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演讲稿《播撒爱心,收获希望》
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杨秀丽,是来自尚庄联小的一名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诱人的话语,多么高尚的评价!
还是在学生时代,我就特别羡慕教师职业。那时便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也渐渐地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2014年的9月2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天,我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午后,中心校领导把我送到了尚庄联小。当我怀揣着梦想第一次踏进一年级一班的教室时;当我面对46张纯真的笑脸时;当我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时,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46个孩子,肩负的是学校领导对我的期待、信任和重托,承载的是46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46个孩子的笑脸像46朵盛开的鲜花,面对天真无邪的他们,我暗自告诉自己:46个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要当好这些孩子的妈妈。我要捧出我的心,倾注我的情,让他们快乐的学习、成长!
在教师职业道德系列丛书中,经常提到爱是教育的基石,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在师德建设专题会议上,赵校长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孩子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善心,只有三心合一,你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你的人生就一定能出彩!
当理论付诸于实践时,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要付出更多的真情。只有真正关心、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老师才像磁铁一样把孩子吸附到自己的周围。
“最好的爱与教育是陪伴。”每天,我会与孩子一起扫地、擦门窗、打扫卫生;课下,一起与他们玩耍,使自己融入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主题班会上,我会让学生尽情的去表达他们想说的话,这样让我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爱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爱也让我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收获了快乐幸福!同时,爱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们班有一名叫刁建华同学活泼好动,十分顽皮。开学没几天就有小朋友告状说刁建华打他。上课的时候他也是不注意听讲,经常随便下位走动。课下我刚到办公室坐下就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而这个孩子的个性又特别的要强。在一次课余时间,我发现他居然唱歌很好听。于是在音乐课上,我让他来展示他的才能。在后来的班会上我们以“不一样的刁建华”为主题,让同学们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心中的刁建华。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指责他的缺点,我就在旁边观察他的表情。当同学们指责他的时候,他低着头。这时,我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说一下刁建华的优点。说完,同学们都愣了。我们班的李俊豪同学说“老师,刁建华总是欺负我们,他有优点吗?”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这时,我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与不足,老师就知道刁建华的优点。他每天早上都会向老师问好,说明他很有礼貌。”“老师,刁建华帮我捡过橡皮。”坐在刁建华后面的宁东方小朋友首先开了口,其他小朋友也都举起了手。我把同学们说的刁建华的优点写在了黑板上,让同学们一齐读。这时的他也抬起头来读了起来。后来,他的进步很快。在“庆元旦校园歌手”比赛中,他一展歌喉,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上学期期末考试时,语文还考了96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善于寻找这些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爱的深切,学生才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与教师去交流。这时的教育才会绽放最美丽的花!
我想:教育事业也许是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老师们,让我们一同播下这颗种子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将是丰硕的果实!
尚庄联小 杨秀丽
第二篇: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第十一批上海支教教师支教红河一中总结
几年来,一批批上海支教教师爱岗敬业,不辞辛劳,将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红河县这片热土上,在支教工作中诠释了另一种人生,用爱心和友谊将上海之滨和彩云之南连接起来。又是一年芳草绿,第十一批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已逐步接近尾声,尤丽娜、龚玉桂、汤和平、周乐添和胡大维五位支教老师也将离开他们支教了一年的红土地。近一个学年来,尤丽娜老师在红河州教育局基教科挂职,另外四位与我校教职工同甘共苦,尽职尽责,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吃苦耐劳
红河为家
