程办负责组织协调,对教育抗震加固改造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和落实,同时接受地区、县抗震办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按照《托里县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加固改造实施方案》的要求,教育抗震加固改造工作中各个项目的委托、加固改造资金的落实、项目加固改造的具体实施均由托里县教育局组织实施,教育局、各项目学校在项目的抗震加固改造建设中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督与协调,确保抗震加固改造工作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此外,我局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监督、协调督促项目抗震加固改造工程的实施。完成加固的项目,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会同建设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把工程抗震加固改造质量关、安全关和验收关,有效控制质量、安全风险,对未按抗震设计文件施工或者达不到相关验收标准的工程项目,应当责令其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对监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技术培训合格的上岗证进行严格的审查,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监理和施工单位一律不准监理和施工抗震加固改造工程。
4、施工、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认真履行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合同,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监理,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投资、进度管理,确保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按期完工,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1、督促和检查参与抗震加固的施工企业,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配备相应标准,建立相应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禁止未经培训人员上岗,严禁无抗震加固专项施工方案的盲目施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抗震加固工程质量的内部控制,必须选派经培训合格的、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专职从事此项工程的检查控制和协调工作。
2、要求监理企业要制定抗震加固工程的监理措施。对不同项目,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选派相应的经培训合格的的监理人员,配备相应的检测工具。要将专业能力强、工作认真、公平公正管理的监理人员选派到抗震加固工程的监理队伍中来。要切实履行旁站监理制度,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按照地区抗震防灾办要求原则上,以项目学校为单位来监理工程,1个项目监理只能监理1个标段的抗震防灾加固工程。
3、施工单位制定的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作业。并要求设计单位重点审核施工方案对实现设计意图的保证性,对施工方案与设计意图的一致性负责;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质量负责。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单位要根据工序、工艺要求,按照制定审核施工方案、培训人员、检查验收等程序开展工作。要确保各项工序具有合理的技术间隙。
4、用于教育抗震加固工程的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要使用正规厂家材料,严禁使用再生钢筋和非标准钢材。要求施工单位实行进场材料登记管理制度。进场材料验收合格后,要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标志、包装、批号、批量、检验报告及合格证编号、采用标准、生产厂家等及时建立材料台账。
5、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我局已委托了做抗震鉴定的设计单位承担加固改造设计任务。并结合工程实际和使用环境以及当地材料情
况,按照“立足实际、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总体原则设计了抗震加固方案;还安排了专人配合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因今年的抗震加固改造工程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要求必须在今年8月20日前完工,造成开工前手续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2、我县的施工单位整体素质较差,造成施工进度较慢。
3、我县今年的教育加固改造工程大部分都在乡镇,点多、面广、线长,需要办理的手续较多,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给配备交通工具。
托里县教育局 2011年11月13日
第二篇:有关房屋建筑抗震加固
来源:http://
外加柱一般通过拉结钢筋,销键,压浆锚杆,锚筋与墙体连接,并符合下列要求:在楼层1/3和2/3层高处同时设置拉接钢筋和销键与墙体连接: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设置胀管螺栓、压浆锚杆、螺栓或锚筋与墙体连接:外加柱在室外地坪标高和外墙基础的大放脚处应设销键、压浆锚杆或锚筋与墙体连接。所有钢筋应有保护层,以避免潮湿引起的锈蚀。外加圈梁、钢拉杆外加圈梁、钢拉杆的结构要求有:
外加的圈梁宣在楼、层盖标高的同一平面内闭合;外加的圈梁在阳台、雨篷、楼梯间窗户附近标高变换处需拐转通过,并应有局部加强措施:变形缝两侧增设的圈梁应分别闭合,在该变形缝区段范围内交圈闭合,并可用拉杆或型钢代替混凝土圈梁。
根据要加固砖混结构房屋的具体特点,要设置不同形式的钢拉杆,主要有横向钢拉杆,纵向刚拉杆,代替内墙圈梁的钢拉杆。
外加圈梁、钢拉杆的施工要求有:
圈梁的施工。外加圈梁处的墙面有酥碱或饰面层时应凿掉,墙面的油污和苔藓应刷洗干净,墙体的裂缝应补强:连接的锚筋和膨胀螺栓应注意检查是否可靠:圈梁的混凝土宜连续浇筑。
钢拉杆的施工。钢拉杆一般采用直径不小于14的钢筋,锚固于圈梁内不小于30d,且端头设弯钩:钢拉杆通过端头加焊的锚板埋入圈梁内或通过钢管穿过圈梁,然后用螺帽拧紧的方法与圈梁连接:钢拉杆在原墙体锚固时,应采用钢板垫板,拉杆端部应加焊相应的螺栓,以调直拉杆,压紧垫板,使之与原墙体紧密结合。
石结构的抗麓加固措施.1石结构房屋整体性抗震加固措施干砌石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比砖混结构还差,为了有效地抗御地震作用,总结国内外对这类工程进行加固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抗震加固的方法和措施:
设置竖向扶壁柱 .在进行抗震分析和验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房屋的结构特点,确定增设扶壁柱的部位和数量。一般可在石结构房屋的转角处、楼梯间横墙与外墙交接处、横墙较多的建筑物在间隔适当开问的横纵墙交接处、空旷建筑物在间隔适当距离的窗问墙部位、以及在某些薄弱的关键部位分别设置。
扶壁柱的施工做法与要求:必须紧贴在被加固部位的墙面:扶壁柱必须与原石墙有水平穿墙缝的联结:应沿着建筑物高度上下贯通:必须与每层增设的水平圈梁连成一体,使之形成一个类似“小框架”的空间结构。
设置水平圈梁圈梁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是原结构没设圈梁者应每层增设圈梁:若原结构已设有圈粱,应在未设圈梁的楼层增设新圈梁。增设的圈梁做法要求:圈梁内纵筋宜用焊接,且应放置在扶壁柱的竖向钢筋之内:要沿房屋周圈连通闭合:必须以扶壁柱为支承点,且应紧贴原石墙,并加竖向穿墙拉结箍。
