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20: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话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扩大,这充分说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样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意向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甚至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事业等。同学们要问既然心理健康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健康心理呢?顾名思义,心理即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健康心理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发展要求去进行思维,去培养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排除一切杂念,消除不良干扰,摈弃侥幸幻想,克服幼稚,走向成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学校,都程度不同地未能给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社会某些丑恶现象和不和谐的因素,就业难而引起的不利方面如读书无用,家庭教育方面的偏颇,如家长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吃、穿、用度、不注意,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品格,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如打骂、责罚,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和脱离实际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侵蚀、侵害、影响着中学生的稚嫩心灵,加之中学生因知识不足,阅历不深,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分辨真假的能力差,极容易机械模仿,盲目效法。致使部分中学生产生了畸形心理和离奇的行为,如缺乏理想,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好吃懒做,感情脆弱,不承压力,自私冷酷,唯我独尊,漠视他人,不合人情,有意封闭自己,不愿畅开胸怀,说话不负责任,做事荒唐滑稽,如此等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制约着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起来这些不健康心理大致有如下具体种类:

1、排他心理: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见了谁都觉得不顺眼,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只盯人家的短处,甚至人家做的正确的在他看来也是错误的,于是千方百计找岔子,寻

机会修理他,教训他,或者搞顺我者哥们,逆我者敌人的那一套,或受别人小惠,或施以别人小惠,拉帮结派,公开收保护费,称王称霸,唯我独尊。

2、故犯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冒天下之大不韪,明明不能做的事他偏要做,明不能说的话他偏要说,道理也懂,事理也明,就是明知故犯,动不动就量学校,试老师,所以其行为就带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如同学们当中发生的打架斗殴,偷盗勒索,图谋报复,抽烟喝酒等现象,就属于这一类,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我就偏做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反正我没有犯法,大不了给个处分。请同学们明白,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不是一般的懂不懂常识的问题。

3、投机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把心思用在学习和正事上,而专钻管理教育监督及制度的空子,想方设法耍小聪明,出馊点子,搞恶作剧,在这种人的心中有人把我抓住了,我就编个屁荒,抓不住就算成功了,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如同学们当中发生的在无人监控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动电器及公共设施,熄灯后从楼上扔垃圾,破坏公物,在卫生间抽烟,放学后在大街上抽烟等等,一次得逞,再来下次,久而久之,这种人投机心理就演化成了故犯心理,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4、寻欢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随着身体的逐步发育成熟以及生理上的反应,不能有意识的克制自己,想方设法寻求异性的刺激,因此不能正确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过早的卷入爱情的漩涡,陷进性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种人往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情绪不稳定,平日里与其心中的人眉来眼去,暗送秋波,空闲时在阴暗处与异性聊天,接触或在电话中打情骂诮,行为放纵,不想后果。为了满足这种心理,有的偷看女性上厕所,有的偷看色情音像制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5、享受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只顾自己的享受,不理解父母及别人的辛苦,只图自己穿高档的、吃香辣的、玩刺激的、用时髦的,不考虑父母和他人的感受,甚至超越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别人有的自己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有,今日有酒今日醉,哪怕明天喝凉水,为了满足这种心理,在家庭经济供给不足时就去偷、去骗、去勒索。有的为了给哥们过生日,竟然搭几十元的礼钱,你们去问问你们的父母,打一天工才能挣多少钱。你们想想你们花的钱,是不是父母的血汗钱,你们想想当你们大吃二喝时你们的父母在干什么。

6、炫耀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常常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表现欲望特别强烈,虚荣心异常明显,时时处处,唯恐自己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得不到他人得重视,于是或摆阔气、或弄小聪明、或耍其威势,总要弄得惹眼一些,能引起人的注意,如有的过生日吆喝若干哥们,请客收礼,吆五喝六,猜拳行令,花天酒地,似乎这样一来,自己就长了威风,露了面子;有的平时总爱穿奇装异服,甚至佩戴饰物,以招人惹眼,有的拿手机,带mp3,显得自己很潇洒很阔绰,有的请人吃饭,特别是请异性吃喝,显得自己很大方,有的甚至把能跟社会渣滓混在一起,也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大言不惭地说:我跟某某是好朋友你知道吗?这种炫耀实质上已被奴性化了,是做人的一种悲哀。