对于师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红河一中而言,第十一批支教教师龚玉桂、汤和平、周乐添和胡大维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学校根据每位支教教师的专长,对他们委以重任:聘任龚玉桂老师为校长助理兼政治教研组副组长,协助德育工作;聘任周乐添老师为校长助理,协助初中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聘任汤和平老师为教务处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协助教务工作;聘任胡大维老师为教科室副主任兼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协助教科研工作。由于教师紧缺,四位老师不仅兼任学校中层管理工作,每个人还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低起点的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的孩子,四位支教老师在工作中因材施教,竭尽所能,严格按照各级各类的工作要求与安排开展工作,备课中坚持写详案,把每一节课看做是新的一个起点,时刻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红河一中办学条件较差,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条件制约了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但支教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克服了教学设施落后的困扰。
学校硬件设施紧缺,特别是教师的住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许多教师在外租房,在交通滞后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到校上课必须骑摩托、挤公交,甚至步行到校。龚玉桂等支教教师住在县城东部的人民医院旁,上班必须一路下坡由小城东部来到西部,下班一路爬坡由小城西部返回东部居所,所花时间约四十五分钟,但他们不搞特殊,不畏困难,与其他教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顶烈日、爬陡坡,与学校的教职工同甘共苦,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环境。红河县城经常对水电设施进行维修,加之云南大旱,停水、停电三五天的事时有发生,停水、停电影响清洗衣服、洗澡和做饭,刚开始时从上海来的支教教师难以适应这种影响,但经历几次,他们也就习惯了。另外,由于云南红河紫外线较强,菜肴偏辣,红河饮食口味较重,气候和饮食与上海相比差异较大,但支教教师以红河为家,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与教工打成一片,克服了饮食、气候等问题所带来的困扰。
上海支教教师来自繁华的大都市,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成绩还是在学识水平上,都有令人信服的一面,但他们从没有什么优越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支教工作中从不无故请假,从 不无故为孩子们落过一节课。全体师生从没把他们当“外人”看,他们也积极主动帮助红河一中的老师,如第十一批支教教师支教老师也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龚玉桂老师说:“我们有回到家的感觉,感谢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平台,我们一定给学校一个精彩。”
爱心不同
愿望一致
第十一批支教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尤丽娜园长在红河州教育局基教科挂职,但心系红河一中教育教学工作,她经常通过四位在红河一中支教的老师了解学校的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了解到红河一中学生生活贫困,很多学生无力缴纳学费和维持基本的生活时,尤丽娜园长与学校到红河一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帮扶29名学生共58000元。
四位支教老师到红河不久,恰逢2011年中秋节,他们看到很多学生路远回不了家,便组织了不能回家过中秋节的高三年级美术特长生共度中秋,除了拿出1500元帮助经济贫困的美术特长生,还给他们购买了美术学习用品。
在红河的土地上,第十一批支教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仅在学习上耐心指导学生,而且在生活中对学生也同样充满了爱心。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
2011年中秋节,四位支教老师组织了不能回家过中秋节的高三年级美术特长生共度中秋,除了拿出1500元帮助经济贫困的美术特长生,还给他们购买了美术学习用品。
四位支教老师中,年龄最大的龚玉桂是支教小组的组长,龚玉桂 老师工作认真、到位,兼任学校校长助理从事德育工作的他对学生的管理要求甚严,学生作业马虎了,考试成绩下滑了,龚老师从不当面批评学生,而是课后单独找来学生做思想工作,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循循诱导,久而久之,学生也将龚老师视作自己的亲人和长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龚玉桂老师平时在课外注重鼓励自卑的学生,甚至多次爬山涉水深入哈尼族学生家里家访,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回到课堂认真学习。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一次龚老师发现好多学生大冬天了还穿着单薄,吃的也较简单,他马上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挤出了2000元送到10名贫困学生手中。此外,龚老师还牵头联系了上海奉贤奉城高中高继华校长及爱心人士蔡刚英女士结对帮扶两名贫困学生,每年给予帮扶两名贫困学生各1000元,联系上海韧钢艺校捐赠红河一中6000元。
初中部紧缺数学教师,学校安排汤和平老师承担初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哈尼族学生才初步掌握汉语表达,汉语听说能力极差,学习基础薄弱,好多简单的题也会做错,简单的语句也难以表述清楚,难以听懂教师讲话的意思,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常让人哭笑不得,但汤老师极富耐心,放弃了自己的很多休息时间,从语言表达到数学解题方法、过程一点一点对学生进行讲解,用最简单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学生,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不断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为了给贫困学生家庭减轻一点负担,汤老师牵头联系了上海奉贤区华亭学校,资助了14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山区孩子,内向的孩子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谢意,但他们的眼神流露了对汤老师的感激之情。
