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讲稿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三、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所谓“百家”,当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对于其间主要流派,古代史家屡有论述。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港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因而,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刊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四、秦汉文化:
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由统治阶级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也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万里绵延、千秋巍然的秦长城,“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气势磅礴、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水域总面积超过北京颐和园五倍的长安昆明池,“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以百
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作物。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共同体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五、魏晋南北朝文化:
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宋书·谢灵运传》)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随后,道教形成。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六、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魏晋南北朝,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他们凭借门第、族望而世代盘踞高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高门大姓”以外的庶族或寒门则进身不易。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人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在隋唐之际巨大社会结构变动中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和一泻千里的热情,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七、两宋文化: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宋词雅,宋画雅。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士人画”这一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为总背景,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宋词、宋画、宋文以及宋代理学构筑成一个精致辽阔的上层文化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
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在熙熙攘攘、**丛生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因此,市民文化从其诞生起,便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
八、辽夏金元文化:
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多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优秀词人的忧患之作与悲愤之唱,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莫不是这种文化大背景孕育的产物。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元蒙统治时期,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离破碎,科举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一部分穷困潦倒者于是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了亲缘联系。元杂剧不仅愤激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他们之中,有不少科技人才。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以他们为媒介,流人中国科技界。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蒙古军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为中介,传人阿拉伯,再传人欧洲。
九、明清文化:
就中国古典文化而言,其生命也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清(公元1840年前)两代便处于这一历程的后段。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明代与1840年前的清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几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随着自耕农的普遍发展,庶族地主力量的增长,以及屯田向私有和民田的转化,传统的地权占有形式发生变更;随着租佃关系上自由租佃的出现,永佃制、押租制的发展,雇佣关系上封建性雇工向自由雇工的过渡,封建依附关系发生松解;与此相关联,某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凡此种种,皆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阶段。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工业先进的西方是决不肯放过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人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下面我们再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国势衰微和西学东渐,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质疑,有褒之者,有贬之者,反反复复,因情势不同而异。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好好在那里,不好又不好在何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不能因情势不同而作墙上草任意褒贬,使国人无所适从。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前期,应该说是积极的,各种思想学术观点相互交流碰撞,在春秋战国时期缘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达到极盛,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比肩于欧洲之古罗马和希腊文化。后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封建国家以政权强行推崇,虽然在当时和后来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文化学术被束缚,人们思想被禁锢,儒家学说自身也在皇权的笼罩下不断式微、没落、保守、落后,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官方学术。就儒家文化本身来讲,也有个发展阶段问题,汉武帝之前大致为先秦儒学,武帝至宋为汉魏经学,宋以后为程朱理学。先秦儒学只是当时的一个著名学派,在当时诸子百家并立的情况下,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的两个发展阶段不断官方化、程式化,终于成为钳制人们思想、制约社会发展的教条,于明清之际登峰造极。国人现今所言之传统文化,一般即指汉武帝后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
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总体上中国传统文化相较于世界近现代文化,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的空洞说教相较于自由、民主、人权的现代价值观,已经是一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尽管这种文化在其总体落后中仍有其合理的成分和精华部分,但作为一种文化主体,、它显然已不能再适应我们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更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需要,用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即已解决,甚至在明清之交黄宗羲、李挚、顾炎武等人即已洞明此事,却为何在近现代特别是在今天仍有人在此问题上步严复、张勋之后尘不断寻衅。一则由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轨一波三折、反反复复,使国人对新文化的先进性产生了疑问;二则由于一些人的教条主义思维作怪,看问题简单片面,一但社会发展遭遇挫折,不是克服困难向前进,而是向后寻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迷恋于过时的文明、昔日的辉煌,袁世凯、张勋如此,吴佩孚、蒋介石如此,建国后一些没有远见的领导人和现代的一些伪学者如此。
任何一种落后文化都有其积极的成分,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有其消极的地方,我们说先进落后是指总体而言,而不是一概而论,毛主席不是也讲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吗?难道我们能因为传统文化有些合理的成分就视为金科玉律吗?难道我们能因为现代文化有其消极的地方就弃之不用吗?难道我们能因为东南亚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鼓吹和提倡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就认为这种文化从总体上仍然有生命力吗??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其精髓,有些地方将会闪耀其千古不变的光辉,但这并不能掩盖它作为一种文化主体的没落性,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看是一种封建意识形态,必须革而除之。现而今我们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恰恰在现实中继承的是一些封建糟粕,而中华民族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反而没有继承到,致使国人的思想越来越狭隘,国民道德素质愈来愈低下。反而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广大。近年来海外和东南亚热炒中国传统文化,实际炒的就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不是所有的传统中国文化,更不是现今我们一些人所言之传统文化;即便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也有赖于东南亚诸国的民主化改革,同样是儒家的一些优秀文化成分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就很难发挥其作用,此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奉劝我们的一些政要和学者登高望远,勿作井底之蛙。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一)基本特征:蒙昧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二)主要情况
