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人的生活》书评演讲稿
三、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用一个个细小而特别的故事,串起人生中无可逃避的情境和遭遇,照出自我的底色,看见别人的生活。没有大道理,也不想教给读者什么,他只是处在卑微和真实的位置上,写下自己所见所闻的平凡人生,剖析那些不断成长和丰富的灵魂。
这些文字,温暖、朴素,可又涵义隽永,在这本书中,人人可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更能见到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这里有别人的生活,这里的生活也有你,有我。
二、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动人的散文集,之所以动人,因为它用最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最细微而撩动心灵的故事。这些细微处的故事让人痛、让人伤,让人温暖,也让人感怀生命中的每一处无可奈何。《普通人的病与痛》中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面对病痛的无力、脆弱以及疾病与医疗后面掩藏的不公,《身边的少年》让我们看见在遥远的异乡都市,永远有少年在流浪,也永远有少年衣食无忧,身份揭示了他们的过去,也限定了他们的未来。《别人的生活》里我们发现,每个人都长着一双习惯盯着别人的眼睛,而《我们选择的路》中,又清醒地意识到,细小的风景,让我们假想别人的生活,但最终却会坚定找到自己的路。故事是这本书最基本的元素,无数的故事连缀起一个最细微处的当代中国。这里有令人无奈的现实、有卑微却努力的各种小人物,也有日常生活里的诗意,更有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在喧嚣世界里,这本书为我们寻回内心的安定与通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阎连科
刘汀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他的随笔集《别人的生活》中有令人无奈的现实、有卑微却努力的各种小人物,也有日常生活里的诗意,更有生活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这些故事,细微而撩动人心。
一个小说家把散文写好也是份内的事情。但如刘汀这样,年龄中还含着青嫩的汁水,却已经把小说写得累累果实,且散文又写得如此有枝有干,根深叶茂,呈出独有少见的境况,这委实让人意外。让人感慨,文坛的交替,终是该来的要来,且那到来的不仅是春秋岁月,更是他们别样的作品。是他们的写作,在更替着作家的少老。
《别人的生活》,是一本会被万千书籍密密埋压的散文,可你一当发现,一当阅读,它就会从如海的作品中滑舟而出,帆起船行。如果当下的文学写作,是一片乱砍乱伐、而又被新的横生野长重新覆盖的林地,那么,刘汀的这本散文,就是挺起在一棵巨大的树桩上的新生。因为那树桩的粗大,因为它四处盘结的根土,这一枝新生,也就可能注定了它的挺拔,注定了迎风照日的猛生窜长,注定了在新生林地中它的高头大马。
刘汀在这部作品中间,是那么鲜明地绳拧着一个作家对生活无处不在的疑问。《别人的生活》,是散文,又不是散文,而是借散文之笔,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为什么生活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每个人都活成了别人?为什么我只有从别人的生活中才能看见自己?人家的路,为何总是载着我的脚痕?而我要找的我的印迹,又散落到了哪条路上?读单篇的《别人的生活》、《我们选择的路》,追问就像敲在头上的锤,让阅读者的脑壳和胸膛,都有振动的声响。《灵魂是什么东西》、《自由在哪里》,是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会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的来自一个人冥思的自问与自答;是一片在世俗的细碎中不肯沦落的灵魂,在人群中跳动的闪躲,它时时会被人群和世俗所吞蚀,而这跳动的疑问,却又在世俗中透出尖锐有力的呼吸,对抗者吞蚀的可能。整部作品,都被追问提纲和绳牵,甚至让人怀疑,作家如此对生活不懈的迷困和追问,又如何可以活在这个平庸、现实、没有意义的人世之间呢?
