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书评

时间:2019-05-14 19:4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陆法系》书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陆法系》书评》。

第一篇:《大陆法系》书评

对大陆法系的一些理解

——《大陆法系》一书简评

《大陆法系》一书出版于1969年,是由约翰·亨利·梅利曼教授于所著。约翰·亨利·梅利曼,John Henry Merryman,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斯韦策荣休讲座教授及艺术系荣休教授。纽约大学法律科学博士及法学硕士,圣母大学法律博士。1953年起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1960年起任讲座教授,1980年起兼任斯坦福大学艺术系叫搜。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法学及艺术与法律。

作者梅利曼教授虽然是身为属于普通法系的美国人,但是他在1962年至1969年期间,作者在属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希腊、意大利、法国、墨西哥、德国担任访问学者,对于大陆法系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成为英语世界少有的深谙大陆法系的学者。因此,作者以一个普通法系法律学者的姿态来观察大陆法系,并将大陆法系的各个不同于普通法系的特征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正是这本书的最主要的内容。常态来看,美国学者面对异域制度、异域文化通常都保持着一种特有的自傲与优越。他们总认为,先进类型法治模式,往往只能完整地存在于美国现实社会;而落后的法治模式,则很容易在其他国家的现实中找到。这种思维和叙说方式,似乎已成为美国法学家集体思想。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意识氛围的存在,梅利曼教授的这本书,便突显出其特殊的价值。梅利曼在对大陆法系法律制度及法文化的描述中所秉持的“平和”、“宽厚”、“公允”与“诚实”,在美国学者的著述中是不可多见的。不仅如此,梅利曼在本书中把“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比较”这一极为陈旧的命题演绎出新意,即便是置身于大陆法系之中的人,面对梅利曼的一些论说,也会有豁然明悟之感。

全书共二十个章节,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的形式系统的介绍了大陆法系的许多方面。一到三章分别为三大法系概说、大陆法系的历史起源、和革命对于大陆法系的影响。而四到十八章分别从十五个不同的方面介绍大陆法系。最后两章回顾了大陆法系的发展并展望大陆法系的未来。

《大陆法系》一书,体系完备,系统的介绍了大陆法系的许多方面。关于这本书,我从几个较为能够有一些粗浅理解的方面来书写这份书评。

“大陆法系”是什么

“法系”一词的理解应当区别于“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指一些了现存的法律机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规则。而各国的法律制度通常都被分为“类”或者“系”。以它们不同的特征来对法律制度进行分类。法系这一术语,并不是指一系列关于合同、公司或者犯罪的法律规范,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规范都是法系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形式。准确的说,法系是指关于法的性质,法在社会和政治中的地位,法律制度的实施及其相应的机构,法律的制定、适用、研究、完善和教育方法等等一整套根深蒂固的并为历史条件所限制的理论。法系与文化相勾连,而法系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法律制度被至于文化的视野而加以考察。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阿根廷、巴西以及智利的法律制度同属于一个“法系”,这就是“大陆法系”。

这是作者对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理解。地域不同,境况悬殊的若干国家被笼统的概称为大陆法系国家,他们一般被认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以法典而不是判例为基本法律形式;立法与司法严格分开等。但在梅利曼看来,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整体的法律制度相近才是大陆法系得以形成的实质性因素。而这些特征只是派生的。而且,前者两个“共同特征”并不完整地存在于大陆法系的每一个国家。如果不是从历史渊源,而仅是依据这些特征去识别和评价大陆法系的各个国家,势必不能获得合乎逻辑的结论。

这就是说,在传统的观念里,有无法典或法典的多少往往作为两大法系区别的标志我们常听到一些对法律一知半解的人说,大陆法制度是法典化的制度,普通法是非法典化的制度,且主要以司法判例为基础。梅利曼对这一错误认识进行了批评,他指出:法规数量的多少以及权威的大小,不是区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有效标准;有无法典存在,也不是区分两大法系的依据。“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法典比任何一个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典还多,但它并不属于大陆法系”①作者以普通法系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

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又称法源,其原本含义是指法的来源。“大陆法系国家所公认的法律渊源理论仅承认法律、法规和具有法的意义的习惯才是法律渊源,其他任何因素都被排除。同时,它们的权威性递降的顺序也是预先安排妥当:在法律、法规和习惯之间发生冲突时。法律的效力优先于法规;法律和法规的效力又优先于习惯。”②

这是梅利曼对于大陆法系法律渊源的表述。这种法律渊源的形成,在于大陆法系的上千年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革命思想的冲击而出现的。

一般认为,大陆法系由三个最古老的部分组成:罗马私法,教会法,商法。而这里所说的罗马法,指的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所编纂的罗马法。在他统治时期颁布的《国法大全》一书,为罗马私法提供了绝大部分内容。在意大利的波伦亚城,出现了最早的欧洲大学,法律作为一门主修课,所认同和学习的法律就是《国法大全》。

天主教的教会法早在纪元初期就产生,一直到后来发展成了有成文教会法可供使用的法规。

商法的历史和商业制度一样古老,欧洲的商人们组织起同业工会,制定了进行商事活动的规则,而渐渐的形成了成文法

不难看出,大陆法系最初的这三大组成部分,无一例外是以“成文法”的形式最终确定的。这正是大陆法系的一大特征。

虽然欧洲大陆最早的法的思想是“法起源于神”,但是欧洲革命的世俗决定了法律走向了“国家实证主义”。近代民族国家的蓬勃兴起,摧毁了欧洲封建时代由于普遍接受罗马——教会的共同法而形成的法律统一体。共同法在许多人心目中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概念相联系。而后来逐渐产生了君主政体。集权制国家要求人们对其小钟;它不仅与中世纪封建主义时期普遍的等级自治、土地自治等制度相对立而存在,而且还排除了一切来自国家外部的强权。

国家成为了拥有绝对的对内对外权利的主体,绝对主权国家时代由此开始。国家立法权从中世纪分别由国王、教会、地方领主和市镇议会分割把持,发展演变成为最终由集权制民族国家统一掌握。国家主权在法律上有两个表现:其外部特征是排斥任何来源于外国的法律;其内部特征是排斥一切来源于地方组织或习惯的法律。除了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外,大陆法系国家还普遍承认习惯是第三个法律渊源。但是由于赋予习惯以法律效力违背了国家实证主义以及分权理论,于是学者们创造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对立。

在普通法系众所周知的普通法原则——“遵循先例”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被视为是对于法典的藐视,且与权力分立原则大相径庭,因而大陆法系各国都不以司法判例为法律渊源。

相对于大陆法系,我们可以来看看普通法系的英国作为比较。英国普通法是一系列无系统的法规、司法判例和习惯的混合体,它们被看作是法律的主要渊源。

法官

对于法官这个角色,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声望。

在英美国家,对法科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仅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而且要求必须接受过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训练。法官来源于律师,要想成为法官,必须具有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包括认识、判断、推理案件能力在内的良好的认知水平,以及广博的社会知识。职业中的成功,在律师同行中的声望以及政治影响等都是被遴选为法官的重要标准。被任命或是选举为法官,常常被看作是一生中姗姗来迟的辉煌成就。法官的薪俸优厚,地位显赫。

而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情况与之完全不同。大陆法系的法官属于文官,虽然各国自由重要差异,但基本模式不过如此:谋取司法职位是一个大陆法系中的法律大学毕业生所可能选择的职业之一。如果希望从事司法工作,在毕业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通过后就被任命为初级法官。毋需时日,便可正式成为基层法院的法官。这此之后,他在司法阶梯中的升迁将取决于他在工作中所显示的能力以及资历,他的薪俸的提高则依据既定的标准。同时,他还将加入一个旨在提高职业薪俸,改善工作条件,保证职业稳定的法官组织。③

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司法界的情况极为罕见。大陆法系法官的地位所以同普通法系的法官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大陆法系独特的司法传统。大陆法系司法传统源自罗马,法官并不熟悉法律,权力也很受限制,为了征求法律意见,他们就会转向专家求救“遵循先例”的原则被拒绝运用。另一个则是立法权同司法权严格分立的原则不允许法官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中有缺陷、互相冲突或者不明确的地方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总是留待立法者作权威性的解释。

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法官的区别还在于“积极造法”和“消极司法”之间的区别。判例法是由普通法系的法官,逐个案件进行严密的论证,通过做出令人信服的判决而逐渐积累而成的,依据“遵循先例”的原则,这些普通法系的法官做成的判决对未来的同类案件的处理将产生法律上的影响,从而也在实质上为同类的案件创制了一个法律规则。因此可以说,普通法系是由法官创造与建立起来的。所以,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官,并不是在简单地适用法律,而是在“发现”法律,或者更明了地说是在“创造”法律,其做出判决的行为是一种积极造法的活动。

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在司法的能动性上与普通法系的同行相比则大不相同,甚至是一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国家的法官不过是法律的代言人,不过是一些呆板的人物既不能缓和法律的威力,也不能缓和法律的严峻。由于在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过程中,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权力分立思想,被付诸实践,并且被认为应当严格地践行这一分权思想,才能钳制政府公权力的行使,最终保障国民的人身自由与财产安全。所以,立法权与司法权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权力,并且应当严格区分,法官只能在已经制定的法律规定内,谦卑、谨慎而准确地适用法律规定来裁决争议的案件。任何超越现行法律,依法官自己认为正确的规则来裁判的行为,都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僭越立法权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

