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

时间:2019-05-14 02: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

第一篇: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

四川武都引水二期灌区 管理体制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武引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工程情况

武都引水工程是四川省“西水东调”总体规划中的一项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城乡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农业水利建设项目,被国务院列为《中国九十年代农业发展纲要》中的重要灌溉项目,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武都引水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骨干及渠系位于绵阳、南充、广元、遂宁四个市的江油、游仙、梓潼、三台、盐亭、射洪、南部、剑阁八个县(市、区)。项目建设的目的是针对长年干旱、缺水的状况,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促进形成高产、稳产的高效农业结构。武都引水工程共分二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包括取水枢纽、总干渠和涪梓灌区(灌溉面积126.98万亩)渠系及沉抗囤蓄水库等;第二期包括武都水库、灌区(灌溉面积101.53万亩)渠系工程和金峰囤蓄水库;本工程还可发展遂宁市蓬溪、船山扩灌区(灌溉面积54.13万亩)渠系工程和白鹤林囤蓄水库等,总灌溉面积282.64万亩。

武引一期工程始建于1958年,1978年国家批准立项,后因种种原因停工缓建,1987年国家计委计农[1987]989号文批复建设,现己建成取水枢纽、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和斗渠共67条总长1108.76公里;电力提灌站11座,总装机41台、5801千瓦;沉抗水库总库容9820万立米;石龙嘴电厂装机容量2×8800千瓦,年发电量1.186亿千瓦时。第一期工程于2002年元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武都引水第二期武都水库总库容5.72亿立方米,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9.14米,正常蓄水位658米,坝顶高程660.14米,坝顶长727米,坝后式电站总装机150兆瓦。武都水库工程经国家发改委发改农经[2004]1217号文批准,水利部以水总[2004]466号文批准了武引二期武都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函[2004]723号文批准武都水库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19.78亿元。2004年11月涪江截流成功,计划2009年基本建成。

武都引水第二期灌区工程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水利部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2006年7月己完成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2006]42号文正式向水利部报送了《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审查四川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计划2008年完成列项审批程序,争取在2010年前动工,计划工期八年,并相 机启动扩灌区工程项目。

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包括武都水库直灌区渠系建筑物、西梓干渠和金峰囤蓄水库以及灌区骨干渠系。西梓干渠总长为116.285km,分六个流量段,设计流量为26m3/s~14.9m3/s。共有明渠83.965km;隧洞40座,总长25.648km;渡槽12座,长3.823km;倒虹管3座,长2.849km。金峰水库坝高88.5m,总库容0.97亿m3。主要建筑物有心墙石渣坝、泄洪放空洞。骨干渠系工程包括金龙分干渠、8条支渠及分支渠、3条斗渠以及直灌区取水口组成,总长334.75km,其中金龙分干渠长27.93km,设计流量8.85m3/s。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为社会公益性项目,灌溉面积101.53万亩,其中新增灌面66万亩,改善灌面35.53万亩。工程建成后可向灌区城镇工业和生活净供水6573万m3,可向灌区提供人畜净用水量500万m。

32、管理体制情况

(一)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是由四川省水利厅委托绵阳市代管的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于1988年经绵阳市编委绵编发[1988]099号文批准成立,承担武引一期工程管理任务,根据省府[1993]834号函的精神,决定把武引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交由绵阳市负责,经绵编发[1994]73号文批准武引工程管理局增挂武引工程建设局的牌子,履行原省水电厅武引工程建设局的全部职能,管理局和建设局实行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并组建了“四川省武都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武都引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职能。

市编委以绵编发[2003]94号文明确了武引工程管理局为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县级准公益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市政府领导,业务上归省水利厅领导,负责灌区的全面管理。主要承担水库、取水枢纽、总干渠、干渠、分干渠的管理。制定和完善灌区输配水及工程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好水文气象预报,确保水库和灌区各类工程的防洪和运行安全,搞好水质监测,依法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辖区水土资源,大力开展综合经营,积累运行管理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现有职工600人,其中局直属252人,各县(市、区)348人,(不含续建工程西梓干渠设100人)。设机关职能科室10个,下设8个直属管理处及8个县(区、市)建设管理局,各管理局(处)下设管理站共计45个。全灌区建立统一的远程调度系统,并设立水文站2个,雨量站10个。

(二)灌区区市县管理机构:灌区区市县分别设立辖区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行政上受政府领导,业务归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和区市县水务局领导。主要职责负责本辖区支(分支)渠、斗渠和灌区内其它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上级下达的水量按时分配到乡镇,并按规定收缴 本灌区的水费。按照有关规范的定员标准和灌区的实际情况,设立江油市、游仙区、梓潼县、三台县、射洪县、剑阁县、盐亭县、南部县等8个 区市县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并下设管理站 31个,现有各类管理人员348人。

二、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设想

根据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武都引水工程属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甲类水利项目,是不以赢利为目标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任务是促进灌区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保持社会稳定,为灌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工程项目。农田灌溉部分公益性资产需财政维持,区市县武引工程管理局是准公益性的财政差额预算拔款的事业单位。