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作家的妙巧,也就在了这儿。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病痛、孤独、乡愁、自然、田埂,哪怕是作家自己无奈中替老姑父夫在北京的医院高价挂号,而病人千里迢迢到来之后,专家医生又无端地休息歇班(《普通人的病与痛》),还是作家在《我那遥远而浓烈的乡愁中》,回到故里,站在村头,对田野、村落、物景、人事的点点滴滴,都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爱。有一颗对庸常生活的感谢心。甚至作家写到这些细碎的日常,有一种不愿停笔的渴望,仿佛不画出生活落叶的筋脉,就不足以在一副油画中表现林地树木的繁华和更替。他的叙事,是那样的从容,笔尖的脚步,从来都不因风雨到来而凌乱、而急迫。而那来自对世俗、庸常、人生、命运、婚姻、情爱等一切一切的追问,都化成一个作家的一颗有着钻楞的诗心:面向生活的叙事和抒情中的脚音、韵律和节拍,从而使这部散文,成为一首颂扬和疑问庸常的长诗;或者,是烦恼人生的林地油画,而疑怀和追问,则是那油画中梵高最为刺目的色彩。
读《别人的生活》,让人想到刘亮程的写作。不一样之处,是前者把满含哲学的追问,都置放在芸芸人众的日常和烦恼之间;对叙事的热爱,如同田野对雨阳的等候;而怀疑成了生活和生活之本身。而后者,则把哲学的眼目,肯定地投放在西部的荒野,而使生活成为孤立的存在。而人也因此在孤立中奇崛。还有天香地艳的李娟的散文,在生活和语言中开出一朵思辨、善美的花来,简易如我们在戈壁中捡到了一粒石子。这么说,是不是一种散文新写的时代已经到来?无所谓大散文或者小散文,长散文或者短散文,深刻或者浅淡,而作家先天的目光、态度和天然的叙述,才是新散文呼吸的喉结? 谁知道呢。
总之,刘汀和他的《生活在别处》,让人感到一种散文的别味和新味雨淋样的到来,使人在阅读后淋雨而透湿。他的写作,没有他们节致,也没有他们在文字上那么闪光的钻影,可那颗对世俗、生活、人生疑怀、追问的作家的诗心,却更为鲜明地筑砌了生活的嶙坝,使读者、作家、生活和写作,都有了艺术的边界,让我们在阅读中不至于野荒地漫跑,不至于长途跋涉后空手而归。2014年1月18日
这个世界,时间划过,留不下任何刻痕。此刻与未来,似乎是两条平行线,看不到连接的可能性。
如果他们看到了这本名为《别人的生活》的散文集,或许会心下轰然一动。
这本书极其坦诚动人地记录了作者每一道灵魂的褶皱,生活的尖锐与柔软。一个人铸成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而我们翻开,亦会感怀良多,掀起一阵接一阵的共鸣。
原来生活的丰富与味道并非取决于生活的密度,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足够柔软、敏感、丰富。生活的浑噩根源在于内心的混沌。
作者尚年轻,背后的人生也算不上多么波澜壮阔,但是每一件他耳闻目见的事,无论大小,都会被他有如精密仪器一般的眼和心吸纳,咀嚼,消化,成为他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的基点。这些生活经验,和他看过的书一道,决定着其世界观,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帮助其定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构筑起自己的世界。—— 日常生活里的诗意
“如果我不用„诗意‟来描述这些细小和微不足道,还能用什么呢?所有值得爱的人、所有值得过的日子,也无非就是它们的集合吧。”
秋夜,月亮,田野,母亲和她的影子,挥动镰刀,玉米秸秆一颗颗地倒地,循环往复,天也静,地也无声,只有玉米叶子的哗哗响。
秋日的北京,一个拥有暖阳的周末,一男一女浸在阳光里缝制被子,阵脚细密,“把秋日的阳光、微风,以及人们的慵懒,全都缝了进去。”
一缕阳光,经过两块镜子的折射后,终于曲曲折折地,蜿蜒照进深胡同里逼仄阴暗的出租屋,也照亮了几个年轻人明净的笑脸。
这些是《日常生活里的诗意》一文中的几处画面。
突然想起自己去年毕业,兴奋地租好房子,好长一段时间,每个有阳光的周末,拉开客厅窗帘,大片的阳光铺满了阳台,铺满了客厅,温暖了我的脸和皮肤。顿时浑身轻快,一种澄澈的喜悦将我笼罩。甚至就大声喊了出来,自由真好,生活真好。可是现在,繁忙的工作,日渐麻木的心,面对如约前来的周末阳光,我却难得再有当初那么强烈而纯粹的快乐了。人们有一种倾向,当在生活中陷入痛苦迷茫时,会本能地从书中寻求答案,找到治愈伤痛的灵丹妙药。但作者却善于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反思追问,铸造意义。
曾经的我认为,对于生命中种种难以诉说的沉重,唯有一颗强大而包容的心、一颗清醒的大脑、一份牢不可破的感情、一双可随时发掘世俗生活种种乐趣的眼睛,才能将其抵御。
但诗意的眼睛,才是最最不可缺少的吧。
作者有很多不平不气,为着少年们迥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为自幼家庭贫寒而给心灵造成的压抑,为普通人的无所不在的病与痛,压抑与难堪。
但作者的笔调依然从容,因为即使看破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仍继续存在。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猛虎嗅蔷薇的心态才能一面体验这个世界的残酷,并一面领略其温柔如许。
比如作者在一个雨夜,凌晨两点多的雨夜,邂逅一家深夜食堂,一家仍在营业的饺子馆。然后作者写下这样一个诗一般的句子。这个句子的美妙难以言表,任其无数次在脑海里回旋流转:
“我曾有一个人生梦想,做一个推土机司机,现在,我也梦想着自己是个饺子摊主,夜夜出门,雨天也不歇息。—————
认识自己与抵抗虚无
这本书可以概括为两大主题:其一该如何认识自己?其二如何应付无所不在的生之虚妄? 人该如何认识自己?
