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

时间:2019-05-14 20:1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

第一篇: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

目 录

实验教师职责..................................................................................2 仪器管理员职责..............................................................................4 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试行)............................................5 济宁市中小学实验员工作守则(试行).......................................6 济宁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则(试行)...................................8 济宁市中小学仪器室管理规则(试行).....................................10 济宁市中小学教学仪器借用制度(试行).............................12 济宁市中小学教学仪器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试行)............14 济宁市中小学化学药品管理制度(试行).............................16

实验教师职责

一、实验教师应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努力学习教材及教学仪器的有关资料,钻研业务业务,熟悉各类仪器的规格、性能、用途以及保管知识,掌握仪器维修的基本技能,会排除仪器的一般故障。

二、采购或;领取上级配发的仪器设备,对新到仪器进行验收,立卡登帐,及时向任课教师通知,并负责处理有关仪器质量或数量差错等事故。

三、实验课前,按“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实验时须用的仪器和材料。通常情况下,将演示实验的仪器配备在准备台上或放在提盒内,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配置在学生实验台上。

四、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坚守工作岗位,解决实验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如调换仪器、补充药品等。

五、实验完毕,应清点归还的仪器数量,检查仪器有无损坏。如有损坏、丢失,要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然后,可在学生协助下清洗、整理仪器及实验市。

六、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和实验室安全工作。经常保持仪器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整洁,每周至少应打扫擦拭一次。按要求保管好贵重仪器及危险品。下班时,注意关好门窗、水电。应熟知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并会使用消防器材。

七、每学期结束时,应清点一次仪器药品及实验材料,编制下学期的购置计划。

八、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调动时,应认真做好移交工作。

仪器管理员职责

一、准确及时地为教师试验准备仪器、试剂。学生分组试验时,要事先准备并逐桌摆好全班试验所需仪器、试剂;教师上课时应协助教师辅导学生操作。

二、建立严格的仪器、药品、试剂登记、收发、使用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爆炸、烫伤、腐蚀衣物、损坏仪器等事故发生。

三、妥善保管仪器、药品、搞好维修。对剧毒、易燃易爆药品,要隔离保管,严格领取登记手续;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腐、防毒、防爆炸。

四、按统编教材内容采购仪器、药品做到供求对号。

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试行)

一、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的场所,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听从老师指导,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

二、实验前,学生应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实验台要保持整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共用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三、实验时,学生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思考实验课题,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

四、遵循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学生在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或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教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妥善处理。

五、增强环保意识,废液、废纸、火柴梗等杂物不得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抛,应分别倒入指定的废液缸或垃圾箱内。

六、实验完毕,学生应整理仪器装置,关闭电源、水源。玻璃器皿清洗后放回原位。学生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七、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济宁市中小学实验员工作守则(试行)

一、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认真钻研业务,熟悉教材,熟悉各类仪器的性能、构造、操作规范和保管知识,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修、排除故障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室计算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与相关学科配合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按“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按时做好实验课开设情况记录。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点仪器、器材,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认真处理。

三、熟悉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能熟练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协助任课教师开展“探究性”实验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加强和各科任课教师联系,积极开展教学仪器研制和自制教具活动。

五、认真做好教学仪器的购置、验收、入库及登帐、编号等工作。定期清点仪器、药品和实验材料,年终做好盘存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及时编制仪器设备、药品添置计划。

六、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维护、清点、检查、借出、回收等工作。保证教学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七、保持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整洁,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范工作,熟悉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消除事故隐患,制定落实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

八、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技术改造,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实验室全面管理工作。

九、调进或调出实验室,要办好交接手续,帐目清楚,实物点清,以保证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

济宁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则(试行)

1、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实验室用于:(1)实验教学活动。(2)课外科技活动。(3)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培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4)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适当面向社会,为当地教学和经济服务。不准将实验室挪作它用。

3、做好实验课管理工作。(1)学期初,按实验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全校实验课程表。(2)分组实验于一周前登记。(3)演示实验于三天前登记。

4、分组实验或课外科技活动结束时,要按教师要求清点好仪器,整理好环境,由实验员验收,认为合格后方准离开实验室。遇有仪器损坏或丢失,要当场处理,不能拖延。

5、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1)实验室日志,记载各次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及其它实验室有关的各项工作。(2)实验室技术档案,记载研制代用、改进教具情况,实验教学成果,科技活动的发明制作,新设计或探索性实验等方面情况。(3)各种仪器说明书要分类长期存档。(4)实验室(课)事故记录。(5)实验室用的杂志及书籍。

6、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约水电、药品,爱护仪器。

7、严格执行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及时批评教育,严肃处理。

8、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室应有科学家画像,必要的实验挂图、实验陈列橱窗。各学科实验室应体现本学科特点。

济宁市中小学仪器室管理规则(试行)

1、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仪器室管理工作,其它人员不经批准不得入内。

2、教学仪器要按国家统一标准分科、分类,科学存放。要有明显分类标签、橱目标签、仪器标签。仪器、药品、标本要分室存放。贵重仪器及危险品应设专库(柜)保管。形体特殊的仪器应有专用橱存放。自制教具单独存放并妥善保管。

3、仪器存放要注意防潮、防压、防冻、防晒、防磁、防霉、防震。要经常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及仪器表面无尘土,达到干净、整齐、美观。