7、变志心理:患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超出一般人的常态思维而怀疑和痛恨一切人和事,或陷入某种情境而不能自省,这是心理被严重扭曲的必然表现,他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对待人和事,别人给他讲正确的,他觉得是错误的,别人跟他讲真理,说正事,他以为是在开玩笑,别人说那事不能做,可他偏要做,摸摸电器开关,揪揪女同学的辫子,乘人不注意扔一块垃圾,在墙上画一道印,偷人家一快橡皮等等都是这种人的具体表现。

8、依赖心理: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是以种种借口来为自己的懒惰和不进取作辩护,总是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想因人成事,但终归成不了事,如有的完不成作业,却以不会作或没时间或以其他理由为借口,自己不挤时间钻研书本,总依赖于老师的反复讲解,有的誉抄别人作业,自己从来不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有的不讲公共卫生,总想别人会做好的,甚至连洗衣服都要依赖父母,如果你不给我洗,我就花钱送到洗衣店。更有甚者,自己不勤奋学习,自强自立,企图依靠父母和亲戚给自己找工作,寻出路。这种人可以说自己已经没有了理想,没有了抱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害于个人和家庭,更无益于社会。

9、嫉妒心理: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对别人超过自己的地方,总是表示不满和不服,而且常常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或者过激的言辞、行为诋毁、压制、破坏、扼杀别人的长处,使其等于自己和不如自己,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这种人不如人,又不服人,还不学人,明明心理空虚,还要装作充实,心知不如人,嘴上不饶人。不敢也不能面对现实。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学习比自己的好,用的功夫比自己的多,而自己赶不上别人却又有点羞亏时,就用冷嘲热风讽刺挖苦他,并想法影响和干扰他,甚至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贬底别人,标榜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有的看见别人做好事,他就心里不舒服,总觉得他又要显能了,出风头了。自己不做又不让不让去做。有的看见某个男生和某个女生走的路多,说的话多,他就心理酸酸的,总以为他们之间没好事,或者觉得她怎么没有跟我好,偏偏跟他在一起,他算什么东西,于是就跟他(她)过不 去,今天争这个,明天挂那个,甚至为之而争风吃醋,费尽了心思。

10、孤僻心理: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常常有意封闭自己,不愿意或不屑于向别人畅开胸怀,吐露真情,往往把自己置于一个闷罐子里或走向廖无人烟的荒岛,不相信别人,也不愿结交朋友。更不和别人交流交往,没有喜、乐,只有怒、哀、愁,表面上看显得高傲自大,其实内心非常苦闷,懊恼,表面上坚强,骨子里脆弱,既不能面对现实,又害怕接受别人的忠告,既想暗自实现心中的渺茫理想,又觉得无从着手,找不到突破口,恨铁不成钢。于是心中的郁闷越积越深,所作所为始终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被心理压垮。如有的同学,犯错后不愿说出真情,甚至一言不发,有的不想交作业,又不说理由,有的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暗自痛恨别人,心想有一天我发达了,阔气了,一定要把他踩在脚下,或者让他给我当狗,给我舔脚等等,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的深埋心中的秘密,缄口不向别人透露,一旦感情之堤崩溃,精神受挫,就怨世界不公平,人类太丑恶,想到另一世界去寻觅知音,追求幸福,寻找欢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上述十种心理,均系不健康心理,所列特征和表现,都是某种心理疾病的必然反映,同学们要认真对照,认真自省,看你有没有这些心理疾病,如果有应是哪一种或哪几种。该怎么预防和治疗。为了你的健康成长,为了你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应有一个明确的治疗方案。知道了病因,就应先给自己开一个方子,试试看能否奏效。我这里也给同学们开了一个方子,或许对治愈你的心病有帮助: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剂强醒针;

对照《规范》、《守则》时时反省自己,若干片,一日二次;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若干片,常服;

热爱生活,积极接受别人劝告,常服;

排除杂念,潜心读书,若干粒,日日服,含化;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学习,若干袋,常服;

总之,希望同学们有病就及时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这对你今后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确有好处,有病则医,善莫大焉,无病预防,其利久远。