我常常问自己一个无解的问题,我到底是谁,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另外一个什么人,为什么我长这个样子,生活在这个地方,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是否存在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在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这些问题无解。但我清楚,我就是我,此生再也无法变成另外一个人。我所体验到的东西别人是无法体验到的,别人看不到我眼中看到的风景,同样,他人眼中的风景或许我也无法领略。
在作者这本书中也常流露出关于自己认知的困惑。人对自己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我们只是在不停地摸着自我这头„大象‟,一直到死。”一个异常的感觉,灵魂的闪念,就会发现自己完全陌生的部分。
那么,真实地记录自己,或许是了解自己的最佳途径。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颗细腻的笔,一颗敏感的心,忠实地记录下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记忆和所思所感。他的亲人、熟人、街边卖菜的小贩、二手书店看店的老人……偶然的一个念头,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所有这一切,作者都用坦诚地记录下来。
而尊重自己的感受,思考所见所感的一切,并使之与内心相遇,达成和解,这本身不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接纳自己的过程吧。而且它能促进观念,导致行动,比那些虚而又虚的空想要强太多。
你要向自己俯下身去,与深渊处的自己交谈。如何应付无所不在的生之虚妄?
“我的磨难在于,当早年变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它便具有了吸纳的力量,总要把我拉进空空如也的内部;可现实是,我得继续往前走,继续建立更大的空洞。”
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境遇,而是每个人在面对生之虚妄时都会不寒而栗的一个问题。
比如文中的舅爷,牧羊,不婚,一生孤独。“他永远一个人面对着此起彼伏的群山和旷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
比如四叔,有过远大志向,却一辈子都被牢牢地栓在土地上。“他活着,拼命抗争,辛苦地维护着自己有些虚妄的自尊,而这抗争常常又成了更深一层苦难的根源。”
每一个都会面临无法消除的孤独,以及与世界的隔离感。生命凶残,个体如何对抗。
即使家境优越,无病无灾。但生活本身的断裂性足够让人恐慌。现在的我与曾经的那个我,真的是同一个人吗?那些回忆中的时光,那些逐渐模糊的往事,真是发生过吗?
作者提出的对策是建筑个体的乌托邦。“乌托邦可以是完全精神的、完全自我的,你甚至不需要一点现实世界的东西,就能建立自己的乌托邦。” “个体的乌托邦,或者,它就是所有那些我们渴望、幻想但从来无法命名的美好的东西。它会渗透在你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但从来都不能成为生活本身。”
或许很多人认为在现实面前这些不堪一击。但我读到这里却有种被说穿心事的惊喜。一直认为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的成功更加重要。个体的乌托邦,贮藏着所有自己热爱渴望的东西,纯粹,自由。如果拥有这样一个乌托邦,现实世界又怎会轻易刺伤你呢。
生命容易遭遇空洞,而我们唯有努力丰富自己的乌托邦,摸索着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填满这个空洞。
这本摸起来并不厚重的散文集,深情多思。用一颗触觉如此丰富的心来感知生活的人,似乎天然就在过着一种多重人生。一重是自己的,一重是别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在这本书里你能发现一颗诗意的日常之心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非常喜欢,是里尔克的。“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
这是一本动人的散文集,之所以动人,因为它用最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最细微而撩动心灵的故事。这些细微处的故事让人痛、让人伤,让人温暖,也让人感怀生命中的每一处无可奈何。《普通人的病与痛》中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面对病痛的无力、脆弱以及疾病与医疗后面掩藏的不公,《身边的少年》让我们看见在遥远的异乡都市,永远有少年在流浪,也永远有少年衣食无忧,身份揭示了他们的过去,也限定了他们的未来。《别人的生活》里我们发现,每个人都长着一双习惯盯着别人的眼睛,而《我们选择的路》中,又清醒地意识到,细小的风景,让我们假想别人的生活,但最终却会坚定找到自己的路。故事是这本书最基本的元素,无数的故事连缀起一个最细微处的当代中国。这里有令人无奈的现实、有卑微却努力的各种小人物,也有日常生活里的诗意,更有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在喧嚣世界里,这本书为我们寻回内心的安定与通向未来的精神力量。生活的底色 ——读《别人的生活》
写小说的刘汀突然给人呈现了一本散文集,名为《别人的生活》,写的却是自己的事。厚厚的一本,极尽叙述之絮叨,感觉像是喋喋不休,实则是“借散文之笔,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
《别人的生活》是一本蓄谋已久、经过充分准备而得的散文集。如实的生活用安静的文字记录,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可能只是无心所得;用心良苦也罢,漫不经心也罢,生活的底色本是如此。刘汀只是以“精密的仪器”般的眼睛观察,思考庸常生活里普通大众的细微、沉默、迷惘和挣扎。细微的有你,沉默的有我,迷惘的有我们,挣扎的也还是我们。
别人的生活,照见的确实自己。这就是刘汀所写。作者自己也说,写别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为了更清楚地看自己的世界。为此,作者不惜通过回忆来叙述一个接一个细小而特别的故事。“当你身处在绝大数人都有共同记忆的群体里,就会感觉到一种疏离感”。是疏离,让刘汀变得更清醒。故事大多亲身经历,回忆是痛苦的,而在回忆之后反思、反省,继而对自己、对我们、对时代予以剖析,一切都是一个写作者的良知使然。
焦虑。是的,就是焦虑。在读本书时,常常都有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和作者经历相似,读文章更多的是共鸣,作者的焦虑也自然转为了读者的焦虑。芸芸众生中的无奈,病与痛涉及肉体,更涉及灵魂。尽管作者通过一篇长文《灵魂是什么》试图来探讨日常生活背后的细微点滴,但就像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精彩一样,能用文字表述出来的,总是苍白。这是无可奈何的。
