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访礼仪
采访礼仪
新闻一直有“三七开”的说法,就是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你的文章的深度取决于你采访的故事的多少和故事的细节和深度。而采访礼仪则是贯穿了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等各个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你的礼仪也决定了你的采访是否能顺利进行。我们开始讲采访。采访肯定进行前期的准备,简单一些的也要进行思考自己采访思路,采访步骤以及需要采访的对象,绝对不能冒冒失失的就冲过去!具体怎么准备呢?
采访前准备:
第一、准备好的心态。
作为校园记者,采访对象上至学院领导、老师,下至身边的同学和食堂后勤大妈。对领导要不卑不亢,对同学则要循循善诱、礼貌尊重。第二、详细的采访提纲
一份基本的采访提纲包括你的采访目的、采访主题、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步骤、问题列表。但是一般我们落实在书面的部分都是最后的问题列表。还有解决突发情况的机智。第三、联系采访对象
联系采访对象做什么?第一,确定你的采访时间和地点;第二、把你的采访提纲用电子邮件或书面的形式给对方,以便使对方有充足的准备。另外,有时候你还需要花时间去说服对方接受采访。
第四、合适的仪表。
大家都是学生,你在学校做新闻接触到的大部分也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那你的样子就不能太夸张了,就得有个学生样!我看大家现在的样子就挺好,记住哈,男生不能穿球服、短裤、背心、拖鞋去,女生不能穿低胸露背的夏装去。
采访中礼仪:
第一、敲门频率,举止大方不局促。
第二、时间观念,不可迟到也不可来的太早,提前10分钟内即可。第三、自报家门。宣传策划处、记者站。
第四、称呼。老师领导什么的不必多说了都懂,与同学交流注意的。
第五、采访对象与他人交谈时切勿打断,在旁静等并流露出十分恳切的表情。第六、采访老者时注意音量,声音要大而清晰。第七、遇不直接回答问题者,随机应变,引回主题。采访中切忌的几点:
1、越位式采访
2、极限式采访
3、求真式采访
4、逆向式采访(揭人伤疤)
5、装傻式采访(明知故问)第八、电话采访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尽量在白天,和作息时间一致。
2、对老师、领导,尽量打办公室电话。
3、自我介绍自报家门后,问是否方便通话,然后就直入主题。
4、采访结束时留下对方联系邮箱或QQ,告知对方大概成稿时间,审稿。
5、电话采访中最忌讳突然中断与他人讲话,还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静。
6、最后很重要的是,“有可能我们会补充采访,希望不会打扰到您”给采访留些后路。第九、采访时的肢体动作。
不要一直盯着被访者,也不要一直看别的地方,更不要眼神飘忽。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或者额头中下方,是不是点头、嗯一声、思索的样子,表示你在很认真的听,用心的记下采访内容。
第十、被访者多次电话联系不到时,短信或QQ留言。
采访后礼仪:
第一、致谢。“感谢您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第二、在稿子成稿的早期,要把初稿送被采访人审阅,签字。
第三、告知被采访人确切的发表时间、期数、发表栏目,电话、信件、邮件都可以,最好
是可保留的。
第四、在稿件发表后,买份刊物或报纸亲自给被访者,并再次致谢!