(各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拓展,讲深讲透)篇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由我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往往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近几年,国内有关中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在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其中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导致校园的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近几年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在校园的一些典型案例:(请同学们注意听)1、2005年8月,沈阳市第14中学初二学生徐立,因母亲管教太严,一怒之下将亲生母亲活活砸死 2、2007年5月,浙江省金华市一初三男生,因父母吵架而杀死亲生父亲; 3、2008年11月,吉林省东丰县红石中学初三女生因感情问题割颈自杀在房东厕所里; 4、2009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一男生、一女生因感情问题,双双从13楼跳下身亡; 发生在我们身边: 5、2010年在三星口初级中学、木头凳初级中学因忍受不了别人的欺辱,心存怨恨而动刀杀人事件;

6、前几天,在职专,高二某班一女生由于感情问题,服毒自杀事件;

除了刚才我例举的案例外,电视里常报道的中学生跳楼、吸毒、自残等等现象还有很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尤为重要的。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有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怎样做个“美丽”的中学生(美丽加引号)

对中学生的仪表,国家教育部有规定: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特别增添了不染发内容。)烫发、化妆、佩戴首饰,不是不美,而是分什么年龄、什么场合、什么身份。从身体发育的角度说,烫发、染发、化妆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你们并不适合。然而,我们仍然有很多同学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五颜六色的,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没有感觉到美,只是想到“另类”这个词,更多联想到鬼怪故事里的红毛妖怪。爱美之心,人之常情。妆扮得有个性一点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学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审美观。讲个性是美的,但病态不是美,特殊也不是美,另类更不是美。爱美没有错,追求美更没有错,关键是心中要明白怎样是美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涵养、没有道德、没有素质,往往外表越妖艳,越遭人恶心。所以内

在美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衣着打扮要干净、利落、得体,这样会让你看起来青春亮丽。

2、仪容仪表要得体,端庄大方,这样才会显示出你高雅的气质。

3、平时要注意自己言谈举止,抓住细节,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举例)在我们的校园里,总会有这样的一批人:长得有模有样,但出口就是脏话,随地就一口痰;课间在楼道里大喊大叫、男女生追逐打闹,得意忘形;跑操时兔子似的乱窜乱跳;在公共场合烟卷一叼,吞云吐雾等等现象

试问同学们,这是美吗?我个人认为这是“心理变态”

4、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知识修养

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贵气质的自然流露。这种气质与你的出身阶层无关,与生活贫富无关,与身材高矮、容貌美丑无关。它表现为心地善良、有道德,富有爱心、同情心;不向权势低头,不为利益出卖良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讲诚信。也许我们不能全做到,不能做得很好,但起码要有向高尚的人格努力靠拢、努力去做的愿望。别人的缺点你没看到,你并不损失什么;别人的优点你不学习,你就失去了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现在我们有的同学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不够强,看到别人吃得好,穿得时髦,花钱大方,就跟人家学,攀比,根本不考虑父母的辛劳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还有的同学,不能坚持正义,明知有些事不对,就因为别人做了,自己便也跟着做。或者,面对错误,面对违反校规校纪的事,不关我的事,就不制止、不批评,不向老师反映;要么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明知她违反了纪律,也包庇她、纵容她。这都是不辨是非的表现。修养和知识是共同促进的。缺乏修养的人心地狭隘,私心重,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不如意,就有发不完的牢骚怨气,和别人处不好,自己心情也不舒畅。所以,今天有这样好的条件读书、学习,应该珍惜。学得多,是你自己的财富;学得少,是你自己的损失,是你在放弃使自己变得美、变得有魅力的机会。

所以说,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才使人具有高雅的气质。这才是到老也不会变的美。这才是真正的美。

二、正确认识纪律与个性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谁也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大环境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生活规则,就是纪律。纪律约束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身上那种惰性、那种散漫习气。纪律不是束缚了自由,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大多数人的自由。学校不允许乱扔乱弃、践踏草坪,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拥有美的环境;不允许住宿生晚就寝时乱打乱闹、玩手机,是为了

保证别的同学的休息自由。(举例)我在网上曾看到过:长春市街道上有一个标牌,这样写的:没有红灯的限制,哪有绿灯的畅通。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你不能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权力。