无奈也是生活的底色之一。还有温暖。无论是日常生活里的诗意还是母亲生活的哲学,温暖都是一个关键词。即便是《何以抵抗寒冷》里卖菜的夫妇,面对冬天的寒冷只能硬扛也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这也是一种温暖,照耀着前行的路。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诸篇是别人的生活,那《我那遥远而浓烈的乡愁》里所写就是自己了。一个背井离乡多年的游子,面朝千里之外的故乡,常常有家不能回,乡愁成了一种精神疾病。而生活在故乡的乡亲,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却是另一种乡愁:在家的乡愁,这比出门在外更让人沉重。
在书店闲逛,或许是因为好奇心,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活不自信,很容易地就被这书名吸引。
之前没有读过刘汀的作品,这本散文集,写我们这样普通人身边的事,小人物的热闹与麻木,生命的坚韧与凄凉,命运的眷顾与捉弄。
我们活在充满了“别人的XX”和“别人家XX”的世界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听话,别人的薪水也总是更高,我曾对此忿忿不平,但却不怀疑这样一种价值观,好像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们才能得到社会甚至自我的肯定。对大多数人来说,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就是人生的意义,而别人什么时候完成这些,便成了我们生活的标尺,决定了我们的未来的方向。我们只管一路去追,不用想追上了又能怎么样,但这未必是一种生活的麻木,只因为我们清楚得知道,人外有人,总是会有追不完的目标和填不满的欲望。正如书中的一个比喻,“我们就好比站在烧红的烙铁之上,不停地跳,以为跳起来、跳到别处会不那么痛,但很快又会落下来。”这样看来,我们根本就是过着一样的生活,如果谁有那一点点平均水平上的优越,本质上只是走向了另一种追逐和挣扎。但,即便生活的本质真实如此,我还是希望我的那一份挣扎,可以是为了一些别的,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即便如作者所说,“会有很多种我们不甚清楚的力量,把懵懂的我们推到路口”,我还是希望无论我的选择是主动或被动,都可以保留一颗不那么急切的心,可以看到生活里的诗意。
除了这些,我们常常忽视另一种“别人”。他们也许在酷暑的建筑工地上,也许在寒冬清晨的街道边,也许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换来的也许只是在最低工资线上下的回报。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可能上不了学,他们生病后也可能无力去医治。作者写北京冬天室外卖菜的农民,“嘴唇上都带着霜”,写家乡进城看病的村民,因为挂不到号,冲到医生面前怎样地磕头乞求,写本该读书年纪的农村少年在城市的学校外贴小广告。诸如此种让人唏嘘,我知道这些都太真实,也正因此都太残酷。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也许只有当我们真的在眼里看见别人了,别人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对于别人也才是有意义的。”我想这不就是民主的意义吗?我们只有尊重和维护别人的生活,尽力去维护别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才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令我们艳羡的,或是让我们同情的,既是“别人的生活”,又影响着我们自己的生活,说到底哪有什么“别人的生活”?分明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那么,我能做什么呢?作者最后写道,“眼睛里有别人的生活,且清楚自己的道路,这是我在这个阶段能想到的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所该有的两个坐标。我只愿自己的双足,能站得越来越稳,以保证此后的道路不太偏离这坐标。”
摘抄几句很喜欢的书中的文字:
“世界固然是物质的实在,但更是人的观念,对我们的精神而言,观念是更强烈的真实。重要的不是你姓什么、叫什么、是谁,而是你会被解释成谁。”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选择道路,而是道路选择我们,会有很多种我们不甚清楚的力量,把懵懂的我们推到路口,我们就沿着一种惯性,糊里糊涂地走下去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活着的方式,只是虎口和狼窝的区别,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愿意选择虎口,还是愿意走进狼窝”
“我们大多数,都是如此活到老,然后死去的吧。可在这个世俗的认同之外,总会潜伏着某种倔强的不甘,不愿意彻彻底底地把自己交付给生存的压力,也不想只是茫茫然地跟着人群走向尽头。”
(当人们说起“你还没有……到那时你也会和我一样”)“我们到底是有多么害怕别人不和我们一样啊?我甚至要猜测,很多人之所以要一次次一遍遍这样说,就是因为深深地知道那并非最好的选择,可又想找到做这样选择的理由。” “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谁都无法评判别人的选择好或坏,但我们常常要通过看见别人的选择,才知道自己的选择之价值。”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到,„我不忧伤,也不泄气。生活终究是生活,生活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而不在于外界。以后我身边会有许多人,在他们中间做一个人并永远如此;不管有多么不幸,永不灰心和泄气,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和它的任务。‟”
“生活中确认有那样一道光,比如灵魂,可照亮立锥之地,可温暖内心,但我们的命运却在于,没到夜晚,所有的光都将隐匿,汇聚一处,第二天醒来之后,你必须重新寻找它。这种不断重复的寻找和确信,如同西西弗斯滚动的那块石头,沉重、粗粝,可又是不可逃避的劳作。它隐藏在白昼的所有光之中,稍纵即逝,稍纵即被吞没,但并非不可把握。”
“对离开故乡去远方的人来说,连记忆中的故乡也是留存不住的,不是我们抛弃了故乡,而是故乡抛弃了我们。真相是如此残忍:我们再也不能真正拥有它,甚至连故乡自己也不能。”
“但如果让我的生活和他对调,我还是不愿意,这忙和疲惫之于我,如同悠闲与富足之于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表面的区别只能证明一件事:你只能选择你的路,而不是别人以为的路。这甚至不是各有各的好处的事,它甚至不涉及„好处‟这个词,而只和你觉得在哪儿更为心安有关。” 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无意间翻到了一篇《日常生活里的诗意》,刚巧看到第三节里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写道:
“硕士第一年,我们被学校安排住在了大运村,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大运村和学校之间。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从师大北门出来,过天桥,然后从一个胡同穿过,绕到学知桥,再往西。师大北门外三环路上的天桥,对面直通北影厂。有天中午,我从天桥上过,看见一个年老的乞丐,衣衫破烂,面目黝黑,如打坐般席地而坐。老乞丐面无表情地挖着鼻屎,然后用指甲弹到天桥下的车流里,怡然自得。我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动作,过了他几步远,蓦然回首,看见老乞丐从怀里掏出一包面巾纸,从中抽出雪白的一张来,仔仔细细地擦了自己挖鼻屎的手指,然后安然地双手扶膝,闭目假寐了。”
这一段故事,作者在文中说他讲给其他人听的时候,大家无不哈哈大笑,就好像听了一个笑话一样。可是当我读到的时候,脑海中却真真切切地浮现了那个时空中的画面,因为相似的就学经历,作者每天穿行的那条道路也是我曾经每天走过的,借由作者笔下的那条道路,我仿佛穿越时光,回到过去,而曾经与我相逢、驻足并离去的那些人物和风景在一瞬间被催生复活,一切就像被点金手悄然触碰过后,在记忆的图纸上熠熠闪光。
这就是我阅读这本书的体验——真切。在同一篇散文中,我看到作者又讲了好几个小故事。或许用“故事”这个词眼来形容并不贴切,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情境和真实体验,可是经他下笔裁剪和选择后,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的,就是带着诗意的印象。比如在午后胡同老房子里弹吉他的朋友,又或者凌晨三点还在出摊的饺子店老板和老板娘,甚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偶尔一瞥,一对中年夫妻弓着身子,拿着针线正在秋日下缝被子。这些生活的细节,偶然的对话看似是那么平常,可是在作者笔下,却如油画一般透显着温润而丰富的色彩。而那种色彩,正是某一时刻生活展现给我们的底色,没有失真的修饰,有的只是静帧的记录。
生活的底色当然不仅仅只有秋日的美好,更多时刻,我们经由作者的笔触,感受到普通人的无奈。那对深夜仍不打烊的夫妻俩,虽然饺子铺的饺子馅多味美,可是饺子背后却也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劳的汗水;在医院里,一个排了很长时间队的老太太被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以“时间到了,停止收费”为借口挡了回去,任凭她苦苦哀求小伙子也是铁面不理;而作者本人在办理户口问题时,也经历了荒诞如黑色幽默的一幕,明明是从家乡走出来的人,迁出了户口却不能迁回去,那个时候即便满腔愤怒不解,却也无处可以宣泄。在某一时刻,生活是美好的,但更多的时候,“生活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蚤子”。
作者在写他亲历的生活时,没用任何修饰的笔触,他让生活本身开口,让记忆说话,不提供价值判断,没有愤青似的观点批判,也没有心灵鸡汤似的励志;他写自己的生活,写他亲人和爱人的生活,写身旁同事、熟人、陌生人的生活;他写情绪,写感受,写发现生活细节时的感动,写愤懑、无奈和无力感;他写回忆,写少年,写城市人不熟悉的乡下生活,但更多时候,他写的是“我们的生活”,写的是我们周围的世界里曾经、正在以及即将发生的一切。这些小故事、小细节一点点串联起了每个读者自己的私密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对时代的共鸣。
因为这个时代,不是创造伟人的宏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里,生活着无数普通、平凡却又性格各异的独立个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了这个时代。这是属于凡人的时代,而凡人的生活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
《别人的生活》不关别人,读到的正是我们自己,和我们身处的世界。
第二篇:书评《小王子》演讲稿
书评《小王子》演讲稿
高二四班 柳可庆 指导教师 宁琳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书是《小王子》。这部书是由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一部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虽然是儿童小说,但这部书却被称为“写给大人的童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太空旅游的小王子。小王子是个爱发问的人,而且如果他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他就会一直追问下去。小王子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可你要这干什么呢?”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我印象很深:小王子来到了某个星球上,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个忙碌的商人。小王子便问候他,他却说:“别烦我,我有许多正经事要办!”小王子在旁边看了半天,才知道他正在不断的计算,计算天上到底有几颗星星,然后把计算出的星星数目写在纸片上放在抽屉里。“可你要这干什么呢?”小王子产生了疑问。“这样的话这些被我计算到的星星就全部属于我了,我可以占有它们……”商人回答。
大家想一想,这真的是正经事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小说中的商人一样的人存在,他们总是说:“我在做正经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计算着数字,写下一页页文字,他们贪婪的占有着他们能够占有的东西。占有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利益。在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利益所污染,包括人心。在这颗利益之心的驱使下,我们不停地占有这一切,做着那些所谓的“正经事”。我之前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利益所污染,在“几乎所有”之外的东西,便是孩子的心。只有孩子的心才是纯洁的,没有一丝瑕疵的。当我们在做“正经事”时,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没有时间去关注一下路边低着头看着花的孩子,没有时间探索孩子的心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全都忘了,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天真无邪、单纯善良的孩子,而且我们最初的那颗童心,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慢慢被利益所侵蚀,已变得浑浊不堪,散发着铜臭。在此,我想呼吁大人们,包括我们这个年龄段即将成为大人的人们,停下手中所谓的“正经事”,去挖掘你的内心,用高尚的精神甘露去洗涤它,让它变回鲜明的红色,散发芬芳,并且谨记:勿忘初心。