随着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效益逐年扩大,2006年灌溉面积达到126.98万亩,工程管理和供水任务日趋繁重,矛盾也十分突出,主要问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只有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通过水价改革,实现农田灌溉按成本收费;工业、城镇及其用水按成本加利润征收水费,才能最终实现武引工程管理单位向企业过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同步。武引二期灌区管理机制设想如下:

1、构建现代化的灌区管理机制

(一)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实现政、事分开。政府在 机构改革后不再管理灌区的具体事务,区市县武引管理局负责灌区内水利设施的管理,实现灌区统一管理,统一调水,统一配水,统一征收水费。区市县武引管理局主动接受水行政部门的管理,并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管理,接受市武引管理局的业务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工程维护和管理,又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减轻用水户的负担。

根据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结合武引二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武引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管理体制,保留事业单位牌子,按照武都水利水电集团公司企业化运作模式,建立内部管理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保留事业单位牌子,有利于争取中央及省上对灌区管理资金投入,完成灌区渠系配套、计量设施建设、水毁工程整治,促进灌区发展。内部实行企业化运作,有利于单位内部形成灵活自主的管理模式,运用企业管理手段,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

武引工程事业管理局负责公益性资产管理,具体负责已成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修,保证工程安全和效益发挥,负责武引工程已成灌区管理职能,武引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 理。设局机关及渠首管理处、沉抗水库管理处。局机关内设办公室、党办、人教处、监察室、财审处、计合处、建管处、供水处、科信处、征搬处10个科级部门。局机关及下设单位的人事统一任命,财务统一管理、分级核算。渠首管理处、沉抗水库管理处具体负责取水枢纽、总干渠、沉抗水库大坝、涪梓干渠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及灌区管理工作。武引灌区的国有水利工程按照《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要求,按照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市武引管理局负责干渠以上工程的管理;灌区8个区市县武引工程建设管理局分别负责本辖区武引工程的管理,并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管理,接受市武引管理局的业务指导。

武都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经营性资产管理,负责武引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和所以经营性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包括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农业灌溉、环境生态供水、水电开发、工程维修养护,以及依托武引水管单位自身的水土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的种植、养殖、旅游、建筑施工、技术服务等生产性、经营性活动。在集团公司内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制等多种方式,吸纳资金,搞活生产和经营管理。设集团公司总部及供水分公司、武都水库建设开发分公司、电力分公司。供水分 公司负责武引工程所有供水经营管理,按供水工程分布情况,下设武都水库供水子公司、总干渠供水子公司、涪梓干渠供水子公司和西梓干渠供水子公司共4个子公司;武都水库建设开发分公司负责武引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电力公司负责发电经营管理,辖石龙嘴电厂和武都水库电厂。集团公司总部及分公司的人事统一任命,财务统一管理、分级核算。

(二),明晰水权,建立高效灵活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推行用水户自主管理灌区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总量控制,定额配置;明确水的商品属性,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以水资源的经营为主要内容,建立市、县两级武引管理机构的新型业务关系;通过水量的余缺调剂出让水权,形成水权交易和水市场。以供用水关系和水资源的经营关系为纽带,建立完善灌区管理组织。对农毛渠田间工程实行“供水公司+管理站+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机制,层层组建管水组织,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按工程(作)量分段分项目包干管理的办法;对跨行政区域渠道,组建“供水公司+共用渠系管理委员会+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机制。通过水权分配和制度约束,有效地解决灌区管理工作中用水、收费、工程维护等矛盾和问题。实行以落实管理权、使用权、经营权为中心的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抓大放小”。一方面,强化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国有管理职能,抓好武引灌区内大中型项目的管理;另一方面,搞活小型和田间工程管理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用水户协会,加大用水户民主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三),加大水费征收力度,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逐步理顺武引灌区水价,根据《水利工程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003第4号令)的要求,灌区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逐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按照国家规定和灌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的承受能力等情况确定供水价格,对不同行业的供水价格予以区别。建立结构合理、多层次的供水价格体系,建立市管工程、区市县管理工程及民间水利工程的水价梯次,解决民间水利工程的管护费用。通过水价改革,建立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在灌区全面推行全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管理办法,建立具有丘陵地区特点的水费计收新机制,通过计收方式改革,确保水费的足额收取。

(四)加强灌区农业节水和末级渠系建设,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力争干渠水的利用率达到85%以上,渠系水的利用率率由现在的45%提高到60%,农业供水保证率提高到85%;城镇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7%以上。在灌区积极发展推广节水增效措施,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其它低耗水、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实现水资源利 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加强武引工程环境保护,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建立武引工程水土保持和渠系防护林(草)的保护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水生态环境。做好武引工程供水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增加水质监测投入,做好沉抗水库生活备用水源的水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灌区新建工程的水环境保护。