边疆山区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面大,周乐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多次牵头资助红河一中的贫困学生,以帮他们完成学业。在短短一年的支教过程中,周老师先后牵头联系了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赞助初中部5000元用作开展体育运动,牵头联系了奉贤区实验中学赞助高三年级到昆明培训所需路费400元,捐助红河一中价值5000元的美术教学用具;目前还积极牵头超日太阳能公司结对资助8名贫困学生共16000元。周老师一次次的热心牵头资助,使很多面临失学的孩子又得以安心上学了。笔者对周老师说,你不仅忙于教学工作,还抽空做了这么多公益活动,难为你了,周老师说:“与扎根于红河教育的你们相比,我们做得很少,学生应该感谢你们。”周老师的一番话,越显出了他对支教工作的热爱。
年龄最小的支教教师胡大维善于和学生沟通,也十分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支教一年,贫困学生艰辛的生活环境对于他是一种震撼,是一份牵挂。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激励学生学习,胡老师几乎走遍了红河县90%的最贫困的山村进行家访,对胡老师的信任,形成了他的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热烈的气氛和迅速提高的语文教学成绩。以自己的所长帮助别人是胡大维老师常做的事,2011年学校教师李计梅到个旧市参加教学比赛,一连几天,胡老师从讲稿到课件的制作对李继梅老师进行指导,由于气候不适,教学任务繁忙,李计梅参加比赛获奖归来,累了几天后的胡老师也病倒了。
心系红河
建言献策
支教教师密切关注红河教育现状,他们认为,新课改后教学内容增加,需要拓展的内容也多了,有好多内容都离不开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多添置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质效,多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加大校际间教研交流活动,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口支援
再添硕果
通过第十一批对口支援工作,学校收获是:一是对口支援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有了提高,办学措施更能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二是支教教师在偏远学校为教育事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当地教师,支教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先进地区教育人才资源带动了边疆地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支教教师在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第十一批支教教师今天在红河播撒下的爱心,将会让明天的红河收获新的希望。
第三篇:播撒阳光收获希望
播撒阳光
收获希望
--涟水县唐集学校视导情况汇报
二〇一五年一月八日
播撒阳光 收获希望
--涟水县唐集学校视导情况汇报
唐集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现有在校生1402人,24个教学班,专用教室设施到位,行政楼、教学楼、图书室、阅览室、食堂一应俱全,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现有普通教室24间,各班均配备了多媒体、笔记本等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始终坚持“播撒阳光,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秉承“我心阳光”的校训,弘扬“温暖每一个”的校风,“精彩每一课”的教风,“快乐每一天”的学风,谱写了一曲创新教育、创造品牌的发展篇章。先后获得省“平安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书写特色学校”、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现将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教干队伍建设
我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禹成兵校长,是全体行政领导的楷模,全国“优秀校长”、“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唐集学校的“掌舵人”,是学校的灵魂,他的办学思路、教育理念、管理策略和风格等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全局性影响。禹成兵校长一到任,就挑起唐集九年一贯制校长的重任。到任不久,就接到省优质幼儿园创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县、高标准教育现代化验收的重任。当时,他面临的困难与压力特别大,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在创建省优质幼儿园时,他曾说:“创建不成功,就没有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功劳的苦劳是徒劳”,并让创建小组打印张贴在显眼的位臵用以激励所有省优质园的创建人员。“要做就做最好!”这是禹成兵校长的做事准则。他把自己“掰”成3个人用,一边要抓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边要跑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均衡县的基建和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还要忙队伍建设。方便面是他的主餐,浑身是泥水成了他的标志,深夜回家累得全身疼痛更是家常便饭。作为火车头,禹成兵校长深知构建一支和谐、极具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事关学校发展的根本、大局与长远。在县局的领导下,我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子建设标准:选拔很简洁——看本质、看业绩、看发展,方向很明确——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原则很鲜明——坚持“三公”和“三个不一样”,要求很一般——肯干、苦干与会干。在禹校长的引领下,学校所有干部,既当“战斗员”,业务上成为尖子,上好自己的课,抓好自己的班;又当指挥员,挂帅一个年级或分管一个部门,到毕业班蹲点几个班级,联系几门学科。用“校长信箱”、“意见簿”、公开手机号码与电子信箱等方式密切联系学生和家长,经常收集和处理反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真正做到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2013年12月,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组在听取汇报和查看现场后一位专家这样评价说:“唐集学校作为一所普通的乡镇学校,发展起来是很艰难的,有这样的发展真是难为了我们的校长。”