遵守纪律也是一种修养。有的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不热心、不参加,或应付、对抗,不服管教。这不是有个性,不是超脱,而是放任自流、浅薄低俗。其实,制定纪律,不是想制裁谁。所有的纪律都是为大家好,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学习、锻炼、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三、正确看待和处理男女生的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的漩涡

我们这个年龄,有点情感的萌动是正常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就任其自然发展;更不要把这种朦胧意识,当成爱情去盲目地追求。

男女生间的“来往过密”,可能当事人自己觉得很沉醉,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大多属于友情、好感。我们这个年龄段,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是学习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被感情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前面的案例)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面对感情的波动,同学们必须理智,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采取积极的措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放心。

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做个自强自立的中学生

做为中学生,不要把自己当弱者,不要指望别人的怜爱;先自信、自强,而后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写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既然把我们生下来,就一定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时代,弱者只会被淘汰。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创造。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英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小杂货商。杂货商有个女儿,叫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育就是:永争一流。父亲对女儿说:你就是坐公共汽车,也要坐到前排。女儿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从小学到大学,学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演讲、文艺、体育等活动也一直走在前列。校长评价说:“她是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这位优秀的女生,后来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他心中一定要有座山,这就是目标。这座山使你总往高处爬,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见自己的希望。要实现希望和憧憬,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挑战艰难、挑战自己。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五、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学生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是一件很烦恼的事。大多数同学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有些同学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误解和猜疑。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我们知道“人”字是一撇一捺写成的,人字的写法中包括着三种含义:一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二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上坡路、逆境的时候,也都有下坡路、顺境的时候;三是,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撑的,你拿走一撇不让我做人,那么,我也撤掉一捺让你做不成人。这三层含义,可以说,道出了做人的真谛。同学们,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摆正自我位置,以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对待朋友,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尊人者,人尊之”,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探究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帮助别人;“送人玫瑰,手存余香”。约定时间要守时;交流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小看了一句话、一个动作这样的细节,可能就为一句不恰当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有一句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再有,同学们在交往中,要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六、学会适应、学会感恩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比如,今天下大雨,你心情不好,不停的埋怨天气坏也无济于事,不打雨伞、不穿雨衣,只能被大雨淋成感冒。你所在的班级,老师再不如意、同学再不称心,你光生气不起任何作用,消极抵触只会越来越糟,只有去适应才是积极的态度。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才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举个例子:有个小男孩叫艾克,他闲暇时经常与家人一起打扑克牌。有一天晚上,他连续几把都抓到破牌,就不高兴了,不停地抱怨起来。母亲正色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把手上的牌玩下去。发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打牌是这样,学习、生活更是这样。”后来,艾克在遇到生活困境时,总是会想起母亲的话,总是 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去面对挑战。他从一个平民家庭走出,从士官而成为上校,后来成为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最终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艾森豪威尔。2.学会感恩

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导:一位母亲陪同儿子参加高考,儿子在教室里考试,母亲在外面守侯。因为天气太热,气温过高,不久这位母亲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母亲一直没有苏醒过来,令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一个护士想到一个好点子,在母亲的耳边轻轻地说 “高考结束了”。话还没说完,母亲便坐立起来,大声地说“我得赶紧问问我儿子考得怎么样?!”在这个生死关头,母亲心里牵挂的仍是正在考试的儿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她永远把儿子放在了第一位,因为关心儿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学的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同样会为你们付出的,可是同学们,你们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不少同学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扪心自问,你关心过他们吗?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

一个孩子应该有感恩之情,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社会。(邹越老师演讲)如果孩子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干事情也会劲头十足。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感恩,老觉得父母对不起他,同学对不起他,老师也跟他过不去,她的心就会越来越阴暗,易于消沉,甚至堕落。

努力吧!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够尽我们的全力了,即便不能取得成功,我们也将无悔。

最后,祝全体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篇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发言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主讲人:马睿

