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样例5]

时间:2019-05-14 20:2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

第一篇: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民为贵》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2. 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其用法。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3.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课前先知】 1.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3.《孟子》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

(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4.对孟子文章的相关评论:

苏辙评:“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刘熙载说:“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章句·题辞》)【自主学习】

1.积累整合(给加点字注音)社稷(jì)粢盛(zì)(chãng)汤放桀(jiã)伐纣(zhòu)弑君(shì)......走圹(kuàng)獭(tă)驱爵(quâ)鹯(zhān)三年之艾(ài).....谆谆(zhūn)暴之于民(pù)朝觐(cháo)(jìn)讴歌(ōu)篡(cuàn).....2.解释加点字词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丘民:指庶民、众民。

(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然而:这样却

(5)汤放桀 放:流放(6)于传有之 传:指传记

(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8)得天下有道 道:办法。(9)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斯:这样。(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犹:就象。

(1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为:介词,替、给。(12)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欲:想。得:能够。

(13)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 忧辱:忧愁受辱。(15)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淑:善。胥:皆。3.结合注释疏通1—3则文意。

【合作探究】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当堂达标】 1. 填空

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②《孟子》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3.文章第三则采用比喻论证、引证 论证方法,论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观点。

在句式上采用了排比 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 语言有气势,论证更有力。【作业布置】 1.预习4—5则。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疏通文意; 2.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自主学习】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与:给。诸:“之乎”的合音。(2)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3)以行与事示之 行:行动。事:事件。(4)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露,公开。(5)使之主事,而事治 治:处理的好

(6)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7)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 声:声望。(8)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得:赢得。

(9)善政,民畏之 善:好的。畏:畏服。

【合作探究】 1.《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2.“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能力提升】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当堂达标】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忪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饯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1.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忪 改为 讼 沤 改为 讴

饯 改为 践 纂 改为 篡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也安于他的治理,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他。(2)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

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3.本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用原文回答),在孟子看来民意 决定着君权的授予,这反映了孟子的 以民为本思想。

【课外延伸】 1.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

(高尔基)

2. 相关资料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作业布置】

1.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2. 如果你准备竞选班长,请你拟一份演讲稿,注意阐明自己自己的定位以及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课后反思】

《人和》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2.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自主学习】

1. 朗读课文,解决字音,将你认为较难的字词写在下面空白处。

2. 结合注释疏通第一则文意。【合作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 “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2.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当堂达标】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

环而攻之而不胜

必有得天时者矣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作业布置】

1. 预习2—4则。

2. 请写一段话谈谈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一百字左右)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部分。2.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合作探究】

一、第二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明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2.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二、第三则:反求诸己

1.从“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2.孟子对齐宣王说要做到人和必须做到哪些? 明确:1)推恩

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 3)治礼义,“驱而之善” 【当堂达标】

你如何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义?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现代意义: 不仅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在社会上也要尊老爱幼,构建和谐社会。

【作业布置】

1.完成相关练习册内容。

2. 有人说,当今时代是资讯科技时代,“人和”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你看,我们上网一查,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何必烦劳别人呢?人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各干各的事,你是你,我是我,“人和”的说法落伍了。真的是这样吗? 联系实际谈谈人和的重要性。

【课外积累】

积累关于“人和”的名言。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10.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课后反思】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解决读音,把你认为较难的字词写在下列空白处。

2.结合注释,疏通1—3则文意。

3.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我,泛指我们每个人。固,本来。)【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应如何理解?(怜恤同情之心)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要,通“邀”,求取。乡党,家乡,乡里。)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 应如何理解?(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了就会扩充它们。扩而充之,发扬,努力去做)

【当堂达标】

孟子的“四端”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作业布置】

1.结合注释完成4—6则的翻译。2.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部分。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分析: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2.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明确: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3.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当堂达标】

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

【作业布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课后反思】

第二篇:7 背影 导学案 有答案

课题:7背影

主备 万芬芬 授课班级 七1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2.学习从独特视角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3.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要懂得感恩父母。【学习重点】