今年虽然创建高标准教育现代化,但禹校长心系教育教学质量,一心扑在课堂,大半学期以来,他听课46节,对我校构建高效课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瑞校长主持小学部工作,又当教研员,还带六年级的数学,周课时10节,听课44节。在他的带动下,行政班所有领导均带主科,且周课时都在14节以上。刘永校长、林晚霞、孙志林、李文飞等主任还做班主任工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领导团队的榜样示范作用与全校员工在内的各界人士对学校的高度期盼,使我校教职员工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而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随着大家在工作中艰辛付出与日俱增。作为“唐集学校人”,我们尽心尽力扮演好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为学校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心力。这种对学校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荣誉感,催生了“勇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敢为人先”的强大的团队精神。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学校大力提倡“德知双修,知行并重”的为师之道。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一定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和爱心,投入真心和诚心,把充满仁爱的教育撒向每一个学生。
加强政治学习,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心得体会。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紧紧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上的报告”两个主题,进行每周1次的政治学习。加强业务素质锤炼。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了语数英各科《课程标准》、“涟水县教学七认真基本要求”“涟水县小学各科作业规范化要求”“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县教研室工作意见以及“高效阅读与言语智能”、“如何评课”等专题内容,开展了一年级汉语拼音验收、三年级字母过关验收、知识质量调研等活动,召开了“聚精会神抓质量,立足课改创辉煌”的毕业班专题会议、期中质量分析会和“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交流会。
通过政治学习、演讲比赛、学习师德规范等,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等,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教师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周海洪、张正艳、马飞等老师,患了重感冒,他们没有请一天假,利用午休或者晚上时间到医院挂水治疗。赵辉老师咽喉炎发作,疼痛难忍,发不出声时,就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学,也没有请假休息半天。林晚霞主任生病住院,到南京做了手术,但一出院还没有完全康复,就立即到学校上班,身体常常出虚汗,脸色发白也坚持上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甘于三尺讲台,无私奉献的骨干教师--席艳、杨建华、路红、薛成玲、马飞、宋月霞、张正艳、唐书艳、桂荔、沈芹、赵辉等他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奉献青春。
二、加强常规管理 1.向管理要质量
为实现良性管理效应,我校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益的系列机制。
(1)形成了骨干引领的管理模式
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禹成兵校长在紧张繁忙的管理之余,为全体教师作了《追求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共同大发展》、《如何进行作业的布臵与检查》等5个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禹成兵校长、徐瑞教研员、刘永、张中亚等副校长,林晚霞、路红、孙志林、李文飞主任听课均在40节以上。徐瑞教研员等几位校长,不仅带语数主课,还亲自上示范课,办专题讲座,组织质量调研4次。徐瑞教研员、林晚霞、路红主任还经常检查教学“七认真”工作,一学期累计检查均在15次以上。
(2)建立“一周一检测”的教学机制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务部门提出了“一周一检测”教学机制,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根据一周的教学内容出一张检测练习题,要求检测题的内容紧扣一周教学的知识点,一张检测题同学科教师共同协定,学科组教师进行分工,有出卷人、校对人、审核人,确保了内容的质量。学校免费印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周末的作业,周一教师进行批阅反馈,对学生阶段性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3)坚持阶段性质量调研-分析-反思-回测的教学效果巩固机制
每个学期都按计划的开展学情调研工作,做到月质量检测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期中考试前对各个学科进行学情调研,掌握各学科教学现状,对调研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由学科教师根据调研情况撰写教学反思,在学科交流会上做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制定措施,教务部门在下一次调研中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回测,检查阶段性教学成果。
(4)建立学业成绩跟踪监控体系