中学阶段,人在少年,无论身心发展还是人生发展皆处于关键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称之为“疾风骤雨”时期。少年,少年,人生的春天,祖国的春天。少年的健康成长无论对于人的一生还是对于祖国的未来来说都意义重大。健康,不仅意味着身体健康,还意味着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属于健康新概念之一,且与其他三个方面的健康是互相影响的。对今天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受制于身心发展周期性规律制约,具有少年期所特有的心理问题,而且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种种社会适应性问题制约,具有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一些心理问题。少年朋友的生活总体上充满着阳光、雨露、鲜花与歌声,但“成长中的烦恼”也如影随形,“剪不断、理还乱”。心理问题如果解决得好,会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否则,不仅会影响发展,甚至还可能酿成悲剧。

现在,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案例】镇江一女中学生因受批评服毒自杀 江苏省镇江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刘婵娟,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是中下等,她有点偏科,在所有的学习科目中,她最喜欢语文,最讨厌数学。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课外读物,尤其喜欢看小说。星期四这一天,刘婵娟借了一本小说,由于时间比较紧怕看不完,上数学课的时候,她就把小说拿出来看了起来,数学老师发现以后就把小说收了去。

第二天,刘婵娟很早就来到学校,趁老师还没上班,就蹑手蹑脚地来到数学老师的办公室,见数学老师的办公桌没锁,就拉开抽屉,看见那本小说静静地躺在抽屉里,于是就将小说拿走了。数学老师上班以后,发现抽屉里的小说不见了,就怀疑是刘婵娟拿走的。数学老师将这件事告诉了

刘婵娟的班主任。班主任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刘婵娟,并且让她写检讨还说检讨要在全校公布,刘婵娟听说检讨还要在全校公布,就流露出不愿意的神情。最后班主任说,如果你不写就不要来上学了。星期六的早晨,刘婵娟迟迟不愿意去上学,当她的妈妈知道事情的经过以后,就去了学校,准备向老师认错以请求老师的谅解。就在刘婵娟的妈妈去了学校以后,刘婵娟在家里想了很多很多,她认为老师不会原谅她的妈妈,还会批评她的妈妈,妈妈会受一肚子的气,回来后,妈妈一肚子的气会发泄到自己的头上,轻者挨骂,重者挨打。刘婵娟觉得很受委屈,于是,她到街上买了一瓶农药回到家里就喝了下去。当刘婵娟的妈妈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谅解,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准备叫刘婵娟去上学时,发现刘婵娟已经服毒自杀身亡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心情一定很沉重,一个花季少女就因为上课看小说而失去了年轻轻的生命,多么惋惜呀!

当时,我看了这篇报道以后,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其实,上课看小说或者上这门课看其它学科的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说它平常,说它小,是因为我们在座的不少同学曾经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由于处理得不好,出现了恶果,酿成了悲剧。

在这件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很正常的,任何老师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都会采取类似的处理方法。我思考最多的是刘婵娟,我认为,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出在刘婵娟身上,出在刘婵娟的心理上。在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刘婵娟没有调适好自己的心理,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好的发展结果。具体来说刘婵娟有三个方面的错误:

刘婵娟不该上数学课看小说。

数学老师将小说拿走以后,刘婵娟没有采取主动的方法。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向数学老师认个错,把心里的想法告诉老师,求得老师的谅解。当 班主任让她写检讨并说要在全校公布时,她没有把心里的话告诉老师,以恳求老师的宽容。现在的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不愿意甚至不敢主动地跟老师交流。

第三,当刘婵娟的妈妈去了学校以后,她在家里想的都是消极的,没有朝积极的方面去想。而事情的发展正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老师原谅了她,同意她去上学了。

这三点都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刘婵娟没有做好心理方面的调适。有的同学会说,我到学校里来是学习文化课的,至于什么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关系都无所谓,我只要学好文化课,考上大学了,一切都好了,一好百好。果真是这样吗?果真是考上了大学一切都好了吗?我看未必。我再讲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案例】马加爵特大杀人案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与同学因琐碎事情发生争执,然后,将他的四名同班同学先后残忍地杀害了。后经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6月17日马加爵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马加爵特大杀人案公布以后,全国震惊,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马加爵虽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事情的发生却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如果马加爵是社会上的小混混、不痞子,人们听了这个事情以后,或许心里所受到的震惊要小一些。但是,马加爵是一个大学生,是人们乐以称道的天之娇子,而就是这个天之娇子却犯下了滔天大罪。马加爵杀人案导致五个家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被杀的四个和他自己。五个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有三个还是来自广西贫困的农村,其中一个大学生的家庭因为供他上初中、高中、大学已经欠债二十万;另一个大学生家庭极其贫困,贫困得家里惟一能说得上是电气化生活用品的是电子石英钟,至于电