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在梅利曼先生的书中并没有被单独的作为一个章节来介绍,不过从各个章节中可以找到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对于违宪审查制度的不同。

1971年法国的“宪政院结社法决定”开始了法国宪法适用的历史。1971年的“宪政院结社法决定”保护了公民结社自由的政治权利不受政府机构的侵害,使得宪法前言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具备法律效力。而早在1958年建立的“宪法委员会”,则在法国长期发挥着宪法监督机制的作用,权力游离于三权分立之外,从而确保宪法的原则和规则被维持。德国建立了宪法法院,一反传统的立法之上的原则,在通常的司法系统之上,建立独立的宪法法院来处理宪法方面的问题。“宪法法院监督体制虽然具有普通法院审查体制的一般特征,但宪法法院为专门法院,与普通法律在案件管辖权上有明确的分工,实际上就是将宪法监督权从普通法院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法院来行使的体制。在非普通法院监督体制下,普通法院不是监督宪法实施的专门机关,其适用宪法的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即法院不能审查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也没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大陆法系的违宪审查机关大多游离在三权分立的体系之外。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将违宪审查的权限通过判例的方式赋予司法部门,开创了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先河。英国“议会至上”的理念则确定了英国议会作为制宪机关,牢牢掌控着违宪审查权。

虽然大陆法系并没有统一的违宪审查形式,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大陆法系多样的违宪审查形式和违宪审查机构,无一不是在阻止普通法院对于宪法的解释权利的行使。体现了对于司法权不信任的心理。

大陆法系普遍认为,法官只具有适用并解释一般法律的权利,解释、适用宪法即宪法制定的权力应由立法机关所有。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限制了法官的造法功能,法官的职责就是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而无需或者没有必要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另行创造规范。

结语

《大陆法系》一书,作者自述“专为业余读者而非法学专业人士而撰写”,而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入门学生,这本书也是值得一读的。虽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但我国也受到了很大一部分大陆法系的影响,大陆法系从欧洲大陆,通过德国传向日本,而在清末的革新运动当中,我国则大量的借鉴了日本的法理观念,这些理念本质上也是来源于大陆法系。因此,作为一个法学入门学者,对于大陆法系的整体情况还是必须有一定的了解。梅利曼教授的这本《大陆法系》中对于大陆法系法律制度及法文化的描述平和又宽厚,公允又诚实。使人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1 第27页 ②原书第23页 ③原书第35页

法学院2013级本科一班

陈乙捷

学号:21920122202634

第二篇:大陆法系(推荐)

2014.6.29 外法制史 St.Gg

从大陆法系的特点论其存续的核心因素

一、概述

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 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 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个世界性法律体系,是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各国复兴罗马法,依照法国立法模式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并将其强制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或其他国家敬仰近代法国的立法水平而自愿模仿,而逐步形成的。就大陆法系的历史渊源而言,有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地方习惯法、封建王室法、中世纪商法和城市法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罗马法。

大陆法系在其形成、发展、壮大,以及变迁过程中,涉及国家愈来愈多,部门法典内容也特别丰富,法学著作琳琅满目,作为与英美法系对应的世界上最大的法律体系,其异常鲜明的特点,显示了其顽强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二、传统特点

(一)完整的六法体系

大陆法系的各个国家,其法律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以宪法为指导,以私法(民法、商法)为基础,包含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在内的六大法律领域的法律、法令。(二)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的又一重要特点。这种划分,其来源是古代罗马法。

(三)成文的部门法典

大陆法系非常注重成文法典的编纂,几乎每个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制定了系统完整的法典。与古代、中世纪的法典不同,大陆法系各国的法典,作为近代型成文法典的代表,无论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和制度规定上,都显示出巨大的优点。/

3(四)法律解释和法典注释学

与编纂成文法典的传统相适应,大陆法系各个国家都十分注重对法典的解释工作。在对法律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法典解释学(注释学),由这种法典注释学,依次形成了各个部门法学。

(五)从大学中发展起来的法学教育

通过兴办法科大学,来从事法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大陆法系法律教育的重要特点。

(六)教授型的法学家群体

与大学法律系(院)成为法律教育的中心这一特点相联系,大陆法系的法学家,基本上都是大学法律系(院)的教授。由于大陆法系的法学家基本上都是大学法学院的教授,这就形成了大陆法系法和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法学家的学说、观点在法律体系的形成和法学进步中贡献特别巨大。

三、二战后大陆法系的发展特点

进入20 世纪后半叶,大陆法系发生了巨大发展变化,具体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对英美法系成果的加快吸收,如立法技术等的学习;

(二)开始注重判例的作用,如更加注重程序法的内容、判例在司法审判中的指导地位更加明显;

(三)更加注意发挥法官的作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

(四)在坚持成文法典传统的基础上立法方式更加灵活;

第一,将原来的经典成文法典,转化成为各个部门法的通则;第二,对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法域中的法律或法典中的相关部分,重新予以整合,推出新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单行法律;第三,针对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采取更加灵活的立法措施和方式,甚至出现一种社会关系,就制定一部新的法律的现象;第四,对原来的法典不断进行修订,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五)新的法律部门增多,大陆法系的体系日益完善;

如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科技法,能源法,城市规划法,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等,也开始成为大陆法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六)欧盟法与WTO 法对大陆法系发展的影响较大

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均为欧盟与世贸组织的成员国,根据国际法原则,这些国家在加入这些区域性或全球性国际组织时也必然会使国内法与相关国际组织法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其法律受到欧盟法与WTO法的较大影响。

四、小结

综合上述大陆法系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大陆法系得以延续至今并仍呈现出蓬勃生机,有三个内在核心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成文法典的传统。以成文法典的方式来调整规范人类的社会交往行为,是符合人类思维和法律发展规律的基本方面的。而大陆法系正是适应了人类的这一法律诉求,因而其不断地发展壮大。

第二,对其他法系内容、形式和研究成果的吸收。作为一个开放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法系,大陆法系在其变迁过程中,也没有放弃对其他法系尤其是英美法系的发展成果的吸收。由于大陆法系的这种包容的、宽阔的法律发展胸怀,使得大陆法系具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充满了活力。

第三,有一个职业的法学家阶层。从法国近代六法全书制定者,到19 世纪法国私法注释学派,到19 世纪德国的历史法学派,到当代活跃在法、德、日、意、西等大陆法系各国的法律专家、学者,无不体现了一个强大的法学家阶层在大陆法系持续进步发达中的巨大作用。/ 3

第三篇: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

张卫平【学科分类】民事诉讼法

【出处】原载于《法学评论》1996年第4期 【写作年份】1996 【正文】 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民事诉讼已成为解决民事纷争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请求,对方则进行防御,由独立于双方的裁判机关予以审理,并作出裁判,已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的基本运作方式。但因各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的差异,各国的民事诉讼构造和体制也就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如果一国与他国在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方面比较接近,则民事诉讼的构造和体制差异也就比较小。相反,如果相互之间在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方面差异比较大,民事诉讼构造和民事诉讼体制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诚然,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看,各国之间影响民事诉讼体制特定化的基本因素的差异性在不断缩小或者扩大时,各民事诉讼体制之间会逐渐趋同或进一步拉大其差异。不过,由于文化本身具有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功能,所以,民事诉讼体制作为广义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相互之间也会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发展过程而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总的趋势是各国民事诉讼体制在不同程度上的趋同。实证的例子是各国民事诉讼中各种具体诉讼制度的相互借鉴,从而使民事诉讼体制的共性越来越多。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这三大法系是世界上涵盖面最广、也最为法事务家和法学家关注的法系,同一法系中各国民事诉讼体制由于所在法系的共生因素,自然形成更多共性的同类性民事诉讼体制。也决定了各大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彼此之间的类型差异,三大法系相互之间差异不仅体现在实体法上,也反映在程序法中,笔者曾经在1993年《外国法学研究》第一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两种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比较研究》的论文,该文侧重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角度,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的比较,没有触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两者之间的比较,文中更多地是谈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共同点。本文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是对外国民事诉讼体制研究的补充,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两种民事诉讼基本的比较研究》一文的姊妹篇。

一、两大法系民事诉讼体制源流的比较分析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的一般性差异可以说是历史过程的差异,而某些差异在孕育各自法系的母体中就已经存在,因此追溯两大法系的源头,在源流中比较分析两大法系的差异,找到彼此不同的“遗传基因”,有助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两大法系民事诉讼体制、民事诉讼理论的本质和内核。

众所周知,大陆法系的源头是古代罗马法,而英美法系则起源于日耳曼法。因此,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中也分别存在着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的“基因”。不仅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的基本构架可以从罗马法中寻找到雏形。而且,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的大多数基本概念也都能从罗马法中寻到自己的根。例如,诉权、诉讼标的、证明责任、既判力、诉讼当事人、反诉等等。在大陆法系各国,对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来讲,言必称“罗马”就是十分自然的事。同样,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民事诉讼操作原则以及民事诉讼的观念都表现出日尔曼的血统。