设置内拉或内撑构件内拉构件一般可采用圆钢,且必须固定在相对的外扶壁柱或外圈梁上:内拉圆钢宜间隔二到三个开问布一道,立面高度宜设在内墙项侧、楼板底下的交接处。支撑构件一般指在单层空旷建筑物内相对的内壁柱之间所增设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梁,其高度位置一般设在屋架下弦之下或楼、屋面板之下,使之与内壁柱形成一个门式结构,内撑水平梁的间隔距离一般取壁柱间隔的两倍。
石结构墙体的抗震加固墙体加固一般可采用加钢筋网与高压喷射混凝土。墙体加钢筋网可分为单侧加网与双面加网二种。在双面钢筋网之间加水平拉结筋,而对单侧加网的墙体,则应加竖向拉结筋,此拉结筋必须穿过水平石缝绕过石块厚度而成箍形,并搭系在墙面钢筋网上。加钢筋网的内墙可间隔二个开间。总之,加固措施和方法,应根据不同建筑物以及在同一建筑物之内的不同部位灵活布局,并经设计人员确定。
灌浆加固采用压力灌浆加固法可能更适合于石结构的抗震加固。主要是对石砌体灰缝进
行灌浆以提高砂浆饱满度,提高石砌体的抗剪强度。施工简单,又可有效地保持建筑物的外观,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木结构抗麓加固措施.1增强木结构整体性的措施木结构房屋在抗震加固时,应采用纯木柱承重的方式。对于木屋架,宜采取加强其节点连接的措施,并在可能时通过增设支撑来改善其纵横向稳定性。
对于空旷房屋,宜每一纵向柱列间设置1到2道剪力墙或斜撑,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木柱是木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现在已有多种加固方式可供采用,如采用局部做成钢板或石砼柱脚等。维护墙与柱之间拉结不足时,应增加可靠拉结措施,改善墙体的稳定性能。木结构构件的加强措施木构件常见的补强加固方法有增加约束法,增大截面法,增设拉杆法,增设销钉法等。
增加约束法常见的增强约束措旌有铁丝缠绕,U形铁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加固等。铁丝缠绕一般用8号镀锌铁丝密排缠绕木构件的开裂处。其特点是简单易行。
不足之处是:在较多的情况下,处理效果不甚理想。u形铁的加固方法是用螺栓将其紧固在木材之上,防止裂缝开展。这种加固方法较铁扮缠绕的效果好,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也较多。但加固时应注意U形铁的间距,一般来说其间距不宜大于被加固构件的最小截面尺寸。
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主要用于受压杆件的加固,也可用于受拉杆件的加固。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增强构件的强度,也可以增加杆件的稳定性。常用的增大截面法主要是用原构件材料相同的材料进行加固,也可用钢材和钢筋混凝土外包加固。
增设钢拉杆增设钢拉杆主要是用于屋架木制下弦的加固以及其他受拉构件的加固,其作用是利用钢材抗拉强度高的特点,部分或全部顶替受拉木构件。
销栓加固通常是使用钢制螺栓穿透被加圃截面,利用螺栓起到销栓作用提高截面的抗剪能力,利用扮紧螺栓所提供的压力限制裂缝的开展。
结语为最大限度的减轻震害,本文总结了以上几点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固措施。
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也应努力从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方面出发,将房屋建筑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第三篇:工程改造与加固报告
工程改造与加固
课程结业报告
姓
名:X X X 学
号:X X X X X X 研究方向:X X X X X X
《工程改造与加固》学习有感
未听课之前就听师兄说,王老师讲的“工程改造与加固”很值得听一听,加上自己对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终于有幸聆听了这短短七周凝练而深刻的教诲,感慨颇多。
这个课程更完整更准确的名字是“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技术”。与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大跨空间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等学科不同,这门课程针对的是既有建筑。随着建筑使用年限、自然灾害、原设计估计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物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传唱着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亦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为了保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对这些结构的加固改造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建筑物的医生”也就是结构工程师发现地基沉降或结构破损等状况时,首先是对结构进行“诊治”,通过实地检测、查找相关文件等,查清造成事故的原因,对事故的危害性作出估计;然后提出合理、经济的加固和改造方案,使结构恢复正常的使用状态。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虽然在本科时也接触过加固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当时的知识体系尚不成熟,学习态度比较随意,很多东西老师讲到了但是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原理,更多的甚至完全没有听进去。听王凤来老师的第一堂课时,老师首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有哪几种形式?”完全蒙掉了,努力回想着本科时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本里的那几段极长极晦涩难懂的话,只记得“超筋、适筋、少筋、剪压、斜拉、斜压”等支离破碎的词语,却不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不禁低头一阵惭愧。自觉本科时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各种力学基础课程,却无不是在考试结束后就扔得一干二净。第一堂课让我意识到必须完全摈弃以前为考试而学习的惯性思维,“把所学知识转换成工程能力”,跳出课本知识的禁锢,同时又不脱离课本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结构概念体系;“由现象找原因”,看到某一结构的破坏形态,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
对于有些结构上的专有名词我们是初次听说,偶尔会感到有些不知所云,但老师结合PPT图片讲解的授课方式逐渐让我们的理解清晰和深入。王老师总是能用特别通俗易懂的词语让我们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钢筋就如同人体内的筋骨一样,合理配置了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即使在地震等灾害的强烈作用下依然会“打断骨头连着筋”,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水准;看到裂缝需要“按图索骥”,即由裂缝的形态特征联想到它的破坏原因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结构产生裂缝的过程,寻求合理的加固方法;“积劳成疾”是用来形容结构的损伤累积„„
在废墟中缅怀和省思
倚山而建的学校沦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离开了这个世界,摆放在废墟旁空地上的花圈无声地表达了孩子的父母的悲戚,我忍不住落泪:地震灾害固然无情,生命固然脆弱,但本该成为人类庇护所的房屋竟也如此不堪一击么?令人不忍直面的死伤究竟是谁的错?