(六),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实行事企分开,推进现代化企业改革。武都引水工程属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甲类水利项目,应在确保农业灌溉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兼顾向城镇或工业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以此发展水利多种经营。组建“四川武都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多种经营管理,并实行事企分开,使其尽快走向市场。并在灌区积极发展推广节水增效措施,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其它低耗水、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实现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七),按照减员、增效和企业管理的原则,精简、调整现有各级管理单位内部机构和人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干部实行聘任制,对职工实行全员合同制,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激励机制。在分配制 度上,改变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干部和职工实行岗位工资制,使工资与岗位目标任务挂钩,实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01.53万亩。每万亩灌面管理人员按1.5人计,共需150人,按各受益区市县灌面的大小分配到各区市县管理局,每人办公及生活用房按35~37m2计,共约5500m2,有关管理单位占地共15亩。

2、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武引二期工程建设及其他大中型配套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组建集团公司领导下的武都水库建设开发公司,实行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在工程施工召标的基础上实行设计招标、设计监理招标和工程监理招标。从完善制度和合同条款入手,在确保工程安全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对设计变更和修改合同,要坚持层层申报程序,实行严格的会审制和项目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监控网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对经营性质的水利项目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资产重组,形成规模经营,力争成为上市公司,开辟上市投融资渠道。

3、推进管养分离,逐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的维修养护 在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足额到位后,积极推行武引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精简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武引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开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管养分离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将武引工程维修养护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交由武都水利水电集团公司建设。在财政负担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到位以前,在工程的年度维修和岁修中,武引工程事业局按工程量的大小,超过5万元以上的工程交由集团公司进行维修养护,实行合同管理;5万元以下的工程由武引工程事业局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并逐步过渡到按维修养护工作(程)量的定额标准管理。

第二阶段,在财政负担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到位以后的三年内,武引公益性部分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全部由武引工程事业局委托武引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按国家标准进行合同管理。

第三阶段,在财政负担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到位三年后,武引公益性部分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不再直接委托武引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而是由武都引水工程事业管理局通过招标的方式,面向社会择优确定维修养护单位。

4、落实产业政策,建立稳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争取事业单位财政补贴。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鼓励集体、个人、社会以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综合开发水土资源;动员组织农民投资和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中小微型水利基础设施采取产权转让、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改革、盘活水利资产,减轻维护管理负担。

5、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形式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和考核办法,试行以技术、资金、管理能力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形式。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企业机制运作,在工资分配上,按照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原则,由企业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办法和水平。

6、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搞好“三定方案”,强化岗位管理,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在水管单位内部实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科学合理定岗、定员、定责、定编;公司自主决定劳动用工制度。对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三定”方案实行核岗定员、定岗、定责、定报酬,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按事业人员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精减机构,实行 人员优化组合,形成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多责多奖的新格局;逐步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实行竞争上岗。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部门中层干部和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实施办法,建立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推行公示制、任期制和试用制,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以及识人用人机制;实行聘任分开的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中逐步实行上岗、待岗、下岗的“三岗制”,逐步建立起以“末位淘汰制”为核心的竞争机制。

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制定职工培训计划,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在职教育培训。推行资格考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和任职培训制度,重点抓好专业技能培训、计算机网络培训、外语培训;加强职工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引导职工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和在实践中成才。

三、灌区的管理与维护

(一)、灌区管理条例

1、实行专业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市、区市县、乡(镇)均成立灌区管理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管理工作会,研究决定灌区内的重大问题。基层管理单位推行水务公开制度。

2、实行“分级建设、分级管理、谁建谁管”的管理办法,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负责总干渠(37.35km)涪梓干渠(68.11km)和沉抗水库(0.982亿m3),二期灌区西梓干渠(116.65km)和金峰水库(0.968亿m3)的管理;其下一级渠道的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和农毛渠均由受益区市县和乡(镇)负责工程的建设、运行、维修和养护。

3、实行依法管水、依法行政。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灌区运用广播、电视、永久性标语、宣传栏(品)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水利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灌区干部群众参与、关心、保护水利工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各级专管与群管单位制定符合灌区实际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与全灌区的均衡受益。

5、推行与管理责任段相适应的水工程维修养护制和巡守责任承担制,责任到站、到点、到人,定时巡检,认真填报巡检日志,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上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按照“首长负责制、防重于抢”的原则,汛前各级管理单位均编制出周密详尽的防洪度汛方案与抢险方案。24小时值守,保证做到抢险物资、资金、器材、人员队伍、制度、通讯等落实,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7、实行行政与经济同行的办法,加大水费征收力度,做到以水养水,实现良性循环。

8、在灌区内推行“水利工程统一管理、水量统一调配、水费统一征收”新的管理体制。

9、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维(保)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用水户的合法权益。

10、实行严格的各级渠道的水量交接签字制,厉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倡导团结用水、合作用水。

(二)、配水计划

1、配水原则

①、武引一期灌区的水量实行“水权集中、计划供水、统一分配、统一调度”;

②、坚持“先下游,后上游;先农业,后工业;先提灌,后自流;先生活,后其它”;

③、先签合同后供水。

2、配水依据

①、以各级渠道工程的设计控灌面积、引水河道的预测来水量与实际来水量;

②、根据渠道布置,作物种植类别,塘、库、堰的蓄水量及灌溉制度;