冰箱、电视机、空调想都不敢想。他们的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对他们的孩子报有多大的希望啊,实指望他们大学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好好地回报他们的父母,但是,就是这些朴素的想法都破灭了。

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马加爵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马加爵脾气暴躁、心胸狭窄、心态自卑、人际关系紧张,这些心理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地调适,慢慢地就患上了心理疾病,而且是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我再讲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故事。

【案例】“神童”出家当和尚

宁铂是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首批招收的少年大学生,被称为“神童”。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在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一直到此时,宁铂走的路都是辉煌的。但是,宁铂并没有按照这条辉煌的路继续走下去,而是出现了仿差。聪明的才智、优异的学业并没有使他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相反,由于他没有注意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他慢慢地沉沦了。当时过分的舆论渲染,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慢慢形成了恐惧失败的心理。他曾经三次报考研究生,但三次都退缩了。他的生活方式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2002年,宁铂为了逃避现实生活,只身前往五台山出家。当然,最后还是被学校找了回来,如果他的心理能调适得好,他仍然还是个人才。一位“神童”,一位全国最年轻的大学讲师,最后却想着要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既可笑又可惜呀。既使我们心里想笑也笑不出来,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太多的辛酸。

同学们,类似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小到十几岁的少年,大到六七岁的老人。所以,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年龄阶段,不管以后我们发展到什么程度,从事什么职业,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开朗的心态,心理上的健康才是最最重要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暂时的烦恼。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你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学业负担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给予调适,这些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就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急。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大家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一提到健康马上就会想到身体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只注重身体健康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作用,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各方面是良好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我们以前在向别人表示祝愿时通常用“祝您身体健康”,以后再要向别人表示祝愿时,你们要换成“祝您身心健康”。现在的社会,一个人仅有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篇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4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各位同学:

下午好!

作为初二的学生,我们每个同学都进入了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你们最大的特点,就生理来说,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发;就心理来说,则具有明显的叛逆心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感觉最困惑和最烦恼的时期。因此,针对同学们最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和不当行为的这一特殊时期,本着对你们每个学生一生负责的这样一个高度,我们学校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学校特别委托我们政教处,利用今天下午的这段时间,专门组织同学们来学习青春期的有关常识。

二、我校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打架。我们学校打架的例子很多,大家可以到教学楼前面黑板公告栏观看。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在那里公布。如我校一位同学带本校的两位同学出去外面“送”给社会人员打,这是何等的恶劣!

打架的原因有:(1)有的学生想在新集体里显示自己,使别人注意他、敬佩他甚至服从他,出风头,炫耀武力,以“狂傲”为荣。(2)刺激性语言有:喊对方“这小子”、“你甭神”、“你找揍啊”甚至一些骂街语言等。常见刺激性动作有:指对方鼻子,拍对方脑袋,抓对方手腕等。往往因一句话、一个动作刺激,引发打架斗殴。(3)朋友义气。其主要原因就是江湖义气,小团体主义作祟。要讲友谊,反对江湖义气。(4)为异性打架。中学生气盛,不肯轻易吃亏,特别是在女朋友面前,更不愿意丢脸,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方对女朋友说了一句不礼貌的话,做出了一个不雅的举动而丧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众斗殴,以显示自己的本事,以至违法犯罪。

为什么有的学生明明知道打架斗殴是要倒霉的却偏偏又去打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存在着侥幸心理:“或许老师不会发觉”,“或许不会受处理”,于是头脑膨胀,忘乎所以。为什么因打架受到严厉处分的多数学生不再重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过“切肤之痛”,克服了侥幸心理,较多地考虑了行为后果。(1)因此大家要克服侥幸心理,“要使人不知,除非己不为。”(2)强调冷静。大家遇到矛盾时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凭一时冲动。一旦发生争吵,并有激发趋势,不要急于辨明是非,先脱离接触,待心平气和以后再解决问题。(3)强调忍让。大家在发生争吵时要相互忍让,不要因小事争高低、论输赢,更不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若是一方轻微的动起手脚,做到“打不还手”,尽快脱离接触,避免事态扩大。(4)强调友谊。大家要明白,在一起同窗共读是一种缘分,同学之间的友谊