在介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对汶川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中,我看到学校、政府办公楼、农房和文物等的毁坏或倒塌,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建筑物当时的破坏状况,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其破坏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遭受汶川地震的重灾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多层框架居多,主要的震害形式包括:整体倒塌、局部单元倒塌、局部楼层垮塌、房屋倾斜、构件破坏等。大量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时由于违背了“强柱弱梁、更多节点”的设计原则,几乎都出现了在底层框架柱上下端形成塑性铰的破坏形式。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层数不多、柱上轴压力不大,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量均较小,而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量主要由跨度决定,与建筑物的高度关系不大,因此与高层建筑相比,多层建筑中的框架柱更难实现“强柱弱梁”。调查分析表明:即使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所考察的框架结构的大部分柱的轴压比、最小体积配箍率和大部分梁柱的强度比都满足二级抗震等级的要求,但是框架柱端还是发生了严重破坏,说明设防要求尚存不足。
此外,填充墙布置不当也会引起框架结构严重破坏,但是目前的规范及现有计算手段尚无法准确量化分析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由空心砖或轻质墙板构成的轻质填充墙在地震中的良好表现,让我们看到轻质填充墙也是暂时的良策,但同时也因板材的尚不成熟无法推广利用。
“底框结构”还是第一次听说,开始并不明白是什么样的结构,但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结构多在底层设置商业用房、上部为五六层的砖砌体结构。在我的家乡的大街上很常见,底层多是服装店、大型超市、仓库等,二层以上则是居民楼,却是直到上了这堂课才知道这种结构的专业名称,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底部框架结构由于底层抗震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较上部砖墙要好,而上部砌体抗侧刚度大,属于脆性材料;第二层作为这两种材料和两种承重结构体系的过渡层,受力复杂,容易成为薄弱层,甚至发生垮塌导致结构整体倒塌。因此,严格控制过渡层与底层的刚度比,并关注两者的抗剪承载力储备系数是避免底框结构破坏的关键。
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所起的抗倒塌作用自不必说,早在本科时的抗震课程上就已熟悉。老师还着重给我们介绍了现浇楼梯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很新颖并且很吸引我的问题。一系列的图表数据简洁明了地概括了问题所在:楼梯对与之相连的框架柱的影响很大,并且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受力模式不能满足通道的安全。
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于结构中的各式各样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的视野里、嵌刻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汲取不断联想,在缅怀地震中的逝者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将来的职业原则——做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土木工作者。
课堂的最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我们对之了解甚少的学科“结构生态学”,讲到竹子靠一个个竹节抵抗风荷载、减小横向位移时,我如醍醐灌顶般地联想到了这几个月所接触到的课题研究对象——拟建于大连的千米级摩天大楼,大约每一百米就设有一个行人平台,大概就是利用了竹节的原理。
关于“规范”
“规范”二字是建筑结构行业里耳熟能详的字眼,在课堂上自然就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2012年8月24日事发于哈尔滨的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事件,事故原因和责任人至今未有明确的定音。设计问题、施工问题,抑或规范有误,或者是各方面问题的集合,谁也不能给出绝对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并不是所有的规范都是正确的,完全照搬规范、无视结构实际受力性能的做法毫无疑问是错误的,规范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例如规范规定的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就是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获得的宝贵设计经验。然而经验毕竟是建立在过去的工程应用上,并不一定与时俱进。
现今的建筑质量堪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和施工之间微妙的关系。安全系数是为了防止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发生或者不同程度老化、施工质量有起伏而设置的安全量。以球面网壳的承载力标准值为例,当按弹塑性变形进行全过程分析时,安全系数取为2,按弹性考虑则为4.2。这样大的安全系数再加上折减系数,承载能力按理应该是有很大的富余量的,但是却仍会有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设计者不信任施工,为了规避责任,设计时把安全系数取得尽可能大,设计会倾向于设计更安全的方案,即使花费很大;而施工单位知道安全系数很大,勇敢地偷工减料缩减工期,从而导致了由施工造成的承载力减小量远大于考虑较大安全系数引起的承载力增大量,设计和施工于是陷入了走不出来的囚徒困境。
2014年6月的《焦点访谈》就曾曝光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些楼盘在施工时违规使用“瘦身钢筋”以从中谋取暴利,所幸的是涉嫌生产、销售这样的伪劣产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众多违规违法的行业潜规则大行其道,不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所知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质量责任划分不清楚,即使出现建筑安全事故,责任也追究不明。有效杜绝这一行业陋习的有效措施就是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即在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内(如普通住宅为50年),施工方都必须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遗留问题产生的维修、赔偿等事宜,如若是设计方面的问题,则需追究该项目设计人的责任„„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针对的就是所有利益和责任相关者,从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监理5方单位,一个都逃避不了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人们关注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必将落实到每一座工程结构中去。
“德”的教育