4、仪器室要有防火、防盗措施。要定期检查防火、防盗设备是否完好。室内无人时,要关好水源、电源及门窗。

5、对新调拨和新购进的仪器应首行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仪器室。

6、仪器室要有严格的帐目管理制度。按要求记好仪器总帐、明细帐和消耗品帐。每学期期末要清点一次仪器,做到明细帐、消耗品帐与物品相符。每学年结束应与仪器总帐核对一次,做到总帐与明细帐相符。自制教具要单独建帐。

7、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要提前填好通知单,使用前要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用后整理好送交仪器室。

8、仪器室要严格执行仪器支领和借用制度,不符合制度时,实验员有权拒付仪器。

9、根据仪器的技术要求,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的完好率。对丢失、损坏的仪器要及时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10、对危险品的支领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危险品支领制度。

济宁市中小学教学仪器借用制度(试行)

1、凡由仪器室保管的教学仪器(包括设备器材、材料等)需移出仪器室使用时,应严格按本制度执行。

2、任课教师因教学需要的仪器、材料等物品,由教师本人到仪器室办理支领手续,在支领仪器时要仔细检查和了解仪器的完好程度。使用完毕,由教师本人将所支领的物品送还仪器室,由实验员检查验收后,注销支领手续。

3、实验室要有仪器支领及借还登记册,内容包括借还时间、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完好情况,借用领取人要签字,归还时实验员要登记。

4、校内有关部门或人员因非教学需要借用仪器,应由教务(或实验室)主任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5、非教育单位一般不得借用,兄弟学校之间因教学急需借用仪器时要凭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校长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6、教学仪器原则上不能借用给学生,因课外科技活动需要时,由辅导教师代为借用并负责按时归还。

7、教学仪器外借后应及时归还。每学期末必须将仪器全部交回实验室。对到期不还者,由批准人员负责追回。

8、归还的仪器如有损坏现象,借用人要说明原因,能够修理的,待修好后再办理交还手续。不能修理的待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处理后再办理交接手续并注明处理意见。

9、凡不合理的借用,实验员有权拒借,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0、下列仪器、设备不准向外借用:(1)仪器室用于维修仪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等;(2)新购进的、未进行验收的仪器;(3)损坏后未修好的仪器;(4)本学期实验教学待用的演示仪器和学生分组实验用的仪器;(5)不宜搬动的较精密的仪器;(6)消耗性材料及易碎仪器,如药品、玻璃仪器等;(7)危险品。

济宁市中小学教学仪器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试行)

一、学生损坏丢失仪器的处理办法

1、凡属实验中正常损耗或由仪器本身原因造成的损失,由任课教师证明填写登记表报损即可。

2、实验中因学生违反操作规程或因操作疏忽而造成的仪器损坏,应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或酌情部分赔偿,并填写登记表。

3、实验过程中因不遵守纪律如打闹或故意损坏仪器的,由任课教师提出批评并填写登记表,照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4、实验结束后,私自将仪器或器材带出实验室的,一经查出,追回仪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二、教师损坏丢失仪器的处理办法

1、教学中正常损耗只填写登记表。

2、因教师不了解仪器使用方法而造成的损坏,应对教师提出批评,并培训其正确使用方法。

3、教师借用仪器未经批准用于非教学活动,或转借他人而造成丢失或损坏的,应填写登记表并照价赔偿。

4、实验员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部分赔偿,严重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要给予行政处分。

5、实验员违反借用制度,私自外借而造成损坏或丢失的,由实验员和使用人各赔偿50%。实验员不准把仪器设备或工具私自带出仪器室。

三、校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由外借单位负责修理或照价赔偿。

四、仪器室应有专用的仪器损坏丢失登记册,内容包括仪器名称、数量、损坏、丢失原因及处理意见等。赔偿费小于10元的,由实验员提出处理意见;10~30元的由教务主任提出处理意见;30元以上的由主管校长提出处理意见。

五、因防盗设备不齐全造成仪器丢失的,由校长负责,并由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济宁市中小学化学药品管理制度(试行)

一、化学药品室要阴凉、通风、干燥,有防火、防盗设施。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有火源(如电炉通电)时必须有人看守。

二、化学药品要有工作责任心强、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人负责管理。

三、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潮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四、化学药品应在容器外贴上标签,并涂蜡保护。短时间装药的容器可不涂蜡。

五、对危险药品要严加管理。

1.危险药品必须存入专用仓库或专柜,加双锁防范。2.互相发生化学作用的药品应隔开存放。

3.危险药品都要严加密封,并定期检查密封情况,高温、潮湿季节尤应注意。

4.对剧毒、强腐蚀性、易爆易燃药品,学校要根据使用情况和库存量制定具体领用办法,并定期清点。

5.危险药品仓库(或柜)周围和内部严禁有火源。6.教学用不上的危险药品,应及时调出,变质失效的要及时销毁,销毁时要注意安全并不得污染环境。7.二氯化钡、汞、苯胺、草酸、黄磷、钾、钠、碳化钙、二硫化碳、苯、乙醚、发烟硫酸、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过氧化钠、硝酸钡、硝酸锶等非经常使用的危险药品,同一年级、各教学班在做完同一实验后,剩余部分应及时存入危险药品库(或柜);在各教学班做同一实验的间歇时间,可暂存在化学药品室。

8.剧毒药品,用后剩余部分应随时存入危险药品库(或柜)。

9.下列经常使用的危险药品,化学药品室可保存一瓶,重量不能超过规定限额,多余的应存放在危险药品库(或柜)内:无水乙醇100g、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钾、硝酸钠等各500g,溴100g,浓硫酸和浓硝酸各1000g,工业乙醇10kg。