是非常纯真深厚的,现在你可能体会不深,但毕业后你会越来感受越深,你会因上学时不团结同学而惭愧后悔。

2、讲脏话。

3、抽烟、嚼槟榔。

4、随意向他人借钱。

5、上网聊天等。

(2)大量浪费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落后,甚至造成留级、退学;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

往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认真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得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上面下功夫。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

留的教给学生,而不图索取。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那就是希望看到学生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长大后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和多问问题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美国伟大的总统林肯也说过:没有缺点的人,优点也不会很多。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的提高,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

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们都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念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愿意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被关注,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孩子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尤为突出,如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可以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亲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依赖、依恋、顺从减弱,这种心理特点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亲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亲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袜子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篇五:201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201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现在及以往的很多同学的问候,我很高兴,让我充分体验到为师的幸福。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09届的学生,他们今年参加高考,很多学生在给我祝福的同时带来了喜讯,有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有同济大学的,还有华南理工的,让我分享了他们的快乐。让我脑海中又浮现出09届九(1)班那群心态积极,始终充满阳光的同学们。至今仍清楚记得09年的6月20,那是中考的第一天。当天早上六点多,我接到了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的孩子昨天晚上发烧烧到40度了,今天早上她不能7:10分到校,她已经带她的孩子6点多就到了医院,现在在打针,如果情况好的话,他们8:30之前将小孩送到(9:00开考)。此时,我真不知该说什么,我只能说:没事的,身体要紧。带着不安,我等待着。8点30分,她来了。没等我开口,她远远地就跟我打起了招呼,老师,等急了吧,刚才小睡了一会,现在精神好多了。看到她那张从容的脸庞,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她没让我失望,她凭借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取得了中考700多分的好成绩。08年我任教毕业班,当时,我的女儿即将出生,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自己还要准备参加招调考试,面对多方面的压力,曾经一度的让我觉得难以呼吸,每天下班之后,我都是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里,饭也不想吃,话也不想说。可每每这样,在第二天早晨,我都会对着前面的镜子,给自己一个笑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给我带来好心情、好状态、好运气!这几年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它使我对每一天都充满美好的向往,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这个难忘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把握我们心灵的,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成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范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现在及以往的很多同学的问候,我很高兴,让我充分体验到为师的幸福。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09届的学生,他们今年参加高考,很多学生在给我祝福的同时带来了喜讯,有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有同济大学的,还有华南理工的,让我分享了他们的快乐。让我脑海中又浮现出09届九(1)班那群心态积极,始终充满阳光的同学们。

至今仍清楚记得09年的6月20,那是中考的第一天。当天早上六点多,我接到了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的孩子昨天晚上发烧烧到40度了,今天早上她不能7:10分到校,她已经带她的孩子6点多就到了医院,现在在打针,如果情况好的话,他们8:30之前将小孩送到(9:00开考)。此时,我真不知该说什么,我只能说:“没事的,身体要紧”。带着不安,我等待着。8点30分,她来了。没等我开口,她远远地就跟我打起了招呼,“老师,等急了吧,刚才小睡了一会,现在精神好多了”。看到她那张从容的脸庞,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她没让我失望,她凭借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取得了中考700多分的好成绩。

08年我任教毕业班,当时,我的女儿即将出生,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自己还要准备参加招调考试,面对多方面的压力,曾经一度的让我觉得难以呼吸,每天下班之后,我都是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里,饭也不想吃,话也不想说。可每每这样,在第二天早晨,我都会对着前面的镜子,给自己一个笑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今天

是个美好的日子。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给我带来好心情、好状态、好运气!这几年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它使我对每一天都充满美好的向往,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这个难忘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把握我们心灵的,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成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

其实,积极心态是可以培养的。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哈佛大学近年“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写的《幸福的方法》,书中介绍了7种让我们心态变得更加积极,感觉更加幸福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启发,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更多一份阳光,多一份幸福。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俗话说的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循循善诱。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最后我们 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主班会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们要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应该在各个在中小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2、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孩子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

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兴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

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位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和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如何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

首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

中学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过分自律、内心冲动或压抑,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呢?