接待记者礼仪
第二篇:采访中的礼仪
采访中的礼仪
第一、见面。
1、介绍礼仪。由高到低,位尊者有优先知情权;由近及远,根据位置远近;顺时针方向;
2、握手礼仪。位尊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同尊者握手,双手或右手,积极伸手,握手要有力;同级者伸右手,握手也要用力;“蜻蜓点水”是不礼貌的,表示“我鄙视你,不想理你”
3、索要名片。有时候是采访前,有时候是采访后,看情况而定。我们都是学生,一般来说都只是索要,而不是交换名片,对方知道你是学生,如果对方愿意会主动把名片给你;有的时候,如果对方忘了,你可以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您请教,不知道怎么联系您方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请赐名片。
第二、采访中
1、体姿。行为学家认为,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抬头、目光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交叉时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站累时一只腿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若两腿交叉站立,双手叉于腰间或放在衣裤袋中的姿势都传递着某种轻浮不雅、不严肃的信息。这样的姿态,会被采访对象感到不被尊重,便有意识地拉大了与记者的情感距离,甚至会让记者吃闭门羹,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体语学家认为,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坐姿,应该是平稳落座后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身要直,手自然置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头部保持平稳,目光平视,需要侧坐时,应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头部应向前略倾。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时,记者大多采取坐着交谈的方式,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坐姿,向对方传递一种知书达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良好信息,并注意信息传递时的分寸,以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若记者过于随便,不拘礼节,或将整个身子瘫倒在椅子里,或翘二郎腿,或呈“4”子型叠腿并用手将叠起的腿扣住,甚至既叠腿又不停地晃动脚尖,并不时地扭动身体交换坐姿,这种体姿会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无礼,从而滋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应。
2、言谈。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请您谈谈……好吗?”、“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等,这样,能缓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使用那种生硬、尖厉、粗暴的语气音调,必然不能使被采访对象敞开心扉,甚至对记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方能在采访时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并在提问和交流上直接表现出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信口开河都会影响采访对象与记者的配合,同时记者也要避免过多重复或解释并不深奥的问题或观点,要相信采访对象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在提问艺术上,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塔·法拉奇堪称典范,在新闻采访中她以善于抓时机采访国际政坛风云人物闻名于世。十几年来,她走笔天下,先后采访了30多位国家首脑人物,素有“政治访问之母”称誉。她采写的报道影响很大,在采访中以提问尖锐泼辣、深刻精到著称于新闻界。采访中,她表现得落落大方,不亢不卑,思路敏捷,提问犀利,并能一矢中的,又不失礼节。大胆泼辣的提问,使她能够把读者最关心的,事关重大的焦点问题,及时地提出来,报道出来,因而,她采写的新闻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刻、极受读者和政治家们的喜爱。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的礼仪风范。
当然,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不可一味采取尖锐泼辣的提问方式,而应刚柔相济、彬彬有礼,否则,会弄得不欢而散。最佳采访效应的获得需要双方的密切合作,提问尽管尖锐,但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能损害现场访问谈话的融洽气氛,应该是“二人台”,而不是“独角戏”。尖锐的提问必须尖锐到点子上,并且控制在适当的气氛中,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
3、致谢
4、补充:以上讲的主要是人物专访的礼仪。新闻发布会或其他活动可根据日常行为的礼仪进行就可以了 案例一 穿着不得体引人反感
去年8月,美国某知名金融机构的总裁来华访问,并在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的安排下,接受了国内十几家财经媒体记者对他的专访。采访结束后,总裁对自己的公关总监抱怨,是不是邀请来的不是专业的财经记者,或者对本次采访不够重视。原来,总裁看到前来采访的个别记者穿着非常随便,男记者穿着短裤、凉鞋,而有的女记者则穿着低胸露背的夏装。这和被采访的总裁西服革履的穿着与五星级酒店会宾厅的场合都十分不相称。案例二随意打断被采访者谈话
某报社记者在参加一个企业的新闻发布活动时,因为听到其他新闻单位记者的提问有点词不达意,于是就打断了其他记者的提问,开始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在被采访对象正就他的问题准备展开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时,该记者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需要的答案,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了,于是又打断对方的回答,接着问另外的问题。和他一起采访的记者纷纷对他的做法表示不满,可是他自己却满不在乎,认为这就是他采访的独特“风格”。实际上,这不是采访“风格”的问题,而是不礼貌、不懂得尊重的表现。
案例三采访迟到不礼貌
明明说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正式开始,可是快到两点45分了,还有一位报社记者没有到,准时到达的记者已经纷纷表示不满,采访活动的主办方只好宣布不继续等了,采访开始。相信很多有准时好习惯的记者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场景。
由于记者平时的工作不需要坐班,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这种弹性工作使有些记者时间观念比较差,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约好的采访时间总是迟到,让被采访者和其他准时到达的记者少则等候十几二十分钟,有时甚至迟到半个小时。有的记者认为,迟到几分钟无伤大雅,其实,因为自己的懒散而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是十分失礼的,也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
案例四抓拍照片搞“突然袭击”
在去年北京科博会一个论坛上,一位来自政府的高层官员正在台上致辞,一位报社的摄影记者举着“大炮”似的镜头,冲到演讲台前,一通拍摄。拍摄过程中,不仅闪光灯闪个不停,而且他还不停地变换位置、角度,从各个不同侧面近距离拍摄,时间长达10分钟之久。这位摄影记者的做法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演讲,让演讲者感觉非常不自在,而且影响了台下观众的视线、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案例五死缠烂打要有限度
尽最大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事情真相,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采访确实需要讲究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但是,记者也要注意,在常规的采访中,要尊重被采访者本人的意愿,不要过分地对被采访对象死缠烂打,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段。比如,有的记者遇到采访对象正在开会或者忙于公务,却一定要对方接受采访不可,而不是礼貌地和对方再约一个时间;一些负面新闻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记者提问的某些话题涉及了对方的隐私,但记者却不顾忌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挖新闻,不管自己的言行做法是不是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多的伤害。采访后的礼仪
1、在稿子成稿的早期,要把初稿送被采访人审阅,签字
2、告知被采访人确切的发表时间、期数、发表栏目,电话、信件、邮件都可以,最好 是可保留的。
3、在稿件发表后,给被采访人邮寄刊物或报纸,并再次致谢!