王老师在教授我们“技”的同时,更注重对我们“德”的培养。几乎每堂课都能听到一两句极具哲理性的话语,而我总是认真的将这些话抄录在笔记本上,生怕漏记了或漏听了哪怕一句人生哲言。王老师似乎想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加固工程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倾囊相授,我们更是恨不能记下老师所说的每一句凝聚着智慧的经典语录。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工程事例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抽象难懂的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授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老师没有简单直接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形象的结构图,想象力如同血液一样在结构中流动和传递,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这样一点一点清晰明了。其中,“改变传力路径”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加固思路,这就如同一条道走不通了,需要换条道路试试。这样蕴含着人生道理的结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消化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到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讲述着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传递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职业道德的呼唤。当我听到老师的上司在老师画的节点图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老师却默许了这种不公的做法时,我看到了在职场中做人的智慧和胸襟。是啊,生活总会给予我们或多或少的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应该做的是看看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看看有没有能力回击,回击会不会对将来的道路产生阻碍,如果会,何不坦然放下呢。
结语
短短七周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但仍感到意犹未尽。总体来说,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初步接触并熟悉了鉴定工程质量事故的方法及评定标准,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的常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地基和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等,还有从汶川地震中或毁坏或倒塌的结构中接触到的尚带着亲历者余热的知识,都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受和记忆。从未有过这样一门课程,像王老师这样时而幽默生动、时而轻描淡写、时而又表情沉重地讲述着一个个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事例、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寓教于乐的生活趣事。最后一节课结束,心里却期盼着还能再听一听,埋怨着怎么只有七周呢,怎么不是10周,不是20周呢?这也许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唯一但也许不可能实现的建议吧:能多增加一些课时。而我也深知,即使老师给我们讲的再多,终究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多看、多思、多历练。像老师所从事的工程改造与加固这样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的事业还有很多,或许将来的我能尽的只是微薄之力,但正如老师最后一节课对我们的嘱托,我会做一个有追求、内心强大的人,做一个不辜负自己良心的土木人。
第四篇:桥梁抗震加固设计方案
桥梁抗震加固设计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现在化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线路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同时,也是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桥梁工程是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在保障公路通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地震使交通线路瘫痪,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便。大跨度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关键枢纽,对其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确保其抗震安全性意义深远。
一、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发展
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反应比较复杂,相应的抗震设计也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大多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只适用于中等跨径的桥梁,超过使用范围的大跨度桥梁则无规范可循。我国公路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仍在初步阶段,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地震工程专家提出了分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一般可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地震烈度7度以上地区的新建桥梁都必须抗震设防。其中,最主要的建议是要采用两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即要求结构在两个概率水平的地震作用下,分别达到两个不同的性能标准。
二、抗震设计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类设防抗震设计思想已广为接受,而能力设计思想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接受。能力设计思想要求在一座桥梁内部建立合理的强度级配,以保证地震破坏只发生在预定的部位,而且是可控制的。具体来说,要选择理想的塑性铰位置并进行仔细的配筋设计以保证其延性抗震能力;而不利的塑性铰位置或破坏机制(脆性破坏)则要通过提供足够的强度加以避免。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应分两阶段进行:1)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抗震概念设计,选择一个较理想的抗震结构体系;2)在初步或技术设计阶段进行延性抗震设计,并根据能力设计思想进行抗震能力验算,必要时进行减、隔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1、抗震概念设计
对结构抗震设计来说,“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正是由于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再加上结构计算模型的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使“计算设计”很难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因而不能完全依赖计算。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是良好的“概念设计”。因此,在桥梁的方案设计阶段,不能仅仅根据功能要求和静力分析就决定方案的取舍,还应考虑桥梁的抗震性能,尽可能选择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在抗震概念设计时,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经济性和抗震安全性,要特别重视上、下部结构连接部位的设计,桥墩形式的选取,过渡孔处
连接部位的设计以及塑性铰预期部位的选择。通常允许桥梁结构在强震下进入塑性工作状态,在预期的部位形成塑性铰以耗散能量,但不允许出现脆性破坏,如剪切破坏。为了保证所选择的结构体系在桥址处的场地条件下确实是良好的抗震体系,必须进行简单的分析(动力特性分析和地震反应评估),然后结合结构设计分析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并