1.学习从独特视角刻画人物的方法。2.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集体备课 及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1、人物简介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春》《背影》等。

2、背景透视

1917年冬,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母亲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大学,父子二人同行至南京,在浦口车站惜别。

3、预习自测

(1)给加粗字注音。

交卸()奔丧()狼藉()漱漱()颓唐()琐屑()蹒跚()举箸()情不自禁()迂()

(2)解释下列词语

1、祸不单行:

2、狼藉:

3、漱漱:

4、典质:

5、赋闲:

6、蹒跚:

7、颓唐:

8、触目伤怀:

【整体·感知】

1、内容与结构

(1)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父子浦口送别)

(2)说说这篇文章采用的什么记叙顺序?并试着划分结构。明确:倒叙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的思念之情。

2、线索与主题

教学反思:

(1)看看本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 试着仿照老师的例子概括一下。

教师举例: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是在文章开头,是作者惦记父亲时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明确:第二次是在第6自然段,是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也是在第6自然段,是在父子分别得时候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们可以概括为: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段,是在文章的结尾,是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可以概括为:别后思念,再现背影。(2)请你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根据第一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开头点出“背影”、中间追忆“背影”、结尾思念“背影”,“背影” 一词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而严谨,故线索就是“背影”(3)本文想通过“背影”表现一个什么中心? 明确:父子情深。

附板书: 《背影》

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第二课时

【研读·赏析】

一、揣摩细节描写

1、父亲的背影

(1)课文四写背影,是哪一次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明确:望父买橘时的背影(2)请学生朗读这个“背影”,其他同学认真去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背影的?(刻画这个“背影”,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揣摩其表达作用。

明确:a外貌描写:“他戴着……棉袍”

析: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布。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非常疼爱。同时,父亲自己的穿戴也说明,家境不好,穿着朴素,心情忧伤(沉重的背影!)

b动作描写:“蹒跚……的样子”

析:走路的姿势:蹒跚。可以看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以看出父亲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总结作用:突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2、父亲的语言

过渡: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下面请大家找出来仔细揣摩。

明确: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总结:这里几句为数不多的话语,却字字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浓浓深情、对儿子的关爱。可见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3、作者的流泪与自责

过渡:面对父亲的款款深情,作者还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并且“心里暗笑他的迂”。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了吗?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明确:四次流泪,两次自责:

A. 第1段: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之泪、悲伤之泪 B. 第6段: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感激之泪 C. 第6段: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惜别之泪 D. 第7段: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辛酸之泪

E. 第5段:“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次后悔自责,表明儿子理解父亲、爱父亲。

二、语言赏析

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明确: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揭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好奇。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明确: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使全文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集体备课

及二次备课:

【巩固·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被父亲这样细小的行为感动过吗?或者是一个眼神、或者是一次谈话、或者是一件特殊的礼物。我能理解大家,在你们这个年龄都有与父母较劲的时候,以此来昭示自己的成熟。我们一定也曾感动过,只是不愿意用语言直接地表达出来,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越来越不愿意用这种过于直白的方式表达来,所以有些人采取了一种在网上留言的方式写下了自己想对父亲说的话,第一条:爸爸,爱是经不起隐藏的。第二条:老爸,我下辈子还要做你的女儿。爸,我很自私,希望我在你之前死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好吗?

第三篇:《宇宙的未来》学案(有答案)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2.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辨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感受语言的幽默生动带来的亲和力和轻松感。学习难点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背景链接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史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宇宙的未来》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2.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3.这篇演讲稿的特色 ①生动的导引

这篇科技论文是演讲辞,具有演讲的特点。预言宇宙的未来,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但如果就事论事,很容易枯燥乏味。演讲需要激起听众的兴趣。演讲者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讲演的主题──在与巫术的对比中,更显出了科学的求实精神。②严谨的推理 作为一篇科学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服。本文严谨的推理,增强了说服力。宇宙虽然复杂,但它在大尺度上又是可以描述的。宇宙的密度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然而,确定这一点非常不易。演讲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也说明了演讲者严谨的科学态度。③幽默的语言