1.中国人种及文化独立起源。大量考古发现有力驳斥了中国人种西来、南来、东来诸说这类论断。我国境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考古遗址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居民间,体质上存在明显的承续、发展的人种学序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人种)主干下发生和发展的,还未发现西方人种的参入,中国人种西来说和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也就是说,中国石器时代文化是在相对单一的人种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以后中国文化持续稳定的独立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2.农业起源的中心奠定了农业文化的基石。经历了一百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中国无疑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包括稻作和旱作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方式,奠定了有别于游牧方式的农耕文化的基石,由此决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许多实质性特点。
3.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中国前文明期时期的文化遗址数量极多、分布极广,恰似“满天星斗”,它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多元发生,然而其主体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南北不远的范围内,这与文献传说大致相符,华夏(河洛)、东夷(海岱)和苗蛮(江汉)三大先民集团,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就得到了部分的证明。
二、雏形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一)基本特征:文明奠基,元典创制
像世界其他地区独自生成的文明系统一样,此一阶段已经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构架,后来影响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达两千多奶奶许多特征在此阶段已初步显现。尽管这一时期华夏组的宏大空间(“中国”)还很有限,尚没有对南北四方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但中国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象形会意的汉字、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宗法伦理等等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二)主要情况
1.文明初兴。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在我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中国文化开始进入文明阶段,这与文献所载古史系统中的夏代相当,目前在豫西、晋西南进行的考古发掘正在揭开童年时期(夏代)中国早期文明的面纱。
2.青铜文化独具特色。中国青铜时代的诸特点,如铜锡合金、块范铸法、有特征性的器物类型及其组合,这些都与西方文明有所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中国青铜器优先用作礼器,以象征王权和等级秩序,其次用作兵器,以投入战争维护政权,而不像其他文明中那样主要用做生产工具。
3.天、地、人三大祭祀发达。尤其是祖先崇拜特别发达,这与早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互为因果,并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如慎终追远、重史立言等。
4.中国文化第一次转折。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私有经济迅速发展,世卿世禄的世袭社会向俸禄制的官僚社会过渡,宗法封建制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私门”,“士”阶层兴起,一元文化离析,多元文化发展,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学术枝蘖,各门学科逐渐走上独立分化之路,如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医学、数学、农艺、军事学、天文学等,各领域都吸收然后扬弃了宗周的文化体系,与社会变革的新时代相表里,达到空前繁荣的水平。这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元典时代”)。
5.元典创制。这一时期形成的《诗》、《书》、《礼》、《易》、《春秋》及《论语》、《墨子》、《庄子》、《老子》、《孟子》等中华元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人文精神、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论、忧患意识等,以及阴阳、道器、有无、理气等范畴,在诸子辩难、百家争鸣中已张扬开来,为后世中国文化的观念层面垂范作则,建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三、定型期:秦汉
(一)基本特征: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和文化模式基本定型 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后220年的这四个多世纪,是一个连续的文化过程。如果向前追溯,一统帝国文化的端绪应该溯源至春秋战国之际,因为其时所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已经寓合着政治的大一统和文化的大一统。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汉民族在政治、军事以及所有的内外事务上都表现出强劲态势,民族的文化原创力得到辉煌的迸发,并显示出帝国文化的外拓气象。这是“古代帝国的完成期”、“古代中国文化的总归结时代”,它完成了对先秦多元文化的一统整合。
(二)主要情况
1.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面貌固定下来。如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厘定,以及教育模式、户籍控制、官吏考试方式和经学、史学体系的格局大定,形成中国独具的特色,并在帝国内部有效实施。汉族的形成也在此一时期,汉语、汉字、汉方等沿用至今的文化成果,都在秦汉时代基本定格。
2.儒家文化开始在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在经过秦朝至汉朝前期百余年的探索、调适与磨合之后,大一统帝国的集权体制终于找到了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发端于元典时代而又汲纳了道、法诸家的儒家文化。在汉代统治集团倡导的“独尊”氛围下,儒家文化被经学化和官学化,“经学”成为至尊之学,两千年来规范着全民的视听言动。而在统治集团的实际运作中,却儒法兼采、王霸并用,这也成为后代专制集权统治的一般方略;士大夫间流行儒道互补的生活哲学,下层社会则辅之以潜行着的种种民间宗教。
3.中央集权政体、皇权更替、朝代循环的基本模式形成并固定下来。这一模式对后来两千年的改朝换代和文化传承影响甚巨。这种模式是,在一个朝代内部,帝王按严格的宗法制度世袭转让;但当一个王朝腐朽不堪维系,则有雄强者借势取而代之,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皇帝轮流做”的局面。农民战争或豪强夺权导致的改朝换代反复重演。正因为帝王世袭并不绝对可靠,于是统治者更加重视王权的神化和圣化,后代的专职理论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改朝换代并没有引起文化中绝,尽管后继朝代“改正朔,易服色“,但总是自觉认同前代并实现文化接力,秦汉之际、两汉之际是如此,后来历代也是不是如此。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中原农耕文明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冲突交融中,逐渐赢得强有力的控制地位。秦汉文化足以与南亚的孔雀王朝文化、欧洲的罗马文化相媲美,成为亚欧大陆并峙的三大帝国文化。秦汉时期,既可以视为中国史前文化及元典时代之后的一个大完结、大整合,又可以视为后来的帝国文化乃至中国本土文化奠定模式的独立阶段,这四百多年自成循环,有始有终。
四、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一)基本特征:胡汉文化、中印文化大融合
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开始大范围地与东亚、西亚、南亚文化进行涵化整合,踏上了“亚洲之中国”的道路。这一时期,与庄园经济和门阀贵族政治相表里,精神领域里神学弥漫,儒、道、玄、佛各擅胜场,影响着思想意识各文化门类。
(二)主要情况
1.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魏晋以降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都为之一变,呈现出有别于秦汉的时代特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崩溃,门阀制度和贵族政治成为此后几百年间一大特征。庄园经济和贵族政治导致的割据性,使朝廷对上下文化干预弱化。文化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部转向内部,对个人生命意义和心性情理的探求,给此后几百年见玄学和佛学的高涨留下了充分的空间。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至唐代中叶的文化主潮。儒学陷入困境,其后发家和名家虽曾一度受到重视,但最终代之而起的却是“玄风独振”,佛学兴盛。玄学的发达,可以视为两汉思想禁锢以来的一大解放,是个人主义的复归;儒家思想“独尊”局面被打破后,儒、玄、释、道多元文化,共存共融,形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又一度的思想学术大繁荣。
2.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是这六百年间文化的一大主题。有别于秦汉的是,这一时期,华夏农耕文化的同化力有所减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曾经造成“五胡乱华”、南北分治的局面;但游牧文化无疑又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复壮和补强作用,继秦汉之后,隋唐成为又一帝国文化高峰,不能不说得益于充满阳刚精神的北方民族“胡气”的熏染,物质上如此,精神上也是如此。
3.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是这六百年间的又一主题。佛教传入之初,也曾经与儒、道等文化体系相冲突,但终于与中国的伦理规范、实用理性、崇拜模式、政治需求等等相妥协、相融合;经过排佛、灭佛、佞佛、援佛等过程,佛教逐渐实现了中国本土化,并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尤其是隋唐时期,佛学宗派林立,禅声缭绕,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峰异峦。如果按照通行的说法将中国学术史分作七段(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那么其中三段(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是直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而其中的二段(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就在这一时期,后来的宋明理学也潜伏于此。4.中国文化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这一过程大规模展开与东晋南渡,至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基本移至南方,所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什九”,但文化中心的南移还没有最后实现,这六百年间正好是南移过程中的过渡和调适期。
五、强化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一)基本特征:近古文化定型