教务处对全校学生建立学业成绩档案,每次调研都如实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并分发给各学科教师,从学业档案中找出偏科生、后进生,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同时,教务处还根据学业档案,实施定向调研,可以调研一些后进生的阶段性学习状况,也可以调研一些优生的成绩稳定性,协同学科教师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我校不仅注重后生进生的转化工作,而且还做好优等生的提高工作。各个任课教师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后进生转化计划,有措施,有方案,每个月均有跟踪辅导与监测,真正提高后进生转化质量,从而将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根据校长室要求,我校各个班级都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提优措施,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做法是:①分层布臵家庭作业。作业布臵注意好中差,确保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②课堂教学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提问时照顾好中差。③小组建设注意好中差。我校实施“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我们在组建小组时,也将学生分成了ABC三档,每个小组人员搭配均衡,在小组学习中,以优等生带动后进生,促进中等生。(5)立足课堂,开展常态教研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工作,语文教研工作计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清晰(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三个推进、四项重点);活动内容实在(学课标、学模式、听评课、看录像评课、业务学习考试、外出学习汇报等),活动实效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数学教研工作计划详实,有每周活动出勤记录;除学理论和听课评课外,还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研讨(“三环三学”、转化后进生、如何评课、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业务考试和课标考试,提高教师专业水准。英语教研工作中除常规的学习理论、听评课外,还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歌曲比赛。
(6)如期召开期中工作总结会、家长会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召开学校期中工作总结会,对学生在校各方面工作进行总结,表扬一大批学习、品格优秀的学生,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效果优的教师,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奖励,激发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每下半学期都会召开家长会,采用先集中开大会,再分散开班级小会的形式,就学校发展状况、学生在校情况由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作、课任教师与家长做交流,在加强了家校联系的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意识。
2.向学科要质量
各学科的教学计划规范,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有必要的讨论、研究,领导把关严,计划操作性强,做到立足本校实际,有的放矢。学校对计划的检查责任明晰,落到实处,既看质量,又看落实情况。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作业均有量化表,教师按表实施,领导按表检查。集体备课能集群体智慧,备课前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吃透文本,做到二、三次备课。备课能备到学生,备到时间,备板书设计,每课时均有教后反思。三至六年级语数英教师课前准备认真、充分,学案与导学案配套。教师教学设计规范实用,教学结构、层次、环节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成为一句真话、实话。
为了帮助和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教育质量问题解决于教学过程之中,学校制定了《唐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办法》,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过程性教学质量调研,实现全覆盖。每学期都按计划开展质量调研工作,做到每学期调研3~4次。质量监测工作细而实,考前编排秩序册,考中组织规范而严密,考后认真组织分析。对调研过的年级、班级、学科实行质量跟踪制度。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共同找原因,写反思,想办法,制定整改目标。由于工作扎实,管理到位,因此,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12月份县局组织的四、六年级质量监测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3.向课改要质量。
首先学校成立教研组,分科计划,制定校本教研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定时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学案例,交流研讨,提高自己。其次,开展“两课一评”活动,实现同学科教师间的共同成长。第三,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成长课”,建立科学细化的听评课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写心得,写反思,找差距,找不足,取长补短,促进提高。第四,坚持名师引领和中小学课堂互听互评作用,设立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构建的“三环三学”课堂模式,经省教育专家和县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不断完善。为推行这一模式,学校全面开设了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做到人人都是实验人,人人都上实验课,教师实现了在常态的“课改课”中成长。今年10月份,禹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赴楚州徐杨中学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我校“三环三学”的学习小组建设。第五,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七月份,席艳老师主持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顺利结题,目前,课题研究成果在我校正在推广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另外,还有英语的“直注音标”子课题、徐瑞副校长主持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等3个课题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研究。
三、加强学生德育