进一步分析是否能通过配筋或构造设计保证这些部位的抗震安全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综合评判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优劣,决定是否要修改设计方案。
2、延性抗震设计
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应分两个阶段进行:1)对于预期会出现塑性铰的部位进行仔细的配筋设计;2)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抗震能力分析验算,确保其抗震安全性。这两个阶段可以反复,直到通过抗震能力验算,或进行减、隔震设计以提高抗震能力。
3、桥梁减、隔震设计
减、隔震技术是简便、经济、先进的工程抗震手段。减、隔震装置是通过增大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使其落在地震能量较少的范围内或增大结构的能量耗散能力来达到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根据结构特点和场地地震波的频率特性,通过选用合适的减隔震装置、相应参数以及设置方案,合理分配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一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吸收能量能力从而增大阻尼和分散地震力
上,不可过分追求加长周期。另一方面,应选用作用机构简单的减、隔震体系,并在其力学性能明确的范围内使用。减、隔震设计的效果,需
要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来验证。
大量研究表明,最适宜进行减、隔震设计的情况主要有:
1)桥梁墩柱较刚性,即自振周期较小;
2)桥梁很不规则,如墩柱的高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导致受力不均匀;
3)预测的场地地震运动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高频分量,而低频分量的能量较少(浅震、近震、岩石地基)。因此,要根据结构特点和场地震动特点决定是否要进行减、隔震设计,以及采取什么减、隔震装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在桥梁结构中设置粘滞阻尼器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已在多座桥梁中得以应用。有研究表明:将隔震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组合使用既能减小结构地震力,又能有效地控制梁体位移及墩、梁相对位移。
三、抗震加固技术
在决定一座桥梁是否如何加固以前,应先评估其抗震能力。主要是先决定墩柱的破坏形式及墩柱的最大延性能力,其次计算整体屈服的地震加速度及整体的最大延性能力,最后算出桥梁的抗震能力Ac值。
1、桥梁震害介绍
从我国历次破坏地震中,调查得到的公路桥梁震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1)支承连接件失效———由于上下部结构产生了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的相对位移,使支承连接件失效,上部与下部结构脱开,导致梁体坠毁。由于落梁的强烈冲击力,下部结构将遭受严重破坏。支承连接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低估了相邻跨之间的相对位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的通常做法是增加支承面宽度和在简支的相邻梁之间安装纵向约束装置。
(2)下部结构失效———主要是指桥墩和桥台失效。桥墩和桥台如果不能抵抗自身的惯性力和由支座传递来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就会开裂甚至折断,其支承的上部结构也将遭受严重的破坏。
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大量遭受严重损坏,是近期桥梁震害的一个特点。其原因主要是横向约束箍筋数量不足和间距过大,因而不足以约束混凝土和防止纵向受压钢筋屈曲。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能力设计和延性设计,使桥梁的屈服只发生在预期的塑性铰部位,其余结构保持弹性。
(3)软弱地基失效———如果下部结构周围的地基易受地震震动而变弱,下部结构就可能发生沉降和水平移动。如砂土的液化和断层等,在地震中都可能引起墩台的毁坏。地基失效引起的桥梁结构破坏,有时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因此在桥梁选址时就应该重视,并设法加以避免。如果无法避免时,则应考虑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用深基础。
2、研究现状
针对桥梁在地震中的震害类型,目前,国内外桥梁抗震加固主要采
取以下技术措施:
(1)在伸缩缝、铰和梁端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拉杆、挡块或者增加支承面宽度等措施,以防止落梁震害的发生;
(2)增加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横向约束,提高其抗弯延性和抗剪强度,防止桥墩弯曲和剪切震害;
(3)采用减隔震技术及专门的耗能装置,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例如采用铅芯橡胶耗能支座等。对隔震而言,利用周期、阻尼与位移等相依变量进行参数分析,配合加固目标的订定,最后提出结合位移设计法的隔震装置加固设计程序。隔震装置的分析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RB)以及摩擦单摆支座(FPS)两种。对减震而言,亦可结合位移设计法进行减震加固设计。可使用替代结构法,将结构以等效劲度及等效阻尼比以线性迭代的方式来进行粘滞性阻尼器的加固设计。
3、发展趋势
从桥梁震害调查中发现,遭受严重破坏和倒塌的桥梁结构,绝大部分是源于落梁和抗弯延性不足。因此,国外主要的多震国家,开始强调桥梁结构整体的延性能力,其它一些国家则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也相应地对保证桥梁结构整体的延性能力,并通过设计和构造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延性能力。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延性能力,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增加防落梁构造措施和在预期出现塑性铰的关键部位增加横向约束,以提高桥墩的抗弯延性和抗剪强度。从加固的对象上来看,美国、日本等桥梁抗震加固水平最高的国家,已经把加固的重点从以前单一的防落梁构造措施,转移到重视桥墩整体延性上来,以保证加固后的桥梁与新建桥梁的抗震能力相当。国内外地震工程研究人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震害资料,开始检讨过去单纯“强度抗震”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考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则。基于性能的设计被广泛的认为是未来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思想。抗震设计的性能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多指标或组合指标。在研究手段方面,整个抗震工程学都出现了越来越重视和依靠地震模拟试验的发展趋势。应该注意到现在的试验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试验,而是和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高科技试验.四、结语