公元9世纪的中国,继春秋战国之际和汉魏之际以后,发生了又一次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它同时还引起东亚文化圈内朝鲜、日本等地文化也相继发生变革。有不少日本学者和欧美学者,将此次转折看作是中世纪(或称“中世”)向“近世”的转型。中国学者陈演恪则认为:“唐代之史可分作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唐代前后期的转折,规范了中国文化史后半段的大致框架。唐宋以降的一年间,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总体上已显示出走出中古文化故辙的种种动向,韵语了部分近世文化因子,可以称之为近古文化期。
(二)主要情况
1.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相互结合。唐代中叶以降,领主庄园经济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赋税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为开端,以后宋明几带的赋税改革,越来越明确地把朝廷对平民的直接经济关系确定下来。政治上亦是如此,科举制度实行以后。门阀贵族淡出政治,管理直接从地主和自耕农中考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此种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的特色,与封建时代的西欧、日本大相区别。
文官政治形成
2.市井文化勃兴。唐宋以来,实物经济式微,货币(包括纸币)大量流通;城市由单纯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这种功能的变化被有的学者谓之“城市革命”)。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文化趋于活跃,反映市民生活及其情趣的小说、戏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另创一格。如果说,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中国文学主流脉络,那么中唐以后其俗的一脉(如戏曲、小说等)便由潜渐显。
3.儒学复兴。酝酿于唐中叶,在宋明得以张大的理学,一定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复归,尤其是阳明心学已初具道德个人主义的内涵;宋学的怀疑精神和清代考据朴学的实证精神,也已触及到实证科学的底蕴;另外,文人、官僚、地主或商人合为一体,形成所谓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道德观念主导了全社会的价值规范,对其后乃至今天的精神生活仍有影响。
4.民族文化的气质从汉唐的雄强外拓转向宋明的精致内敛。唐以后,在日益强化的君主集权格局之下,官僚政治实行文武分离、右文抑武之策,虽然防止了武人割据和篡权,却导致国防劣势,也使民族文化的气质和国民性格发生变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周边民族却日渐崛起,走向与华夏本土文化相抗衡的道路。尽管最终都沿袭、传承了中原农耕文化,但是后进民族的一再军事征服所造成的破坏,无疑也阻碍了中国文化原发式近代转型的可能。唐中叶以降的文化转折,决定了一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体走向。故尔有识者多重视两宋文化,如严复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而对西方文化来说,“最近几个世纪西方所接触的那个近代中国的大部分特征,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总之,这一阶段构筑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之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础和出发点。
六、转型期:明末迄今
(一)基本特征:中西文化交汇,中国文化走向近现代化 这一阶段,已先期完成现代转型的工业西方以炮舰加商品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中国文化第一次遭遇到“高势位”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调适、融合过程异常艰难也异常痛苦,但这一过程也赋予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际遇,中国文化在制度、物质、行为、精神诸层面进入现代转型期。
(二)主要情况
1.早期启蒙思潮。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出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在观念意识层面,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唐甄等一批先进人士非君崇“公”,高倡“民本”,开近代启蒙主义之先河。
2.西学东渐。此间,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土,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这是继否叫东传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又一次大交汇。满洲人入住中原建立清王朝,其初期并未中断西学东渐,但雍正以后则大体使中西文化交流停顿下来。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又一轮西学东渐的历程。
3.朴学兴起。清朝前中期,基本沿袭宋明以降的文化路径,只是考据朴学的实证精神得到空前发展,对两汉以来经学的神圣性起着“解构”作用。
4.内力、外力共同作用推动文化的现代转型。清代晚期以降的现代转型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西方影响与中国文化的固有因素彼此激荡、相互作用和产物。曾经颇有影响的“冲击——反映”模式,充分肯认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输入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作用,以及中国固有传统对现代转型的阻力。但仅仅认识到这一侧面时不够的,还应该看到,在民族危亡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中国文化自元典时代就深蕴其中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等,推助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至于自宋明以来隐而未彰的原发性近代文化因子,更被纳入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因系统之中。如果对此估计不足,必将导致对中国近一百余年来现代化进程的片面理解。
5.两广、江浙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由于现代西方文化从东南沿海登陆,所以两广、江浙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闽粤等地以及宋明以来就已成为文化中心的江浙等地,在这一阶段不仅是经济的重心而且是新文化的重心,其文化能量不断地向内地辐射、推进。此种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文虎啊传播路向,与两宋以前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南的文化传播路向恰成相反之势。而两湖地区则成为古与今、中与西相互交会的要冲地带,所以际会风云,人问荟萃。这些都构成中国近现代富于特色的文化景观。
6.文化变革剧烈空前。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变革,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剧烈程度上,都比中国文化史上的前两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和唐宋之际)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决裂,可以看作诗对明清之际以来启蒙思潮的一个完结,对中国文虎啊传统有所厘清。此后,中国经历了对欧美模式和苏俄模式的学习、选择与扬弃。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在世界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氛围中,中国正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上经历着变革,从而把清中叶以来百余年间起伏跌宕的文化转型推向高潮。这种转型的激变性和复杂性,为古今中外所罕见,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此一过程自19世纪中叶已经开始,时下正在赢得加速度),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二是从国家统制式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这种经济体制的改轨与上述经济形态变化同时并进,正是现代转型的“中国特色”所在;三是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化,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这一转变所诱发的种种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呈现于尚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当代中国面前,如信仰危机、生态危机、能源枯竭、文明冲突等等。当下日益深化的现代转型对传统文化的激荡、挑战和提供的发展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文化史正在揭开蔚为壮观的新场景。
第二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交融程度让各国之间利益交织,相互关系日益复杂,如图所示,以一架飞机的制造为例,据了解生产一架波音客机需要1万多个零部件,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世界各国的众多生产商。早在6年前,中国航空业因为技术先进、建造成本较低等优势而成为美国波音公司787飞机三个重要部件的唯一供应厂商,因此世界经济早已走出一国垄断,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
提出“世界体系”理论的美国政治学家沃勒斯坦认为,我们正身处多中心的“后美国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预示宣告了美国模式的衰败,G20体系二十国集团取代G8体系八国集团,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开始由各国共同参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迅猛飞速,世界发展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引擎驱动,新的中心还无法完全取代美国,从而客观上实现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大多数文化都会经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这让欧洲人或者西方人在很长时间段内感到了沮丧,这本书也是让很多人一直给予很多关注和讨论的一本书。