公元前五世纪,罗马法最初的法律形态——十二铜表法诞生。以后,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不断得到发展。到公元五世纪,罗马法经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安之手,形成了集罗马法之大成的罗马法大会(corpus iuris civils)。尽管以后因罗马帝国的消亡,罗马法大全也随之暂时消失,但罗马法大全毕竟是人类法文化的精灵,因而不会真正消失。到十二世纪,经过注释法学派的注释而得到复活。前后注释法学派对罗马法的注释使罗马法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具有其具体适用性。另一方面,在意大利,当时宗教十分兴盛,教会势力发展迅速。随之,为了规制教徒的教会法也应运而生。教会在有了独自的立法权以后,便将原来的罗马法作为教会法的主体,并通过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使之更加合理化。最终形成独自的法律体系即罗马加伦法(Romanisch —Kanonisches—Eecht)。由于教会势力的不断扩张,在宗教领域里实施的罗马法便也扩张到世俗裁判领域。[1]在德国十二世纪以前,由于存在着各个部落,而各部落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圈和势力范围。所以,存在着各自不同的法律规范。但随着经济圈的不断扩大,商业贸易的范围也超出了各自部落的领域。这就要求有一部超越部落界限的统一的法律规范,即适用于所有日尔曼人的法律。这使罗马法的再生有了经济基础。加之当时德国皇帝接受了神圣罗马皇帝的称号,[2]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使罗马法的推行就有了精神基础。

十四、十五世纪期间,德国已经完成对罗马的继承。这个时期,德国所继承的罗马法不再是罗马法大全,还包括在教会法的影响下,通过后期注释法学派的注释而具有适用性的罗马法。1495年德意志帝国设立最高法院,并规定了最高法院的诉讼规则,该规则基本反映了罗马法中的诉讼原则。这些诉讼规则最终形成了德意志帝国普通法组成部分的民事诉讼法,也称为普通法民事诉讼法。不过,德国此时的普通法民事诉讼规范只是基本反映了罗马法的诉讼规则,还不能说是已经全面罗马法化,其中仍然保留了不少日尔曼法的要素。尽管后来德国普通法民事诉讼法随德意志帝国三十年战争而走上衰退的道路,但该民事诉讼法对以后德国近代民事诉讼法的[3]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十九世纪前半期,德国处于地方分权时期,除了当时的普通法民事诉讼法外,各州还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诉讼法典。但分久必合,十九世纪中期德国再一次走向统一。法律的制定自然也要适应这种政治上的要求。1862年德国集中了当时法学界的所有精英人物,花了15年的时间,制定了在世界民事诉讼法发展史上也可以称为里程碑的近代民事诉讼法典——德国民事诉讼法。现在被视为历史的旧德国民事诉讼法与19年后诞生的德国民法典一起共同使罗马法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法国圣路易统治时代(1226—1270),罗马法也进入了法国,并对法国近代和现代民事诉讼体制的育成起了一定的作用,法国对罗马法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加伦诉讼法来实现的。而加伦诉讼法自身也吸收了罗马法中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那一部分诉讼规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加伦诉讼法可以说是经过加工的罗马诉讼法。当时,由于圣路易国王反感教会行使裁判权,因而不希望在国王所管辖的裁判所中采用教会的诉讼程序。国王便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但这种诉讼程序因过于繁琐而被社会所排斥。在这种状况下,研究罗马法的法学家们提出废除特别诉讼法,直接导人加伦诉讼法。的确,在法国以后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过程中,罗马法中的诉讼原则和诉讼理论被部分地保留下来。例如,罗马法中的请求权、诉讼的分类、本权诉讼和占有诉讼的区别、恢复原状之诉等等。

当然,法国对罗马法的继承远远不如德国,因为法国不象德国那样处于各部落割据的状态。虽然法国也并非高度统一,但法国王权的确立使法国的法律相对比较统一。因此,对罗马法继承的愿望就不象德国那样强烈。在诉讼制度方面,法国把罗马诉讼中的一部分引进了法国,并与法国原有的习惯法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独有的诉讼法体系。当时,法国的诉讼法学者更多地是把罗马法当做纯学术上的研究对象,而不是考虑是否全面地继承罗马法,正是因为法国没有全面继承罗马法,所以,法国法在大陆法系的地位也就不如德国法。法国法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如德国法那样大。

[4]法国法尽管属于罗马法系,但不是罗马法系的代表和主流。在法国诉讼法中还遗留有部分日尔曼法的因素。除了德国、法国,罗马法也为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所继承,其民事诉讼体制具有罗马法“血统”。

尽管二十世纪初原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改变了原法律体系的性质,但原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某些形式特征并没有改变,就民事诉讼体制的外貌特征和基本结构而言,依然还保留着罗马法的形态。十分巧合的是所有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都处于大陆法系的法律文化圈子内,也都没有因为其社会性质的变异而改变其内存的罗马法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社会主义法系如果按照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类方法和根据,则可以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纳入大陆法系之中。

在法律的表现形式和结构上,与大陆法系完全不同的英美法系虽然与日尔曼没有地理上的联系,但却与古代日尔曼法有着血缘关系——英美法系直接发端于日尔曼法。由于日尔曼法在其历史在发展中背离了本土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丧失了在德国的进一步发展、生存的内在条件,只能作为分解了的片断而存在于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之中,民事诉讼领域也不例外。

历史的发展常常富有戏剧性。日尔曼法尽管没有在本土上继续生存和延伸,但却在异国他乡生根和发展。民族的迁移将带来文化的异动。随着日尔曼各部落跨过英吉利海峡,入侵英伦三岛的同时,也把日尔曼法带到了英国。1051年罗曼王朝的建立使日尔曼法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政治基础。因罗曼民族也属于日尔曼民族的一个分支,当时国王威廉为了长期统治的需要,一方面,表示遵守原来的习惯法。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和维护中央集权,便设置了与地方领主的法院相对抗的最高司法机关和地方巡回法院。从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统治者把符合自己利益的习惯法的一部分与日尔曼法予以结合,形成了统一的英国判例法——普通法(common law)。不

[5]用说普通法的主要成分是日尔曼法。以后由于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使英国法在美国植根,并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大陆法系区别对应的另一大法系——英美法系。

在民事诉讼方面,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表现出诸多不同。在民事诉讼程序所依据的规范的表现形式、民事诉讼程序的构造、民事诉讼的目的、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限、民事诉讼标的、证据制度、当事人制度、判决制度和执行制度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大致分析一下这诸多方面的差异,可以发现其中有的差异属于“先天性”的,有的差异则是后天所致。这里所说的“先天性”的差异是指差异系由于法系最初形成时所导致的差异。也可以说这些先天性差异是因为某种“遗传基因”所致。导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基本差异的“遗传基因”到底是什么呢?长期从事罗马法和日尔曼法比较研究的学者指出,这种“遗传基因”是因为在罗马法中存在着请求权制度,而在日尔曼法中却没有这种制度。罗马法中的请求权制度是整个罗马诉讼的基石,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构

[6]筑了罗马诉讼体系。

古代罗马法在那时尽管还没有进化到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分离的程度。程序法也没有从实体法中分化出来。因此,当时罗马法的请求权也没有形成象现在这样的实体请求权与诉权分离的权利形态。但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如果当事人具有法所规定的请求权,就可以实现权利的诉讼救济。相反,没有法律所规定的请求权,其权利就得不到救济。将法律规定的请求权作为诉讼程序基础的作法,在罗马法初期的法律诉讼程序(legisaktionenverfahren)中就被严格地加以遵守。在该诉讼中,原告必须首先向法律事务官要求得到审理救济的许可,其理由是自己具有向被告提出主张所根据的请求权。法律事务官对原告提出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进行审查。对主张合法性的审查就是判断该主张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请求权。法律事务官审查后,认为不符合这两方面要件的告之不予审理,诉讼便到此为止。如果原告的起诉符合这两方面要件,则诉讼移到下一阶段,即审判官审理阶段。由当事人选择的审判官在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当事人的主张是否符合请求权成立的要件事实。请求权成立的要件事实存在时,原告胜诉。反之,原告败诉。这就使罗马诉讼形成了从规范出发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理念。

罗马诉讼从法律程序发展到非常诉讼程序,请求权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且更加复杂化。罗马法大全中的潘太克顿(pandektaen)就是其集大成者。但潘太克顿只是对具体的案件规范的描述,对一般的人来讲难以理解。经过后期注释法学派的抽象加工——将事实与规范分离,使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离和实体请求权与程序请求权——诉权的分离具有了基本的根据。

与此不同,日尔曼法却没有这种请求权制度,也就不存在从规范出发的基本理念。日尔曼是由从祖先传下来的各种习惯规范为主体的,没有将权利救济的基础——请求权事先规定在法律之中,而是从纷争事实出发去发现公平解决纷争的规范,从而形成了日尔曼法从事实出发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理念。英国法和美国法中的判例主义、陪审制等等都是从这一理念中生成的。在民事诉讼领域,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诉讼目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证明法则、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权限、既判力等等方面差异都与上述两大法系不同的原点和理念相关。

二、两大法系民事诉讼中法官作用的比较分析

笔者在《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种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曾经从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即法院与当事人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指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与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民事诉讼之间所存在的模式差异,并按照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理论将其概