③、根据武引一期灌区的作物种植类别、土质、栽种时 16 间差异甚微,故采用统一的灌溉定额进行配水,即正常年份每亩全年配水341m3,其中:1~6月配241 m3/亩,7~12月配100 m3/亩(含输水损失)。今后可根据灌区渠道配套工程的完善与节水工程的实施,可适时进行水量调配的优化,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效益。

3、配水方法

①、灌区各区市县和主要工业用水户在12月底前按照灌溉面积、灌溉制度、作物种植类别、用水定额及生产(活)的需要和灌区内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蓄水量分配编制年、季、月、旬的用水需求计划,经灌区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水行政部门审批执行。

②、具体配水时,考虑渠道的输水能力和上、下游农时的时间差,一方面实行先下游后上游的配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灌区的塘、库、堰的蓄水进行调峰,待用水高峰后再行补蓄,从而保证全灌区的均衡受益。

③、根据“水权集中、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的原则,各级管理单位根据批准后的用水计划严格按渠道和行政区划供(配)水,若渠首取水量发生变化时,则按比例相应调整。

(三)、量水

1、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在总干渠、涪梓干渠的设计流量分段和直接在上取水的下级渠道的平直流态稳定处均由 绵阳市水文局进行不同水位流量的实测,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方便了工程的运行管理与水量的交接,每两年校核一次。

2、灌区各区市县所管理的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的各主要流量分段处相应设计了水标尺、三角堰、梯型堰及水情智能量水仪等量水设施。

3、固定电力提灌站、工业生活用水户按装超声波流量仪计量,移动式机(电)提水装置按照机组的设计出水量与运行时间计量。

(四)、实验观测

为了解和掌握渠道工程的运行变化规律,给管理和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险工险段和大型建筑物设置了以下观察项目:

1、武引栏河闸:闸坝水平、垂直位移,纵向变形观测;

2、总干渠青竹关滑坡改线段:渠道与滑坡体的水平、纵向、横向位移的观测;

3、石龙嘴电厂前池的水平、纵向、横向位移观测;

4、涪梓干渠光辉渡槽(长1677.3m)的水平、垂直位移和拱座及肋的变型观测;

5、沉抗水库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水压力、裂缝、浸润线、渗流量、绕坝渗流、水位降水量、水质检测等观测项目。

6、西梓干渠重点建筑物(除青子山隧洞外)的水平、垂直位移和拱座及肋的变型观测;

5、金峰水库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水压力、裂缝、浸润线、渗流量、绕坝渗流、水位降水量、水质检测等观测项目。

四、水费征收制度

武引一期灌区1998年前实行的是“实物计征、货币结算”的水费征缴制度,每标亩征收中等黄谷25千克(自流田一亩为一标亩,自流土两亩为一标亩;提灌田两亩为一标亩,提灌土四亩为一标亩),每年以物价部门核批的黄谷单价为据征收水费的统一标准。1998年以后按照国家水利产业政策应实行成本水价收费,在工程建设期间,水价经省物价局和省水电厅批准同意按“以供水成本为基础,以实物标准按亩(水方)计价,货币缴纳和结算”,每标亩征收水费33元。随着武引一期工程的全面竣工,水价测算工作已全面铺开,拟3~5年内实现成本水价。

根据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工程实际情况,初步估算灌区工程年运行费用495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总灌面101.53万亩,每亩灌溉收费45元/亩,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0.30元/m3,可满足灌区工程正常运行所需管理维护费用。武都水库工程年运行费3260万元,销售电量及供水年收入22214万元,满足本工程正常运行所需管理维护费用。

第二篇:灌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灌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实施科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灌区工作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根据水务局的安排部署,特制订讨北灌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目标责任具体化、工作任务精细化、运行过程程序化、监督考核标准化、协调配合规范化”为目标,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和效益为出发点,围绕灌区中心工作,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程序和方法,把“精、细、实、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全面提升灌区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灌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要求: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把精细化理念贯彻到灌区运行管理的整个过程,以“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核算”,实现灌区管理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定性到量化、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灌区发展思路明晰化、组织体系科学化、绩效考核全面化,使职工执行力、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二、活动内容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针对灌区当前管理现状,解决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以抓好关键环节、重点细节为着力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突破口和基本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精是做精、做好,精

益求精;准是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重视细节;严是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偏差。

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提高职工的执行力,即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具体化、精细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2、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定并细化落实任务目标。根据灌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对有关任务目标进行细化、落实。

二是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修订,细化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三是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抓好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管理水平。要细分职责岗位、细化任务目标、细化制度流程。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树立“以用水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全面细化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提高职工职业素质。

三、组织领导

灌区成立“精细化管理”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次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宣传动员、全面指导、检查落实及考核奖惩。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10日~3月20日)

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全面部署。组织职工学习有关精细化管理文件,开展精细化管理知识学习培训,充分利用内部信息、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好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2、查找问题、健全制度阶段(2011年3月21日~3月30日)

全面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摆问题、查机制,进一步理清各单位工作职能职责,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项建立健全办事制度,使每项工作任务均达到目标明确、运行规范和操作方式清晰。

3、分解岗位、明确责任阶段(2011年4月1日~4月10日)