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西方的没落》说得好:“这种多元化、多层次、多中心的文化格局,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地面向世界形成一种全球意识,另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地保持自身文化的特点,追根求源,形成一种寻根意识......” 西方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历史证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能激发起它们的内在生命力并创造出更加伟大的成就。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取长补短是促进文化繁荣、复兴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以及其他种种类型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总态势下,各得其所,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异彩纷呈,相得益彰。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既成事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态势下,各自发展,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充满自信,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持多元、平等的看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民族文化沙文主义,抵制狭隘民族主义,坚持和平发展的文化战略,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之一。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方面的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直到现在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和平崛起展示了在发展问题上的中国模式的价值,而这个模式逻辑也包含文化发展模式在内。换句话说,中国最近30年来的高速而又和平的发展,其内在的精神动力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全世界的中国研究者,都不能不看到中国和平发展中的这些文化因素,从而使得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阐扬,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发达的经济水平通常都能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一个物质基础。以唐朝为例,在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文化先进,盛唐年间长安城极盛时人口达到80—10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为后世留下了城市规划的样板。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规模很大输出时期,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当时周边国家的首都,如:日本平安京、新罗金城、高句丽平壤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是仿照长安建造。大明皇宫占地广大,现今遗址范围相当于明清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之多。
朝鲜半岛
新罗受唐文化影响最深,学生留学中国最多达百人,有些更在唐朝做官;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更在新罗广为流行。朝鲜本无文字,唐时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新罗文字实亦由中国字音转化而成。
越南
隋唐在安南所推行的法律制度、文教制度和选拔人才的政策与内地相同,中国佛教对越南的影响也相当巨大。
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依据汉字,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方式创制了越南的民族文字“字喃”。但汉字一直在越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现代,仍有许多越南人熟悉汉文。十七世纪时,拉丁文取代字喃成为越南的通行文字,但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其他还有西域的影响。
日本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 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8 世纪初,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8 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闽南语、日语的某些字的发音有点类似。
全球化背景下,外来的各种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有不少人在这种文化万花筒中迷失了,找不到出路了,于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了思考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展现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和再生的能力,做到了与时俱进,适应全球化的步伐。比如现代化各类技术在传统文化上的应用。。
孔子学院——走出去的战略
借助全球化的浪潮,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介绍出去,扩大我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国家的文化战略问题。这方面我们做的还是毕竟有成绩的。。。
但是我们也要同时意识到一个问题,日本有日语学习中心,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德国歌德学院,这就是所谓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都在试图想全球扩张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力。这方面我们国家如何做的更好,还是需要多花些心思的。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除了给我们带来机遇外,还有我们需要有点压力去继续做好或者改进的地方。
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趁着全球化浪潮,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不仅仅想从政治、经济上统治全球,还试图从思想文化上席卷全球。老布什。。。
文化立国战略日本95年,韩国98年
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需要努力提升,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匹配,不辜负5000年的文明史。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固步自封,不求变革而落伍于时代;另一方面则身在福中不知福,优秀的文化财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花木兰》、大熊猫的故事,被美国人拿去拍成动画片,影响跨越国界,就充分显示了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魅力。还有就是咱们的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了,到这时中国人才反思要保护咱们的节日,保护咱们的温暖遗产。既然是没人重视的节日,没人过的节日,没人传承下去的节日,还不如给别人,让别人替咱们传承下去,但是这样咱们不觉得可悲吗?韩国抢夺咱们的节日,抢夺咱们的文化遗产固然可耻,但是咱们就不反思这是怎么造成的吗?
正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说:“如果我们不把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东西传递下去,我们所能传给后代的东西就所剩不多了;而一旦全球化磨蚀掉我们传递传统价值的能力或意愿,我们将坐吃山空,变得退化,成为那种面向收视率、广告收入和销售指标并追求大众效应的低水准伪文化的牺牲品。” 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第三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上存在不足:
文学文化上: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 节日文化上: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被逐渐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 影视文化上:好莱坞的西方大片成为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快餐
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
大学生要怎样继承和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正如总书记说的:“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做到:以扬弃的观点看问题、古为中用、洋为中用和文化创新。具体如何理解?
以扬弃的观点看问题:即针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的,并结合现代的时代要求,古为今用。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我们要保持发扬;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落后的、要抛弃。比如,传统中的优秀的 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而封建的愚昧、迷信的要予以批评。
古为金用,洋为中用:我们可以大胆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用现在的形式、技术和国外的理念来展现和传播。
比如:
从周杰伦的歌看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青花瓷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东风破》
——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别恨。
《双节棍》《龙拳》《霍元甲》——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大气磅礴的旋律让人的血液跌宕澎湃。
《外婆》
《爷爷泡的茶》《听妈妈的话》——陪外婆兜风、回忆往事,陪爷爷喝茶,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周董的歌,用国外流行RAP饶舌形式,现代的音乐风格,将中国优秀的传统给予传播和展示。比如青花瓷,形如 青花瓷 中 天青色 就是 出自 宋徽宗的云过天青云破处。
此外,我们在影视上也有一些作品开始将现代的影视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比如:最近热映的动画大片《大鱼海棠》是我国首部以《山海经》为背景的动漫电影。上映一周,《大鱼海棠》票房已近4亿,但是其口碑却呈现出两级趋势。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在这个酷暑季节欣赏电影中所蕴藏的大美古韵,这海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细节,就像导演捎给观众的一份独特惊喜。电影中主角椿、鲲、湫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其他角色的设计是从《山海经》《搜神记》《列仙传》等神话传说和志怪古籍里面找灵感,成就了现在出现的这100多个角色,包括灵婆、鼠婆、后土、句芒、嫘祖、赤松子、帝江、白泽、祝融、丿(读piě)等。
此外,电影的场景围楼是对现实中土楼的再现。围楼的原型在福建省永定客家土楼,申请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融合了“天、地、人”的元素,将地和人围在一个圆形的通天空间里,天人合一相生相依在这里出现,宋元年间就开始出现类似氏族群居的围楼,但规模较小,而清明年间一直到民国则出现了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讲究,而且建筑风格、种类向多元化的大型土楼群。围楼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也被认为是最大的单体建筑形式。
9月4日晚举行的G20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舞台设置于水下3厘米处,演出节目包括交响乐、舞蹈、越剧、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中西合璧、精美绝伦。“最忆是杭州”,语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古往今来描绘西湖的诸多名句中的翘楚,彰显了杭州和西湖的文化积淀韵味。无论是“名曲中的名曲”《春江花月夜》,还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小调《采茶舞曲》,无论是流传千年的《美丽的爱情传说》,还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茉莉花》,无不透射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中国的文化自信正是源自于这种深厚底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整个交响音乐会将中国与世界汇聚在西湖这“一滴水”中,而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些“光辉”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种高度的中国文化自信。