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心理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主流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于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在这种每个人都在“创造”的氛围中,没有标准,没有模板,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于是父母就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义、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完美理想的机器,使孩子承受重负,“抹杀”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孩子过着一种规律而秩序化的生活。当以苛刻的外部行为作标准时,焦虑和压力会使青少年产生强迫行为。

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就说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一些官员腐败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仔细想想,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和谐,而中学生的心理人格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还十分脆弱,哪经得起如此大的冲击?

他们的内心冲动、压抑、突发伤人、自伤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与婴儿时期形成的焦虑有关。认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靠、无力回天,这种感觉,最容易产生在童年时期,那时如果父母因某种原因,未能给予孩子所必须的温暖、关怀与真诚的爱,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就慢慢地产生“被遗弃、不需要”的感觉。父母无条件的爱,尤其是母亲的爱是一切儿童正常身心发展的先决条件,若这些儿童得不到这种赖以生存的爱,心中就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可怕、无情、不可靠、不公平等;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孩子们长大后,会变成仇视、反抗、暴力或怯懦、胆小、自卑。有些同学常因处理不好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也有些学生因朋友越来越少,就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

有这种感觉的孩子不仅会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受任何人的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他们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他们依恋和被关注的感觉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怀疑和不信任,包括对自己的不信任。

五、几种常见的神经症案例分析

(一)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能意识到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的人较多,强迫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在校适应有很大不良影响。

1、症状

(1)强迫观念,这是强迫症状在认知方面的表现,是强迫症的原发症状。根据其在时间上的顺逆可分为回顾性和前瞻性二类。回顾性强迫观念主要表现为强

迫怀疑,如脑内反复回旋律,别人对自己说的话等,属强迫回忆;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等,属强迫怀疑。前瞻性强迫观念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担心与焦虑,唯恐发生某件不幸事件。如总是担心考试失败、挨老师批评,担心自己会发胖、得精神病等。另外,强迫观念还可能是强迫联想和强迫性穷思竭虑。如看到小刀回想到割破手,属强迫联想,而强迫性穷思竭虑则表现为脑中总是表现一些无意义的想法,如“1+2为什么等于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

(2)强迫冲动是强迫症的继发症状,往往是患者为缓解或对抗强迫观念的苦恼而产生的。强迫冲动有称强迫意向,如某学生为回避对考试结果的担心在考试时总觉得要大小便,但并不想去上厕所;有的学生看到老师或父母总是想大声辱骂、吵闹或打架,表面上却顺从平静,这些无法克制的冲动是出于对担心受到批评、责骂的对抗。

2、强迫症案例及分析

案例(略)分析(略)

(二)抑郁症

1、症状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抑郁症程度较轻,没有重性抑郁的精神症状,患者一般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但心理压抑、情绪苦闷,而且病情较长。研究表明习得无助现象是抑郁症的核心。

习得无助: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好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赛力格曼的实验(把狗分为三组进行电击实验)略。生活中的失败也会导致习得无助。

九种症状:

1、有抑郁的情绪,情绪上不满意,不开心,不愉快。

2、对日常的活动失去兴趣。

3、没胃口。

4、失眠。

5、心理运动迟缓(思维或动作迟缓)。

6、精力不足。

7、感到无价值和内疚。

8、思维能力降低,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9、自杀的想法或行动。有五种现象,而且持续两周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患有抑郁症倾向。

2、抑郁症案例及分析(略)

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直辖市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能力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内容,我们看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我们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是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粗浅的探讨,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下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处在多元社会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有效开展,是每一个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多元社会的特征和品质与一元社会相比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如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绝对......

    中学生心理健康演讲稿

    篇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由我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会......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中卫市观音学校 观音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适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感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感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很脆弱,自尊心很强,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上的激烈变化往往被大多数家长甚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赵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面对日益突出的中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痛心事件,中学教师应将追求高升学率的教育理念转......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0/6/3 15:50:05 浏览次数: 16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素质教育已把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综合化,把德......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材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材料 做一名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3.孤独心理 4. 嫉妒心理 5.唯我独尊心理 6.厌学心理 7.早恋问题 8.迷恋网络......