10.镁粉、镁带、铝粉、三氯化铝、甲酸、盐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重铬酸钾、五氯化二磷、亚硝酸钠、硝酸汞、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镉、酚、甲醛、丙三醇等危险药品可存放在化学药品室。

11.以上未列出的其它危险药品,学校根据危险程度,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12.学校应主动争取当地公安部门对危险药品管理的指导与监督。

济宁市中小学实验室安全制度(试行)

1、实验室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并对安全工作负全责。

2、管理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度,熟悉、了解各设备的安全性能,对易于发生事故的部位要重点监管。

3、危险品要专柜存放双人管理,严格取用登记手续。确保不发生任何意外。

4、遵守操作规程,严防触电、中毒、烫伤等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要掌握应急处理的办法并备有相关器材。

5、做好安全用电工作,各用电器要有接地保护,实验室内不得乱拉电线,乱接电器,随时检查用电器外壳接地是否良好,禁止超负荷使用电器。清扫卫生时必须关闭电源。

6、实验室要配备灭火器、沙箱等消防器材。实验员要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经常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

7、加强钥匙管理,管理人员不得把钥匙借与他人,未经实验人员同意其他人不得从功能室取用任何器材。室内各种安全器材不得随意挪用或拆除。

8、实验人员每天下班前要做安全检查,断水断电,关窗锁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

9、实验室内不得存放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物品,特别是有安全隐患的物品。

10、节假日期间没有工作任务的功能室应当封门,并将钥匙上交。

11、学校要不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12、学生进入实验室要整队按号就座,课后依次退场,防止拥挤。

13、遇有突发事件,任课教师要指挥学生有序、快速撤离,确保学生安全。

第二篇:57号关于印发 《龙口市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

《龙口市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学校、幼儿园:

为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我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堂监管工作,确保师生饮食健康安全,市教体局和食药监局联合制定了《龙口市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抓好落实。

龙口市教育体育局 龙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年11月18日

龙口市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学生食堂,是指具备卫生安全基础条件的学校为满足本校学生就餐需要,按要求准予开办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出售及就餐空间的场所。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四条 公益性原则。要落实政府投入和优惠政策,降低学生食堂运行成本,保证学生食堂按照“非营利”要求运行,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从学生食堂盈利。

第五条 自愿选择原则。要尊重学生、家长就餐意愿,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严禁只收费不服务。原则上寄宿制学校所有寄宿生应在学生食堂就餐,走读生遵循自愿原则就餐。学校应制定分类就餐管理办法,加强就餐秩序管理。

第六条 审批制。学校食堂应以学校校长为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在餐厅醒目位臵悬

挂张贴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量化分级公示牌。学生食堂新建、改建、停办或变更经营模式,要向教体局履行备案手续,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七条 校长负责制。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食堂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直接责任。学校应设臵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相关工作职责,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情况应在食堂餐厅内公示。定期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第八条 岗位责任制。学校应根据学生就餐规模,做好定岗、定责工作,合理配臵人员。学校应按照不相容岗位分设的要求,设臵采购、加工、保管、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关键岗位应定期进行轮换。

第九条 缴费陪餐制。实行校级领导缴费陪餐制度,做到“三同”,即同样缴费、同时就餐、同标准就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条 科学营养供餐。学生食堂应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并参照有关营养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点,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每周制订一

次成本合理、营养均衡的食谱,有针对性地提供品种多样、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饭菜,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 食堂开放日。学校要定期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参观食堂和学生就餐环境,品尝饭菜,了解食堂管理、功能间设臵、防护措施、餐具消毒、食品留样、原料采购记录、食品加工流程。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现场详细解答;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记录,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饭菜和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学生食堂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严格原材料供应、包装储存、食品加工制作、生熟分开、餐具消毒保洁、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等环节的管理;落实索证索票、查验记录、购销台账、留样备查等制度,及时消除学生食堂卫生安全隐患,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第十三条 强化制度管理。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晨检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制度,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关键环 4

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制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方案,投诉受理等制度。

第十四条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督促学生食堂及从业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要求落实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常规措施,建立完善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细化事故信息报告、人员救治、现场保护、证据保全、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措施,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五条 发生学生食物中毒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应立即组织救治病人,及时报告教体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学校食堂应立即停止供餐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设施和现场,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第十六条 学生食堂应按照《消防法》的规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提高消防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就餐学生开展餐厅火灾逃生演练。

第三章 人员管理

第十七条 学生食堂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工作人员,原则上按就餐学生每100人配备一名食堂从业人员。

第十八条 食堂从业人员基本要求。

(一)学校应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营养配餐、消防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等培训,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及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管理档案。

(二)学生食堂从业人员(含临时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

(三)建立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食堂管理人员应在每天早晨各项饭菜烹饪活动开始前,对每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从业人员有不良思想倾向及行为、精神异常等现象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四)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处理食品及分餐前、处理食品原料及使用卫生间后均应及时清洁双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臵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饰物加工食品;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不得在食品加工和供应场所内吸烟、吃零食。

第十九条 学生食堂应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并按时参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严格履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中确定的管理职责。