随着对地震机理认识的逐步加深,提高和完善桥梁结构物的各项功能,以及桥梁抗震构造措施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可以很好地达到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而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研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建议针对我国公路桥梁的特点,得出适合于我国公路桥梁的抗震加固技术,并推广应用,为提高我国公路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第五篇: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施工单位 2010年02月22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1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第三章 施工部署.....................................................................................................................4 第四章 施工准备.....................................................................................................................7 第五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9 第六章 季节施工措施............................................................................................................22 第七章 施工管理措施............................................................................................................23 第八章 施工平面布置............................................................................................................31
1、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设计的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设计图。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6、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1、工程名称: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2、工程地点: 3、建筑地区特点:
(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0.000标高。(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4、工程概况:
(1)现状:本次投标工程为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维修改造工程。
物理楼为1950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4800m2,南北向长29.44 m,东西向长87.09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现浇楼板、屋面板,共4层,局部为5层。首层层高为3.8 m,二、三层层高为3.6 m,四层层高为3.8 m,5层层高为3.85 m,总高为18.65 m。数学楼为1954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6202m2,南北向长25.79 m,东西向长86.48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共4层。坡屋面,一至三层层高为4.0 m,顶层屋架下弦标高为16.16 m,总高为21.51 m。(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物理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原有两道变形缝(7、8轴及14、15轴)两侧的墙体及18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同时在4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距顶板小于100 mm)用Ф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
数学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5轴和15轴东侧墙体及19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加固板墙,同时在7、8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距顶板小于100 mm)用Ф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另外在15轴西侧承重砖墙不闭合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框架,新增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3)装修:
物理楼和数学楼的外装在加固后重新按原样进行装修,在檐口部位外表面喷真石漆,颜色仿相邻石材火烧板;在勒脚、大门及局部外墙和窗间墙做金砂黄花岗岩贴面,其余窗间墙采用青灰色面砖错缝粘贴,原有花饰要求恢复原貌。
物理楼外栏杆更换为不锈钢栏杆;楼外的室外爬梯均重新油漆,屋顶的旗杆进行油漆翻新。内装修:
楼地面:原有楼地面仅数学楼一层为水磨石地面外,其余多为水泥砂浆地面,加固后数学楼首层重做水泥地面,其余仅对损坏的地面进行原样修复。
墙面和顶棚:除对加固部分进行粉刷以外,对其他墙顶暂不做处理。(4)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物理楼屋面铲除原有防水层,粉刷找平,乳化沥青二道做隔汽层,轻质矿渣材料找坡,80 mm厚憎水性膨胀珍珠岩做保温,铺设2 mm厚SBSⅡ和3 mm厚SBSⅢ防水卷材,撒细石子做保护层。数学楼的原坡屋面进行试水后,对损坏处进行修补。平屋面及外檐口部分铲除原有防水层,粉刷找平,乳化沥青二道做隔汽层,轻质矿渣材料找坡,80 mm厚憎水性膨胀珍珠岩做保温,铺设2 mm厚SBSⅡ和3 mm厚SBSⅢ防水卷材,撒细石子做保护层。(5)门窗工程:
门:按照原有木大门的式样新做木质大门;在数学楼4层东西两侧各设一樘茶色铝合金平开门;物理楼的5层北侧设有两樘铝合金平开门。窗:全部更换为73系列的茶色塑钢窗。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结构加固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单位工程交验质量达到优良。2、安全目标:安全施工无事故。
3、工期目标: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室内主体改造工期为XX天,X月X日开工,X月X日以前室内、外改造、装修全部完成。4、现场管理目标:达到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
5、管理体系:管理机制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质量体系经认证并符合GB/T19002—1994idt ISO9002:1994标准的质量体系。
(二)管理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本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地区,又是社会瞩目的高等学府教学大楼,若我单位有幸承接到该工程施工任务,我们将把此项工程列为重点工程进行重点管理。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经理选派担任过北京市多项大中型工程改造施工,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一级项目经理担任,项目总工选派有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并参加过结构改造工程施工,积累了较丰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组建精干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布置,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并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通过我们科学、严谨的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经验,确保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现场达到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预定目标。由于该工程位于XX院内,且又地处北京市闹区,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我单位将在该工地成立公安派出所,负责该工地的消防保卫工作,便于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教学区的干扰。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组室的职责:
(1)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
(2)技术部: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对施工工序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3)施工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制定生产计划,负责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负责施工机械维修、保养,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管理。(4)安全质量监察部: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序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5)物资部:负责工程材料,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6)经营部:负责编制工程预算、决算,验工合同管理及统计等工作。(7)财务部:负责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资金管理等。
(8)综合办公室:设专人负责群众来访等事项;负责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供应及与地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工作联系及接待工作。
(9)公安派出所:负责施工现场治安保卫、防火消防工作。
以上各室在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以严谨的工作质量和科学的管理,确保按业主要求实现8月30日完成物理、数学楼结构改造,达到新学期开学即能搬入使用;室内、外于10月15日前全部交付学校使用,确保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现场管理达到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预定目标。
2、现场结构改造主要施工工人准备:
钢筋工:30人 剔凿壮工:90人 混凝土工:6人 抹灰工:46人 木 工:10人 架 子 工:18人 水暖工:16人 电 工:20人 电钻(2人/台):40人 其他:30人
混凝土喷射手及混凝土拌料人员(4台,每台5人):20人
3、装修主要施工人员配备:
电工:20人 水暖工:16人 瓦工:60人 油工:36人 其他:60人 木工:10人
4、工程高峰期人数配备:600人
(三)施工部署:
1、根据数学楼和物理楼两单位工程相邻及结构改造的特点,结构改造及室内复原、外装修、门窗更新等施工项目所需要劳动力组织综合进行考虑部署。
(1)原有散水、墙面、地面凿除、清理、土方开挖成立一个作业队,分两个作业组分别负责数学楼和物理楼结构加固前的凿除、清理、垃圾外运工作。
(2)配一名技术人员与测量工组成测量班,负责对原有结构标高、轴线尺寸等测量,将标高、轴线引测至各施工楼层,满足结构加固要求,并对每一面墙弹出钻孔位置线。
(3)打孔、清孔、烘干、栽筋、钢筋绑扎成立一个综合作业队,分两个综合作业组分别负责两个教学楼打孔、清孔、烘干、栽筋、钢筋绑扎等工作,各自分区段合理安排流水作业。(4)成立喷射混凝土的专项作业队,负责基础及墙板混凝土加固喷射及养护。配4台混凝土喷射机,暂按每栋教学楼配备2台进行考虑。
(5)数学楼新增框架柱、梁的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成立一个专项作业组。
(6)成立瓦工作业队,负责墙面混凝土喷射后抹防裂砂浆;结构加固后墙、地面修复及外墙面块材镶贴等工作。
(7)成立水、电综合队:结构加固施工做施工用水、用电施工,并在加固前对楼内水电走向调查,负责对加固施工中影响施工作业的原有水、电管线临时改线及技术处理,并在结构加固完成,墙地饰面恢复后,水、电管线按要求进行恢复架设等安装工作。
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按单位工程划分,数学楼和物理楼的加固工作分别各由一个作业队完成。每个工程的加固又分室外、室内两个小组,自行分段流水作业。
3、原有墙面、板面如需增加预留洞时,采用无振动机械切割及钻孔。室内墙面加固的一侧需将原饰面凿除,在楼地面上距墙结构面80 mm处向外弹一道线,沿此线用切割机切2 cm左右深用人工凿除80 mm宽的地面面层,再按设计要求在楼板上采用无振动机械钻孔栽筋。
4、加固工程施工总体安排:室内室外同时从下往上顺序进行,屋面工程正赶雨季,原防水层拆除与新防水层施工的各道工序应紧密衔接,合理安排,尽可能缩短屋面的暴露时间。
5、地面以下加固:室外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分段进行,避免雨期基础大面积挖出后被雨水浸泡。加固后及时回填,为后序搭设脚手架创造条件。室内地面用切割机切成方块后剔凿清理,需加固的基础一侧挖不小于1 m宽以保证钻孔,栽筋的作业面。
6、室内装饰面拆除、清理首层完成后即可从下往上进行。垃圾采用封闭式溜槽从各楼层运至地面装容器集中运出。
7、门窗更换:在结构加固工程完成后,组织门窗拆除、安装小组从上往下边拆除边安装,避免工序安排不周使门窗敞口,遇雨时向室内灌雨水。
8、脚手架:外墙面加固、装修均搭设双排外脚手架,每楼搭二座上下行人马道。室内饰面清理、凿除、加固及饰面恢复施工采用多功能脚手架。
9、数学楼、物理楼各设二台卷扬机上料架,负责外墙加固及装修的施工材料垂直运输。
10、钢筋集中加工成半成品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11、现场设一个水泥库,砂、石料场,设一座砼搅拌站,安装2台350L强制式砼搅拌机,负责结构加固喷射混凝土的水泥、砂、石预拌及局部现浇混凝土,砂浆搅拌工作。
接到工程中标书当日,项目班子成员即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各项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
(1)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原工程结构、水、电管线走向进行调查,对施工用水及用电布设方案进行细化设计。根据结构加固要求及现场现状,确定对原结构需进行支护的部位及方案。做好对原水电管线走向临时调整改线等工作。
(2)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4)依据施工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轴线及标高引测。(5)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土建、水、电)报有关部门审批。(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fe81da0100j4mg.html)-[转载]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_陪你看海_新浪博客 2、材料及半成品准备工作:
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针对本工程工期紧的特点,抓紧防水材料,门窗的订货、进场、复试等工作。3、现场三类及管理准备工作:
(1)按现场平面布置总规划要求,做好施工场地围护墙施工,完成三类用房、水、电、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2)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3)抓紧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洽,疏通关系,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5)落实各组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6)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4、施工用水及排水:
本工程为旧楼改造项目,原有生产、消防系统齐全。为保证工期,提高效率,施工现场尽量利用原有系统。
(1)施工现场消防利用原有消防系统。消火栓经检查无误后,配备25 m水龙带和水枪。消火栓3 m范围内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2)楼内给水利用原有系统。各层生产用水由卫生间立管引出,用软管引至工作面。(3)搅拌机用水从原有管线引一DN25管线。
(4)在搅拌处设多级沉淀池,搅拌机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线。5、施工用电:
(1)该工程属改造工程。为保施工现场正常施工,供电安全可靠,依据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进行三类用电的布置。(2)现场施工用电由甲方变电站配电回路引来。(3)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