第三篇:别人左右我们生活美文
周末与男友去一个朋友家做客,路程有些远,但我们还是骑上那辆花50元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车,上了路。男友吹着民歌小调,我则附和着配以现编的词,两个人闲闲地骑在宽阔的郊外大道上,时不时地,会有人从飞驰的汽车里,探出头来,看一眼我头上戴着的插满野花的柳条,笑着打个呼哨,向我们的悠闲问好。
这样磨磨蹭蹭地,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朋友的家。朋友看见我们破旧的缠满草屑的自行车,还有两个人被风吹乱了的头发,便吃惊地叫道:你们干吗这么傻,骑车跑这么大老远过来,打车又花不了多少钱!你看今天来的客人里,就你们特殊,别人哪个不是打车过来的。一席话说得我和男友面红耳赤,觉得像是农村人进了省城人铺了干净地板的家,那一双沾满泥巴的脚,不知道是该跨进去还是停下来。
那顿饭当然没有吃好,一桌子的好菜在我们面前,都没了味道。男友觉得周围的男人们都在笑话他不能挣钱过舒服一点的生活,我则在那些穿着艳丽的女人们面前自惭形秽,好像人人都窥见了我们自行车上那个不按也响的破铃铛。结果那天回来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打了辆车,并将那辆来时曾经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的车子,扔在后备厢里。
单位里新来了一个男同事,有擅长八卦的女人,很快地从别处打听到这个同事的前科,说他好借人钱,计谋也多,最喜跟领导钻营;尤其对于女人,更是拿捏到位,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将你利用,让你帮他得了功名还要反过来向他道谢。
起初也曾提防于他,时时处处小心为上,基本不与他产生交集。但后来却发现这位同事似乎并非像别人所说的那样诡计多端,相反,他还有别的男同事不曾有的宽容和大度,从来不跟女士一般计较,几次将我们两个合写的稿子,只署上我自己的名字。
所以便开始弃掉最初的芥蒂,开始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他坦荡相处。有时候中午饭,我们吃厌了盒饭,会去楼下的小吃店里,要两份开胃的小凉菜,一小盘水煮的毛豆和花生,边吃边看窗外流动的风景,或者谈谈自己过去几年里的烦心事。
后来有一天,他说有急事,想问我借八百块钱,其实钱就在我的抽屉里放着,是刚刚发的工资,而且他也看到我放入其中。可是就在我将手伸向抽屉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他最初来时单位女人的警告,我犹豫了片刻,终于轻咳两下,低头撒谎说,手头紧张,刚还了这月房贷,实在是没有多余。他并没有说什么,只说再去借别人的试试,但我还是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点滴的失望。
单位的女人们趁火打劫,说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了,偏偏我不听劝,非要跟他做什么朋友,怎么样这次被他算计上了吧。我左右摇摆的心,在外人的挑拨里,终于在与他相隔一条宽阔河流的对面,停了下来,且再不肯前行。
他最终从别处借到了钱,而那个肯借他钱的同事,则取代了我的位置,成为午饭时陪他坐在窗边愉悦聊天的朋友。而我,则因为外人的几句流言蜚语,至此与他再也回不到昔日畅通无阻的共事时光。
很多时候,我们就这样被外人的意见左右,掌控,犹如一层劣质的釉彩,涂在我们原本光滑如玉的洁净生活里,我们明知道它们在时光里会很快脱落,并被一阵风吹走,可是依然为此焦灼,失落,不安,自责,晦暗,并将生活真正的底色,在这样的自怨自艾中,完全地掩盖。
第四篇:书评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2132077号 姜作超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Syntax(当代句法学导论)is written by Professor Wen Binli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It is a book for English learners who are beginners of syntax.This book introduces the dominant theory of contemporary syntax study------Chomsky’s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or the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System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the Minimalist Program” in 1995.By using plain language, Professor Wen Binli elaborated various theoretical components: Theta Theory, X-bar Theory, Binding Theory, Control Theory, Government Theory and Bounding Theory.This book consists of twelve chapters, each chapter permeat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ntent is systematic and cohesive.The first chapt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hole book, in which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about the study of language.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study and language theory, introduces two method and thre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 and explai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book and several problems about the edition of this book.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and some basic syntactic concepts.