第三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薛永朝
文秘***
在采访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为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样开始着手。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要采访的对象是谁,怎样选择采访材料,因此一直都没办法开始怎样做这个采访的大型作业。可是作业还是得做,采访还是得进行。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以前的部长—庄经荣师兄。因为师兄在我们学院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8000元的奖学金、组织部的部长、“美在海滨”得奖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奖。相信在我们学院应该没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选择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可由于他人在主校,而且时间也不怎样允许。因此我选择了在网上跟他进行一次采访。
在采访之前,我先进行对他的一些简单的了解:应电081班班长,文秘091班班助,25期预备党员。曾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 学金、国家奖学金、各项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文体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可谓是成绩辉煌、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的问题,包括如何的安排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以及他对组织部这个部门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很意思的问题:包括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用、喜欢什么颜色、最有纪念的一件事是什么、还有你对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等等。
一切准备完成后,我就跟他约了一个有空的上网时间,然后进行对他简单的网上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时间段来看,他还是很认真的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认真思考过。因此我也很相信这大部分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当采访的问题我都差不多问完了,然后我们还聊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请教了他一些学习心得,谈谈家常之类的。发现他除了学习好,工作好之外!他还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说起玩笑来还真能把人雷倒,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下记录,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语言修饰。修改了一下语言的逻辑,最后整合成一篇采访稿。时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都完成了。总之,从开始准备采访到采访结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还真不简单。时间要合理安排,准备要充足,还要做好记录、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我们做大型作业的真正原因吧,是让我们明白到。不亲身经历做过,成绩是不会出来的。
第四篇:采访心得
采访心得
在上周,我们组的选题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正式写作的选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采访。以下是我个人的采访心得。
我们的选题是“为什么后街宾馆被封后任然能够照常经营?”我们小组对此次采访进行了分工,分为三队:第一队采访后街宾馆老板及一些住户,第二队采访后街宾馆的主要管理部门,第三队采访学生及学校相关部门。我被分在第一队,为此,我跟本小组的杨北泉和黄志良一道,制定了采访提纲,确定以暗访的形式,对后街的宾馆进行了采访。
上周,我跟杨、黄二位同学假扮成要考研的租客,到后街的宾馆暗访。我们从租客的角度,对宾馆的安全,卫生及消防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从老板的回答中得到了很多采访素材,其中包括:为什么会被封;被封的时间、周期;执行检查及贴封条的部门;宾馆的营业状况;宾馆的安全卫生状况;甚至,从问答中,老板的言语中,能够看出后街宾馆与相关部门之间有些猫腻。我们走访了多家宾馆,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似乎这样明目张胆的照常违法经营是理所应当的,令人十分不解。
之后,我们对这次的暗访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我们要的东西,并分析了有哪些内容是我们没有得到的,组成文字稿,发给了小组组长。
通过这次采访,我得到以下几点采访心得: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
二:采访提纲一定要一个个问题有关联性,不能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
三: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四: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运筹帷幄,让采访对象说出心里的话,说出他们心底的故事,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
五:根据采访性质的不同,必要时要采取不同的采访形式。比如不便明访时,考虑自身安全及对方回答的真实度,可以采取暗访的形式。
第五篇:小记者采访
小记者采访
训练目的假如我是一名小记者,我将如何采访,如何提问?
训练方法
采访时记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小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首先要学会与采访对象打交道,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会配合采访。其次要学会提问,提问的时候,我们不要一次问很多问题,最好一次就问一个问题。经常做采访练习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练习
采访主题:采访一个小朋友的假期计划
采访示范:
小记者:我们认识一下好吗?
小朋友:好的,我是第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xxx。
小记者:你今年暑假有旅行计划吗?
小朋友:妈妈答应暑假带我去黄山。
小记者:这是你第一次去黄山?
小朋友:是的。我总是听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想黄山肯定很美。
小记者:现在很多小朋友暑假都安排上辅导班或兴趣班,你有计划吗? 小朋友:我没有安排针对应试的辅导班,但我有一个口才训练的兴趣班,因为我喜欢演讲。暑假时间很长,把兴趣和游历结合起来对于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小记者:谢谢你接受采访。
小朋友: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