结合到我们大学生的现实,我们要做到传承和弘扬,具体应该: 热爱我们的民族。有一句话是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学习西方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的东西更好地宣扬与发展,而不是做一个只会copy其他民族优秀成果的人。
学会在批判中吸收,不管是自己民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只要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多多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宣传革命精神,而不是改革精神
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注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是自己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同时要多向政府文化部门提建议,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
此外,我们还应该做到:
(一)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
(二)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三)当代大学生应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在我们福州大学,我们也举行了很多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书法文化和汉服文化。
此外,我们的学生也有很多自发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并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比如我们创行团队今年的《诗情木意》就是对福州传统文化中的软木艺术,进行创造性的保护和弘扬,这个项目也在今年的福建省创青春比赛中斩获金奖。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曾说过:“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更是将文化的最终实现定义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
我们每个人负载着文化在世界各地游走,身上流淌着民族、地区甚至家族的文化血脉在生活中站立,从方言、饮食到人生观、价值观,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历世事沧桑完成由器向道、道器合一的升华与彰显。因此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人格的传播,而不光是通过哪种书、哪一些理论、哪些部门。文化的展现最有效最直接的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尤其是当下的行为。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不仅是个人的丢脸,却是全体国人的耻辱。我们每个人就是本民族文化最鲜活的代表。当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全部沉淀传承在民族每个个体身上时,就是文化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需要我们将这种强烈的梦想愿景沉淀于每个个体身上,通过每个人的自警自省、自律自为、自强自立,亿万个“我自强”的人格丰满、文化自觉托起国家强、民族强。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讲稿
第二课 教学有道
各位同学中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传统文化第二讲——教学有道(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丰富,提出了许多今天看来仍旧适用的教学理念,其中值得我们借鉴吸收的不可胜数,今天我们与大家来一起分享其中的几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论语》中此句是独立的一段,没有交代孔子为何事而说。应该是因为有些学生偏重学习,而忽视思考;而有些学生相反。这两者都有弊端,所以孔子教导于他们。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如果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所以,读书也好,或者做其他事也罢,都不能只顾及一个方面,要多多改进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干好最多的事。
本篇中还有关于学与思关系阐述的一则。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译】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读到这一段自然想起周恩来总理的:“坐着谈,何如起来行”,所谓“临渊观鱼,不如退而织网.”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天到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思前想后,是解决不了的,是无益于解决问题的。还不如去翻翻书,学习一下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当下遇到的困难,历史上都发生过,与其愁眉不展,不如仔细地学习历史和先贤所著,矛盾会迎刃而解。
说完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转回来看应以怎样的态度去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境界,则是乐。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这句话讲解了讲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好、乐。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各位同学,我们自小便背诵过《弟子规》的篇章,虽然如今只记得了了几言,但开篇的几句却一直牢记于我们心间。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这句话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之义,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都是伦理亲情之爱,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这是做人的基本。第二个层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走到社会上,则要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一个人做到这些,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以上两个层次都做到了,孔子才提出第三个层次,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对身体力行的看重大过一味学习。这也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最后来探讨一下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的是多学习而少发表、对事敏感而言行慎重、厚积而薄发;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要练好“内功”的问题.“就有道而正焉”,强调的是要选择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而向其求教,以求其指正,以求效仿之;强调的是借好“外力”。对于上述这类“君子”,孔子给予了“可谓好学也已”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关于“好学”的标准.我想,这一要求和标准,在当今仍然是适用的,仍然值得每一个“好学”之人遵循,仍然可以作为我们评判是否“好学”的基本标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应不慕虚荣、不图富贵而以好学之风求得内心的充实与丰盈。;生活上的俭是修身正心的必要途径,俭以养志,志向高远,致力于知识的研磨切磋、品格人格的修养。君子谦谦,不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需要请教有道德有专学的人;与贤德之人为伍、与有道君子比肩,做一个拥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中学生,成为一个让母校骄傲的实验人!
今天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向先哲学习了许多,希望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向上的态度,开启如阳光一样明媚的下午学习生活。
第三篇:中医药传统文化讲稿
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曲黎敏教授谢的一本书,叫《中医与传统文化》,那么这本书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读的。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顾问。她既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主张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上才有意义,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着充分认知和反省的时候,才有可能拥有对中华之道的觉悟和健康自在的人生。那么她的主要著作:《中医与传统文化》、《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
那么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呢,主要是关于曲黎敏教授关于中医与传统文化的解读,他有一个观点即是:道以医显,医道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反之,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呢,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从中医为什么产生在东方、原始生命观、人文之光、道教和医学、中国佛学与医学、《黄帝内经》天道观、医道观和另眼看中国等8个部分予以阐述,分析了医学观念的发生与儒释道等各种思想的融合与分别,剖析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指出了医道是中国文化集中的体现,而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那么刚才也说了,这本书一共有八章,这个第一章,讲的就是中医的起源问题。作者从巫文化和史文化入手,展示了一系列中医起源的学说,从而归纳了中医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包括地理环境因素、社会结构及其伦理中心、中医学产生的人文背景三个方面),阐明了中医文化的特征(包括强烈的历史意识、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有机的自然主义、超越语言四个方面)。不仅说了中医的起源,还总结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深化,告诉我们中医学是多元化的产物,并从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大统一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揭示了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包括中医学是人的学说、道的学说两个方面)。这个第二章呢,主要讲的是原始生命观,作者从远古时代的神话文化入手,分析了龟甲蓍草的意义及远古时代仪式的意义,总结了原始思维的特征(包括集体表象、神秘互渗律、原逻辑的思维三个方面),引出了远古时代的图腾文化,作者将它分为混沌初期、人首蛇身、从蛇文化到龙文化三个时期来进行表述,也从蛇文化到龙文化过渡到中国文化的倾向问题,这也就牵涉道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说道表达方式,中国自然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汉字,从而作者就汉字文化与医学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说道中国的古代文化,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说道中国的儒释道精神,所以接下来的三四五章,作者就主要阐述了儒释道思想与医学的渊源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第三章,第三章主要讲的是儒家思想与中医文化之间的关系,作者开门见山的直接讲了儒家与医学的渊源,从最初对儒的解释道儒家精神对医学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有好有不好的。紧接着就讲述了道家与医学的关系,这里要解释一下,这章主要家的是儒家,所以要明白道家与道教的区别,这里先按下不提。作者从道家思想渊源道老庄思想讲了其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当然,第四章就是紧接着上一章的道家,阐述了道教和传统医学的关系问题。从道教的开创开始告诉我们道教的来源、道教流派,以道教的形成发展当背景,讲述了道教的生命观,从而引出道教与中医之间的渊源问题。