(4)室外数学楼和物理楼供电干线,采用放射式配线方式,支路采用树干式配线方式。(5)室外设定型总箱1台,设备、作业棚等用电设配电箱3台。供施工动力、照明用电。(6)所有设备用电设备实行两次漏电保护。卷扬机架做好防雷接地,接地电阻R £ 4Ω。(7)室外照明选用普通探照灯,作业棚内采用大口灯泡,搅拌机工作地采用镝灯。楼内走道设照明主干线,根据工作面布置照明,并根据文件内容规定全部采用直流低压36 V照明。
(一)测量方案: 1、场区平面控制网:
在进行施工前,应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对原建筑的各主要轴线进行确认记录,并引测至建筑物首层及女儿墙上作为本工程结构改造轴线、标高控制依据,应对其进行校核,其精度要求为:角度±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差5 cm。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设成平行于建筑物外轮廓的多边形,测量等级为二级,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建筑各轴线控制桩的测设应以平面控制网各边两端的控制桩为依据,并用钢尺校核各桩间距。3、墙面抗震加固施工测量:(1)外墙面垂直控制测量:
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上的各外墙轴线桩,将外墙轴线投测到屋面女儿墙上,投测的轴线应组成闭合图形,以进行校核。根据女儿墙上的各轴线,用吊钢丝线坠进行控制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投测精度为:校差2 mm。(2)内墙墙面垂直测量:
以各轴线桩为测站,将主要轴线投测到施工层,首先应进行校核,闭合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将设计墙厚弹在楼地面及两侧墙面上,作为内墙面喷射混凝土施工找方正垂直、平整的依据。投测精度为:±3 mm
(二)原墙、板裂缝处理: 1、墙板裂缝的处理:
(1)在墙体饰面凿除完成后,对墙板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墙板的裂缝部位、宽度、长度应做详细记录,以利于根据墙板实际裂缝大小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墙板上的可见裂缝按设计要求均采用灌注结构胶将裂缝处混凝土粘牢。(2)施工要求:
1)灌浆法施工。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
2)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裂缝处理 → 埋设灌浆嘴、盒、管 → 封缝密封检查 → 配置浆液 → 灌浆 → 封口结束 → 检查。
3)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可分为:
① 表面处理法:对于较细(小于0.3 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 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② 凿槽法。对于较宽(大于0.3 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V”形槽,槽深与槽宽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4)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封闭方法。
5)浆液配置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置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按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6)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
① 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
② 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段到另一端。③ 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2 MPa,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4 MPa-0.8 MPa。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
④ 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 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
⑤ 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洗干净。化学灌浆还应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7)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盒),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渗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8)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9)灌浆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① 灌浆材料应按其说明要求进行保存,如属易燃品,应封闭储存,远离火源。
② 在配置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③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2、工程质量及验收:
① 灌浆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准备是否符合要求。② 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③ 灌浆及粘结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相关加固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三)主要加固、装修工程量: 项目名称
施工项目 数 学 楼 物 理 楼 喷射混凝土 板墙加固 防水工程 钢筋工程 外墙面砖 外墙花岗石 仿石涂料 钢塑窗 内墙涂料 内墙抹灰 框架柱 框架梁
(四)板墙基础处理: 1、板墙基础处理方案:(1)外墙板墙基础做至原基础垫层顶;内墙板墙基础埋深为1.0 m。(2)板墙基础做法详见图4-1。(3)板墙遇室内暖沟做法详见图4-2。
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 原地面凿除 → 土方开挖 → 测量定位 → 地下墙体钻孔栽筋并锚固 → 绑板墙钢筋网片 → 喷射板墙混凝土 → 土方回填。
3、板墙基础的处理采取分段进行施工,分段开挖、分段加固、分段回填。
4、施工前应认真核查原基础结构图,确认原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基础标高,并应查清地下管网的布设情况,为土方开挖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5、应提前做好基准标高的引测及基础边线的测设工作,根据土质情况确定放坡坡度,留出作业面(不小于1000 mm)后,弹出开挖边线。
6、沿开挖边线用混凝土切割机将原有地面、原散水进行切割、拆除,并及时将建筑垃圾清运出场。
7、土方采用人工进行清挖,在接近原墙体及基础大放脚时,要用铁锨轻挖,严禁用尖镐刨挖,以免破坏原基础影响结构安全。
(五)板墙加固钻孔、锚筋方法:
1、加固的混凝土板墙厚80 mm,内配双向钢筋网,竖向为Ф10@150,水平向为Ф8@150。2、单面锚固筋为Ф8“L”形,入墙深度:墙厚为240 mm的为180 mm,墙厚大于240 mm的为200 mm,锚入混凝土面层250 mm,锚孔孔径20 mm,锚筋纵横向间距物理楼为600 mm,数学楼为750 mm,呈梅花形布置。
3、数学楼15轴新增框架柱与外墙采用1Ф16拉接筋(每层设4道)锚入板墙内700 mm。4、板墙两端沿墙高每450 mm锚入Ф12钢筋,入墙深度:墙厚为240 mm的为180 mm,墙厚大于240 mm的为200 mm;
5、穿楼板筋为Ф18,伸出板上下各800 mm,间距为600 mm,孔径Ф35 mm;板墙在楼板上下缘各加Ф12加强筋。
本贴得筑龙币:10 等级得币:0 版主奖励:10 贴主答谢:0 献花赠币:0] 得信誉分:0 执行奖励版主:connery2 本贴评定等级:3执行评定版主:connery2 [定制广告] 筑龙建筑施工网诚聘专业评论员(专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