第四章

食品采购

第二十条 规范大宗食品采购行为。学校应严格落实米、面、油等大宗食品供应集中定点采购的规定,食用油必须使用集中定点采购的花生油(不得用其它油类或混合油)。非集中定点采购物资应在索证齐全的基础上,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价格质量比服务,追求质优价廉。实行“定点采购”,杜绝从流动摊贩手中采购的行为,以确保食品的卫生、质量。对于不完全具备相关资质的食品采购,如蔬菜类等,仍应坚持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农贸市场采购,以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原料辅料可以溯源。采购时必须索取发票、送货单或收据等相关凭证。

第二十一条 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采购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农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等有关凭证,做到源头可控,有据可查。

第二十二条 建立食品查验制度。采购包装食品时应严格查验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食品安全;不得采购质量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采购有腐败变质或感官

性状异常的食品;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采购河豚鱼、毛蚶、小海螺等高风险水产品;不得采购生食水产品;不得采购非本食堂加工的散装馅料、肉串及散装熟肉制品;不得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其他品种;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不得采购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

第二十三条 建立供货商评议制度。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及原辅材料供货商进行综合评议,对评议不合格、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供货商应列入黑名单,终止供货合同,取消其供货资格。

第五章

食品贮存

第二十四条 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食堂物品的入库、出库必须由专人负责,签字确认。规模较大的学校,应由两个以上人员签字验收。严格入库、出库检查验收,核对数量,检验质量,杜绝质次、变质、过期食品的入库与出库。严禁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出库。

第二十五条 建立库存盘点制度。食堂物品入库、验收、保管、出库应手续齐全,物、据、账、表相符,日清月结。盘点后相关人员均须在盘存单上签字。食堂应根据日常消耗确定合理库存。

第二十六条 食品贮存场所应根据贮存条件分别设臵,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设,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并配臵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防蝇等设施,不得

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30厘米为宜)、离地(不小于20厘米)存放,条件允许可分类设臵仓库。定期检查库存食品,遵循先进先出、易腐先出的原则摆放,新鲜的原料辅料尽快使用,变质和过期食品及时清除。不同区域应有明显标识。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盛装食品的容器应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十七条 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一)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一冰室存放,冷藏、冷冻柜应有明显区分标识;

(二)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三)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内贮藏时,为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四)用于贮藏食品的冷藏柜,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第六章 食品加工

第二十八条 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需要熟

制烹饪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烹饪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第二十九条 必须采用新鲜安全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使用发芽的土豆作为食物原料,不得制售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芸豆和现榨饮料等高风险食品。

第三十条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应分池清洗,条件允许可分间设臵,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根据性质分类存放,且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第三十一条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销售。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

第三十二条 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可能产生垃圾和废弃物的场所应设有带盖垃圾桶,垃圾无外溢,随时清理。及时清洗各种设备、容器和用具,做到定期消毒,归位摆放。

第三十三条 供餐间应设有预进间(二次更衣室),供餐间应密闭,设有空气消毒设施(每次供应前在无人情况下,紫外线消毒30分钟),有可推拉的售饭窗口。供餐前供餐人员应清洁双手,并不得用手直接取食品,应带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应认真检查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第三十四条 烹饪后至食用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高于10℃、低于6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再次利用时要充分加热,并确认加热前食品没有变质。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并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第七章 食品添加剂

第三十五条 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第三十六条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二)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三)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五)不得使用非食用物质,不得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八章 食品留样

第三十七条 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存

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

第九章 炊具和餐具

第三十八条 炊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清净后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用具、餐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储存在专用的保洁设施内备用。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餐具应存放保洁柜内,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第三十九条 炊具要贴有标签生熟分开分类使用。刀具要根据切配食品不同,菜、肉、海产品、熟食,分别张贴绿色、红色、蓝色、黄色色标。菜盆应贴有“生”“熟”标识或采用不同形状(方盆、圆盆)的盆,分别盛放生熟食品。食品原料清洗水池应贴有植物性产品、动物性产品、水产品标识,分类清洗,条件允许可分别设植物性产品、动物性产品、水产品三个粗加工间。

第十章 财务管理

第四十条 各项原材料支出、燃气费、水电费以及炊事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等计入食堂成本。学校食堂要充分体现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合理制定成本核算和定价规则,在保证学生吃饱吃好的同时,严格控制饭菜价格,尽可能减

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原则上学校不得单独设立教职工食堂,教职工就餐应与学生同菜同价,据实结算。不得用学生的伙食费用补助教职工伙食;学校食堂经营取得的利润要全部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不得用于补贴学校行政经费和发放教职工福利。

第四十一条 学校食堂必须单独建帐,独立核算,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必须到银行开设帐户,采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执行统一规定的食堂管理办法和会计科目;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业务上接受学校会计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制度,伙食费必须由食堂财务统一收取,统一记帐,统一支付;向学生收取的伙食费应开具合法票据,据实入帐,支出要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按规定办理相应的报销手续;按照财务公开制度要求,每学期至少公布一次食堂收支情况,接受教师、学生、家长和膳食委员会的监督。

第十一章 监督和责任追究

第四十二条 建立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导致学校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或发生事故后迟报、漏报、瞒报的,由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学校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及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抄送:本局各领导,各科室

龙口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14年11月18日印发

第三篇: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闽教[1997]人110号

各地(市)、县(市、区)委宣传部、教委(教育局)、人事局: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实施对中小学教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保证“两基”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科教兴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实施中小学教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建设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教育部门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含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职员工)。