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ree issues: word category, phrase catego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 and several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ta Theory, including subcategorization, argument structure, thematic structure, assigning θ-role, and the like.According to Theta Theory, a sentence is a structure with verb as the center.It is the features of words that determine the basic structures of sentences.The forth chapter discusses X-bar theory.This chapter reveals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a variety of phrases and clauses are consistent with X-bar Theory, that is all of them have common structural features.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Case Theory, including specifier-head agreement, Constituent-command theory, abstract case, morphological case, case assignment and Case Filter.The sixth chapter introduces Binding Theory.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tinguishes pronouns, anaphors and referring expressions and introduces three binding theories of pronouns, anaphors and referring expressions.The seventh chapter is a discussion of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PRO and pro.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distribution and permissive conditions of PRO and pro as well as Control Theory.The eighth chapter is about NP-Movement.NP-Movement mainly involves three structures: passive construction, raising construction and unaccusative construction.This chapter explains the features of NP-Movement and how NP-Movement occurs.The ninth chapter discusses Wh-Movement.Wh-Movement occurs mostly in wh-sentences and relative clauses.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features, reasons and end points of Wh-Movement.Bounding Theory, which confines Wh-Movement, is also introduced.The ten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permissive conditions of traces left after NP-Movement and Wh-Movement.This chapter explains Empty Category Principle, the phenomenon of parasitic gap, and strong crossover and weak crossover.The eleventh chapter is about logical form, which is a kind of semantic expression formed through α-movement on the basis of S-structure.α-movement is abstract movement, including quantifier raiding and wh-raising.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subject-object asymmetry”, “γ-making” and “subject-adjunct asymmetry”.The last chapter introduces Head Movement.This chapter discusses Head Movement Constraint and introduces Pollock’s Split INFL Hypothesis.For beginners of English syntax, this book is a rather good material.The gradation of content is reasonable.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is from suppleness to difficulty.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Students can learn step by step and at last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syntax.J.D.Brown suggests that material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five perspectives: background, fit to curriculum,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log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ability.Cunningsworuth also suggests four guidelines for study materials: First, course book should correspond to learners’ needs.Second, course book should reflect the uses which learners will make of the language.Third, course book should take account of students’ needs as learners and should facilitate their learning processes, without dogmatically imposing a rigid “method”.Last, course book should have a clear role as a support for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 above criteria, this book is pretty good.