[7]括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差异。也就是在那篇文章中,笔者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在基本模式上都纳入了当事人主义的范围,同时说明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两大法系的法官在民事诉讼的作用有着更多的共同点。但这是相对于原苏联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而言的,其实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之间,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是相对于原苏联为代表的民事诉讼体制来讲,可以认为是一种非本质的差异。

当事人主义(Adversary System)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继续和发展依赖于当事人,法官不能主动依职权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二是指裁判所依据的证据资料只能依赖于当事人,作为法院判断对象的主张只能来源于当事人,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8]明的证据范围以外依职权主动收集证据。应当注意的是,所谓当事人主义,其含义是相对的,因为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动性或被动性和法官的积极性或消极性都是相对的。从各国的民事诉讼体制来看,既没有完全由法官或法院来推动的民事诉讼,也不存在绝对由当事人来控制的民事诉讼,任何民事诉讼体制都是当事人和法官或法院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是这两方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其作用力大小强弱有所不同而已。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都是相对于对方而存在的概念,是对某种民事诉讼体制或具体的诉讼制度的抽象概括。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最集中地体现在其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辩论主义上,尽管辩论主义只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者对特定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概括,但它的确高度的概括了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的本质。依照辩论主义的原则,其一,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官不能以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作为裁判的事实根据。其二,法官应当将当事人双方之间没有争议的事实作为判决的事实根据。其三,法官对证据事实的调查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在辩论中所提出的事实。对于当事人没有在辩论中所主张的事实,即使法官通过职权调查得到心证,该事实依然不能作为裁判的基础。

尽管英国人、美国人没有象法国人、德国人那样,把民事诉讼中的原则、制度、作法充分地理论化,概括为某种主义,但体现当事人主义实质的辩论主义的基本内容在英美法系民事诉讼运行中同样得到贯彻实行。不过,与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相比,英美法系民诉讼体制的当事人主义更为明显和彻底。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除了集中体现在证据收集和提出的程序和制度以外,与大陆法系相异的审判方式也突出地反映了英美式的当事人主义。

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结构与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有很大的不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可以大致分为事实审理前的程序和事实审理程序。事实审理前的[9]程序即“证据开示程序”(Discovery)虽然也是诉讼程序,但却不是审理程序。这种程序的目的是“发现”案件事实,法官或法院并不认定事实,只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控制这种程序的运作。例如,哪些事实是可以被要求在程序中提出的,而哪些事实可以不提出。即所谓“非证据开示特权”。在证据开示程序中,完全是由当事人双方通过各种方法发现和明确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对第三人(例如,证人)的询问也都是由双方相互进行的,程序主导者是当事人而不是法官。与此不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不存在这种单纯为了发现案件事实而设置的非审理程序。在诉讼程序开始后,法官从始至终都要参与案件事实的发现和认定,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更强调法官对诉讼的指挥和控制。例如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的规定,裁判长应当命令当事人对全案重要的事实作充分且适当的陈述。有关事实的陈述不充分时,法官应当命令当事人作补充陈述,声明其证据。裁判长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必要的限度内,与当事人就事实及争执的关系进行讨论,并且向当事人发问。即所谓释明制度。“释明”既是法官的一

[10]项职权,又是法官的一项义务。同样,法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释明制度。该法第8 条规定,法官可以要求当事人对事实提供解决争讼所必要的说明。该法第13条规定,如果法官认为对解决纷争是必要的话,法官可

[11]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其对法律根据的说明。所以,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法官的地位和作用与英美法系是有所不同的。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这种差异的形成,与法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大陆国家各国的文化观念、文化传统和民族性密切关系。欧洲大陆国家一般地来讲都具有较强的国家主义和集团主义的观念,这种观念也必然会渗透到民事纷争解决领域,使其民事诉讼体制相对于英美民事诉讼而言,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和强调社会利益的特点。法国和德国民事诉讼体制的特色最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正如本文前面所言,就某特定的民事诉讼体制,其法官或法院在该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可以将其笼统地概括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这两种基本取向对立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这种概括和认识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的。除此之外,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概念还被用于对民事诉讼具体的微观分析。在微观分析中,只是把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视为反映两种不同倾向的标签。在某具体诉讼制度中,当事人的主导性明显一些,则打上当事人主义的印记,反之,则贴上职权主义的标签以说明该具体诉讼制度的特点。德国和法国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中就有不少被贴上职权主义的标签。但如果把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作为某种基本模式的总体概括的话,毫无疑问,德国和法国仍然是当事人主义,只是其程度不如英国和美国而已。从当事人主义的基本含义去认识各国的民事诉讼体制,虽然可以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都纳入当事人主义这一基本模式之中,但从宏观上观察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倾向明显不如英美法系。如果把绝对的当事人主义和绝对的职权主义视为这两种倾向的两个极端的话,英国、美国相比较而言可以定位在绝对当事人主义的“坐标”点上,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民事诉讼体制大体上可以归入“亚当事人主义”,因为这些国家的民事诉讼体制所表现出来的当事人主义的倾向比英美法系国家要弱一些。日本民事诉讼体制以德、法国民事诉讼体制为蓝本,自然也可以定位于“亚当事人主义”。但日本在二战以后,受美国法律制度和法文化的影响,日本开始吸收美国法律制度中的某些具体的制度。在民事诉讼中也是如此。比较突出的变化之一是吸收了英美法系中具有当事人主义特点的“交叉寻问制”。日本民事诉讼对美国民事诉讼某些具体制度的导入,就使日本民事诉讼体制的当事人主义色彩比其他大陆法国家更为浓厚。我国民事诉讼体制尽管与原苏联民事诉讼体制基本上属于职权主义类型,但近几年的变化却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具有弱化法院职权,强化当事人作用的趋势。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就是例证。所以,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与原苏联同样定位于绝对职权主义就是不妥当的,大体上可以成为“亚职权主义”。

如上说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因受当事人主义原则的支配,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相对于原苏联和原东欧国家来讲是比较弱的。不过,近二、三十年来,法官在民事诉讼中作用均有所加强。民事纷争的现代化和大型化是这种变化的客观原因。两大法系都面临民事诉讼严重迟延以及在现代性民事诉讼中如何公正解决民事纷争这两大问题。加强法官在诉讼中指挥作用被认为是促进诉讼迅速进行的良策。德国77年出台的《诉讼简化法》和日本的民事诉讼的改革,都力图命名法官在诉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美国也是这样。在集团诉讼中,法院的权利就比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要大的多。法院有决定该诉讼是否构成集团诉讼;法院对集团诉讼代表的更换、集团成员的退出有审查权;法院有权根据集团诉讼的进展,[12]发出各种命令,以保证最合理的进行诉讼等等。

在现代型诉讼中,被害人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在证据领域。在许多情况下,被害人由于证据不足,事实难以认定,使诉讼常常以被害人败诉而告终。现代型诉讼的这种不合理现象给法官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如何作一个积极的法官,使现代型诉讼有利于被害人。这一要求使法官在证据领域里,扩大其成为必然。例如,在证据收集、证据判断、举证责任的分配、事实认定等等方面,法官的积极性都得到相当的表现。

总而言之,从总的趋势看,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体制中的职权主义因素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现代型诉讼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但并不意味着这两大法系民事体制就脱离了当事人主义的模式,而脱变为职权主义,职权主义的增加只是对当事人主义的稍稍修正而已。更不能误解为,既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体制在强化法官的职权,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也应该加强和维持现存的职权主义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相反,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应进一步弱化职权主义因素,以实现我国民事诉讼基本模式[13]的转换。]当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不可能完全转换为英美法系那样的绝对当事人主义的基本模式,而应当由目前的亚职权主义向亚当事人主义转换。

第四篇:书评

1.【现代】 《千山暮雪》(主角:童雪,莫绍谦,萧山,慕振飞)2.【现代】《景年知几时》(第一部亲妈大团圆结局【主角:叶景知,陆与江,迟非凡】)

3.【现代短篇集】《桃花依旧笑春风》(<当时明月在>姐妹篇)4.【现代】《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III)【主角 叶守守 纪南方 易长宁】

5.【现代】《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II)【主角 杜晓苏 雷宇峥 邵振嵘】

6.【现代短篇集】《当时明月在》(中篇小说合集)7.【古代清宫文】《寂寞空庭春欲晚》(06版+07再版)【主角 康熙 琳琅】

8.【现代商业文】《香寒》(《裂锦》姐妹篇)【主角 官洛美 容海正】

9.【古代文】《冷月如霜》 【主角 慕如霜】

10.【现代商业文】《裂锦》(原名:芙蓉簟)(05版+07新版:新添番外《满盘皆输》)【主角 傅圣歆 易志维 易传东 简子俊】 11.【现代】《佳期如梦》 【主角 尤佳期 阮正东 孟和平】

12.【民国】《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原名:玉碎)【主角 慕容清峄 任素素】

13.【民国】《来不及说我爱你》(原名:碧甃沉)【主角 慕容沣 尹静琬】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他(她)知道,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最近看了几集《最美的时光》,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讲一个暗恋的故事。小说原名《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我刚看到名字还以为是个民国或者古代的事,原来却是讲现代人的恋爱故事。在我看来,这部小说并不算写得太精彩,叙述有点平淡,文采也一般,其实故事性也并不太强。但作者选了这样一个不太常见的角度,还是有新意的。