学校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少先大队具体抓,实行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坚持开好“四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精心布臵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黑板报、橱窗等文化阵地的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每周确立一个教育主题,通过广播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在当周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是否执行,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公布栏上。
学校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唐集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举行“红领巾飘起来”开学典礼、席艳老师花了3周的时间教会了《小苹果》校园舞,学生跳得非常好,积极性非常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举行“我为红领巾自豪”新队员入队仪式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坚持每月开一次校会,每周一次安全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效果显著,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落落大方,乐观开朗,活泼向上。
学校重视班集体的建设与评比工作,各班的学习园地布臵精美,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德育处每周都进行文明班级、文明路队评比,并与班主任的绩效工资挂钩。
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拓宽德育渠道,形成育人合力。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
四、加强文化建设
学校坚持“播撒阳光,收获希望”的办学理念,在教育环境上从校园的绿化、美化入手,从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层次构筑特色的阳光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阳春路、阳山路、阳彩路,光华楼、光远楼、光耀楼,阳光橱窗、阳光诗廊、阳光格言、阳光书画、阳光礼仪,校园每一处建筑,每一处景观无不彰显阳光文化,用阳光文化去凝聚师生,提振精气神,聚合正能量,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充满阳光的校园,放飞希望的乐园。“我心阳光”的校训,催生出唐集学校特有的校风、学风、教风。“温暖每一个”的校风,让学校就像阳光一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抚慰生命,给每一个生命以活力和朝气,使生命之树常绿。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命、享受关爱、享受温暖,在教育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幸福延绵。“精彩每一课”的教风,让教师爱生敬业,像阳光一样对教育充满激情,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谈话,每一节课……都折射出教师的生命光辉,都是一次生命精彩的演绎,都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和深情,使学生的身心在“于无声处”,得到升华和洗礼。“快乐每一天”的学风,让学校构建起自主合作、快乐学习课堂,还组建了阳光音乐、阳光美术、阳光舞蹈、阳光球类、阳光棋类、阳光写字、阳光武术、阳光跳绳等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学生像阳光一样洋溢着快乐的心情,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五、创建写字特色
我校是市“语言文字规范书写特色学校”,同时也是青少年书法培训基地。县书法家协会书法进校园活动多次在我校举行,他们有时手把手的指导如何运笔,有时在理论上给予老师指导,有时对师生的书画作品进行点评,促进了我校师生书写水平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师每周均进行“三字一画”训练,每周向教务处上交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以及粉笔字作品一份。教务处从中选出优秀作品,每月举办一次优秀作品展览,以调动全体老师的练习积极性。
因此,省书法家协会张秉铎会长将于春节前后,亲自带领书法家协会领导和知名书法家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这将对我校写字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将在以禹校长为首的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体教职工携手同进,迎难而上,敢于争先,再创辉煌!
第四篇:播撒爱心 点亮希望
播撒爱心 点亮希望
9月16日上午,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隆重举行了扶贫帮困资金发放仪式。发放仪式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前方工作组副组长袁鸿飞主持,伊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布都克尤木〃吐达洪,县委副书记、前方工作组组长陶荣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刚,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干部,帮扶群众,县委宣传部、教育局、扶贫办、县红十字会、各乡镇及社区居委会领导干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发放仪式。
发放仪式上伊宁县委副书记、前方工作组组长陶荣龙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扶贫帮困资金发放仪式(首次发放扶贫帮困资金近8万余元)就是“服务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他还说:希望在全县各族群众的关注和支持下,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红十字会能成长为伊宁县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希望借助这次活动会有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积极主动地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困、解群众所难,为营造和谐伊宁县共同奋斗!”