第二章体制

第三条 省教委负责编制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规划和培养培训工作,负责制定全省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分配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地(市)、县(市、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会同省人事行政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编制、教师职务评聘、人员流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在省教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的培养及初中教师的规划、培训工作,指导县(市、县)教师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市)教师编制管理、人员流动、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负责本地(市)教师队伍的调整调控;负责省教委下达的师范类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具体落实工作。

第五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县(市、区)教师队伍管理;负责幼儿园、小学教师的规划、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市、区)教师编制管理、人员流动、考核奖惩等方面意见,并负责实施。

第六条 中小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师管理的政策规定,自主管理本校的教师队伍。

第三章 编 制

第七条 教师编制管理坚持精简、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以保证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第八条 坚持编制标准,严格定编、定员。完善教师工作量制度,合理提高师生比,在保证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学师生比应达到1:23.5,初中师生比应达到1:18,高中师生比应达到1:16,职业高中师生比应达到1:15,职业高中文化课与专业课专任教师的比例要按4:6配备。

第九条 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编制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第四章 聘 任

第十条 用人单位对教师实行聘任,受聘任教人员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十一条 教师的聘任应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双方自愿的原则。学校应因事设岗、按岗聘任,做到人事相宜,事职相符。

教师的职业聘任应与职务聘任相结合。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聘任双方应当严格履行聘任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否则,应承担法律规定的和聘任合同所约定的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实行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合理确定兼职教师的比重。提倡其他部门专业人才到学校兼职,大力鼓励学校之间教师的互聘互兼。

第十四条 代课教师必须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由主管部门向同级的政府人事部门申报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在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中聘用。每次聘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因工作需要延期使用的,要重新申报计划,并重新办理有关手续。一旦有正式教师补充,必须及时辞退。

第五章 义务与权利

第十五条 教师应当履行《教师法》及《办法》规定的义务,享受其规定的权利。

第十六条 特级教师应当按《福建省特级教师评选与管理实施意见》要求,模范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各种方式带动、培养年轻教师。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应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六章 资格与录用

第十七条 中小学教师,应当按《教师法》及有关规定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八条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安排在中小学任教,见习期满后,经考核,适合在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录用。

第十九条 向社会录用新教师,必须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限额内,按有关程序在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通过公开、平等的考试、考核择优录用。

第二十条 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及向社会新录用教师的试用期均为一年。见习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录用;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或根据需要延长见习期〈试用期〉,但见习期〈试用期〉不得超过两年。未经录用的毕业生或试用人员,自谋职业。

第七章 考 核

第二十一条 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

第二十二条 教师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考核,平时考核作为考核的基础。考核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考核组根据个人总结、教研组及年段评议和群众意见综合评估,由主管领导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应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对教师考核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考核作为教师奖惩、培训、调整岗位、职务和工资升降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教师应给予奖励。奖励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评选、表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省政府每三至五年评选一次特级教师;会同政府人事部门定期推选授予全国教育系统荣誉称号;定期评选表彰省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等。

第二十七条 强对评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部门归口管理。评选、表彰工作应当有合理的计划、科学的分类及规范的评选程序,由省教委组织表彰的按省教委《关于做好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工作的意见》办理。各地(市)、县(区)表彰的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八条 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治学,廉洁人教,为人师表,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罢课);

(二)玩忽职守,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三)污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五)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六)未经县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赢利性的经营活动;或在校外组织有偿辅导班、补习班等。

(七)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 有第二十八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职务工资2—3档。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期限为一年,受撤职处分的,期限为二年,在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工资。

第三十一条 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由学校(农村学校由学区负责)提出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第三十二条 受本规定第三十条所列除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二年内按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相应程序解除行政处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按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执行)。但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工资。

教师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提前解除行政处分。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不再受原行政处分的影响。

第三十三条 处分和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第三十四条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有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逐级上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特级教师称号;

(一)在评选特级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特级教师条件的;

(二)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三)其他应予撤销符号的。

第九章 职务晋升与任免、聘用

第三十五条 中小学校长(含书记)都应参加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校长人选应在取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后备干部中产生。

第三十六条 完小、中心小学的校长、书记,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含职业中学)、学区和县(市)直属小学校长、书记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考核、任免。

第三十七条 教师职务的评审、晋升和聘任按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或省人事职改部门与省教委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章 培 训

第三十八条 农村完小以上校长、书记,须持有省教委认可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任职,并按规定五年内参加一轮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证书。

第三十九条 中小学教师应根据《福建省实施〈教师法〉办法》、《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第十一章 流 动

第四十条 教师的流动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教,师资较强学校的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实行教师交流制度。

第四十一条 有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经省教委同意,可向省人事行政部门申请成立教育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提供教育人才供求信息,沟通教育系统内外人才交流渠道,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允许中小学教师按一定比例跨系统流动。教师实行服务期制度,未满服务期调离教育系统的,根据不同情况,须按规定偿还部分培养费。

第四十二条 教师调离中小学及申请出国留学、任教等应按管理权限审批。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申请调离中小学的,由省教委审批,其他的由地(市)教委审批。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出国留学、任教等人员还需报省人事厅审批,具体程序按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不允许停薪留职。

第四十四条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凡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离开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按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处理。

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自离岗之日起即停发工资,如在离岗后一个月内,本人承认错误返回原单位,可继续安排其工作,但应予以批评教育以至给予适当处分;超过一个月的,即按自动离职处理。