小说明面上第一人称讲了女主的十年暗恋及她的追爱过程,但在这整个行文中,始终贯穿的却是男性角色-陆励成的暗恋进程。其实这本书最精彩的章节是在最后的番外。当一切尘埃落定,读者以为女主的十年暗恋终于修成正果,又是一个烂俗的大团圆结局时,作者给出了一个全书真正的高潮部分。所有人的秘密都不再是秘密,但唯有他-陆励成,他的秘密始终没有说出。当他的秘书以旁观者的身份把他的点点滴滴暗恋情节记录在论坛上时,读者在此记录中也重新回忆了他在本书中的种种行为,话语,以及在正文中不曾提及的事件及心情。终于明白了他在正文中被模糊的心意:原来,被时光掩埋的是他的爱恋,他的秘密。到此,这本书才正式点题,也才正式浮出本书的真正主人公-陆励成。

在我看来,女主的暗恋说是十年,但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没有展开她十年暗恋的发生,发酵及十年中间的心情挣扎,或简单说就是怎么个暗恋法。故事直接跳到十年后她遇到那个暗恋的对象,然后所做出的种种追逐爱情的行为。这个已经不是暗恋而是明显的追爱了。就象剧里女主对着MSN说的:女追男的故事。而真正的暗恋故事是从他-陆励成开始的。在小说中或许你看不出他的恋是从哪里开始,毕竟是第一人称的女性视角写的。但在剧中,摄像机从客观旁观者的角度,清晰地向我们展现出了他的暗恋全过程。从开头的街头碰瓷,到后来的拼桌,再到女主进入他工作的公司以后的种种互动碰撞事件,你以为是在讲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吗?在我看来,却是一场暗恋的华丽启幕.“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爱。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段话是这本书或者这个电视剧的文案吧。貌似是女主十年暗恋的心声,但女主并没有不求结果,她不就为了求个结果,求个拥有,才会抛家舍业地去追求她心中的“爱”吗?那分分钟想要告白的节奏是“暗”恋吗?真正不求结果,不求爱,不求拥有的是陆励成的暗恋吧。其实不管是明恋还是暗恋,都是爱情的形式。只是,前者追求的是两情相悦的美好,后者因为种种原因,演变成“一人花开,一人花落”的独角戏。而这个剧,正是陆励成一场没有对手的独角戏。

街头碰瓷,是他初遇女主,不是什么美好的相遇,但应该是印象深刻,不然也不会在第二次咖啡馆里一眼就认出女的来了。拼桌事件后他有了女主的一张名片,这也为他后来对混进公司的女主产生怀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有怀疑就有观察,有观察,就有试探,更有想揭穿谎言或对揭开真相的好奇。“好奇害死猫”,一点没错。就因为当初的一点点好奇心,当初想揭露真相的企图心,以至最后使自己陷入情网。一开始陆励成利用他职务的便利,把女主放在自己身边工作,他原本应该只是想近距离地看清女主的目的,在他弄清楚女主进公司的真正原因后,他应该就会做出一个相应的决定:是拆穿谎言还是继续留用。因此起初他就象一个猎人对待一个进入陷阱的猎物一样,对女主是审视,冷眼相看的态度,同时再加几分:“我早晚会看清你的真正目的,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这样一种志在必得的霸气。此时无关风与月,他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并不是要得到她,要与她有什么情感纠葛,只是一个领导者或者说是有商业头脑的精英对混进公司的可疑人员必要的防范和威慑。

那么爱又是从何而起的呢?作为陆励成这样一个有头脑,有阅历的成年人来说,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不是那个在感情上很傻很天真的女主,因为一个男生的一句话就“爱”了十年。他对女主并不是一见钟情,最多也只是日久生情罢了。在剧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如何一点一滴地陷入这场“一个人的恋爱”。在“杨洋生小孩”这个事件中,女主的镇定表现,临场指挥能力(虽然剧中是夸张表现)让陆励成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觉,这从剧中女主让他别愣着,去开车时,就能看到他有一个挺明显的震了一下的表情。想来以前是没人会对他这么说话的吧。此后车上及医院的一系列互动情节,让女主在他心中的定位不再是“被怀疑的对象“,而是觉得“这个女的还是有点能力的”,但也仅限于对她工作能力的界定,并不掺杂个人的感情方面。所以在后面指定要女主加入封闭工作项目,也是基于对她工作专业的肯定。

如果说“杨洋生小孩”事件只是他对女主印象的一种改观的话,那么在封闭工作期间发生的事足以使他对女主产生了好感。我们掠过他们之间因为工作的种种唇枪舌剑,单看陆励成感冒拿到药这个情节。药和水应该是女主放的,因为之前他们在厨房有谈起过他生病的事。(但为什么放在厨房门口,万一他不出来呢?想不通)陆励成在拿到药后有沉思,随后又有一个微笑。在他这一笑中,有“原来你还不错,还知道关心别人”这样一种意味。这时他对女主的感觉已经不再局限在工作方面,更多的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感受,而不是一个领导者的感受。在此时,他仅仅只是一个工作上有点压力,身体上有点疲惫的男人,本不期望能获得下属的多少关心,更何况还是一个刚与他唱过反调的下属。但这杯水和药,让他感受到一种来自他人的关心,这种关心对于此时稍显疲累的他,无疑是一股暖流,让他对女主有了脱离公事方面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直接感受:哦,原来她也有这样关心人的一面,也不是只会莽撞顶嘴啊。而陆励成作为一个男人对女主产生兴趣,应该就是从泳池边开始的了。虽然这个“出水芙蓉”的画面拍得并不怎么样,打在女主脸上的白光模糊了女主的五官,但或许这就是当时陆励成眼中女主的样子吧:虽然朦胧,但也不失美好。心中有点小涟漪,却也不是一眼万年。所以后来他的邀约吃饭,其实也只是试探下女主的态度,而他在被拒绝后说的话“以后你会请我陆励成吃饭的。” 应该还没有“这个女人我一定要得到手”的势在必得,更多的是作为男人的一种强者的姿态吧。

真正的心动,或许就是发生在“红酒诱惑”这一段中。在这段之前,有个“厨房谈心”的情节其实已经能看出陆励成对女主不再只是上司的角色,他有作为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态度。彼时,女主刚刚炮轰了他,推翻了他的决定,蔑视了他的权威。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这种特立独行的员工,先不论她的言行是否为了公平正义,单就她的这种无视上司的态度,是不是就应该立马震压,先把她的气焰打下去呀。不然以后人人都看样,那他在公司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啊。但陆励成却没有,他不仅在公开场合没有说她什么,在两人独处的厨房里,也没有半点指责她的意思,还向她解释分析当时的情况。这作为一个领导者,特别是象陆励成这样强势独裁的领导者,太不可想象了。唯一的解释,那就是他已经有了私心,他不再单纯把她看作是一个下属,他对她有了男人对女人的包容心。在厨房这场戏中,陆励成看见女主进来,他的目光不是作为上司的那种严肃和锐利,他的眼神看上去淡漠,但却隐含了负气的感觉,就象是情侣吵架后,看见女朋友过来,既赌气不想理她但又不失亲密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面对女主邀他喝红酒,他说“我不喝这个牌子的红酒”的时候更明显。说的时候的表情就象在说,“我还在生气,你以为一杯红酒就能哄好我了吗?”分明就是一种对亲近的人才会有的态度。至于之后对女主说的一连串谆谆善诱的话,那就是逐渐敞开心扉的节奏了。到最后他手拿红酒(咦,不是不喝这个牌子的吗?看来还真是赌气的说。),靠近女主的时候,他其实有审视女主的意味,他的目光中有探究,有邀请,也有诱惑。他在等女主的一个反应。如果女主有羞涩,或者等待,或者迎合的意思,那么他应该就会吻上去了。但他没有在女主脸上看到类似的意思,这让他觉得还不是时候有这么亲密的举动,但还是在她耳边留下了一句暧昧的“晚安”。当晚他的辗转难眠和第二天的晚起,充分说明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她”。虽然前路未明,但爱已起程。

如果说书中的他还是在暗处,读者是在结尾处才彻底明白他的心意的话,那么在剧中,他无疑是站在光亮处,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目光,让观剧的人随着他的一言一行来感受他在这段暗恋中千回百转的心情。掠去那些剧情的枝蔓,我们甚至可以忽略他爱的女主对他爱的回应。回应固然好,他的暗恋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如果没有回应,也只能叹一句:深情错付,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或者惋惜下这个女主的错过,象书中说的:“这是一个多么不幸的女孩,她不知道有一个人曾爱她那么深。”(大概意思)。亦或如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也可以自我安慰下:象陆励成这般强大霸气,无所不能的精英人士都有他无法得到的东西,更遑论芸芸众生的我们,生活中的有些烦恼是不是也可以稍微想开点了呢?