从第四章我们就可以看到道教与佛学的不解之缘,座位一个接受外来思想而又参酌了传统思想的东西,作者先说明了这个文化接受佛学的立场,也就是佛学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从而向我们说明了佛教生命观及佛学与传统医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大家都知道,儒释道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自然,作者也在这一章的结果给我们理了理这儒释道三家的辩证关系,对儒释道三家就本身和对传统医学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讲完了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我们自然该过度到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上,所以,第六章主要就说明了《黄帝内经》的天道观,作者从《内经》与古代天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中医基本概念与天文学之间的关联,这一章,注重于说明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论述,同时也阐述了《内经》中的天地结构论和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地结构的各种学说作了辩证分析,从而引出《内经》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观念。最后就天人合一观念展开了详尽的解说。
接下来,这个第七章,主要讲的是医道,作者从传统文化与医学精神的本质的一致性展开了论述,从而说明了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包括独特的内向认知、重视意象的知觉、形式上的齐合性三个方面),从我们独特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中医对人体、疾病的基本认识,正是因为我们的基本认识与西方医学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近代西医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似乎陷入了困境,作者就这个问题,从中医近代的发展、内在外在等各种因素分析了中医陷入困境的原因,也简单对比了中西医之间的差异性与联系。
说了中西医之间的碰撞,淡然我们就要明白我们的发展路线,在第八章当中,作者列举了利玛窦、莱布尼兹等人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做出的贡献,进一步说明了中西医发展的背景差异,同时也告诉我们中西医之间融合的必要性。
讲完了大概内容,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就将我认为的这本书的主要看点象大家简单展示一下。
首先是中医的起源发展,也就是我们的第一章,关于中医的起源,至今没有定论,大致有:
1、本能说
2、劳动说
3、大脑结构进化说
4、巫术说
5、圣人说等,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医学是经过漫长的错综复杂演化过程,才逐渐形成自身完整的医术体系。那么为什么中医会产生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再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弱智的问题,如今看完,竟是自己无知了。这本书上提到了三个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因素、社会结构及其伦理中心、人文背景,当然有这样的背景,自然是会成就中医文化的特征,包括强烈的历史意识、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有机的自然主义、超越语言。
其次就是儒释道对医学的影响,先看一下儒家。
1、儒家精神对医学的良性影响 道德教育和伦理政治使儒生大量介入医学事业。理性精神使医家弃巫祝用医药。大统一的社会制度重视对医籍的统一整理、保护。
2、儒家思想对医学的不良影响 尊经崇古造成了医学的停滞不前。
伦理及实用的作风也妨碍了中医学的发展,使中医理论实用化、经验化。儒医重理义不重实修的风格淡化了我国医学内向认知体系,从而形成医学义理的蔚然大观,而内向认知体系则彻底地并入道教。
在来看一下道教的,在这首先要了解一下道家与道教的区别,道家思想是秦汉以前形成的一种哲学流派,而道教则是汉魏以后把“道”人格化为神,并将老子神化的一种宗教。道家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主流之一,而道教是中国民间传统思潮的主流。
区分了道家与道教,我们先看一下,道教于医学的意义在于,它吸纳了道家思想的悟道、证道理念,和方技神仙家的实证、实修,从而超越了普通医学的范围。
研究中医理论绝不能绕过道教,从医家上讲,道医对医学的贡献显然大大的超过了儒医,尤其是宋以前的道医,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道医多讲究实修,重视实践,他们讲气脉、经络、方药等往往见解独到,出人意表。其经络理论多从气功导引来,重“奇经八脉”。又因其避之于山野,针药不俱之时,便以按摩导引为其首选,可以真正做到“手到病除”。在重视保健养生的今天,道医的一些方法值得钩陈光大。我们重点看一下一下这几个方面,1、《太平经》与中医学 ①《内经》重平衡,《太平经》重交感
阴阳观是《太平经》的自然观,虽然也讲阳尊阴卑,但它重视阴阳的交感和合,这一点使它超越了汉代经学及《内经》。②五行学说“尚火抑金”
《太平经》主张天地由四时五行构成,天理以气为语言,表现为四时;大地则以五行为象。
③神仙系统的创立 ④守五脏神法
⑤“反向而行”的修炼原则
2、葛洪的医学 ①葛洪的仙药
a、金石矿物类药
b、五芝(灵芝、石芝、草芝、肉芝、木芝)
c、具有滋补作用的草本药 ②葛洪论辟谷
单独辟谷不可以长生。③葛洪论胎息
胎息,是因人处在胎息状态下,像胎儿在母腹中那样,能不以口鼻呼吸而得名。④葛洪论房中
3、《黄庭经》与中医学 ①三田与九宫
三田,即上丹田(脑),中丹田(心),下丹田(关元)。
三田学说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理论,被认为是精、气、神、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称之为“田”,与医家的“穴”有
很大的不同,“穴”是点,而“田”是面,“田”可耕种,并可养育生苗成熟。
九宫,是道教对头部的人为划分,包括:明堂宫、洞房宫、丹田宫(泥丸宫)、流珠宫、天庭宫、极真宫、丹玄宫、太皇宫。
②脏腑有主神说
《黄庭经》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八景神,共有二十四真(神)。诸神的名号根据该脏器的形态功能取意,或根据对这些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而相应撰造,对中医脏腑理论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佛学对医学的影响,学佛者当学五明,即声明、因明、工巧明、内明、医方明。医方明包括医论、医术、方药、卫生保健、咒禁等,它们都对中国医学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
实际上儒释道三家文化与中医文化有着互动、互补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是儒、释、道、医互补的文化,正是儒释道医四者的文化合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架。更为重要的是中医的一些思想还对儒、释、道、易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作用,如天人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学说等。
关于儒释道三家的相互比较,作者从人文观、生死观、性论三方面做了分析,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
至于《黄帝内经》天道观这一块,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样一句话,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的现代医学,目前还难以全面的评价并认识具有几千年历史渊源的中医文化。所以,我们有足够自信的资本。
即是说道了这里,就简单说说中西医之间的问题。
先来看看,社会上对中医危机的认识。现代关于中医存废而形成的流派主要有:
①剥离派:将那些巫术、哲学等非科学成分丢弃。②改造派: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中医的传统体系改造成科学体系。③补天派:立身于中医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不足的地方给予修补。④重认派:重新认识医学的目的,重构医学的价值系统。⑤重构派: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做一番重构。⑥中西医结合派⑦现代化派
中医:是关于人的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的相互关联的学说,它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和谐为宗旨,强调生命的动态的统一与和谐,即形气相感,形神合一。a、它是治人的医学,以病人为本; b、以调动人体自愈力为主; c、治疗方法强调身心互动;
d、在其分支道教医学中,讲究充分调动人的念力; e、重视人文关怀。
西医:是关于人的生命结构及其功能的学说。它人为的分裂了精神和肉体,它的治疗观时切除病灶,改变病理,取代和干扰人的生命活动,是讲究定性、定量、定位的学问。西医治疗学存在的四个难题: a、病人不是主体,医生是主体;
b、以确认疾病为前提,误诊率越来越高; c、大量使用抗生素;
d、用药物代替人的自愈力。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古老的中医与年轻的西医都是我们人类航程上的守护神,如何实现医学的跨文化沟通,如何在21世纪,是中医大有所为,是伟大的中医医道复兴、昌盛,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谢谢大家,我要讲的大抵就是这些了。
第四篇:传统文化学习体会分享讲稿
传统文化学习分享
张 旖
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答案是,放入大海里。环境很重要,有人说判断一个好单位的标准,就是在这个单位里每个人能力都比自己强,还要比自己勤奋。很感恩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好单位,能够成为一颗小小的水滴,在这么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成长。
今天晚上在这里分享前,我回头看了遍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笔记,发现收获真的不少。所以,今晚就节选了一些影响自己较深的警句,还有通过近两年来的学习获得的小改变、小进步与大家分享。归纳而言,就是这“七字箴言”——环保、孝、善、读、勤、恒、静。学习传统文化,让我最大的认识就是“道”字,包括《论语》、《弟子规》的为人处事的“道”,还有《道德经》的与自然相处的“道”。万事万物似乎都脱离不了一个“道”字。而认识到这些“道”,践行这些“道”,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少改变。