演讲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单向的,如果不注意演讲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篇演讲语言幽默,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所论述的问题更易于为听众接受。如,文中有一段话说:“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以揭示自己“自私”的心理表示幽默,同时传达出重要的信息:宇宙“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的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混沌(húndùn):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B.诘问(jié):反问。倚重:倚靠,器重。

C.三昧:指心神专注而不散乱。坍(tā)缩:天体体积增大,密度缩小。D.告罄(xìng):指能源枯竭。黑洞:一种特殊的天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 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 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 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

3、作者及其相关内容:

霍金,英国学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行销千万册,本文是霍金在1991年1月在的一次演讲。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课文谈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方法: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明确要点:

2、这篇演讲稿的结构思路怎样

(二)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一段中为什么说“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语言遥远的未来”?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B.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

C.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D.我们只是对宇宙的有关定律有所了解,缺乏深入的研究。

2、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A.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B.人类社会的未来是复杂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混沌的。

C.因为前者是确定的,所以预言困难;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D.人来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无法语言的,因为方程是唯一的,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下列对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B.巫师、宗教预言家的预言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C.因为制约大脑的方程式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D.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就本质来说,没有区别,因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

4、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理。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B.“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C.“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D.“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人们没有办法对具体的天气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报。

5、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同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试举出例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如:(1)“„„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4段)这句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2)“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5段)③“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26段)听众明知作者作的是科学的预言,和巫师他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人类最早用眼睛观察宇宙,后来出现了光学望远镜,增加了观测的距离,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γ射线等望远镜的出现,扩展了观测宇宙的视野、然而,所有这些观测手段的基础,都是接受来自天体的电磁辐射,对于某些缺乏电磁辐射的“暗”天体,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引力波探测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由于天体都具有质量,因而只要探测器足够灵敏。它们的运动都可由于辐射引力波而被检测。预期中的黑洞就是一个例子。黑洞不辐射电磁波,而它们的产生和碰撞都将辐射出强烈的引力波。历史上每一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都伴随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如射电望远镜“看”到了中子星,宇宙微波背景观测发现3K宇宙背景辐射。可以预测,由于引力波携带着天体运动的大量原始信息,引力波探测也将在宇宙观测上有新的发观,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研究天然物理学的有力工具。这一前景激发了天体引力波源的研究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进展。1992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是美国的J.Taylor和R.Hulse,得奖原因是他们对脉冲双星PSRl913+16的发现和研究。这是一个罕见的双脉冲系统,距离地球1.5万光年,轨道偏心率大(~0.6),由于不对称性和高速的轨道运动而有强烈的引力辐射,辐射的能量损失使轨道周期变短.从1974年开始,经过十多年观测,得出轨道周期率为(-2.452±10)-1288-1。相当于每年变化0.7秒。这与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辐射理论的预期十分准确地符合。这一观测,成为存在引力辐射的第一间接观测证据。

人们对引力波探测的兴趣,还在于这一探测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从物理学角度看,既然各种引力理论都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并赋予它们以不同的特征(如传播速度,偏震,能量辐射方式等)。引力波探测的结果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大统一理论做出贡献。

由于引力波探测需要大量高精仪器和技术,探测的要求将促进这些技术的发展,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和大功率钇铝石榴激光器(Nd:YAG)就是例子。经过20世纪前40年的努力,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学术先驱建立了引力波的理论体系;以韦伯为代表的科技界从60年代开始了引力波的实验探测,达到理论上检验灵敏度要求的引力波探测器可望在20世纪末建成。将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反映了人们追求真知的热忱。人们期望20世纪末建成的激光引力波探测器,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取得突破,在地球上首次测到引力波讯号。