网上有言“万年修得陆励成”,这是对陆励成这个人物最好的褒扬吧。他的优秀,他的深情,他的付出,已经独立于剧情,独立于被暗恋的对象而存在。我们在屏幕前看他一路走来的风景,为他的无望爱恋起伏的心情,这些也是最美的时光吧。若干年后,我们都模糊了剧中曾经的情节,但陆励成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精彩的影视形象,一定会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最后附上“独角戏”的歌词,我觉得挺符合陆励成的暗恋心情,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观剧的心情呢:“一切只是演戏,要你好好看戏,心碎只是我自己。”不管剧的结局是什么,我相信这个历经磨练的男子,并不会沉迷于曾经的爱恋或者伤痛,一往无前才是他的风格,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在我们为剧中的他心碎难过的时候,相信他已经踏上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路

匪我思存《香寒》的读后感

分享到:

2009-10-03 14:23 网友采纳

喜欢《香寒》是从封面开始,很久没见到过这么文艺的封面,片片花瓣飘落。看完之后不住叹息,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的东西是不是都要似这花瓣一般,随风飘散;是不是所有爱情都会像这花瓣一样无奈凋零……就算,真爱无敌?

这个的开头就让我兴奋,因为我嗅到了阴谋的气息,虽然是婚礼,但让人觉得背后隐隐生寒,洛美和言少梓之间的暧昧,像是火花,在暗夜中劈啪作响。

还没看到下文就依稀觉得二人有一段旧情,可是洛美居然可以如此镇定,如此自若,因为职场历练这么多年早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还是因为理智大于情感,为了妹妹幸福心甘情愿祝福?还是,在她的内心里根本就不爱了,因为不爱,所以完全不在乎,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洛美和言少梓在休息室的一场对手戏,处处都是玄机,言少梓居然在自己的婚礼上心烦的吸烟,为什么会心烦?因为自己也不确定这段婚姻是否是好的选择,还是心烦自己的旧情人居然这样洒脱,如此不念旧情?

我几乎以为他要点破这一切了,可是他像是对着自己说一样,坚定的强调,“我爱洛衣……”

他不是在对洛美说,而是在对自己说,暗示的意味强烈,也许只能这样暗示自己才能不失控吧,谁知道呢?最后,言少梓对洛美说把永平南路的公寓转到洛美名下,洛美明显的没有预料到,因为她居然怔了一怔。永平南路的公寓是两人的秘密,是那段不愿开启的旧时光,最后,成了洛美的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地方,是她的痛楚,是她无人可陪伴的孤独。

后来,**不断,洛美终于离开了常欣这个是非之地,准备开一间小店过平淡日子,只是没想到阴谋还是一点点将她吞噬,一步一步,诱她步入深渊。

好像她花店的名字,落美,怎不让人唏嘘。

容先生第一次出场好像深不可测,他的出现,是一切阴谋的开始,是一些纷繁复杂的开端,从那日开始,言家风雨飘摇,官洛衣面目可憎,洛美从此没有平静生活……

容海正好像是复仇的撒旦,一点点的毁掉言家的一切,看的时候,不禁想要这个人离洛美远一点,可是,一切终躲不过去。好像歌里面唱的那样,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风暴一点点将言家吞噬,洛美和言少梓之间的种种过往也在一点点揭开,原来大家都错认了对方,现在也是无可挽回,在永平南路公寓里面言少梓将一切暧昧说破,洛美却还是理智的紧,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终于,在那个大雨的晚上,官洛美的一切脆弱的统统爆发,女强人的内心都像是水晶,酸硬无比,却又易碎,洛美终于累了,她发现自己不是万能,她也需要一个依靠。这个认知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东窗事发,官洛衣彻底崩溃。

一直不喜欢官洛衣,她的种种行为不是毫无心机就是心机太深,我很恶毒的以为是后者,她遇事总是做出最愚蠢的应对,于是,她成了这场风暴的第一个牺牲品,还有,她们可怜的父亲。

昨夜星辰昨夜风,官洛美一直辛辛苦苦维护的东西瞬间倒塌,留她一个人,面对着这艰险的世界。不过几天而已,便断送一生憔悴。

容海正出现在洛美面前的时候像一个天使,救赎官洛美走出痛苦,虽然怂恿他人复仇是在不似一个天使所为,可是,撒旦也是一只堕落了的天使。洛美终究还是没能逃开,因为仇恨,她已经把过去的一切全部丢弃,不管是理智还是坚强。

她不管容海正是天使还是魔鬼,就算是毒药,现在的洛美也是无从选择,在她眼里,唯有痛苦和仇恨最为真实。

在巴黎的一切完美的不甚真实,英俊温柔多金的情人,在这样浪漫的城市不谱出一段罗曼曲简直是不合情理,我简直要认为容海正要爱上洛美了,可是他却说,如果我们两个结了婚,这将是对言氏家族的沉重打击。

原来这不过是报仇的一部分,毕竟那样深重的仇恨,那么多年的苦难,让他怎么舍得这么好的机会。

以前的洛美,怕是如何也不会接受这样荒唐的婚约,可是现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官洛美,除了仇恨已是一无所有,报仇也是她的唯一目的,是她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原因。不管怎样她都会去尝试,哪怕容海正是慢性的毒药……

于是这样的契约成交了,虽然我们极品的容先生不喜欢洛美用这个词,但是,这却是两个人关系最好的写照,无关情爱,只因仇恨。

日子好像平板一样,他们的计划一步步铺陈开来,细致,缜密,让人有种痛快的感觉,但事情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场婚姻本是一场假戏,可是容海正却渐渐真做了起来。处处表现出来的是他真的爱洛美,真的爱一个人不过是在细微处对她好,一餐一饭都尽心尽力,面对那个人愁肠百许,忍不住叹息,可是这样也太过梦幻,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敢相信。洛美甚至在看出了一点阴谋的端倪…… 那场舞会是两人平静生活的终结者,因为在舞会上洛美重遇言少梓,容海正同洛美心生嫌隙,他可以运筹帷幄,杀伐决断,却在这个时刻无力掌控洛美的心,两个人都是痴儿,对于感情的立场太绝对,太黑白分明,根本没有中间立场可以走,一个陷进太深,一个裹足不前,于是都绊在那里,动弹不得。

计划还在进行,每进展一步都让言氏家族觉得难堪异常,把野兽逼得太紧的下场有可能是被反咬一口,于是,那样卑鄙无耻的算计落在洛美身上,让官洛美把最后一点坚强用尽,像一只被拔了所有尖刺的刺猬,只剩一团软软的肉,在风中不停颤抖。

在这样的时候,只有容海正可以给洛美一个温暖安全的小窝,我不得不承认,千岛湖一段,是每个女性的梦想,那多理想,多么梦幻,她的眼里只有他,他的心中也只有她,洛美抛去一切心机,放纵自己蛰伏在他的羽翼下,沉迷在湖光山色,甜梦,花海之中,她忘掉了沉重,从此脱胎换骨。

她像个公主,被王子藏匿在人家仙境,过着神仙般让人艳羡的生活,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容海正所没有的,可是她的王子却说,“这世界上,我没有的东西太多了。”这里面包不包括洛美的心?也许,也许……是什么让容海正这样不确定,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还是不相信洛美?或者,不相信洛美知道一切之后会如何应对? 我终于相信,这段婚姻是一场阴谋,官洛美只不过是一个猎物,而聪明的猎人却不动声色的失去了自己的心…… 马蹄踏破千堆雪,王子和公主不得不回到俗世,洛美此刻已经不在以前那个人了,连眼神都一点点的钝下来,不复过去的神采,现在的洛美,再也没办法用理智来应付前的那种种的打击。

面对容海正的出轨,她选了一种最不理智,可也是那时的她唯一可以办到的处理办法,那时的她,怕是已经爱上容海正了,就算内心中有个声音不承认,但是本能已经代她作出了这个回答,她爱这个男人,而这个人的不确定感却没发现她爱他。

缺乏安全感的并不是洛美,而是容海正,他以白瑞德自比,可是洛美却不是郝思嘉,他在洛美身上没有一点的把握,而且,他并不愿意装作有把握,他以为她做傻事是因着别人,那个他痛恨的别人。

于是两个人不停的试探对方的底线,洛美在看到言少梓喜帖的那一刻,终于无处可退,只能来到那个埋葬她所有过去的地方,永平南路那栋公寓,那里是洛美的伤疤,也是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洛美真的以为这里还有着她的过去,可是,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她早就回不去了,那些对言少梓的表白,不过是自己骗自己,她以为自己要的是那样,可是,命运却不给她这样的机会,她不是那个过去的自己,那些人,那些美好,她再也要不回去了。

故事到了现在,已经让这两个人使尽全身的招数来纠缠试探对方,这实在是太过伤元气的做法,猜忌那么多,爱,却只有那么一点点。

于是算计,于是冷战,于是,两败俱伤。

那些细节,足够一副钢筋铁骨黯然神伤。

真相一步步揭开,原来,这真的是容海正的阴谋,原来,他早已失落了真心……可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确定,绝望把官洛美重新武装成一个斗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做了她也不愿的抗争,她经历的足够多,阴谋,鲜血,背叛,在阴谋面前,似乎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容易……可是,她知道,死亡不会有任何意义。