根据灌区工作实际,将职能职责、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工作岗位,明确每个岗位工作的标准及要求。同时,根据岗位的特点,结合职工的特点、特长,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明确岗位责任人。对每个岗位工作,制定规范相应的岗位管理表,明确岗位责任人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及目标,一人一表,使执行者能够正确理解和领会岗位任务的目标所在。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带动灌区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及维护,防汛抗旱,供水服务,财务管理与后勤管理等工作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4、规范程序,完善流程阶段(2011年4月16日~4月30日)

灌区根据岗位的职责要求,制定出每项工作详细规范的工作程度,在根据工作特点,按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精、准、细、严”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落实好工作环节中的每个细节。

5、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5月1日~11月30日)

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到日常管理与运行中去。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每月召开一次交流会,分析情况,交流经验,及时改进。

5、检查阶段(2011年12月1日~12月10日)

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对工作不力,行动缓慢,先过不突出的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将评比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灌区成立“精细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发动、组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

2、加强学习培训。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为重点,通过外部学习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积极组织职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知识,调查研究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3、加强监督考核,务实求效。与灌区年底考核结果挂钩。活动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情况通报。

第三篇:区2020灌区清淤实施方案

XX区2020灌区清淤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区各灌区清淤工作,解决我区灌区渠道淤塞萎缩,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水利工程抗灾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快补齐补强我区灌溉渠系基础设施为重点,着重开展灌区渠系清淤工程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建设任务

原则上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渠道清淤工作任务由渠道所在乡镇负责,各地务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加大各灌区渠道清淤力度,组织受益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或以资代劳,对骨干工程、末级渠系进行全面清淤清杂,特别是对2019年汛期水毁渠系,务必确保畅通无阻。

三、时间安排

灌区各乡镇必须组织人力或机械力量,在2020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本辖区内的干、支渠渠道清淤工作任务。

四、质量要求

1.渠道底板淤泥全部清除,不见杂草,不见反坡,不见杂物堆积;

2.淤泥必须往堤外倒;

3.渠道两侧杂草砍除1—2米高,具体根据渠道历年最高过水水位确定;

4.渠道内的塌方土方全部清除。

五、工作措施

1.强化责任。各乡镇要成立灌区清淤清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灌区清淤清杂工作。灌区乡镇务必按照有关要求完成渠道清淤工作,确保灌区正常供水。如因渠道清淤工作未完成,影响渠道防汛和农田灌溉工作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加强指导。区水利局、区XX灌区管理局抽调技术人员,对渠道清淤工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确保按质按量完成。

3.做好督查。区政府办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督导,不定时对渠道清淤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开展不力的乡镇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

4.后续管理。渠系工程在防洪抗旱期间,如属非责任事故,出现内、外坡塌方、滑坡、决口等险情,土方工程由所在乡镇及时清除,建筑物工程由主管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确定方案,筹备材料资金,所在乡镇协助,共同抢险、除险;如属责任事故,出现上述情况,由责任人所在乡镇、单位负责一切修复费用。

5.加强宣传。运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和治水意识。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及时报道灌区清淤工作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及新典型,总结和推广灌区建设管得的好做法、好经验。

第四篇:关于全省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省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

实施方案(呈报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48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原则

总体要求: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理顺权责关系为核心,以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水平为目标,强化行政机构层级管理、完善技术机构体系建设,确保质监体制调整顺利进行。

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好异地交流任职等干部的工作安排问题。二是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我省发展和质监系统工作实际,特别是我省面对的严峻质量安全形势,以及质监技术机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三是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既要按照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又要针对质监体制调整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确保体制调整平稳、高效进行。

二、主要内容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为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理顺权责关系,完善监管体制,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业务接受上级质监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其行政编制分别纳入市、县行政编制总额。为统筹管理使用检测资源,满足履行监管职责的需要,保证人员不散、工作不乱、体系不弱化,质监所属技术机构中涉及质量安全的食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暂不下划。

(一)职能调整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再承担市以下质监机关及直属单位的编制、人事、财务、审计、监察、离退休干部、基层队伍建设等具体管理工作,对市以下质监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协助设区市政府管理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干部。

(二)行政机构管理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省政府的工作部门。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置方式和管理体制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和稽查队等机构的设置、变更、撤销,由同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的行政区局和开发区局等非行政区局仍作为市局派出机构管理。质监行政机构与地方区划不对应的,有关市、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于下划前提出具体的机构设置意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分级管理后,政府行政机构限额相应增加。

(三)技术机构管理

1、质监技术机构建设规划审批。为避免按地域设置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形成全省统一协调的检验检测体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省质监技术机构建设发展的统一规划**。市、县质监技术机构的设置、变更和撤销须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意后,由省编委办审核批准。

2、食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市、县食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暂不下划。市级食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由省局管理,县级食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由所在设区市局管理。

3、国家质检中心管理。国家质检中心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设在质监系统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全部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

4、其他质监技术机构管理。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所属技术机构全部下划到市、县两级,作为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直属单位。

(四)干部管理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副局长实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局长由同级干部管理部门经征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任免手续;副局长由同级干部管理部门经征求上级业务部门意见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任免手续。