教师因故请假的,应办理有关手续并按期销假。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无故超假的,组织上应敦促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如本人坚持不回的,从超假之日起即扣发工资;一年内累计超过三个月的即按自动离职处理。

第四十五条 对中小学教师自动离职的处理,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处理前应书面通知其本人或登报公告,限期返回,逾期不归的由学校提出处理意见,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抄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与其他有关材料存入本人档案,并随档案转至教育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档案材料须在离职人员偿还培养费及管理费后方可外转。

第四十六条 特级教师原则上不调离中小学校,因特殊原因需要调离的,必须由所在单位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逐级上报审批。经批准调出的,自动取消称号,与称号有关的待遇自行中止。

第四十七条 未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借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系统外工作,学校未经批准擅自允许教师离开工作岗位的,教师按擅离岗位处理,对校长应予以行政处分。特殊情况经批准借用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原单位应停发工资,借用期间不计算教龄。

中小学教师不适用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福建省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闽人调[1992]24号)。

第十二章 退(离)休

第四十九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离)休手续。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五十条 教师退(离)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职员、教学辅助人员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其他部门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关管理问题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由省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第四篇:关于印发《请假、休假、考勤管理规定》等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请假、休假、考勤管理规定》等

制度的通知

项目部属各部门、架子队、拌和站:

根据工作需要,经项目部研究,对《请假、休假、考勤管理规定》、《例会制度》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请假、休假及考勤管理规定(修订)》、《例会制度(修订)》同时废止。望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请假、休假、考勤管理规定

附件2:例会制度

二O一O年十月十七日

请假、休假、考勤管理规定

一、请假制度

1、总部(含测量队、试验室)

总部员工休假、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出差、考试、学习须到综合部办理请假单(附表1),由部门负责人指定工作接收人,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同意并做好工作交接后,方可离开工地,否则按旷工处理;项目部领导、各部门部长、副部长请假须经分管领导、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离开工地,否则按旷工处理。

2、架子队、拌和站

架子队、拌和站员工休假、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出差、考试、学习须到架子队/拌和站办公室办理请假单,由架子队队长指定工作接收人,经队长同意并做好工作交接后,方可离开工地,否则按旷工处理;架子队队长、副队长、技术负责人、拌和站站长请假须经分管领导、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离开工地,否则按旷工处理。

3、总部员工请假回到工地须到综合部销假,各架子队、拌和站员工须到各队(站)办公室销假。若不能如期回到工地,必须申明充分理由,按请假程序续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二、休假制度

1、职工

原则上每两月可休假一次。2010年,每人可休假两次,每次10天(含路途);2011年起,每人每年可休假4次,每次10天(含路途)。个人根据工作情况自行申请。职工规定次数内休假、集中放假路费报销(火车硬卧票、长途汽车票、轮船三等舱票),乘坐飞机的,可按相应直线火车硬卧票价报销,多出部分由职工自理。

2、非全日制用工

除家在丹东市内者外,2010年可休假一次,2011年起每年可休

假2次,休假天数及路费报销标准同职工。

事假、病假、工伤、婚、丧、产假、计划生育奖励假期及工资发放标准按集团公司《职工休假管理办法》、《工资支付规定》执行。

三、考勤制度

1、员工考勤由各部门、架子队、拌和站自行考勤,考勤表公开,广大职工共同监督。请假条、考勤表每半月汇总一次,由部门负责人签字,每月1日、16日报综合部。

2、请假当天和回到工地当天,出勤超过半天,算作出勤;出勤半天以内,算作路途。请假条须严格按照离开工地时间和回到工地时间填写,各部门、架子队按实际出勤情况考勤,路途由综合部汇总时扣除。

3、职工休假路途算作出勤,休假的往返路程,根据永久居住地和工作地点的远近确定:300公里以下的1天;301-600公里的2天;601-1000公里的3天;1001-1500公里的4天;1501公里以上的5天。休假亦须经领导根据工地实际情况批准,办理请假手续,按照《请假制度》执行。

4、职工因公出差、参加与业务相关并经审批同意的考试、项目部安排的学习培训算作出勤,按实际路途及办公、学习、考试时间计算天数,不扣工资及施工津贴。趁出差、学习、考试之便休假的,路途不重复计算。因公出差住宿费报销标准:直辖市180元/天,省会城市160元/天,其他城市120元/天。伙食费补助标准: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标准为在一般城市20元,省会以上城市30元,广州、北京、上海及特区40元。因特殊原因,出差期间招待业务单位发生的餐费,需经项目经理批准。

四、休假工资制度

正常休假不扣工资,施工津贴按出勤天数计发。当次休假天数超

过10天,扣除超出天数工资,按当月工资/21.75*超出天数计算。休假累计超过规定次数者,超出部分按天扣除工资、施工津贴。

休假未休满次数或前4次(2010年2次)未休满天数者,由综合部年底统计,按少休天数计发补贴,每人每天100元。因前期休假制度为每次8天,8月份以前不再补发补贴,自9月份起算。

例会制度

一、两级交班会

1、项目部交班会

时间:每日7:00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副总工

参加人员:项目部领导、各部门部长、副部长、调度。

会议议程:各部门汇报昨日工作完成情况及当天工作计划,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领导协调、布置工作。

2、架子队交班会

时间:每日7:00

地点:各架子队会议室

主持人:队长

参加人员:架子队全体成员、劳务队负责人。

会议议程:各岗位、劳务队汇报昨日工作完成情况及当天工作计划,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领导协调、布置工作。