更多的引力波讯号的获得将极大地开阔人类的宇宙视野,对获得的引力波讯号特性的分析将促进人类对引力本质的认识。有人认为,人类一旦掌握了引力波,所导致的社会效应将可与人类掌握电磁波相类比。由于引力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作为宇宙间的通讯工具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也许最新的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那么,这将是对现有引力理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的极大挑战,新的理论必将出现。作为近代科技前沿研究的引力波探测热潮,在世纪之交的时刻,由于面临突破而更加“热”了。近百年的努力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需要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科学家们在这方面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新的突破,将是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也是引力波探测的一个特点。

1、根据文意,下列对引力波探测器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每一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都伴随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可以预测,由于引力波携带着天体运动的大量原始信息,引力波探测也将在宇宙观测上有新的发现,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有力工具。

B.达到理论上检验灵敏度要求的引力波探测器已经在20世纪末建成。

C.人们期望20世纪末建成的激光引力波探测器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取得突破,使在地球上首次测到引力波的讯号成为可能。

D.有可能最新的探测器即引力波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

2、根据文意,关于引力波探测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对引力波探测的兴趣,关键在于这一探测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B.引力波探测的实施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

C.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实验研究,从而为大统一理论做出贡献。D.引力波探测可以弥补我们对于某些缺乏电磁辐射的“暗”天体视而不见这一缺陷。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引力波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在经过20世纪前40年的努力,由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学术先驱完成的。

B.在地球上首次测到引力波的讯号的时间在21世纪的头十年。

C.宇宙间的通讯工具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的就是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的引力波探测器。D.作为近代科技前沿研究的引力波探测热潮,在世纪之交的时刻,由于更加“热”了而面临突破。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与增加了观测距离的光学望远镜,扩展了观测宇宙的视野的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γ射线等望远镜相比,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观测宇宙的新工具,并将为人们提供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B.美国的J.Taylor和R.Hulse发现并研究了脉冲双星PSRl913+16这个罕见的双脉冲系统,经过十多年观测,得出轨道周期率为(-2.452±10)-1288-1,相当于每年变化0.7秒,这一观测,成为存在引力辐射的第一间接观测证据。这也表明,目前还没有证明引力辐射的直接观测证据。

C.从物理学角度看,既然各种引力理论都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并赋予它们以不同的特征(如传播速度,偏震,能量辐射方式等),引力波探测的结果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各种假想理论的统一做出贡献。

D.如果最新的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那么,这将是对现有引力理论,特别中广义相对论的极大挑战;如果这个挑战成功,新的理论必将出现。《宇宙的未来》导学案答案 预习检测

1.B

2.A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①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②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③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④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⑤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2、1-6段:先表明预言宇宙的信心

7-11段:再分析阻碍预言的东西 12-13段:指出可预言的科学依据

14-21段:描绘宇宙未来具体景象 22-25段:影响预言的不确定因素

26段:最后对全文进行小结

(二)合作探究

1、D “缺乏深入地研究”无根据。

2、A 文章第1段说的比较明白。

3、D 作者的预言是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没有科学根据,有着本质的区别。

4、D 没有运用修辞方法,人们也可以对5天内具体的天气预报作出准确的预报。

5.②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与可笑。达标检测 1.B(“引力波探测器已经在20世纪末建成”不合文意,原文是“可望建成”)2.D(A.并非“关键”B.并非“实施”;C.并非“实验研究”)

第四篇:两极地区导学案(有答案)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高二地理备课组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的国家

第十二节、两极地区

【考纲要求】

1.南极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2.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3.熟悉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

2、两极地区方向判断 【教学难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 【自主学习】

1.完成教材64页 左读图查阅1、2.2.完成教材64页 右读图查阅1、2、3,读图说明1、2.3.完成教材65页 左下读图查阅。

4.完成教材65页右下读图查阅,读图说明1、2.【教学过程】

一、北极地区

1、位置:指___北极圈___________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 _北冰洋_____及其周边陆地、岛屿组成。其陆地部分分属 加、美、俄、丹、冰、挪、瑞、芬 等八个国家和 北美、亚、欧 等三大洲。【思考一】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 由于地球是球体,两点之间的最近距离是一条沿地球表面的大圆劣弧线 亚欧、北美位于北半球,沿地球表面的大圆劣弧线偏向北极点