一、环保——“上遵天道”,自然规律 我觉得,自然规律是最重要的“道”。就像今天上午看的视频《如何活到100岁》里说的,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亲近自然,还有move naturally(自然地运动)。所以我们要健康、长寿,并不需要一些多剧烈、多复杂的运动,就是散步、劳动就很好了。尊重自然之“道”让我自己有了以下两点改变:
(一)节约
人无羞耻,无恶不作。人是要有敬畏心的,尤其是对自然。傅佩荣解释什么是“俭”: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东西用到坏为止。Eg.办公用纸、胶袋、纸巾、用餐…… 曾国藩:“勤苦俭约,未有不兴”。
(二)吃素
子之所慎:齐(同“斋”)、战、疾。
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表示虔诚之心。孔子“八不吃,三不多吃”——出于养生的考虑。
在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吃素,总是觉得那是宗教习惯。而现在,吃素对我而言,不仅是宗教问题,吃素也是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灵的一种行为,超越了宗教、种族、各种价值观。
二、孝——“下遵人道”,人与人相处的规律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诸事不顺因不孝。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上的失败。
在学习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之后,我第一次给我的父亲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信。记得那天下课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会议室里的一盒纸巾都空了,才发现在一个“孝”字面前,没有人是可以不动容的。靳老师说她在教《妻子辛苦了》这首歌时,在场的一个小男孩俏皮地把歌词的“妻子”改成了“妈妈”,而我,在听到《丈夫辛苦了》这首歌时,脑海里全是我的父亲。有句歌词是这样的,“一年年孩子长大/你也有了白发/再难的日子没见你流过泪/也许你背地里咬碎过牙”。
西方“自由”——与父母交朋友 中华“规矩”——尊重父母
在没学习传统文化前,我算是受西方思想比较深的,总觉得父母与孩子要平等相处。所以一开始接触《弟子规》,也觉得有点抵触。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是不是太苛刻了呢?今天上午的党课也给了我更坚定的答案,有约束才有自由。例如任由孩子玩水玩火,父母不加以严厉管教,很容易就会出事,孩子很容易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丧失永远的自由。又例如任由孩子不尊重父母,长大他可能也不会尊重领导,目中无人。
三、善
人性无本善或本恶,但是向善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为良田百世耕。君子要慎其独:“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都要做得一样好”
例子:有一次帮一个扶自行车的女孩按住电梯让她先出,她出去后也帮我按住让我出。
以善感召善。
同事曾经很担心她女儿长大后会遇到一个不好的人,直到他太太告诉他只要她女儿是一个好人,就不会找到一个不好的人。好人是感召来的。
四、读
孟子有句话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者,近于禽兽”,自认为是一个文艺小青年的我,已经好久没有认真看过一本书,静下心学习了。记得我们在上一年的读书日曾经看过一个专题叫《让我们开始读书吧》,里面有几句话都很打动 我,与大家分享。
不读书不会死掉,但会觉得活着没意思。读书是孤独的,但也能帮我们摆脱孤独。
读书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不能为我们解决任何现实问题,如堵车、环保等等,却能让我们活得像个人样。——蒙曼《读书的快乐》
读书能奠定一个人真正自信的基础。读过忘了跟没读过是两码事。——俞敏洪《相信未来》
俞敏洪整个大学时期读了600本书,现在还保持着每一至两天读一本书的速度,很多人说你读这么快、这么多,记得住吗?他说,记不住。但是读过跟没读过是两码事,就像我们现在和别人谈论《论语》,无论怎样心里都不会虚,总能谈出点感受来。俞敏洪正是读过那么多书,才有勇气、有信心从一个农村小伙子走到一个创办新东方的老总。
《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时学了,却没有实践。特别是以下的勤、恒、静,都还没做到的。好在《弟子规》也鼓励我:“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五、勤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曾国藩
从一个人办公桌可看出一个人家里乱不乱……曾国藩读书的勤:半夜背书背到天亮,小偷都记住了。
六、恒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有些东西是无法跨越时间的,必须经历时间,所以人要有耐心。——姚明《体育可以改变世界》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曾国藩
七、静
以前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比较不安分的人,一下班、一放假就想着往外跑,吃饭、逛街、看电影,就是很难静下来。在郦波老师评说《曾国藩家书》里曾提到,倭仁教曾国藩改正缺点的方法是:记日记、要“敬”、要慎独。后来倭仁的老师唐鉴又赠与曾国藩一个字:静。这个“静”字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养成静坐的习惯,二是临事淡泊明志。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我觉得对我而言,成长其实比进步更重要、更来之不易。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让我懂得感恩。谢谢各位!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讲稿
文化的含义
(1)中国古代文化的定义
从文献记载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周易〃贲》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现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汉代出现“文化”一词,但其含义,人们的理解并不一样。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都指的是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唐代的孔颖达则别有见地,他在解释前引《周易》中的那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古人对“文化”概念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明清。因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部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2)西方文化的定义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我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祥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直到现在,还可以做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后来,人们纷纷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给“文化”下界定。其中.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规范性,有的侧重于心理性,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等等。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说,有多少位文化学家就有多少种文化定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如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秸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基本上采用丁这个说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对文化的定义仍然存在许多争论。国内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文化学著作.也企图对文化的定义做得尽善尽美。(4)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
不论“文化”有多少定义,也不论我国古代文化的定义与西方文化的定义有多大差别,但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考,又是文化的享受考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5)文化的结构
至于对文化的结构,不同的说法也很多。一般地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镇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二为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擒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推则;
三为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四为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一、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交往频繁的现代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兴趣。现在西方国家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和研究汉学的人士日益增多,儒学、老庄哲学和易学在西方再一次盛行:京剧的表演艺术使欧洲和美国的观众那么入迷,一些欧美学生学习京剧表演那么如醉如痴.维妙维肖:烹调技术使所有品尝过中国菜肴的国际友人连连叫绝,终生难忘;对《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研究也成为国际上的显学;《孙子兵法》也成了西方企业家的经营战略;法国、美国、德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几年来接连举办“中国文化节”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德国慕尼黑附近有一个自称为“中国城”的迪特福特小城,全城几千市民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数十年来,每年举办“中国文化节”,节日期间,龙灯狮舞,十分热闹。又如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也几乎连年有类似的活动。以1984年10月举行的“中国文化节”为例,所讨论的问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这次活动的主题叫“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讨论的主要题目有:16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儒家人文主义的现代观: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观念;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史: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科学传统;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文学;古代中国的治国之道;中国和世界艺术,等等。其着眼点,是把中国放在一个世界大环境里来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无独有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全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人自己就和西方人一样不了解这一事实。……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钓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土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气机的核心设计,都源于中国。他说,如果没有中国的船舵、罗盘和多级桅杆.哥伦布就不能到美洲,欧洲人也不可能建立众多的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中国的马蹬.就不会产生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同样,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火药,也不会结束欧洲的骑士时代。作者的结论是:中国人至今末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东西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应当成为真正的伙伴。由此可见,西方人重视和研究中国文化,并非完全出于好奇,而是要真正认识和改造自己。