拌和站、测量队、试验室每日自行组织各自的交班会。

二、周例会

时间:每周二18:30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副总工

参加人员:各部门部长、副部长,各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副队长、计划统计员、安全员,各劳务队负责人。

会议议程:各部门、架子队汇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领导协调、布置工作。

三、月度安全生产例会

时间:每月30日18:30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副总工

参加人员:全体管理人员。

会议议题:各部门、架子队汇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下月工作计划,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安质部通报本月安全工作情况,领导协调、布置工作。

四、半月质量例会

时间:每月两次,不定期,以通知为准。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副总工

参加人员:项目经理、总工、副总工、生产经理、商务经理,安质部、工程部、物设部、合约部部长、副部长,各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副队长,全体工程技术人员。

会议议题:安质部通报半月工程质量情况,各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汇报半月来质量工作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积累的经验,领导部署工作。

五、相关制度

1.与会人员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迟到、缺席。

2.确有事情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3.与会人员必须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工作汇报要简练,计划要切实可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要拿出方案。

4.综合部负责整理周例会会议纪要,安质部负责整理月度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纪要、半月质量例会会议纪要,部门存档并网发。

5、各部门、架子队的参会情况将列入部门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

第五篇:关于印发《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0-11-24

常州市新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常州市新北区社会事业局

常新人〔2010〕86号

关于印发《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银河幼儿园、社区培训学院、薛家成校:

现将《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Ο一Ο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引导学校因事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做好我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岗位总量

各校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控制数和正式在编人员(包括人事关系挂靠人员)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单位岗位总量。

二、岗位类别、等级和比例

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一)管理岗位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分为校级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普通管理岗位。各校内设机构领导岗位设置应符合区社会事业局《关于规范中小学内部职能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的意见》(常新社人〔2008〕22号)的规定。

2、管理岗位设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4个等级,依次分别对应七至十级职员岗位。

3、中小学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管理岗位、除教师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之和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中学一般不超过15%,小学一般不超过10%。各校应根据现有校级领导、内设机构正职等管理人员情况合理确定管理岗位数量,规模较大学校的中层副职经批准后也可列入管理岗位。

鉴于学校专业性较强,根据上级有关意见,领导岗位可暂设为“双肩挑”岗位。“双肩挑”人员需报区社会事业局审批。

(二)专业技术岗位

1、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2、全国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分为4个等级,即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我区中学教师岗位首次聘任暂分为10个等级,最高等级是正高级四级岗位。各级职务岗位名称及对应等级为: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四级岗位,对应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和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和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和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我区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分为9个等级,最高等级是副高级五级岗位。各级职务岗位名称及对应等级为: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和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3、根据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全市高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为:1-5:20-40:25-40:25-40;初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为:1-3:15-25:40-55:20-40;小学、幼儿园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为:2-10:45-70:20-40。其他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务结构比例原则上不高于教师岗位高级职务结构比例。全区实行各学段结构比例总体控制。各校在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比例时,既要立足现状,又要考虑近两三年中人员进出和职称变动等情况。新桥中学、西夏墅中学、安家中学、小河中学和浦河实验学校要通盘考虑本校学段情况,可在相应学段的上下限范围内确定等级比例。

4、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副高级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中级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初级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三)工勤技能岗位

1、工勤技能岗位指具有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

2、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结合学校现状,控制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首次岗位聘任时,对已执行工勤技能岗位工资的,予以保留,享受相应待遇。鼓励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校内一般性劳务工作实行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后,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三、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各类、各等级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身体适应岗位要求,满足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

1、学历要求: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其中七级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八级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

3、“双肩挑”岗位的范围原则上设在内设机构正职领导以上管理岗位,规模较大学校的中层副职经批准后也可列入。需具备所任专业岗位的任职条件,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完成所任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

(三)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1、副高级教师五级岗位聘用条件见《关于印发<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试行)>的通知》(常教人〔2010〕10号)。

2、教师四、七、十、十二级岗位的聘用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执行。

3、各等级教师岗位的基本年限要求:副高级教师五级岗位须受聘六级岗位3年或七级岗位6年以上,六级岗位须受聘七级岗位3年以上;中级教师八级岗位须受聘九级岗位2年或十级岗位4年以上,九级岗位须受聘十级岗位2年以上;初级教师十一级岗位须受聘十二级岗位2年以上。

4、任现职期间考核不合格,首次聘任不得晋升高一级岗位。中学50周岁以下、未取得本科学历的高级职称教师,不得晋升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中学45周岁以下和小学40周岁以下、未取得本科学历的中级职称教师,不得晋升八级专业技术岗位。

(四)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和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四、岗位设置

(一)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各校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和人员队伍现状,科学设置岗位总量和各岗位等级、结构比例,明确各类、各级岗位的数量、最高岗位等级,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常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核表》和《常州市××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补充说明》。

(二)上报、核准单位岗位设置方案

各校将填写好的《常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核表》《常州市××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补充说明》和机构编制批文复印件(盖章)共3份材料报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汇总审核各校岗位设置方案,可根据实际适度调控高、中、初专技岗位结构比例,并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五、岗位聘任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

各校成立7—9人的领导小组和9—13人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领导小组和评定委员会均应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写岗位说明书、设计岗位评定办法等工作。评定委员会负责对符合晋级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定。

(二)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各校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本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应包括: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政策依据、实施范围、岗位设置情况、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聘用程序与办法、实施步骤、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等。