3、气候:_ 冰原__气候为主。冬季从11月起直至下一年的4月,为___极昼__时期,最冷月为一月,夏季为7、8__两个月,为极昼时期,最暖的_8_月平均气温只有—8°C.4、科学考察的宝地: 石油、天然气、铁、金属矿 等资源丰富,我国建有 黄河 科考站。

5、主要居民是 因纽特人。

6、自然带 苔原带,生物资源 北极熊、驯鹿。

北冰洋的主要特征: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洋。大陆架面积辽阔约占北冰洋的36%;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一大岛。

二、南极地区

1、位置:(1)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的大洲。

(2)经度位置: 跨 360经度;所占经度最广,兼跨 东西两半球。南极半岛(60°W),与 南美洲隔海相望。

/ 4

立夏不下雨,梨粑高挂起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高二地理备课组

(3)相对位置: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西洋、印度洋和 太平洋所包围;与 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相望。四周被辽阔的三大洋所包围 与其他大洲远隔重洋,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4)战略位置:从地球位置来看,南极洲是联系 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位重要。

2、范围: 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 以 高原 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思考二】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南极洲气候酷寒,降水形式主要是雪,还因为冷,蒸发极为微弱,所降的雪几乎都积累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巨厚的冰层.

【思考三】教材65页左上读图说明1、2。

4、气候: 冰原气候为主,酷寒、干燥、烈风为主要特征。【思考四】教材65页左上读图分析。5.自然带:冰原带.6、资源和科研宝地

(1)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铁 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思考五】教材65页左下读图说明。【思考六】教材65页左下读图分析。

【合作探究一】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个最长?描述四个科考站两两间的相对位置,并计算两两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四地的地理坐标描点绘制经纬网图

【合作探究二】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带来什么危害? 1:冰盖变薄,消失;原因:气候变暖;危害:海平面上升,各地出现气候异常现象。

2:臭氧层空洞;原因: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破坏了臭氧层。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后,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大量射线可以直达地面,杀伤地球上生物的皮肤。人类患皮肤癌的概率上升。【强化训练】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4题。

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2.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 4

立夏不下雨,梨粑高挂起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高二地理备课组

3.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C.特有的鸟类是企鹅 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读下图,完成5~6题。

5.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全天候,观测广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D.极昼期长,海拔较高 6.据图和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B.此时昆仑站可见美丽的极光

C.三个科考站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 200千米 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7~10题。7.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挪威、加拿大、瑞典 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 8.黄河站在北京的()A.东北方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 D.西南方向 9.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A.1个月 东南风 B.3个月 东北风 C.5个月 西南风 D.6个月 西北风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月5日8时 B.6月4 日8时 C.6月5 H 16时 D.6月4日16时 1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洲图上填出中国科考站:A长城B中山.(2)没有极昼极夜的科学考察站是A

(3)大陆漂移说除了找到岩石性质相似的证据外,还在南极找到什么证据? 南极有煤,说明南极洲曾经有大量森林存在。

(4)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在其体内发现了DDT说明了南极环境遭到污染。

/ 4

立夏不下雨,梨粑高挂起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高二地理备课组

12.2007年我国派出28名科考人员参加了北极黄河站科考活动,进行现代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监测研究。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判断此时的季节,并简述理由。

夏季 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或海洋等温线向南(低纬)凸)

(2)A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世界最低的,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进行分析)。A国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其大量的开发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侧海岸幽深、曲折,属于峡湾地貌,它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

(4)C是我国建立的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º55´N,11º56´E),当黄河站开始出现极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1°05´N。这一天在黄河站观察到的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北京时间为19点12分(精确到分)。(5)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C岛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D)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寒冷 13.读极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白令海峡。北美洲的土著居民

印度安人和因纽特人,是1万年前踏着该海峡上的冰桥从西伯利亚过来的黄种人。

(2)C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淡水资源,C、D两地纬度相同但自然景观不同,原因是: C地受寒流影响,D处受暖流影响。