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is book, the statement of the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theory and its subtheories i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The structure of this book is clear and appropriated.In general, each chapter of this book presents a different theory, and each theory and principle lays a sound foundation for theories of latter chapters.When stating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the author does not confined to the statement in a single linear level, but use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statement.By adopting this method, the author not only constructs the systematicness and integrity of syntactic theory but also leads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yntax more profound.The logic of this book is clear and the language used is simple and plain.All the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in this book are summed up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materials.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language materials, the author uses localized language, take examples, uses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method to make the statement eas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for Chinese students.In short, through the usage of various kinds of statement, localized language, and clear logic, the author makes abstract and obscure syntact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easy to understand for Chinese learners.In addition, the well-designed exercises after each chapter can trigger the interest of further reading for students and lead learners to contemplate deeper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第五篇:书评
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直到第八代为止,都生活在仿佛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之中,而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休的决斗,却在终点都与它相依为命。何•阿•布恩迪亚终生都在寻找通向新自由世界的大路,研究炼金术、银版摄影,而暮年时却只能被绑在栗树下喃喃自语;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地发动战争,年老时的他却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妲费尽心思得到自己的爱,同时也赢得了许多人的钟情,然而最终也只能一遍一遍地缝补自己的寿衣,并在寿衣缝好之日魂归西天;丽贝卡的内心蕴藏着整个家族中最深沉的勇气,然而仍旧在长满苔藓的房间中孤独终老,逐渐被人遗忘;曾经极度好客的梅梅,爱情亦是轰轰烈烈,在花季依旧时却永远封住了自己的嘴,至死也未说一句话……直到最后一代子嗣被蚂蚁吞噬,整个马孔多消失在飓风之中,他们都未曾逃脱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他们的命运。
博尔赫斯曾评价《百年孤独》是一部最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书,通篇几乎没有爱情,却甚为浪漫。细细想来,正是孤独造就了这种浪漫。孤独并不是可耻、需要摒弃和践踏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经过的挣扎,都最终在孤独里找到了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这甚至比爱情更为可亲。不管是文明尚未开始的蛮荒时代,还是滚滚车轮带来的充满喜悦哀愁的兴盛,孤独让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轮回。孤独让他们安静、让它们了解自己的内心,同时也了解他人的内心、了解自己究竟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世界的终点与等待自己的宿命终结之前应该完成什么,然后,孤独让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让他们活在自己最绚烂的一刻,永远不死。如同阿玛兰妲在最终得知自己的死期后反而面容安详一样:他们的灵魂在此刻得到了永久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