(五)人员安置和下划

1、人员安置。按照政府计划接收安置的军转干部、退役士兵以及招录的公务员、招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办结相关手续后再移交。需调整的异地交流干部和培养锻炼干部,按照以人为本、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按有关规定调整后再移交。正在履行任免程序的干部,应办结有关任免手续后再移交。省编办已批准成立但尚未正式组建的质监机构,应按规定组建后再移交。异地安置军转复退人员、异地录用聘用学生、长期借调人员可于下划前按有关规定在系统内部适当调整。异地交流和锻炼干部需要回原单位的,如果安置单位没有相应空缺编制和领导职数,可以暂时突破编制职数进行安置,待调整后逐步消化。事业单位政策性接收安置的军转复退人员,如果接收单位没有相应空编,可以采用“先进后出”、暂时突破编制、逐步消化的方式进行安置,或者使用质监系统预留编制进行安置。地方实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质监局配备的纪检组长,移交后转任同级领导职务。已划转地方政府管理的秦皇岛市能源所、唐山市能源所的正式人员,一并移交地方政府。质监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时的未上划人员,由当地政府予以安置。质监系统人员移交前按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移交地方后,按规定没有实行缴费的视同缴费年限。

2、人员下划。各单位下划人员,由质监部门登记造册,并逐级报省质监局审核,由省人社厅核准人员、工资总额和工资标准后,按照自下而上、先移交县局后移交市局的原则,将人员名册和人员档案一并移交地方政府。

(六)经费资产管理

1、预算和财务管理。为保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完整性,质监系统下划单位的预算和财务系统自2012年1月1日起下划。质监系统2011预算执行到2011年底,从2012年起,下划单位的预算由省级统一编制改为省、市、县(市、区)政府分级编制,未下划单位预算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编制。

2、经费基数管理。财政下划基数以2011年年初预算财政补助市、县机构限额为基础,适当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主要包括:2010年底、2011年追加的人员经费;因人员工资和津补贴调整,按照增加部分计提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相关费用(均以属地标准计算);扣除2011年预算限额补助内的年终一次性资金中超标部分。

3、经费保障。地方质监机构的经费保障工作由同级政府负责。下划后困难地区的经费保障,省财政以后在测算对下一般转移支付时给予考虑,以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员及工作经费。各级财政要将食品安全抽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政执法、技术装备、基本建设等专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部门的经费增长要不低于同级财政增长幅度。

3、组织收入管理。质监系统预算和财务管理下划后,从属地征收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除现有政策规定需上缴中央、省以外,一律划归机构所归属的同级政府。

4、固定资产管理。下划单位占用、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移交同级政府管理,各类负债也一并移交。在建项目后续所需资金应由同级政府统筹安排。

三、方法和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1年 月 日-2012年 月 日):各市要迅速将方案逐级传达贯彻到各有关单位,组织进行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的精神,明确方案的要求,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组织专门人员,保证体制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计汇总阶段(2012年 月 日-2012年 月 日):各级质监机构根据体制调整的内容,按照有关规定,与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协商,制定具体移交方案,全面准确进行统计汇总,严格规范逐级上报审批。

各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下划人员登记造册,并逐级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汇总,报省人社厅核准。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所属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整理,填制《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固定资产移交表》和各单位固定资产移交汇总表,并逐级报批。

(三)划转交接阶段(2012年 月 日-2012年 月 日):各级财政和质监部门共同负责财物的划转工作,严格程序、明确责任,逐单位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各级组织、人事和质监部门共同负责人事、机构的划转工作,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移交人员名册及人事档案。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省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对于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密切配合,严格各项工作落实,保证这次体制调整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二)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各级质监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服从大局。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要带头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向上级和党委政府反映他们的合理要求,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严肃工作纪律。体制调整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肃纪律、严密操作、严格把关,严禁在体制调整过程中违反工作纪律、机构编制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作者: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公用事业管理局时间:2011-4-14 16:15:15网友评论 0 条

为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城市管理权限下放、工作重心下移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管理工作职权和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责任明确,市区联动、权责对等、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实现城市整洁干净、文明有序、生态宜居。

二、基本原则

(一)重心下移,分级负责。将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赋予城市区、街道(乡镇)相应城市管理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二)责权利相统一。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费随事转,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管理权与执法权相对应。

(三)一事一主体。明晰权责边界,坚持一事一主体,避免职责交叉。

(四)强化考核,奖惩分明。科学制定城市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市级统筹考核督查体系,实行重奖重罚。

三、职责分工

(一)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审议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目标

和任务;

2.负责制定城市管理制度;

3.负责制定城市管理重大资金分配和安排计划;

4.负责协调处理跨区、跨部门重大城管事项;

5.负责确定每月考评重点,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实行考评;

6.负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二)市直相关部门职责

1.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

(1)负责拟制全市城市管理目标、任务、重点、措施方案;

(2)负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组织考核承担城市管理职责的市直部门和城市区(示范区);

(3)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城市区(示范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城管行政执法工作;

(4)负责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考核、评比工作;