(3)D半岛西侧幽深的峡湾是由冰川侵蚀(或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其东侧海域盐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蒸发弱,海域封闭,四周河流淡水汇

入。

(4)当B地昼长为24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

①C地日出时间是0点

②北极熊正在冬眠

③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④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的商船顺风顺水

/ 4

立夏不下雨,梨粑高挂起

第五篇:《民为贵》导学案高二语文组龙瑞平

高二语文选修《民为贵》学案

龙瑞平

学习方案

学习方法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来阐述你对本文一些观点的看法,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学习重点

本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章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积累整合

一、给加点字注音

社稷()粢盛()()汤放桀()伐纣()弑君()走圹()獭()驱爵()鹯()三年之艾()淑()胥()溺()谆谆()践()

暴之于民()朝觐()()讼狱()讴歌()篡()荐()

二、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并组词。

稷()桀()圹()鹯()淑()谆()

谡()粲()犷()颤()椒()淳()

觐()讼()讴()践()篡()溺()

靓()忪()呕()栈()募()搦()

三、解释加点字词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5)汤放桀()(6)于传有之。()

(7)残贼之人谓之一夫。()(8)得天下有道()(9)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1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12)虽欲无王,不可得已。()(13)苟为不畜,终身不得。()(14)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15)其何能淑,载胥及溺。()(16)尧以天下与舜,有诸?()(17)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18)以行与事示之()(1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20)使之主事,而事治()(21)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22)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23)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24)善政,民畏之()

四、相关链接

1、作家作品

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②《孟子》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

王》、、、、、、等七篇。

2、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高尔基)

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二、重点揣摩

1、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结合“善政”与“善教”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法治”与“德治”的理解。

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自我测评(100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A、社稷jì粢盛zì 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 B、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 鹯zhān C、溺nì 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 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分)A、①于传有之。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道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4分)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为丛驱爵者,鹯也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

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

C、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如果没有仁的志向,必将终身忧愁,以致于死亡。)

D、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更能够赢得民心)

8、对下列句子的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③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④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二、课内阅读训练(共计40分)

㈠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9、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4分)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0、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4分)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谓也

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 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⑵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13、本段采用、论证方法,论证了 观点。

在句式上采用了 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

(5分)

㈡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忪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饯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14、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4分)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15、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6、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子而之舜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主事而事治

A、①⑤ B、③⑥ C、②⑧ D、④⑦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⑵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

18、本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用原文回答),在孟子看来 决定着君权的授予,这反映了孟子的 思想。(3分)

下载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为贵等学案(有答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答案

    前面几题见教案2(明确: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⑵“天涯沦落”......

    《变脸》等学案006

    每周寄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2013-4-29 《变脸》《枣儿》《音乐之声》综合学案总编号006 班级: 姓名: 命题人:张晓红 审核人:任得宝 【学习......

    学案答案版

    6.1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的含义及生命健康权的组成,认识人身自由权及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逍遥游学案答案

    逍遥游 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 ,正音。 鲲(kūn)抟(tuán) 蜩(tiáo)决(xuè)起而飞莫之夭阏(è) ..... 抢(qiǎng)榆枋(fāng) 坳(ào)宿(sù)舂(chōng)粮..... 【导思二】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鲲、鹏、野马、尘......

    出师表学案、答案

    《出师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表”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诸葛亮的建议。 3.体会全文夹叙夹议,于议论、叙述中融入作者忘身忧国、忠贞不渝的感情的......

    政治学案答案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课时1 我们向往公平【当堂达标】 1. A 2. C 3.A. 4. B 5.说明了在我国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2)①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民事诉讼学案答案(范文大全)

    第一章 传统上的ADR通常是指除诉讼与仲裁以外的各种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总称,如协商、谈判、斡旋、调解、等方式。换言之,ADR所代替的是除了诉讼以外的各种解决争议方法的总称。A......

    成语学案及答案

    ****中学高中语文思维导学案 成语练习班级:姓名: 学科:语文 课时:2课时 编写人:审核人:编号: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