这个故事,好像比《裂锦》更加苍凉,虽然,它试图让我们相信真爱无敌,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容海正一开始便带着阴谋而来,他后来爱上洛美,曾经有那么多的机会来说明这一切,在最后的时刻他也可以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可是他没有,也许只是一个念头,但这咫尺已经是他们之间的天涯,掌心为佛,手背为魔。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洛美还是没有将那枚印信交给言少梓,十丈红尘,总有一个地方,让她这个人容身,一边同现实痴缠,一边大彻大悟。

她叫女儿悔之,是啊,悔之,那份悔是比不悔更让人唏嘘感叹的力量吧,那时候,他们都有过一次幸福的机会,在那么有限的生命中能被所爱的人深深爱过,或许不该再奢求再怨什么。

可是这样的苦楚,让所有人深深绝望。

一念天堂,最后,不过是,一生叹息

参考资料: http://

我没办法写读后感,好难

因为香寒是匪大所有作品中最让我唏嘘的 我喜欢那个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的容先生 他爱洛美 很爱很爱

最后的那封信让我觉得心好痛 虽然没哭

但是我真的觉得好难过

我一直觉得洛美和海正的故事像一株曼陀罗的盛开 人说曼陀罗 花开一千年 叶落一千年 花叶终不相轮 彼岸花 无间的爱

不可预知和死亡

妖冶二邪魅的盛开,却带着致命的复仇火焰 于是她和他终究是错过了 两个都没有安全感的人 都放弃了相信对方 然后仇恨带着误会

一点一点吞噬着他们过往的美好 一切美好一点一点湮没了

我想过

洛美去曼哈顿,会在高处看灯吗? 洛美去圣让卡普费拉,会想起和容海正的约定吗?

洛美看见白茶花会想起那个关于谢谢的冷笑话吗? 洛美读到白瑞德会想到海正吗?

洛美在半夜醒来会想到那个失眠的傻瓜吗?

一棵支持菟丝花的松木也需要依靠 是啊,无往而不能的容先生终究是累了 他选择了放弃 可是洛美不知道 她竟然后悔 竟然“悔之”

“他们都不知道,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心灰心意冷。从你与我决裂那一刻起,我便觉得世间万物,没有一样值得我挽留。” 我突然觉得假期特有的孤勇是可贵的 如果容先生有的话

那么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陪着他的将是妻子和女儿

那么值得他挽留的将是整个世界 那个下一世兑现的诺言也将实现

我想问,容先生

你在九泉下真的瞑目了? 我想问,洛美

你知道真相后还后悔吗?

在我看来你们真的好狠心 对自己狠心,对对方狠心 对我们这些痴人更狠心

就放任我们这些痴人为你们的故事唏嘘不已

希望悔之可以理解到

自己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 他狠爱自己和妈妈

From_一个痴人

你我相识在错误的时刻

无论是一段感情还是一桩婚姻,彼此的信任是前行的基础,而共同的成长和对情感的经营是使其维系下去的营养素。

陶骧见到18岁的静漪时,她先同别人跳了半支舞,而那个“别人”离开静安别墅的路线证明其显然经常出入这里;静漪听出陶骧的声音时,他在同黄珍妮纠缠不清;陶骧知道静漪为了戴孟元差点丢掉性命;静漪也知道陶骧和金润祺必定有些说不清楚的地方„„婚前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他们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障碍,而双方都有的细致、聪慧和闷骚的性格又导致他们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沟通,直接给这段婚姻定下了灰色的基调。

之慎投资失误、之忱在政治上太有野心、程世运既有深远的眼光又有远大的抱负同时还是个相对封建的大家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让静漪看明白了自己只能嫁进陶家。但是生长在一个严父慈!的家庭中比较受宠的女孩儿当然不能够适应陶家这种完全封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静漪是从杜氏!亲和宛帔的开放包容的爱中直接掉进了陶夫人和符氏这种以夫为天、以家族利益为先的冰冷的家庭关系,陶骧并没有及时注意到这种落差给静漪带来的冲击,而来自教养中的谨言慎行让静漪即使收获了来自陶老夫人、陶父、大姑奶奶等人的关爱也没能够消除掉受到的冲击,反而拉开了她和陶骧的距离。

从一段婚姻来说,“青梅竹马”是不错,“门当户对”更重要。陶驷和雅媚、文谟和尔宜、无暇和碧全、无垢和远遒都是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还有点儿“青梅竹马”的意思,所以他们即使遇到一点波折,最终也能够解开心结共同走下去,因为始终相信对方对自己的情意;陶骏和符黎贞则证明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想要长远地走下去是很困难的——问题并不在于双方的经济差距,而在于各自受到的教育不同。在还没出现职业女性的时代,符!带大子女的过程想必很艰难,所以她的两个女儿都有着看似坚强的外表和较为扭曲的内心(同样的,戴孟元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她们不放过一切“向上走”的机会,同时又总是怀疑自己会被别人瞧不起,在利用条件优于她们的人带来的好处时不会真心感恩反而觉得理所当然。陶骧和静漪已经失了“青梅竹马”的可能,勉强算得上的“门当户对”又因为金钱(西北债券)和文化(两家的家庭文化)的差异而使双方始终没能站在同一级台阶上。陶骧总是下意识地认为静漪的心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她的笑都是假相、她的温情是背叛的前奏,甚至不惜自己设下圈套来证明自己这种判断的正确性;静漪则一直缺乏对陶骧的绝对信任,这让她既不可能坦白说出自己的处境和想法,又不可能不时时给自己留好后路。符弥贞、藤野晴子和孟冬儿的出现只是导火索,静漪和陶骧二人没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又不能开诚布公地讲出来才是根本问题。归根结底,他们相遇的时间不对,静漪聪慧但不够成熟,陶骧则是只在感情以外的地方精明,一遇到和静漪之间的问题就会因为患得患失而方寸大乱。

六年多的分离让他们冷静,也让他们成长、学会接受现实。幸运的是,静漪的细致和陶骧的专情都保留了下来,学会在爱里妥协让他们最终又走在了一起。

个人观点认为使陶骧和静漪分开的最关键两个人物分别是戴孟元和陶夫人。

其实如果不是之慎投资失误,如果程家的父亲、!亲和哥哥们能够把戴孟元的事情摊开来说而不是处理得如此激烈,以静漪的聪慧未必不能够发现戴孟元不是良配——比起陶骧来,戴孟元显然更不在意是不是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陷静漪于危险之境。家国天下固然重要,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不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即使不能够在理想与感情之间找到平衡,也起码不该因为所谓的理想而去利用感情。戴孟元只是符合了少年静漪的想望,从而在她未来很长一段岁月中因为面对的现实太沉重而追忆自由自在的少年时光时成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静漪应该已经明白,长大了的戴孟元,即使当年没有被迫同她分开,也会在现实的打磨中不再是她的良人,可是陶骧却不明白静漪的这种“明白”。

关于陶夫人,从地域、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我猜想她的出身和杜氏!亲、宛帔相比都是有差距的。陶老夫人、大姑奶奶、陶父、程父、番外中的冯老先生甚至陶骏对陶骧和静漪的关系的判断都是来自于“人”,他们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和性格,而陶夫人有时会拘泥于一时、一事。让眼界不够宽广、层次不够高的人管家,当然会带来每天都很忙、却不能阻止恶性事件发生的结果,因为她本身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陶夫人的循规蹈矩、固步自封影响着陶家的内部文化,也加快了静漪感觉自己脖子上那根绳索束紧的过程,她们之间这种类似于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如果没有战争年代的环境和对陶骧的共同的爱作调和,将会始终存在。

最后要深深地感谢尼卡,写出了这么感人的长篇后,还能够给我们这么多番外,让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脉络清晰、循序渐进,让我们这些读者度过许多甜蜜的时光。

第五篇:书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我见

勒.柯布西耶曾说过,住房是居住的机器。从这个理论推导,我是否可以认为,一个城市是承载这些机器的大型工厂,而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人,就是在这个大型工厂工作的工人。如果如此诠释,那么城市似乎变得毫无人性可言,到处充满冷冰冰的大型器械,为了讨生活而四处奔走,冷漠的“人”。

“人们常说,我们太沉溺于生活方式,我却要说:文明的价值就在于让生活方式更复杂。”这就摘自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导言之前的部分,一个名叫奥利弗的诗人(暂且可以称为诗人吧)说的。他还说:生活本身就是目的,若问生活有目的价值与否,唯一的答案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生活。而在城市中,我是否可以认为人的生活方式与目的,决定了城市的生活与目的。无论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还是霍德华的“田园城市”,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似乎都在致力于“想象”(请注意我使用的是想象)一种完美的孤立的城市形式,来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忽视了城市自身复杂的,互相关联的,多方位的特性,仅仅是异想天开的认为城市在拥有这些及其相关形式之后,就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下去。简认为这是荒谬的,同样,以一个初学者的我来说,我也认为那是谬论。试想,将一个人置于一个孤立的氛围中,切断他与周围的一切联系,仅仅供给给他充足的物质条件,这样短时期或许还可以生活下去,长此以往,人会疯掉。同样就城市而言,仅仅希望城市自己自足,长期下去城市系统会崩溃。正如简对霍德华“田园城市”的抨