(5)负责全市环境卫生行业发展规划、标准制定等行业管理,负责全市集中统一处理垃圾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6)负责城区绿化、燃气、灯饰亮化以及市管公园、广场市容环境的行政处罚工作;

(7)负责城区公园(含游园)和东方红广场、白石广场、锦源广场的维护和管理;

(8)负责城区内(不含小街小巷)绿化行业规划及建设、管理和义务植树工作;

(9)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绿化占破审批工作;

(10)负责城区道路灯饰亮化设施维护管理工作;

(11)负责全市燃气行业日常监管和安全工作;

(12)负责城区大型户外广告审批、日常管理和行

政处罚工作;

(13)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14)负责城市管理事(部)件投诉的受理、交办、监督工作;

(15)负责配合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牵头组织数字城管系统建设。

2.市城乡规划局

(1)负责中心城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包括新(扩、改)建筑物、构筑物(含道路、管线沟渠、通讯及供电线路设置、户外各种工程设施)的规划行政许可与管理;

(2)负责全市城区范围内规划监管工作;

(3)负责牵头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负责城区建筑施工工地(包括围挡、进出通道硬化、废水废渣处理、垃圾处置及场内外材料和设施的摆放、施工车辆带泥污染道路处理等)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督促城区建设业主抓好各类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移交前的维护管理;

(3)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占破审批工作,负责道路违章占破行政处罚工作;

(4)负责城区桥梁及引线、附属设施维护维修和安全工作;

(5)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路面维护及道路市政设施(含各类井盖)管理,负责污水管网建设、疏浚工作。

4.市国土资源局

(1)负责全市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与补偿监督管理工作,起草相关政策性文件,下达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征拆任务,拟订并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审核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并监督上述两个公告的执行,监管征拆资金,负责对区人民政府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对储备土地进行环境卫生管理;

(3)负责配合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

5.市房产管理局

(1)负责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监督管理工作,起草制定相关政策,拟定征收决定和征收补偿决定,审定补偿安置方案,监督管理补偿安置资金和征收评估等工作,负责对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直管公房管理以及房屋交付使用后物业管理的协调、监管工作;

(3)负责协调、落实出售后的公房及其他散居楼户的物业管理移交工作;

(4)负责协调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工作。

6.市公安局

(1)负责城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车辆停放管理及行政处罚,负责人行道机动车(不含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停放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3)负责城区超重、超载、超宽车辆管理及行政处罚;

(4)负责对偷盗、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5)负责对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市环境保护局

(1)负责对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对城市超标排放污水、粉尘、废弃物管理及行政处罚;

(3)负责城区工业废渣、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管理及行政处罚。

8.市交通运输局

(1)负责长途客运车站、码头、渡口及其相关设施的环卫清扫保洁及市容管理工作;

(2)负责对城区非法载客营运车辆(不含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的行政处罚工作;

(3)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4)负责公共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和服务监管,公交线路规划,公交车、出租车车容车貌和秩序监管,公交站牌维护工作。

9.市水务局

(1)负责市管河道的维护、监督、管理;

(2)负责牵头整治城区段湘江河道采砂;

(3)负责城区自来水管网日常维护工作。

10.市商务局

(1)负责城区农贸市场建设;

(2)负责直管市场卫生、秩序等日常管理工作。

11.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负责审批大型户外广告发布内容;

(2)负责对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3)负责依法取缔城区无照经营的小餐饮店、小废品店、小修理店、小洗车店、小商品店。

12.市民政局

(1)负责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做好收养、社会救助工作,对无名尸体做好处理工作;

(2)负责城镇标准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管理工作,负责地名标牌、路牌的规范管理工作。

13.市卫生局负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相关工作。

14.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未经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店依法取缔。

15.市财政局

(1)负责市级城市管理资金的组织、安排和使用监管;

(2)负责对城市区城市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

(3)负责对城区垃圾处理费的归集。

16.市文明办负责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素质。

17.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考核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的城市管理、考评和执法工作,考核结果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18.市监察局负责城市管理的督促、检查工作,对城市管理工作中违规违纪的领导干部进行查处。

(三)区级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职责

(1)负责领导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

(2)负责辖区内(不含市管公园、广场)市容市貌管理(含布幅广告依法拆除)工作;

(3)负责辖区内环卫保洁(含绿化带内垃圾清理)工作,雨湖区负责一、三桥和杨梅洲大桥环卫保洁,岳塘区负责二、四桥环卫保洁,城区新增桥梁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

(4)负责辖区内市政环卫设施(不含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购置、管理和维护工作;

(5)负责组织辖区内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落实城市管理责任;

(6)负责辖区(不含市管公园、广场)商业占用、小街小巷道路占破和破绿审批(区长审批),私人建房的建筑工地围挡管理和施工车辆带泥污染城市道路管理;

(7)负责辖区内除市直管市场外的其他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的环卫保洁、执法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市直管市场的环卫保洁和秩序进行监督;

(8)负责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执法工作;

(9)负责辖区内小街小巷的道路、排水、园林绿化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10)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土地和房屋征收与补偿事务工作;

(11)负责辖区内控违拆违工作;