(2)中国人要自己认识自己的中国文化
我们中国人也要认识和改造自己。但是,要认识自己,先要了解自己;要改造自己,先要把握自己。
一、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问题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甚至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了“左”的做法,把优秀的东西当作封建糟粕或反动文化加以否定和据弃。因此.当“文化大革命”到来的时候,许多民族文化的珍品,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道德,一齐被当作“四旧”扫除了。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评介,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一片空白。人们的头脑里没有“文化”这个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和礼仪。现在,人们虽然都在大谈文化,却并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化,尤其不看重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年青一代,由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有一种“非古讽今”和“祟洋埔外”的倾向。这些年,我们都感觉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在下降,道德约束在减弱,社会生活缺乏礼的观念与行为,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与信赖,更有一些人视邪为正,以是为非,荣辱不分,善恶不辨,什么坏事都敢干,而且大言不惭。这正是许多人还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缘故。
二、我们还不容易认识自己。中国的历史很长,我们要认识自己就是一大困难。五千年的风风雨雨造就我们这些中国人,是丑陋呢.还是伟大呢?是守旧呢,还是创新呢?是能相互宽容呢.还是不断内斗呢?你就很难认识清楚,也很难说个明白。台湾的柏杨先生前几年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丑陋的中国人》,称中国文化为“酱缸文化”,引起两岸一陈哗然,有的叫好,有的大骂,其实他也只是描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目的只是警示中国人而已。如果我们能历史地解剖我们自己,全面地分析我们自己,真正认识我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我们也可以写一本《伟大的中国人》!中国的帝王不都是隋炀帝、陈后主,也不都是唐太宗;老百姓里也不都是假洋鬼子和阿Q,也不都是刘胡兰和童存瑞。因此,我们所说的认识,乃是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既不因伟大而傲视万物,也不因丑陋而白暴自弃。要达到这样的认识,没有对自己的足够了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这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了解和认识很不够。过去长期闭关锁国,从帝王到臣民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养成一种夜郎自大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西方文化冲垮,在一些人身上就又滋长出一种洋奴心理。这两种心理总是在近代史的天平上摆不平。我们现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传统文化又一次受到外来文化的有力冲击。在这股冲击波下,我们似乎又失去了自制能力,一些人主张重新儒化,一些人则主张全盘西化,社会上的祟样媚外心理也到了叫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这都说明我们把控不住自己。所以,正确了解自己是当务之急。好在这几年中国文化已受到普遍的重视,有关出版物大大多了起来,高等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这是很令人欣喜的。
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也跟人一样,特点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外在的是它的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是它的品性,即精神。这两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
概括起来说,它的外在特点有四方面:
一是它的统一性.说“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
二是它的连续性,说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挡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即以文学而言,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魏诗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发展下来。史学也是如此。
三是它的包容性.说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触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如佛教的中国化。这种包容性在明末清初有所减弱,但有客乃大仍是中国文化的本色。
四是它的多样性,说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比如历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齐督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以及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和一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文化等,都是异彩纺呈,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说法很多,摄括起来也很难,大体说来: 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属学为主导因柬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来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很不相同。这四种观点具有代表性,跟个人所研究的侧重面有很大关系。
最近几年,又有些新的概括.认为中国文化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是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肋根本纽带。长期以来,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不是遵循某个神的意志,而是要合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所谓“天”的概念,历代帝王也有祭天的仪式,但就其实质来看,这里的“天”不过是自然而已。人们通常所说的“天道”,实际上也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
二是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易传“系辞下》),“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张仍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如果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偏不倚,各安其位,就能够达到“和”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人生和社会的最佳境界。
三是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人们爱土、敬土、安土,把土地当作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因此,人们起居有定,耕作有时,总是祈求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在战乱的时候便梦想有一个“桃花源”。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四、中国文化的未来
现在,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和巨大发展的阶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包括好坏两个方面)一齐捅了进来;国内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断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这几年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在思想、趣味、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与我们的旧有传统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中国文化正经历有史以来的巨变。中国文化会变到哪儿去?有些人害怕失掉传统,想用改造儒学的办法来尽力保持传统,因此企求建立新儒学;还有一些人嫌变得太慢,嫌传统箍得太死,想用摆脱传统的办法求得全面更新,主张“全盘西化”。这两种办法都脱离我们现时的国情,都是行不通的。我们今天的国体和政体,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儒学作为旧文化的主导成分,在整体上是同今天的主导思想不能同日而语的。它的某些分体和要素,经过一番改造,也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指出的是,儒学赖以生存并为之服务的小农自然经济、封建官僚体制和宗法式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上消失了,重建和复兴儒家文化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另一方面说,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形成的。传统一经形成,它就有巨大的惰性和惯力。我们既不能选择传统,也不能摆脱传统,而只能在传统的制约下谋求发展和前进,求得不断地更新。
当代哲学家张游年先生近年力主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其主要思想是: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道、墨、法四家的综合,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这个“综合创新”观点的启示下,只要我们不因循守旧,盲目自满,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也不祟洋媚外,丢掉自我,照搬人家的一切,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文化的成分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和员献,继承和吸收古代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建立一种性质、结构和功能都完全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