击:他(霍德华)规划行为看成一种专制的家长生活,完全忽略大城市的自我管理方式,交流思想的方法,政治运行的形式,开拓行的经济布置的方式,以及大都市复杂的,多方位的文化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只考虑到了物质生活方式而忽视精神生活方式。

我们又一次回到问题的原点:如何规划才能使城市跟回家完美?简认为,无论是霍华德,伯纳姆还是勒.柯布西耶等著名的大师,他们的全部观念和计划都与城市运转机制无关。他们缺失对城市的研究与尊重,仅仅将城市视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工厂,用来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器械,以至于城市都成为了规划师手下的实验品。我曾经读到过有关密西西比城市的衰亡:“那曾经是一个精心规划的社会,那里有居民点,有公共中心,也有聚集了陶器制造,珍珠加工,藤席,藤篮编制等门类的手工区。几个固定的地点被用来作为游憩区,大型公共建筑位于公共广场的北侧。居民区位于分割墙和广场之间并接近河流的弧形下场地带”看似很人性的规划,似乎少了一些东西,联系区域的纽带——道路或是街道。有人曾经把密西西比的衰亡归于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甚至是战争和疾病。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森林都有自我修复能力,同样,作为城市,他也应该有,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他的规划也应该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是稳定的,正如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规划也应该留有余地,使得他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并不是一味的推到重建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修改。正如密西西比,在人们发现他不合理时并不是想怎样改变而是大刀阔斧的去重建,这样下去,原先的规划很快就会面目全非,也就

不奇怪在气候等客观因素发生改变时,他就走向了衰亡。简所认为的规划,往往是发展的,有活力的,当你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你见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如何的现代化,你会看到时间在这个城市中留下的痕迹,陈旧但是充满韵味的街道,高耸的大厦,当然也有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像西安展现给大家的厚重与韵味。这座在古长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并没有将历史留下的痕迹完全推倒,他巧妙的在原有的城区基础上发展,城中心位置保留着唐时的钟鼓楼,皇城部分的古城墙依然挺立,古代的街道也在保留,有条不紊的以皇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发展。当你踏入这座城市,你会不知不觉间为他厚重的底蕴所感染,从而肃然起敬。我还见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教堂——罗马尼古拉教堂,这是一座建立在三座公元三世纪以来的古代神圣基础上,有着古怪里面的教堂,在其后面可以看到古代马尔彻里剧院建造的中世纪住宅。这座在原来没有被夷为平地的遗址上,一断壁残垣、为依托,不读啊不完善或是新建的建筑,在数十世纪以来依然表现着它伟大的活力,它不在拘泥于它最初的建筑风格,以一种睥睨的姿态发展,或许它由于没有遵守传统的建筑教条而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它不可替代的地位。

城市并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他更是用来生活的。当你对你所居的城市有一种归属感时,你就会产生里了解他的欲望。而走上街道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城市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他的街道,街区,道路,就是他交流与联系的纽带。有人或许会忧心城市的安全问题。简说,街道及其人行

道,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十一个城市的重要器官,而维持城市的安全是一个城市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务。到这里,我们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城市中的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难道安全不是他们的责任?”看过简对波士顿北端及哈德孙街的描述我才恍然大悟。这两个街道都是使用率很高的街道。两旁往往是商店,酒吧,住宅区,并且人们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很好的分割开来,白天,街道上人群川流不息,店铺的老版出门招揽生意,同时,流动的人群,吸引了哪些由于好奇而将头探出窗外的居民,使得整个街道处于一种天然的“监视”之下,在公众的眼睛之下,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行为并加以约束,从而为街道带来平静安全而祥和的景象。在夜幕降临的时刻,城市的芭蕾舞者会在广场的空地上举办舞会,诗人,学者,流浪者会在酒吧酌饮,休憩,街道同样也是人来人往。当然,这样也为街道乃至城市注入了活力。在本书中,简层多次提到活力这个词语,在看了他对波士顿北端的描述,我私下认为,简所认为的活力的来源是人,是从一种热爱生活并认真生活的人身上散发出来并感染这他们周围的人的魅力。思及规划平易近人的,亲切的,自然的,与人的实用功能休戚相关的规划要比那些华美的,典雅的,冰冷的,有距离的规划要来的长久。

我们都在思考,城市并非是陈列在博物馆或是玻璃橱窗里的艺术品,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使得他有血有肉?特别是在如今这个物质空前膨胀的社会中,城市中的大多区域都出满了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冷漠的邻里间互不相识,人与人之间更是缺乏真诚的交流,里简描述的

景象似乎越来越远了……

当然,对于简所说的,城市的街道需要一批“眼睛”来照看他的安全。我对此表示怀疑与矛盾。简所构建的是一派闲适安宁的景象,而我认为这种景象的维持需要一大批具有充裕时间的人。无论是波士顿北端还是哈德孙街,哪里居住的都是一些中产阶级或是无产阶级,生活成本并不高,但在一些高租金区域,人们为了高额的租金往往需要辛勤的工作从而形色匆匆,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照看”街道,从而在这些区域,犯罪率居高不下,这时,简认为的维持安全的方式又如何实现?在这些区域,人与人之间并不尽力联系与交流,而这种不建立关系的现象在规划过程中也广泛存在。试想,城市中一道道铁门与墙壁,似乎是一道道枷锁,割断了人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人内心深处本来就存在的猜疑与不信任,使得他们更不愿与走出枷锁,走上街道去享受城市的活力与生命力。就像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不过这次的别里科夫不再是封建教条的追随者,而是更加的多疑与材积。我不知道长期下去这样的城市会朝着怎样病态的方向发展,但是就我而言,我会疯掉。

简说,“在城市里,不管是富人区还是穷人区,还是介于中间的地区,因充满趣意的人行道上的生活和丰富的人行道上当交往而导致麻烦的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生过。”的确,关上房门,走上街道,人行道上各种各样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并且,他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倘若这个场所满座了人们的审美与休憩的需求,并且他安宁,温馨,不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交流场所,谁又会忍心制造一些恐怖

事件来破坏他的安宁呢?

人们在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往往也会有共享意识,当人们愿意将这种意识放大时,城市就不再是一块一块分割开来的区域,而会变得更开放,各种交往也会更频繁,整个城市也会更加有活力。

城市中的人形形色色,而他的希望在于孩子。简说,“成功的城市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有哪怕是一点点你对彼此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我认为最能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由于孩子模仿天性使然,城市街道上发生的事情晚饭晚饭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若是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好奇,或是其他累死的情绪,以至于他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最先反应的肯定是他值钱见到过的做法。所以无论行走在街道上的是父母,熟人,甚至是陌生人,都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更替的影响,所以,对于活跃的丰富多彩的街道上玩耍的孩子们来说,在既有男人也有女人的世界里嬉戏和玩耍的机会不应该被剥夺。

简固执的认为,较于街心公园,孩子们更倾向于在充满活力和刺激的城市街道上闲逛。街心公园经过规划师们的精心雕琢,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多样化的环境才具有实际魅力,产生自然的生命之流,招致源源不断的使用人流。精心雕琢后的街心公园,就像橱窗里展示的样娃娃,华丽却又有些乏味,千篇一律的绿化,水体,限制人们视野的围墙栅栏,各种各样的标识告诉你,这个不行,那个不可。对于孩子而言,毫无乐趣,甚至枯燥。街道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一

天之中甚至不可能出现连个完全相同的时刻,对孩子们来说,处处都是惊喜与冒险,对老人来说,处处荡漾孩子笑声的环境使得他们更年轻更活力。

简提出了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条件,地区以及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余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街道要短并且容易拐弯;建筑物各色各样,最好新老建筑混杂其间;被分成细小街区的城市分区里的人口密度要大。这也说明了在城市生活中,以行人视角所见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规划来说,并不仅仅是规划师们共同商讨的结果,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只有有了主人意识,才会产生归属感

用简的结语来结束我的感想——单调、乏味、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而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能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

下载《大陆法系》书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陆法系》书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评

    浅评石云涛所著《安史之乱》 石云涛,河南太康人,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唐史、唐诗、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的研究。此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史记书系(《......

    书评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2132077号 姜作超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Syntax(当代句法学导论) is written by Professor Wen Binli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

    书评

    这个历经百年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直到第八代为止,都生活在仿佛是宿命一般的孤独之中,而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孤独做着至死不休的决斗,却在终点都与......

    书评

    书评范文(一)——《菜根谭》书评一个非常非常平凡的人,写了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那就是《菜根谭》。据我所知,这本明代洪应明所着的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

    野草书评

    《野草》书评 深秋,一个静谧的季节。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野草·秋叶》中的情节。粉红花在冷的空气中,瑟缩着做梦,梦见了春的到来,梦见了秋的到来,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未来......

    雷雨书评

    读《雷雨》有感院系: 班级: 姓名:最初接触到《雷雨》,是在高中时候,记得曹禺所作,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剧里,剧烈又激荡的感情,感情的纠缠交结,始终使我印象深刻。 最近,我又经典重......

    《雷雨》书评

    家庭惨史,社会悲剧 ——《雷雨》书评 高二(15)班徐刘轶钒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它描写了一个具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崩溃。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黑暗......

    朝花夕拾 书评

    《朝花夕拾》书评《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其中把记叙、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