各校根据常教人〔2010〕10号文件和本方案所规定的有关等级的基本条件,以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从本单位人员实际出发,制定岗位聘用条件,其中下一等级岗位履行职责的基本年限不得低于文件规定。

(三)编写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是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职责任务、岗位工作标准、岗位聘用条件。

(四)设计岗位评定办法

各校要结合实际,参照《常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制定本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分细则。通过对教学“资历”与“实绩”进行分值量化的办法,确定岗位晋级人选。首聘时涉及到的奖励性荣誉以2010年10月31日为界。下一周期聘任时须有新的奖励性荣誉方可按评分标准加分。

学校领导小组要核准教职工的出生年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任现职以来从事管理工作年限以及专业性、奖励性荣誉等相关信息。其中新进人员情况由原单位提供。评定委员会根据评分标准,对本单位符合晋级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双肩挑”人员)按不同职级分别打分,打分情况要得到教职工本人认可。

(五)规范岗位聘任程序

1、各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包括评定办法)和岗位说明书应充分听取本校教职工的意见,经校领导小组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交教代会通过,并报区社会事业局备案。

2、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公布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各等级聘用条件。

3、不符合晋级条件的人员在首次聘任时暂定为本层级最低岗位。对符合晋级条件的人员,在同一岗位等级中,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确定岗位聘任人选。分数相同时,任现职年限长的优先。

4、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首次岗位聘任时可超比例聘任,但超结构比例人员只能聘任在本层级的最低等级,以后通过自然减员、交流、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对少数超结构比例严重的学校,可以采取“退二进一”办法实施调整,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副高、中级和初级岗位内部高等级空岗可以依次降等级使用。

5、按规定时间和程序上报各类表格,进行资格审核。将各类人员的岗位聘任情况在校内公示7天。公示期间,教职工如有异议,可向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诉,由领导小组复议。

6、公示结束后,与聘任人员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明确聘用时间、岗位类别和等级。

六、有关问题的处理

1、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由本校专技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根据相应专技岗位条件,经过打分评定等级,报区社会事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双肩挑”人员专技岗位等级审批。“双肩挑”人员执行专技岗位工资,但不占专技岗位比例。“双肩挑”的中层干部落聘后,若教师系列无空岗,则仍保留原专技岗位等级,待教师系列有空岗后,再参加补充聘任。

2、曾担任过5年以上中层干部,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仍从事教学工作,首聘时可按评分参考标准并结合校情适当加分。

3、校级领导因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岗位后,按人事管理权限,经区社会事业局审核,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可保留原岗位工资,不占岗位数。

4、原为工勤人员,因学校工作需要转到管理岗位并聘任为中层管理人员的,可聘任为科员,其余人员均聘任为办事员。按照《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工勤人员首次聘用到管理(专技)岗位的,需报区社会事业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5、长病假人员在长病假期间暂不进行岗位聘用。

6、外系统调入人员和公开招聘的在职人员,均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内,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存在空岗的情况下,可聘其至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最低岗位。试用期满后,在有空岗的前提下,可按照本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条件和评分细则打分,参加补充聘任。

7、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最低岗位存在空岗的情况下,可在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下月竞聘至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最低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如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最低岗位无空岗,则可优先聘任到原岗位的最高级。

8、今后,凡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继续任教所评职称专业课且考核合格的,可不参加周期评定,保留所聘的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并兑现岗位工资。

9、借用、挂靠人员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参加岗位聘用。10、2006年7月1日至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到位期间已办理退休手续且执行专业技术工资的人员,由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按照在职人员条件和评分细则打分(其工龄和任职年限计算到退休时),达到在职同类人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最低分的,即进入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但不占本校岗位数。在核准岗位等级后,重新计算退休费,但退休时间不变。其中退休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教师转任教辅岗位的,原则上不得确定为本专业技术职务的最高岗位等级。

11、副高岗位以三年为一个聘任周期,中级和初级岗位以两年为一个聘任周期。一个聘任周期结束时,由学校对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岗位履职情况和工作业绩评定下一周期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并进行岗位聘任。在完成首次岗位聘任后,各校要及时总结反思,出台聘期考核办法和下一周期聘任条件。

12、因人员变化,聘期内出现空岗,原则上在下一个暑期由学校制定补充聘任方案,统一进行聘任。

13、未尽事宜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社会事业局研究确定。

七、检查验收和工资审批

1、学校完成岗位聘任后,进行情况汇总,将人员岗位聘任情况录入到“江苏省人事管理软件(事业版)”系统中,通过系统打印《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汇总表》和《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备案表》,连同有关材料报区社会事业局审核。

2、区社会事业局审核同意后,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检查验收认定。

3、学校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验收认定的《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情况汇总表》《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备案表》和工资审批有关材料核定工资。

八、组织实施

1、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综合管理学校岗位设置工作,对学校岗位设置进行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区社会事业局负责各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成立指导小组,进行分片指导,及时解决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各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准确预见和及时处理可能遇到的矛盾、问题,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九、工作安排 1、11月下旬部署全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2、11月下旬学校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3、12月上中旬区社会事业局汇总审核岗位设置方案 4、12月下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岗位设置方案 5、1月上中旬学校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并组织实施,签订、变更合同 6、1月下旬区社会事业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检查验收及认定,进行合同鉴证

主题词: 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通知

常州市新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年11月22日印发

共印50份

下载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管理规则的通知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