(12)负责辖区内渣土管理和执法工作;

(13)负责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工作;

(14)负责督促辖区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落实卫生清扫、绿化维护工作;

(15)负责辖区内犬类动物管理工作;

(16)负责市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四、机构设置

1.将市城市道路绿化维护处、市城市绿化办公室职能整体并入到市园林管理处,市园林管理处更名为市园林管理局。撤销市城市道路绿化维护处、市城市绿化办公室。

2.市桥梁维护管理处由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调整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市市政设施维护处与市桥梁维护管理处合署办公。

3.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更名为直属支队;撤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雨湖分局、岳塘分局,设立雨湖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岳塘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为区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4.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环境卫生行业管理和全市集中统一处理垃圾场的建设与日常管理,其他职能下放到雨湖区和岳塘区,设立雨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岳塘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为归口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的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5.设立雨湖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管理办公室、岳塘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立雨湖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所、岳塘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所,为隶属区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管理的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承担辖区内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具体工作。撤销市国土资源局雨湖征地拆迁事务所、岳塘征地拆迁事务所,撤销市房产管理局城镇房屋拆迁事务所,其人员编制按工作任务比例下放到雨湖区、岳塘区。

6.在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内设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考核科(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考核办公室),负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考核工作。

7.设立市城市管理信息监督指挥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

8.城区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城市管理专干,从现有人员中调剂解决。

五、人员分配、资产处置、经费保障和考核奖励

(一)人员分配

1.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涉及职能下放的单位人员,按照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工作量比例下放至雨湖区和岳塘区,保留原有的行政级别和工资待遇,由雨湖区、岳塘区统一安排工作。已办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人员由市直主管部门管理。县处级领导干部由市委统一安排。

2.将原湘桥股份有限公司安置到市直单位的人员(不含安置到市灯饰管理处人员)整体划转为城管人员,按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工作量比例下放到雨湖区和岳塘区。

(二)资产处置

对职能调整或下放单位的资产和债务(包括历史欠账)进行审计、确认后,将可移动设施设备根据雨湖区和岳塘区城区面积、作业强度按比例下放至区,由区政府统一调度使用。办公场地按属地原则下放至区。

(三)经费保障

1.市财政以2010年预算(剔除一次性专项)为基数,将城管行政执法和环卫投入(除公园、广场外)按雨湖区、岳塘区分担的人员、工作量以及其他因素分配下放至区,支出基数进入区级财政预算。市财政投入保持每年与财政收入、支出增长相同步。

2.大型环卫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由城区政府每年年初提出计划,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审定后,由市财政进行政府采购,费用按购置合同由市区按照5:5的比例分担。

3.市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列支5%,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下放到城市区用于城市管理工作。

4.下放到区的行政执法罚没收入、环卫服务收入由城市区(示范区)统一征收和支出,纳入区综合财政预算管理。

5.各城市区(示范区)将城市管理资金列入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管理工作。

(四)考核奖励

1.考核对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内容细化、指标量化的城市管理考核评比试行办法,对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市直部门和雨湖区、岳塘区(含高新区)及九华、昭山示范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的履职情况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考核。

2.考核范围。确定相应的考核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标准,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管执法、资金保障等指标进行考核。

3.考评方式。实行日检查、周反馈、月奖罚。

4.考核评价。

将城管工作列入对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根据工作量大小,对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市直单位绩效考核分值增加到5-50分,雨湖区、岳塘区(含高新区)增加到20分,九华、昭山示范区增加到5分。同时,市政府设立奖励资金,每月召开城市管理考核讲评大会,对市直部门和城市区(示范区)实行奖罚兑现。市直部门在城市区设立的分局,由区统一考核,主要负责人工作不力,不服从区委、区政府统一指挥和调度的,由区委、区政府向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报告,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调查核实后责成其主管部门对该负责人就地免职或调整其工作岗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工

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蔡建

和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彭雁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市人民政府副巡视员陶新水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机构人员编制分配组和资产处置组。机构人员编制分配组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谭明海任组长,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房产管理局、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资产处置组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正良任组长,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市房产管理局、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城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搞好职能职责和人员、设备的接管工作,确保体制改革过程中管理不松、人心不乱,工作正常开展。

(二)做好思想工作。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过程中,将事权与人权、财权一并下放到区,对市、区两级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管理职权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所涉单位的工作人员岗位将作相应调整。涉及人员调整的市直主管单位党委要做好调整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解、支持、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相关部门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员分配方案,做好移交工作。

城市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下放人员的工作岗位,切实做

好接收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三)严明纪律要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涉及到职权职责和利益调整,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要以改革大局为重,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改革方案,不得突击提拔干部,在调整期间冻结所有单位的人员编制。严格遵守相关政策,不得私分财物,不得擅自处理设施设备。对拒不执行市、区改革部署,延误工作,或违反财经纪律、人事纪律的人和事,追究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前凡与此文件内容冲突的,以此文件为准。

主题词:工作部署 城市管理体制△ 实施方案 通知

中共湘潭市委办公室 2011年4月12日印发(共印260份

下载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引二期灌区管理体制实施方案(2007.3.1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