最后,伊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布都克尤木作重要讲话,阿县长说:“对关心、支持伊宁县教育事业发展及弱势群体的所有南通援疆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希望贫困学生家庭,贫困、特困家庭,不要把贫困当作阻碍我们前进的包袱,而要化作促使我们发奋学习、勤劳致富的动力。同时,不忘感恩,当学有所成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撰稿:邵光亮
第五篇:播撒爱心,收获幸福
播撒爱心,收获幸福
禹州市文殊镇中心学校 葛婵婵
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你将会收获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荆棘,你将会收获伤口;如果你种下的是爱心,你将会收获幸福。教师把爱心播撒,以满腔热诚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看到学生的成长,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普通的。像其他职业一样,有着年复一年的重复,整日面对着天真单纯的孩子,处理着学生视为天大的芝麻小事,传授着一成不变的知识。这是平凡的,甚至于枯燥的。我拒绝平庸,我要改变,我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此,我更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地学习更多地知识,完善自己的职业体系;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除此,我更是把我的爱心奉献给了我的学生们。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把这一工作当作我毕生要完成的事业,我用我的爱去培养、激发、传递着爱,同样也收获着爱,收获着幸福。
树叶由绿到黄,又由黄到绿;太阳由东到西,又由西到东。我已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摸索前行了十四个春秋。刚毕业时的稚嫩、青涩早已远去,今天的我干练、自信。我的事业以一种稳健的姿态向前发展。回眸过往,我怎能忘记我的第一届学生?他们看我年轻,可没少挑战我的教师威严:交一样的作文,检查我的认真;搬着字典找冷僻字,测验我的水平;拿个奥数题故意刁难教语文的我,考验我的耐心。也许是我数学方面的才华,也许是我认真求实的态度,也许是我否定自己的坦诚,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接近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的真心付出换来了学生的爱戴,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我,把与他人的矛盾说与我听,叫我指点迷律,还邀请我参加他们周日的小活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课下找我请教数学问题的人也愈来愈多,我收获着初为人师的幸福。今天,我觉得有了更大的责任:班里的所谓“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往往是一些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叛逆,另类吸引着旁人的关注,期许着爱的拥抱。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那些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患有严重疾病、甚至不幸离去的孩子们是不幸的,他们缺少了家庭的温情,在青春期的困惑与迷茫中,在家庭的纷扰中,在对学业过高的期待中迷失、彷徨,我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引领他们冲出迷雾,挣脱心灵的枷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就需要这样,爱他们,不是口中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去探寻他们的心灵,真正地关爱他们的未来。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运用恰当的方式排解,宣泄。了解世界的途径多了,得到的爱多了,学生抗压的能力却在减弱。每一届所带的学生中总会有几个孩子对生命迷茫,产生轻生的想法。为此,每学期,我都会以“生命”为主题,采取事例,辩论,演讲的方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诠释这沉重的话题。我还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校配合,只为早日看到学生舒心的微笑。我的用心付出也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肯定。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别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是世间大爱。急家长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因为有爱,就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就在上周,班里的一个男孩突发急病,呕吐,腹痛。等我感到教学楼时,污物正被几个人清理,走廊上赫然摆着一把椅子,显然是为病人准备的。可男孩痛的满头汗珠,仰脸眼含着泪花,哪能坐下呀?二话没说,我们立即去医院。随行的两个男孩主动去背他,那可是个体力活,男孩的重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不容易地到了乡卫生院,把他安置在椅子上,他已疼得在那儿翻滚,完全忍不下去。当天值班医生的脱岗让我们觉得天崩地裂,我们只能选择距离七百米的另一家诊所。可这短短的七百米,却成了长征。为了让他舒服点,我在临街的商铺中四处说好话,以人格担保,用手机号作证,借来一辆电动车,完成了那遥远却又如此近距离的跋涉。两小时后,家长匆忙感到,立即送往县医院,转入急诊室。当天夜里十一点多,家长在情况稳定后给我电话道谢。我欣然接受了这份情意,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也理解孩子在母亲心中的位置,我也把我的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哪个妈妈会不感激帮助孩子的人呢?同时,我也为我班里其他的学生感到骄傲,他们在同学困难时伸出援手,这发自内心的情感就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如果说我们班里的学生就像一颗颗向日葵,那爱就是我们的太阳,我们围绕着这爱,转动着我们的脸庞。我付出了爱,感受着学生的爱,这爱就像一泓清泉,灌溉着心田。
居里夫人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忘我的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便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在多数人向“钱”看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是清贫的,我们两袖清风。可我们又是富有的,课堂上学生们一点点的进步;大街上偶遇时的一句句问候;空间里一次次的点赞;节日里爆满的一份份祝福,这些无时无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带给我精神上的富足,让我怎能不安贫乐道,看淡世俗,无怨于自己的选择。正是因为有爱,天更蓝,路更宽;花香芬芳,鸟鸣婉转;师生共乐,温情弥漫。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也爱我,这一份份爱的交流、传递,让我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幸福快乐。我无悔于这份选择,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去浇灌一棵棵幼苗,播撒爱,传递爱。诚然,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波折苦难仍会出现,我却坚信:这爱,可以战胜一切,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